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论是在颜色、花形、香味,都非常的好,不愿意改变它的面貌(品种),就采用无性繁殖(也就是克隆),这样就不会改变品种,花形、花色、花香,总是和原来的一样。

李贝问:这里有“加利树”吗?那机器人似乎不懂,李贝说又叫“寒热病树”,能防御病,能净化空气。

玖一力说:有!可能你说的是“灭蚊树”,能灭带病的蚊虫,及净化空气,那也是属于“吸污树”的一种,您说的可能就是这种树。

天翌又有了感慨对李贝说:真好,没有社会治安的干扰、没有家务事的纠缠、没有生活琐碎事的烦恼、除了快快乐乐的生活,就是全身心的工作,所以每件事物的解决,都走在问题发生的前边,人类生活质量怎么能不提高!社会怎么能不发展的快!唉!地球上的人类真是望尘莫及。

玖一力说:这里是已经成型的树苗,楼上有培育房,你们可到楼上看看。李贝、天翌上到二楼、三楼----所有的房间都看了,和人类基因室,绝然不相同,只看到每个房间,有很多架子,架子的每个格,放置很多各类瓶子,有大口的、中口的、小口的,口上都蒙着一张纸。小口瓶子里有绿色、红色、或其它什么颜色的,一点点小东西。中口瓶子里面好像是植物,但是说不上是苗,因没有根。到大口瓶,才看出是植物苗,慢慢的长了根。

玖一力介绍,植物有了根,很快就要转入楼下盆栽植。要适应自然环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植物往往容易有病毒,有了病毒,轻者减产,重者全部坏死,所以育苗采用,组培脱毒的方式,有了脱毒苗,植物能生长好,当然这种脱毒苗,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植物组培环节中,一定要严格消毒。除了以上的设备外,其它设备还有不少,如显微镜、保温箱、冷冻箱、试管……等,在另外一间房子里,每个房间都有机器人在工作,因为李贝和天翌不懂植物,没有细看,只有等以后慢慢再来细看、学习、祥细的问明白。

第二十五章 米树

 李贝和天翌跟随玖一力走出植物基因房,看到山上绿茵茵的一片树,美极了,但不知道是什么树,走近一看,树围有大、有小、两种,大的树围,有二米左右,小的树围也有二十公分左右,两树相距有四米,树不高,比人稍高一点,但枝条辐射很宽,大树枝条,辐射的范围,方圆有四米宽,小的也有一米左右。这儿也有好几个人在忙碌着,

李贝问:这是什么树?

玖一力说:这是米树,吃的米饭就是这种树上结的。

李贝很惊呀脱口而出,树上长米!

玖一力说:是呀!就是这树上长的谷,脱了皮就是米。

李贝问:一颗树产量有多少?

玖一力说:一棵树一次可产一千斤左右,一年产两次,我们这里种的米树,结的米,供“乐球”上,二十分之一的人用'包含副食品的用量',及禽兽的用量,还要剩余一点备急用,当然,还有麦子树、玉米树,结的种子。种植树的多少,根据“活脑”通知的人数来栽种的。

李贝问:这种栽植地,全球有多少个?

玖一力说:有二十个,他们研究人员,互相配合,研究改进。

天翌问:为什麽要二十个地方种植?

玖一力说:乐球有二十个我们这样的基地,就地生产就地用,无需来回运输,另方面土质不同,生产的东西也不完全一样味道,在基因方面可互相调整,让人类享受的更好。

天翌说:你们想的都是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李贝感觉真奇怪,米、麦子、玉米长在树上,那是什么样?

天翌说:你别急,慢慢看就知道,是什么样子,又是怎么一回事。

李贝又问:为什么树的粗细差距那么大?

玖一力说:这是有意这样安排的,几年后,老树结果不多时就砍掉,再种上幼苗,那时正是这些小树,结果最多的时候,这样更换,产量就能保证,果实质量也能保证。

李贝问:这树上结的谷子、麦子、玉米什么样?每颗谷一定很大吧?

玖一力说:一粒谷子有四十公分左右长,谷粒中间周长,约有二十五公分左右,向两头渐变细,是个紡垂形的,麦子也差不多,玉米要大一些,一颗玉米粒,有一公分见方。这都是指烤干、去皮后的大小。

李贝说:哇塞!这麽大,怪不得一颗树能产一千多斤。

玖一力接着说:要说重量一粒米,可能有两斤左右。到吃的时后,先得打碎再煮,都有各类机器,现吃现打,很快,一会儿就好。

啊!李贝明白了,李贝想起了吃的米饭,为什么是打碎的,原来就是这种树上长的,这麽大个,当然得打碎,看起来好像很粗造,其实不然,油性很大,但不腻,非常好吃,也非常香,比地球那边的米要好吃得多。

天翌说:这真是好,一棵树占地面积,最大限度也只不过四米见方,就这点范围,一年两次能产二千多斤粮食,节省多少地,而且以劳永逸,种一次管多少年,又好收割,又不怕水涝、干旱,就是有点干旱什么的,也好灌溉。不仅如此,满山都是树既好看,有静化空气,还能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真是太妙了。

天翌对着李贝说:上次说的我那位同学研究的成果,可能就是这样,这你都看见了,不用我再讲了吧!只是我那位同学研究的成果还未大面积的生产,真能像这样就太好了,看到天翌那磋手摸头的那快活样,李贝也被他感染了。

第二十六章 草本植物变木本植物

 晚上休闲时,天翌对李贝说:本来我那位同学研究的这项目谁都不知道,因为他在家里做的,可偏偏让我知道了。

李贝说:你两的关系密切贝!

天翌说:那到不是!情况是这样的,我和这同学有好几年不见了,我听说他回家休假,所以去看看他,老同学好像很忙,所以问他在家忙什么?而且发现他家后山坡有一片绿茵茵的树林,也是随便问一句,你家后山坡那是什么树?

“那是米树”。老同学笑着回答。他是某农业大学的植物系讲师。

你说什么?米树?我没听错吧!天翌歪斜着头怀疑的问。

老同学说:没错,吃的米饭的米。

天翌说:你别逗呐!我又不是在大城市里长大的,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县城和农村也是紧靠着,也不是米、谷子都搞不清啊!在大城市上班也没几天,农村这套东西也不会忘掉啊!天翌拍打着老同学的肩膀说。

老同学:不信!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就会相信这是真的。这位老同学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为了让我了解真实情况,他从头说起了他的情况。

那好!我洗耳恭听,天翌蛮有兴趣的说。

老同学说:这样吧!泡上一壶茶,坐下来,我们慢慢聊。好吗?

天翌当然乐意说:好呀!在这青山绿水、空气新鲜的农家,喝着茶聊着天那是一件何等的乐事。

在农家每户都有一间堂屋,一般的说在堂屋都有一个方桌、四条长板凳,过年、过节时用来祭祖。平时为一家人吃饭的地方。来了客,就是客厅。

老同学家的这个客厅不算大,也就三十平米左右,但收拾得干干净净,房间里除一般人家有的方桌、四条长板凳外,靠南墙还有一个小茶几。

今天茶几上放有泡好的一壶茶,两个小杯子,茶几两边各有一把椅子,天翌和老同学两一边一个坐下,天翌还撩着二郎腿,喝着茶聊天,谈笑风生的谈着各人这几年的情况,聊着聊着,天翌突然想起了老同学的故事。

天翌说:欸!老同学,你的故事呐!

老同学一边向天翌倒茶,笑眯眯的说:哦!好!

老同学说:这故事就从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讲起,在南方某县乡间的一个地方,有一座高山,从山腰到平地,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紧紧相连,到了禾苗长势好时,一层层的梯田,一层层绿,好看极了。

在山脚下,不,应当说还是在山腰,因为离平地还有好几层梯田,在这里住着一个三口之家,五间瓦房以种田为生,虽然谈不上富裕,但吃饱穿暖都还不成问题,父亲高小毕业,能写会算,尤其是有一手好农活,附近地区的农民都那么说。他没有出过远门,偶尔要买点什么,才到县城去一趟,也是当天去当天回,对外边的事知道的不多。母亲也能认识几个字,她主要是做家务活。他们有个儿子叫田田,父母亲的意愿是要儿子上大学,从山沟里飞出一只金凤凰来。十二岁的儿子也很争气,在离家八里地的学校住宿上小学六年级,成绩突出,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可父亲要求更高,不光是书本知识要学好,农田知识也要学会,他认为这也是一门知识。

这个父亲很有见解,天翌插话说。

学校放农忙假,田田就回家干农活。这年他十二岁,个头也有1。5米高了,力气也不小,能扛五十多斤的东西,真算得上一个大小伙子了,父亲说应该学田里的活了。

田田是个好学的孩子,听到父亲的话非常高兴。

父亲能一点点的教,他就能很认真、耐心的一点点学。正好!这年清明节前到泡种的时候了,有一天,田田下课后,向老师请了假,就急急忙忙赶回家,连蹦带跳的找到父亲。

见父亲在翻来覆去的在看种子。

田田叫着,爸爸!我回来了,您在干什么?

父亲面带笑容,但没有抬头看他,继续看种子。口中说我看有没有不合格的种子?

爸!我回来学泡种,你说我动手,行吗?

父亲说:好!稍等会。

父亲翻来覆去看了看,确认没有问题了,才说:开始吧!

田田说:太好了。

父亲说:你小心点,不要毛手毛脚的将种子撒在地下。

田田说:知道!不要说是浪费粮食,就是选这些种子都不容易,我会小心的。

那好!现在你将选好的种子洗涤干净。父亲说。

田田还小手劲不大,只能用簸箕一点点的洗,将八十斤的种子洗涤干净后说:爸爸!继续前进呀!

父亲很满意儿子各方面都很努力,笑着说:用温水再洗一遍。

田田很认真的先洗了,又用温水洗一遍。

父亲说:滤掉水。

田田照办了。

父亲说:将种子倒入木桶里然后保暖。

田田将种谷小心翼翼的,一点点倒入木桶里,用手按摸平,盖上草垫。

父亲说:今天的事完了。再过两天当温度太高时,要打开草垫,翻动一下,继续保暖。等有要发芽的样子了,就要撒少量的水,继续保暖,然后再撒少量的水,直至发芽。

田田点点头又问:要多久这芽能发好?

父亲满脸笑容说:一星期就行了。

虽然田田在山村长大,很泼辣,但在母亲的心里儿子是个宝贝。担心儿子晚上一个人回校要走那么远的路,不放心,走过来对儿子说:儿子!太晚了,明天走吧!

田田很自信的说:妈!您放心,不要紧,明天还有早自习,我得赶回去。

父亲说:是晚了点,既然这样,你快走吧。

父亲也担心儿子,可又觉得男孩子锻炼一下胆量也好,所以叫他快走。这时已是十点多钟了。

田田急急忙忙往学校赶,回到学校已是十一点多了,其他同学早已进入了梦乡,他恐怕惊醒了同学,轻手轻脚的、慢慢的进入寝室,轻轻的躺下。然后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将泡种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回想了一遍,才微笑着进入梦乡。

在等待种子发芽的这段时间,星期天田田要回家耕田,要耕耘好一块非常平坦的地作为秧田,田田认真的学着做,不合要求的地方父亲一边加工,一边教。种子发芽了,要将发芽的种子撒在平坦的秧田里,撒播时要非常均匀,秧苗才长得好,拔秧时好拔。

田田还小,这个工作还不能亲自操作,只能听父亲讲,用眼睛看。田田心想我长大点一定要亲手做,以后长大了,他也真是这麽作了。

撒播种子后,田田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跟随父亲去秧田,学秧田管理,根据天气变化的具体情况,处理秧田的水深浅,天气暖和,水深了怕烂秧,寒潮时,水浅了不保温,冻死秧苗。这些田田都一一记在心里。

呀!这么麻烦!天翌说话了。

麻烦的事还多着呢!要插秧就要整理田,一到星期天田田可忙不过来,如犁田,这活就不容易,那天田田学犁田,牛在前边拉着犁,田田在后面扶着犁,一会儿牛不动了,犁头插入泥土太深,牛用力拉也拖不动,田田将犁头拔出来,牛倒是跑得快了,可犁头在地表跑,起不到犁田的作用。

父亲过来说:儿子!犁头入土时与地表成三十度的角,入土后很快放平,保持稳定这个姿态,父亲做着犁田的姿势,一边给儿子示范,一边说,也不能光扶着犁,要用点力。

田田说:哦!知道了。

按照父亲的话做,工作才比较顺利了。

一块田耕耘下来,田田已是汗流浃背,累的够呛。因为走一趟只能耕0。8至一尺宽,地的面积有多少个一尺宽,多少长,田田就要扶着犁,走多长的路、多少趟,能不累吗?可田田一点也没叫苦叫累。

天翌耸耸肩,伸出手的拇指说:真是好样的!

虽然累,但他高兴,因为他学会耕地了。

接着学耙田,用一米多宽的铁齿耙,在田里来回耙,将田里翻转的土块划开,将地耙平,虽然是牛在前边拖着铁耙,但田田扶着铁耙的手,可不轻松,用力不能重,也不能轻,否则地就不平,秧苗就不好插。这是力气活也是技巧活。加之头上顶着烈日,脚下泡在水里,不停的干,一天下来也累得差不多了。可田田仍是笑眯眯的,他感觉又学会了一门技巧。心里特别高兴。

天翌点点头,还真佩服田田能吃苦的那股劲。

再往后就是拔秧、插秧了,整天弯着腰不说,就最简单的活,拔的秧苗绑好都不容易,绑的一捆捆秧苗往田里扔,要不散,可拿在手里用时一抽就开,这才算合格,小田田学习捆绑秧苗,学了大半天才过了关。

看田田插秧就更难,弯着腰,左手拿着秧苗,右手插秧,一排要插五兜秧,前边要看每行对直,左边横行要平,插完一排后退一步,那真是两手、两脚、两眼都闲不住。

这弯腰的工夫可不简单,天翌佩服的说。

还有田间管理,施肥、拔草、防灾……等,直到一穗穗的谷粒灌浆,才放水,等田里的土干,准备收割。谷粒成熟后,用镰刀兜兜割下,两手拿着小捆,向禾桶里甩打脱粒,那又是力气活。然后再晒干进偅3允蓖训艄瓤遣懦擅住

对吗!这才是结谷子的秧苗,那能是树啊!天翌不服输的说。

那的确是秧苗,没错,老同学也这么说。

还有一诗词说种田的辛苦,你肯定能记得,诗词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容易啊!天翌说。

真是一粒粮食一滴汗啊!老同学深有感触的也说。

这田田真不简单,既能认真学习书本知识,也能吃苦耐劳学田里的活。天翌很赞赏的说。

老同学继续说,当田田进入中学,到了县城,见多识广了,以前在电影里看到的拖拉机,也看到了真东西在田里欢快的跑了,田田心想,我们那边也应有办法。

父亲思想开拓,虽然不富裕,自田田上县城读书后,手扶拖拉机、手扶插秧机、小型脱粒机,一样样都添置齐备了。

田田回家一看,高兴得不得了,心想父亲就是行。他才想到家里那边也应有办法,东西就全到家了,田田真佩服父亲对新鲜事物接受那么快。他认真向父亲学了好几天,才掌握了。

田田想,我在县城上学,县城离家有四十多里地,回家没有那么方便,有了这些半机械化的农具父亲就轻松多了。但农忙时,尤其是“双抢”,抢收抢种特别忙时,田田一定回家干活。

上大学了,走出了县城,见识更多,看到大面积的田,有拖拉机耕耘田,走一趟,不只是耕一尺宽,而是一片。插秧机插秧,一插就是一排,秧苗也是用木盒育苗,秧苗长好后,是一板直接往插秧机里放,再不需要秧田育秧、拔秧、捆绑秧了。收割机收割,一走就是几行,连收割带脱粒一气呵成。烘干机烘干谷子,再也不靠老天吃饭了。全部机械化了,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田田看在眼里,心想,能动脑子发明创造就能改变面貌。

田田仍然惦记着山沟沟里的父亲,虽然有了一些半机械化的农具,减轻了很多劳动强度,但还是很辛苦。他还想大面积田,虽然都机械化了,但梯田可不行,而且种田程序一样也不能少。种田还是很辛苦,占地面积又大,增产总有限度。所以他想从交配、或嫁接、或者是基因等方面想办法改变品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的辛苦及增产问题。

他一头扎进了研究室工作,在学校他培植幼苗,每年寒假、暑假,后来就是休假,回家都带有各种各样的试验苗,请他父亲帮他栽种、看管、记录。父亲相信儿子的知识,所以很细心、耐心的帮儿子栽种、看管。几年来都是这样。

母亲每年寒假、暑假、休假只要儿子回家,就忙着给儿子做好吃的,什么清蒸鸡、红烧肉……只要家里有条件能办到,她就一定想办法去办。只是母亲奇怪,什么好吃的都引不起儿子的兴趣,母亲有了思想问题,怀疑自己做的菜不合儿子的口味了。

她问田田的父亲:我做的菜是不是不好吃,不合儿子的口味了?

田田的父亲笑着问:怎么呐?其实父亲知道儿子的心事,也知道田田母亲痛儿子的心意。

田田母亲怀疑的说:儿子怎么对什么菜都兴趣不大。

田田父亲开玩笑的说。儿子有心事。

田田母亲听了特别高兴,满面笑容凑到父亲身边悄悄的问:是不是要有儿媳妇了?

田田父亲说:比儿媳妇可重要。

田田母亲瞪着眼惊奇的问:那是什么事?

田田父亲轻松的说:后山的树苗。

田田母亲更奇怪了,树苗!树苗能有什么心事,影响吃饭不香?

田田父亲说:那可是大事,他想要让我们种田人从辛苦中走出来,而且能多打粮,打好粮。

田田母亲不懂,但她相信丈夫说的是真话,也相信儿子想的一定是大事,她说:是啊!

田田父亲说:是的,你以后不要管他吃饭香不香,你只管做好吃的就是。

打这以后,田田的母亲只顾做好吃的。有时也会去后山看看,她想父子两在后山一呆就是半天,说得没完没了,到底是干什么事?也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很长时间都这么过来的。

突然有一天,父子两满面春风的回来了,父亲还笑哈哈的对母亲说:我说!(这是农家人对妻子说话的习惯,不叫姓名,有时会叫孩子他妈)有酒没有?

田田母亲摸不着头脑,今日是什么日子呐?从来不轻易喝酒的人问这个干什么?她光看着笑容满面的父子俩。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好?

儿子为了让母亲分享他们的高兴说:妈!我们的树结谷子了。

田田母亲一边小跑到厨房拿了半瓶酒,两个小杯,一边说:我说呢!你父子这么高兴,原来是成功了,那是要庆贺!庆贺!

老同学继续说,父亲虽不懂研究室方面的知识,但在种植方面他更有经验,一边栽种、看管,一边扩大面积,所以就出现了米树林。明白了吗?这就是“米树”的来历。

天翌说:我只知道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搞出的杂交水稻世界第一,及塞拉利昂水稻专家蒙帝。琼斯博士等,从来不知道有米树这一说。

老同学说:那些都是世界级的专家,当然了不得。尤其是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他是水稻之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在产量上一个世纪中增加了二倍。产量的潜力大、米质好、抗性较强、生育期较短,这是一场水稻的生产革命。他获国际大奖就有十一次之多。对我国,不!是对解决世界粮食,贡献是伟大的。我当然无法和这些老专家相提并论,我只是在各位专家工作的基础上梢梢往前走了一步。

天翌说:当然!事物是发展的,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你这点进步我真要好好看看。这时天翌也明白田田是谁了。

随着老同学也就是田田走进山坡。天翌接着说:不过我很难想通,怎么可能呢?秧苗是草本植物怎么能变种成为木本植物呢?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你听说最近有一个基因工作者,用牛的两个卵子培养出了一只小牛,这就是不可思义的事,但事实就行。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去研究就会出成果的。田田坚信的说。

天翌说:也对,都有了太空站了,人都上了月球了,上火星,要到另一太阳系的星球了,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现在都成了事实。由草本植物变种为木本植物应该是能的。啊!

你看!这不是已解决了吗!田田用手一摆指向树林自信的说。

天翌走进树林一看,一排排的树,树不高,也就二米左右高,树干有一米五的树围,枝条辐射周围有三米。

天翌说:真棒!赞不绝口。他想了想说:诶!米呢!是什麽样?

田田将手提袋中的米掏出来说:我就知道你要问这个,所以带来了,这是第一次的成果。

天翌说:哇!这么大!他量了一下又说:一粒谷子有四十公分长,中间周长有二十五公分多,真不错。

天翌歪着头琢磨一下又问:这变了种的谷打出来的米好吃吗?

当然好吃。田田有把握的说。

真的呀!天翌也就那么一问。

不信!你今天就在我家尝尝。田田可是认真的说。

当然高兴,尝新东西,而且是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天翌特别高兴的说。

当饭刚端到客厅门口,一股饭香,还带有微微的桂花香就进来了。天翌闭上眼,用鼻子来了一深吸气闻闻说:真香!

田田客气的说:没有好菜。

天翌迫不及待的站起身走到桌子边,伸着头一边看米饭一边说,闻到这香味,就知道一定好吃,没有菜也能吃上几碗。天翌看了小粒的米饭,话又来了,欸!做饭前先要将大米粒打碎是吧?

田田看着天翌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情景笑声说:是,洗干净后,放入打碎机中打碎成这样。

天翌用筷子拨动饭粒特有兴趣的说:真棒!不仔细看就像原来的米饭一样。接着他吃上一口,细嚼慢咽的品尝了一翻说:真好吃!粘粘的,香香的,比原来的米饭还要好吃,这米的油性还很大,还不腻,真棒!

田田笑看天翌好奇的样子说:还可以吧?

不是可以,而是很不错。你这辛勤研究的成果真高。天翌这时才安静下来说。

田田笑笑,就算默认吧

天翌想着满树的果实,他好像想起了什么问。欸!这谷子不是一穗穗的,像果子一样是一个个的!

田田说:是的,这样收割时就不需要再脱粒。

啊!好!又省掉了一个工序,那么,一棵树的产量有多少?

田田说:一棵树一次产量还未测量过,

天翌被老同学的研究成果所吸引,对老同学说:我跟你当学生吧,收不收?

田田说:你可别逗了!你在航天事业上是老同志了,算得上是专家级的了,干到这样不容易呀!国家也急需你这样的人才。

天翌对李贝说:说实在的,不是考虑航天局不轻易会放人,及对你的承诺,我真要和老同学一起干了。

第二十七章 吸污树

 李贝对天翌说:这乐球的空气真新鲜,虽说不上是超洁净,但的确是很洁净。

天翌说:那当然!这里到处都绿化的好,那麽多机器人作清洁工作,再说这里的能源都是太阳能,没有污染,当然空气好。

玖一力说:你说的是原因,但我们这里空气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种植了很多吸污树。

李贝、天翌同声说:哦!是这样!

玖一力指着另一片树林说:那就是“吸污树”。

天翌说:都是小树苗。

玖一力说:对!这里是苗圃,树长到一定的大小,就移植到各地方去,“吸污树”,所吸的污染是各种元素的,根据厂矿污染的情况而变,当然,首先是各厂矿安装各种污染元素的回收装置,回收的元素再利用。然后还有非常少量的污染物跑到空气中,这种情况下“吸污树”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钢厂,它的污染有SO2、SO3、CO2及其它元素等,厂内将所有的元素都回收后,还有少量的SO3、SO2、CO2残留跑到空气中,那么钢厂周围就要栽种,吸收SO3、SO2、CO2的“吸污树”。再如,三酸两碱的基础化工吧!他的污染是SO3、SO2、N2、CL、NO2那么“吸污树”就要围绕着,SO3、SO2、N2、CL、NO2的污染,而栽种“吸污树”,看哪个厂,有哪种污染,而就栽种吸哪种污的树,所以这里培育的树,是吸很多种元素污染的树,。

天翌说:这还真不简单,那怎麽能使得树吸收各种污染的?

玖一力说:那只能以基因来解决。

天翌说:这真好!你们的基因工作作的真好。

玖一力说:你看小树苗,这一片和另一片,是有区分的,看它是什么污染,就栽种吸那种污染树。前面说的灭虫树,就是其中的一种,只是这种树,栽种的地方比较多,只要有绿化的地方,都有这种树,因为它起净化空气的作用。

李贝虽不作声,但所有听到的、看到的,都印在了脑子里。

第二十八章 水菓

 按玖一力指的方向看过去,水果山的情况和这边一样,一排排那么多的树,也不高,枝条辐射也很宽,一些人正在收水果。

李贝和天翌走到了对面山,那树上结的各种各样的果子,紫红色的红天桃、金黄色的脐橙、绿色的绿橙、黄绿色的香梨、黄黄的香蕉、鲜红的苹菓、半红半绿的桃、黑紫色李子、红黄色的杏、还有什么黑牛果呀、冰糖蜜桔呀---还有各种颜色不知名的菓子等挂满了枝头,在绿叶的稱托下,真是艳丽多姿多彩,那一串串紫色、绿色大葡萄,悬挂在空中,那地上黄登登的黄河蜜、黑绿色及绿黄相间的西瓜,满地都是,真是满园春色。

山下有一个大房间,房间里放满了一箱箱的水果,每一种都看了看,地球上有的,那里都有,还有几种李贝和天翌没有见过。在房子的一头摆着一些桌子、椅子、盘子、刀子,还有水龙头,可随便拿着吃,

李贝拿了一个红天桃,紫红色,真好看,比柑桔还要大,肉很厚,无子,又甜又香,一个就够吃了。天翌拿了一个香梨,也就是雪梨那么大,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皮很薄,水多很甜,也是削皮吃,吃一个不大不小正好。本想尝试一下没吃过的水菓,怕不合口味,到时吃也不是,丢也不是,很难办,反正时间还长,等没有人时再尝试更好些,所以还是按老口味,吃地球上有的。

李贝问玖一力:这些四季水果,是否一年到头都有?

玖一力说:是的,一年到头都有。

李贝说:那栽种一定有它的科学性!

玖一力说:先从自然环境栽种说起吧,在很高的山,一般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