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观淡笑道:“我发现这个观音像的底部虽然有些沉,但是头部也颇具分量。所以说尽管这个观音像看起来放得很稳,实际上只要桌子轻晃一下,观音像就会倒下。分明是典型的头重脚轻,不符合摆件的最大工艺特征。”

    “啪!”

    霎时,张老一拍大腿,点头道:“没错,就是这个不对劲。”

    “如果说这个观音像是普通的德化白瓷,那么也不算什么。但是大师的作品,应该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吧?”与此同时,王观继续微笑道:“大家都知道,何朝宗大师的作品jīng益求jīng,就算是一时失误把观音像的捏得头重脚轻,但是事后发现肯定会砸了重做,绝对不可能再在观音像背后印刻自己的名字。”

    “有道理……”

    众人纷纷点头,认定何朝宗绝对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不可能,东西不可能是赝品。”

    这时,大掌柜脸sè变幻无常,心里当然不信,或者说不想去信。

    “没说是赝品,只是有人把明代的几个观音像残片巧妙的废物利用,重新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摆件而已。”王观笑着说道:“严格来说,每个残片都对,但又不是真正意义的真品。所以我才说,这东西有妖气。”

    “嘴巴在你身上,你怎么说都可以。”大掌柜反驳道:“你看这个观音像整体浑然一体,线条十分流畅,哪里有半点拼接的痕迹?”

    “李大掌柜,是真是假你不会试一试吗?”

    就在这时,一个嬉笑的声音在门外传了进来。

    “是谁?”

    众人一怔,回头看了过去,只见站了七八个人,其中开口说话的却是个四十多岁年纪,身材有些发福的中年人。

    “岳不……岳大掌柜,你来我这里干什么。”

    一瞬间,李大掌柜叫了起来,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呵呵,李大掌柜,这就是你不对了,来者是客,难道你还打算把客人赶走啊?再说了,我也不是来看你的。”说话之间,发福中年人走了进来,笑容可掬道:“听说许多老前辈大驾光临,我们自然要过来问候一声。”

    “秦老、白老、张老、田老……”

    在岳大掌柜招呼的时候,门外的其他人也纷纷涌了进来,恭敬的向九个老人问发。

    不用多说,这些人都是古玩城中的老板、掌柜之类,张老他们浩浩荡荡的进入丰宝堂,肯定有人看见了,再稍微一提,消息自然就传开了。

    既然知道消息,那当然要过来拜望一下。不过,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过来拜望的。至少在几个老人之中要有人认识你,能够叫出你的名字。

    不然的话,你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你,那多尴尬啊。

    当然,另外还有句话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现在过来拜望的人,要么是实力雄厚的店铺老板,要么就是人脉极广的大掌柜。说白了,就是丰宝堂的竞争对手。

    李大掌柜的心情本来就很郁闷了,现在看见这些竞争对手出现,尤其是看到那个笑里藏刀岳不群……呃,就是岳大掌柜,他的心情自然更加不爽。

    一番寒暄,相互客套,好几分钟之后,才算是都打过招呼了。主要是人多,而且老人们的辈份极高,不能忽略任何一个。

    不过,贵宾室坐了十二三人本来已经够挤的了,现在又涌进来七八个,别说坐了,就是站起来也显得有些拥挤不堪。

    见此情形,岳大掌柜趁机说道:“诸位前辈,这里有些狭小,容不下大家,要不到我们宝山阁那边坐一坐?”

    “岳大掌柜,你说什么胡话。”李大掌柜闻声,非常不满道:“说我们丰宝堂狭小,你们宝山阁也大不到哪里去。”

    “宝山阁再小,容百八十人不成问题,你这里行吗?”岳大掌柜嗤笑道。

    “我说的是接待室,不是店面。”李掌柜哼声道,总算是没被气晕头,更加没有钻进岳大掌柜的套子中。

    同时,看见两人好像冤家对头一样吵嘴,旁边的一些人却没有什么动作,显然是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而且,大家也看得出来,两人吵嘴归吵嘴,更多的却是流于表面的意气之争,不是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死对头。

    何况,在这么多老前辈面前,也不用别人劝说,两人也注意分寸,只是相互顶了两句就偃旗息鼓了。

    不过,人多地方狭小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幸好丰宝堂几个贵宾室的房门是相通的,李大掌柜旁边贵宾室的房门开了,几个房间连通起来,就显得宽敞了许多。

    然而,在众人散开坐下来之后,岳大掌柜却狡黠笑道:“李兄,桌上摆着的观音像似乎不错啊,有什么来头么?”

    “这个混蛋,肯定是在明知故问。”

    霎时,李大掌柜暗恨,明白岳大掌柜的“卑鄙”用心。

    李大掌柜心里清楚,岳大掌柜等人肯定已经来了一段时间,想必听到了王观的分析评点,知道桌上的德化白瓷观音像有问题。现在岳大掌柜这样问,分明就是在恶心人。

    可是,就算知道岳大掌柜居心不良,李大掌柜却不能含糊应对。毕竟东西是丰宝堂的,如果真的有问题,伤害的可是丰宝堂的利益。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人在场,李大掌柜更加不能逃避现实。

    心念百转之中,李大掌柜把白瓷观音像拿了起来,在手中稍微掂量,他就知道王观说得没错,观音像真的是头重脚轻。不过头脚的重量差异极小,如果不是存心衡量,一般人肯定会直接忽略过去。

    此时此刻,李大掌柜没有意识到,自己把自己归类于一般人的范畴。打量片刻之后,他又把观音像放正,然后咬牙一推桌子。

    刹那间,桌子挪动,桌面上的观音像也随之晃荡起来,摇摇yù坠,眼看就要倒下了。不过在观音像倒下之前,李大掌柜手如闪电,一把观音像扶好,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然而,这个时候李大掌柜却高兴不起来,脸sè有些发白,心情非常不好。这个小小的实验充分证明了王观说得没错,观音像确实很有问题。

    或者有人觉得,这只是小问题,没有必要较真。是人都会犯错的,说不定这个观音像就是何朝宗的偶然失误。但是李大掌柜却非常清楚,这个借口只能安慰外行人,许多事情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
第253章 声名鹊起⑥牵着鼻子走
    李大掌柜心里敞亮,摆件重心朝下,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连普通的工匠都不会犯的错误,怎么可能指望一个享誉中外的瓷器大师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

    与其相信什么偶然,不如相信母猪也能上树。

    “看来,东西真的有问题啊。”

    就在这时,秦老摆头示意道:“老白,看到没有,我就说观音像不对劲吧。”

    “得意什么,又不是你看出来的。”白老嗤声道:“你只是感觉不对而已,但是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最后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给你们指点迷津,惭不惭愧啊。”

    白老不说还好,一说众人就反应过来,貌似事实真是这样。

    不仅是几个老人觉得惊奇,就连才来不久的岳大掌柜等人,也好奇的打量王观,心里在揣测什么时候行业内多了一个眼光这样厉害的年轻人了。

    “李墨……”

    突然之中,人群之中有人想到什么,轻轻叫了出来。

    “什么李墨?”岳大掌柜不解道。

    这时,旁边有人笑道:“我想起来了,他好像就是收藏李延珪墨的年轻人。”

    “啊,就是他呀。”岳大掌柜一听,脸上立即露出笑容,走了过去和王观握手,热情洋溢道:“小兄弟,久仰大名了,我是宝山阁的大掌柜,有空到我那里坐坐……”

    不仅是岳大掌柜,其他人也纷纷走了过来,握手、递名片、套交情。

    王观应接不暇,不过也在人群之中发现了一两个参加过龙虎山交流会的人,也难怪有人知道自己手里有李延珪墨的事情。

    也就是说,王观在本省的行内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毕竟对李延墨有兴趣的人肯定不少。就算不认得他的相貌。但是肯定听说过他的名字,或者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所以说,王观的名气。实际上是建立在李延珪墨上面的。

    然而,在今天之后,恐怕许多人要改变观念了。

    当然。大家突然变得这样热情,不仅是想要结交王观,买他的李延珪墨而已,同时也是在给李大掌柜一个台阶下。

    大家都能够看得出来,白瓷观音像确实有问题,但是没有必要揪住不放。做人留一线,rì后好相见。况且大家都是行内的人,肯定少不了互通有无的一天。

    再说了,就算是竞争对手。也有良xìng竞争和恶xìng竞争之分。岳大掌柜等人也不敢保证自家的店铺之中没有赝品的存在,现在笑话李大掌柜,指不定什么时候又被他笑话回来了。

    打人不打脸。嘲讽两句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一个分寸,真的撕破脸皮了。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要不然真翻脸了,都忙着相互攻讦,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所以大家很有默契的转移话题,给李大掌柜一个缓冲的时间。

    李大掌柜也不负众望,很快在打击中回过神来,勉强抑止受伤的心情,让员工把白瓷观音像拿了下去,然后走到王观身前,挤出一抹笑容道:“小兄弟目光独到,让人佩服啊。”

    不得不说,李大掌柜经历多了,多少有些拿得起,放得下。不然的话,也坐不上大掌柜的位置。打眼而已,在行业内非常正常,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看走眼过?

    不仅是自己,要不是王观的提醒,恐怕连几位老人家也差点看走眼了。

    李大掌柜自我安慰,看向王观的眼神十分复杂,有恼怒、迷惑不解、难以置信,以及几分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佩服。

    恼怒王观戳穿了观音像的玄机,迷惑他怎么看出观音像有问题的,更加不敢相信他年纪轻轻的就拥有这样厉害的眼力。

    至于佩服那就更好理解了,在收藏圈子之中达者为师绝对不是空口白话而已。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年纪再大,辈分再高的人,也不会得到大家的敬重。那么反过来也成立的,年纪再小的人,只要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一样受到大家的尊重。

    经过几次验证,李大掌柜自然不会怀疑王观的能力,看似客套的一句佩服,实际上也有仈jiǔ分的真心实意。

    “侥幸而已。”

    能力受到肯定,王观当然有些高兴,不过还是谦虚起来。不仅是因为东方文化的含蓄,更是因为在一帮老前辈面前,要是过于得意忘形的话,就是狂妄自大了。

    “王观,不要谦虚了。”

    这时,张老摆手道:“鉴定东西哪里有什么侥幸,看得出来就是本事。”

    “就是……”

    一帮人纷纷点头赞同。

    与此同时,苏虞眼眸微闪盈光,悄悄地靠近高德全,小声道:“这样就可以了?不用再检查了么?毕竟只是推测而已,又没有实际的证据……”

    “见微知著,重心不稳就是最大的证据。而且不管王观的推测是不是事实,只要知道东西有问题就足够了,没必要刨根问底。”高德全想了想,悄声告诫道:“你以后注意了,但凡有疑虑,看不准的东西,最好不要买。”

    苏虞半知半解点头,脸上若有所思。

    “这样说吧,在古玩行当之中,你觉得真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的,但是看出有问题的话,那么问题就很严重了。”高德全轻叹道:“我们鉴定东西的时候,一般是采用反推论证的办法。先认定东西是赝品,再慢慢的找出驳斥的证据,最终才确定是真品。期间只要是有一点不对,那么就可以全盘否定了。”

    说到这里,高德全看了眼苏虞,轻微笑道:“是不是觉得有些武断了?”

    “没错。”

    苏虞点头,迷惑不解道:“最多是有争议而已,为什么要认定是假的呢?”

    “古玩不比其他,有争议说明它不真,你愿意收藏一个不真的东西吗?尤其是这件东西价值几百万的时候,更需要慎之又慎。”高德全摇头道:“没有办法,说起来这也是整个行业的风气,真品少,赝品多,怎么怀疑也不为过。”

    就在高德全感叹的时候,一旁的岳大掌柜也不寂寞,趁着李大掌柜和王观说话的空隙,不断的游说张老等人到他的宝山阁去喝茶小坐。

    岳大掌柜和田老的关系不错,被他劝说了几句,就有些意动起来。所以田老沉吟了下,就笑道:“宝山阁这个名字取得好,遇宝山怎能不入。”

    听到这话,岳大掌柜自然是喜形于sè,急忙站起来要引请老人们过去。然而,李大掌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轻易就发现了岳大掌柜“挖墙脚”的行为。

    “该死的岳不群……”李大掌柜很生气,心里暗骂,又瞪了岳大掌柜一眼,然后连忙阻拦起来,笑呵呵道:“诸位前辈,你们还没有看完东西呢,怎么这样快就走。”

    “小李呀,你这里的东西虽然不错,但是好像没有合我们心意的。”田老淡笑道,也给李大掌柜留下了颜面。

    毕竟,刚才李大掌柜拿了四件东西上来,其中两件是真品,可惜品相不好,老人家们却看不上眼。至于剩下的两件,一件是仿品,另外一件东西更不知道是仿品还是赝品。反正,这些东西都给老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对此,李大掌柜心里有数,所以更加急于挽回印象。不然的话,老人们在这里空手而归,却在另外的店铺买了东西,岂不是说明丰宝堂稍逊一筹?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况且现在已经涉及到丰宝堂的声誉问题了,李大掌柜怎么可能退让?

    所以李大掌柜一边阻拦老人们,一边开口道:“诸位前辈,你们等一等。前段时间我们丰宝堂收了一件珍稀瓷器,是清三代官窑的jīng品,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清三代官窑,就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御窑瓷器。这三个时期的瓷器,无论质量、数量都为前代不可比拟,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样说,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瓷器是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也是最后的辉煌。

    在这三代之后,由于清朝国力衰落,再也烧造不出百里挑一或是独一无二的jīng湛珍品了。况且这些jīng品瓷器,经历了改朝换代、战争和解放后的运动,流传至今相当不易,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大家自然非常感兴趣。

    所以,张老等人听到这话之后,立刻坐下来不动了。

    与此同时,张老畅笑起来,有几分责怪道:“小李呀,真不容易啊,你终于舍得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了。”

    此时,王观心里暗笑,有个成语怎么来说来着?对了,就是老谋深算,用来形容张老等人非常的合适,一点也不为过。明明是张老等人故意招摇过市,引得岳大掌柜他们过来,对李大掌柜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然而现在到了张老口中,却成了李大掌柜故意藏着宝贝秘而不宣,不让他们鉴赏。不过也不能怪张老等人使这种小手段,主要是朱大先生的事情不好明察,那么只好暗访了。而且,暗访也要有一些技巧,不然知道张老等人的来意,谁会愿意主动配合?

    不过现在看来,李大掌柜已经上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张老等人牵着鼻子走,不是配合胜似配合了。
第254章 声名鹊起⑦骑虎难下
    对此,李大掌柜浑然不知,一门心思想着,不能在岳大掌柜等人面前丢了丰宝堂的面子,所以拦住张老等人之后,立即转身出去拿东西了。

    这个时候,张老笑容可掬,有些好奇问道:“小岳,小李要去拿压箱底的东西出来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要知道同行是冤家,谁收了什么好东西,各个店铺的大掌柜心里肯定有数。

    果然,听到了张老的询问,岳大掌柜嘿嘿一笑,故意轻描淡写道:“诸位前辈不要听他胡吹,就是一个块瓷板儿,算不得什么珍品。这样的东西,我们宝山阁也有。”

    岳大掌柜的本意是最后一句话,但是张老等人却比较关系前面的内容。

    “瓷板画?”张老一怔,沉吟道:“什么时期的东西?”

    “乾隆年间粉彩柳荫八骏图瓷板画!”

    与此同时,李大掌柜高声叫道,然后与一个员工小心翼翼的把一块一米多长,六七十厘米宽的玻璃板块抬了过来,再轻轻放在桌面上。

    “什么,柳荫八骏图?”

    刹那间,偏爱书画的白老坐不住了,急忙走了过去,低头打量起来。只见玻璃板块实际上是一个保护罩子,里面平放了一块瓷板画。整副瓷板以黄釉铺地,且其釉质莹润,上面画了八匹马在柳荫下嬉戏的情景。

    在瓷板画的左上角,还有横书“柳荫八骏图”五字,以及一方一椭圆的两枚印文。印中的文字相同,白老一看,就顺口念了出来:“乾隆御览之宝!”

    然后白老继续打量瓷板画,片刻之后仔细分析道:“八骏图境界隽秀,视野开阔。而且空间的质感极强。看模样好像是郎世宁的作品。”

    “郎世宁的柳荫八骏图,真的假的?”

    这个时候,几个老人连同各个店铺的大掌柜。也纷纷围了上去观赏起来。

    要知道,八骏图在古代的绘画中,属于一个大的主题。八骏。就是指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在古代,骏马不仅属于交通工具,更属于战略物资,加上神话传说,所以深受世人的喜爱,也让骏马图成为经久不衰的题材。

    古往今来,许多画家都画过八骏图,但是在乾隆年间,画马画得最好的人。大家公认的就是不远万里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郎世宁了。

    一时之间,整个桌子被围得水泄不通,王观也不好往里面挤。站在外头又看不到瓷板画的情况。只好无奈回到座位上等待起来。

    不过,王观也有些迷惑道:“德叔。郎世宁我知道,好像是意大利人,在康熙年间来到中国,历任康、雍、乾三朝,是有名的清代宫廷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很多,而且擅长画马我也清楚,不过怎么还有瓷板画呀?”

    “怎么就不能有瓷板画?”高德全反问一句,然后笑道:“这东西就跟缂丝作品差不多,也可能是先有的原本,后有的摹本啊。”

    王观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有些钻牛角尖了。

    “况且在乾隆年间,正是粉彩取代五彩的一个转折点。用粉彩烧造的瓷板画,价值也不低于原本的图画。”高德全微笑道:“当然,也要看瓷板画烧制得怎么样,如果品相非常完美的话,说不定价值更高。”

    “这倒是没错。”王观点头道:“以名工制瓷,名手绘画,又是官窑瓷器,如果是真品,应该价值五六百万吧。”

    “五百万保底,竞争的人多的话,破千万也不稀奇。”高德全说道,看着被围得密不透风的桌子,也有几分见猎心喜了。

    “这个……”

    就在这时,苏虞有些迷惑道:“高叔叔,在古代就有瓷板画了么?我还以为是现代的艺术家才想到在瓷板作画的呢。”

    “瓷板画很早就有了,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不过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应该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先在平整光洁的坯板上作画,再经高温烧制所成。”

    高德全微笑解释道:“开始的时候,瓷板画只是一些装饰的东西,用来镶嵌在墙壁上,形成类似壁画的图案。不过后来就逐渐成为一个dú ;lì的品种,尤其是到了清末民初,瓷板画几乎成了达官贵人家中必备之物。”

    “其中,众多的瓷板画以晚清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作品最受欢迎,堪称是可以与清三代官窑瓷器比拟的珍品。”说到这里,高德全也有几分感叹道:“可惜呀,好东西总是极少,存世量不多,我也没有见过几次。”

    “真是好东西啊!”

    就在三人闲聊的时候,却听白老赞叹不已,不停的赞赏道:“你们看这画工多么的jīng湛,柳树迎风飘拂,枝叶描绘jīng细逼真,山石层次感强烈。而柳下的八匹骏马,或立或卧,三两为伴,结伴觅食嬉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我敢肯定,在瓷板上作画的人,必然是高手。可能是当时的名家描摹,也有可能是郎世宁亲自在瓷板上绘的八骏图。”

    白老惊叹起来,赞不绝口道:“整幅画采用写实的手法,以及sè彩的深浅、明暗的对比,突出了八骏神采动人,肥壮圆润的华贵之气。瓷板中西洋绘画的艺术气息浓厚,构图远近安排得当,使得画面起伏富有韵律,是宫廷绘画的完美jīng妙之作。”

    “这样看来,真是郎世宁的作品。”

    有人附和起来,旋即埋怨道:“小李,有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不早说,藏着掩着是不是觉得我们买不起啊。”

    “瞧您老说的,您老要是买不起,那么全国也没有几个人买得起了。”李大掌柜心里有些得意,连忙赔笑道:“不过,这东西才收上来不久,打算用来压堂的。”

    压堂,就是所谓的镇店之宝,一般不会轻易出手。

    当然,压堂也有真压堂和假压堂之分。真的压堂之宝,相当于店里的招牌,不管多少钱也不会出让的。但是假压堂,就是店家提价的一种手段了。

    显然,这个瓷板画就是后者。

    “赵老,这瓷板画也不算多好。”

    与此同时,岳大掌柜有些酸溜溜道:“您到宝山阁去,我们那的压堂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才是真正的稀世珍品。”

    “我们店的清康熙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要比他们的东西还要好。”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官窑瓷器虽然不错,但是比不上我们店的枯树栖鸟图梅瓶,那可是南宋官窑的珍宝。”

    “我们店有元青花,以及枢府釉……”

    刹那间,其他大掌柜也不甘示弱,纷纷炫耀起来。然而,他们却是没有看见,这个时候几个老人嘴角泛起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旁边,在高德全的暗示下,王观拿出手机飞快的记录。

    一会儿之后,高德全悄声问道:“好了没有?”

    “行了。”王观扬了扬手机屏幕,轻轻笑道:“还是老前辈高明呀,与其我们自己打听,不如他们自己爆料。”

    “知道就好。”高德全轻声道:“朱大先生出手,必然就是jīng品名瓷。如果真的有他的赝品流入市场,最大的可能xìng就是各大店铺的压堂之宝。”

    各大店的镇店之宝,一般比较机密,而且数量不定,不是随便能够打听出来的。本来以为需要费一番周折才能套出来,没有料到大掌柜们自己就透露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只要一个店一个店的探访,一件一件的察看,就能够知道有没有朱大先生的赝品夹在其中。

    各个大掌柜自然没有留意到王观的动作,特别是李大掌柜,现在十分得意,一时之间也有种斗宝的冲动。当下,李大掌柜也没有多想,就笑眯眯道:“诸位,你们要是觉得自家的东西好,就拿来比一比呗。反正九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都在这里,恰好可以请他们作为评判。”

    听到这话,许多人迟疑起来。

    然而,作为李大掌柜的冤家对头,岳大掌柜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退缩,反而非常有自信的开口道:“比就比,谁怕谁。等着,我就拿东西过来。”

    说话之间,岳大掌柜扬长而去,看来真的打算和李大掌柜分个高下。

    见此情形,轮到李大掌柜表情微变了,他突然想起来,宝山阁的压堂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的价格毫不逊于粉彩柳荫八骏图瓷板画。相反严格来说,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历史悠久,前者要比后者更胜一筹。

    “该死的岳不群,估计就是算准了这点,才会答应得这样爽快。”刹那间,李大掌柜在心里破口大骂,有些后悔莫及。

    就在这时,张老眼睛一亮,正打瞌睡呢,就有人送上枕头,真是意外之喜。

    这么好的机会,张老自然不会放过,急忙笑道:“小李,你这个提议好。今天我们一帮人到古玩城来,就是想买点好东西。不过人老了也有些jīng力不济,懒得一家家店铺逛下去了,你们能把东西送来最好。”

    “是啊,你们也不许敷衍了事,都把最好的东西拿过来,我们要打分的。”秦老也趁机帮腔,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旁边的老人也配合默契,纷纷的开口催促。

    有种情况叫骑虎难下,一帮大掌柜才叫喊着自家的东西不比瓷板画差,现在在张老他们的挤兑下也不好改口,只得出去张罗起来。
第255章 声名鹊起⑧感觉有些不对
    /div》

    霎时,一帮大掌柜纷纷走了,就显得贵宾室宽敞许多。

    王观感觉很惊奇,忍不住悄声笑道:“德叔,李大掌柜和岳大掌柜该不是几个老前辈的托,得到张老他们的授意在演双簧。”

    “很有可能。”高德全轻笑起来。

    与此同时,张老笑呵呵道:“小李,过来帮忙挪下桌子,摆一个展台好放东西。”

    “得意忘形了。”李大掌柜心里后悔,却没有办法开口拒绝。开口拒绝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东西不如人,所以在张老的招呼下,李大掌柜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乖乖的叫唤店里的员工过来帮忙搬桌子。

    时间不大,几方桌子拼在一起,再铺上一层红布,就成为一个简易的小展台。这个时候,那些大掌柜也带着东西过来了。

    看每个大掌柜小心翼翼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