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爷,我们知道我奶做的东西好吃。可我奶这么大岁数了,家里家外的,都得靠她老人家一个人。我们咋能再让她为我们操劳哪。都是一家人,咱离得又不远,我们过来,赶上了,就吃一口,不用特意给我们另外做啥。”连蔓儿就笑着道。

连老爷子当面说得好,她们要真的吃了饭,周氏还不知道背后怎么骂哪。

“爹,咱们之间,不用特意咋的。心意到了就行。”连守信就跟着道。

唠了一会闲嗑,连老爷子就问起了学堂的事。

第七百八十六章 情与理

连老爷子问起开办学堂的事情。连蔓儿一家并没有隐瞒,而是一五一十地说了。

“开办学堂,这件事我早就想要办了,只是现在各方面条件才成熟。”最后,五郎还很认真地对连老爷子道,“早想着要办学堂,这是我们一家,尤其是我和小七的一个念想。……小时候想念书,可却念不上。后来,我们净身出户,一开始也还是念不上书。多亏蔓儿,我们一家人辛苦劳动,略微有了些钱,第一件事,就是送我和小七去镇上的私塾,我们兄弟这才念上了书。”

听五郎说起从前念不上书的事情,屋子里面顿时变得格外的安静。连老爷子、连守仁、连继祖几个脸上都一红一白的,慢慢地垂下了头。

“现在,我们不仅能自己念书,还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我就想,让跟我们兄弟一样,想念书,却没条件的孩子都能念上书。”五郎似乎并没有看见连老爷子等人的尴尬神色,又继续说道。

“嗯,嗯,就是这样。”小七连连点头,又亲切地对连老爷子道,“爷,我跟你说,我打算好了,我要把我的零花钱拿出来,做办学堂的钱,让跟我从前一样的小孩能念上书。”

“……好、好孩子。”连老爷子无法再装聋作哑,这句话说的却有些敷衍和不自在。

“从前啊……,是我对不起你们啊。”顿了顿,连老爷子又叹气道,“那时候家里,实在……”

实在是怎样,连老爷子却说不下去了。连守信虽然老实厚道,可他不说话,不代表心里没数。而五郎、连蔓儿和小七这三个孩子也在,都是极聪明并了解事情的真相的。

“现在,我也后悔。”连老爷子终于放弃了最后一丝辩解的意图,半垂着头,缓缓地说道,“当初咋就那么一个心眼,就迷了那一个心窍了。是我糊涂,差点把两个好孩子给耽误了。好在,这俩孩子都福大命大的,这个……真金不怕火炼,该出息的早晚都要出息。”

“……每天没事,我常想起这个,我后悔的肠子都青了。有时候,半宿半宿地睡不着,唉……”连老爷子说着话,眼圈就有些发红。他慢慢地抬起头来,看着五郎和小七。

“五郎,小七,你们俩恨爷不?”连老爷子轻声地问。

这一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了,连蔓儿暗暗地给连老爷子竖起了大拇指。她看得出,连老爷子承认错误,是迫不得已,但是这种承认法,却相当的高杆。

就像连蔓儿她们了解连老爷子,连老爷子也很了解连守信这一股人。两家走到今天这一步,连守信一家依旧会来看他,见面了还嘘寒问暖,礼数周到、体面十足,连老爷子有十足的把握,五郎和小七不会说恨他。

只要嘴上承诺了不恨他,那就大有可为。

“爷,你咋这么问哪?”五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我们为啥恨你。养育儿女,从来都是爹娘的责任。不过,爷你作为一家之主,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哦?”连老爷子听五郎这样说,心不由得就提了起来。

“爷是我们的榜样。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做身教甚于言传。有一个道理,爷虽然没咋明说过,可爷你的一举一动,早就教给我们了。”五郎继续说道。

“是啥?”连老爷子有些摸不着头脑。

“靠天靠地靠爹娘,都不如靠自己,人得自立。而且,就算爹娘养育儿女,那也有管不到的事情,那就得靠自己个。”五郎就道,“我们从来没怨恨过爷、奶,没怨恨过老宅里任何一个人。就是因为爷早就教给了我们这个道理,爷、奶,还有在座的,除了我爹之外,谁都没责任抚养我们、照顾我们。”

“这……”连老爷子颤抖着嘴唇,他想反驳五郎的话,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驳。

要反驳五郎的话,那首先就得表明他、连守仁、连守义这些人,是抚养并照顾了五郎和小七的,他们对这两个孩子是负有责任的。

可事实是,没分家之前,这两个孩子是被他们所漠视的,分家之后,他们更没有任何人对这两个孩子尽过任何的照顾的责任。

或许,他还可以说作为爷爷,他养育了五郎,但是连守仁和连守义哪里养育过五郎?连守仁和连继祖在镇上锦衣玉食,还私自置办了宅子,可五郎和小七却连私塾都上不起。

连老爷子的脸色一片灰败。

连蔓儿在旁边,却是垂下眼帘,嘴角含笑,心里暗赞五郎说得好,并为五郎竖起了两个大拇指。

五郎这一番话,可谓意义深远。

从家里往老宅来的时候,连蔓儿和五郎就私下里讨论过,连老爷子大费周章地请连守信他们过来吃饭,会是为了什么事。想想最近她们家做了什么事,再想想老宅最近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兄妹俩心里就有了谱。

不管连老爷子是怎样的打算,五郎这一番话,就已经让他们这一股人处于了一个极为有利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

亲情攻势并不可怕,因为还有一个横亘于一切事物之上的理字。而且,就算在理之外要讲情,也是连蔓儿一家处于主动。因为不管连老爷子说得多么动听,过去的事情却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从那些事情中,可看不出老宅的人对他们有什么亲情。

“话也不能这么说……”连老爷子沉默了半晌,最后只皱着眉,含含糊糊地说了这样一句。

“那个,”连守义在一边,左边看看,右边瞅瞅,最后咧着嘴,赔着小心对连守信道,“老四啊,听说,你给你二侄子找了个大车店的挣钱的活,说是每个月工钱还不少,年节啥的,还有布和肉发是不?”

连老爷子精神微微一震,连守义这个话插得好。五郎的话,连老爷子听明白了。那是告诉他,四房跟他跟老宅的所有人的关系没有那么近。从前老宅这些人是怎样对待四房这一股人的,现在,老宅的人没有立场要求四房这一股人照顾他们。四房不是老宅的爹娘,没理由啥都管老宅的人。

但是,四房却照顾了二郎。那么同理,四房有什么理由不照顾老宅这些子侄哪。

“是啊,老四,是有这回事不?”连老爷子的脸色略恢复了一些,含笑问连守信道。

“是有这个事。”连守信就道,“二郎家里田地少,二郎媳妇那几个人就能忙活得过来。他家里花钱的地方又多,不得已的,得找个活计赚俩钱,贴补家里的日子。”

“这就对了,不管到啥时候,这一笔写不出两个连字,我和你娘都老了,往后啊,你们就得抱成团,互相扶持。老四,这件事你做得对。”连老爷子略微提高了声音道。

“爹,你别就夸我。这不是我一个人办的事。孩子她娘对二郎和二郎媳妇正经不错,给二郎找的差事,还是五郎请朋友帮的忙。”连守信就道。

“五郎是好孩子,大仁大义,大人大量。好啊,我都佩服这孩子。是个做大事的,有出息,有肚量。”连老爷子略有些夸张地赞五郎。

“俺听说,他四叔可不单给二郎找了个挣钱的地方,还给罗家的那个罗小鹰也找了个,和二郎在一处挣钱。”何氏就道。

连蔓儿飞快地扫了连守义和何氏一眼,心想,听听这两口子说的话,那重点都是一样的。挣钱的地方、每个月挣多少钱,什么布啊肉的。

“老四啊,这如今你可有本事了,又有五郎这样的好儿子。你看,你都给罗家的罗小鹰找了个挣钱的地方,咱家里这老些人,那……那咋的,也不能比罗小鹰差吧。咱多近,他多远啊。”连守义先是看了连老爷子一眼,似乎得到了某种鼓励,就奓着胆子对连守信说道。

“不会说话你就别说。”连老爷子马上瞪了连守义一眼,接过了话茬对连守信道,“老四啊,你是啥品行的人,爹就不多说了。就看你对二郎,还有对罗家,爹就没看错你。”

“你们这几个兄弟,把继祖他们这一辈人都算上,要说这恩厚,重情义,还是得数你。以后,就算我闭上了眼睛,我也放心。你肯定错不了,待你娘,待家里这帮人,不用我说,你都能照顾到了。”连老爷子紧盯着连守信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连蔓儿抚额,连老爷子这是拿大帽子罩连守信,这分明是欺负连守信老实、恩厚。

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爷,你老肯定长命百岁,可别说啥闭眼不闭眼的。我爹这人你就放心,他对我们都挺好。”连蔓儿故意道。

连蔓儿一打岔,除非连老爷子坚持再扣一遍大帽子,否则他那句话就算是打了水漂。

“爹,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个人,没啥本事。五郎现在年纪也慢慢大了,我那家里,以后就是五郎当家。就是现在,五郎也当多一半的家,我就帮把手。”连守信诚恳地道。

这是事实,但说出来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第七百八十七章 立场分明

连守信话音落地,连蔓儿就忙打量了连老爷子和周氏一眼。老两口子一时都没说话,不过想也想得到,此刻,老两口子心里肯定在骂连守信,没囊没气,立不起来,当不起家。

竟然现在就打算要让五郎做一家之主了!

这也太没志气,没囊没气了,连老爷子都多大年纪了,人家可还是在家里的第一把交椅上坐的稳稳的,掌握着家里的一切大权。可连守信正当壮年,就要让儿子当家理事了。

周氏板着脸,两只手交握在一起,最终却没有开口说话。如今,在连守信着一股人面前,周氏是极少说话的。大多数时候,她都是板着脸,端着架子。

连老爷子则是张了张嘴,最后对此也没说什么。刚才的那些话,是他早就想好了的,今天的机会合适,他就说了出来。不过,眼下还有急需解决的事情,这些话完全可以放到以后再说。

连老爷子的心思转了几转,反省自己有些太心急了,干脆忽略了连守信的话,将话题又拉了回来。

“老四,你办这个学堂,那是件大善事,积阴德的大善事。爹赞成你。这件事你办成了,那老连家的名声也就创下来了,咱老连家以后的子孙也能跟着受益。”连老爷子对着连守信侃侃而谈。

“爹老了,也帮不上你啥忙。咱家这还有这些人,你看着,用得着他们的地方,随便你使唤。也为他们自己积德,为咱老连家积德。”

“还是那句话,一笔写不出两个连字来。你们一家好,那不是真的好,咱老连家这一大户都好,那才是真的好。外人看着也好看,像那么回事。爹也不跟你说虚的,让他们几个去帮忙,主要还是为了他们。”

“我呀,真是操碎了心。你这件大功德,让他们也跟着出把力,沾沾光,往后我没了,他们也能出门见人,也算是赎了以前的罪过。不管咋的,能帮扶着你一点就更好。……这是一举数得的事。”

“说句大白话,别人都帮了,咱自家人咋就不能帮一把?”

“老四,五郎,你们看咋样?”连老爷子看着连守信和五郎,眼睛中满含着期盼。

果然是从学堂的事情上来的。

“爷,我把办学堂的事再跟你细说说吧。”五郎对连老爷子的要求不置可否,而是肯定地对连老爷子说起了学堂的计划。“……学生入学的时候,他自己的人品、家里的人品,咱都得考察。人品不好,不能上咱的学堂来。学堂的先生,那就更重要了。不仅要学问好,还得德高望重的,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品学兼优。”

“我给鲁先生去了信,请他帮着推荐人。另外,我还打算请我在盛京书院的先生给推荐人。”

“这学堂里,除了先生和学生,并没打算再另外请人。学堂里打扫、烧水啥的这些杂事,到时候都由学生来轮流着做。学堂学费低,可不养懒人,从这学堂出去的,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桌椅的活计,是给我三伯包了。另外就剩开春要建房的活计了,这个老宅这边谁要愿意去帮工,那就去。到时候十里八村来帮工的人肯定不少。”

五郎将计划和连老爷子都说了,显然,老宅要真想去积阴德,那只能是建房的时候去帮工。这个帮工自然没有工钱,盖房子是费力气的活。

“这样……”连老爷子就踌躇起来,连着看了五郎好几眼。五郎说话滴水不漏,往往一开口,就将他的话都堵在嘴里说不出来。

“给小孩子启蒙,也不一定非要多高的学问吧。……你大伯他是个秀才,咳咳,他做了好些年的秀才,也读了一肚子的书……唉,我知道,这事我就不提了,不提了。可还有继祖,继祖身上没啥罪过,那就是被连累的。”

“老四,你也是看着继祖长大的。他除了不能干庄稼地里的活之外,别的方面,可是个好孩子。不跟人拌嘴,也从不惹祸。他念了好些年的书,也是个童生来着。咱这县里,能考上童生的人,那也是数得过来的。老四,你看,能不能,让继祖上你那学堂里,帮着给孩子们启启蒙?”连老爷子小心而期待地看着连守信。

“爹,”连守信为难地看了连老爷子一眼,“你老的心情我懂。可是……咱也得……办学堂这是个大事,到时候不知道多少眼睛瞅着,咱都小心再小心,不能让人挑出半点错来。……继祖是个好孩子,可、可……人言可畏啊。”

“是啊,爷,你过去不也总跟我们说,咱待别人要宽,待自己要严。”五郎就道。

旁边坐着的连继祖本来伸长了脖子,如今听了连守信和五郎的话,脖子立刻缩了回去,无精打采起来。

“啊……”连老爷子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爹啊,你别光顾着我大哥和继祖啊,还有我们这股人哪。”连守义忙就插话道,“我们没那么高的要求,教书啥的,我们想都不想。老四都给罗小鹰找着挣钱的地方了,我这和四郎、六郎,我们还没地方哪?”

“老四啊,给我,还有你俩侄子也找个挣钱的地方呗。”连守义讨好地看着连守信道。

六郎懵懵懂懂。四郎却往前凑了凑,挨在连守义身边,也眼巴巴地看着连守信。

“这个……”连守信有些发愁。

“爹,你老说句话呀。”连守义就朝连老爷子使眼色道。

“爷……”四郎也向着连老爷子乞求道。

于情于理,为连守仁和连继祖争取了,没有不为连守义和四郎、六郎争取的。而且,连守义的这个要求,也是他们之前商量过,他点了头的。连老爷子虽然于失落中有些魂不守舍,不过还是发了话。

“老四啊,你有这个能力了,以前山上的活,就是你帮着找的。你帮着看看,给他们爷几个找个啥活,也省得他们天天东游西逛。……能挣俩钱,家里也宽松些。以后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多,总不能总伸手跟你要。”

连守信微微皱了皱眉,不过很快就又舒展开来。

“爹,二哥还是在家里,伺候你们二老,下地干活。家里这样,不能不留个能干的人在你们二老跟前。”连守信非常干脆地拒绝了为连守义找活计的要求。

只是他说的理由,完全是借口。真正的原因,也是明摆着的。连守义和连守仁是一样的,他可不是受了谁的连累,他自己就是主犯。

这个年代找人做工是很讲究的,一份稳定的、收入不错的工,一般都需要有人作保。比如给二郎和罗小鹰找的活计,就是连守信给做的保。以后,二郎和罗小鹰如果闯了祸,损坏财物等,他们自己负不了责任,那就得连守信给兜着。

另外,人家雇人,都是雇品行好的人。连守义这样的人,根本就没人会雇他做伙计干活。

当然,以牌楼连家的招牌,如果连守信愿意给连守义作保,也会有地方雇佣他。但是,这个保,连守信不会做。他信不过连守义,不想给人添麻烦,甚至造成伤害。

“四叔,我爹不行,那我哪。我不比我二哥差。四叔……”四郎有些着急地道。

连守信不由得抬眼看了四郎一眼。四郎如今的个子又蹿起来一些,看上去已经脱了孩童的形貌,是个小伙子了。

四郎的一身衣裳都是旧的,大块的补丁横七竖八地像丑陋的膏药,有的地方破了,还没有打上补丁。再看四郎的脸色,也并不是很好。

连守信就有些心软。在这个家里,四郎是穿不好,而且吃不太饱的。四郎眼瞅着成人,要娶媳妇了。这样下去,四郎娶媳妇就难了。

虽然明知道四郎的人品与二郎不能比,但是拒绝的话却难以说出口。

“老四啊,你二哥那就算了,我明白。四郎,你帮着看看吧。四郎还小,还没大定性,受了些不好的影响。要是有个地方圈着他,能挣俩钱,他也有了奔头,省得走了下道。”连老爷子就对连守信道。

连守信没有立即回话,而是看了五郎和连蔓儿一眼,五郎和连蔓儿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对连守信点了点头。

“爹,这个事,我们在家都商量了。六郎这个孩子,我们是打算让他进学堂跟着念念书。”

连守信话音未落,连老爷子的脸上就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老四,你真是这么打算的?”连老爷子问。

“爹,我啥时候说过瞎话。”连守信就道,“六郎去念书,啥都跟别人一样。看他自己个的造化。”

“这个行。”连老爷子想了想,就点了头。

“四郎的年纪大了,要不,也能让他进学堂。”连守信就道,“四郎要找活干,那咱得有言在先。这个找活干,可不像以前上山做活。士农工商,这就是工了。”

第七百八十八章 偏心

连守信让连老爷子好好想想,如果这次让四郎做工,肯定找的是稳定的活计,那么从此就要成为这个社会的工匠一类人。

在这个年代,工匠的地位比有田地的庄稼人要低一些,尤其是那些在别人的铺面、作坊里做工的伙计。

不过一般的人家要出去做工,当然是因为家庭条件所迫,为了生存,也不会讲究太多。毕竟给人家做工,那也是清清白白地用劳力换饭吃。不过,连老爷子在这方面,曾经是非常讲究的,所以,连守信才会特意这样问一问。

“现如今,也……”连老爷子沉吟了一会就开口道,不过他的话只说了一半,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又扭过头去问四郎,“四郎啊,你自己个乐意不乐意?”

“我乐意,我当然乐意。”四郎连连点头答道。

“那……唉,也就讲不得那些了。老四啊,这个事,就得托给你了……”连老爷子就对连守信道。

“出外做工,可比不得在家里。”五郎突然就说道。

五郎这句话说的略有些突兀,打断了连老爷子将要说下去的话。连蔓儿不由得看了五郎一眼,兄妹两个又交换了一个眼色。连蔓儿就明白了,五郎不高兴听连老爷子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连老爷子接下来肯定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

而那些漂亮话,他们听了心里不是滋味。

“出外做工是咋回事,爹你老肯定知道。我给二郎和罗家那么安排,是他们求到我头上,非要去不可。这边,既然也开口了,有这个意愿,那就试试吧。”连守信就道。

“爹,那天我听蒋掌柜说,县城有一家邓记的纸扎铺子,要雇人。要是蒋掌柜给说说,应该能成。”五郎就道。

这邓记的纸扎铺子的活计,正是连蔓儿一家原来给罗小鹰准备的。如今让四郎去,却正合适。

为什么会给罗小鹰找这个活计,不仅因为这活计有连守信当初告诉二郎的那些优点,还因为去了邓记纸扎铺子做学徒,不容易惹祸。

这一方面是纸扎铺子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邓记是老铺子,掌柜的精干,管理很严格,里面人员紧凑,几乎泼水不进,四郎去了也只能老老实实干活。

连守信就点了点头,将纸扎铺子的好处又说了一番,活计轻松,风吹不到日晒不到,学成了是一门手艺,能够保障生活。

听到活计轻松,风吹不到日晒不到,四郎已经非常乐意了。

“那每月工钱是多少?”连守义忙问道。

连守信正要说话,连蔓儿突然就干咳了两声,看向连老爷子。

“四郎是去学手艺的,还想挣多少钱。那样的铺子,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你能干,你就多挣钱。你偷懒耍滑不干活,那你就不挣钱,让人家赶出来,那才丢脸。”连老爷子收到了连蔓儿的眼色,知道这是他该说话的时候了,就正色道。

“出去做工,那不是去捡钱的。你得出力,得用心,还得……”连老爷子又说道,“这个差事不错,四郎要是想去,待会我再好好跟你说说。”

“去,咋不去哪。”四郎就道。

活计轻松,而且多少还能挣些钱,最好的是去县城里,那可比每天闷在村里好多了。

“工钱多少,到那人家会给你说。就像你爷说的,看你自己个的本事了,铺子里晌午还能供你一顿饭。”连守信就道。

铺子里还能提供一顿晌午饭,四郎就更高兴了,看他的样子,似乎恨不得马上就能去县城上工。

“爹,这活计听着正经不错,凑巧人家正要雇人,咱也能说上话。帮一个也是帮,帮两个也是帮,刚才我爷还提我继祖哥了,要不,让我继祖哥也算一个?”连蔓儿对连守信说完,就又笑着看向连老爷子道,“爷,你看好不好?”

“啊……”连老爷子就是一呆。

“这事包在我们身上,爷,就听你老的一句话了。”五郎立刻会意,也跟着对连老爷子诚恳地道。

“都去也行,我给那边捎个信儿。”连守信就道。

“这、这个先不忙,”连老爷子飞快地看了连继祖一眼,就道,“我再想想,过于麻烦你们了。”

刚才提那么多要求不说麻烦,现在却说过于麻烦了,连蔓儿面色不变,暗暗冷笑不语。

“咱爷可真见外,这半天了,也没听他说麻烦不麻烦的。”五郎转向连守义、四郎这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

连守义和四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哎哎地点头附和。

“可不是咋的。”连蔓儿就笑道。

连老爷子脸上忽红忽白,干咳了两声,装作没听明白五郎的话。

“五郎,我没咋去过城里,这邓记纸扎铺子在哪啊?”屋里安静了片刻,四郎就问道。这是他以为刚才五郎对他说话了,因此才敢跟五郎搭腔。“咱村离城里这老远,那铺子里有住的地方没?”

五郎不答理四郎,就装作扭头跟小七说话,没有理会四郎的问话。

“邓记啊,我知道,好像是在菜市后头的那条巷子里。”连老爷子就道。

“对,就在那。”连守信就道,“铺子里应该没住的地方,出外做工不比在家里。”

二郎这半年在油坊里做工,也都是早出晚归,每天来回要走将近三十里地的路。如果四郎去县城做工,那么每天来回就要走六十里地。四郎显然不愿意这么辛苦,想就住在城里。

连蔓儿突然心中一动。

“菜市后头,那是不是离我大姑家特别近?”连蔓儿就道。

“对,是挺近的。”连守义就抢着道,“就隔了两条胡同。”

“那、那我就住我大姑家得了。”四郎顿时一脸的喜色,高兴地道。即便离的不近,那也比离三十里营子近多了,四郎很乐意住进连兰儿家里。

连老爷子还没说话,周氏的脸呱嗒一下就落了下来。

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就都站起身,向连老爷子告辞,连老爷子就要留连守信他们吃饭。

“饭菜都准备下了,马上烧火,一会工夫的事。咱爷几个也好些日子没坐一块吃饭了,我是过一天少一天的人了。”说到最后,连老爷子的声音有些哀切。

“爹,咱们不在这上头,也不在这一时。我今天还有事,改天,咱们改天。”连守信推脱道。

他们特意来得早了些,就是怕赶上饭时。

连老爷子执意挽留,连守信拒绝得也很坚决,并带了几个孩子抬腿往外走。

连老爷子见留不住人,就慌忙下了地,带着一家人送了出来。这一家人里面,自然不包括周氏。周氏她老人家是连守信的亲娘,架子始终端得高高的,是绝对不会下地迎送的。

走到大门口,连守信停住,让连老爷子赶紧回屋。

“爹,有些话我就不多说了。谁也不呆不傻,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连守信的目光在连老爷子的脸上略作停留,就飘向了远处。“我回去就听信儿,机会我给了,最后咋样,就看你老的了。”

说完了话,连守信很干脆地转身,带着几个孩子回家了。

到了家,父子几个就都脱了大衣裳,上炕坐了,张氏就忙让人端上茶水和点心来。

“累坏了吧。”张氏看着他们几个进门时的脸色,就猜到在老宅肯定是不高兴了。她也没急着问,只是给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准备的是山楂甜汤,给连守信准备的则是萝卜茶。

“顺气的。”张氏亲手将萝卜茶递给连守信,并解释道。

连守信接了茶,低头端详了一会,一样脖子,将一碗茶一饮而尽。

连蔓儿和小七挨着坐着,都慢条斯理地喝着山楂甜汤,这是她们小姐弟俩在冬天最爱的饮品之一。旁边的五郎端了甜汤,只喝了半碗,就让小丫头给另外换了龙井。小七喝完了自己那碗,又将五郎剩下的半碗给喝了。

“爹,你别不高兴了,咱不早就都估计到了吗?”连蔓儿慢悠悠地喝着甜汤,看连守信的眉头还皱着,就劝了一句。

“老爷子不是到不去的人,他说那些话,他是一点都没为我想啊。”连守信长叹了一声。

过去,连守信对连老爷子的言行也并不是完全认同和满意的。但是,即便暗地里有些微词,他几乎从不在妻儿面前有所表示。而现在,别人都没提,他先说了这样一句,看来,今天连守信是被伤到了、气到的。

“这也不是今天才知道的事吧。”张氏就跟着叹气道,“算了,谁让咱摊着了。”

早就知道的事情,连守信还会受伤、生气,只能说明他还在乎。亲父子,怎么能不在乎哪,有期望才有失望,有爱、有感情才会有伤痛。

“老爷子都要求啥了?”张氏就问。

连蔓儿她们还没开口,小七就抢着答了。

“这可真是……”张氏听了,也有些无语。

“前面两个要求,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生气,是因为老爷子根本就不该开这个口。”连守信就道,“他那是把我往火坑里拉,把咱一家往火坑里拉,想让人戳咱们的脊梁骨!”

第七百八十九章 左右为难

连守信因为生气,就有些激动,说的话也就是为了宣泄情感。

连蔓儿没有说话。连老爷子偏心,心里几乎只有连守仁和连继祖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