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甲午崛起-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性需求了。
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华国外交的事务,华皇哪里会将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面?
中东地区的菜式是以阿拉伯的菜式为代表,扩散到了其他的国家,所以从整个中东地区来看,菜的味道都十分相似,即使是在一个国家内,也不会出现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菜式。
阿拉伯菜中比较有名的菜式有油浸秋葵、油浸青豆、油浸番茄欧洲节瓜等,从菜式上不难看出,中东人喜欢用橄榄油来烹调食物。
因为黎巴嫩菜崇尚天然和健康,所以,中东人在菜式里不仅用大量的橄榄油,同时还会用新鲜的柠檬汁和大蒜作为调味,几乎所有菜都是以此作为基底进行烹饪的。
在烹调方法的选择上,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都喜欢用无烟烧烤的方式进行烹调,他们认为这样子既能吃出肉的香味,也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分的污染。
中东口袋面包是中东特色食物,受地域影响食材上结合了东西方的米面文化,加上当地独特的大饼,在主食的选择上更为多元一些。
而且所有中东饮食都离不开米类、麦类、豆类和羊肉。
麦类的生长源于中东,最常用于制作面包,还有阿拉伯人餐桌上常见的大饼。
中东酱料式冷菜是中东特有的食物,华皇第一次见到时,还以为是豆腐脑一类的食物,然而浅尝一口却充满无限的惊喜。
用鹰嘴豆做成的豆蓉,加上芝麻糊、盐和柠檬汁等调味,滴上新鲜的橄榄油,搅拌均与,看似样貌平平,却让人回味无穷,口留余香。
在中东,人们还喜欢用开心果来作为甜品的配料之一,开心果味做成的冰淇淋,开心果搭配的各种甜点等,随处可见开心果的踪影。
“看一个地方的政治,文化,经济,先看他的文化。”华皇微微一笑,“想要快速拿下殖民地,是不太现实的。印度那种战斗力为零的地方,英国人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中期才完全殖民印度。再瞧瞧葡萄牙,从明朝到清朝,几百年才殖民了个澳门。还有香港,在清末那种环境里,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英国也用了几十年才殖民香港。所以,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一个殖民地,其实是很困难的。在过去很难,我们要搞就搞得是经济殖民,要比直接殖民强多了,被搞的那些国家,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所以啊,如果想要稳扎稳打的拿下一片殖民地,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陛下说的是。”说话的是出访团中的伍廷芳。
华皇这次带的出访团,人数并不多,除了轩悦武所带的二十多个北重的工程师,之外就是十来个外交人员,其中是以伍廷芳为首的,属于华国外交部。
华国外交部在本国的反而没有在外的大使级别高,像是李鸿章,现在全权负责华国外交,等于是外交大臣了,而欧洲主要由曾纪泽负责,美洲主要由陈兰彬负责。
华国由于是新兴的国家,国内可以慢慢的培养自己的体系,但是对外事务上,还是用了一些清廷遗留下来的外交官员。
伍廷芳1842年7月30日,生于新加坡,后随父回国居广州。
13岁时曾被绑票,逃脱后只身赴香港圣保罗学院求学,接受了六年的西式教育,5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
求学期间,与黄胜起创办第一家中文报纸《中外新报》,又协助陈蔼亭创办《香港华字报》。
1862年,担任香港高等法院译员。
1864年,与何进善牧师的长女、何启之姐妙龄女士结婚。
1870年,由高等法院调任巡理厅首席译员。
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斯满后取得大律师资格。
1877年2月返港,是获准在英国殖民地开业的第一位华人律师,同时又被港府选任为考试委员。
李鸿章深感到对外交涉人才的短缺,1877年10月6日,天津海关道黎兆棠将伍廷芳引荐给李鸿章,经过虚衷询访,李鸿章发现伍廷芳正是“物色数年”而未得的人才,当即决定将之延入幕府,以便“遇有疑难案件,俾与洋人辩论。凡折以中国律例而不服者,即以西律折之,所谓以彼之予刺彼之盾也”。
对外事务算是熟悉,因此李鸿章将伍廷芳推荐到了华皇的身边。
在原本的历史中,也算是一个外交风云人物了,华皇比较熟悉的唐绍仪现在还是赴美的一名留学生,后世知名的顾维钧,还没有出生呢。
华皇其实对于外交人员不是很考究,有点学识,脑子清楚就可以了,后世喜欢谈论这个是卖国贼,那个是卖国贼,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在满清背景下!现在是华国的背景。
“阿富汗是南亚西北端的一个内陆国家,东南接南亚次大陆,可下印度洋;西北邻中亚和西亚,能抵地中海。全国五分之四的面积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兴都库什山脉横陈境内,是中亚与南亚间的重大障碍。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为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华皇看了伍廷芳一眼,将话题转向了正题,找众人一起吃饭,就是为了说中亚省阿什哈巴德作为华国第一个本土之外的直辖市的事情,还有介入中东地区,为华皇的中东联邦组织计划做准备的事情。
自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为建立从北非到印度的势力范围带,将侵略矛头指向阿富汗。
而野心勃勃的沙俄为南下印度洋,夺取暖洋出海口,也对阿富汗垂涎三尺,南下的沙俄与北进的英国为阿富汗而摩擦不断,阿富汗由此成为英俄争夺的主要目标。
现在俄国被华国替换了,但是这一地区的局势仍然很复杂。
【1216 中东联邦】
华国现在面对的问题是要同强大的英殖民者争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权。
英国不惜三番五次出兵阿富汗,从1839年开始,就连续对阿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但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抗击下,入侵者碰得头破血流,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
兴都库什山成了英殖民者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一次英阿战争发生于1839年。19世纪30年代,阿富汗经旷日持久的封建割据和内战,终于由多斯特穆罕默德统一了全国。
这时,已控制了大半个印度的英殖民者为把阿拉入其军事同盟,不断对阿进行间谍活动。
沙俄也加紧对阿渗透,并骗取了阿统治者的信任,使阿倒向了沙俄。英随即以“俄国威胁”为幌子,加紧进行战争准备,决心出兵阿富汗,推翻阿亲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权。
华国虽然意外的取代了沙俄在中亚省的掌控,但是沙俄的势力仍然存在。
在兵力不济,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华皇要保证中亚省的安全,还要想办法同英国人争夺中东地区的霸权,这是有点着急了。
但是华皇没有办法,如果不是在欧洲的外交接连碰壁,寻求和平的途经被堵死,华皇也不会走这一步,现在,华皇等于是要公然挑战英国的霸权。
众人,在场的众人都是什么人物?
要么是华皇身边的女人,要么就是顶级的华国外交人员,一听华皇的口风,其实已经大致猜到了华皇的想法了,大家听华皇侃侃而谈,并不紧张,但是听的人,却都感觉到了压力。
“你大概跟大家讲一下阿富汗和英国人的战争吧,能讲吗?”萌总裁问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心想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在中亚省这么长时间了,对于周边的事务应该要了解吧。
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点点头,心道好险,幸好她前不久才特地了解了一下阿富汗的情况,要不然,这一下要在众人面前出丑了。
1839年4月,英军3万多人经长途跋涉,先后到达奎达,而后越过霍贾克山口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军另一路强行穿越开伯尔山口,配合英军主力作战。
阿军仅有1。5万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装备上都远不及英军。
英军很快就攻占了坎大哈和加兹尼,兵临喀布尔城下。
多斯特穆罕默德向俄求援遭拒,只好逃到布哈拉避难,英国随在喀布尔建立傀儡政权。
为回击英国侵略军,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开抗英游击战争。
各地游击队依托有利地形,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袭击英军哨所,切断敌交通补给线,收复重要城镇。
英军在阿游击队沉重打击下,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
1841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起义,各地游击队举行联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尔市民手执各种原始武器冲向预定目标。
起义军英勇作战,势不可当,当晚就占领了喀布尔全城。
第二天起义军向城外的英军据点进攻,英殖民军惊呼“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对我们了”。
战至9日,起义军攻占了喀布尔至巴拉喜萨尔要塞间的全部据点,后又击毙英国公使麦克诺顿,英军被迫同意从喀布尔撤军。
英军残部及随行人员和家属1。6万人在向贾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起义军的伏击,最后只有一名身负重伤的军医跑回贾拉拉巴德,报告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此后,抗英武装又包围了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复了加兹尼,英傀儡政权彻底垮台。
英殖民者不甘心失败,增调援军,首先解了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之围,尔后从东、南两个方向大举进攻喀布尔。
1842年9月,阿军经浴血奋战,终因力量悬殊,主动撤离了喀布尔。
英军重占喀布尔后烧杀抢掠,疯狂报复。但阿人民并没有屈服,抗英斗争更加高涨。英军唯恐再遭惨败,在救出人质后,慌忙于10月12日撤回印度。
历时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战争,使英殖民者损失了3万余人,耗资1。5亿英镑,结果以阿富汗人民大获全胜而告终。
以后30多年英国殖民者未敢再向阿富汗发动侵略战争。
“殖民战争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萌总裁道:“殖民者其实主要是为了钱,如果有一个腐朽的政府,比如原先的清廷帮着送钱,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殖民战争了,主宰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是殖民者最喜欢的一种方式。”
洁格格娇嗔的瞟了一眼华皇,意思华皇又犯规了,上次说好了不再拿清廷举例子的。
萌总裁看了眼洁格格,微微一笑。
“我们手头得到的阿富汗目前的信息比较少,陛下的意思是将阿富汗看成中东地区的一块吗?”伍廷芳问道。
华皇点头道:“不错,是要将阿富汗和中东地区放在一起看待。”
“阿富汗问题属于中东联邦组织计划的一部分。”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补充道,并且看向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接着萌总裁的话头道:“陛下,我现在说一下目前阿富汗的局势吧?”
华皇同意了。
之所以是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来说,而不是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来说,其实,现在对于全球情报的掌握,没有人比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知道的更多,因为统计局的情报,都要到总裁秘书处来汇总的,即便中亚省就在阿富汗的旁边,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也不如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了解的情况丰富,就是这么来的。
1879年英殖民者又进行了第二次侵阿战争。
19世纪70年代,英俄两国在阿富汗南北两翼不断进行侵略扩张,将边界向前推进直接与阿领土接壤,对阿构成新的直接威胁。
阿为寻求庇护,接受了沙俄提出的包括出兵援阿等条款的条约草案,拒绝了英国使团来访。
英殖民当局不能容忍阿与俄结盟,便以使团遭拒为借口出兵侵阿。
1878年11月,英殖民军3。5万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阿统治者一心指望俄国援助,采取不抵抗政策,有意将5万人的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企图让英军深入国境,迫使沙俄实现出兵援助的诺言。
由于阿实行这一指导思想,使得阿军防守十分薄弱。
南路殖民军向坎大哈推进,一路未遇抵抗,于1879年1月8日轻取该城;
中路殖民军在派瓦尔山口受阻,后迂回阿军侧后迫其后撤;北路殖民军在开伯尔山口遭阿军炮火猛烈轰击前进受阻,但当夜阿军奉命撤退,殖民军顺利占领了贾拉拉巴德。
阿大片国土沦丧,请求俄国出兵。
但沙俄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不愿在阿与英国摊牌,而且,现在隔着一个华国的中亚省,要想介入中东地区,要再次和华国开战,在刚刚打完克里米亚战争的前提下,还因为沙俄去年才同华国签订了一个停战协议,内政外交,加上军事实力,都不足以支持沙俄这么快就再次同华国开衅,因而沙俄拒绝出兵。
如果这个时候华皇再保持沉默的话,阿富汗将成为英国的附属国,那么,英国在整个欧洲和亚洲结合部,在中东地区的形势将非常有利,当初华国对俄战争胜利,将变成是帮了英国人的大忙了!
阿富汗的阿布杜尔拉赫曼汗秘密和英国签订协议。
《甘达马克条约》的签订激起阿国内一片义愤。
喀布尔爆发人民起义,愤怒的士兵和群众包围殖民者官邸,杀死了英国总督。
喀布尔的人民起义点燃了全国抗英烈火,许多部族纷纷组织抗英游击队。
在喀布尔市郊,不少农村妇女拿着铁锨、斧头、马刀参加抗英军作战,使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
10月12日,殖民军再度占领喀布尔,对爱国者和广大市民进行疯狂的报复。
各地抗英武装以加兹尼为基地,对喀布尔形成包围,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并挫败了殖民军对加兹尼的进攻,给敌以重创。
抗英军2。5万人在坎大哈附近与殖民军一个旅遭遇,打响了著名的迈万德会战。
抗英军在兵力火力上均占优势,战斗开始后,抗英军首先以炮火压制敌两翼的炮兵和骑兵,掩护步兵前进。
尔后步、骑兵紧密配合,乘势发起猛攻,打得殖民军溃不成军,只是援军赶到才免遭全歼。抗英军乘胜向坎大哈进军,喀布尔殖民军也被10万起义军包围,英殖民当局调来大量增援部队才把抗英军镇压下去。
“现在局势非常紧张,我们既不能动用武力,又要获利,还要阻止阿富汗变成英国的殖民地,这就是我们目前要做的事情,我称之为中东联邦组织计划,做好了这个计划,不但利于我华国对英国外交的胜利,也利于稳固中亚省的局势。”萌总裁意味深长道。
众人暗暗摇头,这太难了,但是大家都不敢表现出来。
【1217 更高阶的殖民】
“夺取对日本九州岛的控制器,建立并且掌控中东联邦,稳固中亚省和西伯利亚的防御,这三件事情看上去不相关,但是只要我们的军售做的好,能够成功介入地区势力,就能对英国人形成实际的阻吓,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能提高。”华皇如是对众人道。
大家纷纷点头,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能成功,肯定万事大吉,但是华国真的能够介入中东地区的局势?谁都不觉得能成功,并且都想不出应该怎么成功。
阿布杜尔拉赫曼汗为阿富汗1826年建立之巴拉克查依王朝的在位君主之一。
他本为塔什库尔干总督,後因为与雅库布汗争夺阿富汗帝位失利,走避他国。
1879年,接受英国相助,带兵成为该王朝君主。
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之孙。在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中,其父阿弗扎尔汗遭到失败,阿卜杜拉赫曼也于1869年逃到布哈拉。第二次英阿战争中,他在俄国人的怂恿和支持下,于1880年从中亚回到阿富汗,并同英国殖民者达成妥协(见阿富汗抗英战争)。
英军撤离后,他一方面击溃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武装力量,另一方面无情打击地方封建割据势力,保证国内的统一。
他没收伊斯兰教会和一部分酋长的土地,放逐一些酋长,改组政府机构,加强中央权力,统一度量衡和币制。这些措施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从而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
并且,开始实行内政改革、聘请外国专家,引进外国兵工机器,建立了第一所近代化医院。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人开始侵略印度与阿富汗边境的帕坦族独立部落地区,遭到这些部落人民的英勇抵抗,阿卜杜拉赫曼汗同情这些部落的斗争,给他们以各种支援。
所以,这个阿布杜尔拉赫曼汗是既想要借助英国人的力量,巩固局势,帮助他稳固政权,又不想让英国人占到便宜。
之前华皇其实已经让华军总参谋部评估过对沙俄作战的可行性,没有一丝可能,如果沙俄不是刚刚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又刚刚和华国在西伯利亚大打出手,元气未复,现在沙俄完全有能力夺回中亚的地盘。
其实,华皇现在最大的危机还不止是日本九州岛,而是全面的。
“殖民地不容易取得,但是更难的是,取得了之后怎么占便宜。大家有没有想过英国通过殖民地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它是如何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维持母国对殖民地的凝聚力的?”华皇问道。
没有一个人说话,华皇看向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也少有的沉默了,这个问题,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以前也想过,只是没有深入去想,因为华国对中亚省,不是作为殖民地在掠夺的方式,而是精耕细作,将中亚省当做是华国的一部分。
这种直接建立行省的方式,其实是发展最慢的方式,但是对长远比较有力,直接上来就屠杀,然后用本国的人口替代,取代,这种方式是最快的,对长远也有利,但是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另外,对于发展速度来说也并不快,当地人都死光了,都被赶走了,重头再来,至少要五年以上才能恢复。
所以,最厉害的方式是既能大量的赚钱,又能够让殖民地服从统治,甚至依赖外来的统治,其实英国人做的是很不错的。
华皇看向伍廷芳,“拿唐朝比较,唐朝领域远远小于鼎盛时期的英国,但对其边关节度使的控制能力却难以维持下去,甚至导致节度使丧失忠诚度进而发动叛变。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发生,为什么为出现这样的情况?英国是怎么做到的?”
伍廷芳不好意思的摇头道,“陛下,我答不上来。”
华皇点点头,答不上来,也不能为难别人。
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举手道:“陛下,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也是分阶段的,早期的方式就是移民,普通民众,精英,持不同政见者大批输出到殖民地,基本上就是在殖民地复制一个母国社会,最典型的就是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类似的情况就是葡西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天主教徒比北欧新教更进一步的就是和本土土著通婚,结果造成的统治本土化和离心倾向严重。工业革命之前建立的那些殖民地都在一定时间的统治本土化以后独立了。到了后期就是输出高层精英和管理方式,典型的是印度,这批过去的人基本上不接当地地气。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和经济,科技发展有关。这样时期的殖民地成了纯粹的原料输出国。从统治阶层看,这时去殖民地的统治精英阶层大都是通过文官制度选拔出的殖民官员。这种文官的向心力是很强的,实际在各节度使处的幕僚中,那些中央派驻的官员很多都有为地方还是为中央的纠结。不独立的原因就是,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管理制度的改变,掐灭了独立的可能。”
华皇分外惊喜,暗忖自己果然没有选错人,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外派到中亚省来,的确是很好的选择,这么年轻的女孩子,想问题就这么深刻。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洁格格,凯瑟琳,赵青萝,李泰熙,都吃惊又羡慕的看着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这次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显然出风头了。
华皇点头道:“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说的非常好,设想你来到一个国家中东当总督。当地地处热带,气候非常炎热。经济极不发达,医疗条件极差,平均寿命30岁。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一种传染病。当地土语你基本不懂,离开翻译跟任何人无法沟通。即使有了翻译,你也很难向当地人传播任何文明。你相信耶稣是你的救主,当地人认为耶稣是异端。对他们来说,女孩要行割礼,身上穿孔挂上各种装饰品属于时髦,刷牙可能都是亵渎神灵。你觉得你是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取得他们的信任,建立一支军队自立为王,在非洲过一辈子?还是应付几年差事挣点钱回国享受呢?所以文明才是凝聚力。因为被征服地区太落后,中东那种文明发达的地方,总督拥兵自立还真的是政权的一个大问题说到底,这些总督是想回国安度晚年的傀儡,而不是想融入当地的野心家。”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其实已经明白华皇的意思了,华皇是要间接统治,以增强华国的国力为目的,增强实力为目的,而不是要武力占有,是间接统治。
华皇的意思是较少扰动本地惯例与习俗,遵循习惯法。
在1803年之前,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英国是误打误撞的。
作为对应,时间维度上波斯…阿拉伯君主们的暴虐扩张往往成为帝国的动荡根源。
同样作为对比,拉丁国家的殖民则充斥着制定法与统一的官僚制度和大量军队。
要实际上去控制一个地区,有很多种方式,依赖,当然是最佳的选择,实际去统治,要养活庞大的官僚体系,其实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即使如此也依然很难施行有效统治。
英国拥有各等级共治的混合封建宪制。
总督对地方的权威来自于大英帝国,总督是行政长官不是军官,脱离英帝国贸易圈的土皇帝的生活水平相比英国的士绅只会低。
如果权威来自于军权,总督既是最高军队指挥官又是最高行政长官。
这就是封建殖民和近代殖民的差别了,封建君主国与现代国的差别,对君主个人的忠诚是软弱不可靠的,但对国家的信念却是可怕的。
这不是一个国家(帝国)间横向的差距,而是时间上纵向的差距。
近现代殖民帝国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对整个帝国的控制能力都远远大于古代的帝国。
古代殖民,无论文化输出还是武力输出都很慢,不仅效率低下,且武力上双方差距不大。
近代殖民,文化输出有宗教有教育,武力输出是军舰火车。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和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都不知道的是,华皇还见识过现代殖民,文化输出有互联网,武力输出是飞机导弹。
因为经营模式的变化。英国可以说巴不得很多部分的殖民地有自己独立和现代模式以及亲好英国的政权,只是因为很多殖民地不行所以不得已强制现代化也就是所谓的殖民。
“我们不要依靠军队,要依靠政治渗透,依靠掌握殖民地的上层社会的控制权,让当地人管理当地人!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和高度廉洁的公务员系统,还有严谨的法制和法治。”华皇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众人纷纷拿出纸笔记录陛下说的话,每个人都若有所思,赵青萝和其他的女人一样,都对华皇佩服的不行,要是以前赵青萝还放不下曾经见识过华皇被抱在手里的时期,现在,华皇的政治能力,要比她强大的多,见识和权力,各方面都比她强大的多,在真正的强者面前,赵青萝不得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女人。
华皇边吃东西边对众人道:战胜别人有两种方式:正面交战,或者不断袭扰你,让你乱了方寸。这种谣言的发布者就是使用后面这个策略。这叫“无中生有”。
当你认真对待这些说法的时候,你已经输了。
因为你把自己的时间耗费在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他们编造一个谣言只需要上嘴唇碰下嘴唇,你却一本正经的摆事实讲道理,或者勃然大怒,停下了手头的工作。
殖民:殖是繁殖,孳生之意。
殖民则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即殖民主义)。
侵略:侵,人一步步扫地,借用步步进逼之意。略,界,经略划界,借用分界授田之意。
侵略,先侵占后经略,指国土兼并。
后由土地推及财产、人口,在国土兼并的含义之外,又附带了掠夺、奴役等含义。
华国本身发展需要,国内经济市场将会随着工业进程的提升,趋于饱和,需要与世界市场接轨,将市场开到全世界,因为华国有优势,中低端制造业,高端科技制造。
萌总裁治下的华国相比起很多国家来说,在世界市场都有着别的国家没有的优势。
【1218 战略选择】
华皇现在最大的危机还不止是日本九州岛,而是全面的。
一旦有一个地方出现缺口,所有的列强都会来找空档,华国表现出了一定的实力,也更加让华国成为众矢之的,没有一个列强希望看见华国这样的国家强大起来。
其他国家需要华国庞大的经济基础条件去激发他们的市场,也需要华国相对于欧洲列强来说更为廉价的商品。
对于华国目前在华皇建立下的体制,不断的扩张,是必须要走的路,和英法等列强,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华皇提前将制度进化到了帝国主义的高级阶段而已。
这是这个时代的华国发展需要,也是世界发展需要。
欧洲从殖民地掠夺了什么呢?金银、奢侈品、原材料。
其中金银并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纸币未和贵金属脱钩之前防止通货紧缩的流通货。
金银相关的物质财富转移,发生在欧洲国家内部之间,例如西班牙拿金银购买了英法的纺织品:英法丧失了物质财富,获得了良性通货膨胀。
在自由竞争的体制里,良性通货膨胀刺激了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社会就此更加发达。
所以在贵金属本位的世界里,掠夺金银间接了刺激了欧美社会发展。
奢侈品(香料、钻石、象牙、皮毛等等)和社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
原材料的掠夺确实直接促进了欧洲的发展。
这里,“掠夺”定义为以低于“合理价格”的代价获得物品,例如殖民地工人低于本土工人工资。
18世纪即使在欧洲,在华皇看来也是很穷的:一个工人努力工作10小时/天不过能吃饱穿暖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