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知道,那是总指挥和三城参谋们的事情。”

    施威成一脸的无赖。

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来一用

    “你个家伙!”

    罗明磊也拿痞殆的施威成没办法,不过听了他的分析,还是感到十分的高兴。

    在罗明磊的心里面,一直都藏着掖着提吊着的,没敢显露出来的大石头,顿时就放下去了很多。

    “那是什么?这是哪部清军,脑子坏掉了,特么的这个时候去爬万里长城!”

    独立营一连连长李远洋,手里拿着黄博杰的望远镜,正东瞅西望,突然感觉右眼角有一道红线掠过,他就拿着望远镜好奇的使劲儿的寻找。

    然后好一会,他才找到了那线红色,等看清楚了那是什么,李远洋不禁吃惊的怒叫起来:“这里打生打死,特么的还有闲情去爬长城?”

    黄博杰接过望远镜,按着李远洋指的方向,很快就在西南长城的一座高峰山腰,看到了王连三的那股鲁东军。

    在镜头里,这条细长的红线,正在缓慢的朝着峰顶的烽火台推进。

    这条细长的红线,从不同的位置,不时的倏然断开,又慢慢聚合。

    每一次断开,都代表着有一群清军,在陡滑的长城雪地山坡失足滑倒,少不得又有几个倒霉鬼,被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看着角山东坡长城那道巨大的爆炸口,应该是鲁东军被日军掐断了和东面长城的联系,所以就顺着长城,朝九门口逃窜。”

    施威成拿了罗明磊的望远镜,盯着角山长城看了很长的时间,咧着嘴巴说道:“队伍都是轻装,除了步枪和腰里装米盐的褡裢,其余空无一物;这角山,长寿山两边都是陡峭壁立的悬崖,而且冰雪封山,只能走长城去九门口才是逃脱的途径。”

    “猪!”

    范文斌怒声说道:“去爬什么长城?等到日军主力南进,只要和咱们合兵,再和总指挥主持的三城里应外合,打不死这些日军杂种!”

    “问题是王连三他们并不知道,山县有朋会对关外三城,采取这种围而不攻的打法;在正常的认识里,明显都应该是先行解决掉关外三城这个钉子,再徐徐图谋直隶。再说王连三不走长城西进,他怎么来收拢沿线的三营鲁东军?”

    施威成摇头晃脑的笑着说道:“山县有朋敢这么豪赌,有胆识,了不起!不过苦了皇上,却给咱们抗倭军和独立营,带来了更大的契机!”

    说道这里,施威成远望着那高耸的角山长城,笑着说道:“这六七十里的长城,一路走来的艰险程度,要远大于普通的千里坦途驿道;经过这道冰雪的淬炼淘汰,这支军队咱们就可以借来用一用了。”

    西洋历2月5号,大清农历正月初九,上午11点45分。

    日军缴获吴元恺楚军炮队的二十九门小口径火炮,被连夜拉上山海关主城长城,一字摆在城墙上面,直指着关外三城。

    “混蛋,立即起来!填装炮弹,立即!”

    炮兵三中队的八十余名日军,躺在城墙上熟睡醒了之后,就开始操纵小炮,大吼着命令还在睡觉的步兵起来干活。

    “预备,放!”

    “轰,轰,轰”

    二十九门小炮,随即喷吐出道道火舌,把弹丸砸向三城。

    “哟西,狠狠的炸,用不断的炮火打垮他们的神经!”

    山口素臣站在城墙上,看着一枚枚的炙热弹丸,不断的砸进关外三城和清军胸墙围起来的内城,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炮击,炮击,躲避!”

    “马壁,这些王八蛋,连口热饭都不让老子好好的吃一顿!”

    正准备开饭的关外三城的士兵们,无不破口大骂,只得随手抓起两个窝头,往防炮夹墙冲去躲避炮火。

    “让炮兵暂停攻击!”

    山口素臣在望远镜里面看到清军纷纷躲进防炮墙,就对站在一旁待命的炮兵中队长田上八郎大尉下令道:

    “你部分成三班轮换休息,等到清军露头走出防炮墙,就发炮轰击,在整个白昼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攻击!”

    “嗨!”

    田上八郎一脸的兴奋,虽然炮兵用得都是小炮,炸弹也都是帝国早已淘汰的实心弹,然而山口将军如此的信任重用炮兵,怎么能不让他感到自豪。

    北翼城北城墙。

    何长缨,徐邦道,贾起胜,夏青云,李经方,唐绍仪,六人站在城墙上,望着北面三百米外东大营那里的日军营地。

    刘坤一在关外三城断了‘烟粮’,此时正在北翼城的一栋屋子里,鼻子眼泪横流的悲惨戒烟,估计没有个把月的时间,算是活不过来。

    不过这也正好给何长缨解决了一个难题,省的这个老头整天在他面前晃悠着碍眼。

    一千六百余江南兵和三百旗兵,则由何鸣高和陈贵仁分统,驻守南胸墙,而近四百霆军残军,何长缨则是直接把他们分散编入三城各军。

    此时,除了这近两千士兵,只有聂士成的四营步兵和一营炮兵,没有完成抗倭军军制军纪的整编。

    不过在昨天,夏青云看到了山海关诸军,被血腥屠杀的惨状,紧接着日军又大军围困三城,磨刀霍霍。

    胆颤心惊的他,总算是想明白了。

    自己假如不想像山海关城墙上面的那些大清的将军,文臣那样,被当做风干的鸡鸭挂在那里,死了尸骨都不得安息。

    此时就不能依然不顾大局,总自私的盘算着自己的小帐本。

    现在争别的都是虚的,保住命才是第一位的事情,命都没了,还争个屁的争?

    所以今早夏青云就特地来找何长缨,提出抗倭军的军法长和文书进入武毅军,进行统一的军法军纪,和一致的军功核算。

    “这些畜生,还轰上瘾了!”

    昨天的屠杀,对整个关外三城的触动非常的大,李经方今天眼睛红肿的跟个桃子一样,声音里全是愤怒:“我在东洋当了几年的使臣,一直都被蒙蔽了眼睛,没料到这个民族居然是如此的禽兽!”

    “让他们轰,正好可以训练军队;”

    何长缨环视着身边几个将领说道:“现在摆在咱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被困死在这里,活一天算一天,等着最后日军腾出手来歼灭咱们;要么就主动攻击,彻底的消灭这股日军,夺回整个山海关!”

    “打!”

    “弄死他们,为兄弟们报仇!”

    “打他个龟儿子养的!”

    徐邦道几人,都是毫不犹豫的大声表态。

    “主动攻击,就要完全的整合军队,拧成一个铁拳;野战不同于守城战,指挥混乱,士兵无胆,咱们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

    何长缨说了这句话,就不再吭声,望着日军新一轮的炮击,给身边的几个将军以消化的时间。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编

    “我没意见。”

    徐邦道首先表态。

    “我也没意见。”

    贾起胜这时也‘光棍’了,二话不说就点头同意。

    夏青云稍微一迟疑,咬牙说道:“要是老子战死这里,都是人死鸟朝天,还讲究特么的什么鬼捞子?这五营武毅军你们拿去只管整,只要能灭了倭夷,值了!”

    “预备,放!”

    “轰”

    从山海关长城上面,日军的小炮依然不停的把实心小弹丸砸进三城,虽然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不过却尤为烦人。

    山海关主城墙上面,日军炮兵的这种无赖的打法,在关外三城的士兵,里里外外的跑了三四次防炮夹墙以后,把所有的士兵们都是彻底的激怒了。

    胆大点的都一个个站在城头,或者内城的空阔处,指着长城上面的日军炮兵,怒气冲天的破口大骂。

    “孙子养的狗恁的杂碎,还能不能让你爷爷好好喝碗热汤?”

    “这群龌蹉的孙子!以前要是知道东洋窑子里的哪个便宜姐儿,是你老母,老子一定多光顾几回!”

    “马壁,老子今儿还真不动了,就这破炮弹,爱炸只管炸!爷就等着你们这些孙子来伺候!”

    而那些胆小的士兵,则是一边又忙着往防炮墙里跑,一边劝告那些暴怒着不肯进防炮墙的士兵。

    “兄弟跑两步也累不死人,要知道炮弹可不长眼睛。”

    “炮来我躲,炮停我现,看特么的是倭夷的炮子多,还是老子的腿儿麻溜!”

    听到徐邦道几人的表态,何长缨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对身边的齐家才,陆文杰两人说道:“这事儿由你们参谋部和军法处办理。”

    “是!”

    齐家才和陆文杰都敬礼应令。

    “拱卫军,盛军,武毅军,仁字军,援朝军,再加上陆续补充的数千新兵;只要日军主力南进,在这山海关,兵力咱们不弱于日军,枪械还算稍胜一筹,火炮完全碾压这些小炮。我对此战”

    何长缨回望山海关主城,还有在城墙上挂着的一溜儿尸体,大声的说道:“充满了信心!”

    永平府。

    山县有朋,桂太郎,野津道贯,小川又次,田村怡与造,

    一群第一军的将佐们站在南城墙上,望着刚刚整编完毕的骑兵第2,3大队,总计一千两百余骑骑兵,作为先头部队跨过汤河,朝唐山南进。

    “由一万军夫编制的十个步兵大队,必须在日天完成组建,明天清晨全军拔营,目标唐山。”

    山县有朋对身边的参谋们命令道:

    “新军在去唐山,去燕京的途中,负责对沿途一切可疑村落,城镇进行彻底的搜查,如有清军,地方民团,以及有对帝国的伟大行为表示不满者,就地予以消灭;边行军,边练兵!”

    “嗨!”

    城墙上面的小川又次大声应令。

    西洋历2月6号清晨,日军第一军在完成了整编之后。

    近27000名第一军主力,还有大量的火炮,军资,开始离开山海关和永平府,朝着西南400里处的大清新兴煤炭重镇唐山进军。

    2月7号,大清关外三城完成了初步的整合。

    除了刘坤一手里的近两千士兵,罗华飞手里的一哨大沽炮兵。

    关外三城其余的近九千士兵,编制成为四个步兵团,两个炮营,一个骑兵营,一个警卫连,一个侦查连,一个工兵连。

    最高权力,包括军官的任免,军功抚恤军饷,以及对军法军纪的最终解释权,归三城联合指挥部掌控。

    指挥长何长缨,副指挥长徐邦道,贾起胜,夏青云,李经方。

    具体实施的作战计划,由三城联合指挥参谋部负责,安格斯中校任参谋长,布鲁斯中校任副参谋长。

    士兵,军官的军功,及其军饷补助抚恤,由指挥部直属的档案文书局负责记录,文书局局长为唐绍仪。

    军纪,以及对士兵军官的处罚,由军法处按军法条例执行,军法长由何长缨兼任,陆文杰任副军法长。

    后勤由副指挥长李经方负责,从旅顺调过来的原档案局的上尉文书李响,作为李经方的副手协助。

    同时组建野战医院,以及直属总部的各种文职和技术岗位。

    步兵第一团团长刘明阳,副团长李风瑞,下设四个步兵营,全团共2200余兵力。

    第二团团长柳刚志,副团长曹义涛,下设三个步兵营,兼管一个格林炮哨,全团共1900余兵力。

    第三团团长聂鹏程,副团长魏家训,下设三个步兵营,全团共1700余兵力。

    第四团团长贾荣春,副团长昌禹奇,下设三个步兵营,全团共1700余兵力。

    这次整军,除了聂士成的本家晚辈聂鹏程,刚刚五十出头,其余在四个步兵团里面,几乎没有几个四十岁以上的军官。

    何长缨在三城联合指挥部下面,设立了一个军议院。

    他和其余四个副指挥长任军议院常委,把所有的年纪大的,思想僵化的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全部放在军议院,按着起薪每月五十光洋,再按照资历官衔层层加码的养着。

    何长缨,徐邦道五人不拿薪水,这些变相退休的将领里面,腹部受伤死活不回津门的范文礼的等级最高,每月可以领到231块光洋,一年下来就是近三千块光洋。

    “我知道将军们有很多的疑问,不过今儿我何长缨的话就放在这里,只要抗倭军这面旗帜不倒,只要我何长缨还坐在这个位子上,诸位从今儿到百年,薪水月月不少,而且随着时间还会不断的调高。”

    何长缨和徐邦道五人,坐在北翼城的一间大屋子的上头,下面坐了近二十个军议员,就连范文礼也让亲兵把他抬过来听。

    屋里的将领们都互相交换着眼神,大伙儿都不傻,听出了何长缨这些话,这些动作后面更深的东西。

    他是要承接在湘军,淮军之后,重新树立起大清国的第三个,能于紫禁城对持的新势力。

    “现在摆在咱们面前最大的,也可以说应该是唯一的事情,就是怎么来击败围困三城的日军,所有的力量要拧成一股绳;活不下来,万事休提!”

    ‘活不下来,万事休提!’

    何长缨的这一句话,打掉了在场的所有将领们的各种心思和疑问,命都没了,还争什么?

    首先是要打败外围那些狠毒的日军,活下去,才能再算计别的事情。

    “轰”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日军那阴魂不断的炮击,只是消停了一会儿,又开始了。

    “这倭夷的炮火,对咱们新军的成长反而很有帮助;野战对军队的要求,要远比守城战要高得多。”

    何长缨笑着说道:“虽然难免有牺牲,不过也是值得的!不经过这最起码的炮火洗礼,真的在后面的城外野战,一见到日军凶猛的冲击过来,很容易就会腿软溃散。”

    “走,出去看看吧。”

    李经方笑着提议:“咱们也在倭夷兵的炮火里面,练练铁胆儿。”

第六百二十四章 砣矶水道一

    “立正!”

    “稍息!”

    “向左转,向后转,向右转!”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一二三四!”

    “立定!”

    在隆隆炮火之中,从门外传来一声声的口号声。

    从西罗城新调防过来,沈增甲营的士兵们,在从刘明阳团抽调出来的教导队员们的训练下,不太整齐的大喊着,训练军姿队形。

    “哈哈”

    听了李经方的幽默话儿,一屋子的将军们都笑了起来,纷纷大声的说道:“咱们大伙儿都出去走走,练胆儿去!”

    军议院屋子的外面,原本是几栋被日军高爆弹轰平了的房屋废墟,后来被抗倭军整理了一遍,成了一个小操场。

    步兵三团一营三连的原古北口练兵,正在进行队列训练,那齐刷刷的崭新西式军装,高腰军靴,小牛皮武装带,简直亮瞎了众将的眼睛。

    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集体大换装,又经过半个上午的基础训练。

    这支老式的军队,就已经开始焕发出一种让众将感到陌生而又心惊的活力,初露出丝丝萧杀肃冷的峥嵘。

    “轰”

    一枚枚的炮弹,不断的砸进三城,打击在地面,墙壁,城砖上面。

    轰然震响间,砸的砖石龟裂,碎石飞溅。

    然而这铁质的实心弹丸,基本产生不了开花弹那种恐怖的二次打击。

    除非偶尔砸到,或者弹射到运气衰到家的倒霉鬼身上,对三城的清军和修筑的防御工事,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实质的伤害。

    “啪!”

    一个出自定武军的士兵,畏惧在头顶尖利呼啸的炮弹,脚下的动作就不免有些慌乱,顿时把身边的队形搅得乱成一团。

    负责训练的抗倭军老兵肖三宝,怒气冲冲的跑过去,一马鞭就抽了上去,打在那个士兵的身上。

    “你还是吃乃的娃子,脚上没长骨头?不要躲,越躲炸弹就专炸你这样的没卵鬼!”

    肖三宝大吼着骂道:“老子大字不识一个,也不太会说人话,不过老子什么理儿都明白;当了抗倭军,就是一辈子的光荣事儿,自个光荣家里也光荣!怕死孬种趁早麻溜滚蛋,咱抗倭军只要好汉,不收留软骨头的软蛋!”

    “一二一,一二一,给我走起来!”

    “一二一,一二一,”方队里的士兵,都是扯着嗓子大吼起来。

    “不要躲!”

    “站稳,走正!”

    在日军视线死角的关外三城,所有的军队都在连天的炮火下轮番训练。

    而分布于三城各处,以连为单位的炊事兵们,正在蒸米饭窝头红薯,大锅熬羊肉鲜汤,拍大蒜大葱姜末调制泡菜,香膻酸辣的气味儿,馋的训练中的士兵们直咽口水。

    “这军队,乖乖,这才半天功夫,精神气儿,全不一样了!”

    夏青云眼睛有点发直的看着这些北谷口练兵,嘴巴里不禁‘啧啧’称奇。

    “严格的训练,优厚的待遇和抚恤,丰盛的伙食;英气昂贵的军服让士兵自信,唱军歌增强凝聚力,讲军纪让士兵心中有准绳,读《呐喊》讲道理让士兵明理,敢于赴死;高,确实是高!”

    江南兵左军分统何鸣高,不禁连声称赞。

    莱州知府何鸣高文武双全,这次被刘坤一硬从鲁东巡抚李秉衡手里要来率军,结果却被困死在关外三城,心里面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对陷他于困途的刘坤一极为不满。

    而且到了现在,刘坤一被戒烟弄得要死,直接当了撒手掌柜,对这两千江南兵,和跟他一起进入关外三城的文武官吏,完全是不管不顾,任其死活。

    被抗倭军边缘化的江南兵,一天只有半斤白米加上一些萝卜白菜,对比着抗倭军的伙食,早已经是人人怨声载道。

    这些士兵们,本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出来的细皮嫩肉的娇贵兵,那堪这关口的风雪?

    之前,兵将们都躲在山海关主城的屋子里面,屋子里烧着旺火的热炕,大伙儿吃肉喝汤睡觉赌钱吹大牛,除了上茅坑,根本都不出屋门。

    所以还算能够忍受。

    这被狼狈的赶出山海关主城,被划分在简陋的内城南胸墙驻防,睡着垫着松枝的行军帐篷,盖着薄不耐寒的被子,这些江南兵个个消极怠工。

    别说训练,就是平日例行的站岗放哨,都是拖拖延延。

    心情不好的何鸣高,昨夜捉到几个擅自脱岗,跑回去睡觉的江南兵,大怒着要重罚警示其余士兵。

    结果下面的士兵,哨官就闹将起来,几个左军的营官也是在一旁站着,看何鸣高这个外人的笑话,到最后何鸣高只得在易顺鼎的劝说下,屈辱的不了了之。

    心情郁闷的何鸣高,今儿去找同样被剥了兵权的老相识,盛军参将姚良才,准备难兄难弟一番。

    来了看了姚良才的喜气脸色,才知道根本都不识自己所想的那么一回事儿。

    然后,何鸣高就被一群军议院的将领们拉到军议院旁听,听完之后心生感叹,望着这些面貌倏然一新的士兵,不免浮想联翩。

    “看来,两千江南兵已经沦为了弃子!”

    何鸣高想着南胸墙的位置,浑身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感觉自己得好好的跟何长缨的心腹,李中堂的儿子,二品衔江苏存记道李经方,好好的亲近亲近了。

    “呼”

    突然,一阵凛冽的北风‘呼呼’刮过,吹得城墙上面的旗帜‘哗哗’作响。

    “变风向了?”

    何长缨抬头仰面,感觉着这道突如其来的寒风,刮在脸上,似乎如同一排细细的小刀子割面似的疼痛。

    “似乎要下雪了?好啊,冻死这群呆在野地里的孙子!”

    徐邦道看着被寒风刮着,从西北远方缓缓移来无边无际的漠漠阴云,高兴的说道:“真是春初好大雪啊!”

    “好一个春初好大雪啊!”

    众将纷纷恭喜大笑起来。

    2月8号,渤海口,砣矶岛北,大钦岛南,渤海海峡北砣矶水道。

    清晨。

    大英帝国远东舰队的射手舰,红雀舰,冒险舰,以及从烟台港奉令赶来的吉斯瑞尔舰,都静静的分列排在渤海口主航线海域,耐心的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因为在前一段时间,日军海军蛮横的封锁渤海口,缴获击沉了大量的清朝海船,此时这条原本喧哗的东北亚主航道,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第六百二十五章 砣矶水道二

    “呼”

    从昨夜下半夜开始,海面上这几天涓涓吹拂的东风,就开始变成了微寒的西北风,而且有着越来越烈的趋势。

    直到现在,大风奔涌,搅起西北天空墨云翻涌。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中将,参谋长维克多少将,海军红雀舰舰长米勒拉格瑞斯上校,三人站在旗舰红雀号的舰桥上,远望着正东海域。

    在那里近十五海里处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群编队,正在快速驶来。

    金色的太阳刚刚从东面的大海露出来,黑色的无边阴云就从渤海口的上空铺过,掠向东南。

    “要下雪了。”

    望着头顶厚重的阴云,维克多感觉这突变的天气,冷的让他浑身发颤。

    这四艘战舰,除了旗舰红雀号稍微像些模样外,其余三艘都是有着十年船龄,老旧不堪的破船。

    就是红雀号,凭着它舰上的14门老式架退炮,对上吉野,松岛,严岛,桥立这样的猛舰,也基本是被完全轻松碾压,没有任何翻盘的能力。

    “命令四舰升足马力,全体军士进入临战状态;在日军舰群接近十海里处,舰首发炮轰击主航道海域,封锁海口航道,粉碎日军舰群西入渤海的企图。”

    斐利曼特中将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傲然微笑:“假如这些无知的小丑,敢像对待清国那样,漠视帝国的警告,那么,就意味着对帝国挑起了战争;毫不留情的击沉他们!”

    “将军,咱们只有四艘军舰,而且都是从大西洋舰队,地中海舰队,北美舰队,甚至从印度舰队,非洲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淘汰下来的老舰;根本不是这些日军新式军舰,还有舰上配备的新式速射炮的对手!”

    维克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参谋长,应该有义务也很有必要提醒一下斐利曼特,让他能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绝对实力的差异。

    “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的海军军人,作为全球四大洋海上霸主的日不落帝国的大英海军”

    斐利曼特大声而骄傲的说道:“别说有四艘军舰,就是只是一艘木板船挡在这里,这些东亚蛮夷就是举倾国之力前来,也必然给我老老实实的停在海口,然后灰溜溜的滚蛋!”

    “报告,日军舰群已经驶到预定海区。”

    红雀号炮术长凯古敦大尉,大步小跑过来汇报。

    “立即实弹发射警告!”

    在斐利曼特看来,堂堂大英帝国出动四艘军舰,假如连这群东亚蛮夷的军队都驱逐不走,那才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轰!”

    红雀号舰首那尊260mm主炮一声爆响,炮口喷出长长的火舌,把巨大的弹丸射向日军舰群前方大约六海里处的海面。

    “轰!”

    “轰!”

    “轰!”

    随即,射手舰,冒险舰,吉斯瑞尔舰,都纷纷发炮,射击日军舰群的前方航道。

    “咻”

    炙热的弹丸,在空中划过长长的弧线,重重的砸进碧色的海水之中,溅起四道巨大的雪白水柱。

    自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经过了34年的光阴,这是大英帝国海军在东亚海面上,第一次对另外一个国家发出严肃的战争警告。

    砣矶岛,吕山口村。

    英国驻烟台领事阿林格。

    意大利,荷兰,瑞典,挪威驻烟台代领事雷福士。

    美国驻烟台代理副领事达纳履。

    法国驻烟台领事业国麟。

    俄国,丹麦驻烟领事敖康夫。

    德国驻烟台领事连梓。

    这些西洋的商人领事们,此时都坐在吕山口村的一处背风的面海山坳。

    喝着热茶,吃着干果糕点,抽着香烟,一边聊天,一边望着北面海面严阵以待的英国战舰,还有从东方急速驶来的东洋舰群。

    这些来自‘文明国度’的领事们,正在饶有兴趣的看着一场好戏。

    看英国远东舰队的四艘战舰,将要如何羞辱那支从东京四千里奔袭过来,想要运兵登陆环渤海岸的东洋海军。

    此时,已经初显凛冽的西北风,驱赶走了众人头顶的蓝天,连天的阴云飞速的朝着西南扑去。

    而日军的舰队,也终于姗姗而来。

    鲁东巡抚李秉衡,登莱青道刘含芳,登州镇总兵夏辛酉,烟台守将汉中镇总兵孙金彪,

    一群鲁东的文臣武将,在李秉衡的带领下,个个面带喜色的伺候着这一溜儿洋大爷。

    在4号下午,驻扎在烟台港的吉斯瑞尔号巡洋舰,得到了来自津门的远东舰队参谋长维克多少将的电令,要求吉斯瑞尔号立即到渤海口主航道待命。

    吉斯瑞尔号的海军士兵,很快就把消息散播了出去,弄得烟台人竟皆知。

    大清的百姓官吏们都是大喜的谈论,英帝国这是要给大清国主持正义,教训教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倭夷了。

    鲁东巡抚李秉衡听闻这个消息,也是一脸喜色的电奏给光绪帝,果然光绪是龙颜大悦,立即回电表彰李秉衡机警敏锐,叮嘱他要和洋人搞好关系,有求必应。

    在烟台的各国领事商人们,都在大清的这个节日闲的发疯。

    于是在6号,由英国驻烟台领事阿林格出面组织,李秉衡提供一切便利,各国领事们就乘船上了砣矶岛,喝酒,赌钱。

    顺便等着瞅一出日不落海军,不战而退东洋蛮夷小丑海军的好戏。

    “诸位领事们,今儿辛苦大伙儿了,等今晚儿回了烟台,某请众位去狮子楼喝花酒。”

    这些天一直压在李秉衡心里的大石头,顿时都轻了一大半。

    自从在前几天他得了翁同的电信,得知老佛爷重启李鸿章那个老杀才去和洋人谈议和,李秉衡心里愁的头上的白发就多了几十根。

    他倒不是操心辽东战局,更不关心旅顺,威海卫北洋海军势力的死活。

    他只关心他和李鸿章的恩怨!

    李秉衡原是安徽巡抚,就是光绪皇帝为了对付淮系,专门挑出来的李鸿章的死对头。

    自从他和原李鸿章的铁杆福润,在九月进行安徽,鲁东巡抚的对调,这几个月来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扫荡淮系在鲁东的势力。

    登州的候补道李正荣,撒去统领,饬令回省供差,以策后效。

    胶州协副将冯义德,先行革职,如查有侵蚀虚冒情弊,即当按律惩办,以儆贪黩而肃戎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