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晚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历皇帝大手一挥便定下了一件大事,仿佛他真是说一不二的千古一帝,而不是一个被皇太后禁足在乾清宫的傀儡皇帝。

    “朕觉得便按照船头收税好了,这样直观便捷。”

    万历皇帝甚至连收税方式都想好了,他背负双手踱起步来,过了良久点头道:“一艘船按照四十两来收,这样一年怎么也能赚个几十万两。陕西、河南的赋税不就有着落了吗?”

    张居正直是惊了。

    他不曾想皇帝陛下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最终还是绕回到这里。

    “这个。。。海税之事犹未可知,而且老臣觉得仅靠广东一地不一定能够收到这么多赋税啊。”

    张居正可不打算冒险,万历皇帝闻言面色立刻拉了下来。

    “元辅先生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陕西、河南的百姓饿肚子吗?难道要看着朕做个不疼惜子民的无道昏君吗!”

    张居正有些愕然。他想不到万历皇帝会把话说的这么重。再怎么说他也是为了皇帝好啊。

    “陛下,若陛下执意如此也不无不可,但前提是保证广东海税能填补上陕西河南夏税。”

    张居正还是不肯松口。虽然他知道海贸利润丰厚,但对于能收多少税还是心里没底的。

    要是他现在答应了皇帝,将来广东收的海税却不能填上窟窿,那朝廷可就得勒紧裤腰带了。

    “朕。。。朕答应元辅先生就是。”

    万历皇帝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服了软。

    “那即刻便颁旨吧,在广东开海禁!”

    。。。

    。。。

    对于突然前来一名传旨的太监宁修是很惊讶的。

    因为前不久才有一名太监来到香山县传旨。在那道圣旨中,宁修被授予广东海防道按察使的官衔,全权负责广东水师编练事宜。

    那么在时隔不久后,皇帝陛下为何又下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宁修还来不及想这些,他急忙命人设香案接旨。

    待他跪倒后,那太监便取出圣旨朗声念了起来。

    宁修听的很仔细,圣旨的大概意思便是要在广东全省做试点开海禁,对下海船只收取赋税。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一艘船收取白银四十两。

    这当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选择。因为商贾们可以钻空子把船造的大一些。

    可万历皇帝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漏洞,作为臣子宁修又不能在圣旨刚刚降下后就提醒。

    看样子只能等过些日子找个机会上疏向皇帝陛下提醒一下了,就说广东的商人把船只造的越来越大,按照船头收税容易被这些奸商钻空子。

    宁修知道万历皇帝是出了名的贪财,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派出那么多太监去收矿税瓷税,更不会彻底放开全国海禁。

    这么一个贪财的人自然不会允许商贾把他当傻子耍,不老实交税。

    宁修只需要一段时间,让商贾们自己暴露,再让万历皇帝看到他们的丑态。

    不过宁修记得万历皇帝开海禁是在亲政以后,也就是张居正去世后。

    为何在这个时空万历皇帝会提前下旨开海禁呢?

    难道是因为他这只小小蝴蝶扇动翅膀产生了蝴蝶效应?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对宁修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收来的海税没有一百万两也有几十万两,即便七成交给国库,地方也能截留一部分使用。这可不是什么陋规,而是大明的分税比例。

    当然海税是不是像普通赋税那样分税宁修还不知道。只能等明年户部的文书。

    宁修知道这个时代是大航海时代。彻底放开海禁可以有效的帮助大明发展造船技术,又能解决财政问题,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

    “听说了吗,圣上要在广东开海禁啦,这海税就交给咱宁大人收!”

    乌猪山岛食堂内,吴二狗得意洋洋的向陈麻子和小猴子吹嘘道。

    “嘘,二狗兄弟宁小点声说。这些八字都没一撇的事情可不能乱讲啊。”

    陈麻子吓得连忙捂住了吴二狗的嘴,气的吴二狗一把拨开他的手,斥责道:“什么叫八字没一撇?你是说我说胡话传谣?”

    “倒也不是那个意思,军中多多少少也有传闻。”

    陈麻子缩了缩脖子。方才吴二狗的样子实在是太可怕了,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那不就得了。依我看,宁大人就会在这两天宣布这事。到时候你我弟兄还不是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小猴子听的一脸向往。

    他砸吧砸吧嘴道:“真要是那样,咱们这些最初的老人肯定是收税的主力啊。嘿嘿,这海税可是个好东西,咱爷们下半辈子就靠它吃饭了。”

    “去你的,真没出息。”

    吴二狗笑骂一声,拍了拍小猴子的肩膀道:“年轻人,吃相还是要好看一些的。”

    “不过二狗兄弟,要真是收海税,广东这么大咱们弟兄是不是就要分开了?”

    “这算个啥?好男儿志在四方。再说了,咱们可都是新军出来的,将来还是会在一起的。”

    吴二狗夹了一枚芸豆送入口中,有滋有味的嚼了起来。

    “到时候咱在乌猪山岛一人买上几十上百亩地,娶上个好生养的媳妇,小日子美滋滋的。”

    “为啥一定要在乌猪山岛啊?”

    “你他娘的真傻还是假傻?你现在的一切不都是宁大人给的。离开了宁大人,你就是个屁!”

    “那倒也是。”

    陈麻子挠了挠头道。

    “都他娘的快点吃,再过半个时辰在校场集合。”

    突然训导官崔贵实走到食堂里扯着嗓子喊道。

    “这老不死的又在出什么幺蛾子。”

    见到崔贵实那张死驴脸,吴二狗便觉得憋气。

    “要是他又要让我们加量训练,老子就往他的饭里加上巴豆,叫他跑肚拉稀直不起腰!”

    “得了吧二狗兄弟,你要是被抓住准得打个屁股开花。那老崔就是这个性子,没必要为了他给自己找不痛快。”

    “你倒是看的开。”

    吴二狗悻悻的说道。

    半个时辰后众人在校场集合。

    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戚文将军当众宣布广东将全面放开海禁。而宁大人作为海防道按察使则全权负责税收之事。

    我了个天,还真让老子猜到了。

    不过啥是分区划片管理?

    戚文将军讲完话表示由各管队官、训导官分别讲话。

    直到此时吴二狗才明白,宁大人准备命各营分别管一府。

    吴二狗他们所在的玄武营管理的就是广州府海税征收。

    这让其余诸营士兵羡慕不已。

    要知道无论是香山县还是乌猪山岛都在广州府辖制内。

    换句话说,玄武营的将士等于不用挪窝,在原地管理海税征收,这种好事情真是叫人羡慕不已啊。

    吴二狗则有些失望。他原本希望借助收税搞一些灰色收入。谁曾想却分到了广州府。就在宁大人的眼皮子底下谁敢肆无忌惮的敛财?

    陈麻子心情却不错。他是一个十分将就的人。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愿意挪窝的。

    “至于这具体的收税方法,由各训导官讲解。”

    玄武营管队官扯着嗓子喊了一通,又把球踢给了崔贵实。

    这是吴二狗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这事他也做不了主,只得耐着性子和其他士兵围在一起,等着崔贵实讲解。

    “具体来说,我们会对每一艘下海的商船收税。”

    崔贵实环视一周,继续说道:“暂定是四十两一艘船。不过这是朝廷的价格,宁大人说用不了多久他便会写奏疏请求朝廷改进收税方案。”

    吴二狗心道乖乖,一艘船收四十两,不加以区分,这朝廷是傻吧?

    那些商贾们要是知道了这个收税方式得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只需要把船造的大一些,就可以淡化税收影响。

    吴二狗早年做过海员,知道走一次海贸一艘船能赚到几万两。

    与之相比,四十两银子税收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啊。

    怪不得宁大人说过一阵子就会上疏朝廷,请求改进收税方案。

    可见宁大人也认为朝廷的收税方式很不合理。

    不过宁大人为何不现在就提出来呢?

    “咱们队则负责香山县的海税征收。”

    崔贵实继续说道:“这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最好,因为宁大人就在这儿看着我们,我们必须给其他袍泽做出表率!”

    “你们都给老子争气点,要是让老子知道谁消极怠工,老子便废了你们。另外也消一消你们的小心思,这税是给朝廷征收的,每一两银子都烫手的很。你们若是不怕大可以伸手去拿。但到时候出了事,便是宁大人也保不住你们!”

    。。。

    。。。

    “大人,崔员外,何员外,刘员外,王员外在醉香楼摆下了一桌酒宴,想请您赴宴。”

    戚文冲宁修抱拳禀奏道。

    “哦?”

    宁修不用想都知道这个时候这么多的商贾请他吃饭是为了什么。

    春江水暖鸭先知啊,这些家伙消息倒真是灵通!

    大人您是去还是不去?您若是不想去,末将一句话便回了他们。

    “不要这么急嘛。戚将军,你说说看这些商贾突然请我是为何啊。”

    “肯定是为了海税征收之事。”

    戚文毅然道。

    “不错。”宁修点了点头道:“这些商贾都是香山县乃至广州府有头有脸的,开海禁之前他们就肯定走私无数。现在开了海禁他们想要洗白,但心里没底想探听一番虚实,便想要请我吃顿酒菜。哈哈,好算计!”

    “大人,那。。。”

    “这酒宴还是要去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连对方想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做出针对性的应对呢?”

    宁修一摊手道:“这酒宴我去定了,你去回他们吧。不过本官有一个要求。”

    “大人请讲!”

    。。。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无耻至极

    八月二十七,夜。

    醉仙楼。

    整座酒楼都被包了下来,三层临街的最大雅间内齐聚了香山县有头有脸的豪商巨贾。他们围坐一桌,上首的位置却空了出来。

    毫无疑问,他们在等一个人。

    “懋才兄,你说宁大人会接受咱们的礼物吗?”

    “这个可不好说啊。弼之,你也知道宁大人年轻气盛,年轻人是最难琢磨的。”

    “唉,朝廷在广东率先开海禁,这本是好事情,可一艘船四十两的税收的实在是太重了。我们都是做的小本买卖,可承受不起这么重的税啊。”

    “谁说不是呐,想必宁大人也是讲道理的。我们把情况与他说明,相信他是愿意上疏替我们争取的吧?”

    “一切还得等宁大人表态啊。”

    正自这时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声响亮的唱诵。

    “广东海防道按察使宁大人到!”

    众人纷纷起身,一起迎到梯口。

    只见宁修在一众亲卫的簇拥护卫下走上楼来。

    他今日并没有穿官服,而是穿了一件湖蓝色直裰,头戴网巾。若是不说,旁人还以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儒生呢。

    “草民拜见宁大人。”

    诸商贾纷纷跪倒叩拜。

    明末的风气虽然开放,商贾权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真正在大官面前他们还是不敢放肆的。

    官就是官,民就是民,这个界限一定要分好,不然倒霉的只能是这些商贾。

    宁修抬了抬手道:“诸位请起吧。”

    这些商贾这才纷纷起身,却仍然双手垂下,态度十分恭敬。

    “大人,请入席。”

    宁修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四十上下,身材修长的商人正和善的冲他延请。

    宁修点了点头,当仁不让的走到上首坐定。

    “不知诸位请本官来所为何事?”

    “大人既为香山县老父母,又为广东海防道按察使,保境安民,辛苦不已。吾辈甚为感动,便想替全县百姓感谢大人恩德。”

    说话的是王文秀,本地有名的大商人,也是群商推举的魁首。

    宁修哈哈笑了笑道:“王员外,本官职责所在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当不得如此夸耀。”

    “大人太谦虚了。放眼大明,能做到大人这样文武兼得,政绩无双的不会超过三人。”

    王文秀拍起马屁来那是毫不含糊,宁修现在终于明白这些商人为何要推举王文秀为魁首了。

    “诸位请本官来不是为了拍马屁的吧?”

    宁修呷了一口酒,云淡风轻的说道。

    “大人慧眼如炬。”

    王文秀顿了一顿道:“听说朝廷决定在广东全面开海禁,对经营海贸商人征收海税。”

    “确有此事。”

    宁修对此事倒不打算隐瞒。毕竟迟早也要公布,也就是这两天了。

    “不知朝廷怎么个征税法。”

    “每艘船征白银四十两。”

    宁修知道这些商贾肯定已经提前打听到了,现在不过是做戏罢了。

    那么自己便陪他们演演戏好了。

    “啊!”

    王文秀惊呼一声道。

    “竟然这么多。”

    之后他又连忙告罪,说自己是因为太激动了才举止有失。

    “宁大人有所不知啊,我们都是做些小本买卖,靠着勤奋混口饭吃。这海贸本就利薄,若是一船再收四十两的税,我们真得赔本不可。”

    王文秀按照计划大吐苦水,便是叫他现在抱着宁修的大腿哭诉估计他也不会犹豫。

    宁修则心中冷笑。

    好嘛,演技真是卓越啊。一艘船走一趟海至少赚个几万两,运气好了十几万两也不是不可能。这种情况下这些商人竟然会抱怨一艘船征四十两的海税太高,真是脸皮比城墙还厚啊。

    “听王员外说的似乎对海贸很熟悉啊,难道之前也走过海?”

    “啊,没有,草民之前绝没有走过海啊。”

    王文秀被宁修一句话惊出了冷汗,连忙解释道。

    “哦?那王员外口中海贸获利微薄是从何得出?”

    宁修嘴角微微上扬。

    “啊,是草民的亲戚。草民的亲戚前些年在月港做生意。他告诉草民的。”

    对于自己的机智王文秀很满意,这样总归过关了吧?

    “既然海贸利润如此微薄,王员外又何必做呢?”

    宁修却话锋一转,直接把王文秀逼的哑口无言。

    不过他还是认为宁修是在试探他们。

    毕竟此前双方从未有过合作,既不知根也不知底,这种情况下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老底亮给对方看。

    这就需要有一方率先展现出诚意。

    宁修是官,且是现管的官,商贾们有求于人只能率先坦诚了。

    “宁大人啊,海贸虽然有些利润,可风险也大啊。”

    他继续哭穷道:“这些风险都是我们担着的,要是海员在海上死了,我们还得给他们亲人丧葬银子。水米消耗同样惊人。至于海上飘没更是令人痛心啊。”

    宁修心道这些家伙避重就轻的本事真是一绝。

    就是把他们说的那些全部加上,一共能耗费多少银钱?和他们海贸所得相比,就是九牛一毛。

    “那王员外是什么意思?”

    “大人请看,这是我们准备的一些心意。”

    王文秀将早就准备好的礼单呈递给了宁修。

    宁修展开来仔细的看,看罢哈哈笑道:“诸位很有诚意嘛。”

    王文秀大喜。

    他就怕宁修油盐不进。现在看来他也是个俗人嘛。

    “大人劳苦功高,这些都是草民们该做的。只恳请大人看在我们赚份辛苦钱的份上,在收税时通融一二。”

    话说的这么明白了,王文秀自以为事情已经成了个七七八八。

    谁曾想宁修却勃然大怒。

    “白银十万两,黄金一万两,苏绸一千匹,蜀锦五百匹,珍珠一百颗。。。”

    宁修将礼单上的东西念了一个遍。

    众商贾皆垂下头去,眼观鼻鼻观心。

    他们心道这个宁大人胃口真是大啊。这么多东西都不能使他满意。

    “这些都是你们给本官的。你们可以给本官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却不肯给大明交纳一艘船四十两的海税,你们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忠君爱国。无耻至极!”

    。。。

    。。。

第三百九十五章 酸儿辣女

    宁修的突然发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王文秀在内,没有人会料到宁大人如此忠于国事。

    在他们的印象中官员们不应该都是中饱肥己,挖大明的墙角吗?

    或者说做官不就是为了钱吗?

    哪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啊?

    王文秀飞速思考着,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宁大人还是嫌弃钱少。只是他好面子,不可能直接说出来,这才发表了刚刚那一通义正言辞的话。

    王文秀按照自己的设想带入一番,刚刚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

    他陪着笑脸道:“宁大人教训的是。”

    宁修差点气的背过气去。

    这帮商贾还真的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啊。

    他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怎么这些人就一点羞愧之情都没有?

    尤其是这个王文秀,竟然还笑的出来,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所以想在广东走海的,一艘船必须征收四十两的海税,这件事上没得商量。”

    宁修给事情定了调,其他人就不敢再吐苦水了,至少不敢现在就吐。

    晚宴也变得气氛尴尬起来。不论是宁修还是众商贾都没啥心情继续觥筹交错,最后不欢而散。

    宁修返回府邸后便招来戚文,与他商议税收之事。

    在朝廷改变主意之前,宁修只能按船头收税。但这样有一个好处,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戚文做事宁修还是放心的,不过宁修还是提出了几点希望戚文能够注意。

    “第一,不管是谁要一视同仁。即便是王文秀,你也不能关照。”

    “大人请放心,末将一定遵命!”

    “第二,收税之后要登记造册,随时备查。”

    “大人,是做一份账簿还是两份?”

    戚文有些犹豫的问道。

    “当然是一份,收到多少税就是多少!”

    宁修狠狠瞪了戚文一眼,想不到他竟然存了做阴阳帐的想法。

    不过戚文也是为了自己好,宁修不会过于怪罪他的。

    只是宁修实在没有贪污的想法。一来他的贸易所得已经十分可观,没必要贪污。二来这收的税按理说也不会尽数上缴国库,有部分会留在地方备用。

    地方备用的这部分自然是宁修来决定用途,宁修也会把其用在新军操练上,也没啥可亏的。

    “末将知罪!”

    戚文羞愧的将头垂了下去,直是红到了脖根。

    “好了,这件事以后不准再提。本官现在叫你去做一件事。”

    宁修叹了一口气,上前拍了拍戚文的肩膀。

    “大人请吩咐!”

    “本官要你派人去查今日赴宴的商贾,每一个人都要查。”

    宁修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些商贾的黑料绝不会少,本官要你把它们全都翻出来。”

    戚文当即明白了宁修的意思,双手抱拳道:“末将遵命。”

    宁修嘴角微微一扯,心中冷笑道,若是这些商贾照他说的老老实实交税也就罢了。若是他们想要耍花招,宁修就会恰到好处的把他们的黑料抖出来。到了那时,宁修相信这些商贾一定会灰头土脸吧?

    。。。

    。。。

    乌猪山岛。

    灵儿这几日来孕吐越来越严重,吃过的东西别管是什么,一准的吐出来。

    这让桃春忧心不已。看着小姐消瘦的样子她的心犹如刀绞一般。

    “小姐啊,您好歹再吃一点吧。这一点都不吃,身子哪受得了啊。”

    面对桃春的忠心劝言,灵儿却是摇了摇头。

    她单手抚摸着肚子,微微笑道:“我没有胃口。”

    “呀,老爷回来了!”

    “啊!”

    戚灵儿也有些惊讶,口中喃喃道:“我现在这个样子。。。”

    还没等她走到门前,宁修便进了屋。

    他拉着灵儿的手道:“娘子,听说你最近胃口不好吃不进东西。这可不行啊,你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咱们孩子考虑啊。”

    戚灵儿狠狠瞪了宁修一眼道:“前面听的我还挺感动,原来是为了那小的啊。”

    宁修嘿嘿笑道:“我不这么说娘子肯定不会听嘛。”

    “好吧,我便再吃一点吧。”

    说罢戚灵儿端起桃春带来的酸汤面,挑起几根送入口中。

    宁修看的欢喜:“娘子最近是喜欢吃酸还是吃辣?”

    “酸的吃的多一些,怎么了?”

    戚灵儿有些疑惑的问道。

    “哈哈,太好了。酸儿辣女,酸儿辣女!”

    宁修攥着拳头兴奋的跳了起来。

    戚灵儿这才反应了过来,没好气道:“好啊,还说你对生男生女无所谓,要是我真生了女儿,你会不会把我赶出去啊?嗯?”

    “那怎么可能。”

    宁修笑道:“我是跟娘子开玩笑呢。生男生女真是都一样。”

    戚灵儿却全然不信,看来几千年来,国人重男轻女的思想都没有改变啊。

    “说真的,娘子你可得保重身体啊,要是让这孩子折腾的你面黄肌瘦,我可心疼!”

    宁修摸了摸妻子微微隆起的小腹心疼道。

    “这还差不多。”

    戚灵儿索性靠在宁修怀里,闭上眼睛撒娇道:“夫君多来看看我,我便不觉得苦了。”

    宁修连忙答应:“好,为夫便答应你,以后每天都来看你。”

    戚灵儿噗的一声笑了出来。

    “那倒不必,妾身没有那么娇贵。夫君隔两天来看看妾身就好。”

    “对了夫君,妾身听说孙兄弟近日要来广东,可与你说了?”

    戚灵儿突然想起什么,连忙说道。

    宁修一脸疑惑:“孙兄弟,哪个孙兄弟?”

    “哎呀还能是哪个?孙悟范孙兄弟啊。夫君不会把他给忘了吧?”

    孙悟范要来广东?

    这个宁修还真的是不知道啊。

    “娘子怎么知道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他写信来的,应该就是最近吧。妾身还以为夫君知道呢。估计是孙兄弟想给夫君一个惊喜。”

    宁修点了点头,心中不由得苦笑。

    这个孙悟范,心中倒是真能装下事。来广东这么大一件事情,竟然都不和他提前说一声。

    要不是灵儿偶然间提起一句,宁修直到现在还毫不知情。

    “他来广东做什么?”

    “自然是做生意啊。湖广江南的生意他做的风生水起,怎能看着两广不动心?”

    。。。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死胖子自远方来

    大明万历九年九月初九,孙悟范抵达广州府香山县。

    与他料想中的不同,香山县十分繁华,比之江南各地都不予多让。

    这让他大为惊讶。在他的认定中,两广都是荒蛮之地,怎么会如此繁华?

    他知道宁修升任广东海防道按察使的事情,一番打听之后直奔衙门官署。

    衙门值守的官兵并不认识孙悟范,见一个死胖子大摇大摆的就要往里闯,厉声斥责道:“死胖子,这里是按察使衙门,你也敢往里闯。”

    “呀,我找的就是按察使衙门啊。你们宁大人可在衙门里?”

    “你找我们宁大人?”

    “是啊。我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找你们宁大人啊。”

    孙悟范笑嘻嘻的说道。

    “大人公务繁忙,我得先去通禀,你且在这儿等着。”

    “鄙人孙悟范,宁大人的故友。”

    孙悟范说完后便闭上眼睛站在衙门前养神。

    那官兵进府通禀,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折返回来陪着笑脸道:“哎呀,原来是孙公子,久仰久仰。我家大人说了,先请您去偏厅等候,待他处理完公务便去见您。”

    孙悟范哦了一声,便跟着官兵进了衙门大门。

    二人一路穿行来到偏厅,那官兵陪笑道:“方才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孙公子宽恕。”

    孙悟范依旧笑嘻嘻道:“放心好了,我没怪你。”

    他走到偏厅中坐定,自有仆人上了茶水点心。

    孙悟范随手将一枚糕点送入口中大嚼特嚼,完全没有一丝做客拜访者的矜持。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宁修踱步而入,身上还穿着官袍。

    “草民孙悟范拜见宁大人!”

    孙悟范笑嘻嘻的冲宁修拱了拱手。

    宁修摇了摇头道:“快算了吧,就你这行礼敷衍的样子,我要真是计较就该叫人把你拿下去打板子。”

    孙悟范灌了一口茶,嘿嘿笑道:“你可舍不得打我。”

    宁修见他说的如此暧昧,没好气的剜了他一眼:“你看我敢不敢。”

    明末士大夫好男风,要是被旁人听到孙悟范这话还不定会怎么联想呢。

    “宁大人好大的官威啊。在大门口我便领教了。”

    孙悟范耸了耸肩,依旧嬉皮笑脸。

    “说吧,你这次来广东是干嘛来了?不是专门看我的吧?”

    “知我者,宁。。。宁大人也。”

    话到嘴边孙悟范还是改了口。

    双方现在的身份地位毕竟差了太多,若还是像原来那样口无遮拦,即便宁修心里不计较,他身边的人也会计较。

    孙悟范也不能让宁修在下属面前有损官威。

    “我这次来是商量海贸的事情。”

    孙悟范倒是不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来广东的目的。

    宁修却是大为惊讶。

    他想到孙悟范来广东是为了做生意。但他没想到孙悟范是奔着海贸来的。

    要知道孙家虽然在商界颇有地位,却没有做过海商。眼下要开拓全新业务,恰恰赶在宁修主抓广东海税征收之时,若说这两者毫无关联,宁修是绝对不信的。

    “你怎么突然想做海贸了?”

    宁修皱眉道。

    “还不是家父的意思。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孙巡抚?”

    “家父现在已经回督察院了,现在是左佥都御史。”

    孙悟范咳嗽一声道。

    “那恭喜了。”

    宁修心道左佥都御史毕竟是京官,湖广巡抚可是地方官,这么说来孙巡抚算是升职了。

    “哪有宁大人升的快。一年前还是县令呢,现在都是按察使了。”

    “你还是管我叫宁贤弟吧。至少没人的时候不用那么拘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