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一个,就是通过此事可以适当的向天下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李哲入主朝廷之后,对人才读书人的政策有所不同,可以适当的对这些人敞开大门了。毕竟李哲朝廷现在面对的一个紧迫的问题就是,根基浅薄,官员数额缺少,对地方的控制力还是远远不够。和士族之间搞好关系也有助于朝廷体系的建设,分化和拉拢士族。

至于科举制度,虽然大家都前景看好,但是缓不应急,短时间内还是排不上用场,毕竟这是个新事物,很多人还是不敢对这东西抱有太大期望,人嘛?思维惯性这个东西,始终是认知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力的。

总之,这是内阁的一班朝臣们考虑再三总结出来的缘由,理由相当的充分。这说明李哲手下的这个体系如今在向zhōng yāng朝廷的进化道路上进步的非常快,已经学会了从长远的全局上考虑问题,比起以前来已经非常的不简单。

大家,终究都是在进步啊!

他却不知道,自从他率领领导班子入住许都以来,手下的这一拨人都迅速地进化,不知有多少人毛遂自荐,投入门下,每个人背后如今都站着一大帮子的智囊团在为之殚精竭虑,再不能用以前的泥腿子来形容了。改朝换代,一个新的既得利益体系的形成,就是这么的迅雷不及掩耳。而华歆、贾诩这样的老狐狸,那就更是深不可测,云淡风轻,轻描淡写之间就已经将很多问题处理了,甚至不见一丝火气。都不是什么省油灯。

李哲面对着这波人,思考了很久,终于说出话来。

“我不会娶一个士族女子为妻!”话音很平淡,但内容却让众位朝臣心惊!难道在这件事上,李哲也要一意孤行么?

李哲接着续道:“其实这件事,从中可以看出,诸位还没有理清楚我朝的施政根基,拉拢士族,是完全无用的。我朝执政,将不会再依赖过去的那种士族阶层,而是依靠寒门和普通百姓,我将彻底斩断士族控制朝局的途径。有汉以来,世家独大,把持朝政数百年,搅得天下不得安宁,我绝不会再犯那种错误。科教制度改革,文教制度改革,普及教化,开启民智,大举选拔民间英杰进入朝廷,这才是我的治国大道。这一策,和世家大族诗书传世、品经论典、垄断文化从而把持舆论甚至朝局的举动是根本相悖的,除非其更弦易辙,参与到和天下人竞争的这条道路上来,否则两者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缓和的努力是完全无用的,利益才是根本!

总之,如今时机还是未到,娶一个士族的女子绝不可行!”

这一番话,让所有的大臣们彻底的瞠目结舌,即使是有心辩解,但是面对李哲这样的单手独脚打下一片江山的人物,他们又能辩解些什么?只能是不了了之。!!!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间总有知心人

嬗变的三国卷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间总有知心人

深夜,许都内府中却是灯火通明,各路官兵和内府中的官员将里里外外拥挤的水泄不通。

李哲来了!

一个精致的小院内,一个人独坐于堂上看书,黑肤、矮胖,但整个人却是一副不怒自威的架势。

“曹公!天师来看您了!”领路的内府官员态度恭谨的招呼道。

那人闻声脸一扭,目光正和迎面而来的李哲的目光相遇,立刻,一大一小两个枭雄之间碰撞出无数激烈的火花!

“你便是李哲?”曹操沉声问道,便是如今沦为阶下囚的位置,这个霸气十足的枭雄仍是威势不改,上来就要抢占李哲的上风。

岂知李哲却是浑不在意,微微笑笑答道:”我便是李哲!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间总有知心人今日有暇来看曹公,却不知曹公如今过的还如意否?”

两人见面第一句就差点蹦出火花,差点让旁边伺候着的内府官员的肝胆都吓裂了出来。

曹操闻言冷哼一声:“某如今不过是你的阶下囚而已,小子又何必惺惺作态!说罢!何日取我性命!”

“呵呵!曹公何须此言?当日我既不杀你,如今又何必多此一举。今日我来此,却是有事相烦,来请曹公来为我解惑的。”

“哦?有趣!”曹操放下手中书本,将身子转了过来。“你有何事,要来请教我!难道不怕我故意愚弄你么?”

“呵呵!以曹公的心胸,岂会做出此等损人不利己之事。实不相瞒。曹公虽然与我相斗,但我却一直以为,曹公才真乃世间的真英雄!若是曹公一去,世间又有谁堪为敌手?”

“好!”曹操闻言大为满意。细细查看一番李哲,高声赞道:“好!好!好!好一个李哲!果然不同凡响!不愧是能够一出手就接连击败我和刘玄德的盖世豪雄!哈哈哈!哈哈哈哈!”一笑之间,仿佛芥蒂尽去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间总有知心人,房中气氛为之一缓。

这曹操却和旁人不同,一见面间就已经笃定刘玄德的横死必定是李哲的缘由。这就是世间所谓的雄杰了,看问题判断事情的角度和旁人浑然不同。

其实说起来李哲做事,也不是毫无痕迹可循,从表面粗略的看来。其策略往往是平时百般隐忍隐蔽,缓慢布局,全面渗透,表面看不出什么声色。到了各方面因素都已经具备之后,方才借助大势猛地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敌人,拿到最大的战果。目标明确。出击果断,深得稳准狠之军事要诀,其目的是绝不打消耗战和拉锯战,防止情报技术扩散。这种人,毫无疑问也是战略上的大师一流。

这世界上。每一个人的行事手法,惯用伎俩。都是和这个人的性格、思维模式息息相关的,若是真正的能者,往往能从一个人的经历和行为小节中推测出来规律,从而预测其人未来的做法。这个道理,甚至也能推及到一个组织团体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身上。

这就是现代所谓的心理行为模式分析了,往小了说叫做心理行为分析,往大了说就叫做社会心理学,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在犯罪侦破、趋势分析、以及国家未来的政策判断上都是大行其道,堪称是现代社会最重大的科学理论突破。

但是古代虽然没有这样的理论,却也就并不意味着没有类似这样的能人,曹操手下的郭嘉就是其中的高手!其人分析别人,往往从小节入手,综合分析判断对未来大局的影响,其结果往往是令人惊叹的准确!在对官渡之战前和官渡之战后对袁绍政权的判断和对孙策横死结局的判断上,其结论简直是神乎其神,就像诅咒般的灵验!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就是顶级的心理学和行为学大师!后人评价其智慧近妖似鬼,还真是不冤枉了他。

这!就是所谓的神算了!

曹操无疑也有类似的能力!这世间,每一个英雄,都有其成功的道理!

李哲笑笑,说了句:“曹公谬赞了!我之所以来找曹公,却是断定如今我面临的局面,也只有公才能深知我心!”

曹操一惊!旋即立刻释然,抚了抚颌下长须,说道:“如此!莫不是汝名下的各路大将军师,一旦进了许都,掌控大局,就面临豪门士族的各种渗透之事?呵呵!士族!才是你真正的大敌!”

“不错,曹公所料无差!我矢志彻底解决士族问题,绝不肯对之妥协,还请曹公助我!”李哲面色严肃,起身长拜,姿态十足的说道。

岂料这番话一入曹操之耳,立刻引来曹操的捧腹大笑!“哈哈哈!李哲小儿!你以为军事上有几分本领,就妄图改变天下大势么?士族之事!岂是你一人之力就可以解决的,狂妄之极,狂妄之极!你凭着什么?就凭着那所谓的六部内阁制度么,就凭着所谓的科举选拔么?哈哈哈!真的是笑死我了!”

岂料曹操这般笑了半晌,一抬眼,看李哲依旧是面色铁青,丝毫不为所动!然后猛地一惊,心中巨震:“你!你莫非是真的,想要铲除士族!”

“不错!我要彻底解决士族问题,虽然不敢说是完全铲除了如今的这些世家高门,但是,却要从根本上,断绝了其掌控朝政和舆论,腐化影响我华夏民族的根!“李哲一字一句,斩钉截铁的说道。

李哲如今的心性果断,已经是豪杰枭雄之流,曹操一听此句,立刻明了了李哲的目的。李哲竟然是想全面挖断从前汉以来,就一直和整个大汉朝廷浑然一体的整个士族官僚体系!

此举,堪称是石破天惊!

说道士族门阀,凡是统治者又何有对其不是爱恨交加的。

自汉光武帝刘秀以来。整个东汉,都是一场充满着皇权和士权缠绵斗争的历史!没有士族,皇帝掌控不了天下,而有了士族门阀。皇权却又时时刻刻都有被士权架空的危险!

整个汉朝,说是外戚和宦官专权,其实又何尝不是皇帝试图掌控朝权的努力,所谓的宦官和外戚,其实都只不过是皇帝意志的延伸而已,只不过在政治斗争中掌控不了平衡的皇帝们赫然又会发现,宦官和外戚这样的爪牙,有时候也会成为催人性命的冤魂!

到了党人之乱的时候。就代表着士族和皇权之间的争斗彻底进入了最巅峰!完全决裂!皇帝凭借宦官武力强行驱逐,但却发现,天下间已经全都是士族门阀的势力,而自家却已经成为了孤家寡人!

这就是世家门阀!

缠绕在大汉朝的机体上和大汉融为一体。默无声息的吸取了数百年鲜血的异质毒瘤!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庞大,挣破了皇权的屏障之后,他们就要反身反噬这个将他们养大的主人!大汉末期的几代皇帝,都是悲惨的活在这种境遇之下!

董卓之乱!群雄割据!无一不是如此!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董卓是关西武人,背后是庞大的关西武将士族体系。借着近百年羌乱战争成长起来的强大武力!而关东群雄,袁绍,孔融,张邈等人。又何尝不是高门大阀的代表人!同样是内心有着改朝换代野望的割据势力,大汉政权。到了灵帝时期,其实地方政权。早已经完全出自于这些人的瓜分之下!

政令不出洛阳,这就是大汉末期的悲哀!

这种现象,不惟是这个时代,从今之后,士族真正羽翼丰满之后,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士族就像是一个吸附在华夏民族身上吸血的毒瘤,每一次借着华夏的鲜血长大之后,就会将整个zhōng yāng朝廷弃若敝履,抛至身后,将身子投入到新的统治者的怀抱。追逐利益的贪婪和世*袭制度的自然退化使得他们目光短浅,蠢不可及,唐末,宋末,明末,每一个朝代,到了最后,都是皇权衰败,士权独大,将天下搅得一窝粥的时期!

只是他们这样乱搞,到最后只会发现,失去了zhōng yāng朝廷之后,他们的下场同样是极为悲惨!五胡乱华,蒙元灭世!满清的屠杀,一样是伴随着整个华夏文明的衰败和倒退!连士族们本身也不例外!

这样的循环,一代又一代下去!整个华夏数千年历史,几乎全都是士族和皇权斗争平衡的历史!

皇权只是一个代表和象征,他不可能对所有的东西实施实际占有的权力,但是士族就不一样了,他们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份子!

士族的精神!代表着华夏的精神,但同时也是等级森严阶级压迫权谋诡计暗算妥协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腐蚀了整个华夏,从而使得后世的大汉民族失去了民*主和斗争的精神根源!

士族不仅歪曲了儒教,将儒家法家都变成利出一孔的统治机器,还创造出了一切社会活动都围绕着权力中心旋转的畸形官本位社会。使得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权力的奴隶,不得不将天生高贵的头颅迎向了权力者的台阶,整个社会变成了权力崇拜的社会!

这样社会下的人们,充满了奴性,一代代的变得柔弱和衰败,以至于酿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异族入侵的惨祸!华夏的自信自强刚烈和坚韧不屈,从士族逐渐崛起的那一刻,就在不断的衰亡,以致到了宋朝之后,彻底沦丧!明初的从不妥协的乍起,只不过是绝望之下弱者与敌携亡的呼喊罢了!

后世人将这种士族整体对华夏民族造成的迫害归结于孔夫子,却真是委屈了老夫子了,那可是一个刚烈不屈的好男儿!又岂是后世的腐儒士族们可比!

这个危害,当然不是有着时代局限的曹操能够了解!但是同样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的曹操,也敏锐的发现了士族门阀对于朝廷机体的迫害!在曹操执政的整个时期,都伴随着对士族的持续不断的严厉打击,甚至因此还导致了好几次内乱,差点为他人作嫁衣裳,吕布当年入住兖州便是如此。

曹操一生,虽然也是出身士族,但是从济南相,洛阳北部尉,到最后一路割据称王,却是一个和士族门阀斗争不休的历史!

只是到了他儿子的手中,才出现了和稀泥的九品中正制,彻底葬送了曹魏政权的机会!

因此,当李哲从朝臣们的表现中敏锐地发现了朝廷机体的诡异动向之后,他心中对于士族渗透的忧虑,在这个时代,唯一能够感同身受的就只有曹操了,在这一刻,只有他们两个才能站在这个最高统治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有着共同的政治态度!

“显德!你准备怎么做?”曹操在这一刻,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希望!雄心又从胸中从新燃起,瞪大了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李哲,充满了期待!!!!

第一百四十五章 联姻

嬗变的三国卷 第一百四十五章 联姻

建安六年五月末,许都朝廷突然爆出了一件震撼人眼球的大事,震荡朝局。

说他震撼人心,是因为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天师李哲,出身草莽的篡权者,竟然要和他的敌手——昔日的权相曹操联姻了!曹操的两个成年女儿:曹宪,曹节,都要效仿娥皇女英,姐妹共侍一夫,一起嫁于李哲。

这件改变天下大局的婚姻,在众人的惊愕之下,纳采,问名,问吉,纳征,一步步的仪式有条不紊,但又是迅快无比的进行着,按照众位重臣的计划,要将整个仪式定在一个月内完成,时间紧张之至。

六月初请亲仪式完结,婚期定在六月二十。

此时随着李哲即将称王的消息传出,众人立时恍然大悟!李哲终究还是选择了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稳定大势,和曹操联姻!这就意味着李哲政权,即将和往日的勋贵势力妥协,曹操麾下的庞大体系,文官武将势力都将对李哲全面开放,那么李哲的根基就将无比牢固了。从此之后,称王改制,大势滔滔,世间再无抗手!一时间,众多暗藏于民间的反对者们的心都有些淡了。

只是,那曹操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这李哲更是暴虐之极,这两人凑一块,今后,这天下的世家门阀,还能有什么好日子!

但是即使是如此怨恨,依旧是大多数得人在暗中赞叹,这李哲虽然是不知来历。但是手段却是妙到毫巅!行事更是果断之极!先前大势之下毫不妥协,众人相请之下仍是口风严紧,但是一转眼,却又于自己个儿找到了此时最大的军阀头子联姻。行事间每一步都是直抓要害、一剑封喉、凌厉之极!这样的心胸不能不说是博大。却又是艰险之极!那曹操旷世奸雄!岂是那么好收服的,难道就不怕反噬么?

那曹操之下的众文武,无一不是人杰,李哲想以自己的势力,三两个出身平民根基浅薄的大将,就想以蛇吞象!这世间事,难道就那么容易成功?恐怕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李哲反而会被曹操政权反过来吞噬,从而变成傀儡的吧!

但就在这无数人暗中的窥伺猜疑中。李哲的小朝廷的整合,仍然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虽然联姻,但是曹操并没有走出内府!只是选择在内府的监视下做一个富贵闲人。至于手下,曹操则是好像默许了麾下的文武们自投去路。

先前早已经投降的徐晃张辽乐进于禁等人。至此心中就更加笃定,再次上表表述忠心!对这些武将们而言,只要能够纵横疆场一统天下,同享荣华富贵就足以,顾忌比文官们要小得多。而有了曹仁为榜样,曹洪、夏侯渊、曹休、张绣等人也先后降服,进入李哲体系。

只是武将好说,文官就不是那么容易。像荀彧荀攸孔融陈群这样的,本身背后站着庞大的士族门阀势力的名士。基本上是不可能降服于李哲的,但是另外一些人。就有些意态松动,到了最后,却是曹操麾下,最是荒诞不羁的郭嘉郭奉孝,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名留千古的三国第一谋士郭嘉郭奉孝投入麾下!

李哲闻之大喜!当即倒履相迎,付与大权,将机密之事尽数交予其手中,任为枢密院理事,开始命其着手建立李哲麾下的军事情报部门——枢密院军事情报司,执掌军机参谋之事。为了充分利用好郭嘉的大局分析才能,特批郭嘉以枢密院理事的身份,加内阁行走,参与朝廷大事的决断。

至此,李哲的军事体系的最后一个瘸腿才算补上,严密准确的情报,相对完善的军事参谋体制,雄厚的工业生产能力,绵绵不绝的后勤辎重工程兵,重点覆盖火力打击的重武器部队,深入敌后奇袭sāo扰作战的麒麟卫,擅长千里迂回运动作战的魏延,擅长浩浩荡荡稳妥厚重大军会猎于野的赵云,诸般战力皆已齐备。真正成为体系完整的强军!从此世间真正再无抗手!

六月间,不唯是曹李联姻这一件大事发生,南方也传来一件大事,江东孙权有了动静。他和淮南之间的一战,经历了几番波折,终于打出了结果。

孙权是在五月间进入淮南的,动用了近两万兵,分兵两路,一路是孙权亲自带着大将周泰、蒋钦、凌操等先北上夺取巢县,然后沿巢湖进攻合肥,而另一路,则是庐江太守李述自六安从西往东,直接进攻。

李述这一路六千多人,进入淮南境内之后,直接就碰见了硬茬,被一干大小豪族梅乾雷绪等人当头一棒歼灭了近一半三千多兵力,被打回了庐江。

而孙权这一路,一万多精兵,进驻巢县之后,就遇到了刘馥的坚壁清野,一路拖泥带水赶到了合肥,却又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就这样围困合肥半个月后,遇到梅乾雷绪等人后方sāo扰,亏得是孙权准备充分,兵精粮足,靠麾下猛将先后阵斩二将,击散了淮南的地方豪族势力联军,眼看着合肥城,就要弹尽粮绝不攻自破的时候,忽然北面传来了消息,夏侯惇吕虔二将,被李哲击败,率领三四千败兵,南下淮南来了。

闻听此讯,孙权手下诸将如雷击顶,几乎失去了斗志!这一战,为何如此的不顺利?简直能让人郁闷透顶!

不过即使如此,孙权也没有了退路,他已经将自己的前途全都压了进去,此战若是不胜,回去之后处境更是恶劣至极!不管如何,他还是为手下将士们鼓足了信心,以疲兵近万迎击对方的败兵四千,一战之下,孙权全面溃败,连手下大将周泰也折于阵上,临阵之际,孙权几乎就想自己刎了自己的脖颈,就此了事,这回去之后,如何面对江东的局面!

而夏侯惇吕虔二将解了合肥的围困之后,就接连不断的得到了中原的消息,李哲挺进许都,李哲官制改革,李哲即将进位称王……到最后,得到了李哲和曹氏联姻的消息之后,二将终于慨然泪下!

很快,夏侯惇、吕虔和刘馥三人,举淮南而投李哲,归于治下。李哲仍令刘馥任扬州刺史,吕虔为都尉辅助防守,而夏侯惇这个猛将,却被李哲调回谯郡黄忠部,以二等校尉军衔,领一个军司马之职,率军南下广陵,威逼陈登。(未完待续。。)

一百四十六章 军功,军制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四十六章 军功,军制

青州徐州的兵事即将爆发,同时朝廷之内的第二步更加具体的军功封赏也在紧锣密鼓的施行。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军功计算都是极其繁杂,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动辄会影响到军心士气,成为朝廷稳定首要考虑的事情。

在李哲的军队体系中,所有的正兵都首先出自于民兵,经受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化劳作、集体生活以及半现代化的队列训练之后,才会转入正兵。

进入正兵,就意味着进入了国家的正式军队体系,有了正式待遇,对普通士兵们而言,最实打实的就是有了军功军饷了。李哲治下的军队,所有的军功赏罚、军官任免和士兵军饷发放的权力都掌握在朝廷手中,也就是如今的兵部和枢密院手中,不由部队主官决定,每月定时由后勤部门发放。在这些事情上,部队主官只具有建议权,而没有决断权,这一点和此时传统的军队完全不同。

那些大大小小的军痞们,进了李哲的军队体系之后,立刻感到处处受限,极为不便,但是此时在李哲铺天盖地而来的威势之下,也只能选择暂时蛰伏。谁知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这样的不便其实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从今之后,将领们在军队中平日里原本有的大部分困难就根本不需要考虑了,各种头疼之极的事情:鼓舞士气、操练新兵、指挥军队,都变得极其简单。就连平日里最难以平衡的军功抢夺之事。都从此和将官无关。作为一个将领,只需要维持军队,指挥战斗就可以了,打仗,立功,封赏,将官们的军事生涯也变得越来专业化和理想化。

事实上。李哲治下军队复杂的的军功计算体系,也不是那些普通只懂得带兵打仗的将军所能够了解和驾驭得了的,它是直接脱胎于早先的积分计算体系。有大量专业的数学人才才能完成,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传统军队的那种军官们将军队视为私产直接营私舞弊的现象,也加强了朝廷对于军权的直接控制。而军饷的发放方式也有多种。最直接的就是发放军票了。

军票是在李哲军队体系中流行的类似于现代时空某一个历史阶段上出现的粮票一样的流通物,类似于货币一样的职能,由李哲的现代时空印刷厂生产,虽然其上应用的只是很普通的防伪手段,但在三国时空已经是无法伪造了,它可以拿来直接在李哲治下新成立的机构——供销社里买卖东西。

粮食、布匹、肉、食盐、铁质农具、神火神镜等现代小商品等等,在如今的供销社中,应有尽有,其归属于目前的户部直接管辖,主管就是糜竺。

然后。另外一种发放方式就是现在即将施行的军功授田。

军功授田,可是实打实的封赏,从士兵们开始,哪怕是最基础的功勋,也就是只要参加了这次战役的李哲军士兵。什么功劳都没有,都可以因功得到三十亩的良田。

而立有功劳的就更多,简单计算的话,有战场上击杀一个人的军功相当于十亩田的赏赐,而一个俘虏则相当于二十亩田。另外还有其他的军功,统一换算成积分。再用积分来换算成赏赐。士兵们可以在粮食和良田中zì yóu选择。当然,从具体的实行情况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士兵们都选择了良田,毕竟,华夏民族的农民们对土地的追求始终是根深蒂固的。

除了普通的军功,还有真正的功勋贵族的封赏,就更是让人咋舌,永业田,这种封建社会的特色产品终于出现了。

勋爵,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贵族名称,是李哲所设定的功勋贵族的最末一等,将封赐象征性的一百亩永业田。这永业田,将成为该勋爵的私有土地,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在李哲朝廷的朝代中免收赋税,着为永制!

这个才真的是震惊了天下人心!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种田交税,历来是农业社会中所有人的常识,不然国库哪里来的钱粮,怎么管理国家,怎么打得起仗?这永业田赏赐下去,难道李哲不怕未来勋贵们越来越多,永业田越来越多,终有一日,未来的朝廷收不上赋税,就此坍塌了么?

泥腿子终归是泥腿子,做事情只求爽快,混不顾子孙们的未来,真是目光短浅之极!很多人在心底里这样想着。

只是这些人虽然这样鄙视,但是对于这样的永业田,却也都是暗自窥视不已的,眼看着李哲政权越见扩大,颇有席卷天下的威势,若是真正的能得了天下,这李哲亲口承诺的永业田,岂不是最好的传给子孙们的东西?这永业田,能够传承子孙万代,无论是任何时代,可都是比什么样的金贵东西都要实在啊!

也因此,李哲的爵位封赐异常的谨慎,到如今为之,也只有真正跟着起家的老人们,才得到了封赏。勋爵只有苏咎、孙乾、糜竺、糜芳、龚都、廖化、韩仲和张燕八个。

而更上一层的男爵则更是了不得,第三等的男爵有苏散、徐庶、黄忠、苏武、华佗和陈到等六个,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一千亩永业田的赏赐。

二等男爵只有赵云和魏延两人,各自获得一千两百亩的永业田封赐。

这次的封赏一经宣布实行,立刻引得天下大哗!

这良田的赏赐,特别是永业田的封赐,不仅意味着李哲政权有无比的自信将自己的政权传承千秋万代,更意味着,将有一群利益和李哲政权牢牢的绑在一起的军队武人阶层在迅速的形成,不然,没有了李哲朝廷,谁来保证他们的良田的利益。

人。有恒产者方能有恒心,有了这一群家庭和未来子孙的利益都和新的朝廷绑在一起的官兵们,得到其的衷心拥护那是想也不用想,从此之后,环绕着李哲政权,新的勋贵形成,新的食利阶层的崛起。这个朝廷的根基已经是夯的无比的坚实,再也无法撼动。

李哲大势已成!

这时候,人们才有点理解。为什么李哲敢于全面接收曹操的体系。

和此时所有的政权们不同,李哲从一开始,打得就是全面改朝换代的注意。不仅仅是制度和上层建筑的改变,而是整个社会的主体,都在全面更新换血。旧式的士族们,在这个体系中,已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只有改弦易辙,才有存续下去的可能。

科举制度,刚开始看起来有些釜底抽薪的架势,如今看起来,倒像是诗书传家的士族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紧接着。李哲宣布的随军牧师即将大规模入军,巩固传播天师道信仰的消息就变得有些杳无声息了。

这牧师入军中,不占用朝廷的编制,虽然是大量鼓动底层兵士入道,有些影响军官们对士兵们的管理。但是牧师们信仰虔诚,个人威望都很高,靠着牧师们个人的宗教热情参与军队管理和士兵的情绪疏导,对军官们也有有利的一面,因此,倒也没有引起太多的负面影响。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大面积扩展开来。

而后面大面积的伴随着牧师们进入军队的天师道工作宣传队们,才真的引起了一些波澜。

……

平原,一片荒草中,一队骑军正在行进。

突然,”敌袭!敌袭!”一声凄厉的警告声,然后,空中一只鸣镝声响,警报声戛然而止。一片嘈杂声音传来,骑军队伍有些慌乱。镜头一转,四周转了一圈,周围到处都是埋伏的敌军,黑压压的向着这只骑军扑来。形势极其危险!

“兄弟们,敌军就在眼前,天师在看着我们,为了黄天大业,给我冲啊!”镜头前,一个威武的军官大声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