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晚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历皇帝大手一挥便定下了一件大事,仿佛他真是说一不二的千古一帝,而不是一个被皇太后禁足在乾清宫的傀儡皇帝。
“朕觉得便按照船头收税好了,这样直观便捷。”
万历皇帝甚至连收税方式都想好了,他背负双手踱起步来,过了良久点头道:“一艘船按照四十两来收,这样一年怎么也能赚个几十万两。陕西、河南的赋税不就有着落了吗?”
张居正直是惊了。
他不曾想皇帝陛下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最终还是绕回到这里。
“这个。。。海税之事犹未可知,而且老臣觉得仅靠广东一地不一定能够收到这么多赋税啊。”
张居正可不打算冒险,万历皇帝闻言面色立刻拉了下来。
“元辅先生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陕西、河南的百姓饿肚子吗?难道要看着朕做个不疼惜子民的无道昏君吗!”
张居正有些愕然。他想不到万历皇帝会把话说的这么重。再怎么说他也是为了皇帝好啊。
“陛下,若陛下执意如此也不无不可,但前提是保证广东海税能填补上陕西河南夏税。”
张居正还是不肯松口。虽然他知道海贸利润丰厚,但对于能收多少税还是心里没底的。
要是他现在答应了皇帝,将来广东收的海税却不能填上窟窿,那朝廷可就得勒紧裤腰带了。
“朕。。。朕答应元辅先生就是。”
万历皇帝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服了软。
“那即刻便颁旨吧,在广东开海禁!”
。。。
。。。
对于突然前来一名传旨的太监宁修是很惊讶的。
因为前不久才有一名太监来到香山县传旨。在那道圣旨中,宁修被授予广东海防道按察使的官衔,全权负责广东水师编练事宜。
那么在时隔不久后,皇帝陛下为何又下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宁修还来不及想这些,他急忙命人设香案接旨。
待他跪倒后,那太监便取出圣旨朗声念了起来。
宁修听的很仔细,圣旨的大概意思便是要在广东全省做试点开海禁,对下海船只收取赋税。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一艘船收取白银四十两。
这当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选择。因为商贾们可以钻空子把船造的大一些。
可万历皇帝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漏洞,作为臣子宁修又不能在圣旨刚刚降下后就提醒。
看样子只能等过些日子找个机会上疏向皇帝陛下提醒一下了,就说广东的商人把船只造的越来越大,按照船头收税容易被这些奸商钻空子。
宁修知道万历皇帝是出了名的贪财,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派出那么多太监去收矿税瓷税,更不会彻底放开全国海禁。
这么一个贪财的人自然不会允许商贾把他当傻子耍,不老实交税。
宁修只需要一段时间,让商贾们自己暴露,再让万历皇帝看到他们的丑态。
不过宁修记得万历皇帝开海禁是在亲政以后,也就是张居正去世后。
为何在这个时空万历皇帝会提前下旨开海禁呢?
难道是因为他这只小小蝴蝶扇动翅膀产生了蝴蝶效应?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对宁修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收来的海税没有一百万两也有几十万两,即便七成交给国库,地方也能截留一部分使用。这可不是什么陋规,而是大明的分税比例。
当然海税是不是像普通赋税那样分税宁修还不知道。只能等明年户部的文书。
宁修知道这个时代是大航海时代。彻底放开海禁可以有效的帮助大明发展造船技术,又能解决财政问题,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
“听说了吗,圣上要在广东开海禁啦,这海税就交给咱宁大人收!”
乌猪山岛食堂内,吴二狗得意洋洋的向陈麻子和小猴子吹嘘道。
“嘘,二狗兄弟宁小点声说。这些八字都没一撇的事情可不能乱讲啊。”
陈麻子吓得连忙捂住了吴二狗的嘴,气的吴二狗一把拨开他的手,斥责道:“什么叫八字没一撇?你是说我说胡话传谣?”
“倒也不是那个意思,军中多多少少也有传闻。”
陈麻子缩了缩脖子。方才吴二狗的样子实在是太可怕了,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那不就得了。依我看,宁大人就会在这两天宣布这事。到时候你我弟兄还不是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小猴子听的一脸向往。
他砸吧砸吧嘴道:“真要是那样,咱们这些最初的老人肯定是收税的主力啊。嘿嘿,这海税可是个好东西,咱爷们下半辈子就靠它吃饭了。”
“去你的,真没出息。”
吴二狗笑骂一声,拍了拍小猴子的肩膀道:“年轻人,吃相还是要好看一些的。”
“不过二狗兄弟,要真是收海税,广东这么大咱们弟兄是不是就要分开了?”
“这算个啥?好男儿志在四方。再说了,咱们可都是新军出来的,将来还是会在一起的。”
吴二狗夹了一枚芸豆送入口中,有滋有味的嚼了起来。
“到时候咱在乌猪山岛一人买上几十上百亩地,娶上个好生养的媳妇,小日子美滋滋的。”
“为啥一定要在乌猪山岛啊?”
“你他娘的真傻还是假傻?你现在的一切不都是宁大人给的。离开了宁大人,你就是个屁!”
“那倒也是。”
陈麻子挠了挠头道。
“都他娘的快点吃,再过半个时辰在校场集合。”
突然训导官崔贵实走到食堂里扯着嗓子喊道。
“这老不死的又在出什么幺蛾子。”
见到崔贵实那张死驴脸,吴二狗便觉得憋气。
“要是他又要让我们加量训练,老子就往他的饭里加上巴豆,叫他跑肚拉稀直不起腰!”
“得了吧二狗兄弟,你要是被抓住准得打个屁股开花。那老崔就是这个性子,没必要为了他给自己找不痛快。”
“你倒是看的开。”
吴二狗悻悻的说道。
半个时辰后众人在校场集合。
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戚文将军当众宣布广东将全面放开海禁。而宁大人作为海防道按察使则全权负责税收之事。
我了个天,还真让老子猜到了。
不过啥是分区划片管理?
戚文将军讲完话表示由各管队官、训导官分别讲话。
直到此时吴二狗才明白,宁大人准备命各营分别管一府。
吴二狗他们所在的玄武营管理的就是广州府海税征收。
这让其余诸营士兵羡慕不已。
要知道无论是香山县还是乌猪山岛都在广州府辖制内。
换句话说,玄武营的将士等于不用挪窝,在原地管理海税征收,这种好事情真是叫人羡慕不已啊。
吴二狗则有些失望。他原本希望借助收税搞一些灰色收入。谁曾想却分到了广州府。就在宁大人的眼皮子底下谁敢肆无忌惮的敛财?
陈麻子心情却不错。他是一个十分将就的人。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愿意挪窝的。
“至于这具体的收税方法,由各训导官讲解。”
玄武营管队官扯着嗓子喊了一通,又把球踢给了崔贵实。
这是吴二狗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这事他也做不了主,只得耐着性子和其他士兵围在一起,等着崔贵实讲解。
“具体来说,我们会对每一艘下海的商船收税。”
崔贵实环视一周,继续说道:“暂定是四十两一艘船。不过这是朝廷的价格,宁大人说用不了多久他便会写奏疏请求朝廷改进收税方案。”
吴二狗心道乖乖,一艘船收四十两,不加以区分,这朝廷是傻吧?
那些商贾们要是知道了这个收税方式得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只需要把船造的大一些,就可以淡化税收影响。
吴二狗早年做过海员,知道走一次海贸一艘船能赚到几万两。
与之相比,四十两银子税收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啊。
怪不得宁大人说过一阵子就会上疏朝廷,请求改进收税方案。
可见宁大人也认为朝廷的收税方式很不合理。
不过宁大人为何不现在就提出来呢?
“咱们队则负责香山县的海税征收。”
崔贵实继续说道:“这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最好,因为宁大人就在这儿看着我们,我们必须给其他袍泽做出表率!”
“你们都给老子争气点,要是让老子知道谁消极怠工,老子便废了你们。另外也消一消你们的小心思,这税是给朝廷征收的,每一两银子都烫手的很。你们若是不怕大可以伸手去拿。但到时候出了事,便是宁大人也保不住你们!”
。。。
。。。
“大人,崔员外,何员外,刘员外,王员外在醉香楼摆下了一桌酒宴,想请您赴宴。”
戚文冲宁修抱拳禀奏道。
“哦?”
宁修不用想都知道这个时候这么多的商贾请他吃饭是为了什么。
春江水暖鸭先知啊,这些家伙消息倒真是灵通!
大人您是去还是不去?您若是不想去,末将一句话便回了他们。
“不要这么急嘛。戚将军,你说说看这些商贾突然请我是为何啊。”
“肯定是为了海税征收之事。”
戚文毅然道。
“不错。”宁修点了点头道:“这些商贾都是香山县乃至广州府有头有脸的,开海禁之前他们就肯定走私无数。现在开了海禁他们想要洗白,但心里没底想探听一番虚实,便想要请我吃顿酒菜。哈哈,好算计!”
“大人,那。。。”
“这酒宴还是要去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连对方想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做出针对性的应对呢?”
宁修一摊手道:“这酒宴我去定了,你去回他们吧。不过本官有一个要求。”
“大人请讲!”
。。。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无耻至极
八月二十七,夜。
醉仙楼。
整座酒楼都被包了下来,三层临街的最大雅间内齐聚了香山县有头有脸的豪商巨贾。他们围坐一桌,上首的位置却空了出来。
毫无疑问,他们在等一个人。
“懋才兄,你说宁大人会接受咱们的礼物吗?”
“这个可不好说啊。弼之,你也知道宁大人年轻气盛,年轻人是最难琢磨的。”
“唉,朝廷在广东率先开海禁,这本是好事情,可一艘船四十两的税收的实在是太重了。我们都是做的小本买卖,可承受不起这么重的税啊。”
“谁说不是呐,想必宁大人也是讲道理的。我们把情况与他说明,相信他是愿意上疏替我们争取的吧?”
“一切还得等宁大人表态啊。”
正自这时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声响亮的唱诵。
“广东海防道按察使宁大人到!”
众人纷纷起身,一起迎到梯口。
只见宁修在一众亲卫的簇拥护卫下走上楼来。
他今日并没有穿官服,而是穿了一件湖蓝色直裰,头戴网巾。若是不说,旁人还以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儒生呢。
“草民拜见宁大人。”
诸商贾纷纷跪倒叩拜。
明末的风气虽然开放,商贾权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真正在大官面前他们还是不敢放肆的。
官就是官,民就是民,这个界限一定要分好,不然倒霉的只能是这些商贾。
宁修抬了抬手道:“诸位请起吧。”
这些商贾这才纷纷起身,却仍然双手垂下,态度十分恭敬。
“大人,请入席。”
宁修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四十上下,身材修长的商人正和善的冲他延请。
宁修点了点头,当仁不让的走到上首坐定。
“不知诸位请本官来所为何事?”
“大人既为香山县老父母,又为广东海防道按察使,保境安民,辛苦不已。吾辈甚为感动,便想替全县百姓感谢大人恩德。”
说话的是王文秀,本地有名的大商人,也是群商推举的魁首。
宁修哈哈笑了笑道:“王员外,本官职责所在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当不得如此夸耀。”
“大人太谦虚了。放眼大明,能做到大人这样文武兼得,政绩无双的不会超过三人。”
王文秀拍起马屁来那是毫不含糊,宁修现在终于明白这些商人为何要推举王文秀为魁首了。
“诸位请本官来不是为了拍马屁的吧?”
宁修呷了一口酒,云淡风轻的说道。
“大人慧眼如炬。”
王文秀顿了一顿道:“听说朝廷决定在广东全面开海禁,对经营海贸商人征收海税。”
“确有此事。”
宁修对此事倒不打算隐瞒。毕竟迟早也要公布,也就是这两天了。
“不知朝廷怎么个征税法。”
“每艘船征白银四十两。”
宁修知道这些商贾肯定已经提前打听到了,现在不过是做戏罢了。
那么自己便陪他们演演戏好了。
“啊!”
王文秀惊呼一声道。
“竟然这么多。”
之后他又连忙告罪,说自己是因为太激动了才举止有失。
“宁大人有所不知啊,我们都是做些小本买卖,靠着勤奋混口饭吃。这海贸本就利薄,若是一船再收四十两的税,我们真得赔本不可。”
王文秀按照计划大吐苦水,便是叫他现在抱着宁修的大腿哭诉估计他也不会犹豫。
宁修则心中冷笑。
好嘛,演技真是卓越啊。一艘船走一趟海至少赚个几万两,运气好了十几万两也不是不可能。这种情况下这些商人竟然会抱怨一艘船征四十两的海税太高,真是脸皮比城墙还厚啊。
“听王员外说的似乎对海贸很熟悉啊,难道之前也走过海?”
“啊,没有,草民之前绝没有走过海啊。”
王文秀被宁修一句话惊出了冷汗,连忙解释道。
“哦?那王员外口中海贸获利微薄是从何得出?”
宁修嘴角微微上扬。
“啊,是草民的亲戚。草民的亲戚前些年在月港做生意。他告诉草民的。”
对于自己的机智王文秀很满意,这样总归过关了吧?
“既然海贸利润如此微薄,王员外又何必做呢?”
宁修却话锋一转,直接把王文秀逼的哑口无言。
不过他还是认为宁修是在试探他们。
毕竟此前双方从未有过合作,既不知根也不知底,这种情况下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老底亮给对方看。
这就需要有一方率先展现出诚意。
宁修是官,且是现管的官,商贾们有求于人只能率先坦诚了。
“宁大人啊,海贸虽然有些利润,可风险也大啊。”
他继续哭穷道:“这些风险都是我们担着的,要是海员在海上死了,我们还得给他们亲人丧葬银子。水米消耗同样惊人。至于海上飘没更是令人痛心啊。”
宁修心道这些家伙避重就轻的本事真是一绝。
就是把他们说的那些全部加上,一共能耗费多少银钱?和他们海贸所得相比,就是九牛一毛。
“那王员外是什么意思?”
“大人请看,这是我们准备的一些心意。”
王文秀将早就准备好的礼单呈递给了宁修。
宁修展开来仔细的看,看罢哈哈笑道:“诸位很有诚意嘛。”
王文秀大喜。
他就怕宁修油盐不进。现在看来他也是个俗人嘛。
“大人劳苦功高,这些都是草民们该做的。只恳请大人看在我们赚份辛苦钱的份上,在收税时通融一二。”
话说的这么明白了,王文秀自以为事情已经成了个七七八八。
谁曾想宁修却勃然大怒。
“白银十万两,黄金一万两,苏绸一千匹,蜀锦五百匹,珍珠一百颗。。。”
宁修将礼单上的东西念了一个遍。
众商贾皆垂下头去,眼观鼻鼻观心。
他们心道这个宁大人胃口真是大啊。这么多东西都不能使他满意。
“这些都是你们给本官的。你们可以给本官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却不肯给大明交纳一艘船四十两的海税,你们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忠君爱国。无耻至极!”
。。。
。。。
第三百九十五章 酸儿辣女
宁修的突然发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王文秀在内,没有人会料到宁大人如此忠于国事。
在他们的印象中官员们不应该都是中饱肥己,挖大明的墙角吗?
或者说做官不就是为了钱吗?
哪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啊?
王文秀飞速思考着,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宁大人还是嫌弃钱少。只是他好面子,不可能直接说出来,这才发表了刚刚那一通义正言辞的话。
王文秀按照自己的设想带入一番,刚刚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
他陪着笑脸道:“宁大人教训的是。”
宁修差点气的背过气去。
这帮商贾还真的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啊。
他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怎么这些人就一点羞愧之情都没有?
尤其是这个王文秀,竟然还笑的出来,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所以想在广东走海的,一艘船必须征收四十两的海税,这件事上没得商量。”
宁修给事情定了调,其他人就不敢再吐苦水了,至少不敢现在就吐。
晚宴也变得气氛尴尬起来。不论是宁修还是众商贾都没啥心情继续觥筹交错,最后不欢而散。
宁修返回府邸后便招来戚文,与他商议税收之事。
在朝廷改变主意之前,宁修只能按船头收税。但这样有一个好处,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戚文做事宁修还是放心的,不过宁修还是提出了几点希望戚文能够注意。
“第一,不管是谁要一视同仁。即便是王文秀,你也不能关照。”
“大人请放心,末将一定遵命!”
“第二,收税之后要登记造册,随时备查。”
“大人,是做一份账簿还是两份?”
戚文有些犹豫的问道。
“当然是一份,收到多少税就是多少!”
宁修狠狠瞪了戚文一眼,想不到他竟然存了做阴阳帐的想法。
不过戚文也是为了自己好,宁修不会过于怪罪他的。
只是宁修实在没有贪污的想法。一来他的贸易所得已经十分可观,没必要贪污。二来这收的税按理说也不会尽数上缴国库,有部分会留在地方备用。
地方备用的这部分自然是宁修来决定用途,宁修也会把其用在新军操练上,也没啥可亏的。
“末将知罪!”
戚文羞愧的将头垂了下去,直是红到了脖根。
“好了,这件事以后不准再提。本官现在叫你去做一件事。”
宁修叹了一口气,上前拍了拍戚文的肩膀。
“大人请吩咐!”
“本官要你派人去查今日赴宴的商贾,每一个人都要查。”
宁修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些商贾的黑料绝不会少,本官要你把它们全都翻出来。”
戚文当即明白了宁修的意思,双手抱拳道:“末将遵命。”
宁修嘴角微微一扯,心中冷笑道,若是这些商贾照他说的老老实实交税也就罢了。若是他们想要耍花招,宁修就会恰到好处的把他们的黑料抖出来。到了那时,宁修相信这些商贾一定会灰头土脸吧?
。。。
。。。
乌猪山岛。
灵儿这几日来孕吐越来越严重,吃过的东西别管是什么,一准的吐出来。
这让桃春忧心不已。看着小姐消瘦的样子她的心犹如刀绞一般。
“小姐啊,您好歹再吃一点吧。这一点都不吃,身子哪受得了啊。”
面对桃春的忠心劝言,灵儿却是摇了摇头。
她单手抚摸着肚子,微微笑道:“我没有胃口。”
“呀,老爷回来了!”
“啊!”
戚灵儿也有些惊讶,口中喃喃道:“我现在这个样子。。。”
还没等她走到门前,宁修便进了屋。
他拉着灵儿的手道:“娘子,听说你最近胃口不好吃不进东西。这可不行啊,你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咱们孩子考虑啊。”
戚灵儿狠狠瞪了宁修一眼道:“前面听的我还挺感动,原来是为了那小的啊。”
宁修嘿嘿笑道:“我不这么说娘子肯定不会听嘛。”
“好吧,我便再吃一点吧。”
说罢戚灵儿端起桃春带来的酸汤面,挑起几根送入口中。
宁修看的欢喜:“娘子最近是喜欢吃酸还是吃辣?”
“酸的吃的多一些,怎么了?”
戚灵儿有些疑惑的问道。
“哈哈,太好了。酸儿辣女,酸儿辣女!”
宁修攥着拳头兴奋的跳了起来。
戚灵儿这才反应了过来,没好气道:“好啊,还说你对生男生女无所谓,要是我真生了女儿,你会不会把我赶出去啊?嗯?”
“那怎么可能。”
宁修笑道:“我是跟娘子开玩笑呢。生男生女真是都一样。”
戚灵儿却全然不信,看来几千年来,国人重男轻女的思想都没有改变啊。
“说真的,娘子你可得保重身体啊,要是让这孩子折腾的你面黄肌瘦,我可心疼!”
宁修摸了摸妻子微微隆起的小腹心疼道。
“这还差不多。”
戚灵儿索性靠在宁修怀里,闭上眼睛撒娇道:“夫君多来看看我,我便不觉得苦了。”
宁修连忙答应:“好,为夫便答应你,以后每天都来看你。”
戚灵儿噗的一声笑了出来。
“那倒不必,妾身没有那么娇贵。夫君隔两天来看看妾身就好。”
“对了夫君,妾身听说孙兄弟近日要来广东,可与你说了?”
戚灵儿突然想起什么,连忙说道。
宁修一脸疑惑:“孙兄弟,哪个孙兄弟?”
“哎呀还能是哪个?孙悟范孙兄弟啊。夫君不会把他给忘了吧?”
孙悟范要来广东?
这个宁修还真的是不知道啊。
“娘子怎么知道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他写信来的,应该就是最近吧。妾身还以为夫君知道呢。估计是孙兄弟想给夫君一个惊喜。”
宁修点了点头,心中不由得苦笑。
这个孙悟范,心中倒是真能装下事。来广东这么大一件事情,竟然都不和他提前说一声。
要不是灵儿偶然间提起一句,宁修直到现在还毫不知情。
“他来广东做什么?”
“自然是做生意啊。湖广江南的生意他做的风生水起,怎能看着两广不动心?”
。。。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死胖子自远方来
大明万历九年九月初九,孙悟范抵达广州府香山县。
与他料想中的不同,香山县十分繁华,比之江南各地都不予多让。
这让他大为惊讶。在他的认定中,两广都是荒蛮之地,怎么会如此繁华?
他知道宁修升任广东海防道按察使的事情,一番打听之后直奔衙门官署。
衙门值守的官兵并不认识孙悟范,见一个死胖子大摇大摆的就要往里闯,厉声斥责道:“死胖子,这里是按察使衙门,你也敢往里闯。”
“呀,我找的就是按察使衙门啊。你们宁大人可在衙门里?”
“你找我们宁大人?”
“是啊。我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找你们宁大人啊。”
孙悟范笑嘻嘻的说道。
“大人公务繁忙,我得先去通禀,你且在这儿等着。”
“鄙人孙悟范,宁大人的故友。”
孙悟范说完后便闭上眼睛站在衙门前养神。
那官兵进府通禀,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折返回来陪着笑脸道:“哎呀,原来是孙公子,久仰久仰。我家大人说了,先请您去偏厅等候,待他处理完公务便去见您。”
孙悟范哦了一声,便跟着官兵进了衙门大门。
二人一路穿行来到偏厅,那官兵陪笑道:“方才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孙公子宽恕。”
孙悟范依旧笑嘻嘻道:“放心好了,我没怪你。”
他走到偏厅中坐定,自有仆人上了茶水点心。
孙悟范随手将一枚糕点送入口中大嚼特嚼,完全没有一丝做客拜访者的矜持。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宁修踱步而入,身上还穿着官袍。
“草民孙悟范拜见宁大人!”
孙悟范笑嘻嘻的冲宁修拱了拱手。
宁修摇了摇头道:“快算了吧,就你这行礼敷衍的样子,我要真是计较就该叫人把你拿下去打板子。”
孙悟范灌了一口茶,嘿嘿笑道:“你可舍不得打我。”
宁修见他说的如此暧昧,没好气的剜了他一眼:“你看我敢不敢。”
明末士大夫好男风,要是被旁人听到孙悟范这话还不定会怎么联想呢。
“宁大人好大的官威啊。在大门口我便领教了。”
孙悟范耸了耸肩,依旧嬉皮笑脸。
“说吧,你这次来广东是干嘛来了?不是专门看我的吧?”
“知我者,宁。。。宁大人也。”
话到嘴边孙悟范还是改了口。
双方现在的身份地位毕竟差了太多,若还是像原来那样口无遮拦,即便宁修心里不计较,他身边的人也会计较。
孙悟范也不能让宁修在下属面前有损官威。
“我这次来是商量海贸的事情。”
孙悟范倒是不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来广东的目的。
宁修却是大为惊讶。
他想到孙悟范来广东是为了做生意。但他没想到孙悟范是奔着海贸来的。
要知道孙家虽然在商界颇有地位,却没有做过海商。眼下要开拓全新业务,恰恰赶在宁修主抓广东海税征收之时,若说这两者毫无关联,宁修是绝对不信的。
“你怎么突然想做海贸了?”
宁修皱眉道。
“还不是家父的意思。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孙巡抚?”
“家父现在已经回督察院了,现在是左佥都御史。”
孙悟范咳嗽一声道。
“那恭喜了。”
宁修心道左佥都御史毕竟是京官,湖广巡抚可是地方官,这么说来孙巡抚算是升职了。
“哪有宁大人升的快。一年前还是县令呢,现在都是按察使了。”
“你还是管我叫宁贤弟吧。至少没人的时候不用那么拘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