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羲之评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ㄔ诖说取#ㄖ付铮!á圩约阂训较ρ粑飨轮辏迅星椤⑿脑改墼诙锷砩希壳笆抢险呶慈ィ渍呦韧觯雇豸酥ㄉ送镏酰荒芤岩选!ㄍ豸酥欧畹澜蹋衔晨梢猿上傻玫溃幽暌媸佟K栽缇脱煞诚肮撸搅送砟暧懈嗟氖奔涞缴钌街胁杉┦又坑阎芨ЬK托ê摇āⅰㄇ嗬睢āⅰɡ辞荨ǖ妊凼乘胫罚炒硬患涠稀
药石并没有使王羲之长生不老,相反损害了他的健康,其晚年的病痛,他自己有很多这方面的陈述:鄙疾进退,忧之甚深。仆进下数日,勿勿肿剧,数尔进迟,忧之转深。
亦不知当复何治。得散力,烦不得眠,食至少,疾患经日。
吾肿,得此霖雨转遽。吾遂沉滞兼下,如近数日,兮无复理。
吾昨暮复大吐,小啖物便尔。
吾此日极不快,不得眠,食殊顿。吾胛痛剧灸不得力,至患之。①五六日来小差,尚甚虚劣,且风大动,举体急痛。
仆下连连不断,无所一欲。啖辄不消化,诸弊甚,不知何以救之。
王羲之少患癫痫,一二年辄发一次。晚年多病,这是他长期服药行散产生的恶劣后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吾服食久,犹为劣劣〃③,服药短暂的快感换来的终日病痛。由于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年仅五十九岁就与世长逝了。随后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王羲之死后葬于浙江省剡县(今嵊县)金庭瀑布山南麓。④现今该地还留有〃晋王右军墓道〃石牌坊及〃晋王右军墓〃碑亭。⑤王羲之在他逝世前给周抚的信中曾说:〃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已毕,惟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晋书·王羲之传》也说:〃有七子,知名者五人〃。长子玄之,英年早逝;次子凝子,字叔平,亦工草隶,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为孙恩所害,妻谢道温,为谢安侄女,聪慧有才辩,是东晋著名女诗人、书法家;徽① 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19·王羲之王献之二·作品考释》。
② 《中国书法全集19·王羲之王献之二·作品考释》。
③ 《中国书法全集19·王羲之王献之二·作品考释》。
④ 《中国书法全集19·王羲之王献之二·作品考释》。
⑤ 王羲之《杂帖》,《全晋文》卷二四。
⑥ 王羲之《杂帖》,《全晋文》卷二五。
① 未注引文均出自《右军书记》。
② 引自《右军书记》。
③ 王羲之:《服食帖》,《中国书法全集19;王羲之王献之二·作品考释》。④ 浙江嵊县《金庭王氏族谱》。
⑤ 王羲之卒葬之地还有两说,一据《嘉泰会稽志》记载葬于诸暨苎萝山;二据《智永传》记载葬于会稽云门山。
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以卓荦不羁著称;操之,字子重,历任侍中、尚书、豫章太守;献之,是王羲之七个儿子中最为知名者,关于其他两子说法不一,宋人黄长睿在《东观余论》中以涣之为王羲之之子,《全晋文》将其列入第三子;鲁一同引《王氏谱》加了肃之,其长幼次序为:玄之。凝之、肃之、涣之、徽之、操之、献之;《金庭王氏族谱》以е⒛轮樱⑴旁谙字竺妫怂涤胂字钚≈涤忻堋M豸酥牧礁雠蚊肺藜窃兀鲋慌薷醭予僦吧惺椤⑻G洌涣硪慌薷谎辏诵涣樵恕
 

九、轶 事
(一)写经换鹅
民间有王羲之有爱鹅的传说。鹅,洁白的羽毛,红冠红爪,煞是好看,加上它迈着笨拙的步子,或引项高歌,或张开双翅翩翩起舞,也许给王羲之的书法有启迪作用,从中领悟到点画运笔技法,执笔时食指应如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拨水,这样才能将精力集中于笔端。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将这种情势用诗表达出来:〃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王羲之爱鹅常画鹅,出于写生的需要,他买鹅养鹅在情理之中。从分析的角度看以下的两则轶事,却是有根据的,《晋书·王羲之传》也作了记载。
会稽有一位孤居的老婆婆养了一只善于鸣叫的白鹅,很逗人喜爱,王羲之叫人去买来,不料老人不肯出售。无奈,上羲之只好经常去看这只鹅,使老人百思不解。后来王羲之又派人前去说服老婆婆割爱,老人还是不答应。那人只好开诚布公地告诉老人说,那是王羲之所要。当时王羲之是妇幼皆知,享有美誉的大书法家了,老人喜出望外,又听说王羲之要亲自拜访她,更是高兴。第二天,王羲之带了不少礼品去登门求鹅,不料老人为了招待这位大人把鹅宰了,当王羲之不见白鹅,并得知鹅已被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伤心地离开了农舍。以致回家后〃叹息弥日〃。
山阴有一位道土,养了许多白鹅,王羲之看见了非常喜爱,向道士购买。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应为《黄庭经》),当举相赠耳。〃要王羲之抄写经文作为交换条件。王羲之爱鹅成癖,又是道教的忠实信徒,故欣然同意。他怀着虔减之心花了半天的时间,工工整整地抄完了经文,十分高兴地〃笼鹅而归〃。唐代大诗人李白根据这一传说,先后写了两首诗。一首题为《王右军》的诗: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滨。
扫素写《道经》,笔妙精入神。
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后来又写了一首《送贺宾客归越》的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若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道德经》即《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黄庭经》是道教一种经的经名,两者是不能混同的。然而在流传的过程中,将《黄庭经》误写成《道德经》了。
《晋书·王羲之传》也有此错误,①李白在两首诗中都写换鹅,一首是〃扫① '宋'程大昌《演繁露》:《换鹅是黄庭经》条。
素写《道经》,一首是〃《黄庭》换白鹅〃。李白于天宝元年游会稽时所写的《王右军》,当时可能是根据传说,写成〃道经〃。后来也许看到了换鹅的书法作品,知道这是《黄庭经》,所以天宝三年正月送贺知章时所写的诗中写成了〃黄庭换白鹅〃,以示更正。《黄庭经》是王羲之楷书的代表作,如今每当我们欣赏这幅名作时,尤感其气韵高逸,笔致婉丽,李白〃笔妙精入神〃的评论并非溢美之辞。
(二)书扇济贫
王羲之为官期间经常深入底层贫苦百姓中,体察民情。有一次在蕺山看到一个老妇卖六角扇②,这种扇子是用竹蔑编成的,为了制作和使用的方便呈六边形,现在绍兴一带山村里仍有用这种扇子扇风纳凉。由于当地百姓普遍贫穷,虽然这种扇子非常便宜也无人问津,老妇忧心忡忡满面愁容,王羲之看到这种情景,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找来笔墨在老妇出售的所有六角扇上都写上五个大字。王羲之当时已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了,虽不能说是一字千金,但想求他的字也是不容易的,老妇人由于孤陋寡闻,有眼不识泰山,她被这位官人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羲之便向她说明〃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老妇半信半疑照此办理,果然人们争相购买,六角扇销售一空。第二天老妇又掮了一批竹扇来,再求羲之书写其扇,羲之只好笑而不答了。民间传说老妇还找到羲之家中要他继续为她写扇,羲之哭笑不得只好东躲西藏,传说如今绍兴市的〃躲婆巷〃就是他躲藏的地方。
蕺山南麓的戒珠寺,相传寺址为王羲之别业,寺前有他的养鹅池和洗砚池。王羲之喜欢玩明珠,一天明珠不见,他怀疑是与他关系甚好的老僧所窃,老僧含冤而死。后来一只鹅死了,宰杀后发现了那颗明珠,王羲之后悔莫及,决定舍宅为寺,以戒玩珠之癖。
(三)入木三分
传说王羲之有一次走访一门生家,不巧门生外出未能见到,此时羲之在门生的书房里看到一张桌子,台面光滑如镜,洁白如纸,书案上还有一砚新墨,于是王羲之信手拿来一支毛笔,舐蘸了墨在桌面上急书挥写,不一会字迹满桌,王羲之便停笔归去。门生的父亲回到家中看到台面上墨迹斑斑,火冒三丈,便责问木工谁敢如此放肆,木工只好照直说来。门生的父亲令木工将台面刨去一层,结果刨掉了三分还清晰地看到字迹。从此〃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书法笔力遒劲雄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对于〃入木三分〃,还有另外一种传说:王羲之曾经写过祭北郊祝版(古代祭祀时写祝文的版),晋成帝时决定更改原有况文,故请工人将版面刨去三分厚度,不料王羲之的字迹仍然可见??有人认为,〃入木三分〃显示了字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字的笔画打破了平面局限而具有立体感。这种论点未免太〃现代化〃了,当时的中国人尚未有追求立体感的审美意识。〃入木三分〃与〃力透纸背〃在古代都是对字的骨力形象的一种夸张与形容。
《晋书·王羲之传》原来是这样记述的:〃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上面的两种传说很可能源于此,《晋书》作为史书,绝大多数内容是有事实根据的,由于后世人对王氏书法艺术的酷爱与推崇,故在《晋书》记述② 蕺山:位于绍兴市东北隅。根据《山阴县志》记载:〃山多产蕺,蔓生。 茎紫,叶青,其味苦,〃越王勾践常到这里采集这种植物充饥,以不忘报仇雪耻, 故名蕺。
的基础上演绎出许多富有夸张色彩的情节来。
 

第二章 政治思想
王羲之自二十二岁任秘书郎至五十三岁辞官退隐,他的政治生涯达三十一年之久,其间政局多变,矛盾错综复杂,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王羲之为官期间对民情了如指掌,深知人民的疾苦。朝廷赋役繁重,人民不堪忍受,他同情百姓,主张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他曾指出:〃任国钧者〃要〃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①王羲之身体力行,忠于职守,为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北伐是东晋朝野关心的重大举措,王羲之〃审量彼我〃,决定支持或是反对。他曾指出殷浩北伐必败,其结果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见。他虽然未曾亲自指挥和参加任何战争和战役,然而他的真知灼见足以证明他有鉴裁之能,显示了政治上的成熟。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故笔者将北伐问题放入政治思想一章里一并评述。王羲之作为一位有理想的政治家,一个伟大的目标始终在驱动着他,那就是,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一、重民爱民思想
王羲之在会稽任内史期间,针对东晋当时存在的弊端,发表了一系列的政治见解,向朝廷和某些当权者提出了许多从宏观到微观、从大政方针到具体实施的正确的建议。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职责范围之内,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辞辛劳,不避风险,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实事,为稳定时局作出了很大贡献,政治业绩斐然。他胸怀宽大,一身正气,勤政廉政,表现了一种忘我的精神,他在《深情帖》中说:〃古人云:'行其道忘其力身,真。'卿今日之谓,政自当豁其胸怀,然得公平正直耳。〃①王羲之引古人的话说明当今,行政必须豁其胸怀,然后才能公平正直,事事、时时顾及自己的得夫,这样的人是不能行政的。王羲之在任职期间,是一位为古人所说的行道忘其为身者。王羲之正如宗自华所说他是一位〃浓于热情〃的人,他以艺术家的胸怀热爱人民,对人民一往深情。
(一)开仓赈贷
王羲之曾对朋友说,有的官员不肯多为人民做事,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任期一到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这叫什么父母官?王羲之为官清正廉洁,十分体恤人民的疾苦。就在他任会稽内史期间,有一年在他管辖的地域之内发生了灾荒,老百姓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不少人贫病交加在死亡线上挣扎。面对这一严重灾难,羲之心急如焚,这时有人提出:由官府拿出一点钱、粮来攸济灾民,但这显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有人提出,从外地运粮到会稽来,但当时其他地方也没有粮食,更何况远水救不了近火,难以解决燃眉之急。这时王羲之巡视郡境五百里,断然决定打开城南几座大粮仓赈济灾民。当时主管补给业务的刘平急忙提出:那些仓库听存粮食是百姓交给朝廷的赋税,动用不得!擅分税粮轻则罢官,重则杀头!王羲之向刘平和其他官员解释,粮是百姓缴的,如果百姓逃荒的逃荒,饿死的饿死!又有谁来交粮纳税呢!救命如救人,至于后果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① 《晋书·王羲之传》。
① '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军集》。
事后朝廷、皇上并没有对王羲之兴师问罪,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王羲之在危急关头开仓赈贷,救活了很多人,他们来年可以交纳税赋。在执行这一举措时,官员都没有营私舞弊行为。其二,王羲之同情人民,关心大众,在会稽很得民心,威望很高。其三,东晋皇权不振,东晋的皇帝不比其他朝代皇帝至高无上,一呼百应,他对权臣有很大的依附性,权力有限。王羲之在朝廷有三亲六戚二十余人,掌握实权,东晋政权依赖他们支撑,皇帝也不能随意降罪于王羲之。
《晋书·王羲之传》云: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又遗尚书仆射谢安书曰:〃顷所陈论,每蒙允纳,所以令下小得苏息,各安其业。若不耳,此一郡久以蹈东海矣。〃作为父母官的王羲之经常上疏力争,要求减少赋役,减轻人民负担,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往往获准。在这之中,谢安起了不小的作用。王羲之在致谢安的信中,表达了感激之情,甚至用夸张的语言说,如没有他的鼎力相助,会稽一带早就蹈入东海不复存在了。
(二)禁酒节粮
东晋时期饮酒成风,特别是那些风流名士更是整天酒醉如泥,疯疯癫癫地大发议论。这种风气自然也波及到民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同僚们被当地百姓宴请,席上自然少下了酒,王羲之酒量很大,也许他会痛饮一番,然而他端起酒杯呆在那儿,踌躇了半天没有喝,众人都纳闷不解。
王羲之回到官府问手下的官员,本地一年之中用于酿酒的米、麦、高粱等粮食要多少斤?大家面面相觑,回答不上。过了好一会刘平才说:〃属下不知道具体数量,不过百姓都会人工酿酒,井市也有水酒出售,日子艰难大家借酒浇愁。每年酿酒所用的粮食,其数量相当可观。〃王羲之这才说明自己的意图:这些年灾荒不断,年景不好,粮食精贵,酒不饮无妨,没有粮食就会饿死。粮食从播种到收获要好几十月时间,来之不易,我们要把仅有的一点粮食储备起来,以作度日之须。现在下令,本郡在一年之内不得酿酒,市面上也不得出售酒类。禁酒这一举措,在此以前曹操也曾实行过,那是为在困难的条件下筹措更多军饷用于战争。而王羲之则是为了〃救民命〃,其意义是不同的。〃禁酒节粮〃实施以后,果然节约了谷物,使粮食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余万斛米,乃过于租。〃① 然而,王羲之却受到各方人士的指责非议,他曾经写信给他的好友谢安阐明下令禁酒是为节约粮食,防止百姓被饿死,除此之外别无良策。他说:〃百姓之命倒悬,吾夙夜忧。此时既不能开仓庚赈之,因断酒以救民命,有何不可?而刑犹至此,使人叹息,吾复何在?〃②王羲之万分感慨,他愤怒异常地写道:〃处世不易,岂惟公道〃。③
 

二、进言改革
(一)复开漕运
① 《断酒帖》,《汉魂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军集》。
② 《断酒帖·又》,《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军集》。
③ 《方轨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军集》。
所谓漕运,旧指通过水路(间或陆路)将粮食解往京师和指定地点的运输。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将山东粮食运往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作军粮。汉桓宽《盐铁论·刺复》云:〃泾淮造渠,以通漕运〃。事实正是如此,汉代〃始引渭渠以漕山东之粟,旋濬褒斜以致汉中之谷,初不过岁运数十万石,及其盛时,岁益漕六百万石,类由河渠疏利,治之有方。魏武篡汉,偏安洛阳,然犹任邓艾,广开漕渠以达江准??〃历史进入晋代,由于战争不断,中华大地呈割据局面,漕运久停。到北伐之时一切军需只好转运供给,西输许洛,北入黄河,应征服役的民工忍受不了苦难,故〃流亡日众〃。更重要的是东土饥荒,自不暇救。
早在未有漕运的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惠王(即梁惠王)对灾荒采取〃移民就食〃的方法,即河东发生灾荒将民众移至河西,如果河西遇灾则移民于河东。有了漕运这一良法,一遇到灾年,则以粟就人,而不是以人就粟。〃移民就食〃使百姓拖儿带女离开自己的家园,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再者灾荒严重的百姓食不果腹,疾病随之而来,移民有时难以实现,将会有很多人因饥饿奔彼而丧生,这都是弊端。而漕运以粟救人,百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抗灾自救,以免跋涉之苦,这对保护劳动力,发展生产无疑是有利的。漕运于国于民均有大益,王羲之毅然向朝廷建言复开漕运,并提出了实施办法: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复催下,但当岁终考其殿最。长吏尤殿,命槛车送诣天台。三县不举,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极难之地。王羲之希望朝廷将复开漕运的事决定下来,并委派下臣实施,到年终以此来考核政绩,尤其是长吏如不能完成任务,政绩很差,可送至大台治罪。如果三县不实行,则郡守必须罢免,或派到环境艰苦的边疆,降职使用。
(二)惩办贪官
王羲之在视察诸具时,发现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耗〃,管理不善,如虫、鸟、鼠、至食以及发霉变质等消耗,是有一定规定的,超过了范围就是仓督监的失职行为;仓督监自己盗窃官米是执法犯法,有的数量巨大,如余姚一个具就达十万斛。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如此,属会稽管辖的其他诸县也同样如此。由于地方官贪赃枉法,致使国库空乏,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危及整个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他主张对那些奸吏给予重判,〃诛翦一人〃起到〃杀一人儆百〃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其后便断〃。
(三)
改进征役 修改刑法北伐军兴,战争不断,东晋初建时,司马昱的〃宽众息役,惠益百姓〃的政策和许诺,根本兑现不了。出现了百姓流亡,户口日减,百工医寺,死亡绝没的局面。王羲之详细分析了发生这种状况的源由,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自军兴以来,征役及充运死亡叛散不反者众,虚耗至此,而补代循常,所在调困,莫知所出。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则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辄令其家及同伍课捕。课捕有擒,家及同伍寻复亡叛。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其源在此。又有百工医寺,死亡绝① 王羲之:《与尚书仆射谢安书》,《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军集》。没,家户空尽,差代无所,上命不绝,事起或十年、十五年,弹举获罪无懈息,而无益实事,何以堪之!谓自今诸死罪原轻者及五岁刑,可以充此,其减死者,可长充兵役,五岁者,可充杂工医寺,皆令移其家以实都邑。都邑既实,是政之本,又可绝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复如初耳。令除罪而充杂役,尽移其家,小人愚迷,或重于杀戮,可以绝奸。刑名虽轻,惩肃实重,岂非适时之宜邪。①〃征役及充运死亡叛散〃②人数很多,官方按常规〃补代〃,结果是〃上命所差,上道多叛〃③,负责管理的官吏索性与叛音席卷同去。至于为何吏与叛者一直叛散,因为这方面官吏也相当艰辛,他们对朝廷和当时的法律心怀不满,发生叛乱事件,叛散者的〃同伍〃,同样要受〃课捕〃,与此同时对叛者的家人也受到课捕,家人得到消息纷纷逃亡。上述的原因还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百工医寺,死亡绝没,家户空尽〃④,没有人被差遣替代。王羲之提出减少判死刑的人,让他们补充兵役。判五年徒刑的〃可充杂工医寺〃,充当杂工医寺的人,他们的家要移至都邑,否则,逃亡的事将与以前一样,移其家〃可绝其亡叛〃,因为家在都邑生活比较安定,逃跑亡叛必须顾家小,再者都邑范围有限,管理比较严密,全家亡叛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百工⑤可以生产各种手工业产品,这些产品既可保证朝廷官府和军队的需要,也可以供应市场。医寺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对于保障百姓健康和战时医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重新建立和稳定百工医寺的队伍,事关重要,有了他们,城市就比较充实,他们不叛亡,社会也就稳定多了。部邑充实稳定是政治之本。王羲之将自己的政见概括为:〃罪而充杂役,尽移其家〃,重罪者判以死罪。刑名虽轻但惩办实际上很重,是不合时宜的。
王羲之巨识深邃,先觉于人,很多主张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未能实施。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王逸少在东晋时,盖温太真、蔡谟、谢安石一等人也,直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其操履识见,议论闹卓,当世亦少其比。
诚然,这样的评论是符合实际的。然而一个人的功名成就,除了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思想之外,还要有许多条件,其中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诸葛亮才华横溢,谋略超群,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及群雄逐鹿的历史舞台等客观条件与机遇,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就无法施展,更谈不上有伟大的功名与光辉的业绩。
王羲之的许多政治主张均未被当权者所接受,内心是非常忧愤的,特别是伯父王导、工敦,岳父郗鉴亡故以后,他更加无能为力。王羲之的思想主张并非纸上谈兵没有价值。历史是一面镜子,他的主张对南北朝也产生过积极影响。南朝北朝对峙,特别是南朝偏安一隅与东晋相似,他的许多政治主张被当时的政治家所〃移植〃采用,都产生了积极的有益的效果,这些都斑斑可考。
① 《晋书·王羲之传》。
② 《晋书·王羲之传》。
③ 《晋书·王羲之传》。
④ 《晋书·王羲之传》。
⑤ 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例如,刘宋政权曾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赋役,减少部分杂役、谣役;宋文帝采取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以及赈济灾民等许多措施。元嘉十二年(435 年)丹阳、淮南等地淫雨成灾,政府除诏免灾区一切租役外,还从徐、豫、会稽等地调大米万斛以赈济灾民;还规定〃凡欲附农而粮种匮乏者,并加给贷〃;在元嘉年间,对江汉漕河进行修凿,以广漕运。《南齐书·明帝纪》载建武元年(494 年)诏曰:〃细作中署、村官、车府,凡诸工可悉开番假,递令休息。〃也就是说工匠在上番服役之外,可以有自己支配的劳动时间。这些都说明,王羲之曾经提出的政治主张在南朝实行以后,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曾起了积极的作用。
王羲之是作为一个名垂历史的书法家,对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有如此精辟的见解,古往今来委实是不多见。
 

三、反对愦愦之政
王羲之〃少有美誉〃,是王氏望族的的骄傲。作为三朝辅政掌有实权的伯父王导,对他有不少赞扬之词,非常器重他。王导要他到朝廷任侍中、吏部尚书一类要职,他总是推托谢绝:〃吾素自无廊庙志,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①后来投入了王导的政敌庚亮的幕中,充当了参军。王羲之弃高官当幕僚,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原因的。古代文献虽然对此没有专门的记述,但我们分析这一方面的原因,从中可以了解王羲之的政治主张。在王导辅政期间,豪强横行,贪赃枉法,人民大众苦不堪言。王导对此则采取容忍宽恕的态度,有时仅惩办下级人员,以此敷衍塞责。人们对此非常愤慨。庾翼在给庾冰的信中,表示了他对王导的不满情绪。〃大较江东政,以伛儛豪强,以为民蠹,时有行法,辄使之寒劣,如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而直打杀仓督监以塞责。山逻作余姚半年,而为官出二千户,政虽不伦,公强官长也,而辟共驱之,不得安席。??虽皆'前宰'之昏谬,江东事去,实此之由也。〃①〃前宰〃王导的昏谬是当时朝野议论的话题,人们对王导的治国方略称之为〃愦愦之政〃。〃愦愦〃是贬意同,糊涂、昏乱的意思。也就是说王导施行的是昏乱之政。而王导本人对此却不以为然,他曾说〃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②徐广《历纪》曰〃导阿衡三世,经纶夷险,政务宽恕,事从简易,故垂遗爱之誉也。〃果然如此,后人对他的〃愦愦之政〃大加赞赏。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历任元、明、成三帝,是权重位高的三朝元老,历史上的评价很高,《王导传》六千余字,几乎全是溢美之辞。他在建立东晋时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务存大纲、不拘细目〃的执政方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晋初立,需要安定的现实要求,但此政治方略不能全盘肯定,特别是在后期有较为恶劣的后果。据《晋书·顾和传》载:〃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和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既然可以网漏吞舟,何须〃察察为政〃?细致了解治理情况岂不是多此一举?在当时由于① 《晋书·王羲之传》。
① 《晋书·庾翼传》。
② 《世说新语·政事》。
王导的愦愦之政,对贪官污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门阀豪强更是宽容放任。〃时王寻辅政,主幼时艰,务存大纲,不拘细目,委任赵胤、贾宁等诸将,井下奉法,大臣患之。〃①鉴于这种情况,陶侃和瘦亮都曾想起兵废黜王导,由于郗鉴的劝阻,未曾行动。王羲之对在王导政治统治下的时局极为不满,尤其对〃仓督监耗盗官米〃的罪恶表示极大的愤慨。主张惩办贪官污吏和不称职的官员。王羲之反对〃网漏吞舟〃、反对王导的〃愦愦之政〃是不言而喻的。
 

四、政治理想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拔萃国举〃,在他一生中不乏救国匡时之志。他给殷浩的书信中曾表示: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吾虽无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固当不同于凡使,必令远近咸知朝廷留心于无外,此所益殊不同居护军也。②当时关陇由苻秦王国统治,已蜀是由成汉王国霸占,他们都很强大,经常侵扰东晋,构成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