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未都说收藏-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征,玉板之下有环,环上佩物,有火鉴、大觽、算囊等等。火鉴是古代取火的工具,相当于打火机。过去古人取火是个很麻烦的事。我们今天是一打火机一打就着了,当时没有这个。火镰,清代的火镰、明代的火镰,我还使过这个东西,试过这个东西取火。反正我们感觉手法不行,也弄个半个小时估计能弄着了。把火棉搁在上面,拼命地打,最后就把它打着了。大觽是什么呢?我前面讲过,觽是解扣之物,一头是尖的,可以解扣。算囊相当于今天的腰包,装点儿随身小杂物。这段记载很清楚,玉带的形制跟今天能看到的实物非常吻合。李靖,是唐初大将,功勋卓著。他曾经南平江南、岭南,北灭突厥,西定吐谷浑,战功显赫,所以他获得了高祖李渊的特殊奖励。

文献记载,唐代对玉带的使用规定非常严格。第一,腰带的颜色不同,紫色为最高。所谓颜色不同,是指腰带的底色,玉镶在底色之上。中国人对紫有非常崇高的敬意,比如紫气东来,紫禁城,紫檀木。第二,腰带上镶嵌材质以玉为高,次而下之才是金、银、铜、铁,这和一般人的想象不同。我们一般都会以为,金肯定是最高的,玉无非是块石头,金是贵金属。但是在腰带的等级上,玉为第一。第三,按照官爵的高低,腰带上的玉从十三块到七块不等,尊卑有度。唐代的礼仪玉器的重要发明,是把腰带的功能性减到最弱,变成一个等级的象征,中国官方的等级都可以从腰带看出来。

【何家村窖藏】

唐代最有名的玉带板哪儿出土的呢?陕西。1970年10月5号,陕西西安的郊区何家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灰陶大瓮。它距地表只有80公分,非常浅,一般来讲,文物出土时都需要挖很深,但何家村是个偶然,好像就是挖一个沟,一下就碰见这么一个瓮。发现这个陶瓮以后,有的学者认为不应该就一个,应该在扩大的范围再找找。结果没几天,又发现一个。

何家村窖藏出土了各种价值连城的文物1000多件,包括大量金银器,极为精美。这部分东西,全部在北京多次展览过。每次展览我都去看。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仓储,由于战争匆匆埋藏,所以埋得浅。也有人认为是军用物资,各种说法都有。

何家村窖藏出土了多少玉銙呢?整整十副,其中一副是蹀躞带,九副是玉带。李白有诗,他说:〃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你看到唐代他都在诗歌中都赞美这种玉带。何家村出土的这个玉带之漂亮,凡是看到实物的人都不可相信那个东西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不能相信那东西是唐代的。从它的玉带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它有十五块,比初唐定制要高。它可能不算这个铊尾,两头的最尖上这两块大的带有圆弧尾巴的这两个不算,那就是十三块。

【带板上的外来文化】

唐代的带板,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官方象征,所以今天很多人对收藏带板非常有兴趣。我们碰到完整玉带板的机会非常少,一般都是零星一块儿。碰上的人不太懂,就不知道是什么。我有一个朋友就给我拿过来一个,是这个带板的最后一块,叫铊尾。这个字非常难写,有时候写水塔的〃塔〃,有时候写一个〃金〃字边一个〃宅〃。当时他拿过来这个铊尾给我看的时候,他问:〃你看这上面是什么?〃我说:〃这上面就是当时唐代的歌舞伎。〃

唐代的社会对外交流频繁,很多西域音乐、舞蹈传进来,使唐代歌舞非常发达。比如梨园这个词就是唐代开始兴起的。唐代的歌舞伎非常发达,影响到日本。今天日本还有很多歌舞伎,保留了浓重的唐代遗风。但在中国,文化不停地演变,我们反而看不到了。

【玛瑙兽首杯】

何家村当时出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个当时是引起轰动的。是什么呢?玛瑙兽首杯。这个玛瑙兽首杯呈羚羊状,明显受波斯萨珊文化的影响。

玛瑙一词非常有意思,我们今天一说珍珠玛瑙,说得都很流利。但这个词怎么来的呢?有学者认为它源自于佛经,是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才有玛瑙一词。还有一种说法,说它的纹理特像马的脑子,所以叫玛瑙。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牵强。

玛瑙也是一种玉,但它的硬度高于一般的玉,质地是半透明状,色彩丰富。它不追求单色,追求千样玛瑙,讲究纹理不同。由于早期看到很多玛瑙是红色,所以玛瑙有琼玉、赤玉之说。

玛瑙兽首杯的样子是个羚羊头,嘴部有个盖,可以打开。这种采用动物头像的造型应该不是中国传统的造型,学者一致认为它来自于西方,希腊人叫它〃来通〃, 这个名字是译音。所以有学者认为尽管是在唐代的遗存中发现的,但这东西不是唐代制造的,而是在公元2世纪到4世纪由西方人制造的。也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是唐代的人仿制的。也有证据,当时跟这个兽首杯一块儿出土的还有一个玛瑙杯,那个玛瑙杯的造型跟我们中国的造型就非常接近,而且材质一样,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块儿制造的。再有,我们唐三彩当中有类似这样的杯子。

玛瑙兽首杯身上有一个谜团,令我们想不通。羚羊的嘴部是个口,有一个塞。这事儿有点麻烦。怎么喝酒呀?今天除了小孩拿奶瓶这么喝,成年人不可能对着它嘬。你想,如果今天弄一宴会,一人拿一这杯子,都在那儿打开了嘬,这成什么样了?这是它的问题所在。再有这种杯里边到底盛什么?如果里头是比较浓稠的饮料,比如说像酸奶一样的饮料,我想还可以承受,打开以后但如果是水或酒,一拔开塞子,肯定就滋出来了。不至于喷出来。在宴会上,大家一拔开就滋脸上了,也说不过去呀!正因为这种饮的方式跟中国人不同,所以大部分学者还是倾向于这东西不是中国的,是中外交流的产物。但是它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作为国宝,在陕西博物馆收藏。

【飞天】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佛教文化逐渐影响到世俗生活,比如唐代玉器中有飞天的图案。飞天在佛教中普遍存在,常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在云彩上以优美的姿势飞舞。为什么中国人很容易接受这个形象呢?因为我们传统神话中,也有仙人升天的情节。人类从很早就希望能够飞起来,能够升天,所以对飞天就非常推崇。

唐代的玉飞天,选材严格,全部用洁白的羊脂玉雕成,表示纯洁;动作非常优美,体现出飞翔感。玉飞天的面部都非常温柔安逸,呈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

飞天显示出中华民族的特点,我们的想像有广阔的空间,很形象。西方人一说要飞到天上,得骑个扫帚,怎么也得有个工具;而我们飞天只要摆个优美的姿势,就能飞起来。

【环璧瑗】

唐代最有名美女,非杨玉环莫属。我们都知道杨贵妃,知道她那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我们先从她的名字谈起,玉环,跟玉有关。

环是一种玉器。什么是环呢?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古书上是这样记载,《尔雅释器》它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是指璧的实地部分,好指中间圆孔。肉倍好,就是实地部分比孔大一倍,就称为玉璧。如果好特别大,肉非常小,就称为瑗。肉的部分和孔的部分差不多大,称为环。古书上就这么记载,我们今天没必要这么往死了掰扯这个事,说起来也比较绕嘴。一般说来,就是孔比较小的视为璧,孔比较大的视为环,至于瑗,如果你不是学者,就可以忽略。

为什么叫杨玉环呢?据说她生下来的时候,手腕上有一个环状的白色胎记,这是据说了。我想这都是后人给文学添加的。〃父母恐其不祥,才取环套之意〃所以取名〃玉环〃。《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盖借其凉津沃肺也。〃 〃素有肉体〃, 说得比较婉转,就是说她胖。胖子都怕热,这是个规律。所以杨贵妃一到夏天,热得不行,常常肺热,觉得渴。于是就每天找一个玉鱼儿含在嘴里,借其凉来润肺。我不知道这招灵不灵,反正提醒大家如果要含玉解热,最好含个大一点儿的,小的弄不好就吞下去了。

【收藏秘诀――偏门】

我早年逛地摊的时候,碰见过一个玉环。这个玉环很有意思,跟常见的战国到汉的完全不一样。上面雕着一条大龙,这龙是典型的唐代龙的形象。我们当时喜欢玉的时候,一说就找汉玉。一说唐玉,说这东西是什么时候的都不知道。当时就没有人认为这个玉环是唐的,就认为可能是明清仿的,不值什么钱。我当时注意一下龙纹,我一下就想起了上海博物馆有这么一块璧,曾经在很多书上专门介绍过。我一看这个龙纹就是唐代的,所以当时很便宜就买了。

我觉得收藏当中,可以注重一些偏门。有时候死盯着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很难获得一个很好的收藏。就是你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汉璧好,我们都去追赶汉璧,你买的机会就相对很少。唐朝的璧尽管很少,但是一旦出现,很多人都不认识,反而会价格低廉。所以收藏中注重偏门,比注重热门要好很多。

06 世俗风情 温故知新

--宋代玉器

中国古代工艺一般到了宋代,都会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内因引起的,反映到工艺品本身,变得十分实际,一反唐以前的张扬与浪漫,显得收敛而含蓄。

【疙瘩件】

宋代开始,有一种玉器开始悄悄流行,就是我们常说的玉坠。什么是玉坠呢?就是一块玉疙瘩,穿一个孔,可以攥在手中,俗称疙瘩件。过去古玩行里常说:那儿有一疙瘩件,指的就是玉坠。一般的情况下,玉坠都是用籽玉来雕刻的,它随形。不管是雕动物,还是雕植物,看上去就是一个玉疙瘩。也有特好的材料,根本不雕,就是一疙瘩玉,所谓良玉不雕。

电影《夜宴》中,葛优扮演的皇上,一开始手里就攥着一个玉疙瘩。这件玉器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包括皇上发现被投毒以后,玉坠从他手中掉下来的细节描述。电影中还有这样的情节,皇上拿着玉坠给皇后按摩,暗示一种暧昧的色情。中国历史上确实在按摩中使用过玉器,比如乾隆时期的有一些按摩器就是用玉器做成的。玉器在预热的情况下,比如你拿手攥一会儿,它跟身体上的接触感受很舒适。所以玉坠这个道具在按摩的功能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电影中的这个玉坠出现行过早。前面说了,宋代开始有玉坠。而《夜宴》描写的时间有点混乱,但大致是五代时期,时间要早一点儿。我们当然不能说,五代就比宋代早一点,那个时候就肯定没有玉坠。但不幸的是,皇上手中拿的这个玉坠是一个明代的典型器物,那么这个时间就大大的不对了。所以我觉得文学作品,以及文艺作品当中,应该多注重一些历史的基本常识。专业上没有错误,作品会更吸引人。

【玉坠与玉佩】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著名的主持人,他很喜欢玉器。有一次,他拿着一个玉器来找我,让我给他判定一下。他在电话里说:〃马先生,我买了一个玉佩。明天拿给你看。〃他一来,我问:〃你的玉佩呢?〃他就拿出来给我看。我告诉他:〃你这个不是玉佩,是个玉坠。〃他说:〃怎么就不是玉佩呢?这上面有一个眼,可以穿过绳去,挂在身上,这不就是玉佩吗?〃我说:这是个圆疙瘩,过去不一定是在身上悬挂的,有时候是手中拿的,攥在手里,分量比较重。玉坠的 〃坠〃字,就有下坠的意思。

我们随身携带的玉佩,尤其是胸前携带的,一般要求分量尽可能轻,体积尽可能小,形状尽可能薄,才能贴身佩带。如果你想一想一个圆的疙瘩件在胸前,这老鼓着一块。人家隔着衣服不知道的话,还以为你长了什么东西了。所以一般来讲玉坠不挂在身上,即便戴在身上,也都是搁在腰带上,在腰带外头悬挂,或者别在腰带里侧。

玉坠跟玉佩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区别就是形状。玉坠是圆形或异形,一定是一个比较立体的形象。玉佩一定是个扁片状的形象。第二,玉坠主要作为手里的把玩件,而不是悬挂件。玉佩肯定要用来悬挂。第三,玉坠在宋代开始有,玉佩则很早就有,战国到汉有大量的组佩在身上悬挂了。到了清代以后,单个的玉佩非常流行。

为什么宋代开始流行这种玉坠呢?跟今天有点相像,就是收藏之风大兴。收藏之风兴的时候体现不仅仅在是你家里多一个摆设。很多时候,在游走的时候,在交友的时候会拿起这个东西给人家看。那么,玉坠恰恰适合拿出来给别人看。我手里攥着一个东西,说:〃马先生,我这儿买了一个东西,您给掌一眼。〃拿出来看,一方面有一种炫耀,心中的满足。另一方面有一种交流。所以在宋代的时候玉坠就开始流行了。宋代以后,世俗的东西在开始增加。所谓的世俗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拿这个玉坠开始炫耀,你看我这个玉质多好,我这个雕工多好。跟今天一样。

玉坠有一个特征,就是它攥在手里会使你安心。很多人会忽略这种精神层面的一个安慰。我们在慌乱不安的时候,往往容易手中去抓东西,非常正常。你在恐惧的时候,慌乱的时候,心中有不安的时候,从心理学角度,这个人一定要顺手抓住一个东西。哪怕抓住一支笔,他也要抓住一个东西。那么攥住一个玉坠的时候,很大程度是给你内心的增加一个安定的感受。

【写实之风】

宋代的时候,它的工艺品很多时候是趋向一致的。我们对绘画有所了解的时候可以看出来,宋代的绘画比较写实。宋徽宗的花鸟图,我们都看过,那东西画得跟照片一样。那么玉器也追求这种写实,比如台北故宫有一个玉鸭子,非常地写实,跟真的一样。所有的细节以及肌体的表现都非常地逼真。

由于宋代是一个务实的朝代,它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朝代,所以它就追求这种写实。唐代是一个比较务虚的朝代,它注重的是一种精神的一种飞扬,不注重这种很写实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唐代的艺术品,飞天就比较多,比较虚,我们人其实是飞不起来的。所以唐代的艺术品中比较张扬的那一面,不管是玉器还是其它都有所体现。宋代比较收敛的一面,也不管玉器还是其它都有所体现。

我曾经买过一个玉鸭,这个鸭子跟台北故宫的那个鸭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台北故宫的那个鸭子是站立姿态,鸭头冲前。我买的这个鸭子是回头卧姿,但它身上所有的体现以及玉质都表明它是一个时代。我们怎么去类推呢?文物鉴定切忌必须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标准器。古人不会按照今人的要求给你生产所谓的文物,对吧?当时它的每个人的感受,工匠的感受,使用者、欣赏者的感受都有差异,所以它在千变万化的文物中都有所体现。那么,我们这两个鸭子的共通之处是什么呢?写实。鸭子的那个收敛状,这些都是宋代精神层面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当时我看到这个小鸭子的时候,是在一个玉器交流会的摊上,很多玉器堆在那儿。我一眼看件这件东西,一下就想起台北故宫那件。但卖玉的人恰恰不知。这些年开始流行带有皮色的玉,但是十年前,所有带有皮色的,大家都认为不值钱。玉器的收藏是风水轮流转的,一会儿追求白,一会儿追求带有皮色。像这种带有皮色的玉在十年前是没有人追求的,所以我很便宜就买了。

【摩侯罗】

宋代的疙瘩件中,表现最多的题材就是小玉人。最多的形象就是执莲童子。何谓执莲呢?就是手里拿一个莲花,或者拿一个荷叶,这种执莲童子。这是世俗倾向的一个具体体现。为什么要把执莲童子的形象单独提出来推广呢?就是宋代的人口增殖。宋代的整体社会我们是知道的,宋代人都是以土地换和平的,他不期望打仗,所以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大家都愿意生孩子。人口增殖是所有国家寻求的一个目标。我们今天不是,我们今天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衣食问题解决,我们要计划生育。可是历史上不是,历史上所有的民族,不光是中华民族都在追求人口的增殖。为什么?在残酷的历史竞争中,人力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所以国家一定希望多生孩子。那么,玉雕童子为什么都拿着莲花或者荷叶呢?在宋代,以莲花、荷叶充当玩物的风气极盛,非常流行。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少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武林旧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执荷叶,效颦摩侯罗。〃这个〃磨喝乐〃〃 摩侯罗〃不论写法如何,它都是梵语的一个译音。有一说摩侯罗就是佛子的意思,形象为执莲童子。还有一说,宋代人认为摩侯罗是个特别灵巧的小孩,号称天下第一巧儿,聪明伶俐会给人带来欢乐。那么,在七夕乞巧的时候呢,让孩子就装扮成摩侯罗的形象,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灵巧,也有祈求吉祥如意的含义。

摩侯罗不仅仅是在宋代玉器中流行,也在当时大量的玩具中流行。陶瓷、泥的玩具都有,但今天保存下来的玉器为多。为什么呢?玉器容易保存,瓷器很容易磕破,更何况都是小孩的玩具,掉地上就碎了,也不当事就不要了。我见过瓷器的这种摩侯罗,也见过黄铜的。我有一个黄铜的摩侯罗,做成四喜娃娃的样子。所谓四喜娃娃,是指小孩的头和脚互相连接,做成转圈状。猛一看是两个人的形象,但你无论从哪边看,都是四个人,设计得很神奇。

【新迷信】

宋代流行的摩侯罗形象,由于执莲,被喻为〃连生贵子〃。这个图案从宋到元明清,一直延续下来。清代有大量图案都是〃连生贵子〃,一个莲花,一个童子。这个寓意今天很多人不知道。今天的世俗说法把它称之为〃小人〃。 我碰到过很多人说:〃这玉器不能带身上,犯小人,谁身上带一小人,老有一小人跟着你。〃这种说法把过去的玉文化庸俗化了。

现在有很多新的迷信跟过去不一样。你比如过去画梅花,悬崖的梅花,一枝梅花由上及下。今天这种画往往卖不掉,为什么呢?人家说这是倒梅,说挂上家里就倒霉。所以很多画家都不明白,为什么过去很好的梅花,今天卖不出去呢?就是今天有一种新的现代迷信。

【宋代仿古热】

宋代仿古玉盛兴,开始了玉器的第一次摹古,仿的都是商周到汉玉器。第一显然是政治原因,帝王提倡。在宋徽宗的《宣和博古图》中,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他的好恶。宋代内廷当时就设立了玉作所,就是专门制造玉器的作坊。第二是文化原因。文物研究在宋代第一次兴起,有学者专门为此研究。北宋有一个人叫吕大临,他编纂了《考古图》,成书的时间是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这是中国关于文物研究最早的著作,距今已经900多年了。在《考古图》里,他对青铜和玉器做了大量的考证。

我们今天说的考古都是指在地下、水下,这是只有国家才能进行的一种特殊行为。个人说我自个儿拿一把铁锹到田野中考古那是犯法,只有国家才有这个权力。那我们的考古已经变得非常的科学化了。比如有航空考古、水下考古、过去传统的田野考古,就是我们的考古已经变成了一种严谨的科学,不是个人之力所能及的。但古代没有这个。古代时期,尤其宋代那就是你个人的一个兴趣。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通过文献、通过实物、也能通过少量的挖掘来考证文物的历史和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第三就是经济原因。北宋后期社会相对安定,物阜民丰,富裕使很多士大夫有了闲的时间。有时间,又有钱,所以就追求这种收藏文化。我们知道,金钱一定是忙出来的。你想挣钱,在家等着是肯定不行的。但文化一定是闲出来的,文化一定是你得有足够的时间去养育它、去喜爱它、去研究它,所以这个辩证的关系我们要看得很清楚。今天也是这样,大家一天到晚奔波,为什么?都为一个字,钱。我见过很多大老板,钱肯定是他这辈子花不了,他下辈子,再下三辈子他也花不了,但一天到晚比谁都忙,不知道能闲下来欣赏我们这种文化。所以我们欣赏文化一定要有时间,要给文化留有时间,尤其要给自己欣赏文化留有时间。

【温故而知新】

宋代玉器更多体现的是温故而知新的含义,这层文化含义的内核就是怀旧。当经济发展很快的时候,人们一定是怀旧的。唐代发展得非常快,一说大唐,中国的文化经济都达到鼎盛,每个都跟今天的人似的,忙忙叨叨。发展一快,大家就开始怀旧,开始怀念过去的那种慢条斯理的生活。文体本身强调怀旧的时候,其实是一个进步,这个进步很重要。使我们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今天老说〃文化创意产业〃,过去根本没有这个词汇。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今天看来在全世界都有共性,只要是文化悠久的民族,都在追求自己的传统文化。

07 马背民族 春水秋山

--辽、金、元玉器

这一讲讲少数民族辽金元玉器,少数民族玉器深受汉文化玉器的影响。

【臂鞲】

辽代有很多很特殊的玉器,比如有一种叫臂鞲,只有辽代有,其他朝代都没有,所以一般人都不认得。臂鞲呈瓦片状,又带有一点圆弧,因此早期的发掘报告中将它定名为〃瓦状玉饰件〃。这个臂鞲究竟是干嘛的呢?是少数民族用来训鹰的,搁在臂上,鹰站在上面,可以防止鹰的爪子抓伤身体。

《说文》中解释:〃鞲,臂衣也〃。 鞲最早用皮革制作,射箭时用的。射过箭的人都知道,如果用右手射箭的话,拉开弓以后,左臂非常容易受伤,所以要用皮革包裹胳膊,起保护作用。辽人非常喜欢训鹰,利用鹰去捕获猎物。鹰在飞回落在主人胳膊上的时候,非常容易抓伤主人,因此辽人发明了硬度较高的玉臂鞲,作为胳膊的护具。由于非常少见,最早考古人员也不知道它作何用途。

我第一次看到玉臂鞲也不认得,有一位行家就说这东西可能是眼盖。他认为是下葬盖眼睛上的一个玉器。在当时大家都不明白的情况下就分析说这是眼盖。但是掩盖的说法经不住推敲,不成立。玉臂鞲有弧度,盖在眼上它鼓起来一大块。最重要的是它出土时只有一个,如果是眼盖,应该有两个,一眼盖一个,那个呢?除非是给独眼龙盖的,要不怎么就一个呀?而且玉臂鞲个儿比较大,跟以往出土的眼盖比,要大很多。所以有人猜测是不是用一个盖盖俩眼呢?俩眼往里一对就盖上了。这种说法就更牵强了,历史上没有发现这么干的。其实,只要我们对契丹的葬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知道,这件东西肯定不是眼盖。因为契丹人是用金属面具覆脸。

辽代的葬制是在契丹民族本来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汉族的习俗而形成的,我们看到大量的铜的、银的、铜鎏金的辽代面具。了解这些,就会明白辽人根本不会用所谓的眼盖。后来经过多年的考古研究,大家知道了这东西叫〃臂鞲〃,是辽代特有的训练鹰的一种用具。这种稀有品种的玉器,对收藏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乐趣。

【春水】

金与辽都是少数民族政权,有很多习惯非常接近,都是以游牧渔猎为生活方式,最关心的一定是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所以,在辽金的玉器当中,动物形象非常多。最为典型的金代玉器是春水玉和秋山玉。

所谓春水玉,是指在玉器上表现猎天鹅的场面。金人承袭了契丹民族游猎的习俗。一到春天,就猎天鹅。

辽和金都擅长养鹰,养一种小型的鹰,叫鹘,也叫海冬青,被训练出来专门抓天鹅。金代皇帝每年春天狩猎的时候,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首先,皇帝要在上风口望天,一看见天鹅来了,就命令放海冬青。海冬青个儿小,天鹅个儿大,它弄不动天鹅,怎么办?海冬青有个独特的本领,它一旦看上天鹅以后,就飞得比天鹅还高,从空中一把抓住天鹅的脑袋,然后紧紧按住,一直往下按,直到按到地下为止。当海冬青把天鹅按到地下的时候,人就冲上去了,用刺鹅锥将天鹅的脑袋刺开,取出脑仁喂鹰。刺鹅锥是猎天鹅时必备的工具,辽墓中出土了玉柄刺鹅锥,非常讲究。

【秋山】

金人春天猎天鹅,到了秋天依然要打猎,当时主要的猎物是鹿,虎不是主要的猎物。我们猎虎的场面尽管有,那在古代也非常罕见的。因为老虎在古代也是非常少的一种动物,能猎虎的机会也不多,但是猎鹿的机会很多。所以当时猎人就用角做鹿哨,呼鹿,把鹿骗过来,然后把鹿杀死。这是秋天的主要活动。所以,秋山玉一般都要借用,玉皮子、黄色的、反映秋天的落叶前的那种景色。

春水秋山。为什么叫〃春水〃呢?打天鹅的时候一定是在水边。为什么叫〃秋山〃呢?因为猎鹿的时候一定是在山林里。所以,〃春水秋山玉〃是金代最重要、最有代表意义、也最有趣味的一种收藏品。春水秋山玉自打金代发明以后,一直影响到元明。所以收藏当中非常容易碰到这种玉。但有一点,最贵重的一定是金代的,而不是元代和明代的。

【马背风情】

我碰到过一个人,他收藏了很多春水秋山,非常多。有一次,他把我叫去说:〃我就喜欢这种春水秋山玉,见到就买,但是年代我不太能分清,你能不能来帮我看一看。〃我一看,他还真是买了很多,很好的一份收藏。我就帮他排了一下队,哪些是早的,哪些是中期的,哪些是晚期的。换句话说,哪些是金的,哪些是元的,哪些是明的。

排完队了以后,我们就看出了它的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早期的春水秋山生活气息非常浓,它不强调一些符号,它非常自由的一个状态。我最后跟他做一个比喻,我说:早期的这种春水秋山玉就是陕西农民唱的那个信天游,原汁原昧。明代的那个春水秋山玉就是电视台里那个晚会上唱的那个信天游,它经过了多次的修饰,它已经不能保证原汁原味了。

收藏为什么有乐趣呢?就是因为你能看出长达几百年的一个演变,这种微妙的变化给你带的乐趣。唱歌也是这样,很原始的一种唱法,进入城市,到了电视台,当环境全部发生改变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有一些改变,尽管他还叫信天游。

【渎山大玉海】

元代的玉器过去研究得非常不够,今天看来依然不够,因此我们对元代玉器的认定相对来说比较模糊。除了个别明确的元代器物,剩下的东西不是上归为宋,就是下归为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