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情的教育-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产主义美学和伦理学对美和高尚道德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外形美与心灵美统一的思想,日益占有了我们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和心灵。许多男女青年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所摘录在日记中的契诃夫的一段话,这不是偶然的:“人的一切都应当是美的:面容、服饰、心灵和思想”。现在,心灵美日益被看作是促进全面发展的积极的精神力量,被看做是一种创造。男女青年更加懂得,心爱的人的美所引起的审美快感,不应是一种无意义的单纯欣赏;爱,意味着两人有着共同的精神生活,决心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共同斗争。
对外形美的看法也反映一个人的审美观是否高尚。一个人的极中意的躯体美,尚不是真美。从生物学角度看,有许多外貌极美的所谓“人种”代表,如果他们内心空虚或品行不端,人们就不会承认他们体现了真正的美。一个人自己越是把这种外形美与真正美混为一谈,那么就越会引起人们对这种外形美的厌恶。有些人竟然陶醉于自己是“美男子”的自我欣赏之中,这更令人作呕。精神高尚的人对自己的外表并不格外讲究只求仪容端庄而已。他们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赖以构成一个人的本质的问题上。爱打扮的人,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对妇女来说 ,更应加倍警惕。
我们认为人的外形美与高尚的精神要求和道德理想是离不开的。外形美,是指身体各部分长得端正匀称;只有当它同内心美,同思想、情感、道德尊严这一丰富世界和谐一致的时候,在人们的眼里,它才是有意义的。
眼睛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它能鲜明地反映精神生活的美妙。人的心灵越美,他的外貌就越富有表现力。同样,不道德的行为、精神世界的浅薄、卑鄙,也在外貌上留下痕迹。
黑格尔所说的心灵之光,总会受到社会先进人士的高度评价。因此毫不足奇,人们的精神交往不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外貌所留给的表面印象上,而是建立在对他内心世界的了解
上。
心灵美,首先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因素,因此它能使外貌显现出某种高尚的色彩。根据一个人的外貌可看到他的道德品质的许多特点。一个人在举止和服装方面的朴实无华、自然大方,在作风上的虚怀若谷、严以律己,总是令人喜爱的。年轻人应尽量不要穿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破坏心灵美与外形美的和谐一致。心灵美与外形美的一致,表明一个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全是健康的。到垦荒地参加过收割的年轻小伙子说,和他们一起劳动的姑娘们比以前显得漂亮多了。
一个人力图给自己的外表增添些非自己固有的或向文明挑衅的东西,这证明他的内心是空虚和渺小的。社会中这种“怪里怪气的特殊人物”,之所以受到人们理所当然的蔑视,不是因为他们的引人注目的服饰本身,而是因为这种服饰正说明了他们心灵的空虚。
一个人对道德审美要求越高,就越能敏锐地发现别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形象之间的不相称和夸耀自己外貌作用的现象。德育和美育一项极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男女青年感知一个人的外形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和对道德审美本质的敏感性。一个人这种敏感性越强,在生活中就越充满信心,对己和对人提出的要求就越严格,因对美不能进行正确评价而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小。
心灵美与外形美的统一,是人的道德尊严在审美方面的表现。我们的教育任务在于,要使学生懂得他们的爱美不要成为他们目的本身,要使他们认识到,爱美是生气勃勃地进行创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时也是创作的结果。一个人只追求漂亮,想以貌美取人,这是可耻的。
追求美的道德性质决定于这种美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人的创造性活动的本质。当一个人在从事本身含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且是他所喜爱的活动时,他的美才能最鲜明地表现出来。在这个时候,他的外貌好似受到内心灵感的照耀而放出光彩。米隆塑造的掷铁饼运动员的美,体现在内心精神力量与身体力量的结合的时刻,这不是偶然的巧合。美就表现在这种结合之中。在跑道上将跑完最后一米而跨越终点线的一位姑娘的美和她在休息时所显露出来的美是同样鲜艳的。劳动人民——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拖拉机手是美的,飞机驾驶舱内的飞行员是美的,站在心爱的果树旁的园艺工人是美的。当学者、思想家、诗人和发明家的智慧受到创作之光照耀、鼓舞的时候,他们的内心精神美也照亮了他们的面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是灵感的伴侣。创作灵感的实质体现在心灵美和外形美的统一之中。奥?冈察尔有一部新著《向日葵》,描述一位雕塑家的故事。这位雕塑家受托雕塑一个姑娘——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种植向日葵能手的半身像。可是这个姑娘长得并不漂亮,使雕塑家甚为惊讶。她的容貌不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所以他决定谢绝这项委托。某日,他去车站时要路过鲜花盛开的向日葵田。他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女主人公正在给植物进行人工授粉。可是就在这个时刻,他看到她的面容却像另一个人。她的面孔受到一种高尚思想、崇高感情的鼓舞,她的面部闪耀着心灵美。“她真美啊!”雕塑家惊叹说。他马上构思出她高尚、美丽的面容……在他的新作中,鲜明地反映了外形美的精神源泉。反映社会进步要求的心爱的事业能使人变美。她的面部表情反映了她的心灵美;她的崇高思想照亮了她的双眸。创作构思确能改变面部特点,使它富有智慧、富有表现力和独特处。
不仅快乐、喜悦、成功能使一个人精神振奋,能创造美,就是忧虑不安、内心痛苦,即通常所说的“创作之苦”也能创造美。正如极度悲伤会给面部留下不可磨灭的皱纹一样,创作志向也似精巧的刀具能使面容变得美丽。相反,经常自我满足、无忧无虑、无所事事会给人的面部增添冷漠、迟钝的表情,姑娘们常很客气地把它说成是“毫无表情”。这种面容即使是人类学上最美丽的典型,但因它的冷漠也不会唤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情况下的外形美是不会具有魅力的,相反,它只会引起人们的厌恶。
表现在外貌上的创作构思的深度,不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所处环境,而首先取决于他对自己活动和事业的美的理解和感受。一些人虽有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可是他们的面部灰暗无光,没有表情,没有个性。而女挤奶员的面孔却闪耀着富有智慧的精神美之光。
一个人的心灵美与外形美的统一是通过个人的情感和情趣洋溢的丰富生活表现出来的。高尚活动和事业所给予的鼓舞和激励,它能使全部精神力量振作、紧张起来;但是,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情感。因此,凡是能被他所喜爱的事业和活动鼓舞的人,都能强烈地表现出道德的、智力的和审美的情感。爱、憎、思想的明确性、信心、怀疑——这些感情和它们交织在一起,反映在他的外貌上,构成独特的个人精神美。那些富有精神美和有着炽烈感情的人,他们的外貌,根据他们现在所从事的活动而变化,奥?冈察尔在他的新著中敏锐地发现了这种变化。
如果说所从事的高尚活动、智慧和丰富的情感生活能创造外形美的话,那么无所事事,特别是道德败坏的行为就会毁掉这种美,甚至会损毁禀赋所赋予的一切。你们深入到青年人集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吧,在你们面前展现的,除了清晰熟悉的面孔外,还有一些面孔引不起你们注意—— 隐隐约约,模糊难辨。有时,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但也有着两滴水一样的相似之处。这说明什么呢?缺乏个性,内心精神世界空虚,致使人的外貌也无个性。这样的外貌,即使有生就的美丽和魅力,但这种美将随着他日益暴露的精神空虚而令人生厌。
不道德行为会使一个人的脸变丑。说谎、伪善、欺骗、说空话等恶习会使一个人的眼睛失去神采,变得呆滞;他回避正视别人的眼睛;别人很难从他的目光中看到思想,因为他把它掩藏起来了。阿谀奉承,拍马屁,这不仅使一个人的目光、面部充满奴颜婢膝的神色,而且给整个身体都留下印迹。这种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他们为了猜测领导意图,不仅洗耳恭听,力求不漏掉一个字,而且用整个身体来表明自己在注意谛听:俯首、贴耳、躬背、屈膝;随时准备卑躬屈膝,或是听命,或是乞求饶恕。再没什么别的能比阿谀奉承、无原则性更能使人变丑了;一个人若变成另一种人,好像要必须脱掉原来的皮。奴颜婢膝、阿谀奉承特别能毁坏女性美,给她们面部涂上一层奴隶相。嫉妒、自私、多疑、担心“别人瞧不起我”,这些感情也会逐渐使一个人的面容变丑,呈现一种忧郁、孤僻相。保持本来面目,珍惜自己的尊严,这是使人的美得到发展变得高尚的重要前提之一。
心灵美与外形美的统一,是由于一个人有着崇高的生活目的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形成的。心灵美与外形美的统一,这是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的统一。一个人如果具有高尚的、有思想的、有道德的、善于审美的、充满激情、意志坚定的个性,那么他本人就是美的,而且能珍惜别人的美。这种个性是依靠集体中的富有思想性的生活、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养成的。在这里我们又涉及到情感教育问题。我们要让学生从幼年起就为所喜爱的活动所鼓舞,让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要专心致志,心向神往,倾注全部智慧、情感和意志力量。对周围世界和本人能做出情感评价,特别是在紧张的工作中取得成绩后所感受到的一种无比喜悦之情,所有这一切就是心灵美与外形美能取得统一的根源。因战胜困难而感到的喜悦,绝非偶然的成功或获得漂亮的物品所引起的快乐可与之伦比的。
进行这种教育的具体途径是什么呢?教育工作经验证明,实现心灵美与外形美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参加创造性劳动。应当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尽量多参加创造活动,以培养灵感。在创造活动中,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来,他的心灵力量能全部展现出来。不仅脑力劳动具有创造性,任何一种体力劳动也都具有创造性。在一些平凡的劳动中,如耕田、种菜、管理果树,也可成为真正的、技艺精巧的能手。正是在这些平凡劳动达到创造程度的地方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美。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我们要使普通人、普通劳动者变美。无所用心地单纯使用体力,劳动只是为了谋生,这是会严重损害美的。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竭力使各种劳动都成为利用智力的劳动,这是使劳动充满审美价值的重要前提。一种劳动如果没有智慧因素,那它就没有审美价值。体力劳动的意义越深刻,就越有条件使它具有审美价值。使它变得美丽。劳动的工序完美、技艺高超、充分体现构思,这一切都能鼓舞人,影响人的道德面貌,创造心灵美与外形美的统一。我认识许多热爱农业、从事设计和制作模型的男女青年。这些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是无私的,他们想获得良好的劳动成果,这并不是因为有利可图或能得到报偿,而是因为他们把全部心灵都倾注在自己的劳动上,从劳动的美中可看到人的美。他们热爱土地,他们不论干任何活儿,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做得美。一个人往自己所喜爱的劳动中倾注的心力越多,他在别人的眼中也变得越美。
在那些要求细心和耐心的工序的工作中,能最鲜明地表现出技艺的高低;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内心的精神力量全部倾入智慧和双手的创造之中,那么这种劳动就会是美的。例如,培植果树就是这样一种劳动。这种工作正如制作复杂的机器模型一样要求细心和耐心。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很重视那种不需要付出很紧张的体力而靠头脑智力和高超的技艺来取得劳动成果的工作。生活证明,恰恰在这种劳动中能产生可给人以高尚外貌的灵感。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常闪烁着智慧和爱之光,两手成为智慧的工具,这种劳动对女孩子来说更富有教育意义。让她们每个人都在青少年时期通过劳动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尊严,体验创造所带来的欢乐,这样做是非常重要的。
灵感、鼓舞、感受,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创造性结合过程中均能反映在外貌美上。自由劳动者的美,越来越取决于他在整个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民积极性,取决于他在集体的共同劳动中,以及个人在钻研智力和美学财富——书籍和艺术作品方面所付出的智力和情感。以创造性态度接受别人所创造的智力和美学财富,不仅能使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日趋高尚,而且可使一个人的外貌变美。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年轻一代对艺术美的需求。读书,看画展,欣赏音乐应成为年轻人的一种需求,这正如同需要与道德高尚的人进行交往一样。
在培养心灵美的理想时,不仅对人的道德品质做出合乎逻辑和理智的评价是重要的,而且作出情感评价也是重要的。情感评价的深度和鲜明程度取决于信念的深度,即取决于你认为人的哪些感情是最美的、哪些感情不仅值得称赞,而且能引起你的好感和友好情谊。一个人的心灵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关心在他的活动中占什么位置。为崇高目的所激励的人能博得别人的尊重,因为对他们来说,原则高于个人利益。他们的行为是高尚的,他们的整个道德面貌也是高尚的。这种人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但他对违反原则的行为却是十分认真的。这种品质对推动我们社会的道德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关心别人,就是关心千千万万有着各种观点和志向的人,就是关心全社会。
“早在战争初期他就向我敞开了心扉,他的心灵很美”,维拉回忆起自己阵亡的年轻丈夫时说。“当听到法西斯侵略者的兽行时,他真是义愤填膺,怒发冲冠。这种感情激励着他奔赴前线。他是个志愿兵……我知道他有着一颗伟大高尚的心,它容纳了千百万个母亲和孩子们的悲伤。我觉得,我从那时起真正地爱上了他。”
我们认为理想的人类美,就是必须具有一颗伟大的、火焰一般热烈的心。身体、道德和精神完美的统一,是建设新社会的重要因素。如果不使人变美,不使人的一种最高尚的情感——爱情——变美,我们就不会有美好的生活。我们社会里的每个成员,说得形象些,若都能闪烁着自己无与伦比的心灵美之光—— 展现自己的天才、能力、创造智慧,那时人类即将登上美的顶峰。每个人都应成为新社会的建设者,创造者。毫无疑问,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所有的人都是美的,因为那时心灵美与外形美的花蕾将同时开放。
八、妇女的道德尊严
妇女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道德、智力、审美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进步人士关于妇女平等的思想总会使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妇女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与 男人一样的。尼?车尔尼雪夫斯基写道,尽管妇女在剥削阶级社会里处于无权地位,但是她们有着绝顶的智慧;这种智慧因受到社会的排斥和压制而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它不受到扼杀和摧残而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人类历史的发展速度将会快十倍 。
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已为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所证实。妇女在发展社会生产、文化和艺术等方面正发挥着巨大作用。妇女精神生活的广阔和丰富之所以是道德进步的因素,还因为她们作为母亲会把自己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兴趣和需求传授给子女,其效果之显著,连最优秀的教师也无法与之伦比。
很遗憾,有关妇女全面发展的问题,这个道德进步的因素,还没有得到教育科学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对实际教育工作所作的分析表明,在对姑娘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工作中几乎没有去考虑应当实现这样一种目的,即让妇女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全体成员的精神生活的内容和趋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每当涉及到关于女孩子的专门教育问题时,谈论较多的是:女孩子与男孩子有什么不同,根据女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需要对她们采取什么样的特殊教育方法;几乎从来也不研究怎样从她们一进入学校时就给她们灌输有关男女真正平等的思想。这种平等不仅只是在实际权利和实现这些权利的条件上的平等,而且是维护自尊心方面的平等。在上一章已经谈过,由于教育工作组织不当,使得许多妇女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形成一种准备做家庭主妇的心理。这种思想就是精神上不平等的根源。而且由此对爱情也会产生下述看法:我应当属于某人所有,某人应娶我做妻子。如果谁也不理睬我,这是我的最大不幸。出嫁做妻子的愿望如果成了姑娘的最高目的,那么她们对知识就会采取一种错误态度,就不会认识到知识是精神财富的源泉,是树立自己道德尊严和维护真正平等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前面已经谈过,对待妇女的错误态度也反映在生产单位的组织劳动上。这不仅表现在常常要妇女去做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而且,可以说,事情还有更为微妙的一面。如果我们真能认真地考虑到妇女身体的特点和大自然赋予她们的义务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男女在职业和社会生产职责上的分工并不是完全合理的。由于对妇女的力量和才能历来都是估计不足,所以这种分工在我们的意识中也已相当根深蒂固了。为什么人们认为电话员这类单调的工作只能是女人来做呢?为什么只有妇女来挤牛奶呢?为什么甜菜种植小队全由妇女组成,而包括多种形式劳动的谷类作物小队全由男人组成呢?这一切只能用根深蒂固的传统、积俗去解释。信守这种旧传统的可恶后果是,把那些总是重复单调动作的工作都交给妇女来做。
盲目追随早应摒弃的旧传统的现象在学校教学与教育工作的内容中也有所反映。
许多教师极错误地认为女孩子的思维能力与男孩子相比似乎有所不同,她们只喜欢人文科学课程,喜欢那些能抒发感情的课程;还认为在学习精密科学(特别是数学)方面,女孩子的成绩不如男孩子。有的教师对女孩子竟然采取宽容态度,降低要求。这种作法不仅不能促进她们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更会加深她们的错误心理,认为只能干日常劳动,做家庭主妇;此外,这样做还会挫伤她们的自尊心。有时教师甚至做出极为可笑的事情: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有的教师竟然给女孩子布置了较容易的习题……
道德教育若想取得显著成果必须使男女青年在准备参加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劳动过程中培养起自尊感。归根结底,男女青年之间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精神心理关系的形成也有赖于此。总之,妇女的高度自尊心是巩固人们相互间的共产主义关系的极重要条件。
毫无疑问,妇女精神生活的情感领域是比较丰富和成熟的。她们的情感丰富多彩、鲜明、率直。要使姑娘们有五光十色的精神生活,要陶冶她们的情感,使她们变得深沉含蓄;她们的感情越深挚,自尊心也就越强烈,自然不会流于庸俗、浅薄。
姑娘们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在掌握劳动技能、技巧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丰富情感、培养自尊心的强有力的因素。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竭力让姑娘们在学习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能培养她们的劳动能力,而且可使她们形成一种自认为能从事独立劳动的心理。对姑娘们的智力发展,我们进行了多年观察,其结果令我们确信,在学习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方面,姑娘与男孩子有着同样的能力。
与男孩子相比,姑娘们在解决任一具有智力性质的课题时,都能赋予较丰富的审美情感。她们不仅想做得准确,而且力求做得完美。
我们认为更多地吸引姑娘们参加那些运用实验方法、探索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的作业,那将会有更重大的意义。这不仅能发挥她们的智力和才能,更重要的是,给她们提供了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条件。她们的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她们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有关的。姑娘们以极大兴趣完成具有实验性质的实际课题,实现她们的构思。这种作业能发展她们从事技术工作和农业生产的志向。
姑娘们当在创造性劳动中取得成绩时,便会感到只有在集体中自己才会信心十足,即或偶尔遇到挫折也不会沮丧和失望。在十年当中,即从一年级至十年级当中,我们给两个平行实验班的女学生布置了研究谷物产量与施肥面积的关系的课题,以及在保养农机具过程中观察机械各部件工作情况的任务。总之,姑娘们的全部劳动是具有明显的研究性质的。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而是依靠积极思维和实践操作来理解、掌握的。在布置任务时,不仅没有在男孩子和女孩子、男青年和女青年之间搞什么区别对待,相反,常常让姑娘们完成较复杂的课题。由于这样组织教育工作,姑娘们在掌握自然科学知识方面超过了男青年。在两个班里共有女生27 人、男生25人 ,在数学和物理测验中,有84%的女生和79%的男生得了5分和4分。近两年来,在获得金质和银质奖章的8名学生中,有5个女生。
我们的女孩子从低年级起就和男孩子一样学习技术,让她们参加男孩子们的小组活动,学习操纵机器。例如,10——12 岁的女孩子学习使用旋床和钻床。
姑娘们掌握的技术技能和技巧越好,他们在集体中越感到信心倍增,自尊心也越强烈。她们对什么事都特别认真,力求做得尽善尽美;这种品质也反映在生产劳动上。
在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展开技术创作竞赛,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倾注在这种竞赛中;真正的人的尊严就是从这种竞赛中产生的。每年每个技术组都要完成自己的特殊劳动任务(例如,制作旋床和钻床的简单模型)。在这种作业过程中,女孩子不仅能和男孩子成功地展开竞赛,而且称得上是出色劳动的模范。这样一来,促使男孩子也变得高尚起来,打掉了傲气。 他们尊重女孩子,努力不落在她们后面。由于这种原因,他们也改变了平时轻视“妇女”的态度;男孩子不再因为他们是男性而感到高人一等,这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某些女孩子在精密技术,特别是在电子和无线电技术方面已表现出巨大才能和志趣。有两个姑娘在少年技术小组历时五年的活动中,曾制作了数个有真空管的无线电收音机、电磁继电器。在学校学习期间,她们就毫不动摇地决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令她们向往的事业。她们从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大学,后来做了工程师。对她们来说知识就是生命。
我们的姑娘,在年龄稍大后,她们所掌握的专业与小伙子没有什么不同(集体农庄生产上所需要的专业面宽的机械师、农艺技师、畜牧技师)。当然也要考虑到姑娘们的体力条件。如果说,小伙子可以驾驶柴油拖拉机,那么可让姑娘们来驾驶菜园拖拉机、汽车、摩托车。
极力吸引男孩子们去参加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妇女干的”活计(在农村学校里,主要指饲养牲畜),这也是训练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们首先在这一劳动领域里努力实现共同劳动的原则。让男孩子和女孩子一同参加农业生产小组:饲养牲畜,种植各类技术作物,提高土壤肥力。
姑娘们的全面发展还取决于她们能否积极同男孩子一道参加社会活动,因为这种活动能开辟进行竞赛和进行创造的可能性。让姑娘们把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力量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把对集体成员进行教育作为这种活动的目的之一。这样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培育人、关心人是创造精神的最高表现。
全面发展,是道德尊严的重要源泉,是男女的精神心理关系日趋高尚的保证。
附 给女儿的信
第一封信
亲爱的女儿:
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
今天你已经14 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女人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
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是的,几百万年轻的14岁的少女怀着一颗跳动的心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爱情?每一个人对它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希望成长为男子汉的年轻小伙子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亲爱的小女儿,现在我给你写的信不再是过去那样的信了。我内心的愿望是:告诉你要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我希望做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
爱情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平静。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我最亲近的人是玛丽娅,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渗透到我内心的一切美好、明智和真诚的品质都是受恩于她。她死于战争前夕。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本族语言和人性美的世界。有一天,在一个早秋的寂静夜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叶茂密的苹果树下,望着空中正在飞往温暖的边远地区的仙鹤,我问祖母:“奶奶,什么叫爱情呀?”
她能用童话讲解最复杂的事情。此刻她的一双眼睛呈现出沉思而惊异的神情。她以一种特别的、与往日不同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说:“什么叫爱情?……当上帝创造人类时,她在地球上播下了一切有生命的种子,并教会他们延续自己的后代,生出和自己同样的人。他把土地分给一个男人和女人,告诉他们怎样搭窝棚,给男人一把铲子,给女人一捧种子,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在一起过日子吧!延续后代,我要办事去了,一年之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整整一年之后,有一天一大早,他和大天使加弗利尔来了,他看见这一对男女坐在小棚子旁边,地里的庄稼已经熟了,他们身旁放着一个摇篮,摇篮里睡着一个婴儿,这一对男女时而望望天空,时而又彼此看看,就在这一瞬间,他俩的眼神相碰在一起,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总之,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这种美使上帝颤抖、惊异,以致惊呆了。
他向大天使加弗利尔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爱情’。
‘什么是爱情?’
大天使耸耸双肩,上帝走向这对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