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地主-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家几代经营辽东,自然府库丰厚,而这凤凰楼里的摆设更有许多是御赐之物。
小丫头在前头领路,进了楼里又顺楼梯向上,来到二楼。这一路过来,楼外侍立的全是青衣青帽的小厮,楼内则全是穿鸭蛋青色背心和豆绿色裙的丫头。每隔几步就有这么一个名头正脸的丫头侍立,各个敛声屏气。连蔓儿左右略看了看,就见屋宇深处隐约也有丫头站着。
不知这楼里服侍的有多少人,却始终是鸦雀无声。连蔓儿回想起第一次去宋家见宋家老夫人时的情景,想来那位老夫人摆出来的便是沈家的气派吧。只不过,真跟这沈家比起来,还是天差地别。
到了二楼,领路的小丫头在一扇门前停下来。就有门边侍立的丫头走了进去,少顷,那丫头出来,就挑起门帘,说了一声请。
鲁先生、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鱼贯走了进去。这一路过来,在楼下已经看了不少,但是这屋内的豪华程度,还是让连蔓儿吃了一惊。
虽是如此,连蔓儿的目光并没有在屋内的摆设上多坐停留,几乎是一进门,连蔓儿就看见了沈六。
沈六今天穿了一件银色遍地金的蟒袍,头戴玉冠、腰扎玉带,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他就那么坐着,不说不动,这满室的繁华就都成了陪衬。
以鲁先生为首,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齐齐下拜。
“都不必多礼,”沈六清亮的声音响起,“看座。”
众人谢过都依次坐了,就有小丫头悄无声息地进来,奉了茶果。
“是昨日到的,可准备好了,府里已经给你安排了院落,就搬过来吧。有事情正要烦劳。”略作寒暄,沈六就向鲁先生道。鲁先生要随同沈家护送沈谨的队伍进京,这期间,沈六还有事情要吩咐鲁先生办,因此在府里为鲁先生安排了住处。
而鲁先生虽然受了沈家的大恩,如今却是皇命要起复的,沈六对他说话,亲切中还有几分客气。
“回六爷,”鲁先生忙道,“六爷有事尽管吩咐,我就不搬过来了。这些日子,还是住在我两个学生家里。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好在两下相距并不远,定不会耽误了六爷的差事。”
“你既这么说,那就随你。”
鲁先生连忙道谢,五郎和小七也都站起身,向沈六拱手施礼道谢。
沈六的目光在五郎和小七的身上扫过,最后似乎是不经意地在连蔓儿的脸上顿了顿,不过,他很快就移开了视线。
接下来,沈六就向鲁先生交代了几件事,随后,就让人领了鲁先生出去。此次进京,不仅是送沈谨进宫,还是为了皇帝贺寿,沈家要准备的事情很多,正有用到鲁先生这位大才子的地方。
屋内只剩下连家的几口人,沈六的脸色似乎又柔和了一些。
“你们兄妹也来了,是第一次来府城吧。”沈六道。
这显然是跟连蔓儿和小七说话。
“回六爷,是的。”连蔓儿和小七忙道。
“你们不用学那些人说话,听着别扭。”沈六眼睛微眯,扫了连蔓儿一眼,“从前在乡下是怎样,在这里还是怎样就好。”
连蔓儿听见沈六这样说,不由得嘴角微翘。六待她们,即便是与待大才子、即将被朝廷重用的鲁先生相比,还多了几分的优容。沈六能这样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心里记着连蔓儿曾经救过她。
认识一个人,有时候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正确,只有长期的相处,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日久见人心。
连蔓儿救了沈六,当时并没有存让沈六报答的心思。她那个时候,甚至不认为她会再见到沈六这个人。但是,命运就是那么有趣,她不仅又见到了沈六,还将这份交往维持了下来。
第二次见到沈六,沈六的态度冷淡、疏离。再联想第一次面对沈六的情景,连蔓儿那时候认为,沈六就是那种高高在上,目无下尘,因为不可控的原因欠了一个乡下小姑娘的人情。可他高傲的个性并不容许他承认这一份人情,他想要干脆利落地用银钱将事情解决掉。
沈六不会从心里感激她,也不会将她视作恩人,这是连蔓儿当时的想法。
但是,以后的接触,渐渐地扭转了连蔓儿对沈六的这种认知。沈六一直记着她的救命之情,虽然他不徐不疾,清清冷冷,但是他心里记着这件事。
连蔓儿不知道换作别人对此会有怎样的看法。但是她自己,却是欣赏并喜欢沈六的这一点。比起如同她在许多话本、演义中读到的,以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种,一上来就轰轰烈烈地报恩、虎头蛇尾的方式,连蔓儿更倾向于沈六这种。
历久弥新、香远益清。
这是一开始,连蔓儿绝没想到会出现在沈六身上的品质。这让她非常欢喜。那欢喜也是历久弥新、香远益清。
当然,一个好还不是真好,两好并一好,才是真正的好。如今两家能处成现在的关系,也因为连蔓儿家一直做得不错。连蔓儿从没有过挟恩图报,也没有一味索取、不知付出。
“好。”因为对沈六那难得的品质的欣赏,以及对两家如今关系的自在,连蔓儿当然不介意还像从前一样跟沈六说话。其实她心里,也不喜欢那种以下对上的说话方式。
“六爷这些天,是不是就不出门了?”又略交谈了几句,连蔓儿就向沈六问道。
“过些天要进京为皇上祝寿,这些日子,应该不会出远门。”沈六不知道连蔓儿问话的用意,因此答得很谨慎。“蔓儿,你这是有什么事?”
沈六这么直接地问出来,倒也省了连蔓儿再绕圈子。
“我们想为六爷今天的晚膳加一道菜。”连蔓儿就笑着道。
“哦?”沈六眉头微挑。
连蔓儿就将五郎如何从南边带回来了合浦鸭,如何说起一路上的美景和美食,她自家如何闲着没事,试着做了烤鸭的经过简略了说了一遍。
“五姐和九哥在三十里营子的时候,已经尝过了,都说好吃。早就想让六爷也尝尝,只是一直没得机会。”连蔓儿笑着道,“如今我们用合浦鸭的鸭苗,专门精心饲养了些填鸭,做出来的烤鸭味道更美,想请六爷尝一尝。”
“只是尝一尝?”沈六看着连蔓儿,意味深长地道。
“这府城里,还有什么事能瞒得住六爷。”连蔓儿也不藏着掖着,“不过,那还得看六爷吃过我们的烤鸭,绝不觉得好吃。”
沈六没有表态,只示意连蔓儿继续说下去。
“我们打算在府城开一家烤鸭店,若是我们做出来的烤鸭合了六爷的口味,那这家店铺自不用说,肯定客似云来。如果,六爷不喜欢我们的烤鸭。那我们也不费事开什么烤鸭店了。”连蔓儿就又道。
“合不合我的口味,这么重要?”沈六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故意问道。
“那当然,太重要了。六爷英明神武、品位非凡。”因为沈六这问话的语气并不严肃,连蔓儿干脆冲沈六星星眼。沈六人长得好看,看着虽然冷了些,但身上却具有连蔓儿所喜欢的某些少有的好品质,因此,对着沈六星星眼,连蔓儿一点都不觉得为难。
沈六的地位,相当于辽东的藩王,他的口味当然重要。那可比明星效应的影响还要深刻和立竿见影。
“太重要了,六爷武运昌隆、威震辽东。”小七也学会连蔓儿对沈六星星眼。来的时候,连蔓儿曾经嘱咐他,要拍沈六的马屁,拍的明显些、过分些最好。现在有连蔓儿做了示范,小七是个极好学生,立刻应和。
沈六被连蔓儿的星星眼瞧着,正有些走神,猝不及防地被连蔓儿和小七这风马牛不相及、露骨极致的马屁拍的忍俊不禁。
沈六笑了,如红梅绽雪、昙花盛开。连蔓儿转了转眼珠,莫名地想到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二顾倾人国。
那边本来也要恭维两句的五郎见此情景,反倒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闭上了嘴。连守信本来就不善言辞,这种场合,他一般都不说话。
难得沈六肯笑,这还有什么事是说不成的哪。
沈六答应了晚饭就尝一尝连记的烤鸭,连守信就忙告辞,到烤鸭店去事先做安排。
“请五姑娘、九爷过来。”沈六又吩咐人道,一边就问连蔓儿这次打算在府城住多久,“谨儿从乡下回来,很是惦念你。你在府城,多过来陪陪她、说说话。”
沈六说得如此柔和、细致,自然是对沈谨的一片眷顾之情。毕竟,就这么一个亲妹妹,而且是嫁到皇宫中去,即便沈六位高权重,以后兄妹要相见也不容易。
“我也想来多陪陪五姐。”连蔓儿就道,她已经知道了沈谨启程的日子,计划好了,送沈谨走了之后,她再回三十里营子。
“很好,在府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说。”沈六就道。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
“葫芦做得很成功,我留了两个,等从京城回来之后再给你们看。”沈六突然又道。
五郎和连蔓儿都答应了一声是,并没有多问。他们都知道,念园小菜园内特制的葫芦,是准备给皇帝贺寿的。这个消息,沈府一直对外保密。秋天的时候,派人悄悄地将所有的葫芦都摘走了,其中还包括连蔓儿、沈谨和小七玩耍着做的那几个。
对此,连蔓儿很理解。在沈六送上葫芦为皇帝贺寿之前,这件事就是秘密。得等到葫芦在皇宫第一次亮相之后,这个秘密才能揭开。
很快,门口的小丫头进来回禀,说是五姑娘和九爷到了,沈六点点头,小丫头才将门帘挑起,沈谦和沈谨从外面走了进来。
五郎、连蔓儿和小七都忙起身,大家相互见过,才各自落座。
自从念园分别,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再见沈谦和沈谨,连蔓儿觉得又是欢喜、又是亲戚。三个月的工夫,连蔓儿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变化,不过她看着沈谦和沈谨,似乎都长了一些。若是再仔细分辨,沈谦是长个了,沈谨则是神态上成熟了一些。
几个人一起说了几句话,都是沈谦和沈谨在跟连蔓儿和小七说话,沈六坐在椅子上听。少顷,沈六就挥了挥手。
“小九带小七去见楚先生。”沈六对沈谦道,“请楚先生考校考校小七的功课。”
“六哥。”沈谦刚来,还没坐多久,似乎就有些不愿意走。
“快去。”沈六沉声道。
沈谦不敢不听沈六的,就起身带了小七出去。
“谨儿,你带蔓儿去你那坐吧。”沈六又对沈谨道,又不知是对沈谨还是对连蔓儿解释了一句,“……去吧,我和五郎在这说话。”
沈谨正想要和连蔓儿说些体己的话,听沈六这样吩咐,自然乐得答应。
连蔓儿知道,沈六是要和五郎说关于冬小麦的事,也高高兴兴地跟沈谨从凤凰楼出来。
沈谨住在凤凰楼后身偏东的一个跨院内,屋内摆设虽比不上凤凰楼,但也足够华美绚丽。两个人虽相识不算很久,却很投缘。这又是久别相见,都有说不完的话。沈谨还让连蔓儿看了沈家为她进宫准备的嫁妆。
两个人说话间,不觉时辰渐晚,前面打发人传了沈六的话来,说是在凤凰楼摆宴。
“六爷吩咐,请姑娘和连姑娘一起过去。”
第七百一十四章 干股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晚了,沈府内已经掌起灯来,凤凰楼更是灯火通明。连蔓儿和沈谨在众丫头簇拥下,再次来到凤凰楼前。连蔓儿举目望去,灯火映照下的凤凰楼,比起白天又是另一番的辉煌景象,晶莹剔透、珠光宝气,仿佛水晶宫殿。
沈六的晚宴设在三楼的一个敞厅,只摆了一桌。除了沈六、沈谨和沈谦兄妹三人,另外就请了楚先生、鲁先生、五郎、连蔓儿和小七。
“……都是自己人,算是一个小小的家宴吧。”沈六招呼众人入座的时候说道。
鲁先生很高兴,能够坐在这张桌子上跟沈家兄妹一起吃饭,可比沈家大宴宾客时的座上宾的意义大不相同。沈六的那一句自己人,虽说得清清淡淡,但其中的分量有多重,鲁先生是能够体会的。
在座的这几个人,楚先生自不必说,他在沈家已经有数十年,在教导沈谦之前就教导过沈家其他的子弟。这辈子,肯定是要终老在沈家了。鲁先生,如今也是沈家门下。沈谨已经向鲁先生行过拜师礼,如今算是鲁先生的弟子。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同样也是鲁先生的学生。
五郎和沈谦是同科考的秀才,现在都在盛京书院,又是同窗。连蔓儿、小七和沈谦是好友,小七和沈谦也有同窗之谊。连蔓儿和沈谨又是手帕交。
连蔓儿家有如今的境况,离不开沈六的扶持。而沈家屡建功勋,连蔓儿家功不可没。而这一切的起点,是连蔓儿无意中救了沈六。虽然这件事,知道的人屈指可数。
这么看来,还真的都是自己人。也正因为这样,沈谨和连蔓儿才能一起入座而无需避讳。
晚宴并没有准备太多的菜肴,因为早已经说好了,这次晚宴,就是为了尝一尝新的连记烤鸭。
因为烤鸭的吊炉只有连记烤鸭店有,因此这烤鸭是在店里烤好了,飞马送过来的。连记的专门的负责片鸭肉的师父就在旁边伺候,烤鸭一到,片鸭肉的师父便施展绝技,转眼间就片了两大盘子薄如纸片的鸭肉,全都是连皮带肉。
荷叶饼、面酱、小黄瓜、小萝卜、葱段、豌豆苗、鸭汤栗子等一一地摆上来,一会工夫,就摆齐了一整套的烤鸭宴。
在座的众人,除了沈六,大家都吃过连记的烤鸭。也不用小丫头们伺候,沈谨便洗净了手,给沈六卷了一卷鸭饼。
沈六虽然没有吃过这么新鲜吃法的烤鸭,但是也从鲁先生、沈谨等人处了解了一些,见众人都看着他,就从沈谨手里接了鸭饼卷,慢慢地吃了起来。
连蔓儿微笑看着沈六,她记得,沈六并不爱吃油腻的东西。而这填鸭做的烤鸭,足够香,但却并不油腻。尤其是配上这种吃法的时候。连蔓儿相信,沈六会喜欢。
沈六吃了一卷鸭饼,并没有做任何表示,而是伸出手,示意大家开动。随后,他也不用别人帮忙,又自己卷了一卷鸭饼。
吃完了鸭饼,又吃了些小菜,沈六最后还喝了一碗鸭汤。
因为没有饮酒,晚宴并未持续太长的时间。饭后,大家就都离桌,到旁边喝茶叙谈。
鲁先生和楚先生都赞烤鸭好吃,沈谨和沈谦也有同感。
“……是比上次你送到念园的好吃。这就是你那时候跟我说的,特意饲养的鸭子?”沈谨问连蔓儿。
“是的。”连蔓儿笑着点头,“是用书上的古法,填喂出来的。”
“不错,果然是肥而不腻。”沈谨就道。
“六爷觉得怎样?”连蔓儿就笑着问沈六。
“嗯,还不错。”沈六正在喝茶,听见连蔓儿问他,他慢慢地放下茶杯,微微颔首道。
“只是不错吗?”连蔓儿知道沈六说话一贯是这个风格,不过她还是又问了一句。
“英明神武?”沈六微微侧转身子,眯了眯眼,突然道。
风马牛不相及,这是报复吗?连蔓儿忍住了没笑。
“开一家店应该不成问题。”沈六又道。
这句话似乎说的没头没尾,但是连蔓儿却是喜上眉梢。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下晌连蔓儿说过的话,她自己当然不会不记得。沈六这样说,也就是表示他对连记的烤鸭很满意。
鲁先生知道连蔓儿几个今天是为什么来的,因此适时地站起身,借口观赏一副古画,将楚先生、沈谨和沈谦都引了开去,小七也陪着跟了过去。
厅内这会工夫,就只剩下沈六、五郎和连蔓儿兄妹。
“六爷。”连蔓儿站起身,从袖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契,轻轻地放在沈六的手边。“以后咱们的铺子,还请六爷多关照。”
沈六看了连蔓儿一眼,挑了挑眉,这才将那文契拿起来。文契的内容很简单,沈六一眼扫过去,就看明白了。连蔓儿将连记烤鸭店两成的干股送给了他。
两成的干股,也就是五分之一。沈六什么都不用做,以后就可以每个月从连记烤鸭店的利润中得到五分之一的分红。
“谁教给你的?”沈六用手指轻轻弹了弹那契纸,随后抬起眼睛,看着连蔓儿问道,“是谁跟你们说了什么话?”
连蔓儿怔了一下,才明白沈六的意思。沈六是疑心沈家有人上她家打秋风,暗里递了什么话。
“六爷,没有,没人教我们什么,也没人暗示我们什么。六爷对我们怎么样,我们心里清楚,六爷府里真正得用的人,也都看得明白。有六爷在,谁敢打我们的主意。”连蔓儿忙笑着解释道,“六爷,你别生气。这么做,也是惯例,在商言商。……六爷自然不缺这个,可我们这份心意不能少,是留着给六爷打赏下人。以后少不了麻烦他们,六爷也知道一句话,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你们可不是商。”沈六一字一句地道。
“当然。”连蔓儿又是一怔,不过马上回过神来。刚才那句在商言商,不过是单指着这一件事。如今但凡有些家底的人家,哪一户不是既有田产又有店铺的。像这样的大事,涉及到沈六这样的人,就是别人家,也得主人家亲自出面才成。
沈六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旁边的书案旁,慢慢地卷起衣袖。
“笔墨纸砚伺候。”沈六一边气定神闲地卷袖子,一边说道。
旁边并没有别人,只有五郎和连蔓儿,沈六那说话的语气,也不像是在支使别人。
五郎和连蔓儿兄妹俩交换了一个眼神,五郎就上前铺开宣纸,连蔓儿研墨。沈六用的是上好的徽墨,随着那墨一点点研开,墨香也浅浅淡淡地弥漫开来。
等连蔓儿研好了墨,沈六已经从笔架上挑了一只狼毫。在桌案前站定,沈六凝神片刻,随即提起笔饱蘸浓墨,一挥而就。
那宣纸上赫然是顺德坊三个大字,丰腻雄浑,神采飞扬。
沈六写完了并没有立刻就放下笔,他扭头看了看连蔓儿。连蔓儿此刻正低头看着沈六的字,她还是第一次见沈六写字。本来以为沈六是一直习武的,又早入仕途,于文上面难免粗疏。可今天看见沈六写的这几个字,连蔓儿知道她想错了。
五郎也好,沈谦也好,沈谨也好,他们的字,比起沈六来,功底上的就有差距。而楚先生、鲁先生都是大才子,他们的书法更是上乘,足可称之为书法家。可就是这两个人,他们的字比起沈六的,也还差了几分的筋骨和气势。
连蔓儿又惊喜,又是赞叹。与沈六走得更近,接触更多,她发现沈六的优点就更多。连蔓儿又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沈六,绝不是只有一张美丽的面孔,他也不是单靠家世才有的现在的成就。
年纪轻轻,就能够有现在的成就,沈六自然得天独厚。可是在天分之外,沈六也必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看着顺德坊这三个大字,连蔓儿心里对沈六更加的敬佩和欣赏了。
灯光映照下,连蔓儿的一张小脸似乎被蒙上了一层融融的金光,这让她的表情显得更加柔和,一双漆黑的眼睛则更加明亮。沈六扭头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美人如玉,而且是灵动的暖玉。
“六爷真是天纵奇才!”连蔓儿忍不住赞了一句,这一次,是真心实意,几乎是脱口而出的。
看到连蔓儿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欣喜和崇拜,沈六心中很是受用。他缓缓地放下笔,收回手的时候,差一点碰到连蔓儿的头。
看着连蔓儿的包包头,沈六的手张了张,似乎有自己的意识一样,摸了过去。
连蔓儿还在看沈六写的字,对此毫无哈觉。倒是沈六,距离连蔓儿的包包头还差那么一点的时候,他终于回过神来。
五郎这个时候,正好抬起头,敬佩地看向沈六。
沈六收回手,放下卷起的衣袖。
“六爷,这是送我们的牌匾?”五郎就问沈六道。
连蔓儿也抬起头来,眼睛亮闪闪地看着沈六。
沈六点了点头。
五郎和连蔓儿都喜出望外。
第七百一十五章 顺德坊
沈六会为烤鸭店题牌匾,这是连蔓儿没有想到的。连蔓儿和五郎又交换了一个眼色,沈六这么做的意思,他们都明白。
五郎如今已经考取了秀才的功名,又有鲁先生这位老师和沈府的提携,以后一定会走入仕途。而小七,八成也要走和五郎一样的路。士农工商,连蔓儿家先是农,现在是士,进了士的门槛之后,她们还会一步步地登高。
在三十里营子和锦阳县城有一两家连记还没什么,到了府城,就不宜再挂连记的招牌。她们是店铺的东家这一点没有错,却不宜挂在牌匾上。
这是沈六为连家考虑得很周到、深远。
其实关于这件事,连蔓儿也想过。她认为,挂连记的招牌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统一一个连记,更方便推广。她的期许,并不仅仅限于锦阳县、也不限于辽东府。她的期许更加广阔。
但是,既然沈六做主为烤鸭店另外取了名字,连蔓儿也乐得接受。防微杜渐,沈六这些年浸淫于官场,他的视野比她深远广阔,连蔓儿尊重他的谨慎。
得到沈六亲笔题的牌匾,这是意外之喜,不过这并不能让连蔓儿忘记,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六爷,最近府里有没有什么大宴席?”连蔓儿等着字迹干透了,就和五郎一起小心地将宣纸卷起来,准备一会拿走,一边又笑着向沈六问道。
“大宴席?你又有什么点子?”沈六从桌案边走开,径直出了门,站在朱红栏杆边,凭栏远眺。
五郎和连蔓儿自然也都跟着沈六出来。
凤凰楼地势极高,站在这里,不仅沈府一览无余,就是整个沈城,也都尽收眼底。沈城城墙上的城门楼和角楼自不必说了,就是这凤凰楼,显然也具有军事用途。
看看近处沈府内的通明灯火,再看看沈城内的万家灯火,一时间天高地阔。有风徐徐吹来,就有一个小丫头轻手轻脚地走近,手里拿了一件大氅。
沈六扭头瞧见,又飞快地看了连蔓儿一眼。他拒绝了小丫头为他披上大氅的意图,而是伸手想要将大氅拿起来。不过,他又改变了心意,放下大氅,从楼边离开,又走进了屋里。
如今的天气,入夜之后已经颇有些寒意。小喜和小庆那里也带了五郎、连蔓儿和小七的衣裳包,不过两个丫头都不在眼前。沈六重新走回屋里,倒也免了连蔓儿和五郎挨冻。
“若是府里有大宴席,正好就用烤鸭宴。”连蔓儿就笑道。
让沈六先尝一尝连记的烤鸭,为的就是先得到他的认可。而让沈府用烤鸭宴,大宴宾客,这才是连蔓儿的最终目的。
毕竟,如果现在出去说沈六很喜欢吃烤鸭,相信烤鸭店开张后,也会有人慕名而去。但这样做,别人也就是听说。而如果来沈家赴宴,真的吃过烤鸭之后,那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能够来沈府赴宴的,自然是城中的权贵。这批人正是烤鸭店的目标客户群。而一旦有了这些人的追捧,烤鸭店才能够客似云来。
“没有。”大马金刀地往椅子上一坐,干脆利落地道。
这自然不是真正的拒绝,如果真要拒绝,沈六肯定不会这样说,也不会用这样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连蔓儿瞧着沈六就有些牙痒。
牙痒归牙痒,借连蔓儿几个胆子,她也不敢将打沈六出气这种想法付诸于行动。不仅不能打,还得哄。
“本来没有,可只要六爷说有,那自然就有了。”连蔓儿再次放出星星眼,“六爷,你老英明神武、气概不凡、就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吧。”
星星眼的连蔓儿,此刻心里同时有一个小人,正横眉立目,指着沈六训斥。五分之一的干股难道你想白拿吗,拿人钱财给人消灾。你也是股东了,理所当然得为店铺做事。光拿钱不干活的美事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而且,你也不会做那么没品的事情,对不对?
“我很老吗?”沈六抬起手,摸摸下巴上的胡茬,似乎有些不满地问。
连蔓儿噎了一下,这才叫鸡蛋里挑骨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吧。你老,那分明是敬称,跟年纪没有直接的关系。
难道马屁拍得还不够,沈六这是暗示她,要她夸她年青英俊?
连蔓儿囧了。虽然沈六很衬得上年青英俊这四个字,但要让她真当着沈六的面,将这四个字说出口,连蔓儿觉得很为难。她没有立场这么夸。她的年纪和性别,让她没这个立场。如果她真的这么夸了,难道沈六不会认为她是轻薄他?
沈六应该不会认为她轻薄他,但他会认为她对他有想法,肯定的。
连蔓儿噎了一下,还来不及再说什么话,外面就传来脚步声,是鲁先生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与楚先生、沈谨、沈谦和小七一起回来了。
大家又谈笑了两句,看着时辰不早,连蔓儿只得起身告辞。
沈六并未作挽留,依旧是沈府派车,将连蔓儿等人送回了松树胡同。
送走了连蔓儿等人,沈六就打发了沈谨和沈谦各自回去休息,自己也走回书房来。沈六坐在桌案前,将那张干股的契约拿出来又看了一遍,嘴角慢慢地露出一丝笑意。他站起身走到墙边,将一幅卷轴卷了起来。接着,就听得咔哒一声,墙上露出一个暗格。
沈六从暗格中取出一只木匣,打开来,然后,将那纸契约小心地放了进去。
一家店铺两成的干股,也许在别家是笔丰厚的财产,但在于沈六,这却算不上说明。这么小心存放的缘故,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就算是,先寄放在我这里吧。”沈六关了暗格,自言自语地道。
重新走到桌案前坐下,沈六随手拿起一个书卷做夜读状。只不过,如果有人走近了看,就会发现,沈六的眼睛根本就没看那书卷上的字,他的心思,自然也没在书卷上面。
一直以来励精图治的沈六爷,难得地走神了。
另一边,连蔓儿已经回到了府城的家里。因为要办烤鸭宴的事,最终并没有得到沈六的认可,连蔓儿颇有些怏怏。如果对方不是沈六,而是另外别的什么人,她甚至会怀疑,这是对方嫌干股给的少了,想再多要一些。
但对方是沈六,连蔓儿就没有往这方面想。
连蔓儿将沈六这样做的原因归结为是因为沈六的为人,虽然身上有那么多的优点,但那些优点都不能遮掩沈六的恶趣味、天生就不是好人。临睡前,连蔓儿还在不停地腹诽。
第二天,吃过早饭,连蔓儿和五郎商量着,正要将沈六写的字拿去做牌匾,外面就报说,沈府的钟管事来了。
沈府的人,和连家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军中的张千户,就是这位钟管事。
将钟管事请进屋来,略作寒暄,钟管事就开门见山。
“……后天府里要开宴席,请的人很多,六爷打发我过来跟四老爷、五爷商议。”
沈府开宴席,却找连守信和五郎来商量,这分明是同意了她的那个烤鸭宴的要求。连蔓儿并不认为这是沈六一夜之间改变了主意,他肯定早就决定了,昨天却不说,还故意让她误解,结果,今天一大早,就送来了惊喜。
欢喜之余,连蔓儿还是忍不住磨了磨牙。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忙碌了起来。而事情,进行的也相当的顺利。沈六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