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谕天-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敖翼闻言点点头,然后笑了笑说道:“嗯,先生说得是,不过,关于小七,本王倒有不同看法,能率领同伴出生入死,是为有信有义;能与恃才傲物的左大学士相依为命,是为有情,一个心中有情的人,本王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成为孤王真正的朋友。”

方铁崖闻言颌首认同。

第九章 月下论道

数天后的早晨,探马营营门,没有任何其它行囊,小七与安安两人身上各自背着一个小小的粗布包裹站在营门内。

小七的包裹里除了一身旧衣,只有左大学士连夜找来笔墨书就的几幅字画,鼻孔朝天地交到他手里,说是去京城后足以拿来换个大大的宅子,算是给安安将来的嫁妆。而安安的包裹里除了旧衣,还有那一管旧萧。

小七在前,安安在后,两人慢慢走出探马营的大门,身后,是一大群送行的人。

在营门前回首,安安垂头缩着肩膀,不敢再去看一眼人群中爷爷的面孔,大颗大颗的泪珠像雨滴一样垂落在脚下的黄土里,她的手紧紧扯着身侧小七的衣襟。

送别的话与需要叮嘱的事情,左天舒昨夜已经全部交待完,此时他忍住眼中老泪,强装疏狂地笑着看两人走出探马营,然而他那古怪的笑容与颌下不时抽动的胡须早就无情地泄了底。

“我会回来的。该做的事情记得要做!记住我昨天的话,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小七绷着脸低声交待探马营的少年们,少年们点点头,眼中只有离别的不舍而没有眼泪,小七的话对他们来说从来就是金口玉言,既然他说会回来,那就一定会回来,小七说要活着,他们就一定要努力活下去。

“张将军,我的这些兄弟,还望将军多多照顾,我知道你现在心情很不错,我走了将军应该会更开心,不过……”说到这,小七凑近张得禄的耳旁,低声道:“将军信不信,我已经拜托了几个小鬼照顾你,如果我那几个兄弟过得不快活,你藏在自己营帐下面的那些东西,很有可能会跑到陆将军的案上去呦!还有,那块东西多谢你替我保管了这么多年,我已经取走了。”

张得禄闻言面色一僵,忍不住连打两个寒战,本来无比灿烂的心情顿时阴云密布,他惊恐地瞪着一对牛眼冲小七连连点头。

“哈哈哈,我们走了!”小七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左天舒,拉着安安的手转身大步向镜泊唐军大营营门而去。

……

沿着镜泊水岸边的石板路,两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身影慢慢向南门行去。

镜泊嘈杂如昨,不知是哪个正在躬身劳作的苦役,首先抬眼看见了背着包裹的小七,不觉一愣,缓缓直起了身体,就连身后监兵的喝骂与威吓的鞭声都没听见。

于是路边越来越多的苦役停下了手中的活,直起身默默向小七的身影看过来,监兵们吓了一跳,急忙沿着苦役们的目光看过去,发觉那个瘦小的身影后也是一愣,遂停了喝骂,目光中各自含着不同心情看着那身影缓缓离去。

小七脸色古怪,此刻他脑中感受到的讯息是出乎意料的,渐渐地,那颗他自以为已经“阅尽沧桑”的心变得温暖起来,一种很陌生的、酸酸的感觉在鼻子里打转。

好在这段路并不长,他们已经走到了营门口。小七终于没有落下泪来,转身对身后静静站立的人们挥了一挥手,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恰好早晨的阳光此刻照在他嘴角上——那是一个灿烂而温暖的微笑。

……

两百骑精锐骑兵,中间包括普通骑兵装束的敖翼与小七等五人,离开镜泊向东南方驰去。

因为整个镜泊唐营的可用兵力只有不到三千,其中骑兵大概只有一千人,陆熊不可能为了护送敖翼将全部兵力派出去,在目前边境情势紧张的情况下,他还必须要考虑镜泊的防守安全,所以当敖翼提出装扮成普通军卒,轻骑前往八百里外的镇北军大营银城后,他也就顺水推舟地同意了,并亲自挑选了两百最精锐的骑兵护送。

这八百里路程,有一半是荒原,队伍疾驰了一日后,傍晚时分就来到了断望山下扎营。

大家就着清水吃完干粮后,安安脱掉身上宽大无比的皮甲,安静地坐在小七身后的影子里,虽然此时她全身像散架了一般地疼痛,但是仍然不愿意离开小七身边去几步远的帐篷里休息。

小七与方铁崖一同围坐在篝火前。

“方先生,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不知道您方不方便作答。”小七语气中带着几分恭谨。

“呵呵,说吧,只要是老夫能回答的问题。”火光映照在方铁崖的眼中,化作一股平和温暖之意。白天从方铁崖的动作里,小七看出他身体恢复得十分快,已经看不出几天前刚刚受过重伤的样子,这让小七感到惊奇。

“谢谢先生。”小七略低头致意,表情认真地问道:“我想知道神宫、梵门与玄谷的关系,以及玄谷与玄天门之间的关系,如果您方便的话,还想请您指点一下什么是修行。”

方铁崖闻言身躯一滞,眼中异芒大盛,显然非常吃惊,他平复了一下情绪,才缓缓叹道:“你真是一个令老夫感到很多意外的孩子!”

“小七已经不是孩子了。”小七微微一笑,认真地说。

“呵呵,不错。”方铁崖点点头,沉吟道:“我不清楚你是怎么知道这三家修行门派的,你问的这几个问题,虽然不算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但是即使撇开普通人,就算现在许多修士,恐怕也不一定能够说得清,唉,恰好老夫知道一二,就给你讲一讲吧。”

“神宫、梵门、玄谷,这三个修行门派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如果要对你解释他们之间的关系,倒确实要先从什么是修行说起。”

“修行最初的目的,据说当年三家的立派祖师都是为了突破人体修练武技的极限,因为他们都已将武技修练到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点,为了让肉身能够承载无限的力量而不至于爆体而亡,这三位天才据说差不多同时发现了人体气池之外的灵池。”

“灵池?”小七眼中充满疑惑。

“不错,灵池!”方铁崖点头,继续说道:“灵池不同于气池,你应该知道的,气池是人体武技修练的力量之源,它的位置与强弱能被任何一个武士在身体内感知到,而灵池则不同,有些人即使修练一辈子,可能也不会感知到灵池的存在,因为,它并不是存在身体里,而是存在于玄之又玄的意念里。”

“意念?”

“对,意念。老夫估计起先三位先祖也没有弄清楚意念中的灵池是怎么来的,应该是修练到后来,突破了无名境,了然知晓世间一切生生不息之物的本源后,才清楚了灵池的缘起,于是分别留下了修练灵池的途径,从而形成这世外三派。”

“天地间有灵万物之间存在着生生不息的灵气互通,最粗俗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母子之间的感应,子亡母痛的事情屡见不鲜,当然,这只是意海中灵池的先天感应,要修练灵池就要能主动培固灵力,三派的分别就在这培固灵力的方法上。”

“神宫的祖师本是一位剑士,他老人家的剑术之强、气池之广,已经达到了可御世间万物为剑的地步,后来弃剑不用,逆转御剑之术,将原先从气池中迫发剑意转为将剑意凝聚在气池中,以意养剑,直到气池逐渐消失不见,完全变成了剑意,这时,就发生了奇妙的事情,天地间的灵气开始能够被感知,并且祖师找到了将这些灵气吸收培固的功法,从而创立了神宫。”

小七听得目眩神迷,两眼闪闪发光,忽然眉头一皱,似乎想到了一个令他疑惑的问题,问道:“那天看先生与喇鬼们战斗,用的却是您背后的那把剑,而不是不可见的剑意啊?”

“哈哈哈,孺子可教!”方铁崖闻言眼中露出赞赏之意,笑着解释道:“我修行的的确是神宫心法!但是我刚才说的是先祖最初找到的修练方法,那个方法恐怕世间一百年也不见得能有一人能够用上,因为,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将剑术修练到他那种地步呢?”

“那?”

“先祖既然找到了将天地间的灵力吸收培固的功法,那么后人就无须再去先练剑术了,灵池内有足够多的灵力,就可以直接将灵池中的灵力化为剑意,因为修练之初,灵力难以达到凝聚伤人的地步,所以只能用自己的灵力去淬炼适合自己的武器,这种修士,连同梵门、玄谷的功法入门者,一并被称作灵士,等修练到可以御器风行时,就可以称之为御士了,而老夫,也才修练到这等境界。”方铁崖笑着微微摇头,语气中似乎有些遗憾。

“御士之后的境界就不仅靠修士的修练了,天赋与机缘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愈往后愈须天人感应,等灵力强大到可以无需借助外物就能伤敌的时候,就进入了化士境界,而化士之后还有天应境、真人境、无名境,进入无名境就已经是世间修练的极致,被修士们尊称为圣师,圣师据说与之后可以破虚成神的不可知境界只有一步之遥。”

“破虚成神!”小七听得心驰神往,脱口赞道。

“呵呵,那只是传说中的境界,自三位开派祖师之后,加上十四年前传出的玄天观掌教大石真人,不过才一共五人达到无名境而已,成神?终究只是传说而已。”方铁崖笑着摇头。

“那请教先生,梵门与玄谷的修练方法与神宫有何不同之处?”文人小说下载

“梵门,唉,老夫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梵门的修士了。”方铁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那两个门派的修练功法,我当年只是听我神宫前辈们大概提过。”

“梵门的先祖是个苦行僧人,因此梵门走的是与众生同念的修练方法,意海生万物,万物归意海,对比神宫吸纳天地间灵气,梵门则是涵养意海中的灵气,而玄谷的先祖据猜测是个巫师,他留下的功法最为霸道。”说到这里,方铁崖脸上似乎露出一丝鄙夷之色。

“玄谷先祖认为既然天地万物皆有灵力,就可以借一些灵力相对强盛的生灵来帮助自己修练灵池,他创出一套蓄养灵兽并吸收灵兽灵力的功法,也算是天纵英才了。”

“这个,可是……”小七听了脑中出现一个疑问,想了想,却没敢问出来,就换了一个问题问道:“那玄天观与玄谷是什么关系呢?”

“说到玄天观,那就要提到修行界一百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了。”方铁崖脸上露出沉痛之色,陷入了回忆中。

第十章 天脉八道

“一百多年前,我神宫出现了两个修行天才,这两人是师兄弟,一个是我风亦岚风师祖,一个是风师祖的师兄龙行天,龙行天因为不甘心风师祖处处压他一头,后来竟入了魔道!”方铁崖语带恨意。

“不仅如此,他为了将三派都踩在脚下,不惜勾结玄谷叛徒,打开了中洲与西野之间的天壁山封印,想要借助西野魔头的力量荡平三派,谁知天壁山通道打开后,事态失控,他根本无法控制源源不断的西野魔鬼通过天壁山通道来到东洲!”

小七与身后的安安听到这里,目瞪口呆,想不到传说故事里的西野魔鬼居然是真实存在的!安安向小七身后挪了挪,直到可以抓住小七的衣角,才觉安心了些,两人继续听方先生说下去。

“龙行天总算还有一丝人性,自知犯下滔天大错,主动将此事通报三派,后来三派联手将已经入侵的西野群魔剿灭,并重新封印了天壁山通道,但是,经此一役,不仅龙行天自己战死,三派修士精英几乎损伤殆尽,直接导致了我神宫封山隐世,而梵门则从世间消失!”

方铁崖面沉似水,恨声继续说道:“奇怪的是,玄谷却很快就恢复过来,并且破了当初三派祖师共同立下的规矩,直接参与世俗事务,设立玄天观,广招信徒!”

“神宫封山隐世?”

“唉,师门不幸,天壁山之事,总是我神宫弟子引发的祸端,所以据说当时宫主自责之下,下令封闭山门,神宫从此不再收徒、不再踏足世间,老夫的师傅不过是神宫封山前一个未入门的弟子,封山后没有资格留在宫内,所以老夫才能学到一点神宫功法。”方铁崖说来一脸悲愤。

三人沉默了半晌,隔了许久,小七才抬头郑重地问:“先生说不是人人能够感应到灵池的存在,是不是说不是人人能够成为修士?”

“不错!”方铁崖说道:“能否感应到灵池,取决于人的先天气脉是否畅通,所谓‘天脉通,灵气足’,这一点,梵门研究得最为透彻,他们将天脉分为八道,八道天脉分为前六脉与后两脉——心脉与藏脉,能修行者必须前六脉畅通,后两脉在运用功法后,至少能通一脉,方能感应到灵池的存在*。”

小七听完,默默站起身来,对着方铁崖整衣拜倒,郑重说道:“请先生教我功法!”

“呵呵,起来吧,老夫就等着你说这句话呢。”方铁崖捋须笑着说道:“来,让我先看看你先天如何再说。”

小七赶忙依言在方先生面前闭目盘膝坐好,方铁崖盘膝肃容,目中神光湛湛,缓缓对着小七胸前伸出右掌。

安安在一旁紧张地看着他们两个,眼睛一眨也不敢眨。

只见一道隐约可见的空气波动从方铁崖的掌心处扩散,以缓慢的速度没入小七胸内。

闭着眼的小七忽然“看见”一道醇正柔和的乳白光芒从自己全身拂过,一股暖洋洋的舒适感油然而生,正沉醉其中的时候,突然脑中与胸口感到一阵灼烧般的刺痛,白光瞬间消失不见,不自由主地睁开了眼。

小七睁眼之后,正看见方铁崖发出“咦!”地一声,收回了手掌,眉头紧皱地看着自己。

“先生,怎样?”小七因为刚刚脑中刺痛,没有敢马上施展异能读取方铁崖脑中的反应。

“奇怪!”方铁崖眼中露出惊诧之色,口中喃喃自语:“没道理啊……怎么会这样?”

“先生,怎样啊?”小七急急问道。

“真是奇怪,刚才老夫探查你的八道天脉,发现你后两脉——心脉与藏脉居然是通的!但是第六脉却是若有若无,无法探查!”方铁崖一边说着一边苦苦思索:“老夫的师傅倒是曾经提起过先天八脉俱通的绝顶资质,但是从来没有提到过心脉、藏脉畅通,独独第六脉不通的情况,这个……这个没道理……说不通啊!而且……对了!你胸前是不是佩戴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小七闻言一愣,想了片刻,慢慢伸手从衣领内掏出一块以粗绳系着的饰物,取下来放在手心缓缓递给方铁崖:“这个,是我在襁褓中就戴在身上的东西,可能是我父母留下的遗物。”

方铁崖接过来一看,似乎是块墨玉雕成的圆形玉佩,直径约莫一寸多,雕成的图案看起来像一只凤凰,由于雕工粗放,也不能确切看出是不是,玉色有别于普通墨玉,黑中透出一丝血色,火光中看去十分诡异。

方铁崖看着这块玉佩,心中忽然无端地升起一种厌恶感,他想起刚才发出的那道灵力忽然消失在小七胸前,不由得对这块玉佩产生了怀疑,于是凝神从掌中又发出一道灵力向玉佩探去。

灵力刚接触到玉佩,果然又消失了!

“嗯?”方铁崖想不起来有什么东西能够吸收灵力,他皱皱眉头将玉佩还给小七,说道:“你将这块玉佩小心收好,这东西非常邪门,居然能够吸收老夫发出的灵力!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小七闻言又是一愣,赶紧点头将玉佩重新挂在脖子上,他不解地问方铁崖:“方先生,那我还能不能成为修士?”

“呃……这个……老夫师传与见识有限,从没遇见过你这种情况,你暂时还是不要修练神宫心法为好,将来不久自有机会接触玄天观,那观中倒是有很多修为更加高深的修士,他们应该能够判断出你是怎么回事吧。”方铁崖无奈说道。老头本来对小七抱有很大兴趣,此刻却有些失望。

“哦,好吧。谢谢方先生。”小七却没有什么失望的表情,他只觉得既然不用修习什么功法那后两脉就是通的,想来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还请先生看看安安的八脉如何。”小七突然将身后的安安拉过来。

“啊!小七。”安安似乎有些意外,忐忑不安地看着小七,但是看到小七眼中鼓励的神色后,遂安心在老头面前坐下来。

方铁崖点点头,依然像刚才一样伸出掌去。

“啊!”忽然老头收掌发出一声惊呼,不仅吓了小七与安安一跳,就连不远处的那些军士们都被吓了一跳,纷纷转头看过来。

“天才!绝顶资质啊!啊哈哈……”方铁崖忍不住低呼,面上露出惊讶与欣喜之色。

小七闻言心中一喜,知道安安一定资质不错,急忙问道:“方先生,怎么样?”

“哈哈,天生八脉俱通!老夫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传说中的修练绝顶资质啊!”老头看着安安开心地说道,安安却把身体向小七那里缩了缩,有些惊惧地看着面前严重失态的老头。

“请先生教安安功法!”小七再次拜倒。

“嗯……”老头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镇定了一下心神,捻须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这小子如此资质,拜在老夫门下本来老夫是求之不得的,但是此刻仔细想来,老夫所学神宫心法其实很有限,对他这块璞玉来说,拜我为师不免有些可惜,这样吧……”老头点了点头,有了决断:“只要他能够遵守神宫门规,老夫就先传他神宫入门功法,也不算是拜师,日后如果能够遇见修为更高的修士,他依然可以拜师修练,你看如何?”

“谢谢先生!”小七大喜,拉着安安郑重行了拜师之礼。

……

(天脉八道借了佛学八识之分,但是仅是借个说法而已,不必对号入座。)

第十一章 故事以及惊奇

就这样,还不明白修士是怎么一回事的安安,成了方铁崖的记名弟子,当天晚上在火堆旁就被老怀大慰的方老头灌输了一通神宫门规与入门功法。

直到和小七一起钻进两人的帐篷里躺倒休息,安安还是一头雾水,她睁着迷茫的眼睛看着身侧脸带笑意的小七,问道:“小七……我……一定要学修练功法吗?”

小七看着安安澄净无邪的眼睛,忽然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在镜泊,选择与左大学士祖孙俩相依为命,不仅仅是因为他能清楚地探查到左老头的磊落与清高,这种人格上的光明是小七在镜泊其他人身上感受不到的,更因为他从第一眼看见安安这双眼睛起,就离不开了。

与生俱来的异能,使小七每天无可躲避地要面对各种人心底的阴暗与贪婪,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被脑中感受到的肮脏画面惊吓到,从年幼起,形形色色的噩梦就一直纠缠着他,使他变得越来越瘦弱与敏感。直到看见安安那双像琉璃般澄澈的眼睛,小七的欣喜与安慰如同一个在沙漠中饥渴独行了很久的旅人,突然发现了一汪清泉,从此找到活下去的希望与力量。

他一直用各种办法守护这汪清泉,不使她遭受到一丁点的玷污。

“安安……这个问题你问得很好,我要仔细想一想才能回答你。”小七翻身坐起来,认真地对安安说道。

“嗯!”安安得到小七的回答,像往常一样,就理所当然地将疑惑交给了小七去思考,安心地仰面闭上了眼睛。

“五十步外的一个洞里,一只老鼠正打算将洞再打深一点,因为它们家又有一窝小老鼠要出生了;大概一百步外的草丛里,一只猫头鹰刚从山上飞下来,它很害怕,似乎是第一次离开树林来到荒原,但是它又很好奇,因为隔壁的大婶告诉它今晚来了个很美的小姑娘,叫安安……”小七挨着安安仰面闭眼,轻声絮语。

“咯咯咯……”安安抿唇小声地笑了:“那这只猫头鹰一定很失望了,因为安安一点也不美。”

“不不不,隔壁的大婶从来不说谎……”

……

听到耳边安安渐渐变得悠长平静的呼吸,小七坐起身来,轻轻叹息了一声。

他永远不会告诉安安,其实那只猫头鹰正守在老鼠的洞前,随时准备扑下去用老鼠肥硕的身体填补它空荡荡的肚子。

如果不能一把火将所有残酷与肮脏从安安眼前烧掉,他愿化作漫天大雪掩饰一切,换她一眼纯净无邪。

……

小七甩了甩头,盘膝坐好,心念转动之下,脑海浮现营地周围方圆八百步内一切生灵的所思所想,这是他的读心异能所能探查到的极限距离。

确认没有可疑迹象后,小七方才按照方铁崖传授给安安的功法,意沉气池,化气为虚,循八道天脉交汇于意海灵枢。

渐渐地,意念之中,一个奇妙的景象出现了!就像刚才用异能感受到周围所有生物的念头一般,周围天地间出现丝丝缕缕、星星点点的乳白色气状物,并随着功法运转一星一点缓慢地循八道天脉向灵枢飞来,一片无法形容的淡淡漩涡状物体出现在意海之中,并与小七的意念浑然一体,一种精神上的充盈感瞬间让小七有了俯瞰众生的感觉!

小七能够感受到漩涡在缓慢的运转之下,以微不可见的速度向愈加清晰变化。正当他开始享受这种充盈感之时,忽然感觉到脑中一阵刺痛传来,意海中那个淡淡的漩涡竟然消失不见了!

小七霍然睁眼,强烈的空虚、失落使他愣愣地一时回不了神。

“怎么回事?”小七不由得心中狂呼,久久不能平静。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从愕然失落的情绪中回复过来,黑暗中开始皱眉思索:“意海中的那个漩涡状东西一定就是灵池了!可是为什么又忽然不见了?”

“难道是因为我的第六脉不通?可是方先生说如果前六脉不通,根本就感受不到灵池的存在,既然我能感受到灵池并可以吸纳天地间的灵气,第六脉怎会不通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苦思许久也没找到答案,小七决定再次尝试运功修练。

这一次的结果依然像之前一样,灵池刚刚出现,就立刻消失了!

极少出现的挫败感使小七情绪低落,他楞了一会,然后长长吐了一口气,随即振作起来,暗自对自己说:“看来如方先生所说,必须去看看玄天观中修士怎么来解释这个事情了。”

这么多年以来的特殊能力与遭遇,早已将小七的心智锤炼得如钢铁一般,既然有了决定,他立刻不再多想,翻身躺倒在安安身旁。

入睡前,小七习惯性地再次闭目探查营地周围所有生灵的念头:最近处的方铁崖正在运功冥想之中,敖翼又梦见了自己正与喇鬼们血战,一个军卒正在做着春梦,什么嘛,喜欢被这么丰满圆润的女人压?……

正要收回心神,忽然,脑中出现十几个不可探知的模糊空白点,正在距营地大约七百多步远的地方向着断望山急速移动!

什么东西?小七一惊,这还是他第一次遇见有不可探知其所思所想的生灵!他急忙翻身起来,将一柄唐军骑兵的标准制式长剑往身后一插,身形如鬼魅般冲出帐篷。

“是我,小七!”掠过值夜的军卒,小七急急低喝了一声,脚下不停歇地扑向东南方。

那军卒本来惊觉一个黑影从身前一掠而过,正要示警,听到是小七的声音,才放下心来,谁知眨眼间又一条身影从眼前如风而过,大惊之中耳朵里听见一个低沉声音:“是老夫我。”等回过神来,方铁崖的身影也已经消失在夜色中。

小七在夜色中如同一只狸猫,动作迅疾而没有一点声息,娴熟地利用荒原地势隐匿身形向前方扑去。

脑中牢牢锁定的那十几个空白点移动得也非常迅速,眨眼间就已经接近了断望山的驿道,小七运转气池,脚下加速,略微改变方向抢先扑进断望山中的树林里,紧随其后的方铁崖心中暗赞一句了得,也紧跟着扑进林中。

那十几个空白点进入驿道后速度稍微慢了下来,这使得小七与方先生能够抢先绕到了他们前面,两人会合后略点头示意,就一起在驿道旁的一棵大树梢上藏好了身。

借着树叶间隐约透下来的星光,两人看见一队黑影出现在身后的驿道上。

驿道开筑在山间,所以并不宽,只能刚好容纳三匹马并排走,等大致看清那队黑影的外形后,小七与方铁崖心中不禁一惊!

那黑影看来是一队骑兵,但是所骑之“马”远比寻常马匹高大,起码高出一倍,马上骑兵全身包裹在黑色披风里,连面目与手掌似乎都严严实实地包裹在黑色的甲胄里,所有骑兵也都异常高大,比镜泊骑兵中最高大的军卒还要高出半身!

这一队黑塔一般的骑兵速度很快,行进中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仿佛幽灵一般悄无声息!

看着眼前诡异的一幕,小七与方铁崖不禁愣住了,黑暗中互相屏息对视了几眼,都有一些犹豫。小七“读”到了方铁崖脑中的震惊与犹疑,以及种种被他自己排除的猜测。

眼看着那队骑兵无声从脚下驿道通过,两人终于还是没有动手,直到长长的黑影消失在驿道上很久后,方铁崖才哑声自语道:“这是些什么人?”

第十二章 玄天神殿

“北原人虽然身材比中州人要高大些,但是各族中也绝没有如此外形的,他们是什么人?”方铁崖惊疑不定。

“算了方先生,既然不是冲咱们来的,也不用管太多了。”小七盯着那队奇异骑兵消失的地方深深看了一眼,转头说道。

两人遂返回营地,却见宿营地中的军卒已被他们的异动惊醒,正老练地上马结成防御阵势严阵以待,直到看见小七与方铁崖安全无恙地回来才松了口气。

两人将所见情况大致给敖翼与骑兵校尉解释了一下后,军卒们方重新下马休息,但是哨戒增加了一倍,以备不测。

一夜无事。第二天清晨,队伍整束完毕后,人马将敖翼与方铁崖、小七、安安四人裹在中间,排成长蛇阵进入陡峭绵延的断望山。

夏季正是断望山驿道行走最为艰难险要的季节,山中阴晴不定的天气与经常发生的洪水、泥石流常常冲断驿道,两百骑兵足足经过五天的艰难跋涉,才终于走了出来。

出了断望山,就已离大唐镇北军大营银城不足百里,沿途景色不再如山那边一般荒芜,农舍村落,驿馆酒家,时时可见。大唐帝国统一中州已经将近五十年,即使在这远离京城的西北一隅,也能够看到这个国家逐渐富足起来的面貌了。

由于帝国军事重心的北移,像他们这样整队调动移防的军士在西北并不少见,所以一行人沿途并没有引起百姓们的特别注意,而为了尽快赶到银城,队伍在宽阔的驿道上加速行进,不到半日,就已接近银城郊外。

这一路上,小七已经权衡考虑清楚,认为安安修习神宫功法并不算什么坏事,会做菜并不一定就得会杀猪,只要以后杀猪的活他自己给做了就行,于是安安在他的劝说下才安心地跟方铁崖学起了剑法。而小七自己则再没有试过修练。

队伍一入银城郊外,刚刚得到消息的镇北大将军李伏就急忙率兵赶过来了。

小七早已知道这个李伏是当年大唐开国名将之后、敖翼的舅舅,他是靖王在军中最有力的支持者。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