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知道的太多了。”舞自明冷笑着,举起手中的倭刀冲着郡守劈了下去,寒光一闪,人头落地,血腥味一下子吸引来为数众多的苍蝇,边上郡守的家人哭泣着,推搡着要为郡守报仇,舞自明下令着。“反抗者全部杀死”
看到眼前的屠杀场景,面『色』如土的城中百姓不敢反抗便听任着童子军把他们一个个关进了谷仓,然而听着妻女姊妹在对方的刀枪驱使下跌跌撞撞的向海边走去。
“这样老婆子留下来干什么,你喜欢呢?”朝鲜『妇』女虽然不裹脚,但仅凭着几根闪烁的火把,她们根本走不快,为此甚为担心的薛安被舞自明的暴孽感染了,很快从队伍里抓出看上去几个年岁较长的『妇』人来。“赶她们走。”获释的『妇』人如蒙大赦般转身想跑,薛安对边上的童子军使了个眼『色』,于是刀枪齐下,瞬间将这几个自以为逃出生天的幸运者斩杀于当场,接着薛安大言不惭的训斥着那些因为害怕而迈不动脚的朝鲜『妇』女:“逃跑者就是这个下场!”
虽然听不懂薛安再说什么,但之前的杀戮已经说明了一切,于是在哭泣中这些朝鲜『妇』女走向了不可测的命运。
“真是烦死人了。”一名童子军或许是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便出言呵斥道。“都不许哭,到了地方就知道自己是享福了。”
“省省吧,她们听不懂。”另一名童子军则大大咧咧的说着。“你这叫做对牛弹琴。”
“看看她们就知道日后东宁被清虏占了的情景了。”第三名童子军则摇着头。“咱们还算得上客气的,除了抵抗,没有妄加杀戮,鞑子可不会这样心慈手软,到时候”
“到时候就是战死也不会让鞑子上岸的。”第四名童子军回应道。“像那些孬种一样看着妻女姊妹被人凌辱,然而等着敌人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蠢事,咱们绝不能干。”
“对!”
“对!咱们绝不做缩头乌龟!”
边上的附和此起彼伏着,以至于中间来回巡视的杨杰要来勒令他们说话小声一点:“吵什么,还嫌不够闹腾的!”
不过刚刚完成了一次摧枯拉朽的对决的童子军们还有些兴奋点,所以即便长官们再三喝止,还是有违禁的,其中有一个就提出了问题:“对了,世孙这回可是开价一个女人十两银子的,抢了这么多,咱们每人能分多少啊。”
“分?你以为你是水师啊,”说话的人嘲讽中带着羡慕。“三一制,世孙自己要拿三分之一,长官们能拿三分之一,咱们四个队,二百人外加『操』船的水夫拿三分之一,剩下那一归战死战伤的,你自己算算能分多少。”
三一制是郑克臧修订了1。01版的战利品分配方法,在这个版本武官们的收益减少了,而士兵的收益增加,不过即便如此,折算下来每个人也拿不到多少钱。
“等于三两一个,一百来个,啊,才一人分一两多。”
“嫌少啊,告诉你,第二镇在淡水杀得人头滚滚,可每个人到手才多少?连五钱都没有,这已经算是好的了。其实若是能把城里大户抢一遍,咱们也不止收获这一点,可是上面有命令,咱们也只能照办不是。”
“你小子怎么这么多的废话。”杨杰忽然出现在说怪话的童子军身边。“再说,回去后开革了你。”这名童子军一下子被吓住了,此时就听杨杰说到。“咱们当兵吃粮是为了钱吗?告诉你们,世孙可是准备好了嘉章,嘉章是什么不用多提了吧,荣誉,要钱容易,荣誉是简单就能到手的吗?”
童子军们听到这,浑身一振,但有人还是不敢相信:“出来扮倭寇烧杀劫掠也能得到嘉章?”
“什么烧杀劫掠,”杨杰竭力鼓动着。“这是为了大明的存续,为了东宁的未来,否则世孙怎么可能舍得给嘉章呢!”
“太好了。”由于嘉章不仅仅代表者荣誉,更是升官的保证,因此童子军们的士气一下子上来了。“俺有一枚嘉章了。”
“就是,就是。”
“好了,都噤声。”杨杰再度大喝一声,随即手指步履蹒跚的朝鲜『妇』女们。“想拿到嘉章那先得把这些女人押上船才行”
正文 115。借势
“一开始是顺风,咱们用了十五天就到了朝鲜的外海。”杨杰等人毕恭毕敬的站在郑克臧身前报告着。“朝鲜人的抵抗很弱,臣等攻克了一座郡城、两座县城外加四座村子,拢总才有十一个受伤的,其中一个吃了火铳的铅子,死在回来的路上,其余只不过是皮肉伤,养养便好了。只是回来的时候逆风,船走的很慢,足足走了近五十天,最后连淡水都差不多喝光了,若不是琉球营的水军每天能调些鱼上来,粮食也必定不够。”
通过这简朴的话,郑克臧可以想象整个旅途的艰辛,因此他满意的点点头:“很好,有了这番的磨难日后尔等必然是本藩的中坚。”
杨杰等喜形于『色』,此时郑克臧问道:“卿等再说说朝鲜的事情,他们的官军战力如何?”
“朝鲜的禁军臣等没有遇到过,守城的留防军根本不堪一击,甚至一听到火铳声就逃跑的例子。”舞自明回答着。“倒是几家城中大户有些抵抗,伤亡大多都是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至于朝鲜的水师,因为臣等都是夜袭,因此即便他们白天赶来搜索,臣等也已经躲起来了,所以也没有看到、不知其虚实。”
“如此啊!”郑克臧有些失望,于是转而问道。“这些『妇』人在船上可曾有什么意外?”
“回世孙的话,臣等都跟下面交代过,谁要是憋不住,回来后就统统赶出童子军去,所以军纪尚好。”这次由薛安来作答。“只是这些朝鲜『妇』孺体质暗弱,回来的路上死了好些,差一点还引起了疫病,亏得有带医师,否则就不堪设想了。”
“世孙,”乙卯期的顾xiao山也跟着报告着。“臣以为如今本藩不但缺少『妇』孺而且缺少奴工劳力,与其每一次为了区分男女而大动干戈,不如一股脑的卷来,相信路上有家人的顾拂,意外死亡会减少好多,等到了东宁再分开也不迟的。”
“其实咱们不一定要盯着朝鲜动脑筋,世孙,臣以为日本沿海的防御还不如朝鲜呢。”舞自明的话让郑克臧的眼前一亮,没错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东北亚三国的海防长期处于无事的环境下,各国不是比谁家舰队强大而是比谁家的水师更烂。“而且臣听到过北河和广南的人说,那边的水师也很差的”
郑克臧摆手示意他们打住:“这件事不必你们『操』心,且先回去休整两日,然后归营。”
几人正要应声而退,郑克臧又唤住他们:“差一点忘了,来,这枚【一次北上狩猎嘉章】,余替你们带上,其余的等归营后,『毛』副镇统会替余颁发的”
杨杰等人退下了,郑克臧却陷入了沉思,舞自明其实说的不错,但怎么动手却需要衡量一二,毕竟就算日本迟迟不予以明郑的国信使答复,明郑暂时也不能跟对方翻脸,如此一来的话,那也只能
“把郑英平叫来。”郑克臧吩咐着,一刻钟左右,胖乎乎的警察司司官跑了进来。“郑卿,东宁现而今有多少是单丁户?”
郑英平一愣,随即明白了郑克臧的意思,于是凝神想了想给出了个巨大的数字:“世孙,如今台湾单独立户却没有娶妻的共有一万四千户之多,其中今年就新增了七千六百零八户,全部都是释放的海澄清军。”
前年年末的时候,户部曾做过一个统计,台湾的总户数不过十一万一千三百七十六户,就算加上新增的七千六百零八户以及冯氏家族抄家后解放的私奴私婢,总共也不足十二万户,其中居然有十分之一是光棍,可想而知对东宁的社会稳定将造成什么样的威胁。
“杯水车薪啊。”郑克臧感叹着,随即像『摸』不着头脑的郑英平吩咐道。“船队从朝鲜带回来一百六十几个『妇』人,你安排一下,尽快配下去,可以优先安排本藩的老人,但记住各级官佐不得截留,要是让余知道了哪个混账家伙家中有妻子的,还打这些朝鲜女人的主意,郑卿,就别怪余不跟你讲情面了。”
郑英平苦着脸应着,郑克臧站起身在屋内走了两步:“郑卿,你且拟个条陈报给政事堂,就说是你的意思,全台十六岁未嫁者、罪其父兄,三十岁以下孀居者也必须重新嫁人。”
“世孙不可啊。”郑英平汗都下来了。“十六岁未嫁者罪父兄倒没有什么问题,但三十岁以下孀居者也必须重新嫁人可有违人伦天理啊,昔年本朝武宗皇帝就是在扬州下了这么一道旨意被世人骂为昏君,更有诸多污蔑”
“今日不同往昔,”郑克臧打断了郑英平的话。“正德年间国家尚且安定,如今呢?耕战之法最重人口,以东宁区区四十余万对抗满清亿兆,有些毁誉算是什么。”说到这,郑克臧的目光看向郑英平。“只是郑卿要替余背一背黑锅了。”
郑英平身上的肥肉一抖,哭丧着脸看着郑克臧:“世孙,你就可怜可怜十九叔吧”
“十九叔,这是郑家的江山,你们几个郑氏宗亲不替余挑担子,又怎么能指望别人呢。”郑克臧这么一说,郑英平还能怎么回应,只好哑巴吃黄连了,此时就听郑克臧又问道。“闽清伯他们几个,这些日子还安稳吧?”
若是郑英平刚刚还有些腹诽,此刻一听到郑克臧提及被圈进的郑智等人,心跳立时加快了,他不知道这是不是郑克臧的暗示,只得生硬的扯出一张笑脸来:“闽清伯、永泰伯、诏安伯这些日子都老实的很,据说读书的读书,礼佛的礼佛,都说要痛改前非。”
“不骂余是孽种了?也不再说自己是受了冯锡范的蒙蔽了?”郑克臧冷冷的说着,他每说一句,郑英平的心头就狂跳一下。“也不攀咬其他人了?还真是有长进了。该不是表面文章吧?”这话让郑英平怎么回答,幸好郑克臧也不想让他回答。“国太去世,他们几个怕是也没有去拜谒过吧?”
郑英平心中一动,难道是郑克臧决议放郑智他们几个一马了,于是他急忙应道:“是!”
“总是看同一片天怕也是很憋屈的,算了,既然有悔改的表现,就让他们几个旬月去国太灵前祭拜吧。”郑克臧的决定看似大度,但郑英平对此却很是失望,因此这只是狱中的放风而不是一道赦令。“对了,告诉他们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记得要轻车简从,若是还恣意张扬。”郑克臧冷笑道。“就一辈子拘在小天地里好了”
从永历三十六年七月开始,童子军两镇及銮仪卫两标分头出海,南下北上,在朝鲜西南沿海、日本西九州及本州西部濒临日本海地区以及北河(即安南郑主)等地或冒充日军、或装扮朝军、有时干脆以清军的面目出现,大肆劫掠。截止到十一月,共计以营一级规模出击十七次,虽然遭到一些抵抗,但由于各国或是承平已久或是国内政策(一国一城、武士集中于城下町居住)限制或因为本身武力不彰,所以最终每一次都有惊无险。
十七次出击,一共掠回人口二千一百余人,其中男女各半,此外有农具、布麻及粮食一部,论所获其实也就一般但造成三国沿海地区极大的恐慌。其间,北河方面固然对越境清军无可奈何,可日朝这对宿敌之间的关系却因此开始骤然紧张起来。
鉴于突如其来的朝鲜入寇的事件以及国内豪商集团的游说,五代将军德川纲吉最终在侧近柳泽吉平的劝说下派中老阿部正武前往长崎接受了蔡汉襄递交的国书,不过阿部正武并未允许蔡汉襄前往江户谒见将军并进入京都参拜天皇的要求。
“将军大人最近身体不适,因此还请蔡工部见谅。”阿部用蔡汉襄工部主事的本官称呼着。“至于谒见天皇,自幕府肇建以来,天皇便委政与大将军,也素不接见外国使臣。”蔡汉襄对于能不能见到幕府将军及天皇早不做幻想,因此被婉拒也没有什么失望的,不过他所关切的其他几个问题,幕府也统统拒绝了。“请蔡工部回禀贵国皇帝陛下及招讨大将军殿下,日本可以接受贵国在长崎设立商馆并派官员驻守主持的要求,但是贵国要求借贷及借兵一事,本朝并无先例,所以恕不能答应。”
“当年百济不是曾经向贵国借贷、借兵吗?阿部大人又如何说没有先例呢?”
“这?”阿部正武被蔡汉襄说得一愣,他完全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位使者对日本的历史如此了解。“这是几百年的事情了,时移世易,还是不要再提老黄历的好。”说到这,阿部又拿出了一个借口。“先代将军曾制定了锁国法令,出海之人不得归国,因此幕府也不敢违背成例,这个,贵方应该称为祖宗制度吧。”
“那借贷一事呢?这个贵国锁国令中可没有提及的。”
“幕府财力不济,并无余力支援贵国复国大业。”阿部正武再度拒绝着。“不过,”他突然话锋一转。“若是贵藩能保证以合理的价格长期供应生丝,日本的商人们都是乐意向贵藩借贷的。”
蔡汉襄反问道:“什么是合理的价格呢?”
“这个就需要贵藩跟商人们自行协商了。”
“明白了。”蔡汉襄点点头。“有阿部大人牵线,想来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结果。”
“不敢,不敢”
正文 116。恶化
永历三十六年十一月,因为康熙帝裁定由施琅全权负责对台进攻而倍感失落的姚启圣派遣遣作为刘国轩昔日旧识的福州副将黄朝用抵达澎湖。
清廷来使招抚的消息传回了东宁,无所事事的傅为霖立刻上窜下跳起来。鉴于台湾的旱情尚未结束,清军进犯又迫在眉睫,因此政事堂实际负责政务的洪磊和柯平向郑克臧建议双方在福州继续和谈,以达到拖延清军进犯的可能。
郑克臧深知清廷闽省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施琅已经获得专征的权力也绝不会把功劳让给姚启圣,因此所谓和谈只是双方心照不宣的一次掩耳盗铃,所以他否决了派遣傅为霖重返福州的建议,决定把会商定在澎湖离岛吉贝屿
“朝廷大军何时来征讨?”假模假样的进行着谈判的傅为霖逮住机会问着黄朝用。
黄朝用下意识的扫了一圈周围,然后才压低了声音:“施琅是准备剿,但制军大人觉得若是能抚的话,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动刀兵。”
“制军失算了,朱钦无意就抚。”傅为霖把明郑的底牌都捅了出来。“如今朱钦在东宁地位稳固,又作出一副忠于明室的架势,就算下面人有意归顺朝廷,也不敢当面说出来。”
“有哪些人愿意归顺朝廷,刘国轩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打算?”既然傅为霖说得如此肯定,那么黄朝用就绝了招抚立功的心思,转而打起了利用和谈的机会实施挖角的主意。
“武平伯虽然对世孙有些不满,但由于朱锦的厚遇,所以对郑家还有几分忠心,应该不会轻易就抚。”傅为霖说的是自己的判断,黄朝用不知道还听得津津有味。“不过下面的人的心思就不一样了,如今朱钦甚重直属的童子军、銮仪卫镇等几部,旁军甚有怨言,再加上东宁连年大旱,米价腾贵,军士及眷属只能以番薯及番芋仔等粗劣的吃食苦度时日,军心民心早已经不稳了,或可以从中想些法子。”
黄朝用听罢点点头:“那如今东宁的水陆两师还有多少力量?”
“陆师除开童子军两镇、銮仪卫一镇外尚有一万三千余人,另外还有三千多汛兵,不过一来要镇戎地方,二来又要担心朝廷自淡水、鹿港等地上岸,所以主力都分布在北线。”傅为霖把他多日来一点一点收集的资料卖了个精光。“至于水师,说是有三百条船二万七千余人,但因为帮着抗旱修坝,早不做训练,唯有澎湖的八千人船是精锐。对了,对了,据说童子军内还有几条仿造的夹板船,是四条还是五条来着。”
“区区数字就不要管他了。”黄朝用心想真打起来,四五百条船混在一起,这四条五条有什么区别,就算是夹板大船好了,可蚁多还能咬死象呢。“那澎湖(马公)岛上的矮墙?”
“那是调用水泥砌筑的,”傅为霖解说着。“不过水泥的秘密还是没有能打探出来,只知道需要用砖瓦的废料和石灰,至于如何配料,如何烧制,却是未曾与闻。”说到这,傅为霖又报告着。“在大员与北汕尾岛之间,朱钦又修了两个大的炮台,上置万斤重炮数位,五千斤炮数位,其余千斤炮十余位。”
“如此说来,走南航道一定会损失惨重喽?”黄朝用砸吧砸吧嘴。“好,这些消息余一定会传回福州的,这样,咱们要合计合计如何将这出戏给演好了”
正是有傅为霖这样的内『奸』存在,清廷加紧了对明郑方面的政治诱降,在这种形势下,不少对战局悲观失望者作出了可耻的选择。其中,十二月十七日,副将刘秉忠等坐双帆艍船一只,带眷八十二名口,从澎湖逃亡大陆;二十一日,总理官李瑞等夺民船一只,带兵共二十一名,亦从澎湖叛逃漳州;二十四日,叛兵许福等十四名,驾小船一只,自天兴州猴树港西逃兴化;二十六日,刚刚遣屯的前清军俘虏许六、吴阿三等一十九名口夺渔船一只,自诸罗伸港逃去海坛
“你们说,这帮家伙可是恩将仇报。”
站在新近下水的飞熊号双桅横帆船的舷边,船长梁明波咬牙切齿的指着刚刚被他捕获的渔船如是责问着手下年轻的水兵们………根据郑克臧的最新指令,除了军中战船、官中的运输船以及商队的商船之外,片板不得下海,他们已经违背了命令,更不要此刻这条船已经向西越过了台海中线,绝不是这些自称渔夫的家伙们所谓的被风吹离了航向那么简单的。
“世孙给他们分田地,免丁税,还因为大旱减免了田赋,他们是怎么回报世孙的,居然想给鞑子去做顺民。”尽管童子营、童子军两个阶段的不停洗脑,这些童子军们一个个都是郑克臧的死忠,因此看到背叛者,一个个双眼都红了。“你们说该那他们怎么办?”
“打沉了他们!”一个炮手高喊着,他的话马上得到了一片的应和声。
“打沉了他们还算太便宜了。”梁明波『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大副,转舵”
挤在渔船上的几个叛逃者以为这次是死定了,却没曾想到这艘怪模怪样的郑军战船居然远去了,一下子从地狱回到天堂的他们狂笑着,升帆划桨,继续他们投向“光明”的行程。可他们得意早了,不到半刻钟之后,完成调头的大船再度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啊!”看着直直向自己冲来的大船,所有人都发出惊叫的声音,但很快船体遭到撞击碾压破裂的声音就盖过了他们的惨叫声,接下来出现的就是人体落水的声音。
“去看看船有没有损伤。”梁明波命令着,几个水手检查了一番,飞熊号的用料做工显然要比简单拼凑成的渔船要扎实,所以只是蹭破了点涂漆。“船没事就好。”梁明波冷酷的说着。“老样子去掉过头再回来,至于这些叛逆,就让他们在水里多待一会,要是还不死,据说淡水矿山还缺不少奴工呢”
“二叔,克舆(有土字底)、克塙今年也该成亲了吧。”和外界想象中应该是焦头烂额的形象不同,在郑氏宗亲新年团餐上,郑克臧却表现得兴致勃勃,还随口跟郑聪等人开起了玩笑。“是哪里的大家闺秀,怎么,二叔还保密?”
郑克臧谈笑风生,但郑聪等人却脸上堆满了愁容,尽管他们口口声声说有了钱哪里都可以去,但毕竟东宁是生养他们的地方,庇护他们的遮天大伞,一旦东宁沦陷,将来无论是飘零异邦还是成了满清的囚徒,都不可能再拥有今日的写意。
“钦舍,你两个弟弟的婚事都是不着急,”冷场了半天,郑聪终于还是问出口了。“只是当前的战事?钦舍,你可给你几个叔叔们透个底啊,到底有几分的胜算,若是不行,咱们还是早做打算的为好的。”
“战事?什么战事?清虏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郑克臧似乎混不当一回事,而他的这种态度才是更让郑聪等人心惊肉跳的。“二叔、三叔、七叔、九叔就算清虏打过来了,有刘国轩刘老大人在,台湾定会稳如泰山的。”
“刘武平陆战固然在行,可那施琅更是海上骁将。”郑裕显然已经吓破了胆子。“再加上十万大军,钦舍,咱们还是考虑的周全一点为好。”
“清军号称十万,那不过是夸大之词,就算有这么多,其中舟师能有两三万就不错了,也不过跟本藩的水师势均力敌而已。”郑克臧对十万这个数字嗤之以鼻。“至于周全?七叔的意思是要现在就准备好后路吗?”
郑裕踌躇了一下,但觉得还是小命要紧,咬咬牙承认着:“钦舍,余也知道这是阿爷留下来的基业,可是当初你也是说过的要狡兔三窟,如今事急,不若遣人先到日本做流寓准备。”
“七叔想去长崎躲避?”郑克臧丢下手中的酒杯轻笑起来。“到时候只怕清廷派一二刺客就可以取吾辈的首级啊,七叔不必多言了,余是哪里都不会去的,而且余不走,叔叔们也不能走,东宁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折损了民心士气,这仗可是未打先输啊。”郑克臧忽然放大了笑声。“二叔、三叔、七叔、九叔,其实你们何必着急,真要是败了,首当其冲就是余和秦舍,你们就算降了,也能落一个足谷翁的”
回到芙蓉院,陈纤巧挺着大肚子用担心的目光看着郑克臧,郑克臧则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目光:“余知道人心都散了,不过这也是可以原谅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嘛,只要咱们能打赢了,能证明台湾守得住,那一切都会雨过天晴的。”
郑克臧的话顿了顿:“你和玉娘、紫菱都有身子,为了咱们未出生的孩子们,余说不定也要好好跟施琅斗一斗,看一看到底鹿死谁手!”
“妾相信夫君有力量能让东宁不至沦为胡虏铁蹄之下。”郑克臧信心满满,陈纤巧又怎么能说扫兴的话呢,所以温柔的她顺着郑克臧的语气说道。“妾和紫菱姊她们一定会向神佛请求,为夫君武威默诵的。”郑克臧感动的点点头,此时陈纤巧为了进一步让郑克臧能更全心全力的应对时局则忽然提议道。“心竹苑的冯家妹子也委屈多日了,能不能给她一个名分。”
郑克臧老脸通红着,随即又感激的看着妻子:“纤巧,谢谢你”
正文 117。豪言
永历三十七年正月十八,郑克臧在安平城银銮殿召集军事会议,十几名提督、总兵、镇将齐聚一堂,身为右参政的郑省英和参议洪磊、柯平及参军司司官王进忠、副司官张学尧也一同与会,结果会议刚刚开始,各执己见的武臣们就在殿内闹成了一团。
“臣以为,如今的形势跟当年国姓爷征讨台湾前的情景相似。”水师第二镇总兵周云隆在会议刚刚开始就站了出啦表态说自己并不看好当下的局面,甚至还以郑成功被迫东征台湾作为引子。“臣请世孙立刻分兵攻打吕宋以为退路。”
“攻打吕宋?”水师三镇镇将陈政当即反对着。“这简直荒唐,且不说如今的本藩尚无力量跨海远征,就算能打万一施琅紧追不舍怎么办?难道再舍了吕宋去文莱、去渤泥不成?这跟丧家之犬又有什么两样。”陈政虽然是对事不对人,但语气还是很激烈的。“臣主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来土掩,只有挡住了施琅,才能有机会寻什么二窟、三窟的。”
建威镇镇将黄良骥也是对明郑现有的力量不看好的一个,听了陈政的话当即就反诘道:“东宁沿海港口甚多,叶大人又怎么知道施琅会在哪里上陆?”
“哪里上陆?淡水如今有时疫,如果清虏从淡水上陆,那不用咱们动手就能轻而易举的获胜。”水师十一镇镇将黄进抢先回应着。“至于从淡水、伸港、鹿港等地上陆也是不可能的。”黄进解释着。“其一,淡水安抚司与东宁之间并无便利的交通,沿途又多激流溪川和社番阻路,清军若是以这些港口登陆其进展必然缓慢,反观本藩却可以利用官道从容集结大军以逸待劳。其二,东宁各地大旱粮食不济,难道清虏就敢把能战的水师全用来遮蔽海上输运吗?真要这样的话,本藩当可从容取胜。所以,臣以为施琅必然依旧是先夺澎湖后再图东都。”
“话是没错,可是近来叛逃甚多,万一有汉『奸』带路,清虏未必不可能直扑倒风诸港。”水师前镇总兵黄学齎则忧心忡忡的说着。“一旦清军上岸,就将直薄承天府等本藩腹心之地,若此震动恐怕会生不测啊。”
“若是直扑倒风诸港,那施琅才是自寻死路呢。”楼船镇总兵邱辉是赞成黄进观点的。“倒风诸港沿线如此重要非独施琅知晓,本藩必然也会安置大军,若施琅籍此上岸,必为本藩所狙,此时其进无路,退后亦无粮草补给,自败可期。”邱辉顿了顿,然后强调着。“因此,臣以为,大战必在澎湖。”
五行镇镇将吴桂则不同意跟施琅在澎湖洋面上硬拼:“臣以为清军号称十万固然是夸大之数,但若其有两三万之众,则兵力上就不逊于本藩了,与其希图以五五胜算在海上争锋,不若放弃澎湖,诱敌深入好了。”
“这个不成,万一清军后续以澎湖为前哨纷至沓来,本藩又该如何应对。”水师左翼总兵陈起明坚决反对不战放弃澎湖的计划。“另外本藩两年大旱,民粮殆尽,军粮多系世孙从广南、暹罗购置,若听由清虏据澎湖,那运输洋米之船堪忧啊。”
“吴桂大人所言胜算只有五五之数,臣深以为然,可澎湖又不得不守,万一出了偏差,该如何是好。”水师四镇镇将萧武又提出要保守退路的想法。“不若派一队西去真腊、占婆等地探路,也好防备万一。”
一众宿将们吵得厉害,而王进忠、张学尧又跟泥塑一样,对此郑克臧不禁皱起了眉头,于是轻咳一声,这才让受到暗示的武夫们消停了下来。
就听郑克臧问洪磊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