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死你个采花贼,打死你个采花贼!”

    奥黛丽一遍叫,一边打,声音里不见怒火和恐惧,倒全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

    “奥黛丽,别打了,是我。”

    何长缨护着怀里的薛迎春,低声呵斥道:“快放下扫帚。”

    “打的就是你这个采花贼呀?还想让我放下扫帚,是你笨还是我傻?”

    奥黛丽打得更起劲了:“你还挟持着迎春姐姐,想威胁我啊,你说你该不该打?”

    “小姐,别打了,是大人,大人回来了。”

    这时候,外屋听到动静的小莲和戚有伟的婆姨都跑了过来,薛迎春也连忙趁黑离开了何长缨的怀抱,望着明显是装糊涂的奥黛丽,满脸的苦笑。

    “完了。”

    何长缨也是满脸的郁闷,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点亮油灯,奥黛丽,小莲,戚有伟的婆姨,都满脸带笑的红着脸望着狼狈的何大人,心里面充满了愉快。

    “该!”

    西洋历,11月29号,紫禁城。

    在清晨的早朝,来自直隶总督衙门的三封电报,震得满朝失色。

    一封是转自旅顺江自康的电奏,招商局的轮船,在营城子海域被一艘倭夷舰艇全部击沉。

    一封是转自威海卫水师丁汝昌电奏,护航船队在渤海口遇到大批倭夷军舰封锁,为保护战舰,退回威海卫。

    一封是直隶总督刘坤一弹劾何长缨跋扈,在直隶总督府公然行凶,把他的幕僚易顺鼎的右手打残。

    压抑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乾清宫,看到即将处于暴走状态的光绪,所有人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滚滚回荡:

    奉天完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龙隐于九天

    辽阳,清军鞍山防御圈外围,甘泉镇,小苍岭。

    “咯吱,咯吱”

    在连日的阳光下,辽南的积雪开始大片的融化的时候,辽阳一带的寒冷天气却依然死死的寒冻住这些厚厚的积雪,一踩一个深深的雪坑。

    在日军第一军司令部一个警卫中队的护卫下,山县有朋一行,登上了小苍岭,远视北部。

    “西北十里那个小城是腾鳌堡,驻扎着吉林将军长顺的大约2000练兵,还有聂桂林的1000残兵;正北十三里那座城池是大清的鞍山驿站,驻扎着章高元的4000鲁东练兵。”

    日军第一军参谋长小川又次少将,对比着手里的军用地图,给身边的第一军将佐讲解:“此外,还有宋庆,聂士成,马金叙部大约4000余军力,驻守在摩天岭一线;依克唐阿,倭恒额部大约7000军力,驻守在赛马集一线;联合阻止第十旅团的进军。”

    小川又次根本就没有提清军那些多如牛毛的团练,乡团。

    在岫岩,嘉善的两千骑兵团练,给他的印象简直太深刻了。

    2000骑兵,被帝国一个步兵大队攻击,顷刻崩溃,帝国只有几名士兵在追击途中摔伤,而俘获了500匹良马,抓了300苦力。

    这种好事,在小川又次看来,真是多多益善才好。

    而日军之所以把清军的一切摸得一清二楚,因为在中国,任何时候,汉奸都是一个极为流行的职业。

    “大岛,你部明日开始进攻腾鳌堡,鞍山站;柴田正孝,你部炮兵配合攻击。”

    山县有朋下令道:“命令立见尚文,明日清晨开始进攻摩天岭,赛马集,牵制东线清军部队。”

    副参谋长田村怡与造开口询问道:“司令,不等海军运送过来的重炮到达?”

    “重炮,是用来轰击奉天的城门,还有山海关的长城;用在辽阳就是浪费,更何况这两个小城。”

    自从广岛大本营认同了山县有朋攻击奉天的计划,并且支持了一个重炮联队和一个步兵旅团的兵力,这些天山县有朋是心情大好,连说话都温和了很多。

    “伊藤和我的区别就在于,他是一个政客,而我是一名军人,思考的角度肯定有区别,可这并不代表军人就没有脑子!”

    山县有朋大声的说道:“政客的虚伪,前瞻后怕,优柔寡断,还有擅长于阴谋算计,遮蔽了伊藤的眼睛;”

    “现在英帝国全力支持东洋取代大清挟制沙俄东扩,而沙俄皇帝还没登基,没有人会真的因为清日战争而出兵干预;这正是帝国撷取大清领土的最佳时机,时机一过稍纵即逝,以后想再,也悔之晚矣!”

    “嗨!”

    小苍岭上的日军将佐们,纷纷兴奋的大吼,只有田村怡与造眼底露出一丝迟疑,想告诉司令‘你这是军事冒险’。

    然而,望着近在咫尺的鞍山驿站,还有后面隐隐约约的露出不凡轮廓的辽阳雄城,田村怡与造最终选择了沉默。

    辽阳,知州府衙门。

    在今天大清早,辽阳知州府衙门里面,已经坐满了文臣武将。

    盛京将军裕禄,吉林将军长顺,东北练兵大臣安定,辽阳知州徐庆璋,新任东边兵备道张锡銮,营口厅同知署凤凰厅同知章樾。

    凤凤城守尉佑善,岫岩城守尉嘉善,奉军新统领耿凤鸣,鲁东军统领章高元,前敌营务处总办兼辽东淮军粮台袁世凯,还有袁世凯的幕僚唐绍仪

    满屋子人正兴奋的议论着旅顺上万大军不日出关,增援辽阳的事儿。

    有些人甚至提出来,建议发报给朝廷,出关大军直接在葫芦岛登陆,然后过锦州,盘锦,直扑营口海城,把倭夷兵狠狠的打回岫岩。

    袁世凯和唐绍仪默默对视一眼,昨晚他们就开始商量着在城溃之下怎么安全跑路的事儿。

    辽阳失陷以后,奉天就是一个死地,绝对不能去,最好的路线还是趁乱西逃台安镇,然后南下回关。

    不是袁世凯不相信何长缨守不住辽阳,而是山县有朋根本不可能傻傻的等着大清的援军到来,才发动进攻。

    然后,一封电报就浇灭了满屋的热情。

    “谕:运兵船队在赴旅顺途中遭遇敌舰偷袭,全部沉没;各地援军不日将出关增援,众人需齐心协力,抵御倭夷。朕告知各文臣将军,辽阳必不容失,否,按律严办,决不姑息。”

    “完了,完了!”

    裕禄的脸色变得惨白,整个身体都禁不住簌簌颤抖。

    光绪的这一封电报,适得其反的在一瞬间几乎击碎了大堂内所有文臣武将的信心,心里面都不由自主的涌出一个字来。

    逃!

    津门,潮音寺李家别院。

    走出大门,上了马车的李经方,依然有种梦游般的不真实感。

    父亲把何安之这小子拔的实在太高了!

    李经方今天很早就起床,一直等到父亲起来,就迫不及待的把昨夜旅顺的变故,还有在直隶总督衙门发生的一切事情,告诉了李鸿章。

    李鸿章抽了一袋烟,很久才神情复杂的对李经方说道:“老大你要想好了,真要打算跟着何长缨,就好好的不要有其他心思的好好辅佐,不然,就不要淌进这凶险的浑水。”

    接着,李鸿章叹息一声:“老夫活了一辈子,真是有幸见此奇才;他今年不过二十出头,手握重兵,不仅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而且行事果决狠辣,把握人心,掌控事情,近乎于妖;难道真是大清”

    后面的话,李鸿章没有再说下去,而是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然而,只是这只言片语,就已经让李经方心颤。

    有些事情,还远远没有到能说出口的时候,甚至连一丝这样的念头都是诛家灭门的大罪。

    龙隐于九天云翳,只是偶尔露出一鳞半爪的睇乜,就让人胆寒。

    大连湾。

    “呜,呜”

    在响满海湾的汽笛声中,日军的舰货混编舰队,缓缓停在大连湾湾口。

    然后,两艘货船驶进大连湾,朝着泉水口码头行来。

    “完胜,完胜!”

    和尚岛,老龙岛,泉水河口码头,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兴奋的日军步兵,大嚷大叫着。

    “司令,有了海军的重炮,这些清军的防线,就是一道齑粉。”

    第二军参谋长大寺安纯大佐,这些天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虽然求助于海军,让帝国陆军很没有面子,可是毕竟这个难题解决了不是?

    这些天大山岩也被清军南关岭这道防线搞得全是火气,假如不是第一炮兵联队中计,他早就用炮火犁平了这道防线。

    而不是全军郁闷的被堵在这里,无奈的傻等。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无奈

    “大寺,参谋部立即制定进攻计划,等到炮击结束,不仅要完全占领南关岭,而且要乘胜进攻,一举夺取土城子,为第二军下一步总攻旅顺做准备。”

    大山岩望着远处南关岭那道收割了大量帝国士兵性命的清军防线,脸上一脸的铁青。

    “嗨!”

    大寺安纯的声音里,充满了大战来临前的喜悦。

    “怎么只有两艘货船进湾?”

    山地元治站在大山岩的身边,一脸的疑惑。

    “海军行事,一直都神经兮兮。”

    乃木希典不屑的撇撇嘴。

    “派一个传令兵过去问问。”

    看到这两艘货船慢慢靠岸,大连湾湾口的舰队却依然不入港,大山岩野也是感到莫名其妙。

    不久那个派遣过去的的传令兵,就快马奔回。

    “报告,货船上的联合舰队参谋正户为太郎大尉,说海军拒绝提供火力支援,并且说货船卸载完配给第二军的军资,就立即离开大连湾”

    “什么,八嘎!”

    “混蛋!”

    传令兵若松平治的报告还没说完,大山岩身边站着的一群将佐顿时都勃然大怒,狂骂不休。

    “愚蠢;没有海军的火力,帝国陆军就不能打仗了!”

    大山岩虎着脸说道:“有了远程的要塞炮,再配上那能燃烧钢铁的高爆弹,帝国陆军不仅能轻易的撕开眼前清军这道南关岭防线,而且也能轻易的埋葬旅顺军港所有炮台的火炮!”

    “嘿!”

    站在大山岩四周的日军第二军将佐们,立即跟打了鸡血一般,一脸狂热斗志的齐声大吼起来。

    旁边站着的一等军曹若松平治,脸色卡白,满脸惊惧的摇摇欲坠。

    “怎么,还有什么?”

    大山岩看到若松平治满脸惊惧的颤抖着,心里面不禁‘咯噔’一跳,怒着追问。

    “报告司令,海军还说所有的要塞炮都要运到海城,配合第一军攻打奉天。”

    若松平治手里递着一张纸张:“这是咱们第二军的物资清单。”

    “八嘎!”

    大山岩又羞又怒的扯过清单,低头看去,看到上面只有一些粮食,调料,子弹,药材,冬季军装。

    别说大口径的要塞炮,就连炮弹都没给一发。

    “大本营的参谋们疯了?”

    情报主任参谋神尾光臣皱眉说道:“就算大本营把这些大口径炮配给第一军,辽东这种恶劣的山地情况,他们也根本没法运到辽阳。”

    “报告,舰队不走安东,舰队直接开进渤海湾,在营口登陆;正户为太郎大尉说,舰队的炮弹要预防清军舰队袭击,等舰队返航,假如没有发生海战,或者弹药足够,就会来参战。”

    若松平治满脸汗水的长吁一口气,总算是把情报给报告完了。

    “直接开进渤海湾?”

    听到若松平治的话,包括大山岩在内的第二军将佐,均是又惊又喜。

    这说明海军已经有把握完全的取得了制海权,不然除非是疯了,根本不可能把一个步兵旅团加一个要塞炮联队,置于险地。

    “正户为太郎大尉询问了昨夜营城子海域的夜间海战,说是八重山奉命先行进入渤海湾攻击清军的运粮船,旅顺的守军缺粮十分严重。”

    若松平治连忙补充。

    “呦西,原来是这样,是帝国海军在打大清的海老鼠,大大地好!”

    大山岩听了高兴的称赞。

    昨夜营城子海域,炮声隆隆火光滔天,第二军的将佐们一直都惊疑不定的弄不明白,现在才知道缘由。

    “清军缺粮?”

    听到这个消息,大寺安纯不禁又惊又喜。

    “呦西,那就再等一等。”

    大山岩目光复杂的望着清军的南关岭防线,对第一军和联合舰队取得的战绩羡慕不已。

    却又无可奈何。

    西洋历11月30号下午,何长缨快马送到京师的弹劾刘坤一的奏折,终于送进了养心殿。

    光绪上午发了一上午的怒火,此时已经稍微平息,可是辽阳的军情却让他揪心的头疼。

    昨夜直隶总督衙门的事情,在中午的时候,光绪就已经知道了一个大概。

    包括易顺鼎的话,何长缨的话,刘坤一的话。

    光绪接过何长缨的奏折,仔细看了一遍,在奏折里期间的事情,何长缨都是一五一十的道来,并无半点夸张。

    而且在奏折最后,何长缨还激昂的请令带着大沽兵营的500新军,还有在山海关一带拉练的400新兵,奔赴辽阳参战。

    “这个何长缨,真是忠心为国之将啊!”

    光绪把奏折交给他的老师翁同,依然带着怒气说道:“易顺鼎这个白痴,居然激将何长缨率兵从陆路突围去辽阳,简直是其心可诛!”

    翁同慢慢的看完奏折,点头说道:“皇上,为臣觉得何将军说得有理,现在旅顺诸军至少把倭夷第二军的数万军队拖在大连;现在只要能守住辽阳,冬季漫长,咱大清将会不战而胜!”

    “嗯”

    光绪微微点头,何长缨这事儿,他最高兴的就是何长缨和刘坤一彻底的掰了脸。

    作为一个帝王,假如手下的大将和大臣走得太亲热。

    尤其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常胜将军。

    一个是新上任的大清第一总督。

    他光绪还真有点睡不着觉了。

    “如若不惩戒何长缨,而且他是公然行凶,刘坤一那里可不好看。”

    翁同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现在是极为欣赏何长缨,可是假如不惩罚何长缨,明显不妥。

    “罚他一年俸禄,当做易顺鼎的汤药费。”

    一提到易顺鼎的名字,光绪的心里就不舒服,虽然他也知道,易顺鼎不过是在替刘坤一顶岗。

    所以,何长缨说是砸易顺鼎的手,不如说是在公然扇刘坤一的脸。

    “老师,你派一个心腹去何长缨那里一趟。”

    光绪怕这道旨意寒了何长缨的心,就差翁同来善后。

    “臣遵旨。”

    翁同欣然领旨,对于何长缨这个年轻的过分的将军,翁同还是非常愿意结交一番的。

    “何长缨既然请战辽阳,就把暂驻仁字军营贾起胜那四营盛军,抽出两营交给何长缨,上阵杀敌总比在津门混吃等死要好!”

    一说到盛军,光绪就是一肚子的火气。

    李鸿章免官以后,贾起胜居然还私下派兵给李鸿章的潮音寺别院站岗,简直就是在花着朝廷的银子,反手打朝廷的脸。

    “陛下英明!”

    翁同连忙高声阿谀。

    现在的津门,属于北洋李鸿章心腹的军力,只有贾起胜的四营盛军,还有吴育仁的一营仁字军。

    这次,四营盛军再次被分拆,作为李鸿章的老对手,翁同当然感到十分的乐意。

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犯强汉者

    大连湾,南关岭。

    “呜,呜”

    看着那两艘靠在码头的货船重新起锚,驶向湾口的日军舰群,南观岭山岭上的抗倭军军官们,都看得莫名其妙。

    “日军不会是没带炮弹吧?”

    专门从土城子跑来观察军情的郝天胜,满脸的不可思议。

    “因为日舰要留着炮弹,准备可能的海战;辽阳完了;”

    众人正纳闷沈兆翱怎么跑题这么远,就听到他沉声说道:“日军舰群下一步就会进入渤海湾,到营口登陆!”

    四周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假如沈兆翱的猜测无误,那么山县有朋的第一军的作战进度,将会大幅的加快。

    甚至不到腊月,就会大军南下,叩关山海。

    “日军一艘军舰就敢大摇大摆的进入渤海湾伏击,几艘军舰就敢在渤海口封锁海湾,舰群进入渤海,运兵登陆营口,也是可以想见的;”

    彭千宴沉思说道:“日舰之所以不炮击南关岭,就是为了对应可能的海战,问题是镇远搁浅,北洋只凭着定远,济远,这几艘战舰,敢出港和日军对战?”

    “他们当然不敢,所以等到日军舰队护航回程大连湾,就是他们炮击南关岭的时机。”

    林云瑜望着已经驶出大连湾,开始的日军舰群说道:“下一段时间,南观岭将无战事,准备最后的旅顺防御战吧。”

    “对了,兵站来电,陈世杰近期会来旅顺,职务是总指挥助理兼指挥办书记处副书记;呵呵,已经很有两个月没见这家伙了。”

    沈兆翱脸上带着痞殆的微笑。

    “现在总指挥离开辽南,这里王士珍主管后勤供应,李搏虎主管旅顺那一块的治安,你们参谋部负责作战计划调度,我和威扬,毛超,曲德胜进行具体作战,各司其职是不错,然而只靠这还远远不够。”

    林云瑜望着对面日军陆军森严的防御线:“守住旅顺,只是咱们抗倭军的底线,打垮他们,才是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而这一切,就需要首先把自己的五指凝成一道铁拳。”

    在场的没有傻子,众将随即都听懂了林云瑜话里的含义。

    陈世杰的到来,就是为了收编旅顺各军。

    现在抗倭军在旅顺的军力,接近一万三千人。

    拱卫军大约3000人,捷胜营800人,姜桂题,程允和部八营4000人,还有逃跑的卫汝成几人的5000士兵。

    剩下的就是仁字军潘金山,江沐琛,两营1000人。

    拱卫军在徐邦道离开以后,军务由徐四斤管理。

    徐四斤豪强侠气,为人仗义,然而极为不耐烦事物,在听说徐邦道要去山海关以后,就把除了具体作战这一块的其余事情,全部丢给了王士珍和沈兆翱。

    况且拱卫军里面有2000士兵,属于原来的怀字军,剩下1000超过一半都是新兵。

    连顺的捷胜营现在一分为三,300旗兵由护军校宁珠那带领,一哨骑兵由黄兴武带领,至于从怀字军过来的四百余士兵,则由周鼎臣带领。

    姜桂题,程允和部八营4000人,都是才招募不到两月的新兵。

    而那5000归属未定的‘哗营’乱兵,依然在李搏虎的弹压下,限制行动在各海岸炮台。

    这些军力,抗倭军不敢说全吃,至少潘金山,江沐琛两营,宁珠那的300旗兵,程允和的四营和字军,都不好下嘴。

    可是剩下的8500人,甚至还有老好人不管事儿的姜桂题那2000人,都让众人眼红不已。

    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新兵,而且大半都是辽东汉子,体格强健,带着丝丝野性,一旦驯服,都是难得的精兵。

    就是黄仕林,张光前那剩下的1500炮台老兵,也都是些裙带关系较少的北洋精锐。

    尤其是黄仕林,贪得无厌几乎到了极致,常年拖欠军饷,粗粮勉强果腹,提到他,士兵们无不咬牙切齿的咒骂。

    如果能顺利的吃下这些士兵,抗倭军在辽南的军力将超过两点三万人,在人数上已经能够和大山岩的第二军持平。

    而不像现在这样,要一打二,心里面总是没底。

    “招商局船队被日舰歼灭,姜桂题,程允和暂时的担心虽然没有了,可是他们的粮食,而且都是粗粮,最多还能坚持半个月;姜桂题,程允和昨天专门找了王士珍,因为发生了这事儿,估计以后朝廷算是不会朝旅顺输送一点军资了。”

    宋飞这次回来向何长缨报告情报,何长缨把他留了下来,估计除非能打垮第二军,一时半会儿,宋飞算是也被堵在旅顺了。

    听了宋飞含蓄的话,众将默默点头。

    粮食吃完的时候,就是陈世杰缓缓露出獠牙的时候!

    这是在场的所有人的共识。

    “真是一环套一环啊!”

    沈兆翱心服口服的叹气。

    徐邦道不走,他手里那2000从怀字军过去,手拿西洋毛瑟快枪的士兵,就根本没法谋划,更别提他手里的1000士兵,还有黄建兴的炮营。

    连顺不走,他这棵钉子,扎得肯定难受。

    何长缨不走,这么难看的吃相,他以后肯定会被朝廷忌惮,被民间诽议。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领导者,名声就如鸟儿的羽毛一般,要非常的爱惜。

    没有《呐喊》,没有这么多令人激动热血的大胜,没有何长缨的赫赫威名和各种有趣正气的故事,也不会有数百南洋男儿不远万里北上,投奔抗倭军。

    更不会有南洋数百万的银子,来支撑何长缨打这场国战。

    现在他远离这个漩涡,等陈世杰整合完毕,再出兵打垮第二军,任谁都没话说。

    渤海湾口,大钦岛海域。

    “呜呜”

    在渤海湾辽阔的海口上,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这是辽东长白山山脊入海露出的山峰。

    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艘穹甲巡洋舰静静的停泊在海水之中,封锁着渤海湾口。

    来往的大清商船,货船,从附近的主航线上经过,无不战战兢兢,生怕被日军的大炮轰进大海。

    “丢死先人呐!”

    那些站在甲板的大清辫子,无不又羞又愤又惧,纷纷扭头望着威海卫方向咒骂不止。

    “呜呜”

    远远的,顺着旅顺口方向,驶过来一个舰群,在那天际留下二三十道粗细黑白的烟柱。

    “是咱们大清的军舰来了,好,好,狠狠的打死这些不长眼的倭夷大船!”

    来往的商船上,传来阵阵欢呼,人人都是一脸的兴奋。

    然而,不久以后,这些兴奋都变成了惊疑不定的迟疑,接着变成了睁大瞳孔的恐惧。

    那些高高飘扬在桅杆上的倭夷旗帜,深深的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传承了千百年的豪言,汉朝实现过,唐朝实现过,明朝实现过,到了大清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西洋鬼子来了,一败涂地。

    现在,东洋鬼子,也来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变一些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崛起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何长缨,黄博杰,刘明阳,李风瑞,罗明磊,一群军官骑在马上,身边行进着长长的队伍,和上百辆拉着子弹,粮食的马车。

    路过芦榆防军的宁河营区,朝着唐山方向行军。

    五百新军,三十名伤好归队的老兵,从辽南带回来大半个侦查连的十一名骨干军官,还有一千盛军,组成了这支北上出关的军队。

    这支军队将在山海关和在那里集训的四百新兵合军,组成一个步兵团,阻击山县有朋的第一军。

    刚刚在宁河营区外,何长缨和徐邦道,连顺,拱手分道扬镳。

    他们两人将在这个空荡荡的营区内,征召六营3000新军,然后奔赴估计永远都有可能去不了的辽阳防线。

    徐邦道和连顺这时候完全就是两个一穷二白的光杆司令,手里拿着一张擦屁股的圣旨,还有一座只有二三十名士兵留守的大营。

    枪支弹药,军装被子,粮食银两,这些东西不是还在运送的路上,就是还没做出来。

    尤其是银两,翁同的吏部银库,早就见了底,刘坤一虽然有海关道这个生财的聚宝盆,可对徐邦道和连顺直接是一毛不拔。

    气的徐邦道,连顺,找何长缨喝了闷酒,在醉酒以后直骂娘。

    何长缨还是因为之前运送大连湾的军火,李鸿章大笔批给了一百万两的银子作为军饷,还有各种花费开支。

    不过想来以后,何长缨算是从刘坤一这里,也弄不到一两银子了。

    何长缨把盛军的两名营官,二十名哨官哨长,还有三十名士兵,调拨给了徐邦道和连顺。

    这样加上宁河兵营那二三十名留守士兵,两人一人也能分到三四十人,架子算是勉强扎了起来。

    出门招兵的时候,至少也不显得寒酸。

    感激得两人也不管自己的年龄都能当何长缨的爹了,握着何长缨的手,一个劲儿的喊‘好兄弟’。

    西洋历12月1号临夜,北上部队踏着泥泞的驿道,沿着津唐运河,来到了唐山郊外的南孙庄,建立临时营地宿营。

    不久,一批来自大沽兵站的快马,让何长缨变了脸色。

    “日军舰群今日进入渤海湾,里面有着大量的商船,货船,预计应该是去营口。”

    何长缨把手里的急报交给刘明阳少校,声音里带着一丝怒气说道:“刘坤一命令盛怀宣,把原要配给旅顺军港的进口高爆弹,以海路无法进入旅顺为理由,全部分送给威海卫和大沽炮台。”

    “什么事,这么严肃?”

    这时候,坐着马车慢慢前行的李经方,这才赶到临时营地,这一路的泥泞驿道,车轮时时陷进泥坑,摇的李经方头晕目眩,不时得停车歇息。

    程冠德,洪家定,这两人看到李鸿章失势,都直接留在了刘坤一的总督衙门。

    李经方现在又成了孤家寡人,这次出门时带了两个李家老仆人的小子在跟前伺候,远没有以前带着几十名戈什哈那么威风。

    “你去交代一下,天冷路难行,晚饭给雇佣的车夫加一个带肉的硬菜,想喝酒取暖的允许他们适量的喝一些。”

    何长缨示意刘明阳,把急报递给李经方,边命令黄博杰。

    “这些倭夷军舰真是猖狂!”

    李经方看得满脸的怒火:“他们就不怕水师拦截他们?”

    “丁汝昌有这胆儿么?现在镇远又搁浅,指着一艘定远出海拦截日军舰群,能逃回威海卫都是运气。”

    何长缨冷声说道:“对辽阳,对水师,我始终都没有抱任何的希望;我怒在之前李中堂,还有军机处都同意了把进口高爆弹配给旅顺炮台,现在刘坤一为了私仇,不顾大义,居然反尔!”

    “安之你对辽阳不抱希望?”

    李经方今天才是第一次听到何长缨的心里话,不禁失色道:“那咱们还去辽阳?”

    “不是去辽阳,而是去山海关,在那里会继续招收一千人以内的当地山民,把队伍扩充到三千;然后以山海关为后勤基地,队伍轻装出关进行雪地山林的游击战,阻延日军南下时间。”

    何长缨望着讶然的李经方说道:“辽阳,奉天,盘锦,锦州,必然会陆续失陷,任谁都救不了。”

    何长缨的话让李经方一时失语,点了一支卷烟,想了很久才沙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