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长缨望着讶然的李经方说道:“辽阳,奉天,盘锦,锦州,必然会陆续失陷,任谁都救不了。”

    何长缨的话让李经方一时失语,点了一支卷烟,想了很久才沙哑着嗓子问道:“安之你一开始就是这么打算的?”

    “嗯;”

    何长缨微微点头说道:“就算日军占领了辽阳,奉天,甚至盘锦,锦州,加上凤凰,岫岩,还有第二军大山岩占领的土地,也不过是辽宁省的一小半而已,不到东北的十分之一;而且辽东又是大清经济最落后的地区,日军攻打辽东,其实是一手极为愚蠢的臭棋!”

    “可是奉天是大清龙兴之地啊?”

    李经方听得很不理解。

    “穷山恶水屁用没有,就算日军烧光了东三省,大清都伤不了一点筋骨;苏浙皖鄂长江沿线,广东沿海,这些才是大清的经济命脉,一旦重创,那才是天塌的大事儿。”

    何长缨看到李经方一脸的不以为然,知道这些理论跟他们很难沟通,就打住了这个话题。

    “现在咱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把山县有朋堵在关外,一点一点的把东洋的钢铁,燃煤,粮食,银子,耗干耗尽,让它破产!那么这场战争,就不胜而胜。”

    晚饭之后,何长缨给大沽兵站的熊凯玉写了一道命令,现在从西洋进口高爆弹,显然时间上已经不允许,那么想要弄一些,就得打罗荣光的大沽炮台军资库的主意。

    这事儿说来真是胆大妄为,可是大沽炮台的军资库就在北乙炮台的南边,大沽兵站的民房已经盖到了军资库的库墙边。

    下面只要能搞定两个内鬼,就差一个地道的事儿了。

    非常时期,必用非常手段!

    对于这句话,何长缨历来都是深信无疑。

    何长缨站在一座小山顶上面,望着十里远处灯火微弱的唐山城。

    这座城市,在82年以后发生了一起举世震惊的大地震,震级8。2,死亡二十四万人,重伤十六万,轻伤五十四万余人。

    “既然我来到了这里,”

    何长缨轻声而坚决的说道:“那么甲午,八国,中原大战,七七,南京,唐山,汶川;总得留下一些,改变一些吧。”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辽阳

    西洋历12月1号,日军联合舰队进入渤海湾,天下震惊。

    顿时,弹劾李鸿章,丁汝昌的折子如同雪片一般的飞进紫禁城,里面喊打喊杀,言语极尽刻薄,言说不杀李鸿章,丁汝昌,难平天下民愤。

    同一天,光绪电询张之洞,张士珩倒卖军火燃煤给东洋之事,张之洞回电证据不足,光绪电喻继续严加审理。

    电斥丁汝昌,刘步蟾畏敌,任命英国‘金龙’号商船船长马格禄帮办北洋海军提督;德国原克虏伯火炮厂推销员瑞乃尔,协助北洋海军作战;英国人泰莱,帮办‘定远’管带。

    电谕罗荣光,加紧大沽炮台防御,以防倭夷舰队进犯。

    传旨兵部侍郎王文韶赴津,会同在籍提督曹克忠、福建藩司张梦元举办团练‘津胜营’,拟招30营,15000新兵。

    命长芦盐运使胡,在马厂招募训练定武军4000余人,由德人汉纳根任教官,训练新式陆军。

    同时,光绪批准翁同的上奏,启用湘军宿将,取代‘不堪’的淮军御敌。

    电传湘军宿将,江苏按察使陈领福寿军10营,浙江按察使李光久领老湘军5营,新疆布政使魏光焘领武威军6营,刘树元领亲兵6营,吴元恺领楚军炮队4营,谭表忠领护军1营。

    共计22营一万军力,携带4600支各式长枪,鸟统,抬枪,赴辽作战。

    电谕刘坤一,李秉衡,加强直隶,鲁东,沿海防御,不给倭夷可趁之机;同时电促刘坤一,为徐邦道,连顺招兵供应粮饷枪炮,并且为何长缨提供后勤支持。

    电谕裕禄,长顺,宋庆,依克唐阿,加强辽阳警戒,倭夷不日将会进攻辽阳。

    而这个时候,大岛久直的第六旅团,在炮兵第五联队的协助下,正在猛烈进攻腾鳌堡,鞍山站。

    中午九时,长顺,耿凤鸣,抵御不了日军炮兵,步兵的来回进攻,向裕禄求援。

    只是裕禄手里早已无兵,只得派各团练拿着鸟统,抬枪,出辽阳城,赴腾鳌堡增援。

    中午九时五十分,日军步兵逐一拔出腾鳌堡外围的清军据点,攻到腾鳌堡南门。

    清军士兵,团练架着梯子,柜子,趴在土围子上射击。

    日军炮兵把几门野炮拉到腾鳌堡,进行平射轰击,脆弱的土墙围子,瞬间被破开数个大洞,把遂不及防的清军炸得成片倒下。

    然后,围子成段轰然倒塌。

    看到大势已去,长顺,耿凤鸣,只好匆忙撤退,进入后方十余里的辽阳城。

    负责进攻腾鳌堡的日军第19联队,在占领腾鳌堡以后,一边设立新防线,一边派出一个大队的兵力,从鞍山站的西部侧翼发动进攻。

    随后,怕陷入包围的章高元,只好无奈的下令撤退。

    中午十一时,日军完全占领了这两座堡垒。

    辽阳已经近在眼前。

    当天下午十五时,在辽阳知州衙门里面吵成鳖翻坛的时候,日军的炮兵开始轰击辽阳城。

    大地的震颤,巨大的啸音,还有成片中弹倒塌的泥土房子,让辽阳城如临末日。

    下午十五时三十五分,日军工兵找到了清军的电报线,随即用钳子绞断,至此完全掐断了辽阳和直隶,奉天的联系。

    而这个时候,在摩天岭死死阻击立见尚文第十旅团进攻的宋庆,得到辽阳快马传来的求救信,只得抽出马金叙部的一千士兵,回辽阳增援。

    日军的炮击,一直到黑夜才缓缓停息下来,而辽阳城虽然城墙依旧,城内却已经是一片狼藉,超过300间民房,被日军开花弹击毁。

    而死伤的百姓,士兵无数,因为到处都是混乱,根本没人去统计。

    悲观的气氛,笼罩在城内每一个人的心里。

    当天夜晚,大量的旗兵,民团士兵,还有城内的百姓,被战争的惨烈吓得魂飞魄散,强行冲破北门,蜂拥逃亡出城。

    南城外的日军感觉到辽阳城内的异状,开始发炮进行夜间盲射。

    落入城内的炮弹,不但加剧了城内的恐慌和逃亡,而且使得清军将领们,恢复城内秩序的试图落于一空。

    在黑暗之中,映衬着中弹着火茅草屋‘呼啦啦’的火苗,所有士兵的神经都被压迫到了极限。

    此时,所有士兵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出这个修罗场!

    随即,西门,东门,也被士兵,百姓的洪流冲开,开始了全城的大逃亡。

    12月2号清晨,日军绕过城门紧闭的南门,从满地衣服,散落的米粒,窝头,干菜,大大敞开的东门,西门进入。

    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辽阳城。

    当山县有朋看着辽阳知州仓库那满仓库的粮食,子弹,炮弹,高兴的笑得合不拢嘴巴。

    只是这些粮食,就够第一军放开肚子吃上一个月有余。

    当天中午,马金叙部在辽阳城南的瓦子沟,遇到从辽阳逃出来的百姓和溃军。

    马金叙失色之下,一边下令部队就地沿山沟建立阻敌防线,一边快马去摩天岭报宋庆军情。

    12月3号,害怕腹背受敌,而且断了粮草供应,宋庆,聂士成,随即撤出摩天岭,在瓦子沟和马金叙汇合,朝着两百里外的奉天退去。

    当天下午,得到宋庆急报的依克唐阿,也随即下令各部撤出赛马集防线,退向奉天。

    清日辽阳攻防战,就此带着‘一日失辽阳’的戏剧色彩,兀然结束。

    下一步,山县有朋将率军北进两百里,用刚刚在营口卸载下的大口径要塞炮,轰开大清龙兴之都,奉天的大门。

    这时候,整个大清朝野,也因为辽阳突然电报静默,而陷入了巨大的忐忑不安之中。

    12月4号,何长缨部抵达山海关。

    站在老龙头,望着碧蓝的大海,海水在近岸处已经开始结着薄冰,即使过了大半个白天,也没有化冻的迹象。

    “要不了半个月,这海岸线上就会结起厚厚的冰层,打冰的冰夫会从海面上切下一块块的厚冰,留着明年夏天卖钱。”

    李经方来过几次山海关,当起了何长缨的向导。

    “日军这次海运,应该是明年开春前的最后一次运送。”

    何长缨叹息说道:“假如水师能拒敌于海,裕禄能保辽阳不失,不用等到明年春季,山县有朋的第一军几乎就会垮了;唉”

    “你是说放在朝鲜的那两支伏兵?”

    李经方跟了何长缨几天,多少也知道了一点东西,比如昨天何长缨收到直隶总督府转呈的一封电报。

    现在抗倭军的电报通讯,旅顺和大沽兵站,有些进行的是私自联系,可和安州见龙水库,依然走得是直隶总督府的电台。

第四百五十六章 山海关

    昨天何长缨收到朝鲜那边过来的一封电报,脸色就黯淡了很久。

    “既然日军冬季补给已经充足,就不可能走义州大道,进行漫长运输了。”

    想到在冰天雪地里四处躲藏,游击战斗的徐如,何长缨心里就不禁黯然。

    原本这种带着私心的安排,结果却把她陷进巨大的危险之中。

    她不仅是一名坚强的战士,而且还是抗倭军里面,唯一的一个女人。

    “报告,奉军分统周中盛在临时营地外求见。”

    一个传令兵上了老龙头长城,过来报告。

    “周中盛在山海关,奉军不是在辽阳么?”

    何长缨惊奇的望了一眼李经方,不过看到李经方也是一脸的茫然,显然也不知情。

    “走,回去看看。”

    何长缨急着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被朝廷下令捉拿押送回京师受审的聂桂林,还没回到山海关。

    周中盛他们,怎么反而跑到前头来了。

    “卑职参见军门。”

    何长缨还没走到营门口,就看到三个衣衫褴褛的清兵站在大门外等候,还没走近,那三人就小跑过来,跪在何长缨的面前请安。

    “周中盛,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

    何长缨吃惊的望着跪着的周中盛,这家伙在平壤,安州的时候,还是微胖的身材,现在简直就是一副皮包骨。

    当然,这几个月以来,所有的抗倭军士兵,包括他何长缨都瘦了很多。

    不过是瘦而精炼。

    而看着周中盛和他的两个手下,简直就像是从难民营里面逃出来的营养不良。

    “军门,我们是饿的呀,这些天,天天都是喝雪水,啃树根;军门救救我们奉军吧。”

    周中盛说得一把鼻子一把泪,连连磕头不止。

    “军门,救救我们奉军吧!”

    周中盛身边的两个清兵,也是哭嚎着狂磕头。

    周中盛从海城率领着这一千残兵,经过十来天,一路风餐露宿艰难跋涉,今天上午终于赶到了山海关。

    当时从盘锦出发的1083人,不是沿途掉队,冻死,饿死,就是实在耐不住跋涉,钻了山窝子,一去不复返。

    到了现在只剩下600余人。

    可是山海关守护的旗兵,却紧闭关门,死活不放他们进关,又冷又饿的奉军残兵,此时已经陷入了绝境之中。

    可怜现在大雪封山,不然要是平时,不说打劫来往的山民,马帮,就是捉鱼打兔子采野果,至少也不会一个个饿的要死。

    到了下午,周中盛他们反复商议,决定绕过这一段城墙高大,军力集中的关口,沿着城墙到西边去试试运气,实在不行,就冒死攀爬长城偷渡。

    然而还没走十几里,就遇到了长寿山天险,估计要是硬着头皮去爬,十九都要冻死,饿死在山里。

    无奈之下,这六百绝望的奉军只好又回到了山海关。

    然后,周中盛和这六百残军,就惊讶的看到关外不远处,正在建造一个大军营,里面人马喧闹,飘满了诱人的饭香。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这些士兵,居然穿的都是西式的军装。

    现在整个大清,这种装扮的中**队,只有抗倭军。

    何长缨招呼周中盛三人进了军营,让勤务兵给他们三人倒了三碗热水,拿了一点干粮,三人顿时连什么都忘了,各自狼吞虎咽的一连吃了三个窝头,喝了满满一大碗热水,才开始诉说这些天的境遇。

    “聂桂林已经被朝廷下令捉拿回京师受审,其余的奉军在辽阳由耿凤鸣统领。”

    “报告,通州来电。”

    何长缨正给周中盛和那两个营官讲述辽东以后的战情,一匹快马奔出关门,冲进了军营。

    李经方接过信函,吃惊的叫到:“辽阳失陷了!这么快?”

    当天下午,何长缨送给了周中盛三百床棉被,六千斤粮食。

    而这六百奉军在饱饱的吃了一顿以后,在挨着抗倭军的营地边,随意的砍些松枝垫着,周围围上松枝挡风,就开始‘呼呼’大睡。

    “安之,这些奉军;”

    李经方眼神闪动着说道:“能从海城逃回来不掉队,可都是难得的精壮汉子;别看现在瘦得风吹就倒,要不了几顿大米饭,就能养回来。”

    何长缨微微摇头说道:“李哥你写一封电奏,用山海关的电台发给通州,这奉军属于裕禄管辖,不过现在裕禄都自身难保了;现在徐邦道和连顺不是缺兵,缺枪么?在电奏里提议这六百奉军充填宁河大营。”

    对这群奉军,何长缨的看法和李经方却截然相反。

    平壤跑,鸭绿江跑,岫岩跑,海城跑,这支军队其实已经完全的废了,就是体格再好,也不过是一群逃跑健将而已。

    让这样的害群之马进入抗倭军,只会起反作用。

    至于说把军队交给徐邦道他们,何长缨倒也没有什么坏心,因为现在一穷二白的两人,要是想在一个月之内凑齐六营士兵,无异于登天。

    尤其是现在已经到了冬月,要不了四五十天就过年,没有银子的宁河大营,指着喝西北风招兵?

    况且六百逃跑健将,总比新兵白板要好很多。

    12月5号,何长缨的电奏到达通州,随即送进紫禁城。

    此时的光绪,已经被辽阳失陷折磨得彻夜未眠。

    在辽阳失陷之前,他的目光一直盯着祖宗龙起之地奉天担忧。

    然而从昨夜开始,他,包括满朝文武,都心惊胆寒的把目光投到了盘锦,锦州,山海关一线。

    当时光绪就耳目失聪,脸色惨白的坐在龙椅上面,摇摇欲坠。

    奉天不失,是保护大清的尊严和荣耀。

    可山海关,则是可以危及到大清的生死存亡!

    大清入关两百五十年,从而一举谋得明朝的万里河山。

    现在假如数万倭夷叩关而入,那可怎么办?

    三十四年前英法联军攻陷京师,皇族,宗室,大臣逃往承德离宫。

    这次要是京师失陷。

    可往哪里逃?

    况且英法远在万里,来大清不过为了捞银子。

    这倭夷可近在咫尺,又是人口众多的弹丸小国,他们会只要银子么?如果为了银子,他们也不会入侵琉球群岛,不会强占朝鲜!

    于是光绪连连下旨各地,迅速出兵北上直隶。

    命令鲁东巡抚李秉衡,立即抽调八营士兵,拱卫山海关。

    电谕刘坤一,立即给徐邦道,连顺拨银子军资招兵。

    电谕王文韶,加紧招募新兵,积极备战。

    令淮军宿将梅东益,收盐商王益斋捐募的2000芦勇,驻防津门双港。

    令仁字军留守一营和盛军留守两营,共1500军力,由贾起胜统领,赶赴唐山驻防。

    电谕直隶提督聂士成,立即率领一千芦榆防军返回直隶,总统直隶防御。

    电谕何长缨,立即停止进军辽阳,原地驻防山海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何长缨的电奏被呈进养心殿。

第四百五十七章 山海关二

    看了以何长缨的名义,李经方撰写的电奏,光绪许久说不出来话。

    当日聂桂林弃海城,营口,退到辽阳,裕禄电奏大约有一千奉军不知所终。

    没料到这些贪生怕死的懦夫,居然一路六百里的退到了山海关。

    光绪恨得直咬牙,假如是平常,他绝对会下令捉拿周中盛这几个领头的营官严办。

    然而现在兵力吃紧,徐邦道和连顺在宁河大营当光杆司令,天天来电哭穷,哭没枪支军资,哭征兵难。

    倭夷下一步,极有可能南下直隶,这六百老兵,不由光绪不认真对待。

    “臣启奏皇上,这六百奉军既然能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回到山海关,可都是一等一的精壮汉子,而且何将军在电报里说,十之七八手里都是快利枪;配进将来的新兵之中,老带少,强带弱,很快就是一股精兵。”

    徐用仪的话,不禁让光绪的目光一亮,沉思起来。

    “臣启奏皇上,现在西洋枪支一时难以抵达,北洋军械局和江南制造总局所产枪支远不能供应练兵;”

    翁同侃侃说道:“徐邦道,连顺,勇而善战,把这六百老兵交付于宁河大营,正是所得其所;而且有了这六百老兵,加上何长缨交给的五十余名哨长士兵,再征召一些新兵,两支强军就成雏形。”

    “好,何长缨来电请再征召一千新兵,加上徐邦道,连顺,还有不日到达山海关的王连三八营,贾起胜的三营,还有白济的两营旗兵,有了这二十三营,山海关防卫的架子算是扎起来了。”

    光绪的心里猛然一松,有了这二十三营精兵,再加上聂士成,唐仁廉的回防,山海关一带的兵力已经接近三十个营。

    在年前,至少可以保证山海关无虞。

    然后到了年底,各地援军就会纷纷涌到直隶,采购的西洋军火,也会陆续抵达。

    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京师的安稳。

    在这个时候,光绪早已没有心情去再管奉天的死活了,假如不是怕天下人指着脊梁背责骂,他真恨不得把宋庆,依克唐阿那近万精兵调回山海关。

    他只是给裕禄,长顺,宋庆,依克唐阿下令,一定要凭着奉天城高大的围墙,抵御住倭夷的攻击;同时下令吉林,沈阳各地,加紧团练,支援奉天守城。

    对待远在千里的祖宗龙起之地,光绪只好自我安慰的想着,这奉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说不定日军也不一定会奔袭两百里,去进攻奉天。

    而是选择老实过冬,等待明年春季。

    鞍山站。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在去辽阳的驿道上面,日军陆军第一重炮联队第二大队,正在设法将九门105mm口径的榴弹炮,运送到两百里的奉天城。

    虽然驿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但是坚硬的冻土勉强能够支撑住沉重的炮车,使得炮兵实现山县有朋司令15号重炮必须抵达奉天的命令,成为了一种可能。

    然而它的代价就是日军沿途捉来的军夫,还有在战争中的俘虏,不断倒毙在路途之中。

    “嗷”

    在炮队的后方驿道上,左右山林雪地中,跟随着至少四股狼群,等待着它们的肉食。

    “八嘎!起来,猪猡,猪猡!”

    “军爷,呀,我实在动不了了,求求你饶了我吧,求求你,啊”

    一个推炮车的原铭军营官俘虏,原本白胖的身子,早已饿成了骷髅,累的一屁股瘫躺在干硬的冰雪驿道上,任凭一个日军伍长用马鞭来回抽打,趴在地上翻滚嘶嚎。

    可就是不愿意,或者更准确点的说,无力爬起来。

    “枪毙!”

    旁边的一个炮兵少尉冷声下令。

    “砰!”

    随着一声枪响,那个趴在地上的铭军,被一枪打碎了脑壳,红红白白的脑浆,鲜血,淌了一地。

    “嗷”

    山下驿道醒目的血肉,刺激得山上的狼群直叫,声音了全是兴奋和对其余狼群的警告。

    尸体被拖到驿道边,随意丢弃在林子里。

    不用想,要不了多久,就是其中一股狼群,口里鲜美的食物。

    而在同一天,日军第二重炮联队本部和一大队,也是沿途捉拿大清百姓,驭使清兵俘虏,把重炮运向盘锦。

    山县有朋给炮兵联队下达的命令就是,一个月之内,也就是西洋历1月3号(农历十二月六号)之前,必须抵达山海关。

    而在头一天,日军在营口登陆的山口素臣部的第三旅团,总计8000余兵力,已经一枪未发的占领盘锦城。

    而山县有朋给第三旅团下达的命令是,作为先遣南下支队,沿途南下,一路攻占盘锦,锦州,葫芦岛,必须在重炮联队之前,抵达山海关。

    西洋历12月5号,山海关旗营守将白济,收到通州督办军务处电令,放行奉军入关;并且命令周中盛率领部队到宁河大营,接受整军。

    当天下午,在关外进行山地丛林阻击训练的485名新兵,到达临时军营。

    至此抗倭军的兵力达到2000人,不过何长缨却惊讶的发现,此时想在附近招兵却是万分的困难。

    年关,人烟稀少,还有陆续从辽东方向传过来的日军的凶狠发传闻,让很多安于小家热炕头的山民,望而却步。

    即使抗倭军许诺的军饷,福利,要远远的甩开清军的待遇,然而整整一天的时间,抗倭军进入各处庄子宣传,响应者寥寥无几。

    无奈之下,何长缨只得派出三百士兵,分成二十多个小队,背着白花花的银子,进入唐山一带的人口密集区,一个庄子,一个庄子的宣传征兵。

    然后何长缨就有意把部队混编,这一项决议随即遭到奥胸军官的强烈反对,何长缨权衡再三,最终这近五百新兵没有和其余的部队混编,而是成立一个独立山地营。

    由罗明磊任营长,部队在临时营地完成补充以后,随即就离开山海关,朝着葫芦岛方向运动训练。

    而其余部队,则是成立两个步兵营,一个后勤辎重中队,一个工兵排,一个侦查排,一个骑兵排,一个警卫排,一个小型野战医院,勉强支撑起一个团的架子。

    12月7号,贾起胜率领三营盛军,仁字军进驻唐山。

    同日广东提督唐仁廉,率领三营新募的霆军折返回关,在关外抗倭军营地面见何长缨,李经方之后,就匆忙进关奔赴唐山。

    站在送别的路口,李经方望着远去的三营霆军,喟然叹息。

    言说自从同治六年(1867)鲍超回川养病,所部马队十二营立即被朝廷全部撤销,步队陆续撤销或改隶,到了第二年邓娄所统最后一部霆军也撤销,转眼都过去了二十六年。

    这支湘军主力部队,也成了过眼黄花。

第四百五十八章 炮击南关岭

    “这个朝廷,历来擅长过河拆桥,喜欢拿着‘大义’这个道德棒槌打人,来实现它无耻,不义的恶心勾当;就如这场本来完全可以朝后推迟,能够准备更充分的战争,不就是为了打垮中堂和北洋,而硬做的局么?”

    何长缨冷声说道:“只是这些做局的白痴,实在太愚蠢,虽然完美的坑杀了北洋,可是现在他们现在却惊恐的发现,日军的胃口要远比一个朝鲜大得多;所以,他们现在才是真的慌了!”

    何长缨的话,听得李经方满脸冷汗,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只不过这事儿只能意会,却不能明说,说出来就是砍头抄家的大罪。

    他惊惧的朝身边的黄博杰,刘明阳,罗明磊,李风瑞,几人脸上看去,却看到众人都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李经方心颤的要发晕,要知道黄博杰,刘明阳,罗明磊,李风瑞几人,只是抗倭军的中级军官,只有刘明阳是少校军衔,其余几人都是中尉军衔。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在抗倭军的中级军官里面,就已经形成了这种可怕的共识,并且胆敢毫不介意的说出来。

    联想到何长缨在旅顺以敌养虎,虎雏以显不凡‘王’形。

    在想到一步步在蚕食大沽北炮台,陈世杰利用南洋的银子,建立的一座渐渐成形的扼控海河口的军镇要塞。

    还有现在何长缨出手就建立起两千精兵,而且所有的粮草,辎重,都是利用南洋华裔的捐赠购买的。

    除了父亲之前批的一百万两银子,何长缨的队伍,以后就没有再拿大清朝廷的一两银子。

    而且在朝廷无枪支持各路练军的时候,何长缨之前从旅顺送回来的一千支缴获的日军村田步枪,大连湾的数千枚炮弹和上百万发制弹,使得抗倭军已经完全不需要祈求朝廷和刘坤一。

    银子,枪炮,子弹。

    南洋的捐赠,大连湾挪到旅顺港的天量军火库存,使得何长缨和他的军队完全有底气摆脱朝廷的桎梏,独立存在。

    李经方越想越心寒,不禁想起了当年天平军南京城被攻陷不久后的那个夜晚,那个谁也没有胆量去证实的传闻。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这是曾文正公的回答。

    假如不久之后,北中国被打成一片破烂,然后抗倭军异军突起,那个时候,何长缨会如何回答?

    李经方想的摇摇欲坠,不敢再想下去了。

    “呵呵,李哥,咱们抗倭军历来光明磊落,只讲实话,从来也不惧那些鬼魅魍魉,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

    何长缨看到李经方脸色发白,就笑着和他解释。

    “明白,果然磊落!”

    李经方强笑的满嘴苦涩,他现在才有些听明白,父亲在他临走时对他的那些奇怪的叮嘱。

    只是自己现在上了船,哪是那么容易能够下来的?

    而且现在天下除了何长缨,还有谁敢用自己!

    自己的父亲现在都罢官了,还被那些‘正义’的清流们,逮着不放。

    自己的表弟张士珩,被莫须有的罪名,还关在张之洞的两江总督的大牢里。

    还有对自己的弹劾,污蔑自己在东洋当使官时,和倭夷勾结。

    “罢了,罢了!”

    李经方破罐子破摔的想着,自己假如不呆在何长缨的军营里,难道回肥西养老去?

    走一步,算一步吧!

    12月8号,旅顺来电山海关电报局,日军联合舰队路过旅顺口,驶向大连湾。

    得到电报的何长缨,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虽然之前早有预料,可是事到临头,还是让他心惊。

    何长缨立即回电旅顺,不必等到日军舰群炮击,立即撤出南关岭。

    “呜呜”

    在夕阳下,日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驶入大连湾,而主力舰队和商船,则在湾外等候。

    不久,四艘战舰停在泉水河码头前方一里左右的海面,从吉野舰上放下来了一艘小舢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