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老板,我们可是道具公司啊,追求利润才是我们的目标!一艘飞剪船,做出来几十万的成本,维护费也要好几万,借给电影公司拍摄用才能得到多少,现在是信息时代了,很多特技人家都是要电脑特效的。我们得不了多少利润。而道具,什么叫做道具?那就是只是表面像就行了,不需要什么都要真材实料的,说给电影公司也是一样,他们不需要真正地实物,他们也要考虑成本的。说实话,你前面让我们做的很多东西,已经亏了很多了。”陈杰克看着李哲,气急败坏,满脸的都是委屈。
可是李哲一点没放在心上,轻飘飘的说:
“没事儿,亏了多少,将账目报上来,我全都给你补上!杰克!我要告诉你,我和其他人不一样,我这个人做事,要的就是一个认真!从现在起,你要改变你过去的那种思想,不要将自己当做一个道具商人来看,你要像一个真正地历史爱好者那样去做,不计工本,不考虑利润,一切为了效果,要将我们的道具做的尽善尽美,和历史上真实的实物一模一样!甚至,是更加完美!”
“不!老板!那样我们会破产的!”陈杰克的嗓音,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呵呵!别担心!我的杰克!我们不会破产的,反而有可能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初期的投入,我撑得起,你要多学学詹姆斯。卡梅隆那家伙的气势,他拍摄大船的时候,可是花了几千万做模型的。做事情!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成功!至于具体的销路,你不要考虑,我会帮你联络的,你只要按照我的计划,一步步的做好就行了。就是真的亏本,也是我来负责,你又不是老板,你招的是哪门子急?”
哦!天啊!陈杰克抚住自己的额头,感觉自己真的站不住了!这个白痴!人家是拍电影的,自然是处处苛求,可是咱们是干什么的,那会一样吗?道具公司!道具公司!那天生的就是作假的啊!
陈杰克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又想起来一个问题。
“对了老板!还有一个问题,你说的古代战舰,可是需要港口的,你要是将一大堆古代战舰造出来,没有港口,那又有什么用!那还是不行啊!”
“哦!是吗?”李哲摸了摸自己鼻子,“没问题!我们去新西兰,去澳大利亚,租买个私人港口,专门做我的战争博物馆,哦!对了!不仅仅是博物馆,我们还可以做主题公园,让一大群人,开着风帆战舰,搞古代版的大海战,多爽!我们一边让人打仗,一边给电影公司拍戏,一边赚了电影公司的钱,一边还可以赚游客的钱,多好!在港口里面,在开个旅馆,开点饮食娱乐什么的,一个特别的旅游中心,这不就出来了!这个娱乐旅游中心,绝对要比迪斯尼的效果要好!我们不仅要做第一流的道具公司,还要做第一流的娱乐服务中心,现代商业不是讲究综合经营么?我们的一切要都要照着最好的来!给客户最完美的体验!”
“哦!天啊!”陈杰克突然觉得,还是干脆晕倒了比较好!
最后,在李哲的再三强调下,在陈杰克的据理力争中,李哲又承诺近期会拍出三千万港币专项计划,才让飞剪船进行下去,李哲还一再的交代,一定要质量上佳,将制作过程全部拍摄下来,每一个工序都要详细的记录,一定要有据可查,所有的遇到的问题都要做成教科一样的解决方案,以供追查。
这整个道具博物馆计划会继续下去,直到后面的木质巡洋舰、战列舰一一施行。
可怜的陈杰克只有庆幸李哲没有坚持去买港口经营,那样的话他唯一的选择就只有去跳楼了,好好的总裁做着,他可不想摇身一变成为酒侍应生。
然后,这边的事情结束,李哲转身一变,刚才的那种歇斯底里的疯狂样子又彻底消失,回到了冷静谨慎的原本的他,打开电话接通了一个号码,开始讲话:
“喂!嘉伟!近来怎么样?”
“呵呵!还不错的!你的生意呢?近来还好?”对面和李哲通话的正是时空帝国那个头衔巨长的部长资嘉伟。
“好!好!好得很呢!只是近来突然感觉有点闲,想找你帮我做些事儿怎么样?”
“呵呵!行啊!何必那么客气!说罢,什么事儿?”资嘉伟答应的很爽快!
“近来我想搞些欧洲早期的火器研究一下,比如,火绳枪啊,燧发枪啊!加农炮啊什么的!对那个很感兴趣!”
“呵呵!怎么回事儿?怎么从华夏古代经济文化又转到欧洲火器时代了!”
“嗨!爱好吗?不就是那么个事儿!反正我这人只是对实物感兴趣,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要的人和资料,都有一个要求,一定要专业,专业,再专业!这种人,我想你们这里是最好解决的。”
“那当然,没问题!其实现在就有一个人很适合!你以前也见过的,那个代号“武器”的很会装*逼的家伙,那家伙对不管是华夏的还是欧洲的古代军事都很在行,对武器也是很有研究,要不然也不敢叫武器了是!这个事儿交给他来做,一定会帮你做好的。”
“哦!是他!那好,还是和以前的要求一样,实物,视频,资料,一样不少!你们近期准备好,我到时候打电话联系你们收货!”
“好的!没有问题!”(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
第一百四十一章 祥瑞,称王
嬗变的三国卷 第一百四十一章 祥瑞,称王
建安六年五月,公以王师伐曹,大破之,斩俘无算。
兖州既定,公驻于许都。以雷霆之威行变革之事,改制乃成。
恰祥风嘉气而瑞象生,汝南南阳二郡,谷物多如山海,亩产多则数千斤,寡亦九百有余。
天子闻之欣悦,使御史大夫持节策命公为王。公辞而不受,文武百官诣閤敦劝,如是者再三,公乃受之。——《资政通鉴。后汉书》
现代时空公历2013年六月二十六日,三国时空公历201年六月十三,农历五月初九。
时空又回到了三国,在现代时空忙活了几天,李哲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如今这里正是紧要关头,也是须臾离开不得。
前一段儿时间李哲密集的制度改革措施刚刚颁发下去不久,正是朝廷内外人心纷乱、紧急学习适应中的时候(嗯!是的,现在的李哲政权就是正式称作央朝廷了),人心不稳,制度混乱,兖州豫州各地士族纷乱迭起,大有短时间内部不得安宁的势头,各地镇守大员们都是头疼之极。
恰逢此时,汝南南阳两郡的“神谷”大收的消息传来,轰动朝廷,立刻给朝廷中各路官员——包括不情不愿者、三心二意者、普通的依附者和忠心追随者,所有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土豆平均亩产一千八百余斤,红薯平均亩产两千五百余斤,玉米平均亩产九百多斤。从去年冬天到今天春天,在两郡各地种下去的粮食终于全面大收,其结果立刻震惊了整个天下!
农业社会,粮食亩产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生产力,代表着军力国力,代表着百姓幸福,代表着天下大同!
有了粮食。就能彻底地稳定天下人心!
神谷亩产的消息,如果说之前少量的超级亩产还可以被人指责为弄虚作假哗众取宠的话,如今两郡中数十万亩良田的亩产成绩则是确凿无疑。这样的结果。像一柄数亿斤的从天而降的巨锤,直截了当的砸在了所有反对者的心头上!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有亩产几千斤的粮食谷物?这个消息在平均粮食亩产一百多斤的古代社会意味着什么?这简直比天师放出装载车这样的大妖怪的震撼性还要大的多得多!简直就像是在古代时空凭空放了一个核弹,直接击溃了许多人的抵抗心理!
在这个时代。在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时代,百姓们一直都是在温饱线上挣扎,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每天都能吃饱饭一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没有什么成绩能比五谷丰登粮食大收的消息更能聚拢人心,更加代表着民心所向!
因此,这个消息一出现,原本沸沸扬扬有些逐渐扩大的舆论反对趋势立刻鸦雀无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的歌功颂德的赞叹!
整个中原地带,兖州豫州司州,甚至包括更远处的青州徐州。都开始出现了暗中蠢蠢欲动的潜流。
一亩亩产数千斤,谁人能不激动?有了这个,还有可能无数的妻儿老小横死,易子相食么?大饥荒大瘟疫的惨象还没有从人们的心头忘却,饥饿的感觉还没有从身体的记忆中消失。人们不禁开始想象。若是这样的神谷能够大规模种植,那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一种盛世景象!几乎是可以确定,从今之后,人间将再没有大饥荒这种悲惨的事情发生。
贫苦的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立刻从心头攒升了起来,迅速地成为主流!便是底层一无所有的人们,那种心中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旦被鼓动起来。那便是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绝对无可阻挡!
无数的穷苦百姓人心思定,虔诚向往,其名望人气的归属几乎是立刻转到了李哲这个眼看着就要谋朝篡位的人的身上!就是那些豪族们依然是心存不满,如今也是再没有能力鼓动人造反,毕竟,不管是什么时候的军队,其基本的兵员还是要来自于老百姓。
天师降世、拯救人间的传说愈传愈远,汉天子失德、以致乱世的说法也逐渐的深入人心。人心舆论的扭转,在不知不觉间,悄无声息的但同时也是迅速的进行着。往日里老百姓们没有自己的舆论武器,但是如今有了能够将散碎的人们组织起来的天师道,那便一切有所不同。
天师道信徒的规模迅速地扩大,短短几个月间,就已经扩展到了数百万,不仅是豫州兖州司州,原本的黄巾军肆虐的青州徐州,甚至是冀州并州这样的地方,也开始在中低层的百姓中迅速流传。无数的穷苦百姓,几乎是欢欣雀跃着四处奔投联络,就是想一睹传说中的带来幸福安乐的牧师大人们的真容。
天师李哲!已经成了大半个华夏神州地带底层人民心目中的救世真主!这种狂热,甚至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太平道张角时代!
天师道央机构,不得不紧锣密鼓的开始行动,迅速的加快培训牧师和传教工作队人员的进度。天下,亿万的百姓,翘首如盼甘霖的期待着!
大势,不可逆转的改变!
五月下旬,著名的平原神相管辂字公明,集数万徒众迢迢千里而来许都,上殿觐见,献上卜语:“岁在辛巳,十八子当王!”
六月初,原泰山郡都尉臧霸,协一众泰山贼余众数万上表归附,李哲欣然接受,将其众归于黄忠治下,编制为两营,臧霸则为营司马兼镇海军参军,二等校尉军衔,依旧是镇守青州。这一群徒众,本就是黄巾贼,很顺利的进入了天师道系统,臧霸本人也是立刻受洗入教。以此为始,原本黄巾肆虐的地方。青州徐州诸郡,齐国、东莞、城阳、乐安、济南、琅琊、彭城、东海先后归附。只余陈登的下邳和广陵,昌豨的北海和东莱尚在犹豫。
六月下旬,人尚在从蜀地赶回中原的途中,落足荆州的汝南平舆许氏二龙之一的许靖许文休上表赶到,称汝南地人杰地灵,应有潜龙。
到这个时候。许都朝堂内终于是人声鼎沸,大家都看出了意思,忙纷纷上表求进。唯恐落了后手。劝进的奏章雪片一样传进了内阁,李哲别的不说,统统抄录一份。传到内府,囚禁建安天子的地方。
随后,风向转变,朝廷群臣纷纷上表建安天子,称李哲收复中原,献出神谷,功在天下,造福千秋万代,该当赦封为王。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陛下!这些奏章,您还是准了吧!”一群老大臣。伏在阶下,一个个哭的跟泪人儿一样,齐声想要劝服建安天子。
“什么?不行,李哲那个贼头,休想让我从命。高祖有言,非刘氏者,不得封王,你们难道都忘记了吗?”年轻的建安天子刘协忍无可忍,拗着脖子喊道。
几个大臣听了这话,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难色,一时间羞愧难言。
旁边一直冷眼旁观的一个大臣走到阶中,拜了一下说道:“陛下!切勿气盛!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日刘氏大汉日正当中,国势鼎盛,当然是这般说法,可是如今,陛下又有什么底气?堂下的卫士们可都是顶盔带甲,磨刀霍霍,等的就是您的这一句话啊!”
刘协一听,暴跳如雷,回首一看,说这话的正是昔日的朝中重臣尚书华歆华子鱼。
“你!你!你这逆贼!食我汉家俸禄,却如何为那李贼说话!”
华歆从容不迫,不慌不忙:“陛下请慎言!天师降世,救普天之下百姓于水火之中,乃天下正统,就是陛下身为汉室天子,也不能随意相辱!”
“我呸!”刘协气急!“华歆华子鱼!你你你!无耻之极!竟然敢为那逆贼说话,天下正统!这样的言语,你竟然也敢随意出口么?休要小看了世间公道人心,当心祸从口出!汉室数百年天下,忠烈者所在多有,当心自己哪一日便成了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华歆被刘协咒骂,却丝毫不生气,大袖一挽,对天子行了一礼谢道:“多谢陛下出言警戒!臣生受了,不过,以微臣看来,臣的安危却是小事,陛下的安危却是大事啊!还望陛下,三思!”
刘协的心里一咯噔,硬着头皮说道:“你休要胡说,昔日便是曹贼也不敢相逼于朕!李哲又安敢如何?”
“哦?真的吗?陛下!请细细想想清楚,杀国舅者谁人?杀董妃者谁人?陛下当日苦苦相求,几至下跪的事情难道都忘了吗?”
“你!你……”刘协当日的丑事伤疤被华歆血粼粼的揭起,恼羞成怒,气的说不出话来。
“陛下你可要清楚,天师可不是曹孟德。曹孟德毕竟是身属汉臣,要借陛下来维持正统,对陛下还要有几分容忍,可是天师呢?天师是天降神人!赤手空拳夺得天下,陛下这汉室天子的身份对他来说可是一文不值,便是没有陛下的赦封,他便不能称王了么?非也!历朝历代,革新换代,那一朝不是杀的血流成河的下场?前朝遗族,在新朝鼎立之后可还有生存的余地?如今天师要封王,要陛下一封赦令,本就是和汉室交好的态度,两家从此和好,说不定还有幸存的可能。若是陛下不从,惹得天师发怒,这今后不说陛下,便是整个刘氏宗室,汉室遗族的下场!咳咳!可是堪忧啊!”
顿了顿,华歆看到刘协的脸色转的煞白,又语重心长的继续说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陛下!你非要弄得天下血流成河,刘氏宗祠断绝不成!”
“别说了!别说了!我……答应了!呜呜呜!列祖列宗!都是我刘协不孝啊!”建安天子晃了几晃,终于跌坐在地上,哭的像是一个孩子一样……
几天后,建安天子果然下旨,赦封李哲为王,加九锡之礼,总领天下朝政!按照惯例,李哲三让之后,受之!(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襄城工业联合体
嬗变的三国卷 第一百四十二章 襄城工业联合体
在李哲回现代之前,襄城的工业联合体就已经全面开始建设,由原工匠营带着大量的原曹军军户组成类似于现代时空的边疆开发军团一样的半军事化团体,十几万人大干快上,全面建设三国时空的工业特区。(。)
首先是大面积的开荒,这个是在原曹操军的军屯基础之上进行的,开展的极其顺利,工匠营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大型伐木工具,各种锯子都有,还有以滑轮组省力装置为核心的大型组合机器,除了特意留出的绿化面积之外,将大面积的森林几乎砍伐殆尽,腾出一片片整齐的田野来,绵延不绝,一眼看不到边,大面积的开垦深耕,准备种植从现代时空走私过来的秋小麦。
这是为了未来的工业区居民提供大量的粮食的,高度集中化的工业区需要高度集中化的粮食供给,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业,首先是农业作为基础,没有足够量的农业,就没有工业存在的根基,所以建设工业区的第一步,反而是建设大面积的工业化农场。
然后是用水,工业对水源的耗费远大于农业,没有足够水资源的地方,同样是没有工业集中的可能,这个通过开设水渠饮水,汝水澦酱笾Я鞯乃匆耄偌由暇偷乜渌灸芄唤饩鑫侍猓暇谷笨蘸拖执耆煌试簇逊Φ奈侍獬顺ぐ猜逖粽庵稚习偻蛉丝诘牡胤剑渌厍购苌俪鱿帧
紧接着。是李哲用高价从现代时空买回来的平顶山矿务局的勘探开发资料,点名的圈了几十个地方,开发成露天矿区。各种矿石的大面积开采,煤、铁、铝、盐、耐火粘土、石灰石、熔剂灰石和硅石等,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
煤炭作为燃料,将耐火粘土和石灰石烧制水泥,水泥拿来铺路修房。耐火粘土的耐火砖和硅石烧成硅砖都可用来搭建高炉,是绝好的耐热材料,还有传统的制陶。烧砖等等,大面积的建筑工业基础抢先兴起。
一排排的水泥砖房开始大规模搭建,建成工业区工人们的集中居住区。这是水泥在三国时空的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其效率震惊了那些往日的砖瓦工们,往日工程浩大的房屋如今在水泥和砖的作用下,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的平原上长了起来,一排排的整整齐齐,就像是排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这是集体工业化的审美趣向在三国时空的第一次展示,代表着铁一样的秩序和火一样的热情!昭示这三国时空工业化浩瀚的未来!
然后是炼焦炉的搭建,工匠们吸收了水泥烧炉和汝南郡炼钢的经验,开始再一次考虑提高燃烧的温度,炼焦势在必行。
这新型的炼焦炉的建设也是在李哲的指导和大量的现代资料的参考下进行的。经历了诸般磨难。
三国时空的工匠们虽然独创性不行,但是山寨能力却是超乎想象的强。吸收了历史上烧制木炭的经验,工匠们将这炼焦炉也改进的像模像样,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火道、炉顶、烟道应有尽有。一样是炭化室和燃烧室互相用高温耐火材料隔开,有蓄热室传来的煤气进入燃烧室充分燃烧。从侧面给炭化室加温,形成焦炭。而炉顶则是充满了通道,装煤通道和煤料干馏而出的废煤气出口,以及看火孔,检测火焰和温度所用。
在炼焦炉的建设中,硅石烧制的硅砖作为耐火材料大量使用。充分发挥了本地的资源优势,也使得工匠们的经验大大增强,对这种耐火材料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在以下的各种工业过程中更是大量应用。
然后,就是高炉炼铁和坩埚炼钢,李哲搞了大批的土法高炉的资料,带到了三国时空以作参考。而坩埚增碳炼钢,汉代虽然没有,但是却有极少数的坩埚减碳法炼制生铁的经验。在现代时空就曾经出土过东汉时期的坩埚炼钢的墓葬。
其实说是高炉炼铁,本质上就是古代竖炉炼铁的现代化改进。当然即使是竖炉炼铁貌似三国时空也是没有的,类似比较相像的只有青铜器铸造中使用的竖炉。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 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不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还可以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
这样的高炉高达十几米,单单是搭建起来就需要几个月功夫,总之,也是艰难之极,和坩埚炼钢一样,都是短期内难以见到效果。
而坩埚,则是李哲从现代带来的一批大大小小形制不一的现代化高品质石墨和石英坩埚,用来救急,毕竟这种东西要求很高,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而且在很多场合都用的着,干脆直接走私过来得了,就为这,整个宣传系统的柴油机为之停了好几天的电。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
接下来就是中国古代真正划时代意义上的工业——玻璃工业,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玻璃,只出现过琉璃,这一直是一件让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人们费解的事情。但如今,李哲就要改变这个状态了,之所以要上这个项目,还是因为李哲突然发现,爆发式的科技进步还真的离不开这些玩意儿,工匠营的科技发展主力军——方士们对李哲发出的走私玻璃制品的请求已经堆到了山一样高!
在李哲治下的工业体系中,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如今都成了工匠营的香饽饽,温度计,水平尺,望远镜,显微镜,天文望远镜,各种凸透镜,凹透镜的需求爆发一样增长,主要原因是三国时空的光学发展已经突破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迫切需要大量的玻璃制品!
几乎人人都在观察星空,观察各种各样的围观器物。在这些人的眼里,一个个新的世界正在向他们敞开,或者宏大深远,或者微小无比,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世界,都使得他们的思想范围获得了解放。
再想起天师所说的天道,无数的人们迸发出了海一样的激情!自发的寻求新的知识的渴望遏制都遏制不住!
这也是李哲一件乐见其成的事情,当然是欣然应予,短期内玻璃制品可以凭李哲的时空走私,但长期内就必然考虑本土化了,毕竟,李哲的随身空间是不可能应对整个社会进步的需求的,玻璃工业的大规模展开已经迫在眉睫。
好在平顶山如今也拥有所有玻璃工业所需要的基础原料,所以,在平顶山工业区煤铁联合体的建设中,加上玻璃工业的计划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玻璃工业和炼钢也有些相似,初期,同样是坩埚,同样焦炭的使用,温度的控制,大型鼓风机同样也不可缺少,只是玻璃的浇筑极其需要功夫,退火是一个极难掌握的火候,一不注意,制成的玻璃内部应力退化不当,就会形成极为脆硬,根本无法使用的成品。好在有了各种工业用的温度计,这一步难关凭着不断的实验还是能够掌握。之所以炼钢和玻璃都使用坩埚法,也就是初期这种方法经得起挫折,更容易掌控和形成经验,以便为后来的大规模平炉烧制提供经验数据。这也是工业进步的一个低成本的妙诀。
但不管怎么样,这是三国时空的钢铁工业从作坊式生产向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至关重要,以李哲此时对麾下人得控制力,这是一个最好的技术跃进的时代。
总之,在集群化的工作模式下,在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下,以及李哲的偶尔不知所谓的点播和大量的神迹一样的视频和技术资料的催化之下,一切前进路途中的困难都被工匠和方士们一个个突破,上千年的技术壁垒正在这些山寨之神们面前一步步裂开,从而慢慢塌陷。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工伤甚至是死亡,都阻挡不了这些人跟随天师脚步的信心!
从生下来就生不如死的人生,长期的灾难、不断经历的生死离别和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劳作早已经将这一群难民的心炼制的如同钢铁,生死犹如等闲。一旦被近在咫尺的希望之光唤醒了生命本身的光芒,那就能够焕发出超越了世人想象的战斗力!
天师道的天界给了他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天师道的天道理想给了他们前进的信心,天师道的救赎让他们放下了过去的苦难的包袱,让他们毫无顾忌的轻装上阵,这——是一群超人一样的人类!是最受苦受难的一代,也是最具有战斗力的一代!在天师道精神的指引和救赎之下,他们意志能够征服高山,能够填平大海,这是最无畏的一代!
第一百四十三章 婚姻大事,拒绝!
嬗变的三国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 婚姻大事,拒绝!
在现实生活中生存,人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这一点,即使是身为高高在上的君王也不例外,李哲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
一经进入许都,李哲的婚姻大事就开始纠缠着这个政权内每一个既得利益者的内心。各位重臣一有空暇就互相串联,终日里商讨李哲的终身大事!
作为一个即将成为华夏君主的人,即使是一个神人,婚姻大事和子嗣繁衍都是关系到天下政局的大事,若是处理不好,便是人心不稳,这是君王的福利,也是君王的责任!往日在汝南时,李哲在其他事情上从善如流,唯独在此件事情上一直是刚愎自用,只肯正式接受农家女子苏翠为妾侍,如今第一百四十三章 婚姻大事,拒绝!,这却是不行了,必须要迎娶正妻!
君王者,家事即为国事,牵涉到天下人心的安稳,是绝不能威福自用的。在这件事情上,李哲突然间发现了华夏古代社会政治中一个相当奇怪的逻辑,那就是作为一个强势的君王,国事上李哲凭借着独一无二的威望还可以乾纲独断,但是自己个儿的家事,却是无法真正自主,实在是奇怪之极!
赵云、黄忠、苏武、魏延,甚至是远在司州洛阳的张燕,这些方面大员,都一一上了表,诉说自己对于李哲的终身大事的担心和忧虑,末了还要提出一些自己对于李哲未来妻室的选择的建议,这家儿的女儿怎么知书达理,那家儿的女儿如何的美貌贤淑,一点儿也不见外!这可是李哲的私事来的!
到了朝中,那就更是天天都在耳边聒噪,一刻也不得清闲。在李哲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很多人。都甚至开始私自议论未来的嫔妃的人选了!
烦不胜烦!
是的,即使是现在只是五月份,还没有到真正称王建制的时候,许多人已经开始等不第一百四十三章 婚姻大事,拒绝!及要做从龙之臣,在李哲的登基大事上预作筹谋了。
在朝中的重臣们看来,李哲这个人无疑是天生君王,不管是在国家大事还是军政问题上都是无与伦比,各种神通手段层出不穷,军略无可挑剔。降临世间仅仅半年的功夫,真正算得上战役的大战也就是一场。却能够抓住这唯一的时机一举席卷中原。真正可以说是将战争这种手段运用到了极致,便是古时兵圣孙子恐怕也不过如此。唯一的在这件问题上却是有失君德,是一个可以做做手脚的地方。
总体意见集中起来,是这么一个意思:李哲必须要娶一个士族的女子为妻!
如今朝局不稳,这是正常的。李哲毕竟是从草莽起身,按照此时的说法就叫做根基薄弱,没有亲戚朋友帮衬,要是依照常理,那绝对是不可能有问鼎大宝的机会的,只是李哲是神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只是即使如此,有些事情还是应该按规矩来。
为政之道,不能一味的勇猛精进。该考虑平衡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一路上以来,李哲对士族的政策一直是严厉打压,但如今就可以考虑缓和一下,毕竟如今的适合母仪天下的女子,要求知书达理。品格高洁,顾全大局,如今似乎也只能到士族里面去找。
另外一个,就是通过此事可以适当的向天下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李哲入主朝廷之后,对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