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姽婳将军传-古代江湖日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场争论中,官家一方以右相为首,而另一方则是德高望重的左相李仑所代表的文官集团。
夹杂在是否开设互市、如何开设互市、互市利益归于何人的讨论中的,还有对双方的攻讦。事情的缘起,是右佥都御史朱汝贤一封奏疏直指右相裴斐,这位以刚正不阿、铁骨铮铮著称的御史在奏疏中宣称朝中有人窃居高位、尸位素餐,以佞幸得进,无丝毫功绩于社稷,唯知逢迎上意以自保。
此疏一出,为朱汝贤赢得一片不畏权势的赞誉,又有数位御史、朝臣上疏声援。而裴斐不得不引咎避嫌在家,暂停一切职务,上疏自辩。
紧接着,另一位御史黄弘指责朝中诸公以党争为乐,不顾社稷安危,只晓得看眼前利益。利国利民之事无法推行,前朝党争反倒初露端倪,“前朝亡国之鉴不远,诸公何以自毁长城?”
这封奏疏无疑替裴相解了围——纵然国朝规矩,被弹劾者须闭门不出,上折自辩。但御史黄弘矛头对准了几乎满朝文官,若是全都卸职自辩,这朝廷便要瘫痪了。是以众官员都背负着“自毁长城”的罪名继续上朝,裴斐自不用再自辩。
在朝廷上吵得纷纷攘攘的同时,会试榜单贴出。按着往年的习惯,名落孙山者黯然回乡,或是等待下一个三年的机会,或是自觉无望,寻找其他生计。而榜上有名者,或是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名,或是闭门苦读,争取在殿试中不要落到与“如夫人”同列的“同进士”之中。
这一年有所不同的是,云集京城的士子迟迟不愿离去,便是名落孙山者,也关注着朝廷上的争论乃至于攻讦,踊跃发表着自己的评论:若是有贵人慧眼识珠,有破格提拔的机会也并非不可能。
东市折桂楼,青衫士子三五成群,无一不是慷慨激昂。腰悬美玉的青年大声道:“互市之利,百倍于走私!朝廷要养兵、养官,赋税之重,早已人所共知!若开互市,可减赋税,何乐不为?”
话音未落,便有人嗤笑道:“方郎君到底是商贾出身,于‘利’,倒是颇有心得。”
君子耻于言利,被人这般嘲讽,方锦台顿时面红耳赤,犹自抗辩道:“家父确是商贾不错。然君子就一事论一事,我支持互市,与家父无关。”本朝商贾不似前朝地位低下,商贾之后也可参加科举,只是士人骨子里的清高到底令他们中的大多数瞧不起商贾,除了少数还能冷静分析之人,大多士子都已对他嗤之以鼻,不再理会。
方锦台回到座位上,灌下一大杯三勒浆,摇头叹道:“君子之道,甚难!”
他不再说话,适才讽刺他的那人却不肯轻轻放过,大声道:“诸位,诸位!”待到折桂楼上下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才洒然一笑,“请听我《互市议》!”
当下朗声念诵出一篇长文来,从胡汉之别入手,次说道朵颜族狼子野心,后历数本朝开国以来朵颜族多次进犯,又特别点出商贾走私之害,最后得出结论:互市便是姑息养奸,养肥了朵颜蛮族的胃口与力量,他们便要南侵!是以互市决不可开!
掷地有声的结尾颇有文官风骨,不少士子大声叫好。猛然有淡淡的笑声在众人耳边响起:“你说互市不可开?”
声音不大,众人品味一下,才反应过来是女子声气。那青年士子傲然道:“在下所言尽在文中!”
那女子笑道:“郎君雄文佶屈聱牙,恕奴家听不懂。”一语出口,士子们哄然大笑。却又听那个声音慢慢道:“朵颜之祸,莫有甚焉,郎君说可是?”
众士子这才有人意识到,这女子声音平和,却令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想来并非寻常人。唯有方锦台似是想起了什么,脸色变得极为有趣,像是既期待着那个声音将士子驳倒,又为着对方即将驳倒士子而愤怒。
“奴家仅有一个疑问,想请教郎君。”见不着人脸,亦不知对方身份,士子们对这样的女子很有几分宽容,闻言都笑着让她说下去。
“朵颜之祸甚焉,互市之弊大焉。如此,郎君可有解决之道?”一语既出,满楼寂静。
你说互市不好,你知道朵颜祸烈,那么,你可有解决之道?你若不知该怎样解决,便不要随便说互市不好!
方锦台露出惨不忍睹的表情,他就知道,会是这般粗暴简单的一句话,便打懵了人,让人无言以对。他不知自己是该幸灾乐祸,还是该悲哀于满楼士子,竟无一人答得上这个问题。
赵翊钧好笑地看刘苏一眼:你这是诡辩。姽婳将军不想讲道理的时候,便会用上这样的诡辩手法。那年青士子究竟有无解决之道,与互市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她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堵住了那士子再次发言的机会。
刘苏抿唇笑而不语。周衡掀帘向外看了看,道:“郎君不出面?”官家若是在此时出面,非但是收服士子的大好机会,也可为互市造势。
赵翊钧点点头,起身出门。
方锦台注意到楼上雅间走出来两个人,这场景似曾相识,他回想片刻,借由适才那个女声引起的尴尬记忆,终于记起这两个人。
父亲当初对他说,那两个人是贵人。因伯父赵百万与襄王府有着茶叶生意,他自家也沾了光,后来他知道,那日蜀江碧中,立在二楼栏杆边看他与柳氏纠缠的一主一仆,便是襄王殿下与从人。
而襄王殿下,便是如今的官家!方锦台手忙脚乱地起立,又在官家微笑颔首之后讪讪归位:官家和蔼非常,只是似乎不愿透露身份。他钝钝地想,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官家酷爱出入于市井,并非国家之福。
赵翊钧甫一出现,便引来一片目光——实在是满楼青衫之中,周衡一袭锦衣过于显眼。他笑着对还在张口结舌的青年士子拱拱手,道:“家眷无状,请恕罪。”
周衡看了官家一眼:官家这般光明正大地占那一位便宜,不怕她翻脸无情么?好在刘苏并未立时发作,他便护卫在官家身侧,看他与士子们相谈甚欢。
赵翊钧说完话,拜托殷勤相邀再叙的士子,回到雅间。却是人去楼空,雅间里哪还有人影在?案上蘸水画着一行字:“官家改日带娘子来,才好这般乱说。”官家看着不客气的嚣张字迹,笑起来:你若要与我翻脸,该当面才是。这样留字,并没有足够的威慑力,你知道么?
两日后,江夏士子方锦台以一篇《驳“互市议”》,逐条反驳了朝堂之上对互市的反对意见,指出在现有状况下,开设互市榷场才是阻止对朵颜族走私的最佳途径,同时由于朵颜对大晋物资的依赖超越大晋对朵颜良马的需求,“若开互市,则主动之权在我。若放任自流,则彼欲战则战,欲和则和,我大晋狼狈应战,上国威严何在?”将反对互市的官员批得体无完肤。
便在刘苏对方锦台欣赏不已之时,她不知道自己已躺着中了枪。官家合上奏疏吩咐阿蔡:“告知姽婳将军,三日后大朝会,请她上朝。”
大朝会上,身上挂着“姽婳将军”闲职的刘苏身在武官列中,对各式各样奇异目光视而不见,模样泰然。掌仪女官宣布官家到来,官家升座,众臣舞拜。
之后,官家点裴相与刘苏出列:“相国与将军倡议互市,诸公颇有异议。如此,两位且与诸公一辩。”征西将军王朋镇守朔北,并未在朝,是以倡议互市者虽多,中坚仍是裴相与刘苏。
刘苏心下有些感激,她今日上朝,乃是因方锦台另一篇文章议论她“牝鸡司晨”。她究竟能否在永靖朝有所建树,皆在今日一举。
本来,若是官家任由她与方锦台乃至文官集团抗辩女子参政,她必然惨败。但官家巧妙地转移了讨论重心,甚至将她与裴相绑在了一起。如此一来,裴相为了互市成功,不得不支持她继续参政。
女将军定定神,目光如电,扫向气定神闲的左相。来吧,且让我们来辩一辩!
☆、第129章 雏凤声
率先发难的,仍是右佥都御史朱汝贤。这位刚正的御史抛出的观点让官家在御座上揉了揉太阳穴:先是指责两位丞相,一个屈膝媚上,一个尸位素餐;后指责满朝文武结党营私,因私废公;接着批评民间士子妄议朝政,请官家下令禁止;最后则顺着士子方锦台的第二篇文章,请剥夺姽婳将军之职权,使阴阳有序。
众人:……合着你把所有人都骂了,就你一位是完人呐?
老御史话头一转,又道:“臣忝颜任职兰台,上不能肃正朝纲,下不能匡扶风气,失职甚矣!请官家责罚于臣,以儆效尤!”
官家默默无语,难怪大兄从前就很为这位御史头痛,不止一次发脾气时,扬言要教这田舍翁好看。满朝上下,他政敌无数,可最终,谁也拿他无法。
自步入官场那一日起,因其耿介孤绝,朱汝贤便遭遇了种种刁难,更有无数人虎视眈眈,想要抓他的把柄。然而老御史着实清廉严苛到了不近人情的程度,为官数十载,至今一家人仍在租赁房屋居住,而租金来源则是老妻与儿媳们针黹所得。
先帝在位时,曾怜他刚直孤僻,得知他生辰,便遣中官送寿礼。中官回报,那日朱御史所租住的宅邸中,仅三五同年、同门相贺,且众人贺仪皆被退还,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更教中官也肃然起敬的是,朱御史将官家所赐也尽数退回。
当日情形至今仍在宫内流传不绝,朱御史的小孙女眼馋珠花与糖果,哭闹不休。中官自掏腰包为小女孩买了一支糖人,却在宫门口被朱御史追上,还了三文钱。后来得知,便是那三文钱,还是朱御史的老妻当了最后一枚铜簪换来的。
就因为待人严苛,待自己更严苛。朱御史固然不受欢迎,却无人能撼动他分毫。便如此时,他声声请罪,官家也只好将“罪名”揽到自己身上:“卿毫无私心,何罪之有?”示意老御史归列,“若说超纲败坏,当是吾之罪也。”
这一下,没有人坐得住了。众臣皆耸身长跪,口称不敢。朱御史也有所动容,他一向是以圣人的规范来比照官家的行为的,尽管这一位官家长有出格举动,但在优待士大夫这一点上,与他的祖宗并兄长一脉相承。
左相李仑却不这样想,国朝优待士大夫,文人风骨为历代最盛。在文官看来,治国之学习圣人之道多年的文官该做的事情,武官就该老老实实打仗,天子就该勤勤恳恳听取文官意见,诸事和谐,便是大同。
先帝手腕圆滑,今上作风却颇为强硬。仅仅是开互市一件事,却教左相看到了一些不妙的预兆——官家强烈的个人风格,对他十多年来习惯了的政事体系是一个巨大挑战。若是这一次官家轻易达成目标,百官无人可以制衡,则他日官家一旦出了昏招,便是天下之劫。
对大部分文官而言,天子可以不英明,却最好是虚心纳谏——换而言之,便是听话。相较于左相显得“年轻气盛”的右相裴斐却是先帝一手破格提拔,他全心全意期待着强势的英明天子,与今上一拍即合,虽对姽婳将军也颇有微词,但满朝文武,主张最得他心的便是姽婳将军。官家要将他们绑在一起,他也是无法。
众人心思各异,刘苏亦在众人反对的浪潮当中开始反思。她明白有许多人并非反对互市,而是在为反对而反对——他们反对的,是天子凭借一腔热血、一己喜好,推动一件可以影响社稷的大事。无论互市带来怎样的结果,官家这样的做法已是触犯了文官集团所承认的行为准则。
然而她没有时间等着人们慢慢发现互市的好处了。纵然打破文官的行事准则,可能为大晋日后的行政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但她仍要将互市推行下去。
此时争论已波及到她,士子方锦台之名不断出现在文官口中,“牝鸡司晨”论亦不断被提及。至于武将,虽说刘苏是闲职,私底下看不看得起究竟是两说,但“将军”二字决定了她是他们的自己人,他们不可能帮着文官灭自己威风。
因是大朝会,官家头戴冕旒,垂下的十二旒遮住了他的脸,看不清神色如何。刘苏吸口气,与冕旒后的眼神对视一下,出列道:“愿与诸公一辩。”
姽婳将军是女子,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她的封号不过是官家游戏之作,是以无人理论。但当他们发现姽婳将军对官家有着巨大影响力,尤其是发现她在背后推动互市之后,文官们不可避免地想到了历代不甘寂寞的女子参政之事。远到妺喜、妲己、褒姒,近至前朝女皇、韦后,安乐、太平。
“敢问诸公,我可有插手朝政?”都说牝鸡司晨,这位女将军身无实职,她可有哪里参与了政事?至于暗地里的影响,那等虚无缥缈之事,谁能抓得住把柄?
诚然,姽婳将军并未干预朝政。又有另一攻讦:“曲意媚上,狐媚惑主。身无寸功,而窃上宠。”这是引用了方锦台原句,几乎已是指着官家鼻子骂他糊涂了。
刘苏冷笑:“身无寸功?”她又重复了一遍,“身无寸功?”
左相暗暗埋怨说话之人不识时务,若是寻常人,说她身无寸功、曲意媚上便罢。可这一位,任是谁人,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她未建寸功。
果然官家说话了:“昔日超然台上,谁人救了我性命?娘子与太子上京,谁人一路护送?家国危亡,谁人发出‘兴亡令’?伏颜山上,谁人挫朵颜锐气?”一桩桩,一件件,全是实打实的功绩。
有不甚了解姽婳将军来历的官员,悄然抽气:再料不到她的来历竟这般大!竟不是官家私底下的脔宠,而是真正的、为国立过功的女将军!别的不提,单是超然台一条,放到男子身上,得一个将军的虚职是足够了。
姽婳将军谢过官家,转向满朝文武,沉声发问:“诸公以为,凭我朝国力,朵颜要打,便随他去打,可是?”
这才是文官拒绝开互市的直接原因:既然本朝国富兵强,为何要放下天朝上国的身份,与化外蛮族相交易?
女将军道:“诸公从未上过战场罢?”她回忆着雁门关内外的一幕幕,缓缓描述,“我见过无数死人,有朵颜族的,也有晋人的。我见过伤兵残断了肢体,从此成为废人,连农具也拿不起来。”
农业乃国家之本,每多出一个伤兵,便会少一名农夫。或许低级官员对此并不在意,但身为丞相,对此认识更为深刻。李仑放弃了打断女将军的打算,听她说下去。
“我见过老无所养,幼无所依,寡无所靠,皆因她们的儿子、父亲、丈夫死在了疆场。”战争一事,何其残酷,她是凭军功起家不错,可纵观满朝武将,谁又愿意无缘无故地打仗?
“我还见过边地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没有了粮食,便吃野菜。到了冬天,连野菜都没有,他们就吃树皮、吃土壤。诸公可曾见过他们眼中绝望的光?”那样绝望的人,可会尊敬这个朝廷,可会尊敬诸公?一旦酿成民变,诸公何以自保?
女将军又将话题换了个方向。“又有人说,商贾贱业,朝廷不屑操之。”虽说本朝商贾地位远高于前朝,乃至商贾之后也可科举,但已深入人心的观念并不容易更改。
“我只问一句,诸公何以认为,朝廷会嫌弃银钱过多?”哪一个朝廷,会嫌弃自己的收入太多呢?除了赋税,国家并无其他法子增加收入。与其加重百姓负担,何不开设互市,将从蛮族赚来的钱,用在防范蛮族上。
至于打击走私、控制技术流向朵颜族等具体好处,之前几封奏疏都已说明,女将军不再赘述。
先用感情牌,激起诸公同情心——在朝堂之上载沉载浮多年,他们或许早已失去基本的同情心。但文人对于家国天下的责任心始终都在,只要一念尚存,便会希望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流离失所。武将想起自己战死沙场的儿郎,缺胳膊少腿的弟兄,有不少人眼泪纵横,道是:“我等不惧打仗,却也不愿在有得选的时候,白白送死!”
接着是诱之以利,纵然君子耻于言利,朝上诸公谁也不敢轻易说自己看不上一城一地的赋税,要求减免。
裴相见势头大好,一厢暗笑官家这一手巧妙,姽婳将军偷换概念更妙。一厢打起了圆场:“若是开设互市,能减免赋税,令国内百姓安居,是社稷之福!”
姽婳将军又道:“若诸公仍有疑虑,可先开雁门关一处互市,以观后效。”后果不言自明。
官家趁热打铁,令中书门下就裴相并姽婳将军的奏疏,商议出切实可行的细节来。务必要在永靖元年结束之前,开设本朝与朵颜族的第一个互市。
事已至此,互市再不可更改。左相皱眉想道,官家借着为姽婳将军正名,在大朝会上商议此事,便是将互市拿到了台面上,再不是之前的私下商议。如今姽婳将军恶名还在,她却并不在意,而互市已成了必然……他一时不察,倒教官家钻了这个空子。
裴相拈须微笑:“雏凤清于老凤声啊!”凤凰初啼,这天下,是该多些新事物了!
☆、第130章 留下来
大获全胜的姽婳将军意气风发,去石渠阁中向羁言宣告她的胜利。互市之事既已落定,她心上便去了一件大事,一时之间,飘飘然起来。
石渠阁中,太子傅坐了轮椅,由小宦官推着。见姽婳将军进来,微笑颔首。
女将军心下警惕,面上不动声色:“少傅有何事?”
空濛笑着伸手,请女将军坐下,仿佛石渠阁便是他的王宫——事实上,无论走到何处,他都能迅速找到主人的姿态。
女将军坐下,目光越过轮椅看向琅嬛楼。羁言俊秀挺拔的身影清晰映在窗下,专注阅读着手中典籍。然而,在外人看来,他的影子却是与另一个娇柔婉转的影子交织在一处,宛若两只相偎的蝴蝶。
刘苏吸口气,猛地扬眉:“楼兰王再三挑衅于我,是何居心?”若是一次两次,她可能还会被刺激到。但这样的情形出现多次,不舒服之外,她更多的是不耐烦。
水氏姐弟故意安排她看到这般令人误会的情形,已不是一次两次。她与羁言碍着太子,不能当即与之撕破脸皮,心下却是烦难之极。
空濛忽地身子前倾,压低了声音道:“官家很是忌惮你的同伴,你知道么?”
刘苏扯扯嘴角,无论是阿言还是阿越,都是官家忌惮的对象。“那又如何?”只要她一日有官家信任在,他们便一日无恙。
空濛苍白消瘦的脸上泛起一抹妖异的红,绿眼睛盛满笑意:“可你就快走了啊。你走了,不知会不会有人天天向官家进谗言,诋毁你与你的同伴?”官家信任你,却不信任你的同伴。若是谗言多了,谁能保证他不会对他们下手?
刘苏冷冷看着空濛:“想来,少傅不会是那个乱嚼舌根的人。”你可以试试,若你进谗言,会招致我怎样的报复。
虽在威胁,心不免沉了一下。决心摆脱水氏姐弟便向西蜀传信,叫阿越出海。战争叫她发觉自己并不适合战场厮杀,她很难接受别人的生命从自己手中逝去。但阿越是属于战场的,离开了战争,他就少了一半的灵魂。
两人互不相让地瞪视半晌,刘苏发觉自己处于下风:空濛可以不顾一切地对她发动攻击,尽管她不明白他的敌意为何如此深重;而她有着太多顾虑……
若是可以,她只想与羁言远离纷扰,在西蜀的深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惜,在她踏入江湖的那一刻,这条后路便不复存在。即便是她下大力气营建的兰坪寨,也是坚固堡垒,而非世外桃源。
估摸着到了刘苏回来的时刻,不见姑娘到来,羁言放下书籍,向琅嬛楼外走去。潋滟被他冷待半日,面上丝毫不见气恼,微笑着跟在后面。
“可成了?”羁言问的是刘苏互市之事。姑娘看起来目光沉郁,莫非是有了波折?
提及自家成就,姽婳将军笑起来:“成了!”她想说,我们可以回家了。然而空濛适才的警告袭上心头,她犹豫再三,压下了那句话。
潋滟跟在羁言后面走上前来,笑道:“姑娘很是能干。”
刘苏黑脸,你一副我阿嫂的语气,是几个意思?纵然晓得羁言不会对潋滟假以辞色,心里的愤愤不平仍是泛上来,叫他闻出了几丝醋味。
刘羁言拉着心情忽起忽落的姑娘回到临时家中,才慢慢对她解释:“潋滟是求我救空濛。”空濛被“底也伽”压下的寒毒爆发得越来越频繁,潋滟束手无策,唯有求助于“底也伽”曾经的主人。
他谆谆教诲:“莫要轻易答应他们什么。”你个傻姑娘,若是被他们哄骗了去,我该上哪里去哭?
刘苏脸一红,她今日就差点被空濛哄过去了。“她也是个傻的,我们又不是神医,能有什么办法?”
事实上,潋滟纠缠的只有刘羁言一人。但刘苏的“我们”极大地取悦了他。他一厢探着姑娘脉细,一厢笑道:“谁知道她是怎样想的?”顿一下,“我们多留一段时间,可好?”
她曾答应他,一旦互市榷场成功开设,便与他回西蜀。羁言对长安城的生活颇为抗拒,这是他第一次提出要多留一段时间。
刘苏的思绪几乎是不可控制地向无底深渊滑去,她不得不低头躲过他的目光,才能遏制住心中蔓延的黑暗,低声道:“好。”
可是,这样不正常的反应怎么可能瞒得过他?羁言揉着她发顶,佯怒道:“又乱想!我要留下,与别个没有任何关系,全是为了你这小没良心的!”
她丹田的隐患还没有眉目,他怎么舍得石渠阁丰富的藏书?更何况,潋滟向他提出一个交换条件,若是可行……
知道自己想岔了,刘苏讪讪笑着,又是打躬作揖,又是甜言蜜语,好容易才引得羁言一笑。两人高高兴兴,一同去厨下调弄美食。
西蜀,兰坪寨。
吴越展开刘苏写来的书信,有一些词句,她全用上了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读得懂的文字。这让他感到一丝不同寻常: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才让她用上了这样的手段?
知道读完全部,他意识到,由于官家的芥蒂,他与“正气歌”无法继续活跃在陆上。若是招致官家剿杀,非但“正气歌”本身难以存活,便是宋嘉禾连同兰坪寨的众人,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阿越,出海吧。杭州湾外,舟山群岛,此时仍是无主之地。去那里,开创你的事业。
写来这封信的姑娘会留下来,替他守护着后方。而宋嘉禾……他的母老虎,他的小疯子,他在丛林里捡到的姑娘——
“阿甜,你留下来。”任她苦苦哀求,他郎心似铁。海上艰险,他自顾不暇,根本无法保证她的安全。比起未知的将来,如今已初具规模的兰坪寨才是她的乐土——小白无法适应海上生活,而她离不开小白。
桃花眼泪水迷离,她没有接受过太多关于仪态的教导,此刻哭起来也是照着心意嚎啕,如受了委屈的幼童。“偌大村寨,你们都走了,只留我一个人!你怎么这样狠心?”
吴越耐心解释:“我们不得不走,有费藜她们陪着你,还有小白,不好么?”赶在她说出不好之前,吴越再三保证,一旦安顿下来,即刻回来接她。
宋嘉禾哭得累了,伏在小白背上抽噎着。小白目光不善地看着这个雄性人类,打量何处好下口。吴越默默叹息,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带上宋嘉禾,可……他总是无法坦然面对这个与老虎一同长大的姑娘。
心底最深处的秘密,终究无法向她开放。
他与她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尽管相互喜欢,最终还是会错过吧。相知是何等艰难,并不是谁都有刘苏那样的好运。这样想着,他甚至微微嫉妒起远在长安的姑娘。
吴越不知道,被他嫉妒的姑娘,正在承受着怎样的煎熬。
太子少傅用风轻云淡的神色,说着惊心动魄的话:“阿姊提出,他娶了她,她便救你。”
刘苏怒极而笑:“她对你的病且束手无策,何况是我?”她不知道潋滟竟提出如此无耻的交换条件,而羁言,竟瞒着她……
碧绿的双眼完成两弯月牙,胡人少年似是想到了极其有趣的事情:“‘底也伽’在我的血液里,而你的血液里有‘优释昙’。”药性都已不纯粹,最根本的那点效用却还在。
“底也伽”,拂菻国皇室与大祭司用来续命的灵药;“优释昙”,则是用来激发人体潜力的最好药物。
他们两个人,都备受自己体内药物的折磨。此时刘苏却愕然发现,唯一的解决之道可能就是对方体内的药物。而空濛显然早已知晓此事——不,这个法子,分明就是他想出来的!
刘苏咬牙:“这与你有甚好处?”苍白清秀的少年,在她眼中早不复昔日形象。她看不清他的心机与*,连做事的目的,也不甚分明。
世上,怎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空濛微笑,任何一个人,似他这般被病痛折磨近二十年,也会变成这样吧。他出生在楼兰故城阴暗的地底,一出生便染上了死亡的阴翳。地底的幽暗烙印在他的灵魂中,无论面上看起来多么平和温柔,实际都会在日日夜夜的病痛中,长成他这样罢……
“你告知我,潋滟算计岂不是落空?”我不愿意以阿言来换取生存的可能性,可你呢?于你而言,这桩交易并不会损失什么。反而是告知了我,若被我破坏,你也活不了多久了。
空濛瞧着自己惨白的手,瘦骨棱棱。他贪恋地用手心捕捉长安明亮的日光,平静的外表下,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疯狂:“唯有如此,阿姊才能不幸啊。”
阿姊不肯相信那人不再爱她了,她想要证明给你看。我只是推她一把,打乱她的计划。我失去了双腿和自由,阿姊她,也永远不要妄想得到幸福。
我是楼兰的王,纵然阿姊是公主,可也是我的子民。王者不幸,子民又怎能幸福?便是付出名为“生命”的代价,我也想要看到阿姊失去王、失去唯一亲人时,那巨大的痛苦。
“唯有如此,阿姊才能不幸啊!”
他没有说出这句话,只是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至快意地大笑。
而刘苏,在他的笑声中遍体生寒。
☆、第131章 爱别离
这一日是休沐日,偌大大明宫唯有官家一家子,连同数以千计的宦官宫人。外人仅太子少傅与姽婳将军,往日里与他们形影不离的水家姑娘与刘家郎君皆不在。
太子少傅突如其来的大笑引来宫人瞩目,只见他一指姽婳将军道:“将军真是……真是促狭……”一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
宫人意味深长地看刘苏一眼,回去忙自己得事情。刘苏被空濛凭空栽了个“逗他大笑”的罪名在头上,莫名冤枉。
空濛的眼睛像两颗绿玉髓,幽幽闪光:“他们去了曲江畔呢,你不去捉奸么?”他说得难听,引来刘苏一计白眼。
早上阿言出门之时,的确不曾告知她去向。之后,她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