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敦煌变文集新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咧校释跛即Γ硪怀四巳酥婪ㄒ病K啪彻び喙び嗑病6撸鞠肿栽冢校üΓ┑略簿鸵病H珀汝^崛山,山胜余山,显此法胜,此山独胜,高而复显,出过二乘,自在●●(巍巍),功德满故。又云:国胜余国,无丽物而不出;法胜余法,无嘉德而不且(具)。山胜余山,谓瑞鸟之所栖止。法胜余法,谓上人之所游●(护)。还有甚人?莫不是诸方菩萨各门舍利弗等游此会中。韵

鹫峰王舍两●(俱)美,余国余山难可此(比)。
莫说人皆智惠(慧)人,兼缘地总贤灵地。
足珠珍,多锦绮,软草祥花咸〔具〕备。
九夏无劳远远敷,三秋镇有长长媚。
大乘经,也如是,诸教诸经难可比。
菩萨无非现化身,声闻各总居●(权)地。
遣彼边,明不二,接物投机皆得备。
浼(说)有还逢破有居,谈空或说非空义。
鹫峰山胜法会殊,王舍国强经不异。
所以如来向此中,长时说据三拫(根)记。
国强山胜地英灵,〔□□□□□□□〕。
武鲁人人皆节相,文儒个个是公卿。
八方礼义曾无乱,四海风仪别有情。
是以世尊怜●事,长于此处说真经。
山又好,法能嘉,山法无偏圣所夸。
法贯深根生道种,山栖就(鹫)鸟拆祥花。
要来王舍程非远,拟往香风路不赊。
说报恩经于此处,有几多罗汉唱将来。

经与大比丘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如摩诃那伽,心得自在。摩诃迦叶

与者,兼共●(菩萨)。龙树云:一处一时,一心一戒,道同一解脱,是名共。大比丘者,一云怖魔比丘。若行一切魔怖,皆当礼敬。缘有五种德: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的(适)莫故;四者,委弃身命,遵崇道故;五者,至求大乘,救度人故。创发此心,令魔恐怖,故云魔怖。韵

●(剃)除发须坚持戒,妄念邪情专破怀(坏)。
意地非论毁相仪,心中兼已离恩爱。
取菩提,心不背,誓与有情填苦海。
为有如斯德在身,魔怨所以长惊退。
清高节操伏王侯,三事由(田)衣信脚游。
恩爱岂曾●(关)口腹,形仪未省学妆修。
有栖心处生穿凿,无益门中不嘱求。
长遣魔怨怀怕惧,方得名为大比丘。

二者名乞士,出家之人虚心求道,无所●(贮)畜,外乞衣食,以资色身。内之(知)门法,度之(诸)人众,故云乞士。韵

持盂聚落求斋饭,济给身躯摧我慢。
物外之言不挂心,情中境像专除散。
伏利名,闭松〔●〕,长使俗尘生仰羡。
讨究真经度脱人,方契当时出家愿。
身无拘系●(院)清幽,大似平江不系舟。
既解情中无境像,应难闲事挂心头。
盂中香饭时闻化,●(架)上田衣不乱求。
长使俗家生仰羡,方得名为大比丘。
上来比丘竟。

此经比丘是大阿罗汉。梵语(行?)已立不受后有已下,毗婆沙九十四云:何故名阿罗汉?答:应受世间胜供养故,名阿罗汉。复次,阿罗者,谓烦恼名能害(割),用利惠(慧)刀,害(割)烦恼贼。此罗汉等,或是久成正觉,权作●(声)闻,新伏无明,令无余故,若阿罗汉,又阿罗汉名生。阿是无义,以无生故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界趣生死法中,不复更生也。又汉者名一切恶不善济(法)。纔升果位。计数即尘沙莫及,都标即二万八千。阿罗者,即远离生义。远离诸恶不善法者,名阿罗汉。此口心恶者,理(谓)不善业;不善者,理(谓)一切烦恼障善法故。同于佛会之中,听说报恩经典。说为不是违义,如有颂言,远离恶不善,安住胜义中,应受世供养。

贪嗔皆〔□〕断,尽是阿罗汉。
来●(往)得逍遥,生死难萦绊。
惠(慧)●(剑)镇锋铓,智月长圆满。
龙天释梵人,见者皆称赞。
会中罗(汉)好仪形,月面长眉眼绀青。
身挂紬袍云片片,手棰(摇)金锡向(响)玲玲。
行时每遣香明起,定里长裁(栽)觉树荣。
总与如来为弟子,显名故入大乘经。
一队队,遶金台,还列高低次第排。
愿听三祇除见执,希闻一法得心回。
伏缘自到居岩谷,誓与群生灭障灾。
不可交声闻空在会,合应有菩萨也唱将来。

经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此诸菩萨,久植德本。●于(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常修梵行,圆满大愿。其名曰●●(菩萨菩萨)

菩者〔菩〕提,此云觉,即所求佛果。萨者〔萨〕埵,此诸有情,即所化众生。摩诃萨,大也。谓此有情,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证大道故,故云菩萨摩诃萨。若据梵语全呼,唐言好略。今此经更着摩诃萨,具大菩萨。又菩萨,所求义,萨埵义,勇猛义,不惮辛苦,求大菩萨。有者有能,故名菩萨。相者也,●(菩萨)时也。梵行已下直(兼)在家。

虽居尘俗情高豁,恤物忧贫无暂歇。
见苦长闻起●(对)治,于人未省生怨结。
保行藏,持不煞,念念中间专省察。
坚固身心虽在家,此人也得名菩萨。
虽居俗舍浑客尘,别有阴功伏鬼神。
无恨怨酬(仇)无爱春(眷),不怜毫(豪)富不斯(欺)贫。
破除己物如他物,保惜他身似己身。
坚固彻头行这行,也得名为菩萨人。

经中菩萨者,不同此辈,本是位趋十地,果满三祇。垂恐(悲)愿而往覆阎浮,现神光如(而)周游净土。世无二佛,国无二王,是以权菩萨之形仪,切在助释迦而宣闻。万八千之名号,以(似)有差殊;四广大之坚心,略无高下。●(俱)持璎珞,各挂天衣。礼巍峨调御之法王,听洁(浩)瀚幽深之妙典。韵

三僧祇劫除烦障,百亿分身曾供养。
释梵诸天起敬心,龙神鬼趣生回向。
为众生,心愿广,誓把尘劳与扫荡。
见道如来说此经,所以权为菩萨相。
修城(成)●(果)满觉圆明,不异从头遍礼名。
旋遶宝花舒王(玉)晼(腕),●杨(发扬)金口整珠璎。
多兴利便缘含识,广起慈悲为有情。
知道释迦宣此教,故来同听大乘经。
悲愿切,救轮回,见者须交业障摧。
现顶宝冠申请益,隐眉毫相侍莲台。
随天衣动香风起,逐足旋行瑞叶开。
严饰得道场只皆好,更应有天众也唱将来。

经复有无量百千欲界诸天子等,各与眷属,赍诸天上微妙香花,作天伎乐,住空中欲界。

并有身光闪烁,〔□〕晚日之无〔□〕;体相庄严,共诸而有异。纔言正座,宝殿盘旋;拟道闲游,彩云捧拥。身披妙服,轻可三●(铢)六铢;顶戴星冠,花有百朵千朵。眷属也无非玉女,待(侍)从也莫不天男。似闇室内一盏明灯,如众星中一轮朗月。知佛欲说大报恩经,与天众●(俱),咸离上界。雨名花于空里,奏仙乐于云中。只逾克〔□〕中门,总到耆阇法会。

欲界诸天无量,闻道报恩演畅。
他也整顿威仪,各乃排比队仗。
披妙服以忻欢,蹑彩云兮阳御(?)。
日月●(岂)敢争光,天地不能拦障。
花乱雨以缤纷,乐同音兮响毫(亮)。
麦(蓦)地空中顿下云,各自持花申供养。
当时欲界及诸天,闻道真经我佛宣。
各整威仪离宝殿,●(俱)来眷属下人间。
鼓神仙乐胜(腾)三界,雨妙香花遍大千。
只似如今弹指顷,一时已到法王前。

经诸天龙夜叉至退座(坐)面。

若论大众,不异(易)侧(测)量,或是圣贤,或是龙鬼。个个执持●(幡)盖,人人整顿威仪。以(似)星蔟(簇)高天,如雁奔阳浦。或有小小个勤●(策),威即降龙;也有老老大沙门,力能伏虎。或有能杨(扬)邪辩,击论鼓而魔党顷(倾)心;也有妙运法音,说志理而天花落座,或有身披百纳(衲),袈裟上点点云生;也有意●(博)三乘,口海内滔滔义泛。或有长者居士,抱(抛)荣贵而出家;也有帝主后妃,募(慕)高闲而求道。阿修〔罗〕即摄诸法曲,干闼婆即呈妙清歌。乃如斯便数若何(河)沙众,围遶释迦化主。

声闻菩萨兼龙鬼,浩浩如砂难总记。
风之旋来海角清,神仙乱下祥花坠。
满虚空,遍天地,●(垓)罗未省纤〔尘〕起。

双恩记第七
经尔时太子闻是语已,悲泪满目。世间众生造诸恶本,众苦不息,忧愁不悦。即回车还宫。
太子比意出游,翻招苦恼。为睹前●(耕)织等,不免泪流盈目,尘坌满身。嗟众业之极多,愍二苦之太甚。强欺弱者,几时解息于冤家;富役贫人,何日破除于辛苦。是以回车上路,整队还宫,音乐闻如不闻,舞袖见如不见。惊讶满堤之嫔婇,五五三三;恛惶阖国之生灵,千千万万。如云急过,似鸟奔飞,正在商量,已却归殿。

偈曰:
悯念众生业所为,袖淹双泪●(旋)还垂。
行行舞伎似无见,接接笙●(歌)如不知。
揭地鼓鼙嚝绿野,怅(帐)天尘土绞红旗。
满城惊讶出门看,人闹马斯(嘶)皆总归。

既回不乐。王问曰:「汝比出游行,今何故不乐?」太子曰:「
父王!我比出游,看园苑,不知人世有此辛〔苦〕。为骨肉之营摸(谋),致衣食之伤害。耕者出虫而鸟啄,织妇纺缕以子劳。屠宰煞●(戮)于牛羊,捕猎罗钧(钓)于鱼雀。互兴损害,终结冤家。苟事谩心,以强欺弱。所以不忍睹见,车马却回。众人既迫于煎煞,独自何须于快乐。

偈曰:
只管尊高处帝宫,未知门外苦千重。
烹燖唱叫恨屠子,网捕喑嗟伤钓翁。
少妇车前乇(屯)然(丝)缕,老乌犁过●(旋)衔虫。
都由煞害兼衣食,所以归来不愿逢。

王曰:汝极错吴(误)。人之世间,贫富随业,皆须衣而裹体,复籍(藉)食以养身。不纺而何致衣裳,不种而何求粟麦。至如飞禽走兽,大体亦然。随果报而虽(难)别形仪,配业缘而互相食敢(噉)。鼠为猫之煞害,匪自人教;蝶遭蛛之网并(罟),尽随天使。汝莫伤叹,此盖常规。若劳我之精神,又何名为孝道。

诗曰:
天配人生岂自由,有亲有爱有冤酬(仇)。
福深尽为多曾种,分薄都缘不广修。
贫女制衣功纺识(织),耕夫种植仕(事)田畴。
思量总是寻常法,何必归来独致忧。

太子曰:「然即如此,不敢违王。欲拟上闻,请乞一愿。」王曰:「汝但取吾意,音乐自娱,凡有所须,我皆随汝。」

吾唯有汝偏怜惜,满国黄金未为直。
岂独忧愁世苦辛,何偏伤愍人●役。
阎浮提,随业力,但自安和莫煎逼。
又说别怀弘愿心,一依所要无违逆。
初间见汝载愁归,未测因由极贮疑。
贵贱岂关今世作,矩(短)长皆自宿缘随。
何消挠思加忧恨,但自宽怀好保持。
若有愿心随速说,一看所要必无违。
龙颜频视事难裁,子未披甲永系怀。
寸步含疑何日了,双眉族(簇)恨几时开。
臣寮惕惕随班望,嫔采兢兢出殿排。
只候诸官言奏对,大家安乐唱将来。

经太子白言:「愿欲得父王一切库藏所有财宝饮食,用施一切。」

太子曰:「王是我之父,我是王之儿,既有私愿,心(必)合细其敷奏。愿得王之饮食,济接饥人;愿得王之珠金,布施贫士。使织妇不劳于机杼,耕夫罢役于犁牛,渔翁断钓于江河,猎士解〔弓〕于林野,屠宰放猪羊之命,不结冤酬(仇);采捕舍燕雀之生,断除惊怕。咸令充足,普使安宁。伏乞圣慈,许令开库。」

偈曰:
我为生灵苦恼拘,并缘衣食作崎岖。
耕桑处处忙三际,营宦门门役九衢。
愿使煞伤皆总免,欲令疲弊尽昭苏。
乞王库藏皆充施,未委天心舍得无。

王曰:「随汝所要,不逆汝意。」太子遂喜,选日开库般(搬)物。以五百大象载出四城外,宣令国土,凡有所要,不逆其意,具在经文。

于是锁钥齐开,封题并坼。珠珍卸●(●),宝具分楼,并工搬运于天庭,簇手腾移于御库。差罗异绣,尽雄藩朝贡之仪;瑞锦音(?)绫,皆大郡谢恩之礼。玉带盘●而积屋,金瓶束榽()以排山。镂花之迭●何穷,起突之舡连莫数。见钱等●尖可算,杂彩并海水方齐。五百象●而以夜继明,四城门●(垛)而自高及下。降敕召衮孤之者,道路如流;闻锺(钟)集耕稼之民,村园竞集。逐所要而一任般(搬)取,随希求而不障往来。何言于大有之年,远谢于无虞之岁。

君王为子倾诸库,五百象●排四路。
钱绢绫罗泛指埠(堆),金银珠玉何穷数。
诏殊藩,宣近辅,纶指(旨)普天广流布。
但是贫寒速遍寻,无论好丑须济(齐)赴。
国王应愿念生灵,太子施财兴济度。
一取来求不障兰(拦),任随所要无遮护。
众皆知,悉奔聚,状星簇兮如浍注。
换年少孤寒阙人,总教满足无贪姤。
象●出国并流传,圣主搜寻有敕宣。
一表帝王修净施,二彰太子结良缘。
依时集士如云赴,继日般(搬)财似蚁旋。
应是人家皆快活,排门比户散●(堆)钱。
州州县县是珍财,只管笙歌醉玉杯。
顿弃耕桑忙岁月,永抛经纪走尘埃。
愧惭天子恩波及,感荷王孙库藏开。
正是国人般(搬)取次,阿谁谏●(谍)唱将来。

经时库藏臣即入白王:「所有库藏,太子今已三分用一,王宜思之。」

此臣正直为心,忠孝成节,非关惜宝,却为勤王,忧国库之空虚,必朝纲之散乱,遂启白王曰:「太子取宝布施贫穷,自数月来,三分已一,不敢遮障,合具奏闻。请王诚(诫)之,勿令分外。」

臣主珍财合尽忠,堤防急疾要须供。
保持锁钥费身力,较察奸邪无少容。
府县凋残填纳库,生灵指(脂)血进王官(宫)。
数旬太子般(搬)●施,已是三分减一空。

王曰:「我子,不欲违拒。」又经旬日,转取多遂(遂多)。陼(诸)王臣众议忧烦,曰:「凡是国城,须凭库藏,财宝既竭,国力如何。不可掩惜人情,更须奏闻天听。」主藏大臣又再奏。

偈曰:
谬忝为王主藏臣,佩鱼衣紫入朝门。
惜言却是不忠孝,有事直言先奏闻。
赐罪任随刃下丧,诛家何惧失(火)中焚。
适来点拾诸珍宝,太子三分竭二分。

王闻臣奏,又敕云:「吾子不欲违拒,然卿小出稽迟,莫称其心,所贵挍却时光不取矣。」之主藏臣虽依王敕暂出,太子依日时节开库不遇,遂怒曰:「此小人,争敢逆我心意,多必是父王教矣。」太子遂少复思量,曰:「夫为孝子,不逆君心。未可自要结缘,倾竭父母库藏,须是别求财宝,救接贫穷,若不设计营摸(谋),何名施主。我今誓不取库内诸珍财,愿集多智人商量别营运。

忠孝仕君亲,不合逆王意。
忝作丈夫儿,争合为天地。
若有悲心愍憔悴,直须别有天生智。
免有君王心挠烦,谩教臣下言腾沸。
唯财唯力要亲招,唯福唯缘不相庇。
愿集城中众老人,别摸(谋)营修〔□〕坛施。
免招恶逆挠王情,又得依(衣)钱(前)库藏盈。
立使臣寮咸满愿,永除主掌别流名。
深知自过为人错,莫泥他冤出令行。
何似集贤商议取,共施智计与营生。
济人须是自丰财,多才临时耳(?)意怀。
多即我能施满足,少时他不为添陪。
嗔嫌岂可因缘就,欢喜方能智惠开。
敢问在朝卿相等,阿那边足利唱将来。

经尔时善友太子即集诸臣百寮共论议言:「夫求财于何业最胜?」

太子前作念,遂选日诣诸大臣问:
辅弼朝臣世共歌,名闻诸国计难过。
匡扶社稷咸忠政(正),陶铸生灵尽协和。
理乱境兵伤众暴,税田民不怨烦笴(苛)。
筭应也会求财路,那个门中利最多?

太子纔问了,中有第一大臣白太子,曰:「吾闻财广莫若营农。今年本种五升,来岁利收于十斛,不费人之远计,只烦牛以开耕。太子(半)出自于天时,太半兼归于地闰(润)。

润息村田更不过,无论夏麦与秋禾。
三升今岁垄三亩,一粒来年收一科。
种日役牛虽困惓(倦),熟时排穗莫当何。
既蒙太子垂言问,只有耕农利最多。

善友却答,偈曰:
深谢强摸(谋)计出先,思量未甚是佳言。
傥蒙熟去谁惭地,忽若旱来须恨天。
朝日尚难期晚日,今年早晚到明年。
比来怕见民辛苦,特地教人却种田。

别有一大臣曰:「不欲种田,无过养畜,或牛羊驼马,或鹅鸭鸡猪,随水草以滋生,逐放牧而肥盛。牛即以驭车般(搬)载,马即以涉路乘骑,猪羊而祭,鹅鸭以供承卿相。要者必买,无日暂停。方表利多,更难过此。」

偈曰:
养育全因水草肥,深宫太子也应知。
牛于要路公私载,马向门出入朝骑。
鹅鸭烹炮供辅相,猪羊宰煞祭神祇。
是人家要须教买,得利偏多更莫疑。

疋〔时〕太子闻之,又却答:
此计思量更不名,大能邪见滥朝庭。
发言争使我重问,塞耳转教人懒听。
束发堪嗟虚受禄,佩鱼可惜乱公卿。
比来怕业慊(嫌)怨债,特地如今却煞生。

此既不称太子意。最后有一大臣,精神爽明(朗),词辨分明。曲身而走出班行,仰目而直言启白:「太子!我见太子,非是凡人。有怨(慈)有悲,有智有惠(慧),嫌煞生怨债,不欲煞生;知营种辛苦,不欲营种。意今普令含织(识),无事安宁,着自然之衣,食天赐之●(饭)。破贪嗔痴之窟宅,出离尘劳;重戒定惠之身躯,圆通法行。莫若入大海内,拜谒龙王,求摩尼宝珠,与众生利益,要饭即雨饭,要衣即雨衣,要金银即雨金银,要珠玉即雨珠玉。不伤物命,不使心机,除非菩萨以能行,难可凡夫之去得。」

我知太子嗟生老,广运怨(慈)悲大能好。
岂是凡人见解功,直为菩萨修行道。
在迟迟,功草草,必与有情除热恼。
若欲皆令免苦辛,无过求得摩尼宝。
海龙珠宝号摩尼,求者千人得者希。
要饭便教倾美饭,须衣立使雨名衣。
●(般)般罗绮皆能出,种种金银一切随。
必若办心亲去得,是名太子不思●(议)。
菩萨行,且怨(慈)悲,凡小人民莫可知。
太子往来无障难,功能转更不思议。
虽切切,在迟迟,善事多摩(磨)花●(偏)移。
却怕众生薄福德,不逢太子却回归。
臣虽设计尽卑怀,去住临时好剸裁。
比要身安希偿禄,莫教王●(怪)却成灾。
彷徨失次唯忧耻,战汗交并未敢回。
太子当初闻此语,惬意不惬意唱将来。

经善友太子言:「善哉!善哉!唯此快耳。」即入王宫,上白父王。太子今欲大海采取好宝。

善友闻此臣说,忻喜异常。移时激赞于善哉,累顾称扬于快耳。再三感谢,实是智人。不觉举身,

合掌偈赞:
方信朝庭有智人,此之高●(计)未曾闻。
菩提路上逢良友,●●(热恼)城中睹惠(慧)云。
实为共心修利济,真名同力救沈沦。
愿吾来往无摩(磨)难,分一半功能奉献君。

善友太子说偈缵(赞)已,即入王宫,白父王,曰:「我为济贫,开王库藏;又恐虚竭,不欲破除。既乏力而无门,愿入海而求宝。请王教去,不要忧烦。远至半年,便即朝觐。」

我今入海求珠宝,普向阎游济孤老。
大把忧煎与改移,广将贫困令除扫。
日不遥,人满道,除分行装便应到。
特故朝参辞父王,愿王令去无忧惚(恼),
坦然平道并无山,商侣稠盈不至难。
去约数旬摸(谋)采访,来朝半岁便归还。
何消驿递排家馔,自有程粮逐意●。
只愿父王深体察,莫将忧惚(恼)作遮拦。
保持平善却归回,必没龙神与作灾。
损物人心终致患,利生天眼筭应闲(开)。
稍宽日月时通信,暂假恩情莫系怀。
想得父王闻(请?)语,大应不乐也唱将来。

经王闻此语,譬如人●(噎),亦不得咽,又不得吐。语太子言:「国是汝有,库藏珍宝,随意取用。何为方便,自入大海。汝为吾子,生长深宫,卧则帷帐,食则恣口。言今者远涉途路,饥渴寒暑毒,谁得知者!又复大海之中,众〔难〕非一。或有恶〔鬼〕毒龙,湍浪●(猛)风,回波涌复(澓),水泡之山,摩竭大鱼,往者千万,达者一二。汝今云何欲入大海,吾不听汝。」

佛报恩经第七
报恩经第十一
经得到此岸,见弟恶友,问言:「汝徒傥(党)伴侣今何所在?」善友既蒙龙王差鬼兵送出海岸,送已却回。见弟恶反,问:「五百商人,今在何处?」
下经答云:

「善友!船舫沈〔没〕,一切死尽,唯弟一身牵持死尸得全济,众伴财货一切已尽。」

偈云:
短寿长年莫定论,烟蒙咫尺岂能分。
久湆(谙)舡舫由(犹)为可,乍见波涛必丧魂。
翻覆任言天上宝,倾危何管国中尊。
诸多商侣皆沉没,唯我修心偶得在(存)。

善友闻已曰:「深喜深喜,财宝闲事。天下所重,莫若己身,但得身安,何愁珠玉。」恶友曰:「我即不尔,今愿富死,不贫而生。何以得知?我曾至冢间,闻诸尸鬼,作如是论,我所重宝,不能重身。」

经意元是诱兄珠之去处矣。

偈告兄曰:
兄见珠金实等闲,我于此舍最为难。
有财到国意方满,空手却归心总阑。
是事不知长似钝,见人少语也成烦。
争如富贵身●(终)殁,大胜贫穷住世间。

善友心信质直,所贵安在(存)弟意。恐海中沈却珍宝,倍生惆怅。寻与弟曰:「汝不要惆怅,沉没舡舫,极是闲耳。吾已得龙王如意宝珠。」恶友寻问兄曰:「珠今在何处?」答曰:「吾得宝珠,见在髻内。朝昏守护,动止堤(提)防。贵满父母之忧怜,兼救生灵之贫困。助弟喜庆,莫至劳心。雨得宝时,大家富贵。」

宝珠常在我头髻,今日分明言告弟。
暮去朝来受苦辛,劳心在意须藏闭。
雨珠金,弘救济,平等利生除困弊。
莽卤人来莫遣知,免遭劫夺违言誓。
此来已是有前期,蔟(簇)簇行程必不迟。
每忆当初辞国出,岂望今际得珠归。
倾心大作弘慈悯,雨宝偏能救国危。
除却路途分付弟,别人借问莫教知。
谓(为)之悲喜两盈怀,大愿今朝已允谐。
既有难思珠内宝,何须恋着海中财。
希求分外深为错,散失寻常不足哀。
恶友闻兄如此说,等应设计也唱将来。

经弟闻是语,心生嫉姤,忧恚懊恼。作是念言:父母而〔常〕偏心爱念。今复更得摩尼珠宝。我身今者父母恶贱,甚于瓦砾。

恶友因此念念,遂重起念偈:
善友承恩众具瞻,●●(头头)怜惜认憎(增)添。
行时嫔采千花从,卧则帡帷百宝□(兼)。
未到先排珂贝倚(椅),遥来已卷水精帘。
此时更得朱(珠)归去,看我如冤转被嫌。

纔自语心偈已,寻起合掌白兄曰:「快善!甚善!得此宝珠。今此险路,宜加守护。」善友直心,语恶友曰:「外(收)取此珠,勤加保护。我若歇息,汝宜看之;汝若睡眠,我自看守。」如是数日相随,皆如前说。

宝珠解下汝收取,在意着心勤守护。
行座(坐)专专共保持,睡眠好好相分付。
防恶人,看险路,见闻觉知必嫉妒。
忽然参差失坠他,●(拟)于何法申论●(诉)。
此珠希有贯(实)难求,不是龙王不易留。
汝睡必兄专意护,我眠托弟着心外(收)。
恶人奸巧争无计,崄路崎岖未免忧。
必若因●(循)遭失坠,檀陂(波)罗蜜大难修。
莫眠莫●(慢)莫迟回,莫信因循莫妄推。
莫遣违心于弟误,莫教失事把兄●(挨)。
几多孤老希今力,无限贫穷望此财。
如是相随经数日,到阿谁看守也唱将来。

经尔时恶友次应守珠,其兄眠卧,即起求二干竹刺兄两目,夺珠而去。

恶友设计,算兄睡着,次当守珠。求二干竹●(片)。
偈曰:
道途辛苦睡深更,善友沈然梦寐成。
上土(士)保持虽意在,恶人计校已心生。
酌量地里应难趁,顾望天何(河)必未明。
取二竹枝●(签)眼损,偷珠连夜发先行。

善友既被签目损,连唤恶友名字:「恶友!恶友!此有大贼,损我两目。」不知已先去矣。既唤不应,又更大声唱叫:「恶人!恶人!我目已损,若要珠,任将去。莫损我弟,我弟痴幼。」望空叫唤,语贼曰:

海宝摩尼一任将,自缘不解别收藏。
却忧我弟年痴騃,伏愿慈悲莫损伤。

如是叫唤求嘱,亦无人应,遂咸(感)树神。故下经云:如是高唱,声动神祇,经久不应。尔时树神即发声言:「汝弟恶友是汝恶贼,刺汝两目,持珠而去,汝今唤恶友〔何〕为?」

以偈告曰:
不在高声唱叫频,更深空使动龙神。
偷珠将去非珠愿,损汝眼伤是汝亲。
休费语言求彼命,谩〔□〕恩爱惜他身。
要知贤弟今消息,便是将筌(签)下手人。

善友曰:「苦哉!苦哉!何知此事!」
仰天深夜倍号哭,双眼痛兮痛难触。
不易知他嫉妒情,如何拔得干枯竹。
何怨酬(仇),何骨肉,合面草●(头)血流漉。
比者将为真弟兄,谁知有此心中毒。
错疑错为贼来侵,此行乖差●(叹)古今。
珠逐恶人星夜去,血随干竹草头霖(淋)。
语多种种伤无尽,哭断声声痛转深。
将为慈悲真我弟,谁知怀此毒身心。
和身合面嫩(懒)能回,石作心肝见也摧。
走兽曲蹄咸怅望,飞禽敛翅尽悲哀。
不唯永夜无辜逝,兼向长途●(绝)主埋。
恶友既将珠走去,还向何国土也唱将来。

经尔时恶友赍持珠宝,还归本国,与父母相见。日(白)言父母:「我身福得(德),而得全济。善友太子与诸从伴薄福德故,没水死尽。」

此即恶友太子偷珠先去,归到本国,白父母:

善友前生业所为,泛沧波里独身危。
几多珠玉被风陷,无限经商遭水吹。
未发挤排由(犹)可慎,上舡悔恨已难追。
人间分命知将定,只我安宁却得归。

问:父母闻此如何?

下经云:父母闻是语已,举声大哭,闷绝躄地,以冷水洒面,良久乃苏。语恶友言:「汝云何乃能持是而来?」

一过啼多血满腮,肝肠寸断几千回。
翻使恶人延命禄,却教善友掩泉台。
不曾伤物物何怒,无事负天天送灾。
水漂便合相随去,更趁今朝作甚来?

恶友遭父母嫌弃,心转懊恼。比拟将珠出去(云)我得,后闻此语,遂埋土中。

既遭父母相嫌虐,转转思量生毒恶。
门外虽行强破除,宫中住总无依托。
倍悲嗟,暗斟酌,已是隔生曾淡薄。
莫谩将珠送与他,不如掘地深埋却。
如今设使取珠呈,难免悲啼只忆兄。
事事憎嫌非此世,头头毁骂出多生。
欲摸(谋)计策辞宫内,又恐传扬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