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贵娇-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他胆怯也好,说他识务也罢,他在接下点兵之事后,的确觉得此事太难办,而且办不好。他本想着,这事能意思意思走过场就很不错了。
没想到。沈肃竟然出现了。有这样一尊大神在,霍韬马上就判断出情势不一样了,点兵之事能执行到底。而他自己,也第一次完全遵照了自己的心意,火速就往紫宸殿递了奏疏,然后得到了官涯最快的批复。
那个时候,在他想着这点兵如何安排的时候。沈肃找上了他。然后神色冷淡地说道:“分东、中、西三路去点兵就好了,每一路佑五百虎贲相随。如此,前去点兵之人就能尽心落力去办事了。”
这话有如醍醐灌顶。令霍韬对点兵之事豁然开朗。是了,只要有了足够的保障,正直的官员就一定会用心去查。世上只怕有心人,就算各卫的水再深。总能摸出鱼儿来的。
有了沈肃的存在,霍韬简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不过是一两日功夫,就拿出了一份完整的奏疏。
现在,奏疏已经下达,他会从这五处挑选出最正直无畏的官员。去执行点兵的事。接下来,点兵之事就算正式开始了。
真正艰难的事情,在于去了各卫之后。但事情毕竟有了好开头。还有了足够保障,他可以稍稍期待一下。
因此。他此时此刻对沈肃的谢意,发自肺腑。
一旁的俞恒敬听了霍韬的话语,不禁点了点头。帝师沈肃主理此事,的确是让人感激的,但除了感激,俞恒敬还有另外一种更深刻的感觉。
那就是敬重,敬重他的为人,敬重他能挺身而出,敬重他为了大定长治久安而作出的选择。
沈肃一直不担官职,也极少理会政事,唯独这一次,担下了点兵这个事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看着这个大病尚未痊愈的老人,他脸色阴冷看着令人畏惧。不知为何,他心中竟涌起一阵浓重的酸涩,这种酸涩,盖过了他心中的感激和敬重,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沈肃没有理会这些人在想什么,只是摆了摆手说道:“我已经说过了,具体的事情你们直接做就可以了。事有阻拦,再来找我。”
他已经久不理事,再接触这样的事,真是诸多不适应。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表态,让暗处那些人知道他的确揽下了点兵这摊子,他还不想见这些人。
沈度立在沈肃身侧,将霍韬和俞恒敬等人的举动收入眼中,他们此来,主要是汇报点兵事的具体进展:如今做到了哪一步,将会挑选那些官员去点兵,等等。
父亲,并不想听到这些事情吧?在父亲看来,现阶段可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看点兵官员去各卫的情况,无非是尽人力,没有太多可以指点了。
此时,沈度终于知道父亲先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父亲正在实践那句话:保证那些去点兵的人,怎么都死不了。
每路五百虎贲士兵,并不是为了去核查各卫,也不是为了挖各位的内幕,他们是为了保护那些去点兵的人,保证他们活着。
他们能活下来,加上皇上的态度,那些去点兵的人必尽其能,点兵就可以办成了。
父亲的存在,就是影响皇上的态度,推进点兵一事的进程。现在,都做到了。
沈度知道父亲为何会这么急,是为了争取时间,不给各卫有反应的时间。如此,便能得到最真实的情况。如果半个月、一个月之后再开始执行,各卫什么情况都准备好了,什么都抹平了,点兵的意义就不大了。
父亲没有说什么,却是什么都提前准备好了,他懂得父亲的心,知道他参与点兵,是为了什么。
因此,他会循着父亲的心前行,为点兵之事尽自己的心力。如此想着,他便开口说道:“父亲,孩儿愿意带着五百虎贲士兵前去点兵!”
他这请求一下,霍韬和俞恒敬的脸色便微变。此去点兵,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是否会遇到危险。帝师就这么一个养子,沈大人其实没必要去冒险的,可以带虎贲士兵的人还有……
他们只顾着担心帝师膝下空虚,却没有想到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既然旁人都能带虎贲士兵去点兵,沈度为什么不可以呢?他还是虎贲中郎将,更是义不容辞。
所幸,沈肃没有他们这样的想法。当下他冷笑道:“你当然要去的。我已安排你带着虎贲士兵,与其他官员一起,去中路。”
中路,是指太原府、剑南府一带的各卫,其中就包括襄阳卫!
听到沈肃的安排,霍韬和俞恒敬对视了一眼,觉得自己应该遗漏了些什么。
(章外:第三章,热得我想哭……)(未完待续)
ps:三更!感谢小胖喵、魔女菡澹、为将夜而来、糊涂虫虫儿、楚月婵、waiman、周采薇同学的月票。有的书友投了,结果网站没显示,一并多谢!感谢大家的支持!
240章 大人物
(第四更,还是求保底月票~唉,大家不烦,我自己都烦了,555,我真是太敬业了。)
“这么说,你要去的是襄阳卫?”在桐荫轩的灯光下,顾琰这样问道。
她对面坐着的,是沈度。他刚刚说了沈肃令他去中路点兵的事,提及此,顾琰便知他要离开京兆了。
“是的,就是襄阳卫。为了争取时间,明晨我就要出发了。”沈度回道,目光片刻都不曾离开过她。
听得他这么说,顾琰心中陡然起了不舍。
这种不舍,强烈到让她心惊。明明,沈度还在她眼前,她就开始想念了。她从来不知,自己还会有这样多愁善感的时刻。
“……事情都安排好了吗?你身边带够人手了吗?叶东家和陈维是否跟着一起去?”顾琰顿了顿,才继续说话。
她知道,点兵是何等重要,也知道,他走得这么急,是为了不让中路各卫有准备的时间,是以她问的,都是这种微末小事,却是她最关心的事情。
沈度此去襄阳卫,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会遇到多大的危险,谁也不知道。虽然有五百虎贲士兵跟随,但顾琰仍是担心,担心沈度的安全。
沈度的身边,武功高强的人有叶染和陈维,有这两个人跟在沈度身边,顾琰才能稍稍放心。
“阿璧,不用担心,他们两个都会跟着我一起去。除了他们,我身边还有沈家暗卫,他们……比虎贲士兵还要厉害,还要厉害很多。”沈度这样说道。
关于沈家暗卫,此前沈度还没和顾琰认真说过。现在为了让她放心。便透露了许多。
“比虎贲士兵还有厉害的暗卫”,这句话语,在顾琰脑中一闪而过,却没有细想。暗卫们越厉害,意味着沈度的安全越有保障,她现在只会因此而心喜,绝不会多想什么。
得知沈度的护卫力量足够强大。顾琰便将心神放在了他去襄阳卫这事上。一听到“襄阳卫”这三个字。顾琰心中就起了深深的忌惮。
襄阳卫大将军,是淑妃表兄罗炳光。他有拥戴之功,为人又异常低调。虽则和淑妃有这层关系,却没有引起皇上的猜疑。他在襄阳卫大将军这个位置上,已有十年之久了,崇德帝却没想过换将。由此可见。他深得崇德帝的信任。
能得到崇德帝如此看重,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本事。的确。罗炳光是一个极有本事人。前一世,朱宣明之所以能发动“三初宫变”,所仰仗的最大力量就是襄阳卫。
罗炳光率领襄阳卫,曾想围攻京兆城。后来被沈度所带领的虎贲军、京畿卫歼在西山之外的瓮北城。罗炳光亦魂断其中。
罗炳光带着襄阳卫直至崇德十八年,这卫还曾北上京兆,引起了举国震惊的“三初宫变”。这样的人,这样的卫。太不简单。
一想到前世的襄阳卫,顾琰就觉得寒毛直竖。计之此去对上罗炳光,能有几成胜算?虽则前一世罗炳光是死于计之手中,但现在,计之还这么年轻,能否赢了罗炳光?
点兵,实乃挖一卫根基的事情,罗炳光和襄阳卫岂能罢休?计之,危矣!
“为什么是你去中路?为什么是你去襄阳卫?”顾琰抓住沈度的衣袖,急急地问道。
现在距离外祖父上奏点兵,也就是五天而已。这么赶的时间,又是襄阳卫,还是帝师指定去的,这不由顾琰不多想。
沈度点点头,笑着说:“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是的,父亲就是觉得襄阳卫最可疑,所以才让我去那里。”
顾琰一顿,忽而想起了某些事情,失声说道:“帝师认为庞贽的背后,是罗炳光?”
所以,才会急急让计之去哪里?想必除了争取时间外,还因为罗炳光深受皇上恩宠,而计之作为帝师的样子,实则就代表着帝师前去。能与罗炳光恩宠抗衡的,唯有帝师了。
知道这点,顾琰便恍悟:为何帝师突然会主理点兵司。最直接的原因就在此!
这下轮到沈度一愣,他没想到,阿璧会这么敏锐,一下子就想通了当中关系。
他看向顾琰的目光充满赞赏,然后说道:“的确就是这么一回事,父亲认为,对西疆傅家下手、造出私兵事件的,就是与三皇子关系甚深的罗炳光。”
庞贽一向胆小,就算有心与程家结亲,也没有胆子设下这大局,敢将数十私兵送上京兆。庞贽背后,肯定有人,这个人,必是来自军中!
沈肃之所以会判断这人是罗炳光,是因为傅通上奏后,三皇子表现异常紧张,一连往襄阳卫送去了数拨人马,终于被沈家暗卫截住了其中之一。
到了这一步,一直暗中和三皇子联系的人是谁,已经确定了。庞贽背后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三皇子如此紧张襄阳卫,已经说明了一切。沈肃当即决定,点兵一事,就最先从襄阳卫开始,拿最稳重最受宠的人先开刀。
听完了沈度所说,顾琰的忧虑再升。这么说来,帝师手中并没有握着襄阳卫的把柄,计之此去,并无多少凭仗。
五百虎贲士兵之所以会有震慑,是因为即使各卫有十万士兵,断不会公然与虎贲士兵对抗,不然就成了谋反;相应地,这五百虎贲士兵也不可能对罗炳光做什么。
在这种相互制掣的情形下,计之可有办法顺利在襄阳卫点兵?就算他们能查获襄阳卫的内幕,又能否顺利回到京兆?杀人灭口的事情,她见得太多了。
罗炳光,罗炳光,前一世的罗炳光是怎样的?发生过什么事情?最后又是怎样魂断的呢?——顾琰努力回想,试图想起所有与罗炳光有关的事情。
“计之,你对罗炳光这个人,有多了解?”顾琰想了想,这样问道。
正如顾琰了解沈度一样,沈度对顾琰,也十分熟悉。阿璧这么问,莫不是她知道罗炳光什么事情,会有所提醒?
“家中暗卫对罗炳光有所关注,但他行事十分周密,目前只知道他身边的人和事,倒没有什么特别有利的信息……”沈度这样说道。
沈家暗卫的力量主要用在京兆,就算对罗炳光有所关注,力量也薄弱。况且罗炳光作为襄阳卫大将军,他的情况,并不是没掩鸡笼,不是想查探消息就能查探消息。
顾琰咬了咬唇,决定借傅通一用,于是说道:“我听外祖父说过罗炳光。他的身边有四大谋士,其中有一个谋士名唤赵同,这个人,计之可以密切注意……”
顾琰将前世所记得的事情缓缓说来,这个赵同,是她唯一有印象的,因为此人后来叛出襄阳卫,与罗炳光成了死仇,最后为罗炳光所杀。
赵同和罗炳光的恩怨,顾琰并不知道。这个赵同,对计之是否会有帮助?她不知道,但她能为计之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章外:第四更,感谢大家的月票!谢谢,哈哈,请继续投,我也会继续努力!我们一起加油!)(未完待续)
ps:四更!感谢_rh、熠熠莹、这壹世轮回、晓寒微雨、virgo安、g、最遥远的事、妍熙梦槿的月票,感谢各位亲!不知有否遗漏,谢谢!
正文 241章 我很想你
(第一更,好吧,这次求订阅求神光,哈哈。)
沈度带着五百虎贲士兵,与其他官员一起即将赶往襄阳卫。这事,令朱宣明惊怒交加,却无法阻止。
按霍韬的奏疏所述的,此次点兵分为东、中、西三路,沈度所在的中路队伍最先出发。为此,崇德帝还特令朱宣明亲自送出城门,以示恩遇。
朱宣明将沈度一行人送到城门,强忍着心中的怒恨,笑着说了一句场面话:“父皇可是对你们寄予厚望的,沈大人宜当尽心尽力。在此,就祝沈大人此去一切顺利!”
沈度朝朱宣明拱手,十分严肃地应道:“多谢殿下鼓励!皇上有如此重托,臣定不负皇命!”
沈度言下之意就是:不负皇命,定要将点兵执行到底,将襄阳卫的事情查个透彻。
听明白了这话的意思,朱宣明神色僵了一下,瞬时便掩了过去,只是他的目光片刻后又落在沈度身上。
此时沈度一身戎装,铮亮的铠甲衬托得他的身形更加挺拔,面容更显得丰神俊朗。只是,他身后肃整着五百虎贲士兵,因此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坚毅至无比强大。
拥有强大力量的人……想到这一点,朱宣明蓦地心头一热,随即双眼闪过一丝杀意。不管是多么强大的人,若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越是强大,就越是威胁。
他一直想拉拢沈度,从而拉拢其背后的沈肃。但他明里暗里作了不知多少表示,沈度都不为所动,似乎对站队没有兴趣一样。
现在,通过点兵司一事。朱宣明的耐心已经告罄,同时也明白了沈度、沈肃不能为他所拉拢,非但不能拉拢,还是他的敌人!
点兵司这东西是沈肃弄出来,现在又是沈度亲自去襄阳卫,这一对父子必是对襄阳卫有所图。襄阳卫是三皇子府在军中的根基,他们想对襄阳卫下手。就是明摆着和三皇子府作对。
当初秦绩就一直劝说他打压沈度。说此人来历成迷又居高位,而且油盐不进,将来必成心腹大患。从点兵这事看来。大患已成。一想及此,朱宣明就悔不当初。
对待敌人,朱宣明一向不留情。他看着沈度一行人渐渐远去,眉间的杀意就更加浓重。既然沈度这么急着去襄阳卫送死。他就一定不会让这个人活着回来!
~~~~~~~~~~~~~~~~~~
点兵一事,从傅通上奏到沈度离京。这事进展之快令京兆官员瞠目结舌,就连傅通本人,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有帝师沈肃参与其中,点兵之事就有了神进展。可喜可贺。而且,沈肃的举动,也吸引了一大部分的仇恨值。使得傅通和傅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点兵,是由傅通上奏的。换言之。最初想要撬起十六卫根基的人,是傅通。十六卫关系着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傅通就引起了多少人的仇恨,有人恨不得将傅通生剐了!
于是,在傅通上奏之后,顾家周围就猛地出现了很多身份不明的人,他们都是冲着傅通来的,还有人在半夜跃进顾家,想刺杀了傅通。——幸得傅通有先见之明,早就向皇上借了虎贲军来一用。
有虎贲士兵在,那些人自不敢闯进顾家。但仍时不时会扔些石子、污秽物进顾家,顾家简直不胜其扰。
直到点兵司成立,沈度出发去襄阳卫,这种滋扰的情况才停止。为此,傅通还感叹地对顾琰说道:“这下,轮到沈家成箭靶子了。想来帝师和小沈强悍,当能顶得住。”
顾琰只微笑点头,心中无比担忧那个出发去襄阳卫的人。
沈度离开京兆之后,顾琰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话越来越少了,待在桐荫轩的时间越来越多。
当夜色渐深的时候,她就带着小圈去那里,一句话都不说,就这么对着烛火发呆,待上一两个时辰后,才回房间就寝。
水绿和月白都知道,姑娘这是想念沈少爷了。她们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守在顾琰身边,然后想着有什么可以转移她的注意力。——总是在桐荫轩待到这么晚,总不是办法。
这一晚,顾琰仍是带着小圈去了桐荫轩。她坐在平时坐着的地方,只是平时沈度坐着的位置,空空如也,见此,她的眼神忍不住一暗。
没多久,桐荫轩内就响起了“咯嘣、咯嘣”的声音,这是小圈在咬着榛子。它短爪捧着榛子,腮帮子已经鼓鼓的,还是将手中的榛子嘴巴里塞。
难怪它越来越圆滚了!
见到这样的小圈,她忽而想起了一个画面。那时候,计之坐在这里剥榛子,小圈则乖乖地坐在他身侧,眼巴巴地看着那榛子。
然后计之将榛子一抛,看着圆滚笨拙的小圈,却异常灵巧地一跃,将榛子接入口,计之则开心地笑了起来。如此,一人一鼠玩得不亦乐乎。
计之……顾琰将手贴上心口,对他的思念如此强烈,眼中渐有酸涩。
这时,小圈捧着榛子递给顾琰,“吱吱,吱吱”地叫着,一双黑豆小眼睛期待地看着顾琰,看着傻傻的。
见她没反应,它呆滞了一下,然后憨憨咧开了嘴巴,将榛子一抛,再指了指沈度平时坐着的位置。这意思很明显,是让顾琰剥榛子抛起来,就像沈度做的那样。
看样子,它也想起和沈度玩的游戏了。对沈度的想念,连小圈尚且如此,顾琰又何如?
两个人若是有情,一个人的印记,会随着时间而深深地刻在另一个人的心中,一点一滴,终不可忘,相思入骨。
顾琰微笑着,伸出手摸了摸小圈的头,说出了这些日子在桐荫轩说的第一句话:“小圈乖,他很快就回来了……”
他很快就回来了,他很快就回来了……顾琰心中默念着,将这句话说给自己听。
(章外:今日坐火车回广州,将近晚上十点才到达。我也不确定今天有几更,555~)(未完待续)
ps:感谢作为你、花桔子、floodjiang、对啊买不起、water_2、涛涛涛mmm、delia_liao、a、黑嫂等各位亲,谢谢大家的支持1!!
242章 怜惜
(第二更,今天的月票少得可怜,555,还是继续求啊!求保底月票!)
幸好因为有傅通的存在,占据了顾琰很多精力和时间,不然她会更思念沈度。
现在,傅通每日里都要将顾琰唤来嘉醴院,或是下棋或是品茗。
顾家上下都知道,西疆来的傅老将军对琰姑娘甚是喜爱,除了给尺璧院送去众多珍宝外,还亲自教导顾琰强身健体之术。
为此感到最高兴的,非俞氏莫属。她见到老父和女儿相处融洽,脸上的笑意就没有停过。
她是当家夫人,杂事缠身,可以陪着傅通的时间并不多,况且她这个年纪,也和傅通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了。现在有顾琰陪着傅通,一老一小有颇多话可说,这样正正好。
当顾霑听说嫡长孙女独得傅通青眼时,并不觉得意外。他很清楚傅通的性子,其人最重情最护短,傅氏是他唯一的女儿,阿璧是他唯一的外孙女,异常宠爱是正常的。
他们只知道傅通和顾琰投缘,但这两人具体说些什么,却并不知道。
实际上,这一对祖孙经常说的事情,就是顾琰的前一世。顾琰前世所经历的那些事,所知道的那些人,都一一呈现在傅通面前。
傅通听了这些说话,每每感到惊异。这些人、这些事,如果不是阿璧亲自经历过,他怎么都不相信事情会这样发展,那些看似善良忠厚的人实则是奸邪凶狠之徒;平素耍滑无能的人,最后会为了大义而牺牲。
这一切在傅通看来,就像听着一场志怪评书那样,虚幻朦胧。极不真实。
但其实,这些人就是傅通现实所知道的,有的还是他异常熟悉亲近的人。
比如此刻顾琰正在说着的傅铭,她说,顾、傅两家的悲剧,最先从傅铭身亡开始。
听到自己的嫡长孙身亡,饶是傅通历练再多修为再深。也忍不住变了脸色。他愕然重复道:“身亡?”
顾琰先前和他说过傅家被灭族的事情。但具体说到每一个人,现在才是开始。是以傅通脸色才有变。
原来,最先出事的是铭儿。也是。傅家根基在西疆,在京兆的话的确更好下手,因此铭儿第一个出事,是有理由的。
“是的。铭表哥是在一次巡守的时候遇刺身亡,最后也没知道凶手是谁。外祖父。现在傅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就算皇上想要撤傅家的权,但怎么会有傅家通敌叛国的罪证呢?”顾琰疑惑地问道。
偌大的傅家,在一夕间就没了,如大厦倾覆一样。无人能够幸免。不管怎么说,都难以相信。
顾琰这辈子接触了傅铭和傅通,从他们两个人可以准确知道傅家的风气。此必是聪敏机变。
一个家族能成为雄据一方的大族,团结一心是必不可少的。从来就没有见过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家族能壮大绵长的。傅家今日能成西疆大族。可见众志一心。
这样的家风,这样的家族,最后怎么会全族俱灭呢?问罪诏书上只有“通敌叛国,罪证确凿,合族问斩”这寥寥数字,更多的事情便不知道了。
她对这一切充满疑惑,即使后来沈度为傅家平反,当初的细节过程也不知道。
顾琰重活一世,可不想在傅家灭后为它平反。她愿望的是傅家能平安,顾家也不会出事。
“阿璧,现在傅家一切好,我在上京兆之前,已经安排好一切了,就算傅家没了西疆卫大将军,也不会乱。我不知道前世傅家出了什么事,但今生、现在,傅家绝不会出事。”傅通脸容沉肃地说道。
前一世的事情即使已经发生,在他看来还是太不可思议,便有了一种失真感。
他最初不信畏惧,到现在平静接受,不解始终伴随着他。既然现在不解,那么就随它去了。他所能做的,就是用全力护着傅家,绝不能让它有事。
就如以往遇到的战役一样,不管情况有多艰难,他都会做好最完全的准备,以期更好地活下来。
这个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见顾琰还是面有忧色,傅通不由得笑了笑,然后将傅怀律的事情告诉她,当中包括山林户之事,包括傅怀律和郑安伯幼女的关系。
这些事情,都表明了傅家对崇德帝的猜疑早有准备,有些事情,甚至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在布置了。
凡此种种,都在说明傅家并不弱,对危机也有清醒的认识,还做了许多积极的准备,尤其是现在交出了大将军之权,傅氏一族正式进入韬光养晦时期。
在这样的情势下,傅家最后都被灭族的话,傅通真的无话可说了。
他说道:“阿璧,不用忧虑。既然已经知道最坏结果,那么尚未发生的事情就有可能不会发生。我相信现在傅家。尤其是,还有阿璧在,傅家就更不会有事了…放心吧。”
他说罢,目光怜悯地看着顾琰。先知其实是最可怜的,因为他们能预见事情的结局,却无法改变事情的走向。
阿璧不是先知,她只是经历过苦难的小姑娘,知道至亲最后会有那样惨状,因此极尽所能地改变一切。
在这一年多,不,甚至在前世那些年,阿璧经历过怎样的苦难,心绪上承受怎样的煎熬,可想而知。
偏偏,她在这样的顾家,至亲父母不能成为依靠,权重祖父有可能成为威胁。她还是走了过来,还击败了顾重庭这个敌人。
她一个闺阁小姑娘,做了这么多,做到这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个外孙女既让他无比骄傲,又让他心疼不已。除了骄傲和心疼外,他还有深深的后悔。——后悔将傅氏养成那样单纯的性子,才会使阿璧受了这么多苦。
阿璧,受苦了。
顾琰笑了笑,点头表示受教:“外祖父说的是,既然外祖父早有准备,阿璧便不会想太多了。”
想想也是,傅家连山林户都能想得到,可见本事不一般。如此,她真的没必要忧心太多。
傅通见到顾琰神色有所舒展,便知她想明白了事情,于是继续笑道:“如此便对了。心怀忧惧,向乐道而行。纵有再多的艰难,一点点克服便是了。来来来,阿璧再跟我说说前世的事……”
如此,祖孙两人一问一答,间或严肃,间或轻松,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一转眼,太阳已经西斜了……
见时间已经不早了,顾琰正想告辞,就在这个时候,顾霑身边的老仆顾福匆匆走了进来,他手里还拿着一张帖子。
这张帖子,是沈肃下的,邀傅通三日后过沈家东园一聚,请傅通准时赴约。
沈肃,帝师沈肃?帝师和外祖父并无交情,为何会下这张帖子呢?帝师想见外祖父,是为了何事?
原因她不知道,但她知道沈老要见外祖父,肯定有要事相商,而且沈老的为人,她极为信任。
当下,她便笑说道:“外祖父去赴约吧,帝师是个好人。即使不为要事,也可深交。”
事实上,京兆不知道多少官员想结识沈肃,却不得其门而入。可是现在沈肃竟亲自给傅通下了帖子,这令人意外。
究竟是为了何事呢?
(章外:第二更。真的各种求,求月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未完待续)
ps:感谢众位投余票的书友,第二更到了,请继续支持!
正文 243章 两个老人
(一更,今日继续四更走起,求订阅求月票!)
三日后,傅通如约至沈家东园。正如沈肃帖子上所说,沈家恭迎,将他迎进来的,是沈家管家曲禅。
一入沈家,傅通就感觉到冷清。沈家虽然是皇上御赐的府邸,但是,主子少,仆从少,作为一个子孙繁茂家族的族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