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如此多礼。”沈六微微点头,抬手让连蔓儿和小七起来。

“蔓儿,小七,这是我五姐。”沈谦这才帮着姐弟两个引荐。

一张桌案,沈谦坐了上首,他的左手坐着一个穿藕荷色春纱衫的女子。这女子看年纪不过十五六岁,削肩细腰,模样与沈六竟有七八分相似,尤其是那一双凤目,和沈六的是一模一样。

连蔓儿就知道,眼前这个女子,就是送她小笺邀请她来的沈家五小姐沈谨。

一个颇有些英气的女孩子,这倒让因着那茉莉笺而对她做了些猜测的连蔓儿微微有些吃惊了。

“见过五小姐。”连蔓儿蹲身,向沈谨行了一个福礼。

连蔓儿刚蹲身,沈谨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微微侧身,朝连蔓儿和小七还礼。

大家相互叙礼毕,沈谨就过来,拉了连蔓儿的手,将她带到桌案旁,两个挨着坐了。沈谦也不去做桌案边右手他的位置,而是叫人搬了两个绣墩来,他和小七一人一个,挨着连蔓儿的下首坐了。

小七挨着连蔓儿,沈谦紧挨着小七。

不得不说,这几个孩子坐得还真是亲热。

这一坐下来,少不得又是寒暄了一番。

“……我要在这里住上一些日子,又没什么朋友。听六哥和九弟时常说起你,我这刚安顿下,就打发罗大娘下山去你家,看你在不在家,若是在,定要请来,咱们见一见。……以后我在这住着,也能多个朋友来往。”沈谨对连蔓儿道。

原来沈谨和沈谦都是要在这念园住下的。

“那是求之不得的。”连蔓儿就笑道。

沈谨面白似玉,一双凤眼流转之间,让连蔓儿不禁暗赞绝色。又加之她态度谦和,并不傲慢做作,连蔓儿对她颇有好感。不过初次见面,并不知道沈谨为人如何,连蔓儿就也不肯多说话,只留意沈谨的一举一动。

沈谨也死第一次见连蔓儿,一双眼睛少不得也在连蔓儿周身上下打量。

两个小姑娘都着意打量对方,沈六高居案头,微微含笑。只有沈谦显得最如鱼得水。

“……小七,你干脆来跟我一起念书。”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见如故

听沈谦说要小七来跟着他一起念书,连蔓儿不由得转过脸,看着沈谦。

“小七说每天在私塾念书,回家还要做鲁先生给留的功课。我想,这镇上的私塾再好,总归也有限是不是?”沈谦见连蔓儿看他,就不慌不忙地道,“鲁先生虽然留了功课,可他又不在跟前。小七做了功课,也得有个好先生帮忙看着才好。”

“教我的楚先生,可是咱们辽东府有名的大儒,和鲁先生也有些交情的。以前五哥拿过小七的文章和字给楚先生看,楚先生还夸了几句,很喜欢小七的。”

“这次楚先生跟了来,就是要教我念书。要是小七也来,楚先生必然高兴,对小七的学业也大有好处。”沈谦侃侃而谈,最后一句话,却是向着沈六说的,“六哥,我有个伴念书,还能更踏实些。”

“随你。”沈六看了沈谦一眼,眼睛中有什么一闪而过,随即就应道。

“怎么样?”沈谦见沈六应了,就扭回头来,看着连蔓儿和小七询问。

连蔓儿和小七就交换了一个眼色。说实话,对于沈谦的提议,连蔓儿是有些心动的。小七聪慧,但是再聪慧的学生,也需要名师的指点。正如沈谦所说,镇上的私塾再好,教育条件也是有限的。给沈谦授课的楚先生,连蔓儿听鲁先生和五郎都说过,是极渊博,正直的一个老儒。

现在鲁先生和五郎都不在,如果能让小七跟着楚先生念些书,对小七应该是极有裨益的。看小七的样子,心里也是愿意。

“怎么样,我比小七大,还多念了几年书,我也能做小七半个先生的。”沈谦见连蔓儿姐弟并没有立刻应承,又追问道。

“要是真能让小七也跟着楚先生念些书,那自然是大好事,我们哪有不愿意的。不过,这件事,还得回家去,问过我爹娘。”连蔓儿就笑道。

小七也跟着点点头。

沈谦知道,连蔓儿这就算是答应了,只是不好就这样做主,才说要回去问过连守信和张氏。

“那好,等回去问过了,让小七就来。”沈谦就笑道。

连蔓儿和小七姐弟俩感情极好,小七要来山上和他一起念书,那么连蔓儿肯定不放心,必定也要时不时地上山来。连蔓儿也曾跟着鲁先生念书,而且听说文采、才智并不下于五郎,到时候……嘿嘿,沈谦心下得意地笑了两声,两只狐狸眼里都闪着喜悦的光。

“六哥,我带蔓儿去我那坐一会。”沈谨这个时候就站起身,对沈六道。

不知道是沈家同辈就是这样的规矩,还是沈六在兄弟姐妹间的威信所致,沈谨在沈六跟前虽然并不拘谨,但却执礼甚恭,比起沈谦有时候的不拘小节还要恭敬几分。

“去吧。”沈六点了点头,又道,“小七留下,我正好考校考校他的功课。”

后面这一句话,自然是对连蔓儿说的。

“有劳六爷。……小七年纪小,若有什么不到的地方,还请六爷包涵。”连蔓儿也起身道。

沈六微微挑了挑眉,看了连蔓儿一眼,并没说话。

“好好在这,不要淘气。”连蔓儿又嘱咐小七。

对沈谦,连蔓儿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沈谦看着连蔓儿,也点头,眼睛中的意思却很明白。“放心吧,有我在。”

连蔓儿笑笑,就跟着沈谨从花厅出来。

“谨姑娘小心脚下,这台阶她们刚洒了水,还没有很干,有些滑哪。”走下台阶的时候,旁边过来一个丫头虚扶了沈谨一把,语音清脆地道。

花厅外面伺候的丫头都各司其职,见沈谨和连蔓儿出来,也都只是屈膝行礼,并不曾出声,连蔓儿就猜这是沈家的规矩。偏这个丫头不守这规矩,连蔓儿不由得仔细打量了这丫头一眼。

可也巧,那丫头伸着手虚扶着沈谨,一张带笑的脸抬起头,也正看着连蔓儿。

这丫头年纪大概十六七岁,高挑的身材,容长脸,细白的皮肤,画着极精致的淡妆,一双眼睛顾盼之间灵动非常。她这身材和相貌,在花厅内外伺候的一众年轻丫头里,可以算得上是顶尖的。

连蔓儿在花厅内坐了这一会,看那些丫头们来来往往地伺候,也瞧出一些门道来。这些丫头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就是这个丫头这样,穿着长身的褙子,能够指使小丫头干活,是极有体面的大丫头。另一类,就是小丫头,穿的都是一式的比甲。

当然,还有媳妇和婆子们,大体也是穿着褙子的更有体面,属于管事媳妇之类,那位罗大娘就是此类。不过即便是有体面的管事媳妇,没有主人传召,也是不能进屋伺候的。

沈六这院子里的规矩大体如此,当然这只是连蔓儿走马观花,管中窥豹。

连蔓儿与这丫头的视线对上,颇觉得这丫头的目光中有些内容,因此微微留了心。

“彩绣,怎么这半天不见你屋里去伺候?”沈谨下了台阶,问那大丫头道。

原来这丫头叫做彩绣,看沈谨和她说话的样子,想来这个丫头是这个院子里,伺候沈六的人吧,连蔓儿心中暗想。

“……这不才刚安顿下来,小丫头们不懂事,将六爷的衣裳弄乱了,我在后头给六爷收拾衣裳来着。”彩绣笑着答道。

原来是照看沈六衣物的大丫头,怪不得有此体面。

“去忙你的吧。”沈谨就点了点头,也没再和彩绣多说话,只挽了连蔓儿往外走。

“婢子有什么忙的,婢子送谨姑娘出去。”那彩绣说着话,就真的送了她们到院子的门口。

不算太远的距离,连蔓儿只觉得彩绣的目光时不时地偷偷在她的身上打转,直到走出院子老远,连蔓儿还觉得有两道目光粘着自己的后背。

人人皆有好奇之心。来了生人,而且还来自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沈府的这些丫头婆子们对她多些关注,这个连蔓儿能够理解。不过,像彩绣这样,比起其他的丫头媳妇们来说,不得不说是十分大胆的。

这是不是也说明,彩绣在沈六身边很受宠哪?连沈谨对彩绣的态度,也跟对别的丫头不一样。

跟着沈谨走进荷轩,连蔓儿就将这些都抛在了脑后。

荷轩,顾名思义,是临着荷塘修建的小轩。比起沈六居住的常青园的轩阔,荷轩显得极为小巧别致。沈谨领着连蔓儿进了上房,两人就在临窗的榻上坐了下来。

窗户大开着,外面就是荷塘,如今初夏的天气,荷塘里荷叶田田,小荷尖尖、含苞待放。

就有小丫头端了茶和果子、点心送了上来,然后又有一个穿葱绿褙子的大丫头端了个托盘,托盘内两只琉璃小碗,碗里赫然是酥酪樱桃。

“我也爱吃这个。”沈谨就对连蔓儿笑道。

樱桃和酥酪,正是刚才连蔓儿送的。现在就整治好了端上来,连蔓儿想,沈谨应该是真的爱吃。

“樱桃快过季了,好在家里种了几棵,树上还有一些。这酥酪也有,是自家牧场上的东西,吃着也干净、放心。不过都要新鲜的才好吃,所以今天没好多送。五小姐要是不嫌弃,明天我再送些新鲜的来。”连蔓儿就道。

这念园内也有樱桃树,虽然是成树苗,但毕竟是移植的第一年,所以不曾结果。况且,现在樱桃已经过季了,也就是连蔓儿家的树上,还特意留了一些,也不是很多。

“那我可就先谢过了。”沈谨就道。

沈谨如此爽朗,不做作,连蔓儿不由得对她的好感更甚,就也不像在常青园那样少言。毕竟都是年纪轻的女孩子,只一会工夫,两人就聊的热热闹闹。

“……五岁就启蒙了,那不是和小九哥一样?”两人的话题不知怎的,就说到了读书上面。

“是一样的。沈家不仅是子弟要自小读书,就是女子也是一样的。不过要求没那么严。”沈谨告诉连蔓儿,“又不要我们去考举人、状元。看我从今年开始,就不用再读了。”

从五岁启蒙到十五岁,那也是读了十年的书,在这个年代的女子中,算是很了不起的了。

看来沈家对子女的教育上面,还是抓得很紧的。看着荷轩内四壁的字画,有一些明显出自沈谨的手笔。虽然和大家是比不了,但也颇能拿出来见人。沈谨,竟然还是个才女,连蔓儿想。

沈谨就问连蔓儿读了些什么书。

“小时候只约略认了几个字,这两年鲁先生来家,才跟着哥哥和弟弟们读了些书。”连蔓儿就道。

沈谨颇有学识,连蔓儿不仅读书是个杂家,见识又广,两个女孩子聊了一会,都颇有些一见如故。

“蔓儿,你跟我想的一样,又有些不一样。”沈谨挥手将屋里伺候的丫头都打发了出去,看着连蔓儿笑道。

“这话怎么说?”连蔓儿笑问。虽然沈谨一见面就说常听沈六和沈九提起,不过,连蔓儿认为那不过是客套的话。现在沈谨又这样说,连蔓儿不得不问了。

第六百二十八章 厚赠

看刚才沈谨与沈六、沈九相处的情形,沈谨说听沈六和沈九说起过她,这个连蔓儿是相信的。但是要说沈六、或者沈九常在沈谨面前提她,这个连蔓儿并不相信。

“……你救过我六哥,我要多谢你哪。”沈谨笑了笑,握住了连蔓儿的手道。

怪不得,连蔓儿到此时方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刚刚见面,沈谨对自己的态度就如此亲切,而且还几次特意示好,原来是知道当初她救过沈六的事。

连蔓儿本来以为,这件事,沈六应该没有告诉沈家的任何人。比如说沈九就明显不知道这件事。没想到,沈六将这件事告诉了沈谨,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女孩子。

打量着沈谨,连蔓儿再次确定,沈六和沈谨兄妹俩的感情,只怕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一般的大家庭中,兄弟姐妹多的,也并不是每一个都能相处得很好,即便都是一奶同胞,也还是有远近亲疏的。在沈家那样的大家族中,想来更是如此。

“五小姐说的哪里话,实在不敢当。”连蔓儿就道。

连蔓儿这一句话,不卑不亢,而且既没承认什么,也没否认什么。之所以这样,自然是她还记得当初的情况是怎样的危机,而后来沈六又是怎样的不愿意提及此事。

沈谨看着连蔓儿的目光里欣赏的意味更浓了。

“怪不得我六哥夸你。”沈谨笑着道,也就此将话题打住,而是询问起连蔓儿的生辰。

“……你是属小龙的,和小九同岁是不是?我可比你大了两岁,你也别总五小姐、五小姐的叫我。我和你一见如故,你要是不嫌弃,也叫我一声五姐吧。”沈谨又笑着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自然不肯就叫,推让了一番,沈谨很坚持。连蔓儿本来对沈谨就有好感,沈谨又将话说开了,连蔓儿最后也就应了。

多一个能谈得来的朋友,自然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两个人又坐了一会,沈谨就叫了贴身伺候的丫头进来,去里屋取了一个朱漆缠枝牡丹的螺钿匣子出来。

“第一次见面,承蒙你叫我一声姐姐。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些都是我用过的,给你戴着玩,送人也行。”沈谨将喜爱子递给连蔓儿,说道。

沈谨这样说,连蔓儿就不得不起身将匣子接了过来。等将匣子接到手里,竟然意外的压手。

“看看,喜不喜欢?”沈谨就道。

这螺钿匣子已经是十分的精致、漂亮,里面的东西自然也不会逊色。连蔓儿闻言,这才将匣子打开。

“这太贵重了,五姐。”连蔓儿忙道,并将匣子小心地推回给沈谨。

匣子内珠光宝气,是一套赤金镶珠嵌宝的头面。那头面上镶嵌的珍珠,每一颗都有手指肚般大小,个头匀净,颗颗滚圆。还有镶嵌的那几块翡翠,全都是满绿的,其中还有一颗赫然是祖母绿。

若是平常的几件珠宝首饰,连蔓儿也就收了,但是这一套,实在是太贵重了,便是沈家得宠的嫡女,也难得会有几套这样的头面。

“东西再怎么贵重,又怎么比得上人贵重哪。”沈谨笑着将匣子盖好,重新又交给连蔓儿。“不瞒妹子你说,这套头面,包括这个螺钿匣子,就是一套的。这……还是我母亲的遗物。……送给妹子,是我的一片心意。蔓儿妹子,你一定要收下。”

沈谨的母亲,那不就是沈六的母亲。原来他们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将母亲的遗物送给她,又说东西比不上人贵重,这自然是谢她救了沈六,另外也有赞许她的意思在里头。

连蔓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匣子推回给沈谨。

“……既然是夫人的遗物,五姐就该好好收着,做个念想。五姐这份心意我心领了。五姐要送我东西,不如……”连蔓儿抬眼瞧见沈谨鬓边的一根碧玉簪,心中一动,就笑着道,“我看五姐这玉簪就不错,我很喜欢。不如五姐就将这玉簪给我吧。”

一根玉簪,看沈谨也不过是家常带着,自然贵重不到哪里去,起码比起那套头面的价值就差远了。然而,做一份见面礼,却是合适的。

沈谨看了连蔓儿一会,眼中喜爱的神色更深,她叹了口气,将鬓边的玉簪取了下来,却并没有递给连蔓儿,而是放进了螺钿匣子里,然后才将匣子盖上,又递给了连蔓儿。

“……母亲的东西,我这里还有,做念想足够了。这一份,是送给妹子的。妹子你要是不接着,我这手可收不回来。”沈谨收了脸上的笑容,恳切地道。

这是为了答谢她救了沈六,特意将母亲的遗物相送。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到了这个时候,连蔓儿也不好再拒绝,只得站起身,两只手恭恭敬敬地将匣子接了。

“这才对。”沈谨就笑道。

连蔓儿就叫了小喜进来,让她好生地拿着匣子,万不可磕着碰着。

小喜满口应承,小心地将匣子抱在胸前。

“蔓儿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我这有一匹不错的尺头,蔓儿你捎回去,是我的一点心意。”沈谨朝小喜看了一眼,就说道。

一会工夫,沈谨不仅拿了一个湖蓝色的缎子出来,还拿出一方砚台来,说是给小七的。

连蔓儿代连枝儿和小七谢过沈谨,就将东西都让小喜拿了。

眼看着时辰不早,连蔓儿就向沈谨告辞。沈谨要留她吃饭,连蔓儿说来日方长。这是考虑到沈谨她们刚刚到,怕是还要好好收拾收拾。沈谨想了想,也就点头,她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一顿饭,确实是来日方长。

沈谨就送了连蔓儿出来,又到常青园与沈六告辞。

沈九和小七也在常青园。

“怎么不留下吃饭?”这一会工夫,沈六已经换了一件夹纱的长袍,依旧是银白色底,腰间并没有系玉带,比刚才显得更居家闲适了。

“是啊,蔓儿,你和小七留下吃饭吧。”沈谦也开口道。

“不了。”连蔓儿就笑道,“出来了这一半天,该回去了。等回家跟我爹娘说了,我们再来。……六爷也要在这住上些日子吧?”

知道了沈谨和沈谦都要在念园住些日子,唯独还不知道沈六会不会也留下来。

“我住一两天,就要回去。”沈六站起身,从桌案后面走了出来,“她们俩是要多住些日子的。”

“我六哥是难得浮生半日闲的。”沈谨就道。

这还真是,沈六几次来三十里营子都是来去匆匆。想来能在念园闲住一两日,就算是难得的了。

肩负着重担的男人!

连蔓儿和小七从花厅中出来,沈六溜达着也出了花厅。花厅外伺候的一干人全都屈膝行礼,沈六就站住了。

连蔓儿从阶上下来,眼角余光看见了彩绣。这丫头一双眼睛有些发直,却不是看她,而是盯着她身侧的……小喜。

沈谨将连蔓儿送到常青园门口,就回去了,沈谦则是将连蔓儿姐弟一直送出了念园的西门。

“刚才我已经带小七见过楚先生了。”沈谦告诉连蔓儿,“楚先生让小七早点过来念书。……今天下晌就来吧。蔓儿你也来,我姐挺喜欢你哪。你多来陪陪她。”

“五姐送了你好东西了?”看见小喜抱着的东西,沈谦就问。〖TXT小说下载:。。〗

连蔓儿想起刚才沈谨说去世的母亲,心下有些疑惑。如果她没判断错,那么沈六和沈谨应该是一母所生的。而沈谦,虽然没有沈谨和沈六长的像,但是两人站在一处,也能看出是兄弟。

那么也就是说,沈谦很有可能与沈六也是一母所生。那不就是说,沈谦也没了亲娘了。他这个年纪,想来是很小的时候的他娘的就去世了。

怪不得沈谦虽然和她无话不谈,却从不谈起自家,更从来没有提起过他的父亲母亲。

怪不得沈谦不是跟着石太医,就是跟着沈六。原来沈谦很早就没了亲娘。连蔓儿心中有些难过,看向沈谦的目光不由得又柔和了许多。

也因为如此,当沈谦送她们到门口,又嘱咐要她带着小七早点来的时候,连蔓儿就冲沈谦点了头。

姐弟俩回到家,已经快到晌午,连守信也从罗家村的庄子上回来了。

连蔓儿和小七就将去念园的经过跟一家人说了一遍。连蔓儿又让小喜将沈谨送的礼物拿上来,给大家看了。尺头和砚台都还罢了,那套头面张氏看了,她虽然并不认识祖母绿,也看得出头面价值不菲。

连蔓儿并不想提救过沈六的事,因此故意将头面的价值压低了说,一家人也都没有生疑。

然后,就说到小七上山念书的事。

“麻不麻烦人家?”连守信先就问,“要是不麻烦,就让小七去。跟着好先生,也多学点学问。小七还能给沈九爷做个伴。”

一家人很快达成一致,都同意让小七去念园读书。

“又不住在那里,每天就上午、下午念几个时辰的书就回来,和去私塾也没啥两样。”小七也愿意和沈九一起念书。

“毕竟是去娘娘的园子,蔓儿没啥事,就陪着小七去。”张氏道。

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户人家是非多

吃过了晌午饭,连蔓儿并没有再去念园。小七要去小山居和沈谦一起念书,据说楚先生给沈谦安排的功课,是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按照这样的安排,小七暂时就不能去私塾念书了。

连守信带着小七亲自往镇上的私塾请假,连蔓儿在家里,就和张氏一起收拾小七去小山居念书要带的东西。

“小福和小贵我哥都带走了,我看核桃虽说年纪小,可也挺机灵,这些天跟着小七,还挺合得来的,要不,就让核桃跟着小七,暂时当个书童。”一边收拾,连蔓儿一边跟张氏商量道。

“行,你们姐弟俩商量好就行。”张氏点头道。

“娘,咱还得给楚先生准备一份表礼。”连蔓儿又道。

跟楚先生念书,自然不会收小七的束脩,一份表礼是连家人的心意,也是对楚先生的尊重。这份表礼自然不能薄了,连蔓儿和张氏商量着,最后准备了上好的砚台一方、墨一块、湖笔一盒,折扇一把,尺头两个、另外还包了几封银子,用两个礼盒小心地装了,预备明天送给楚先生。

将东西收拾完了,连蔓儿就让小喜和小庆放了桌子,摆上棋盘,她拿了一本棋谱出来,一个人摆着玩。

这围棋她还是跟着鲁先生学的。鲁先生平常爱下棋,围棋、象棋他都擅长。在三十里营子这个地方,要找陪他下象棋的人并不难,就是山上的老黄都能陪着他杀上一两盘。但是要找人下围棋,那就难了。

鲁先生就在功课之余,给他的三个小学生开始教授围棋。

连蔓儿对围棋谈不上喜欢,不过在没什么娱乐的时代,下围棋益智健脑,还很能杀时间,因此她也颇为认真地学了。平常陪着鲁先生手谈几局,又或者和五郎、小七赌个彩头,也很有趣。

最近因为要帮连枝儿绣嫁妆,已经有些时日没有拿过棋子了,现在突然拿出来,还是因为在荷轩看见沈谨的桌案上摆放着棋盘,还有散放的棋子,看样子沈谨是经常玩的。

以后少不得去念园看沈谨,连蔓儿抓紧时间复习棋艺,并不是有争胜之心,而是不知道沈谨的棋力如何,到时候如果两人相差得太远,就不好玩了。

“姑娘,咱们明天还去念园是不?”小喜端了碗酸梅汤进来,递给连蔓儿,一边小心地问道。

“是啊。”连蔓儿放下手里的棋谱,接过酸梅汤喝了一口,然后抬起头,看了小喜还有在一边做针线的小庆一眼,“你们俩是不是很想去啊?”

小喜和小庆就都笑了。

“姑娘要带我们去,我们都乐意。”小喜就道。

“是要带你们去,可不是让你们去玩的。”连蔓儿故意板了脸道,“是要让你们去学学人家的规矩。”

“姑娘,我们一定好好学。”小喜和小庆都答道。

“姑娘,我跟你说。”小喜就告诉连蔓儿道,“……我和小庆在外头站着,就有个小丫头走过来,给我和小庆点心吃。”

“哦?”

“……她跟我们打听咱家的事,还打听姑娘哪,又问姑娘今年多大了,还问姑娘定了亲事没有?”

“你们怎么说的?”

“姑娘嘱咐我们,出门在外要多用眼睛和耳朵,少说话。我们都记着的。我们就只挑着咱们家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事答了她两件,她问姑娘的事,我们都没说。”小喜就道。

“她跟我打听事,我还问她哪。”小庆就道,“她答得不痛快,后来好像看着问不出啥来,她就走了。”

小喜和小庆这两个丫头,小喜年长,性格也更稳重温和,小庆年纪小些,性子很泼辣,尤其一张嘴是头顶厉害的。

“这丫头叫啥名,是伺候谁的,你们问出来没?”连蔓儿就问。

“说是叫小桃,问她干啥活,伺候谁,她含含糊糊的,不愿意说。”小庆就道。

“以后再去念园也好,去别的地方也好,再碰上这样的事,你们依旧要这样。”连蔓儿端着茶碗想了想,就道。

小喜和小庆齐声应是。

“明天咱们还去念园,你们两个心里有点数。那个小桃……”连蔓儿沉吟了一下,大户人家的丫头好奇心重,喜欢八卦,如果单纯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你们也想法子打听打听,她是干什么的,在哪个院子里伺候。”

……

第二天一早,吃过了饭,连蔓儿又和连守信商量,从鱼塘里现捞出一篓鱼虾,又从菜园子里挑最鲜嫩的玉米和其他的菜蔬摘了两篓。连蔓儿又打发小喜和小庆去摘了些杏子和樱桃,然后又从地窖中取出一小桶的牛奶子。

都准备齐全了,连蔓儿才带着小七又往念园来。连守信带着管事韩忠也一起跟了来。

连蔓儿和小七都坐在车上,连蔓儿一路上都在低低的声音嘱咐小七。

“……小胖是啥都好说。不过,你要在小山居念书,那还有别人。……大户人家的下人可有不少难缠的,咱们得小心些,别让人挑出不是来。……可也没必要太过小心,记得咱们去了是客人。”

连蔓儿嘱咐小七,在念园要小心,不过却不需要处处看人脸色。简单地说,就是不卑不亢,绝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别人惹到她们头上来。

连蔓儿又将几个荷包交给小七。

“这四个红底的荷包,是给小胖的那四个贴身小厮的。蓝色的这几个,稍微次一等,你看着给那些在小山居伺候的人。还有这绿色的,又次一等,你自己看着打赏吧。”

小七自己的荷包里也带了银钱,不过连蔓儿还是另外预备了让他打赏沈家下人的散碎银钱。

“姐,我都记住了。”小七郑重点头。

小七这孩子的聪慧劲儿不仅仅表现在读书上面,别看他小小年纪,在为人处世的机变灵活上面,甚至更甚于五郎。让小七去小山居念书,连蔓儿是放心的。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好好念书!”连蔓儿就又道。

“嗯。”小七又郑重点头。

到了念园,依旧是从西门进。一进门,连守信就被钟管事接着,带去说话,连蔓儿和小七则是直接到常青园,来见沈六。

“六爷在书房,九爷也在。”

进了书房,却只见沈谦。

沈谦见连蔓儿和小七来了,喜形于色,快步上来伸出手……

连蔓儿含笑不语,蹲下身福了一福。

沈谦这才忙拱手还礼。

“……怎么才来哪,我刚才还和六哥说,要派人去接你们。……以后早点儿来,咱们一起用早饭。”

“离上课还有半个时辰,我们来得可不晚。”连蔓儿笑着小声道,因为没看见沈六,就又小声问道,“小九,你六哥哪?”

背着人,他又从小九哥变成了小九,好在没有再被称呼小胖了。沈谦吐了口气,指了指屏风后面。

连蔓儿就听得屏风后帘子响,接着脚步声传来,沈六从屏风后面缓缓走了出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丫头,那丫头蹲下身,似乎是伸手整理了一下沈六的衣角,然后才站起身,跟在沈六身后走了出来。

“下去吧。”沈六朝身后挥了挥手道。

那丫头就垂着头,小步倒退着从屋里退了出去,出了门,才微微地抬起头来,侧身往门边站了。连蔓儿轻轻瞟了一眼过去,认出那人正是大丫头彩绣。

连蔓儿看了一眼沈六。沈六今天穿的是一件青色织金蟒缎宽袖长袍,腰间是条玉色的锦带。

“都来了,坐吧。”沈六说着话,率先在书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