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之歌-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什么也不烦恼了。今天,我要走了,要离开家了,心里有点儿难过——你知道,我妈只我一个女孩子,她该多么想我呵!不见我了,她该怎么样的到处哭着找我啊!所以我拿起了这把梳子,一个劲地使劲梳头。”
小俞本来是笑着说话的,可是说着说着她哭了。
晓燕拿过林红的梳子,目不转睛地望着它。望着望着,含蕴在眼里的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为了转移这沉闷的空气,她擦干了眼泪问小俞:“小俞,你今晚上是坐火车走还是……有没有别人送你?
告诉我,是不是有了个爱人——他一定也是个活泼调皮的小家伙吧?”
“没有!没有!”小俞把脑袋摇得像货郎鼓似的,“谁要那些讨厌的男孩子!嘿,王姐姐,我的心事还没同你说完哩。临走以前没有见见林姐姐,这真叫我怪伤心。我可想她哩。可是这几个月她行踪秘密,我也没时间多打听。我问你,你常见她吗?她现在是什么样子?做什么工作?她找过你吗?”
小俞只顾絮絮不休地说着,却没有注意晓燕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等她说完了,歇了一会子,仍然不见王晓燕回答她,这才引起了她的注意。
“王姐姐,她怎么啦?她,她……”小俞的脸白了,她以为道静又遭遇了什么不幸的事故。
“没有什么。”晓燕冷淡地说,“她在北大旁听呢。”
“那你们常在一起了!在一起工作了!”小俞性急地插着嘴,脸上漾着天真的笑容。
怎么办好呢?晓燕心里开始交织着一种复杂的矛盾的感情。她想告诉小俞:林道静变坏了,她们已经断绝往来了……
但是她——这个小俞是不是和林道静一样,也是个那样的人呢?她来,是不是有目的地来试探她呢?……于是,她不做声了。
她迟疑的、忐忑不安的心情被聪明的小俞看出来了,一张锋利的小嘴又叭叭地说道:“王姐姐,你们俩之间一定发生了事情。什么事情呢?她是个好同志,你也是个好战友,你们之间能够发生什么事呢?……不能!不能!王姐姐,这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太不能想象了!告诉我,林姐姐究竟是怎么啦?”
她那天真而诚挚的态度,使得晓燕打消了对她的怀疑。
“小俞,我应当告诉你!”半天,晓燕才振作起来庄重地说道,“林道静欺骗了我们——我简直做梦也没有想到——她早就是一个叛徒,而且做了暗探……”
晓燕是很怕小俞喊叫起来或者咒骂起来的。但是出乎她的意料,听到了这几句话的俞淑秀,没有喊叫也没有咒骂。在一刹那间,她那幼稚的孩子气反而消失了,她忽然变得严肃而冷静。一双灵活的大眼睛紧紧盯在晓燕愁苦的脸上。她轻轻地一字一板地说:“王姐姐,你搞错了吧?受了什么人的欺骗吧?我和她同住监狱,又一同出来,我知道她。说得天塌下来,我也不相信她会叛变的!敌人的阴谋诡计多得很,不是你上了什么人的当?反动派是喜欢我们起内讧,喜欢挑拨离间我们的。”
“不要说了!”晓燕面色苍白地拦住了俞淑秀。她的声音很低,好像病人一样的衰弱无力,“这些天——我像在噩梦里一样迷迷糊糊;又像坐着小船行驶在风浪上——忽而向右摆,忽而又向左摆。摆得我心里难过极了……”两行热泪顺着她惨白的脸颊滚了下来,她匍伏在床上哭了。
事实不是极为明显的摆在眼前吗?不是好像阳光下面的一座大山那样的赫然在目吗?如果林道静不是叛徒,如果她依然在出生入死地、忠心耿耿地为祖国为人民在奋斗着;那么,戴愉,郑君才——她心爱的人,她把美好的青春,把痴心的热恋都交给了他的人,就是一个可耻的叛徒,就是一个恶毒的伪君子,甚至是比这个更可怕的人。而她自己呢?自己呢?她同他已经一同堕入的又是个多么可怕的深渊呵!由于林道静那封信的启发,也由于许多事实的证明,她早想到了这一点了。但是她害怕自己这样想。她禁止自己这样想。这太残酷了!太可怕了!她的一生完全葬送了!她怎么还有脸活在世界上,怎么还有脸再见她的亲属朋友们和殷殷期望着她的那些革命的同志呵!
小俞似乎看透了晓燕痛苦的心情,她站在她身边,轻轻地扳起了她的头。一双热情而纯洁的大眼睛,流露着深切的关怀,注视着晓燕。
“王姐姐,振作起来!只要你是真心信仰共产主义的,只要你是跟着马克思列宁的道路走的,只要你不忘掉祖国和人民对咱们殷切的希望,那么一切的黑暗都是暂时的。水流千遭归大海,冬天过去,春天就快来了。王姐姐,振作起来,想开一点!如果有痛苦就同我说说可以吗?”
“亲爱的妹妹,”晓燕擦干眼泪看着小俞说,“我是要同你谈谈。过去我太相信了他一个人,也太相信我自己了。”
(第二部第三十七章完)

第38章

北大的各个班级,都在学生们爱国热情的冲击下,纷纷改选或成立了新的学生自治会。这一场斗争是顺利的,然而又是激烈的。现在且看历史系的学生们是怎样从反动学生的手里把领导权争夺过来的吧。
午后,一间大课室里,坐满了一百多个历史系四个年级的学生。由于侯瑞他们的酝酿活动,历史系决定在一起开会,先成立一个统一的系的学生自治会。
侯瑞是四年级的学生,他又是四年级临时推出来的代表,所以他先起立发言:“同学们,今天历史系四个班级在一起开会,是三年来的第一次。这是个大好的事情……好事情……”开始,他讲话总是有点儿结巴,但是说下去,却越来越流畅,“这件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历史系的全体同学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觉醒了,忍耐不住了,我们要团结起来,我们要抱成一个团体行动起来。过去我们没有自己的组织,有的班有有名无实的学生会;有的班什么也没有。我们像一盘散沙。同学们,这种情况我们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要选举、成立我们历史系自己的学生自治会,要成立能代表大多数同学愿望的学生自治会,要成立能领导我们大家进行神圣抗日救亡活动的学生自治会!……”
一阵热烈的掌声掩盖了侯瑞最后高亢的呼声。但是掌声未完,王忠已经以三年级代表的资格跳上了讲台。今天,他穿戴得整齐而又朴素,瘦瘦的猴子脸也刮得白白净净。他上了讲台先把手一挥,制止了同学们兴奋的掌声,接着就有条有理地讲道:“诸位同学,我站在讲台上是如此地高兴、兴奋,看见诸位同学满腹的爱国之心,我更是感动不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有知识的青年更谁能袖手旁观?可是……”同学们一个个正把眼睛对准这个瘦小的人儿和他嚅动着的嘴巴,并为他的话所吸引的时候,他忽然话题一转,这样说道:“可是我们爱国、救国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我们的热血是清白的,我们的时间是宝贵的,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组织绝不能叫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反动分子、投机分子所欺骗。大家知道么?有一些被国民党收买的分子,他们在我们青年学生当中大肆活动,他们高唱什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还喊着什么‘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这是可耻的投降论调!是向反动统治者拍卖自己的娼妓行为!所以,我们不成立自治会则已,要成立自治会就绝不能受那些被收买分子的愚弄,不能被他们高喊着抗日救亡的口号所欺骗!我代表三年级的全体同学表示我们坚定的立场:我们绝不参加反动的学生自治会!也绝不承认这种学生自治会!”
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看得出来,这时仿佛在炎热的天气,突然有一股寒流袭过,立刻满天阴云。课堂里刚才侯瑞讲完话时的热烈情绪,一霎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一阵短暂的沉默却像延长了几个世纪般的难耐。正在这个时候,忽然那个有张娃娃脸,好像孩子般的李绍桐跳到了台上。在没有讲话以前,他先用眼睛向坐在课室里所有的人那么奇异地一扫——这双眼睛是这样明澈、这样激动,又是这样地勇敢,以致所有在座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也把眼睛朝他瞬也不瞬地望着。连那个洋洋得意的王忠和坐在他后面神情忧郁的王晓燕,也都不禁睁大眼睛看着这个有点儿奇怪的李绍桐。等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了,李绍桐这才不慌不忙地、用和他那孩子模样毫不相称的、沉重有力的声调讲起话来:“同学们,老王麻子的剪刀有真有假,考古学家也常为出土文物的真伪而煞费苦心。今天,很明显地,主张抗日救亡的人也有了真假两派不同的货色。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谁是全心全意为着民族国家而日夜奔波?谁又是享着高官厚禄、鱼肉人民,而在一块块拍卖自己祖宗世世代代居住的国土?这个不用我多讲,同学们可以从最近几年的历史中得到非常明显的证实。‘九一八’时是谁丢掉了大好河山,坚决不许抵抗敌人的?上海淞沪抗战,又是谁出卖了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而与日寇签订了卖国的‘上海停战协定’?是谁眼看日寇汉奸又在华北横行,是谁眼看‘自治’运动像一股毒气弥漫在华北,却偷偷地去和敌人谈什么睦邻、友善?……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远的说够了,现在再看看我们的历史系,咱们也有这么几位披着画皮的美人儿……”李绍桐口若悬河,一气说到这里,忽然从后面的座位上发出了嘘嘘的怪声:“胡说八道!……”
“别卖膏药啦!……”
可是李绍桐仍然不慌不忙的,他看同学们都向那几个嘴里发出嘘嘘之声的同学望去,他也用那火样热情的眼睛望着那几个人,然后激动地把手一摆继续说下去:“大概那几位对我嘘嘘的同学也就是我要说的那些披着画皮的美人。他们在我们正直的、关心国家命运的同学面前也哭丧着脸,悲伤地喊着什么爱国、救国……可是,背地里呢,他们奔走于国民党、特务、汉奸的门下,做着出卖同学、也是出卖中华民族的勾当……”
“污蔑好人!胡说八道!”
“拿出证据来!乱造谣言!”
像开了锅的水,屋子里顷刻之间大乱起来了。几个特务分子一喊叫,一般的同学也乱嚷嚷起来。眼看这个会议就要吵散。正当这时,李绍桐拿着一张纸头在讲台上的空中,用力地晃了几晃,然后高声喊道:“有人叫嚷要拿出证据来,同学们请来看吧!这就是咱们历史系三年级的同学王忠,代表他那几个喽罗收到特务经费的收据!”
晴天一个霹雳,整个课堂突然一下子静悄无声了!人们惊诧得还没有完全弄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接着又发生一件突然的事:一块坚硬的石头子一下子飞到了李绍桐的头上。李绍桐早就留着神,他眼看从课堂门外飞来了这种武器,自然地把头一歪,石头子就砰地一声打到侧面的玻璃窗上。玻璃粉碎了,玻璃碴四处飞溅,课堂里即刻大哗起来:“无耻怯懦的家伙!有本事出来讲理,干么暗箭伤人啊?”
“不理那些小丑,快念这收条!”
愤怒的同学们高声喊了两句,屋子里即刻静了下来。连那几个特务学生也装做十分老实的样子,有的要解手,有的蹑手蹑脚准备向外溜。
李绍桐站在台上举着小条高声念道:“收到我党部特种经费三百元,由王忠分配与以下各人……”
以下的人名还没有念,屋子里又是一阵愤怒的呼喊:“打倒特务走狗王忠!”
“赶走害群之马的走狗!”
“被国民党收买的特务,反咬别人一口,太无耻啦!”
“………”
多少只臂膀举得那么高,多少只拳头挥舞得那么有力,多少只眼睛也都向王忠的座位搜寻的时候,却见这个小人儿的座位早已空空如也。为了怕挨打,这个机警的家伙已经趁群众激忿乱喊的时候,悄悄地溜走了。但是坐在他身后的王晓燕却没有走。她坐在座位上面无血色,两眼呆呆地直视着黑板一动不动。她仿佛不是在人声鼎沸、充满激烈斗争的场所,却像在一个孤零零的地方,一个人深深沉湎在自己的忧伤中。
而对这现实的一切,都像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底下进行选举就简单而顺利了。有孩子般的脸,但又聪睿、沉着的李绍桐当选为历史系各班的学生代表和学生自治会的主席。侯瑞和其他进步学生也都被选到新成立的学生自治会中。
这个夜晚,当侯瑞兴冲冲地找到道静向她汇报这场斗争的时候,两个人都不禁为当时特务学生的狼狈样儿失声笑了。
最后,道静问起侯瑞这个小条的来龙去脉的时候,侯瑞又向道静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原来吴禹平和王忠都是山西老乡,两人住的宿舍又紧挨着。另外有一个中国大学的女学生也是山西人,常常来找吴禹平。王忠一看见这个女学生,就爱上了她。缠着吴禹平把这个女学生介绍给他。为此,王忠还几次三番地要请吴禹平吃饭。吴禹平把这情况汇报给侯瑞,问他怎么办。为了麻痹敌人,或者还可以从王忠那儿得到些消息,侯瑞就叫吴禹平去和王忠稍稍接近一下。于是有一天,吴禹平就带着那位女老乡一同和王忠吃了一顿饭。王忠一高兴,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当他掏出皮包会钞的时候,不留神就把这个收到特务经费的收条给带了出来。吴禹平顺手拾到它,而王忠却毫不知晓。此后,吴禹平把它给了侯瑞,侯瑞就把它交到李绍桐的手里,并布置由这个积极的群众出面把王忠的丑事传扬开,用收条做武器打了一个大胜仗。这一来,不仅在历史系,而且在全校都给了特务学生一个大大的打击。
道静听罢了这个叙述,又笑了。她想了一会儿,忽然说:“侯瑞,我现在有一个奇异的感觉。”
“什么感觉?”侯瑞两只离得远远的眼睛惊奇地睁得那么大。
“好像入了宝山,到处都发现奇异的珍宝。是党的教育、党的力量、党的影响所造成的人的珍宝。可是,我刚到北大的那些天,却什么也没看见。其实,宝山是早就存在的。”
侯瑞点点头笑了:“对。我看随着斗争的展开,咱们的珍宝会越挖越多。真没想到,咱们北大的地下矿藏会是这样的丰富!”
“挖出来,还要爱护,还要培养、锻炼是不是?”道静也笑着说。“李绍桐是一个英俊有为的青年,党应当十分爱惜和培养他成为后备军才对。”
现在,侯瑞和道静谈话总是十分融洽、和谐。他们又商量了一下今后工作的步骤和做法,就在愉快的心情中分开了
(第二部第三十八章完)

第39章

十一月下旬的一个夜晚,寒冷的北方飘忽了濛濛的白雪。
寒风卷着雪片,在寂静的夜空、在空寥的街巷正不停地飞舞。
这时,江华冒着大雪到道静的住处来敲门。
道静正在灯下写什么,熊熊燃烧的煤火炉就在她身边。一见江华进来,她帮他掸去身上的雪片,顺手把煤火捅得更旺些。
“下雪了,外边很冷吧?”她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脸上露着欣喜的笑容,“你知道不?老江,今天北大学生自治会成立了,并且已经决定参加平津学生联合会了!”
江华烤着火,看着道静微笑不语,好像这些情况他都已熟知似的。道静却高兴地滔滔说起来:“感谢你给我们的帮助和鼓励,北大的工作可大有转机。消沉了几年的群众,现在也都动起来啦。不过,不知别的学校怎么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在北大实行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甚至党员同志都有的搞不通——说这是投降。过去进步同学只顾自己谈救亡天,交救亡朋友,对落后的同学却骂他们是汉奸,理也不理。可是现在情况变了,中间同学都被团结起来了;反动家伙们孤立了;王晓燕像个傻子一样在历史系的改选会上低着头什么人也不敢看一眼。那个猴子王忠叫李绍桐当着一百多同学的面,揭穿了他们欺骗、卑鄙的嘴脸。因为吴禹平得到了一张他收到国民党经费的收条。我们当场给他读了出来。同学们可气坏了,我们的改选就非常顺利了。老江,你看多么大快人心呀!”说到这里,她喘了一口气,发觉自己太兴奋了。有点奇怪,为什么一见这个高大的沉稳而温厚的同志,她就变成了一个热情横溢的小孩子似的呢?为什么对他说话总和对别人说话不一样呢?想到这里她有点不好意思了。
于是竭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并且把声音慢慢放低:“老江,对不起你,你不是早就说,有什么话要对我谈吗?这几天我都没有在,今天来谈谈吧。看这半天,光是我一个人说了。”
一句话反使江华不好意思张口了。说吗?不说吗?怎么张口呢?……他黑黑的脸红了。两只大手在火上不停地搓着,搓着——好用这个来掩饰他激动的心情。二十九岁的人,除了中学时代偶然的一次钟情,李孟瑜还从来没有被这样强烈的爱情冲击过。他忍耐着,放过了多少幸福的时刻。可是现在他不应当再等待了,不应当再叫自己苦恼、再叫他心爱的人苦恼了。于是他抬起头来,轻轻地握住站在他身边的道静的手,竭力克制住身上的战栗,率直地低声说:“道静,今天找你来,不是谈工作的。我想来问问你——
你说咱俩的关系,可以比同志的关系更进一步吗?……”
道静直直地注视着江华那张从没见过的热情的面孔。他那双蕴藏着深沉的爱和痛苦的眼睛使她一下子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许久以来她的猜测完全证实了。这时,欢喜吗?悲痛吗?幸福吗?她什么也分辨不出来、也感觉不出来了。她只觉得一阵心跳、头晕、脚下发软……甚至眼泪也在眼里打起转来。这个坚强的、她久已敬仰的同志,就将要变成她的爱人吗?而她所深深爱着的、几年来时常萦绕梦怀的人,可又并不是他呀……
可是,她不再犹豫。真的,像江华这样的布尔塞维克同志是值得她深深热爱的,她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早已深爱自己的人呢?
道静抬起头,默默地盯着江华。沉了一会儿,她用温柔的安静的声音回答他:“可以,老江。我很喜欢你……”
江华对她望了一会儿,突然伸出坚实的双臂把她拥抱了。
夜深了,江华还没有走的意思,道静挨在他的身边说:“还不走呀?都一点钟了,明天再来。”
江华盯着她,幸福使他的脸孔发着烧。他突然又抱住她,用颤抖的低声在她耳边说:“为什么赶我走?我不走了……
道静站起来走到屋外去。听到江华的要求,她霎地感到这样惶乱、这样不安,甚至有些痛苦。屋外是一片洁白,雪很大,还掺杂着凛冽的寒风。屋上、地下、树梢,甚至整个天宇全笼罩在白茫茫的风雪中。道静站在静无人声的院子里,双脚插在冰冷的积雪中,思潮起伏、激动惶惑。在幸福中,她又尝到了意想不到的痛楚。好久以来,刚刚有些淡漠的卢嘉川的影子,想不到今夜竟又闯入她的心头,而且很强烈。她不会忘掉他的,永远不会!可是为什么单在这个时候来扰乱人心呢?她在心里轻轻呼唤着他,眼前浮现了那明亮深湛的眼睛,浮现了阴森的监狱,也浮现了他轧断了两腿还顽强地在地上爬来爬去的景象……她的眼泪流下来了。在扑面的风雪中,她的胸中交织着复杂的矛盾的情绪。站了一会儿,竭力想用清冷的空气驱赶这些杂乱的思绪,但是还没等奏效,她又跑回屋里来——她不忍扔下江华一个人长久地等待她。
一到屋里,她站在他身边,激动地看着他,然后慢慢地低声说:“真的?你——你不走啦?……那、那就不用走啦!……”她突然害羞地伏在他宽厚的肩膀上,并且用力抱住了他的颈脖。
天刚刚亮,幸福甜美的梦还在矇眬地继续着。突然一阵扣门声,把两人同时惊醒了。这打门的声音虽不高,但急促紧迫,似乎有什么严重的事。他们两个同时从床上一跃而起,互相用沉重的探询的目光在晨曦中凝望了一下。
“有什么重要的文件吗?给我吞下去!”道静用沉痛的小声急促地说,并且掀起枕头准备寻找什么。
“冷静!”江华只说了这两个字,就悄悄披起衣服走到窗前,侧着身从门缝向外窥探。
就在这时,随着叩门声有一个微细的女人的声音传了进来:“小林,开门!是我——晓燕……”
“晓燕?……”
江华返回身赶快穿起衣服,道静却披着衣服就跑去开了门。门一开晓燕就踉跄地走进屋里。她眼镜也没戴,头发乱蓬蓬,当她抬头看有一个男子站在道静的身后,她吓了一跳,但她没顾得和他打招呼,却一下子抱住道静的肩膀哭了。这个沉静温厚的姑娘大改常态:她呜咽地哭着,眼泪纵流着,却一句话也不说,仿佛被什么沉重的绝望的悲伤撕碎了心。
“晓燕,冷静一点,有什么事就告诉我吧!”道静的声音温存、真挚,好像她们间从来不曾有过什么变故一般的亲切。
但是眼泪流湿了道静的肩背,晓燕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道静也不再说话,只是抱着她,轻轻用手抚摸着她抽动的胸口。
“小林,我对不起你!……我告诉你……”晓燕极力抑制住自己,想说话,刚哽咽地说了一句又说不出了。等了一会儿,她才拭着眼泪抽噎着说:“郑、郑——君——才是……是个叛徒、走狗,我、我才知道!……”
过于沉重的意外打击,使得王晓燕涌流着激泪。过了半天才能把她所发现的、所遭遇的一切告诉道静和江华。
戴愉在王晓燕面前自称是北平共产党的市委书记,王晓燕爱他,敬重他。所以当道静和她断绝音讯以后,她相信了他的诬陷,竟在悲伤中把对道静的印象转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但是慢慢的,她对他的印象有了改变——他的精神越来越不正常,萎靡、颓丧,说话时而侃侃而谈头头是道,似乎叫人非服从不可;但时而又吞吞吐吐自相矛盾。在他身上常常闻到酒味,嗅到女人的脂粉香,而他又在用各种言词来掩饰。由于他在私人生活上暴露了许多可疑的痕迹,她联系到政治上,也就对他起了怀疑。他真是市委书记?而王晓燕自己的所谓“党员”是真的吗?北大王忠那些人专门打击好同学会是好人么?而林道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失望中,她就开始注意他的行动了。
当她决心要了解戴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以后,她就试图从各方面去进行。但是她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也不知道他的亲属和朋友;而想在王忠那儿了解则更不可能。发现了这个事实,她就更加不安起来。可是爱情——她第一次的钟情,她的热烈的青春的幻梦使她不但不能和他断绝,反而更加强烈地想证明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幻想。她想,如果能够证明这一切猜疑只不过是自己的狭隘和多心,而他仍然像他自己所说的是个正直的一切为了党的事业的好同志,那她该是多么幸福啊!可是,她太不幸了!好像是命运把她推到绝望的深渊,好像用生命的碧血所建造起来的一座美丽的冰山突然坍塌了,坍塌得无影无踪了。第一次,她悄悄地跟在他身后,在宣武门外丞相胡同的小巷里,发现他敲开了一座红漆小门,一个穿皮大衣、瘦削、风骚而阔绰的中年女人给他开了门。在门口,他想拉她的手,那女人甩开他,却在他脸上捏了一把,并且说了句:“进去吧,等着我!”就姗姗地走了。而郑君才却像个乞丐样踅进门去。
晓燕气坏了。这女人是他的什么人呢?妻子吗?情妇吗?
但是他为什么却不断对晓燕说爱她、尊敬她,而且他的眼睛里也流露过那似乎真实的爱情呢?……晓燕发现了这件事以后,有几天不再理他;但是他却像受不了似的痛苦着,为她流着眼泪。她诘问他那个女人是谁时,他说是女同志,必须装扮成这样才不惹敌人注意。他们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晓燕又半信半疑地在痛苦中接受他的“指示”,继续在学校中欺骗幼稚的同学。
直到前几天,在历史系的学生大会上,李绍桐读了王忠的收款条之后,她更觉得事情有些糟糕。正当她感到无地自容的时候,昨天夜里——就是这个刚刚过去的夜里,郑君才喝得醉醺醺地又来找她了。没有坐稳,他嘴里说了两句含糊不清的话,就倒在她的床上像死人一样地睡去了。这时,晓燕注意了他,开始翻他的衣袋。在他的西装里面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信,一个奇怪的只有号码的证件和一张各个学校的人名单。晓燕抽出信来一读——立即就像雷电轰来一样地把她殛伤了。
这信是胡梦安写的。他是在回答“愉兄”——他这样称呼他,叫他安心在北平工作,好好听从领导,将来必大有作为。至于要求上南昌去的意图,现在办不到,因为按组织系统,他不便调动他。一切真相都大白了!那人名单显然是各个学校的共产党员或者将要逮捕的积极分子;那个证件自然就是戴愉的特务证明了。原来这个诬陷别人是叛徒、是奸细的东西,自己正是最无耻的叛徒和奸细!这时,晓燕就像疯了一般,用簌簌发抖的手,照着戴愉的脸颊狠狠地打着、打着,直打得自己的手都麻木了,他还是不醒。这时晓燕就拿着这几件东西踉踉跄跄地奔到院里去。她几乎站立不稳地扶着一棵秃秃的丁香树,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一直站到后半夜。
夜里两三点了,戴愉突然奔到院里来。他醉醺醺地一把抓住她,几乎是把冻僵的她抱回到屋里去。他跪下了,他哭。
他说对不起晓燕,对不起党,他诅咒自己的软弱和无耻,忏悔自己的罪恶。但是倒在床上似乎麻木了的晓燕,不再听这一套骗人的鬼话,她的心冷了、僵了,她不再说一句话,仿佛世界即将毁灭,而她的一生也就此完了。但是戴愉并不肯放过她,他煞有介事地哭着,他发誓说他是真爱她的,因为爱她,和她真纯的爱,这才给他留下了一点人性,在他污浊的心灵里,还有一点点光明的地方——这就是晓燕的善良,这就是她高贵的影子。
晓燕听着这一切的诉说,再也不动心了,她像个木头人似的在屋里愣愣地走来走去躲避着他;但是他也走来走去地跟在她身边说、说,撒着酒疯,癫狂得像个疯子。他说,他被自己一时的怯懦害了终身,辜负了党对他的培养;他说阴毒的敌人利用了他的怯懦一步一步逼他走了罪恶的深渊,使他不能回顾、不能自拔。他是“不得已”才害过一些自己的同志的。他说晓燕看见的那个女人是一个女特务。她抓住他,要他听从她的指挥,叫他供给她的淫乐,他身不由主地只好执行她的命令,不然,他就随时有被害死的可能。他还说,当他对晓燕产生了爱情后,他很想挣脱这个罪恶的环境,和她一起过一点“自由”的生活,免得成天勾心斗角、提心吊胆。
所以他才给胡梦安写封信,叫他调走他。他说,只要离开那个女人的魔掌以后,他就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