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 幢:古时直幅之旗,多用于仪仗。

'7' 卤簿:官员仪仗。详前《陆判》注。'8' 森森部列:密密地分布排列。森森,繁密貌。

'9'阗阗咽咽(yuān

yuān 冤冤):调鼓乐声。《诗。小雅。采“芑》:”振旅阗阗。“朱熹注:”阗阗,亦鼓声也。“《诗。鲁颂。有》:”鼓咽咽。“'10'相属(zhǔ主):相连。

'11'冥顽:愚钝无知。

'12'民脂膏:民脂民膏,喻指人民的财物。

'13'雀(k òu 扣,又读g òu 够):幼雀。,待母鸟哺良伯雏鸟。

口技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1'。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2' ,闭置其中。众绕门窗'3' ,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奇‘书‘网‘整。理'提。供'内外动息俱冥'4'。至半更许'5' ,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耶?”

似一婢答云:“未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6'。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7' !

呜之不睡'8' ,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猫子声'9' ,一齐嘈杂。

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10',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声'11',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12'。 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13',六姑以为宜得芪'14',四姑以为宜得术'15'。 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16',拔笔掷帽丁丁然'17',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18'。 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19',六姑之声缓以苍'20',四姑之声娇以婉'21',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尝言'22':在都偶过市廛'23',闻弦歌声,观者如堵。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24'。 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25'。 亦口技之苗裔也'26'。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售:犹行。《文选》张衡《西京赋》:“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2' 斗室:犹小室。

'3' 众绕门窗:此据二十四抄本,“门”原作“问”。

'4' 俱冥: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无此二字。

'5' 至半更许: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至夜许”。

'6' 刺刺不休:话语不断。刺刺,多言的样子。韩愈《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7' 拗:倔。

'8' 呜之: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鸣鸣”。呜之,抚拍之。《世说新语。惑溺》:“儿见(贾)充喜踊,充就乳母怀中呜之。”'9' 猫子声: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增补,原无此三字。

'10'千里且溢:即一千里还多。溢,超出'11'各各道温凉:犹言彼此问寒问暖。

'12'食顷:一顿饭的功夫。

'13'宜得参:应该用人参治疗。

'14'芪(q í其):黄芪,又名黄耆,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花,黄色,根可入药。

'15'术(zhú竹):草名。根茎可入药。有白术、苍术数种。'16'戢戢(jíj í及及)然:折纸的声音。

'17'丁丁(zhēng zh ēng争争)然:掷落毛笔铜帽的声音。'18'苏苏:通“”,物摩擦声。

'19'清以越:清脆而高昂。以,而。

'20'缓以苍:缓慢而粗老。苍,苍老。

'21'娇以婉:娇细而婉转。'22'王心逸:名德昌,字历长。清长山(今山东邹平一带)人。顺治进士。生平详《长山县志》。

'23'市廛(chán 婵):集市。

'24'曼声度曲:以舒缓的声调唱着歌。曼声,舒缓的氏声。度曲,制作新曲,或指依谱歌唱,此指后者。

'25'弦索:乐器上的弦。此指弦乐器。

'26'苗裔:远末子孙;指馀绪、支派。

狐联

焦生,章丘石虹先生之叔弟也'1'。读书园中。宵分'2' ,有二美人来,颜色双绝。一可十七八'3' ,一约十四五,抚几展笑。焦知其狐,正色拒之。

长者曰:“君髯如戟'4' ,何无丈夫气?”焦曰:“仆生平不敢二色'5'。”

女笑曰:“迂哉!子尚守腐局耶'6' ?下元鬼神'7' ,凡事皆以黑为白,况床第间琐事乎?”焦又咄之。女知不可动,乃云:“君名下士'8' ,妾有一联,请为属对'9' ,能对我自去:戊戌同体,腹中止欠一点。”焦凝思不就。女笑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对之可矣: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一笑而去。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注

释“

'1' 石虹先生:姓焦,名毓瑞,字辑五,别字石虹。顺治四年(1647)进士。宫至户部左侍郎,见《山东通志。人物志》。

'2' 宵分:夜半。

'3' 可:大约。

'4' 君髯如戟:此处暗用南朝诸彦回拒婚山阴公主的故典。《南史。褚彦回传》:“景和中,山阴公主淫恣,窥见彦回悦之,以白帝。帝召彦回西上阁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备耻逼迫,彦回整身而立,以夕至晓,不为移志。

公主谓曰:“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5' 二色:指接近妻子以外的其他女性。不二色,即不娶妾,没外遇。

'6' 腐局:迂腐的规矩。局,拘。'7' 下元鬼神:疑为“下无鬼神”,“元”

为“无”字之笔误。'8' 名下士:负有盛名的士人。

'9' 属(zhǔ主)对:诗文中两句联属而成对偶。此指对句。

潍水狐

潍邑李氏有别第'1'。忽一翁来税居'2' ,岁出直金五十'3' ,诺之。既去无耗,李嘱家人别租。翌日,翁至,曰:“租宅已有关说'4' ,何欲更僦他人?”李白所疑。翁曰:“我将久居是;所以迟迟者,以涓吉在十日之后耳'5'。”因先纳一岁之直,曰:“终岁空之,勿问也。”

李送出,问期,翁告之。过期数日,亦竟渺然。及往觇之,则双扉内闭,炊烟起而人声杂矣。讶之,投刺往谒。翁趋出'6' ,逆而入,笑语可亲。既归,遣人馈遗其家;翁犒赐丰隆。又数日,李设筵邀翁,款洽甚欢。问其居里,以秦中对'7'。李讶其远。翁曰:“贵乡福地也。秦中不可居,大难将作。”

时方承平'8' ,置未深问。越日,翁折柬报居停之礼'9' ,供帐饮食,备极侈丽。李益惊,疑为贵官。翁以交好,因自言为狐。李骇绝,逢人辄道。

邑绅闻其异'10',日结驷于门'11',愿纳交翁,翁无不伛偻接见'12'。 渐而郡官亦时还往。独邑令求通,辄辞以故。令又托主人先容,翁辞。李诘其故。翁离席近客而私语曰:“君自不知,彼前身为驴,今虽俨然民上'13',乃饮而亦醉者也'14'。 仆固异类,羞与为伍。”李乃托词告令,谓狐畏其神明,故不敢见。今信之而止。此康熙十一年事'15'。 未几,秦罹兵燹'16'。 狐能前知,信矣。

异史氏曰:“驴之为物,庞然也。一怒则嗥嘶'17',眼大于盎'18',气粗于牛;不惟声难闻,状亦难见。倘执束刍而诱之'19',则帖耳辑首'20',喜受羁勒矣。以此居民上,宜其饮糙而亦醉也。愿临民者'21',以驴为戒,而求齿于狐,则德日进矣。”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潍邑:潍县。今属山东省潍坊市。别第,犹别业、别墅,本宅之外的宅邸。

'2' 税居:租赁住处。

'3' 直:值的本字,价。

'4' 关说:此谓彼此已通过协商,有定约。关,通。《史记。佞幸列传序》:“公卿皆因关说。”

'5' 涓吉:犹择吉。左思《魏都赋》:“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改正朔。”李善注:“涓,择也。”

'6' 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7' 秦中:指今陕西省中部。

'8' 承平:相承平安,谓太平。

'9' 折柬:裁纸写信,此指请柬。居停,寄居之处;此指居停主人。《宋史。丁谓传》:“帝意欲谪(寇)江、淮间,谓退,除道州司马。同列不敢言,独王曾以帝语质之,谓顾曰:”居停主人勿复言。‘盖指曾以第舍假也。“

'10'绅:士大夫。详见前《三生》注。

'11'结驷于门:车马盈门,谓来人众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12'伛偻接见:十分恭敬地接见。伛偻,鞠躬,恭敬貌。贾谊《新书。官人》:“柔色伛偻。”

'13'民上: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上民”。

'14'饮(duī堆)而亦醉者:吃蒸饼也会醉的人,喻贪财而无耻者。崖令钦《教坊记》:“苏五奴妻张四娘善歌舞……有邀迓者,五奴辄随之前。

人欲得其速醉,多劝酒。五奴曰:“但多与我钱,吃子亦醉,不烦酒也。‘”,蒸饼。《玉篇。食部》:“蜀呼蒸饼为。”'15'康熙十一年:即公元一六七二年。'16'秦罹兵燹(xiǎn 显):秦,指今陕西省。据《清史稿。圣祖本纪》载,康熙十三年(1674)冬,陕西提督王辅臣反,清廷派兵镇压,至康熙十五年(1676)王辅臣投降,战乱才得平息。

'17'(d ì弟)(jué蹶):前腿踢出,后腿蹶。

'18'盎:盛器,腹大口小。

'19'束刍:一把草。

'20'帖耳辑首:垂耳低头,表示驯顺。

'21'临民者:治理人民的人,谓地方长官。

红玉

广平冯翁有一子'1' ,字相如。父子俱诸生。翁年近六旬,性方鲠'2' ,而家屡空'3'。数年间,媪与子妇又相继逝,井臼自操之'4'。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遂共寝处。问其姓名,曰:“妾邻女红玉也。”生大爱悦,与订永好。女诺之。夜夜往来,约半年许。翁夜起,闻子舍笑语'5' ,窥之,见女。怒,唤出,骂曰:“畜产所为何事!如此落寞'6' ,尚不刻苦,乃学浮荡耶?人知之,丧汝德;人不知,促汝寿!”生跪自投,泣言知悔。

翁叱女曰:“女子不守闺戒,既自玷,而又以玷人。倘事一发,当不仅贻寒舍羞'7' !”骂已,愤然归寝。女流涕曰:“亲庭罪责'8' ,良足愧辱!我二人缘分尽矣!”生曰:“父在不得自专'9'。卿如有情,尚当含垢为好。”女言辞决绝,生乃洒涕。女止之曰:“妾与君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逾墙钻隙'10',何能白首?此处有一佳耦,可聘也。”告以贫。女曰:“来宵相俟,妾为君谋之。”次夜,女果至,出白金四十两赠生。曰:“去此六十里,有吴村卫氏,年十八矣,高其价,故未售也。君重啖之'11',必合谐允。”言已,别去。

生乘间语父,欲往相之'12'。 而隐馈金不敢告。翁自度无资,以是故,止之。主又婉言:“试可乃已'13'。 ”翁颔之。生遂假仆马,诣卫氏。卫故田舍翁。生呼出,引与间语。卫知生望族'14',又见仪采轩豁'15',心许之,而虑其靳于资'16'。 生听其词意吞吐,会其旨,倾囊陈几上。卫乃喜,浼邻生居间,书红笺而盟焉'17'。 生入拜媪。居室侧,女依母自幛。微睨之,虽荆布之饰'18',而神情光艳,心窃喜。卫借舍款婿,便言:“公子无须亲迎。

待少作衣妆,即合舁送去。“生与期而归。诡告翁,言卫爱清门'19',不责资'20'。 翁亦喜。至日,卫果送女至。女勤俭,有顺德,琴瑟甚笃'21'。 逾二年,举一男,名福儿。会清明抱子登墓,遇邑绅宋氏。宋官御史'22',坐行赇免'23',居林下'24',大煽威虐。是日亦上墓归,见女艳之。问村人,知为生配。料冯贫士,诱以重赂,冀可摇,使家人风示之。生骤闻,怒形于色;既思势不敌,敛怒为笑,归告翁。翁大怒'25',奔出,对其家人,指天画地,诟骂万端。家人鼠窜而去。宋氏亦怒,竟遣数人入生家,殴翁及子,汹若沸鼎。女闻之,弃儿于床,披发号救。群篡舁之'26',哄然便去。父子伤残,吟呻在地,儿呱呱啼室中。邻人共怜之,扶之榻上。经日,生杖而能起。翁忿不食,呕血寻毙。生大哭,抱子兴词'27',上至督抚,讼几遍'28',卒不得直。后闻妇不屈死,益悲。冤塞胸吭'29',无路可伸。每思要路刺杀宋,而虑其扈从繁'30',儿又罔托。日夜哀思,双睫为不交。

忽一丈夫吊诸其室,虬髯阔颔'31',曾与无素'32'。 挽坐,欲问邦族。

客遽曰:“君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忘报乎?”生疑为宋人之侦,姑伪应之。客怒眦欲裂,遽出曰:“仆以君人也,今乃如不足齿之伦'33'!”生察其异,跪而挽之,曰:“诚恐宋人我。今实布腹心:仆之卧薪尝胆者'34',固有日矣。但怜此褓中物,恐坠宗祧。君义士,能为我忤臼否'35'?”客曰:“此妇人女子之事,非所能。君所欲托诸人者'36',请自任之;所欲自任者'37',愿得而代庖焉'38'。 ”生闻,崩角在地'39'。 客不顾而出。生追问姓字,曰:“不济'40',不任受怨;济,亦不任受德。”遂去。生惧祸及,抱子亡去。至夜,宋家一门俱寝,有人越重垣入,杀御史父子三人,及一媳一

婢。宋家具状告官。官大骇。宋执谓相如,于是遣役捕生,生遁不知所之,于是情益真。宋仆同官役诸处冥搜。夜至南山,闻儿啼,踪得之,系缧而行。

儿啼愈嗔,群夺儿抛弃之。生冤愤欲绝。见邑令,问:“何杀人?”生曰:“冤哉!某以夜死,我以昼出,且抱呱呱者,何能逾垣杀人?”今曰:“不杀人,何逃乎?”生词穷,不能置辨。乃收诸狱。生泣曰:“我死无足惜,孤儿何罪?”今曰:“汝杀人子多矣;杀汝子,何怨?”生既褫革,屡受梏惨,卒无词。令是夜方卧,闻有物击床,震震有声,大惧而号。举家惊起,集而烛之,一短刀,利如霜'41',剁床入木者寸余,牢不可拔。今睹之,魂魄丧失。荷戈遍索,竟无踪迹。心窃馁。又以宋人死,无可畏惧,乃详诸宪'42',代生解免,竟释生。

生归,瓮无升斗,孤影对四壁。幸邻人怜馈食饮,苟且自度。念大仇已报,则冁然喜;思惨酷之祸,几于灭门,则泪潸潸堕;及思半生贫彻骨,宗支不续,则于无人处大哭失声,不复能自禁。如此半年,捕禁益懈。乃哀邑令,求判还卫氏之骨。及葬而归,悲怛欲死,辗转空床,竟无生路。忽有款门者,凝神寂听,闻一人在门外,哝哝与小儿语。生急起窥觇,似一女子。

扉初启,便问:“大冤昭雪,可幸无恙!”其声枪熟,而仓卒不能追忆。烛之,则红玉也。挽一小儿,嬉笑跨下。生不暇问,抱女呜哭。女亦惨然。既而推儿曰:“汝忘尔父耶?”儿牵女衣,目灼灼视生。细审之,福儿也。大惊,泣问:“儿那得来?”女曰:“实告君:昔言邻女者,妄也。妾实狐。

适宵行,见儿啼谷口,抱养于秦。闻大难既息,故携来与君团聚耳。“生挥涕拜谢。儿在女怀,如依其母,竟不复能识父矣。天未明,女即遽起。问之,答曰:”奴欲去。“生裸跪床头,涕不能仰。女笑曰:”妾诳君耳。今家道新创,非夙兴夜寐不可'43'。 “乃剪莽拥'44',类男子操作。生忧贫乏,不自给。女曰:”但请下帷读'45',勿问盈歉,或当不殍饿死。“遂出金治织具;租田数十亩,雇佣耕作。荷诛茅'46',牵萝补屋'47',日以为常。里党闻妇贤,益乐资助之。约半年,人烟腾茂,类素封家。生曰:”灰烬之馀,卿白手再造矣。然一事未就安妥,如何?“诘之,答曰:”试期已迫,巾服尚未复也'48'。 “女笑曰:”妾前以四金寄广文'49',已复名在案,若侍君言,误之已久。“生益袖之。是科遂领乡荐。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50'。 女袅娜如随风欲飘去'51',而操作过农家妇,虽严冬自苦,面手腻如脂。自言二十八岁,人视之,常若二十许人。

异史氏曰:“其子贤,其父德,故其报之也侠。非特人侠,狐亦侠也。遇亦奇矣!然官宰悠悠。'52',竖人毛发'53',刀震震入木,何借不略移床上半尺许哉?使苏子美读之,必浮白曰:”惜乎击之不中'54'!‘“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广平:县名,在今河北省。明、清时属广平府。

'2' 方鲠:方正耿直。

'3' 屡空(k òng控):《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屡空,谓经常贫穷,衣食不给。空,匮乏。

'4' 井臼:从井汲水,以臼舂米:喻家务。

'5' 子舍笑语:此据山东博物馆抄本。铸雪斋本及二十四卷本,均作“女

子含笑语“。

'6' 落寞:寂寞冷落,指境遇萧条。

'7' 贻:留给;遗留。寒舍:对自己家庭的谦称。

'8' 亲庭:捐父亲的训诲。《论语。季氏》谓:孔子之子孔鲤说,孔子在庭,鲤趋而过庭,孔子要他学诗学礼,孔鲤退而学诗学礼。后因称父教为庭训。

'9' 自专:自作主张。《礼记。中庸》:“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10'逾墙钻隙:越墙相从,凿壁相窥;指男女私相结合。《盂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11'重啖之:以重金满足其要求。

'12'相(xiàng向):相亲,《梦粱录》:“男女议亲,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各以色彩衬盘安定帖送过方为定;然后由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

'13'试可乃已:意谓只是去试探一下对方的意向。《书。尧典》:“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14'望族:有声望的家族。

'15'轩豁:开朗。

'16'靳:吝惜。

'17'书红笺而盟焉:以红笺书写柬帖,订立婚约。

'18'荆布之饰:指贫家女子妆束。荆布,荆钗布裙。参《狐嫁女》“拙荆”注。

'19'清门:清寒门第,犹言“清白人家”。

'20'责:索取,苛求。

'21'琴瑟甚笃:喻夫妇感情深厚。《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后世因以琴瑟称美夫妇。

'22'宋: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23'坐行赇(qiú求)免:因行贿罪而免职。坐,获罪。赇,贿赂。'24'居林下:指罢官乡居。林,野外。林下,指乡野退隐之地。'25'翁:据青柯亭刻本补。

'26'篡:抢夺。

'27'兴词:起诉,告状。词,争讼。

'28'讼:诉讼,打官司。

'29'吭(h áng杭):咽喉。

'30'扈从:侍从的人。

'31'虬(qiú求)髯:蜷曲的络腮。阔颔,宽阔的下巴。

'32'无素:从无交往。素,旧交。

'33'伦:即“伦夫”,粗俗庸碌之辈。古时骂人语。

'34'卧薪尝胆:喻刻苦自励,矢志报仇。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卧薪,表示不敢安居。尝胆,表示不忘灾苦。《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国为吴国所败,越王被俘。后“越王句践返国,乃苦心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以此自励,誓报吴仇。

'35'能为我忤臼否:意谓能否代我保存孤儿。忤臼,指公孙忤臼。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欲灭赵氏全家,杀赵朔,并搜捕其孤儿赵武。赵氏门客公

孙杵臼同程婴定计救出孤儿,终于延续赵嗣,报了冤仇。事见《史记。赵世家》。

'36'君所托诸人者:指抚养幼儿。

'37'所欲自任者:指报宋家之仇。

'38'代庖:代替厨师做饭,比喻超越自己的职责代替别人行事。《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9'崩角:《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谓叩头声响如山之崩,后因称叩响头为崩角。角,额角。

'40'济:成功。

'41'(xiān 仙)利:锋利。

'42'详诸宪:把案情呈报上级。详,旧时公文之一,用于向上级陈报请示。宪,封建社会属吏称上级为“宪”。

'43'夙兴夜寐:早起晚睡;指勤苦持家。《墨子。非乐上》:“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多治麻丝葛绪布。”

'44'剪莽拥(huì会):剪除杂草,持帚清扫。莽,草。,扫帚。

'45'下帷读:意谓闭门苦读。《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合园,其精如此。”

下帷,放下室内的帷幕。

'46'荷诛茅:扛起锄锨,铲除茅草;指努力耕作。,掘土工具。

'47'牵萝补屋:牵挽薜萝,遮补茅屋;指处境贫困,居不庇身。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萝,薜萝。

'48'巾服尚未复:指生员资格尚未恢复。巾服,指秀才的衣冠公服,代指秀才资格。

'49'广文:指学官。唐代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明、清时,因泛称儒学教官为广文。

'50'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夏,大。

渠渠,深广。

'51'袅娜:轻盈柔美。后文自言“二十八岁”,图咏本作“三十八岁”。

'52'悠悠:荒谬。

'53'竖人毛发:今人发指,使人愤怒。

'54'“使苏子美”三句:宋代文学家苏舜钦,字子美。宋龚明之《中吴记闻》:“子美豪放,饮酒无算。……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引一大白。“浮,本指罚酒,后转称满饮为浮白。此处惜此故事说明没有杀掉虐民的官宰,使人遗憾。



北直界有堕龙入村。其行重拙,入某绅家。其户仅可容躯,塞而入。家人尽奔。登楼哗噪,铳炮轰然'1'。龙乃出。门外停贮潦水'2' ,浅不盈尺。

龙入,转侧其中,身尽泥涂;极力腾跃,尺余辄堕。泥蟠三日,蝇集鳞甲。

忽大雨,乃霹雳空而去'3'。房生与友人登牛山,入寺游瞩。忽椽间一黄砖上盘一小蛇,细裁如蚓'4'。忽旋一周,如指;又一周,已如带。共惊,知为龙,群趋而下。方至山半,闻寺中霹雳一声,震动山谷'5'。天上黑云如盖,一巨龙夭矫其中'6' ,移时而没。

章丘小相公庄,有民妇适野,值大风,尘沙扑面。觉一目眯,如含麦芒,揉之吹之,迄不愈。启睑而审视之,晴固无恙,但有赤线蜿蜒于肉分。或曰:“此蛰龙也。”妇忧惧待死。积三月余,天暴雨,忽巨霆一声,裂眦而去。

妇无少损。

袁宣四言'7' :“在苏州,值阴晦,霹雳大作。众见龙垂云际,鳞甲张动,爪中抟一人头,须后毕见;移时,入云而没。亦未闻有失其头者。”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铳(chòng冲)炮:火枪、土炮。

'2' 潦(l ǎo 老)水:停而不流的积水。

'3' 空:犹凌空。,同“拿”。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云。”'4'裁:通“”,才。

'5' 震动山谷: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无此四字。

'6' 夭矫:屈伸自如。

'7' 袁宣四:名藩,字松藩,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康熙二年(1663)

举人,拣选知县,有文名。康熙二十六年(1687)参加重修《淄川县志》。

林四娘

青州道陈公宝钥'1' ,闽人。夜独坐,有女子搴帏入。视之,不识;而艳绝,长袖宫装'2'。笑云:“清夜兀坐'3' ,得勿寂耶?”公惊问:“何人?”

曰:“妾家不远,近在西邻。”公意其鬼,而心好之。捉袂挽坐,谈词风雅,大悦。拥之,不甚抗拒。顾曰:“他无人耶?”公急阖户,曰:“无。”促其缓裳,意殊羞怯。公代为之殷勤。女曰:“妾年二十,犹处子也,狂将不堪。”狎亵既竟,流丹浃席。既而枕边私语,自言“林四娘”。公详诘之。

曰:“一世坚贞,业为君轻薄殆尽矣。有心爱妾,但图永好可耳,絮絮何为?”

无何,鸡鸣,遂起而去。由此夜夜必至。每与阖户雅饮。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4'。公遂意其工于度曲'5'。曰:“儿时之所习也。”公请一领雅奏。

女曰:“久矣不托于音'6' ,节奏强半遗忘'7' ,恐为知者笑耳。”再强之,乃俯首击节'8' ,唱伊凉之调'9' ,其声哀婉'10'。 歌已,泣下。公亦为酸恻'11',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12',使人悒悒'13'。 ”女曰:“声以宣意,哀者不能使乐,亦犹乐者不能使哀。”两人燕昵,过于琴瑟。

既久,家人窃听之,闻其歌者,无不流涕。夫人窥见其容,疑人世无此妖丽,非鬼必狐;惧为厌蛊,劝公绝之。公不能听'14',但固诘之。女愀然曰:“妾,衡府宫人也'15'。 遭难而死,十七年矣。以君高义,托为燕婉,然实不敢祸君。倘见疑畏,即从此辞。”公曰:“我不为嫌;但燕好若此,不可不知其实耳。”乃问宫中事。女缅述'16',津津可听。谈及式微之际'17',则便咽不能成语。女不甚睡,每夜辄起诵准提、金刚诸经咒'18'。 公问:“九原能自忏耶'19'?”曰:“一也。妾思终身沦落,欲度来生耳'20'。 ”又每与公评骘诗词'21',瑕辄疵之'22';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绪风流'23',使人忘倦。公问:“工诗乎?”曰:“生时亦偶为之。”公索其赠。笑曰:“儿女之语,乌足为高人道。”

居三年。一夕,忽惨然告别。公惊问之。答云:“冥王以妾生前无罪,死犹不忘经咒,俾生王家。别在今宵,永无见期。”言已,怆然。公亦泪下。

乃置酒相与痛饮。女慷慨而歌,为哀曼之音,一字百转;每至悲处,辄便呜咽。数停数起,而后终曲,饮不能畅。乃起,逡巡欲别。公固挽之,又坐少时。鸡声忽唱,乃曰:“必不可以久留矣。然君每怪妾不肯献丑;今将长别,当率成一章'24'。 ”索笔构成,曰:“心悲意乱,不能推敲'25',乖音错节,慎勿出以示人。”掩袖而去。公送诸门外,湮然没。公怅悼良久。视其诗,字态端好,珍而藏之。诗曰:“静镇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26'?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27'。 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萧鼓静烽烟'28'。 红颜力弱难为厉'29',惠质心悲只问禅'30'。 日诵菩提千百句'31',闲看贝叶两三篇'32'。 高唱梨园歌代哭'33',请君独听亦潸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