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夫粗壮魁梧,腰里衣襟下面鼓囊囊的别着撸子。

    在马车后面紧跟着四匹骏马,马上的大汉穿着利落的普通灰布短装,然而后面都背着毛瑟快枪,显示出马车里面人物身份的不凡。

    李鸿章和女婿张佩纶坐在马车上面,无声沉默。

    虽然马车里面升着炭火,然而却感觉依然是十分的寒冷。

    心冷!

    虽然已经夜黑,然而街上的店家酒肆都在门外高高的挑着大红灯笼,到处都是一片哗然喧沸,说着今儿山海关的事儿。

    大清历来无秘密,今日圣上接连电令,调小站的定武军,马厂的津胜营,大沽炮台的守军,去唐山驻守抗倭兵。

    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正逢喜庆春节,只要日子还算过得去的人家,不是走亲访友,就是在家盛宴招待亲朋,所以人人都在酒桌上面,变色的谈论山海关的破陷。

    尤其在喝酒之后,更是拍桌子撒酒疯,无不大骂关上诸军窝囊无能,失了咱煌煌大清上国的体面。

    老人们都不由的联想起三十年前英法大兵进津京,杀人放火,最后撵走了咸丰帝,一把火烧了圆明园这祸事儿,更是吓得心惊。

    谈来说去,大伙儿都是越谈越迷惑。

    咱泱泱大清朝,幅员万里,百万大军,怎么就输给了弹丸之地的小倭夷了呢?

    “中堂,伯行一定会安然无事逢凶化吉,您尽管宽心。”

    看到岳父坐在车厢里,一脸苍老的默默无语,张佩纶忍着心里的惊惶,连忙劝说。

    “老夫不是担心他,各人有个人的造化,既然他选了去山海关,生死也都是他的命!”

    李鸿章带着疲惫的怒气,沉声说道:“这场仗本来就不应该打起来,也完全可以避免!自己本事不如人,还不自知自明,居然玩火弄什么借刀杀人;结果把老夫的北洋给屠了,却失火烧了自己手,刀子反手割了自己的肉!现在慌了,知道疼了?”

    张佩纶听出来了,因为李经方失陷在山海关生死未卜这事儿,算是真正的激怒了岳父,说出了他从未说过的‘大逆不道’的抱怨。

    “这事儿英国人不会坐视不理,中堂您没见到,刚儿宝士德虽然没有说什么许诺,可是脸色已经羞怒的变的血红。”

    “幼樵,你不明白呐;指着现在的情形,倭夷兵十几天的功夫就能打到京师,等占了燕京,就像三十年前那次,就算英法烧了圆明园,要圆要扁,朝廷不也都捏着鼻子服服帖帖的认了?”

    李鸿章长叹说道:“在这种巨大的诱惑下,除非现在英国领着大军过来堵路,不然谁也挡不住倭夷的野心!”

    “那次烧园子,是因为僧格林沁扣押了英法的39名谈判代表,关进了圆明园的大牢,生蛆死了20人,所以激怒了英法联军,才烧了园子;”

    张佩纶失色说道:“老佛爷这刚建好的园子,这次总不会被”

    张佩纶突然闭嘴,他发现自己刚才的话,就等于默认倭夷会像三十年前的英法联军那样,能攻陷燕京。

    “洋人制定了一个无耻之极的什么《万国公法》,说是‘凡使臣被杀,他日破城,鸡犬不留。’这公法,我是在英法烧了园子以后才知道的;这事儿不好在朝堂上明议,你不妨给你京师的清流朋友写信,絮叨一二。”

    李鸿章对张佩纶交代道:“这《万国公法》简直无耻之极,可是谁让咱大清打不赢人家呢?万一再出现义愤难平,诛杀谈判使节的事儿,这近在咫尺的东洋,可比英法联军要狠毒的多,而且他们的胃口更是洋人的千百倍大;破坏了和谈,才是真正的灭国祸事!”

    “中堂,你说还能谈?”

    张佩纶一听和谈,顿时来了精神。

    “就算把大清里里外外都打烂,到最后总是要谈的啊!不过日军不围了京师,恐怕是不会停军,愿意坐下来和谈的。”

    “中堂的意思是,倭夷不会进津门?”

    张佩纶自从听了山海破关,脑子里一团浆糊,恨不得马上坐上马车和娇妻一起,远离这个兵祸是非地。

    李鸿章疲惫的摇头闭眼说道:“东洋之前的行为,还能以常理勉强度之;可这次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已经明确强令倭夷不得进关,却都敢熟视无睹,对于疯子的行为,不好猜测啊!”

    津门紫竹林,英帝国大使馆。

    英国驻津门大使宝士德,正在看一封刚刚到手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伦敦的电报。

    在他的身边,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中将,海军红雀舰舰长米勒拉格瑞斯上校,也都是一脸被羞辱后的怒容。

    “帝国外交大臣金伯利勋爵,已经震怒的发电责问东洋明治天皇,为何不顾帝国警告,出尔反尔攻击山海关。”

    宝士德把电报交给满脸阴云的斐利曼特,微笑着说道:“将军您不用如此的恼怒,任何对帝国的挑衅行为,都会付出它相应的代价;下面就看将军您,和您的舰队了,不过面对疯子,需要将军您和您的舰队,有着非凡的勇气。”

    “丧生大海,是我们海军最高的荣誉!”

    斐利曼特脸上的怒火快速的平息下来,方硬的脸孔线条,如同刀削一般的冷酷。

    他笔直的站起来,眼睛里面闪烁着锋利的寒芒说道:“任何挑衅帝国权威的行为,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来赎回他们的罪孽!”

    津门抗倭军招兵处,后堂。

    今天晚上,戚有伟家的婆姨特意做了几个下饭的硬菜,炖了一大钵子冰糖红枣莲子糯米酒。

    薛迎春,小莲,奥黛丽,戚有伟的婆姨,四人围坐一起。

    屋里面的气氛,死一般的凝滞。

    “吃菜,吃菜呀,”

    戚有伟家的婆姨说着说着,也说不下话了,心里面也是山一般的沉重。

    虽然自己的男人这次不在山海关,可是还被数万倭夷兵堵在旅顺那个死地,总指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指着谁去救自己家的男人。

    小莲和奥黛丽也都是一脸的沉痛,沉默无语。

    虽然这两人对何长缨没有太多的印象,或者没有太好的印象,然而这个男人的生死,可是跟远在旅顺的自家准男人和哥哥,有着深深的关联。

    “我好后悔,为什么不把身子给他;他家三代单传,”

    说话间,薛迎春脸上的眼泪大颗大颗的滚落下来:“宁伯父,伯母都是极好的人,我,呜呜,我对不起他们!呜呜,何长缨”

    梨花带雨,杜鹃声啼,让人不忍耳闻。

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离奇的理由也是好理由

    东洋,广岛大本营。

    夜已深,然而满堂的东洋军国重臣们,乱糟糟的吵闹到现在,也没有人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

    明治天皇,伊藤博文,西乡从道,黑田清隆,大隈重信,陆奥宗光,松方正义,高之助,西园寺公望,井上馨,儿玉源太郎,山本权兵卫,大鸟圭介,野村靖,

    这些军国的精英们,一个个都是阴沉着脸色,在心里面把山县有朋这个混蛋,咒骂了一百遍都不止。

    在今天近黑,外务省次官林董,受到了英国大使楚恩迟怒气冲冲的质问,说为什么已经得到帝国的明示不得进关,却擅自进攻山海关和关内的永平府?

    听了楚恩迟的质问,林董的脸色当时就发了白。

    这事儿假如换了一个将军率军,林董敢立即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对上有名的‘暴夫’山县大将,他还真拿不准。

    接着,楚恩迟怒着告示林董,英帝国会对东洋这种不遵守诚信的恶劣行为,进行一些小小的惩罚。

    假如日军不立即退兵关外,那么之后的惩罚,可能就不会再是这么‘温和’了。

    听到这些话,林董的脸色就有些阴晴不定,不过心里面反而安定了下来,长长的松了一口冷气。

    英日两国相隔万里,既然是‘小小的惩罚’,而且还很‘温和’,想来不会对帝国造成太离谱的损失。

    只要赶紧报告给大本营,强令第一军退军,这个事端就会消于无形。

    最后,楚恩迟甚至连一杯热茶都不愿意喝,屁股还没坐热就起身说道:“帝国外交大臣金伯利勋爵,对东洋这种出尔反尔,表示极为失望;这件事情,将会严重的影响英国甚至整个西方,对东洋文明程度的评判等级。”

    说完话,楚恩迟不看林董卡白的脸色,就大步扬长而去。

    而听了这话林董,就远远不止是脸色发白了,而且身体和灵魂,都在微微的颤栗。

    这段话假如换了一个不懂洋务的人听了,很可能就会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威慑力的威胁。

    很可能还会被楚恩迟说这些话时一本正经的模样,弄得暗自捧腹大笑。

    然而,作为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过,从1871年就调入外务省,现任外务省次官,兼任总务局长的林董,当然听懂了这段云淡风轻的话后面的严重含义。

    这数十年来,东洋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谋求西洋列国的认可,废除不平等条约,取得平等的对话和军事,商业交流的权利。

    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改变西洋对东洋固有的‘土蛮’认知,承认东洋是一个新兴的,文明的,遵守国际公约的进步国家。

    去年七月的《日英通商航海条约》,正是帝国在取得西方认可的努力上,一次伟大胜利。

    也正是基于这个条约的签订,东洋才敢发动对大清的这场豪赌。

    一句话,是当猎人参与西洋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还是当列强手里随时都可以被牺牲掉的走狗,或者更悲惨的成为猎人的枪下,猎狗嘴里的猎物。

    在云端,还是被践踏进泥地。

    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洋文明程度的评判等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消息传进广岛大本营,东洋君臣先是震骇,然后是哗然,接着就是争吵,到了现在都变成了沉默无声。

    从得到林董传过来的消息开始,明治天皇亲自去了广岛大本营电报局,一封封的电报发过去,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信。

    后来,在运输通信部长官陆军步兵大佐寺内正毅的建议下,电报局尝试着向平壤,义州,大连湾,辽阳,营口发报。

    均是很快就收到回电。

    于是所有人都黑着脸,心慌气短的明白了。

    假如不是电报线断了,就是一直和大本营的作战计划起争执的山县有朋,选择了拒不回电,一意孤行的南下直隶,发动征清决战。

    此时,大本营作战大堂里面乌云压顶,一片压抑。

    包括明治天皇,首相伊藤博文,都是一脸的失措。

    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来应对来自英国的怒火,还有怎么去收拾直隶将来各种可能意想不到的残局。

    “真要是打跑了大清的皇帝,清国宣布和帝国死磕到底,诸位”

    伊藤博文环视一圈东洋的文武大臣:“钢铁,火药,白煤,,帝国的战争资源即将告罄;没有煤,军舰就是一堆废铁,没有钢铁,枪炮也是一堆废铁!而且更要命的是!”

    伊藤博文苦苦的压制不住心里的怒火,大吼道:“帝国在伦敦发行了天量的战争债卷,这些贪婪无耻的洋人,当债卷暴涨,你能给他们带来巨额利益的时候,他们就是你的天使;但是!一旦帝国陷入战争的沼泽,他们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变成向帝国索命的厉鬼!”

    “没有银子抵债怎么办?”

    伊藤博文咬牙切齿的吼道:“卖粮食,卖棉花,卖儿卖女,砸锅卖铁来抵债;没有粮食,士兵们,都等着活活的饿死!帝国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作战室大堂里面,滚滚回荡着伊藤博文的咆哮,如寒刃刺骨,让人不寒而栗。

    许久,明治天皇才缓缓说道:“这事儿,只能落在正在去山海关登陆的舰队身上,电询一下仁川,联合舰队到达没有?到了给小松宫彰仁亲王和伊东亨佑去令,舰队以最快的速度去山海关登陆,阻止山县有朋的军事冒险。”

    “嗨!”

    伊藤博文,西乡从道,站起应令。

    “好了,这事儿诸君急也没用,事后总能找到妥善的解决法子;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回复英国的质问?”

    听了明治天皇的问话,作战室内又陷入了寂静。

    “这事儿,一定是无耻的清军偷偷的破坏了帝国的电线,而山县司令愤怒清军的挑衅,所以遣使质问清军将军为何背信弃义,结果清军开枪射杀帝国使节,挑衅国际公法。”

    明治天皇的枢密顾问官大鸟圭介,谎话一旦起了头,就越说越溜洒:“山县司令为了维护万国公法,因而举兵要求清军交出凶手”

    作战室内的东洋君臣们,个个听得精神大振,这个时候儿玉源太郎突然来了一句:“既然电报线都断了,咱们又怎么知晓的呢?”

    “”

    半响,大鸟圭介才红着脸有些结巴的说道:“咱们第一军的电线兵,又重新接好了。”

    “那好,现在英国要求帝国给第一军发报,军队立即退出山海关,怎么办?”

    儿玉源太郎又穷追不舍的追问了一句,就让大鸟圭介彻底的卡了壳。

    “这是一个思路,可以说成第一军接好了电报线之后,大本营才得到这条消息,结果电报线又被无耻的清军偷偷的绞断了。”

    得到启发的伊藤博文忍着怒火说道:“只要是能符合逻辑的理由,就是再离奇的理由,都是可以拿来用的好理由。”

第六百二十章 求订阅

    燕京,紫禁城养心殿。

    此时早已是深夜亥时,大殿内依然是灯火通明,殿下跪满了大清朝的文武重臣。

    光绪从下午开始咆哮,发脾气,摔东西,到了这个时间,望着下面跪着一大片的臣子,已经发得快没有了脾气了,心里忧伤愤郁,惶惑而无依。

    此时,直隶提督聂士成刚刚风尘仆仆的从通州赶来,向光绪陈述京师防御的设想。

    “然倭夷势大,定武军,津胜营皆是新军,装备缺乏不堪,只有大沽炮兵装备精良,士兵为敢战老卒;三军放在唐山阻敌,兵力过于薄弱,易为倭夷各个击破,臣以为唐山,蓟州,廊坊诸军皆可退至燕京门户通州,以五万大军与敌决战于通州。”

    聂士成的话,让殿内一片哗然,就连光绪也都变了脸色。

    通州和燕京近在咫尺,唇齿相依。

    从通州,骑兵快马不过半个小时,就能冲到燕京东门广渠门下。

    一旦通州战败,燕京几乎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很可能就会被倭夷的骑兵突击困城。

    “启禀陛下,臣反对!”

    帝师,军机大臣翁同,第一个跳了出来奏道:“通州在京师咫尺,一旦兵败,敌军转瞬即到燕京城下;臣以为还是先阻敌于唐山,方为上策。”

    “爱卿说得有理。”

    光绪听了微微点头,聂士成阻敌于通州的建议,确实是太惊人了。

    在三十年前,英法联军攻打到通州的时候,先帝咸丰帝就令僧格林沁在通州拒敌,然后慌乱离京,移驾承德。

    而现在聂士成的意思,居然是要在通州和倭夷决战。

    他这话是要陷自己于何地?

    自己这个皇帝,是呆在紫禁城里,巴望着等他聂士成战胜战败的消息,还是现在就移驾京师?

    如果不动如山的在紫禁城里面死等着,万一通州再败,倭夷大军围城。

    只是想一想,光绪就忍不住浑身起冷汗。

    那么搞不好自己可真成为大清国,乃至整个华夏国,第一个被外邦蛮夷俘虏的皇帝!

    “启奏陛下,臣以为唐山为津京门户,况唐山之后还有蓟州,蓟州之后还有通州在前,廊坊在南侧翼五十里呼应;数万大军,有条不许的层层阻敌,这样才是为国制敌之道。”

    一边的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毓汶也急了,连忙开口反对。

    “启奏陛下,为臣赞同两位军机的老成谋国之说;正所谓大国如瓷器,需步步谨慎,小心翼翼,不可冒然加以金釜试音,”

    军机大臣李鸿藻,也立即跳了出来。

    “启奏陛下,为臣赞同李军机之言。”

    顿时大殿里面各种声音起伏,居然没有一个人赞同聂士成提出的‘集中近五万军力,阻敌于通州’的构想。

    开玩笑?

    这殿内大臣们的妻儿小妾高堂亲戚,现在都在这燕京城里呆着,一旦大兵一举败了通州,倭夷发兵困了燕京,那才真是想跑都来不及!

    在这个事儿上,即使有个别一心为朝廷,觉得聂士成的提议有道理的大臣,也不敢开口表示赞同。

    因为只要一提出来,就等于把燕京城的王公大臣,所有的权贵们,全都得罪了个遍。

    那是要被人人指着脊梁骨骂‘邀名’,甚至会连累着屋的儿女辈受气,被人当面讥笑嘲讽。

    听着殿内朝廷重臣们的话,聂士成的心里一片冰冷。

    两军对垒打仗,最忌讳的就是这种一点一点的添油打法,方便敌人集中兵力,一部一部的各个击破蚕食。

    这道理可能年轻的皇帝不懂,然而聂士成不相信,这满殿的文武重臣们,一个个真的都不懂。

    只不过所有人都只顾算计着自个的利益得失,没有一个把国家的危难放在自家福祸的前头。

    这种分段阻敌的方略,虽然对于整个清日战争来说,就是一手极烂的臭棋,然而却方便了燕京城里的王公大臣们,见势不对就能从容的离京逃跑。

    “此事就此定论,唐山三军由罗荣光总统,聂爱卿负责蓟州,通州,廊坊诸军的防守事宜,”

    光绪皇帝微微迟疑了一下,为了安抚聂士成,下谕道:“假若万一唐山守不住,倭夷如若不南进津门,而是西犯京师,可调集廊坊军队和蓟州合兵阻敌,务求阻敌于蓟州以东!”

    虽然这个方案和聂士成的提议相差太远,不过假如在蓟州能集中两万大军,倒也勉强能和日军打几场。

    “臣领旨。”

    聂士成无奈,只好磕头领命,心里烦闷的想着,大不了这条老命就还给朝廷,战死在蓟州城头了事。

    一会儿朝议完毕,出了紫禁城,他就得立即风尘仆仆的连夜去通州,安排好事宜之后,还得去廊坊找李占椿和丁槐商议。

    廊坊到蓟州的距离,和唐山到蓟州的距离几乎接近,皇上现在又不愿轻易调动廊坊军队。

    所以聂士成就得想法子说服李占椿和丁槐,提前做好动军准备,等到唐山失陷,李占椿和丁槐就得火速启程,来蓟州增援。

    “志锐”

    光绪皇帝对他的大舅哥说道:“燕京城的防御,就由你总统领。”

    “臣万死莫辞!”

    礼部右侍郎,新任京师练兵大臣志锐,一脸的昂然。

    “恭亲王,倭夷背信弃义这事儿,你明天还得去英国领事馆和欧格衲问个分明;什么事?”

    光绪皇帝正忍着心里的惊慌和怒气,勉强安排抗倭事宜,眼睛里的余光就看聂十八捏头缩脑的躲在门外,火气顿时就爆了上来。

    “启禀皇上,通州送来津门总督府的急电。”

    “什么?你个混蛋,赶紧呈上来!”

    光绪皇帝的心里‘咚咚’狂跳,声音都颤抖的变了调。

    “臣王文韶谨奏,虽英国大使宝士德无甚声明表示,然戌时津门大沽港驻泊的英**舰,红雀号,射手号,冒险号,驶离津门;闻听和英国海军交好的水师军官探听得知,三艘英**舰将赴渤海口,寻找东洋舰队进行驱逐打击!臣闻之,不胜雀跃”

    “嗡”

    这封加长的电奏还没有读完,养心殿里面已经是一片哗响,群臣顾不得殿前失了皇家的威严礼仪,纷纷一脸兴奋的交头接耳。

    “好!”

    光绪忍不住振奋的大叫一声,然后立即醒悟到自己太得意忘形了,作为一个皇帝要藏喜怒于心,泰山压顶而面不现色。

第六百二十一章 浮云

    “恭喜皇上,这下英国终于对倭夷的出尔反尔背信弃义,而动了真怒;尽看着吧,要不了几天,倭夷兵就会惶然的夹着尾巴逃窜,滚出咱大清的地面儿!”

    孙毓汶露出一脸的喜庆。

    “恭喜皇上!”

    虽然这种恭喜说白了也不太好听,可是满殿的文武还是忍不住内心的兴奋,齐声恭贺。

    似乎在这一刻,什么倭夷大兵,都已经成了不知一晒的浮云。

    朝鲜仁川港,丑时。

    “呜呜”

    在深沉的夜幕之中,联合舰队护送着大量的运兵船,货船,缓缓的驶进仁川港。

    此时,除了轮机人员和警戒士兵,舰群上面所有的人都进入了梦香之中。

    军舰,运兵船,货船,陆续开始在近岸处抛锚停泊,等待黎明。

    按照原计划,明天船队将在仁川港暂停一天,装运一大批从朝鲜王室讹诈到的粮食,运往山海关第一军。

    而在6号,六艘满载三千东洋浪人的商船,将在金刚号,葛城号巡洋舰的护送下,到大同江边登陆。

    联合舰队则是护送陆军第11旅团,去山海关。

    这时候,仁川港码头本来几点微弱的火把,开始传递着引燃大量的松脂火把,不久就把整个仁川港码头都被无数的火把照的雪亮。

    大寺安纯,三蒲梧楼,站在码头上面,在他们的身后,是连夜在整个仁川征集的朝鲜军夫,都推着装满粮食的独轮车,准备连夜上船。

    不久,桥立号上闻讯起床的小松宫彰仁亲王和伊东亨佑,看了传上军舰的天皇亲电,顿时都变了脸色。

    小松宫彰仁亲王大声下令道:“粮食连夜上船,无论装载多少,明日清晨6时整起锚,全速奔向山海关。”

    山海关。

    在黑夜之中,整个山海关内外点燃了无数的火把,倒映着天上的繁星。

    在繁星之下,日军第三旅团,第19联队,第五骑兵大队残部,近7000日军,正在彻夜修筑围困三城的防御工事。

    第二炮兵联队二大队三中队,则是顺着山海关上城墙台阶的炮轮滑道,驱赶骡马把一尊尊的小口径火炮拉上城墙,一字排开。

    而在日军第2,3,5辎重兵大队的监督下,近万大清,朝鲜的虏夫,推着装满军资的马车,在刺刀和皮鞭的殴打逼迫下,艰难的走在冰冻坑洼的田野上,从山海关主城东翼的破口处进关。

    与之同时,第一军军部,野战医院,各个师团旅团的驻留人员,都在夜色之中连夜进关。

    而关外三城则是一片黑暗,除了警戒的队伍,所有的军人都早已躺下。

    然而,绝大多数的将领,士兵,还有跟随刘坤一出关的文官,几乎依然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安眠。

    夜晚渐渐的流逝,第二天的黎明终于还是渐渐的到来。

    东面海边的晨曦,露出浅浅的鱼肚白的时候,山海关长城内外,四下里一片寂静。

    经过连夜运送,日军军师旅团各部,和大量的军资,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关内暂停,按照计划,今日将逐步运送到永平府,然后进一步剑指唐山。

    这一夜的连续修筑,日军留守部队的环关外三城的防御工事,也初步完成。

    一道简单搭建的,拒马桩加破砖石门板的简陋防线,从山海关南翼破口处,一直绕到北翼城墙破口,长度整整接近十里。

    此时,累的半死的日军第三旅团的士兵,除了警戒的,其余都躺在松枝铺的冻土上面,裹着军大衣,疲惫的呼呼大睡。

    “哒哒嘀哒嘀哒哒哒”

    随着嘹亮的起床号响起,整个关外三城都沸腾了起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打倒倭寇,光复辽东,拯救朝鲜,踏平富士山!”

    顿时,各种军歌,口号声在三城此起彼伏。

    “八嘎,这些清狗!”

    “讨厌,都该统统死啦死啦地!”

    被吵闹惊醒了的日军,纷纷咒骂不已,然后把大衣盖住脑袋,继续睡觉。

    “兄弟们,启程了,一气到了山顶再做饭吃。”

    看到远处东方的微白,王连三大声的催促各营哨的士兵们起来,趁着歇了一宿的气力,赶紧爬上一座高山。

    关外三城东北七里,近海费家沟。

    这里原本是日军最北驻营的第10旅团的防区,在第10旅团的12联队进军九门口长城,第22联队进攻山海关之后。

    第10旅团驻留的两个中队,也在昨夜用车辆拉着物资,连夜南撤,留下一片荒芜。

    “日军的主力和大炮,军资都进了山海关,留下一部日军围着三城修筑防线,看来是准备围困咱们了。”

    在费家沟的一处山顶,罗明磊,黄博杰几人站在木林子里,远望南面的情形。

    黄博杰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会儿:“日军的包围圈以南北两个重心,南为山海关,北在东大营,而且这北部的军力看来不下2000人;这日军真是越打越精明小心了!”

    “海面冰带的潜藏哨,可以撤回来了。”

    罗明磊交代了一声侦查排长吴骏马,然后带着询问的口气对施威成说道:“咱们独立营下一步,该怎么搞才好?”

    “山县有朋了不起!”

    施威远一脸兴奋的说道:“留下数千大军,困死咱们这支直隶唯一能战的重兵集团,然后其余军队全力兵指燕京,逼迫光绪这家,皇帝,签下城下之盟;够胆!”

    “那岂不是很糟糕,你这么兴奋干什么?”

    罗明磊很不高兴的说道:“脑子缺根弦,还是坏掉了!”

    “不是,好得很,没坏掉。”

    施威远阴恻恻的说道:“山县有朋现在的这两个打算,都有着很难的前提限制;其一,逼迫皇帝签订城下之盟的先提条件就是,不能提前惊走了皇帝,不然就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用大军围困三城,山县此举,极有可能反而会给这支军队带来灭顶之灾,成就咱抗倭军的不世威名!”

    “怎么说?”

    罗明磊,黄博杰,还有边上站着的一群独立营的军官们,都纷纷惊喜的望着施威远发问。

    “现观日军的防线,山海关主城为南重头,东大营为北重心,东西兵力极其薄弱,尤其是东西面对内城胸墙预留缺口的阵线,离着两重心都超过一点五里的距离,这就是机会!”

    “什么机会?说来听听。”

    一群独立营的军官们,更加的兴奋了。

    “我不知道,那是总指挥和三城参谋们的事情。”

    施威成一脸的无赖。

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来一用

    “你个家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