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鲍鹏山新说<水浒>(一)-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门神娶来的小老婆,也还真是一个好女人。

【文】开酒店,就得找这样的服务员。

【人】找老婆,更要找这样的不野蛮女友。

【书】他们都有足够大的耐心,足够好的脾气。

【屋】好到武松都不好意思再胡闹下去。

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

色上寻闹不成,酒上来。

酒上又不成,如何来?

不用担心,武松有的是办法。

他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什么?”

酒保答道:“姓蒋。”

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

武松真是天才!

几曾见过这样出奇制胜的闹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无厘头!

武松是喜剧大师!

实际上,武松今天能有如此超水平的发挥,原因在于,他今天彻底放松了,他今天太自信了,他今天太兴奋了,于是,他的天才,艺术天才,喜剧天才,一齐爆发出来!

从作品的文学性上说,他打蒋门神之前,已经打过一个西门庆,管他是蒋门还是西门,总之也就是一个“打架门”。如果再把重点放到武松和蒋门神的直接对抗中,就不免重复,至少,不能让武松展示更多的内在魅力。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作者让武松见了蒋门神却又暂时把他放在一边,让武松直接去酒店寻闹找茬,是要我们看看,武松还有更多的天赋。我们以前知道,武松会打架,武松会骂人,武松会调戏妇女,现在,我们又看到了,他还会寻衅滋事,而调戏妇女的水平更是一流。

第四章 要闹事,有时也不易,做流氓,也要有专长

武松这样几次三番寻人家的不是,甚至怪人家姓错了姓。人家还是忍了。

武松步步紧逼,人家步步退让。武松处处找茬,但人家偏不接你的茬。

我们看,要闹事,有时也不容易。做流氓,也要有专长。

武松有这样的专长吗?

有,绝对有。他还有一个绝招,一旦使出来,不愁你不接茬。

怎么办?不用担心,武松还有绝招。

武松又道:“过卖,叫你柜上那妇人下来相伴我吃酒。”

武松今天是铁了心要摆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了。

这种语言,鲁智深说不出,林冲说不出,李逵也说不出。

鲁智深说不出,是天性中的高贵使他无法这样贬低自己。

林冲说不出,是家庭的教养使他不能这样糟践自己。

李逵说不出,是他根本不懂男女风情。

武松生长市井,早失双亲,在贫民窟长大。虽然他自己本性淳朴,但是,耳濡目染,市井流氓的言行举止,他都耳熟能详。所以,说起市井流氓的腔调来,声口毕俏,装起市井流氓来,也是有模有样,惟妙惟肖。

更何况,他还经过他嫂子的培训。之前他的嫂子潘金莲就陪他吃过酒。

他的这方面的专长,此前,在孙二娘店里,调戏孙二娘,我们已经见识过了。

今天,他再一次让我们开了眼界。

酒保喝道:“休胡说!这是主人家娘子!”

武松道:“便是主人家娘子,待怎地?相伴我吃酒也不打紧!”

那妇人大怒,便骂道:“杀才!该死的贼!”

酒保一直忍到现在,现在却不能不喝止他。

不喝,他何以自处?

妇人一直忍到现在,这时却不能不骂了。

不骂,她成了啥了?

但一骂,她就上了武松的当了。

为什么流氓在市井几乎百战百胜?

因为,流氓没有底线。

当他把自己降到底线以下,无所不用其极,你只能有两种选择:第一,你置之不理,那你将被他糟践得体无完肤,毫无尊严。第二,你与他理论,那你将与他纠缠在底线之下,毫无体面。

现在,武松就装成流氓的样子,逼得蒋门神的小老婆破口大骂。

第五章 鲁智深总是救女人,武松总是打女人

武松早就等着这一声,便把那桶酒只一泼,泼在地上,抢入柜身子里,一手接住腰胯,一手揪住云髻,隔柜身子提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扑嗵的一声响,可怜这妇人被直丢在大酒缸里。

鲁智深次次救的,都是女人,或和女人有关的人。从金翠莲到刘小姐到林冲老婆。

武松次次打的,都有女人,从嫂子潘金莲到孙二娘到蒋门神小老婆。下面,还有更多的女人即将被他辣手摧花。

我看《水浒》,和金圣叹正相反。金圣叹觉得武松是天人,一百零八人中排第一。我呢,是横竖觉得武松不及鲁智深。一直不知道二人到底差在哪里。

现在明白了:鲁智深总是搭救女人,武松总是欺负女人。

几个酒保,都抢来奔武松。武松手到,轻轻地提一个过来,也望大酒缸里只一丢,桩在里面;又一个酒保奔来,提着头只一掠,也丢在酒缸里。

三个酒缸,丢进三个人,一个萝卜一个坑。

再有两个来的酒保,没缸了,只好一拳,一脚,打倒在酒地上。

三个在酒缸里挣扎不起;两个在酒地上滚爬不动。

乖的走了一个。

他不是跑了,是去通报蒋门神了。

真正的主角将要出场了。

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你看,到现在,他还在想着观众,想着好看。

武松赶将出来。蒋门神钻将过来。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

武松一招“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很傻很天真,武松很黑很暴力。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也确实很棒很能干。

这时,武松的自我感觉好到了极点,他逼着蒋门神答应了三件事,才把他从地下提起来。这三件事是:第一件,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第二件,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第三件,连夜回乡去,不许在孟州住。

正说之间,只见施恩带领着三二十个悍勇军健,要来相帮。蒋门神请他们一同去店里坐地。镇上十数个为头的豪杰,都来店里替蒋门神与施恩陪话。尽把好酒开了,有的是按酒(下酒的肉菜),都摆列了,请众人坐地。各人面前放只大碗,叫把酒只顾筛来。

武松叫施恩在蒋门神上首坐定。

这句话很有意思。

一则写出了施恩怕蒋门神。

二则又写出了蒋门神怕武松。

三则还写出了武松此时颐指气使的傲慢和自大。

事实上,叫来镇上十数个头面人物,固然算是为蒋门神、施恩公开交接快活林办个仪式,更重要的,是武松为自己搭建了一个表演的舞台。

这是他在孟州,在快活林的隆重出场。

今天,他是绝对的,唯一的主角。

下面,他会如何表演呢?

第二十六卷 英雄大意

第一章 我来了,我要了,我拥有

武松是个两面人:既是大人、英雄、豪杰、好汉,也时常会露出他的“小样”:有些谄媚,有些讨好,有些巴结,有些奴颜。

上回讲到,武松脚踢蒋门神,然后,逼他请来快活林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向施恩赔话,并办理交接事物。蒋门神无奈,只得照办,请来众位豪杰,一同到酒店里坐地,酒肉侍候。

酒至数碗,武松开话道:“众位高邻都在这里:我武松自从阳谷县杀了人配在这里,便听得人说道:‘快活林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等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我和他并无干涉。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也不怕!今日我本待把蒋家这厮一顿拳脚打死,就除了一害;我看你众高邻面上,权寄下这厮一条性命。我今晚便要他投外府去。若不离了此间,我再撞见时,景阳冈上大虫便是模样!”

这一段话,听起来总觉得有特别的味道,细细揣摩,大概有以下几点有意思的东西。

第一,武松开口就说他在阳谷县杀人的事,闭口又说景阳冈打虎一事。这一段话,以杀嫂开场,以杀虎收场,都是要亮出自己的身份,显示自己的光荣履历。

第二,他向众人表明,他打蒋门神,并不是因为他与施恩有什么关系,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出于大义而不是出于私情。文人小说下载

但是,他这样的说法就有点不打自招,又是欲盖弥彰了。实际上,武松一定是自己也觉得这次出手有点师出无名,很怕别人说他党同伐异,为人当打手,影响他的形象,黯淡他的光彩。所以,他必须为自己辩解。这种辩解,既是向众人辩解,也是向施恩说明,更是对自己交代。一句话,有点欺人,兼带自欺。欺人,是为了堵他人之口;自欺,是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

第三,我们要注意,这段话几乎每句话的主语都是“我”字。我怎样,我怎样,我要怎样,我是怎样。简直是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芸芸众生,我为主宰;整段话充满一种支配他人的快感。

暴力是权力的极端形式,武松通过暴力,实现了自己的权力,对蒋门神,对整个快活林的权力,这番话,实际上就是宣布他武松对快活林的统治。

延伸一点说,梁山就是一种体制外的权力,或者说是一些人权力欲在体制外的实现。梁山的建立,就是在体制外再建权力体系,实现一些人的权力欲。

武松有着睥睨天下英雄的气度,这种骨子里的自信自尊自负自大,他是要时时表现出来的。这番句句开头都带“我”字的话,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我来了。

我要了。

我拥有。

对这样一位拥有绝对暴力的新的统治者,众豪杰点头称是,纷纷为蒋门神向施恩陪不是。蒋门神呢?更是羞惭万分,满面通红,连夜准备车子,带上那个脾气好的小老婆,投外埠去了。

自此以后,施恩重整店面,开张酒肆。施恩要把前面失去的这些财富补回来,买卖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也就是说,过去那些店家们所交的保护费被增加了百分之三五十。他们所受到的盘剥更厉害了,而且“各店家并各赌坊、兑坊,加利倍送闲钱给施恩”。

从这些店家的角度看,武松到底做了一件怎样的事呢?

只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施恩是最大的赢家。而施恩得武松争了这口气,也把武松似爷娘一般敬重。

施恩重霸快活林,虽然各店家不快活,但是,施恩和武松是快活的。

但是啊,快活快活,就是很快就要过去的生活。

他们的快活,能多久呢?

第二章 英雄也有小样,好汉难免势利

一月之后的一天,施恩和武松在店里闲坐说话。孟州守御兵马都监张蒙方差人来请武松。张都监对武松道:“我闻知你是个大丈夫、男子汉,英雄无敌,敢与人同死同生。我帐前现缺恁地一个人,不知你肯与我做亲随梯己人么?”

武松跪下,称谢道:“小人是个牢城营内囚徒;若蒙恩相抬举,小人当以执鞭随镫,服侍恩相。”

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武松的大人“小样”。

是的,武松是个大人,是个英雄,是个豪杰,是个好汉。

但是,他经常会露出他的“小样”:有些谄媚,有些讨好,有些巴结,有些奴颜,有些媚骨……

说得好听一些,他吃软不吃硬,知道感恩戴德。

说得难听一些,一遇到权势,一遇到权势给他一点颜色,他马上感激涕零,恨不能肝脑涂地以报。

阳谷县知县的一点赏识,抬举他做个都头,他就对知县感激涕零,为知县送贪贿之物上东京打点,尽心尽职。

施恩父子几顿酒饭,几句抬举的话,更让他马上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甘心做人家的打手。

现在,张都监让他到帐下做一个亲随,说白了,就是一个保镖,他竟然感激地一口一声自称小人,一口一声自认囚徒,马上表白赤胆忠心,要为他执鞭随镫,鞍前马后的侍侯……

无论你是多么大的英雄,只要你无有官职,不论你碰到多么小的芝麻粒大官,你马上就泄气了,马上就吃瘪了,英雄马上就成了狗熊……

武松能打虎,能赤手空拳打虎的人,是人中之俊杰了吧?

可是,一碰到体制里的小小的知县,一个小小的监狱长,一个都监,马上,他几乎立地矮了三尺,武二矮成了武大,成了精神上的武大郎,人格上的“三寸丁谷树皮”。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苛政猛于虎”!

从此,武松就在张都监家宿歇。早晚都监相公不住地唤武松进后堂与酒与食,放他穿房入户,把做亲人一般看待;又叫裁缝与武松彻里彻外做秋衣。

衣食住,都关心到了。

因为张都监见爱,也开始有人走他的门路,张都监还真给武松面子,凡是武松对都监相公请求之事,无有不依。武松成了大家公认的张都监的红人,于是,外人开始巴结他,俱送些金银、财帛、段匹等件。武松买个柳藤箱子,把这送的东西都锁在里面,他又可以在体制里面分一杯羹了。

这个柳藤箱子,是武松平生第一件家具吧,他开始慢慢积聚自己的家产了,就差一个娘子了。

小人确实常常得志,但是,小人永远不会得到福气。

时光迅速,却早又是八月中秋。张都监竟然让武松如家人一般,参加他的中秋节家宴。喝到兴起处,张都监叫道:“大丈夫饮酒,何用小杯!”便叫取大钟斟酒,连珠箭劝了武松几钟。武松吃得半醉,忘了礼数,只顾痛饮。

张都监叫唤一个心爱的养娘,叫做玉兰,出来唱曲。张都监对玉兰道:“这里别无外人,只有我心腹之人武都头在此。你可唱个中秋对月时景的曲儿,教我们听则个。”玉兰唱一只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武松此刻真的是不知今夕何夕,更不知今夕所面对者是何人了!

实际上,作者安排玉兰在这样的特定场合下唱一曲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词》,并非应景之作。这首词,乃是苏东坡在中秋夜想念他的弟弟苏辙之作。最后两句,就是希望他和弟弟苏辙二人,虽不能常相聚而是长相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写中秋的名作,也是写兄弟之情的名作。可惜的是,武松和他的兄长武大,已经阴阳相隔了!

作者不露声色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深哀剧痛,点出一派欢乐繁华背后的忧伤感怀,更激起了读者对武松身世的无限同情。

唱罢,张都监又让玉兰敬了武松一杯酒。

张都监指着玉兰对武松道:“此女颇有些聪明,不惟善知音律,亦且极能针指。如你不嫌低微,数日之间,择了良时,将来与你做个妻室。”

娘子也要有了!

武松感激涕零,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为妻。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

这话我们怎么这么耳熟?

是了,当初,施恩的父亲要施恩结拜武松为兄,武松也诚惶诚恐,说“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现在,张都监要把自家的养娘嫁给武松,武松又说“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

什么英雄,在这些官宦面前,不过是草料。

但平心而论,张都监一直到现在,表现确实非常值得尊敬。他对武松也确实很好,不仅关心他的生活,而且非常尊重武松,这非常难得。还操心到他的婚事,这对于早失双亲,不久前又失去唯一亲人大哥的武松来说,确实非常令人感动。而且,看张都监在今晚的表现,他是一个非常豪爽而有性情的人。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从武松这一面看,张都监如果真的如此尊重和关心他,他为张都监肝脑涂地,也无可厚非。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人家真心对我,我亦赤诚相报。不亦宜乎!

另一方面,从张都监这一面看,张都监这样对待武松,得到武松的赤胆忠心,也是一个上佳的结果。像武松这样一流的人才,岂是随便可以招聘得到的?只能是靠运气。现在,几乎是天赐,把一个放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流的高手送到他的身边,从他的公职而言,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个一流的战将;从他的私人角度而言,这样的人做他的私人保镖,对武松而言,当然是屈才,对国家而言,当然是浪费,对他而言,岂不是大大的奢侈!

司马迁曾经感慨万端地说“士方其危苦之时,易与耳!”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在他落难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结交到他。因为这样的时候,他最需要关心,最需要尊重,并且,要求的不多不高,一点点的关照和恩惠,就可以获得他的感激,从而获得他的友谊,获得他的忠诚。

如果张都监在这样的时候,通过关心和尊重,获得武松这样一流高手的忠心,岂不是他最成功的买卖!可惜的是,他没有这样的福气。因为,他没有这样境界。

我们说,小人确实常常得志,但是,小人永远不会得到福气。

第三章 大意计中计,小心阶下囚

当夜三更时分,武松正要脱衣去睡,只听得后堂里一片声叫起有贼来。武松提了一条哨棒,径抢入后堂里来。只见那个唱的玉兰慌慌张张走出来指道:“一个贼奔入后花园里去了!”

武松直赶入花园里去寻时,一周遭不见;复翻身却奔出来,不提防黑影里撇出一条板凳,把武松一交绊翻,走出七八个军汉,叫一声“捉贼”,就地下,把武松一条麻索绑了。武松急叫道:“是我!”军汉哪里容他分说。

他又哪里知道,捆的就是你,拿的就是你。

这时,只见堂里灯烛荧煌,张都监坐在厅上,一片声叫道:“拿将来!”

众军汉把武松一步一棍打到厅前,武松叫道:“我不是贼,是武松!”

还在梦中。张都监已经等在那儿,并且,等的就是你。

张都监看了大怒,变了面皮,喝骂道:“你这个贼配军,本是贼眉贼眼贼心贼肝的人!我倒抬举你一力成人,不曾亏负了你半点儿!却才教你一处吃酒,同席坐地,我指望要抬举与你个官,你如何却做这等的勾当?”

前面说到武松,张都监一口一声“大丈夫,男子汉,英雄”,现在,却是一连串的“贼眉贼眼贼心贼肝贼配军”。小人的脸啊,就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不过,直到此时,武松还不知道这是对方蓄意的阴谋陷害,他还以为这仅仅是一场误会。小人常常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武松这样的直性直心的君子,哪里能想到,世上还有这等下流人,还有这等下流手段?

武松大叫道:“相公,非干我事!我来捉贼,如何倒把我捉了做贼?武松是个顶天立地的好汉,不做这般的事!”张都监喝道:“你这厮休赖!且把他押去他房里,搜看有无赃物!”

众军汉把武松押着,径到他房里,打开他那柳藤箱子看时,上面都是些衣服,下面赫然就是些银酒器皿,约有一二百两赃物。武松见了,目瞪口呆,只叫得屈。

众军汉把箱子抬到出厅前,张都监看了,大骂道:“贼配军!如此无礼!赃物正在你箱子里搜出来,如何赖得过!常言道:‘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像人,倒有这等禽心兽肝!”

妙!妙在这番骂武松的话,正是张都监自己的活写真。

用张都监自己的口骂自己,这是《水浒》作者的高明之处。

武松大叫冤屈,那里肯容他分说。众军汉扛了赃物,将武松送到机密房里收管了。张都监连夜使人去对知府说了,押司孔目,上下都使用了钱。

次日天明,知府坐厅,左右缉捕观察把武松押至当厅,赃物都扛在厅上。知府喝令左右把武松一索捆翻。牢子节级将一束问事狱具放在面前。(W//RS/HU)武松却待开口分说,知府喝道:“这厮原是远流配军,如何不做贼!一定是一时见财起意!既是赃证明白,休听这厮胡说,只顾与我加力打!”那牢子狱卒拿起批头竹片,雨点般打下来。

军汉抓武松时,军汉不容武松分说。

张都监骂武松时,张都监不容武松分说。

知府审案时,知府不容武松分说。

军汉不容武松分说,给武松的是一步一棒的毒打。

张都监不容武松分说,给武松的是一口一声的咒骂。

知府不容武松分说,给武松的是雨点一般的批头竹片。

为什么不容分说?因为,无须分说。

因为你要说的,大家都知道。

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还要你说吗?

大家要你说的是:大家要你说的。

为什么对你又是打又是骂?

就是教导你明白这个道理。

就是让你说出大家要你说的。

那么,武松会明白这一点吗?

武松情知不是话头,只得屈招,说“本月十五日一时见本官衙内许多银酒器皿,因而起意,至夜乘势窃取。”

这就对了。这才是大家要你说的。

这样说,大家才爱听。

什么叫情知不是话头呢?就是武松终于明白了。

当初一百杀威棒兀自不怕,今天却一打即招。不是今日武松不是往日武松,而是往日武松不知自己只是个武松,不是铜浇铁铸之身也。

并且,一百杀威棒,目的不过是杀威,而不是要命。

而且,规定的明明白白:就一百棒。

而今天,是没有定数的,一直打到你明白为止。

你不明白也可以,那就一直打到你死为止。

你是选择明白,还是选择死?

武松还算聪明,武松选择了明白。

知府道:“这厮正是见财起意,不必说了!且取枷来钉了监下!”

还是不必说。从头至尾,这件案子,都不必说。

牢子将过长枷,把武松枷了,押下死囚牢里监禁了。

杀了两个人,倒不会死,也不必关进死囚牢。

被诬陷偷了一二百两银子的赃物,反倒被关进了死囚牢。

这世界,太幽默。

金圣叹在这句下批道:“何至死囚牢里,糊涂可笑。今古一辙。”

这倒是金圣叹自己糊涂了。牢子实际上一点也不糊涂,他看得很明白:知府就是要让武松死。

牢子狱卒把武松押在大牢里,将他一双脚一双手都昼夜锁着,那里容他些松宽。

张都监和知府都是识才的,他知道武松是个大虫,是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

只是,他们爱才的方式有些特别:他们将武松的一双脚一双手都昼夜锁着。

他们给武松的待遇就是:长枷木杻,日夜不解。

他们就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武松这样的人才的重视。

他们不会给武松一线生机。

但是,一线生机还是有的。

施恩,现在该是他知恩图报的时候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十七卷 逃出生天

第一章 大宋的天空,就是这样黑下来的

心中对人一有恶念,自己即成恶人。什么叫恶人?有恶念,即是恶人。心中对人一有仇恨,自己即成仇人。什么是仇人?有仇恨,即成仇人。

施恩得报此事,慌忙入城来和父亲商议。老管营道:“眼见得是张团练替蒋门神报仇,买嘱张都监,设出这条计策陷害武松,必然要害他性命。我如今寻思起来,他须不该死罪。只是买求两院押牢节级便好,可以存他性命。在外却又别作商议。”

老管营毕竟是老生姜,眼光毒辣。

第一,他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件案子的真相:陷害武松。

第二,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张都监的目的:定要武松死。

第三,他一下子就看出了张都监的软肋:武松不过是盗窃,罪不至死。

第四,他一下子就看出了张都监致死武松之道:在判决之前,死囚牢里折磨致死。

第五,他一下子就针对性地指出了救人之道:两路并进。一,买通牢房看守狱卒,存他性命;二,买通办案人员,争取早日判决,走出是非之地。

在老管营的分析里,我们也看出,这个张都监,用心狠毒,却智力有限。既然想置武松于死地,哪能只是栽赃武松偷窃呢?

老管营的这段话里,还有两个词很新颖:一个是“买嘱”,一个是“买求”,两个词都有一个“买”字,那就是,要办事,拿钱来!

施恩马上将了一二百两银子,径投他的一个要好康节级。康节级告诉施恩,此一件事皆是张都监和张团练两个同姓结义做兄弟,蒋门神躲在张团练家里,却央张团练买嘱这张都监,商量设出这条计来。一应上下之人都是蒋门神贿赂,包括康节级在内,都接了他钱。厅上知府一力与他作主,定要结果武松性命。

你看,上上下下,谁都知道真相,谁都参与阴谋!

就为了蒋门神的一点贿赂,就为了上官的一点意志,奸商的一点钱,贪官的一点权,大家一起心安理得、伤天害理做同谋!

大宋的天空,就是这样黑下来的。

当然,好人还是有的。康节级告诉施恩,有一个叶孔目忠直仗义,不肯要害平人,以此,武松还不吃亏。

康节级答应施恩,牢中之事有他维持,如今便去宽他,今后不教他吃半点儿苦。并告诉施恩快央人去,只嘱叶孔目,要求他早断出去,便可救得他性命。

施恩取一百两银子与康节级,康节级那里肯受。再三推辞,方才收了。施恩相别出门来,径回营里,又寻一个和叶孔目知契的人,送一百两银子与他,只求早早紧急决断。

那叶孔目已知武松是个好汉,亦自有心周全他,已把那文案做得活着;只被这知府受了张都监贿赂,嘱他不要从轻;勘来武松窃取人财,又不得死罪,因此互相延挨,只要牢里谋他性命;今来又得了这一百两银子。亦知是屈陷武松,却把这文案都改得轻了,尽出豁了武松,只待限满决断。

我们知道,林冲被高太尉陷害时,也有一个当案的孙孔目,不肯害林冲,林冲因此获救。

这说明,在专制时代,好人,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是被侮辱被伤害人们的一线生机。多一个好人,这世界就多一条生路。

当然,也许孙孔目、叶孔目这两个人,根本就是作者为了情节的需要而假定的。这样的好人,仗义忠直之人,无论在东京开封府,还是在孟州知府,都不大可能存活。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林冲就死了,武松就死了,小说就写不下去了。所以,作者不得不在开封府和孟州知府里,安排这样两个好人,以保两人性命,使故事得以延续。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捱到六十日限满,牢中取出武松,当厅开了枷。当案叶孔目读了招状,定拟下罪名,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当厅把武松断了二十脊杖,刺了“金印”,取一面七斤半铁叶盘头枷钉了,押一纸公文,差两个健壮公人防送武松,限了时日要起身。

武松吃断棒之时,却得老管营使钱通了,叶孔目又看觑他,不十分来打重,因此断得棒轻。武松忍着那口气,带上行枷,出得城来,两个公人监在后面。一路又往恩州来。

这一路,武松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第二章 武松英雄,施恩狗熊

约行得一里多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