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瓷瓶真的不错,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特别是釉层丰润,釉sè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好像翡翠一样。”

    王观赞叹不已,随即伸指轻弹瓶口,就听到清脆悠扬的声音:“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不愧是有瓷器之花、瓷中之宝美誉的龙泉窑jīng品瓷器!”

    王观刚开始说的时候,大掌柜的笑容满面,可是听了两句之后,就发现不对头,等到王观把话全部说完,他干脆一脸惊愕,完全没有笑容了。

    好半响,大掌柜回过神来,有些不死心道:“小兄弟,你没有弄错吧,我这个可是湖田窑的影青……”

    “大掌柜,这个不是影青。”王观摇头笑道:“宋代的湖田窑的影青釉灰用量较多,透明度特别好,形成了一层纯净明澈并富于sè调变化的硬青釉。不过,由于工艺的限制,高温烧造的时候容易在釉面上产生大量气泡。在冷却的时候,气泡就会形成大小不同的棕眼。可是我却没有从这个瓷瓶上看到这些特征。”

    “还有就是这个胎体,一般来说,用厚釉说明胎质不行……”

    一时之间,王观娓娓而谈,把湖田窑青白瓷和龙泉窑青瓷的工艺特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和手上的瓷瓶仔细的对比印证,极具说服力。

    “这年轻人的眼力非凡啊。”秦老见状,有几分羡慕的看向张老,轻声道:“东峰,小伙子是你带出来的徒弟?”

    “是就好了,可惜是老钱的门生。”张老摇头道,语气有几分遗憾。

    “令希兄的门生,难怪对于瓷器这样了解。”

    旁边几个老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示理解。毕竟钱老本身就是在国内享誉盛名的陶瓷鉴定大师,所谓名师出高徒,他的门生有这样的本事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明白这些老朋友的想法,张老摆了摆手,忍不住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我刚才在开玩笑,据我所知,那个小子真的只是跟着老钱学了几个月时间而已。”

    “什么?”

    众人一惊,然后田老眼珠子一转,轻笑道:“东峰,你少来唬我们,说不定人家在跟随令希学习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

    “没错……”

    其他人纷纷点头,觉得这样才比较合理。

    “可能吧。”

    张老不了解具体情况,自然不怎么确定。

    然而,旁边的高德全却十分清楚,在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开口道:“诸位前辈,你们可能料想错了。虽说王观在进入集古斋之前,确实是有点基础,但是基础非常薄弱,相当于才入行的新手。”

    “你的意思是说,他对古玩瓷器的鉴赏能力是在这几个月才突飞猛进的?”

    刹那间,众人情不自禁摇头,眼中带着惊疑之sè,很想相信这个事实。

    “别说诸位前辈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就是钱老和我都难以置信。”高德全苦笑道:“平时看不出来,但是他真的是每天都在进步,每隔一段时间,总会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你们可能不知道,朱大先生的赝品,就是他率先发现的,然后托我向同行们示jǐng……”

    “真的?”

    看见高德全认真点头,几个老人相互看了眼,也觉得他没有必要欺骗大家,顿时对王观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后生可畏啊。”

    一个老人有几分感叹,不管高德全所说到底是不是事实,但是想到王观这样年轻,就算是从小学习古玩鉴定的人,也未必有这样的实力,所以自然给予了很高的肯定。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与此同时,大掌柜心里也有类似的感慨,悄悄地看了眼王观,第一次觉得四十多岁的自己老了。

    不过,王观却没有那么感叹,看完东西之后就笑道:“东西不错,可惜瓶盖好像是后配上去的,有些松动了……”
第250章 声名鹊起③这东西有妖气
    说话之间,王观把盖子安放回瓶口,然后手指一动,就听到盖子和瓶口摩挲的声响,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没错。一般情况下,原配的瓶盖与瓶口应该是很严密的,尤其是这种jīng细的瓷器,做工更是严谨jīng密,绝对不会出现盖口松动的情况。

    见此情形,张老根本不用再找借口,直接摇头道:“小李,这东西不怎么样,我们就不看了,你收起来吧。”

    与此同时,田老也皱眉道:“小李,俗话说事不过三,你都拿了三件东西上来,都没有一件让我们满意,再这样的话,我们就走了。”

    “没错,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到别的店铺看看,指不定能够淘到合心意的宝贝。”秦老也开口道,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

    “诸位前辈,你们稍微一下……”

    这个时候,大掌柜有些急了。虽说很希望他们离开,但是不希望他们这样就走。这话看起来自相矛盾,实际上却很有深意。

    张老等人浩浩荡荡而来,大掌柜不知道他们的用意,肯定是觉得压力倍增,心里自然希望他们尽快离开。可是现在感觉他们真的是来看东西的,大掌柜心里一安,自然改变了想法。开门做生意的,哪里有把客人外往推的道理。

    况且大掌柜也清楚,这些老人家都是不差钱的主,花几百万买一件东西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东西能够入得了他们的法眼。

    所以,这个时候张老等人要走,大掌柜反而想拼命阻拦了。何况,听听几个老人是怎么说的:丰宝堂没有好东西,所以要去别的店看看……就冲这一句话。大掌柜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这样离开。这已经不是生意的事情了。而是关系到丰宝堂的声誉问题。

    这些老人家影响很大,只要随便一歪嘴,恐怕对丰宝堂来说就是个不小的打击。说不定丰宝堂的竞争对手还会趁机散布什么流言蜚语,那事情就更加严重了。对于有心把丰宝堂做大做强的大掌柜来说,绝对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

    “诸位。等我两分钟。”

    大掌柜心中一急,抱着龙泉窑青瓷瓶下去,一会儿之后又风风火火回来,把一个非常jīng致的锦盒搁在桌面上。

    这个时候,大掌柜表情十分自信,伸手示意道:“小兄弟,我不多说了,你自己看吧。这件东西,不是我吹嘘。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这话大掌柜已经说了好几次,王观自然不会当真。不过从大掌柜的慎重态度看来,这应该不是普通的东西。

    王观若有所思。小心翼翼的打开锦盒。低头一看,眼睛顿时一亮。只见锦盒之中平放着一座白瓷观音摆像。观音造型生动,体态丰盈,面庞俊美,超凡出俗,神态慈祥静穆,衣纹深柔洗练,线条潇洒流畅,好像真人一样栩栩如生。

    “德化白瓷观音像。”

    王观看了一眼,忍不住惊叹起来。

    “小兄弟好眼力。”

    大掌柜由衷赞许,然后继续示意道:“拿出来摆正,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王观闻声,立即小心的把观音摆像在锦盒中取出,平稳的摆放在桌面,然后轻轻的退开两步。刹那间,一抹烛光映照在观音摆像的身上,使观音显得愈加质地滋润莹厚,晶莹如雪,美如脂玉,令人百看不厌。

    “小李,终于舍得把好东西拿出来了。”

    与此同时,旁边几个老人看了,纷纷满意点头。当然,只是初步印象而已,不至于让他们多么震惊,所以继续稳如泰山的坐着旁观。

    不过,坐在另外的一边的高德全眼尖,依稀就看到观音像的后背上好像是镌刻了印记,当下连忙开口道:“王观,背后有款,看看是谁的东西。”

    “何朝宗印!”

    在高德全的提醒下,王观绕走两步看到观音像背后来印记,顺口念了出来。

    “何朝宗?何朝宗的观音像?”

    一瞬间,三四个老人好像坐不住了,想上去看个究竟。然而张老却把他们扯了回来,摇头道:“大家淡定,何朝宗的东西很多,先让王观看看是不是真品。”

    “张老,我这个绝对是何朝宗的真品观音像。”大掌柜叫屈道,可惜他的话可信度不高,根本没人理会,这让大掌柜感觉很受伤。

    与此同时,苏虞扯了下高德全的衣袖,小声问道:“高叔叔,何朝宗是谁?听说这个观音像是他的东西,大家好像很激动。”

    “是有些激动。”高德全笑道:“你不知道,何朝宗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德化白瓷工艺大师,他塑造的观音佛陀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稀世之宝,甚至让当时的人们不惜以万金争相购买。”

    “这么厉害?”苏虞有些怀疑。

    “当然。”高德全肯定点头道:“要知道,何朝宗的创作态度严谨认真,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让他自己满意的作品,才在背部钤盖印章。所以,印有他名字的作品极少,而且每件都形态不同,属于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那张爷爷怎么说何朝宗的作品很多?”苏虞有些迷糊了。

    高德全笑道:“东西好,仿品赝品自然多。”

    “明白了。”苏虞轻轻点头,纤手托着jīng致的下巴打量桌面上的观音像,小声说道:“东西这么漂亮,应该不至于是赝品吧。”

    “这个难说,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高德全微笑道:“先让王观上手鉴赏,再听他有什么看法。”

    这个时候,苏虞没再说王观行不行的话了,尽管嘴上不说,她心里却隐约承认,王观的能力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与此同时,王观也挽起了衣袖,小心的握起白瓷观音像,认真细致的打量起来。

    乍看之下,观音像就已经非常完美,现在仔细打量,王观更加觉得这件东西的确很难得。整个观音像为了追求仿真效果,衣褶线条皆呈弧线,头发丝丝毕现,海水纹纹路jīng细,体现了何朝宗大师高超的手艺。

    当然,观音像的造型,以及工艺的雕刻,只是鉴定真伪的手段之一。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观音像的瓷质与釉料。

    毕竟根据史料记载,何朝宗大师为了制作出最好的作品,非常注意原材料的jīng选。他所用的瓷土和釉药,都是经过jīng心挑选出来的优质材料。所以他烧制出来的瓷像,瓷胎致密,透光度极好,质感xìng强,sè泽光润明亮,有凝脂似玉的美誉。

    这个时候,王观迎光打量瓷白观音像,果然立即看见一抹晶莹光亮,好像rǔ白sè象牙,又如凝脂冻玉般的光泽。这种白sè,稍微有些淡黄,质感非常丰富,所以在当时极受欧洲人的欢迎,甚至将其称为中国白。

    这种白sè,也只有明代才能够烧造出来。到了清代或者民国以后,由于原材料的比例和配方发生了变化,釉sè在白中微闪青sè,尽管仍然光润明亮,但是与明代已经截然不同了。

    所以,根据这几个特点,王观已经有七成的把握可以肯定这是真品。

    不过,出于谨慎的心理,王观又继续打量观音像后的款。只见观音像背后的何朝宗印四字款,隐隐约约,不是十分清晰。这个倒是十分符合何朝宗作品的特征。

    要知道鉴别是否大师之作,不能只是根据印鉴而定。而且,真正的大师印鉴反而常常显得模糊不清,如果遇上十分清晰的印鉴,那么更加需要小心提防。所以,看到了这个观音像上模糊隐约的印记,王观反而松了口气,又多加了一成把握。

    之后,就是看观音像的胎体了。

    不要看这个观音像整体的品相很好,看起来完美无缺,实际上在观音的后背以前底部却有少许裂隙,也就是所谓的窑裂。这是由于古代烧制技术不如现代,所以出现一些窑裂是属于正常的情况。王观看见了,也没有大惊小怪,反而透过窑裂观察胎体的质量。

    德化白瓷的胎体非常致密,王观拿出高倍放大镜出来打量,发现胎体上有微小的颗粒,也符合时代的工艺特征。

    当下,王观满意点头,觉得有仈jiǔ成把握认定东西是真品,就准备抬头发表自己的见解之时,忽然心中一动,悄悄地打开了特殊能力凝神观望起来。

    刹那间,一抹明黄sè的宝光映入眼帘,更让王观心情舒畅,觉得自己没有看错。可是等他定睛再看的时候,却惊愕的发现这片明黄灿烂的宝光,竟然呈现出不规则的状态。

    这一瞬间,王观愣住了,半响之后才恍惚回神,急忙观察打量,把整个观音像研究透彻,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观,你看好了没有,东西到底怎么样?”

    与此同时,王观不同寻常的表情,也引起了张老的关注,然而等了两三分钟,看见王观依然在专注研究观音像,他忍不住开口询问起来。

    听到张老的声音,王观这才渐渐清醒过来,收了特殊能力之后,看了眼众人,神态有几分迟疑不决。

    “王观,你是怎么看的,快给我说说。”张老催促道。

    “是啊,放心大胆的说,就算错了也没有关系。”旁边的老人家也纷纷鼓励起来。

    “这东西,我看不准。”

    王观有些为难,不过还是据实道:“好像有妖气……”
第251章 声名鹊起④推论
    在古玩行话之中,看不准,看不好,就是东西不对的意思,只不过碍于东西主人在场,所以说得比较委婉而已。

    至于妖气这个词,也不是随便能用的,它是泛指后仿品和作伪品,为了做旧而残留下的sè、泽、光。这种人为的假象,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xìng,所以称为妖气。

    所以,听到王观说这德化白瓷观音像有妖气的时候,众人下意识的认为,他想说这东西是仿品,或者赝品。

    与此同时,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大掌柜整个人就像是炸了毛似的,跳脚道:“有妖气?哪里有妖气了?我这个绝对是何朝宗的真品。”

    “小李,别急啊。”秦老急忙劝说起来。

    “秦老,这东西多么珍贵你又不是不清楚,叫我怎么能不急。”大掌柜疾步走到桌前,把观音像拿起来反复打量,然后瞪着王观道:“你说,东西妖在哪里?明明很好呀,我怎么没有发现不对的地方……”

    “小李,你先冷静下来,关心则乱,心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田老皱眉道。

    “田老,我现在非常冷静。”大掌柜大声说道:“我只不过是在向他请教,想知道这东西到底哪里不对而已。”

    “瞎扯,你现在又叫又吼的,是向人请教的态度么。”张老吹胡子瞪眼,然后站了起来走到桌前,伸手示意道:“东西给我,你一边待着去。”

    顿时,大掌柜好像蔫了的茄子,垂头丧气的把观音像放了下来。不过,他也没有离开,就站在旁边看着张老鉴赏。

    这时,张老拿起观音像仔细的打量,反复观察几分钟,然后眉头一皱。招手道:“老田。你也过来看一看。”

    “咦!”

    众人一惊,都觉得十分奇怪。要知道以张老的鉴赏能力,应该很容易看出一件东西的真假来,根本没有必要再叫别人了。现在叫人,说明张老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所以想找人参谋。

    对此,众人自然觉得非常吃惊,所以田老连忙走了过去,小心从张老手中接过观音像。然后极为慎重的端详起来。

    一开始,田老眉头皱得厉害,过了片刻就有些放松,可是几分钟之后,马上又皱起来了,眉头几乎拧成了川字。到了最后,田老轻轻摇头,与张老小声探讨两句。就回头叫道:“这东西似乎有些稀奇。大家都上来看看吧。”

    实际上,几个老人都有些好奇,甚至心痒难耐,现在听到这话,哪里还坐得住,纷纷起身走来把桌子围得水泄不通。之后,两三人同时观看观音像,旁边的人也没有闲着。看到有空隙就伸手拿出放大镜在观音像身上比划。

    一时之间,观音像身上都是放大镜,从头到脚都没有空余的地方。

    与此同时,高德全轻声问道:“王观,你到底看出什么来了?”

    “不好说,我也不知道对不对。”王观皱眉道,不是他存心要卖关子。主要是这事真的十分蹊跷,没有根据的话,就算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阿德,也你来看下吧。”

    就在高德全想要追问的时候,张老等人也看得差不多了,也把他叫了过去。适时,他只好放过王观,带着一肚子疑问走过去察看观音像。

    在高德全研究的时候,张老等人回到了座位,或是若有所思,或是皱眉苦想,或是胸有成竹,反正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同。

    见此情形,大掌柜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好像听取宣判的囚徒,很想知道最终结果,又害怕听到不利的消息。这种提心吊胆的滋味,非常的难受,相当于一种煎熬。

    “诸位前辈,我这东西有什么不对吗?”大掌柜问道,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发觉,他的声音已经发颤了。然而却没有人回应他,期间倒有一两人老人想要说话,发现旁边没人开口,也狐疑的继续保持沉默。

    大掌柜心中一颤,有些哀求道:“秦老,就算是死,也要让我知道理由啊。”

    “这东西……怎么说呢。”秦老左右看看,皱眉沉吟道:“工艺、造型、胎质、款印都对,符合何朝宗作品的特征。可是……”

    “可是什么?”大掌柜惊心问道,最怕的就是这个可是。

    “可是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秦老迷惑不解道:“问题是,到底哪里不对,一时半会的我也说不上来。”

    “啊!”大掌柜傻眼了,急切道:“秦老,您可是鉴定大师呀,怎么可能说不上来。”

    “废话,又我不是专门玩瓷器的。”秦老瞪眼道:“你去拿个文玩核桃、牙角木雕之类的玩意给我看看,就知道我能不能说得透彻了。”

    “秦老,是我嘴笨,您别往心里去。”大掌柜急忙赔笑起来,然后珠珠子转溜道:“秦老,不是我说,您该不会是先入为主了吧,听信了小兄弟的话,所以才觉得东西不对。”

    “小李,你觉得我是那种容易被人左右的人吗?”秦老有些不快。

    “你不是容易被人左右,而是多疑了。”

    这时,不等大掌柜回答,旁边就有个老人摇头道:“你们都是犯了疑心病,我就不觉得东西有什么不对的,反而感觉很不错,是德化白瓷的jīng品。品相jīng美,不愧是大师作品。”

    “白老,您说得太对了。”大掌柜一怔,然后喜出望外。

    “老白,不是我们疑神疑鬼,而是东西真的不对头。”与此同时,张老皱眉道:“瓷器和古籍书画不一样,光看外表是看不出来什么东西来的。”

    “什么话,谁说古籍书画只看外表了?”白老气呼呼道:“还有纸质、作者的款印、各种题跋、鉴藏印记、质地、尺寸、装潢等等等等,比瓷器复杂几十倍。”

    “就是由于太复杂,让你不能分心兼顾其他,所以鉴定瓷器就弱了点。”

    张老有什么说什么,也不怕白老更加生气。毕竟十几年的交情了,不可能因为几句不中听的话而翻脸。

    “哼,你玩杂项的,学得杂,更加难jīng通,说不定还不如我呢。”白老反驳起来。

    “我不和你吵。”

    张老摆了摆手,然后转头问道:“王观,你感觉观音像哪里不对?”

    “能说吗?”王观小声问道,毕竟大掌柜在这里,让他多少有些顾忌。说东西不对,已经让大掌柜急得跳脚了,再当面分析,岂不是跟打脸差不多。

    “说,有什么不能说的。”张老大大咧咧道:“反正这里又没有什么外人,你看出什么就说什么。你说是吧,小李?”

    “是……”大掌柜苦笑起来,没胆子敢说不是。况且,他也想知道,王观、张老等人,到底觉得观音像哪里不对。

    有了张老的话,就好像有了尚方宝剑,王观也没有了顾虑,直言不讳道:“这个东西,我觉得好像是拼凑起来的。”

    “咦!”

    众人一怔,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大掌柜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小李,你笑什么?”张老皱眉道。

    “张老,我是在笑小兄弟是不是一时糊涂了。”大掌柜拍拍胸口,心有余悸道:“我还以为他要说什么呢?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个……”

    大掌柜轻轻摇头,耐心解释道:“小兄弟,难道你不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由于技术的限制,就算瓷塑佛像采取模制工艺,但是坯体脱模一般被分解为头部、身体和底座三个部分完成。而且每个部分又被分别切割成前后两个片块,最后才把片块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塑像。”

    “所以说,如果发现佛像是一个完整无缺的模制作品,那么肯定是现代赝品无疑,只有拼起来的才是对的。”说话之间,大掌柜十分肯定道:“不过,我这个何朝宗观音像,无论是从哪个方面鉴定,都符合时代的标准。绝对不是现代赝品,更不是清代民国的仿品。”

    “可是,我也没说是现代赝品,或者清代民国仿品啊。”王观说道,一脸无辜的表情。

    “什么?”

    一帮人感到一阵错愕,王观这话才没说多久,不至于立刻遗忘了吧?这种事情,说轻了是见风使舵,说重了就是两面三刀,很让人瞧不起的。

    不过,在大掌柜鄙视的目光下,王观很快开口解释道:“我只是说这东西有妖气,非常的古怪而已。况且,我说的拼接,可不是指制作时候的连接,而是指老胎新釉。”

    所谓的老胎新釉,说白了就是将窑址捡到的废品重新上釉,再入窑烧造。做工好的话,也能够以假乱真。

    “不可能……”一瞬间,大掌柜摇头晃脑,下意识的反驳起来。

    与此同时,张老问道:“王观,你这样说,有什么证据?”

    “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可以推理出来。”王观说道,在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反过来推论过程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推理?”

    张老饶有兴趣道:“你怎么推理?”

    “很简单。”

    这个时候,王观走到桌前,在观音像上比划道:“我觉得,这个观音像其实是由四个部分的老胎残片接凑而成的。其中,头部到后背三分之一的地方,就是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刻了何朝宗印的这一片。第三部分就是前面的整个身体,以及一直到与底部连接的这一大块。第四部分不言而喻,就是底座这一团了。”

    “口说无凭,你有什么证据?”大掌柜大声质问起来。
第252章 声名鹊起⑤细节决定成败
    “证据肯定也有,就怕大掌柜不肯相信,也不舍得而已。”

    这个时候,王观耸肩道:“在古代开始制作观音像的时候,用合模制作,模子的连接处,必然留有挤压瓷泥调整的痕迹。不过这个是用老胎残片拼接起来的,那么在内部连接的地方肯定也有磨接的痕迹。”

    “你的意思是让我把东西打碎了察看?”与此同时,大掌柜脸孔通红,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被气的,反正表情慢慢的yīn沉下来,冷笑道:“就为了你这个毫无道理的推论,让我把价值几百万的东西摔了。真这样做了,是你蠢,还是我笨?

    “谁说是毫无道理的推论。”

    王观轻轻摇头,微微叹气道:“知道张老他们为什么也觉得东西不对吗?不是什么先入为主被我左右了,而是多年的经验积累,隐约察觉观音像的破绽。”

    “什么破绽?”

    看见王观这样自信,大掌柜心中一沉,脸sè也跟着yīn晴不定。

    “首先我要说,这瓷胎肯定是明代的残瓷,这釉料也是从明代德化白瓷提炼出来的废釉,然后经过高手的jīng心拼接、重新烧造,堪称天衣无缝,就算是用专业的仪器也未必能够检测得出来。毕竟仪器检测最多能够知道瓷器的成分组成,而无法断定具体的年代。”

    王观侃侃而谈,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行家,也知道他说的没错。

    因为现在对古代瓷年代的鉴定主要是运用热释光测年代的方法,但用这个方法检测的数据最jīng确的也有正负五十年(一百年)的误差,这对高古瓷肯定有一定参考作用,但是对于元明清瓷器的鉴定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毕竟在一百年的时间之中,元明清瓷器发展的变化很大。仪器根本检测不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藏家宁愿相信经验丰富的鉴定大师的鉴定。也不肯花钱去做仪器检测的原因。他们觉得,机器是人cāo纵的,那还不如直接找人掌眼算了。

    当然。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又找大师鉴定,又去做专业的仪器检测。不过,也不是说两样方法都尝试过就十分靠谱。要知道期间还存在一个几率的问题。最麻烦的是,一个检测出来是假东西,一个却鉴定是真品,你该相信谁?

    毕竟,不是谁都像王观一样身怀异能,所以说话十分有底气。

    “可惜,这个东西只是在表面上天衣无缝而已,却忽略了由于拼接残片的不同,也导致了观音像的重量存在差异。”王观自信笑道:“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观音像摆件,那么它的重心一定是在底部。”

    大家纷纷点头赞同,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凡立起来的东西。重心肯定是朝下方的,不然的话很难立得稳。

    “可是。我刚才拿观音像打量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细节。”

    王观淡笑道:“我发现这个观音像的底部虽然有些沉,但是头部也颇具分量。所以说尽管这个观音像看起来放得很稳,实际上只要桌子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