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洞庭湖英雄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又怎么会到这深山来的呢,常年在这深山里怎么生活呢?
杨幺正发愣时,那老者向前又走了两步,那对迸着亮光的眼晴一直盯着杨幺。“嘿,我问你话哩,你是干什么的?”“我?干,干。”杨幺不知怎么回答,有些吱吱唔唔。他这才醒悟过来,眼前那的确是个人。于是,翻身站了起来,主动来到老者身前,躬身拱手行礼。“老人家,我是逃难的。”“呵,逃难的?”这老者绕着杨幺转了一圈,从上往下看,又从下往上看。接着,又直盯着杨幺的双眼一动也不动,过了好一会才问:“你是从哪逃来的?”“龙阳县。就是那洞庭湖边的沧港。”“呵,沧港。那你为什么要逃难呢?”“哎呀,老人家,我摊了人命啦。”“人命?跟我说说,到底是怎回事情?”杨幺这人,自小非常诚实,无论自己对错,他都不隐瞒。于是,他把恶霸曹福、曹昌父子如何欺压他娘儿俩,他又如何训马借力把曹福掀翻在护庄河里淹死的事,一五一十,全都讲了出来。杨幺讲完;老者又打量了他一回;这才说话:“那么;你叫杨幺。”“是。”“好孩子呀,有骨气!是个男子汉大丈夫。”过了一会,老者又说:“杨幺,你呀,跟我年轻时差不多。实不相瞒,我摊的人命官司,比你摊的多多了。咱们俩个人是命运相同啊,哈哈哈!”老者一阵大笑,杨幺也感到这心踏实多了。杨幺问:“老人家,请问您尊姓大名?”“孩呀,咱别这么站着,来来来,到那边石头上坐着,再慢慢谈。”说完,老者就一伸手,抓住了杨幺的胳膊,往石头那边推。杨幺心里说,这老人家咋这么大的力呢,这胳膊隐隐有些酸痛呀。
到了一块大青石板旁,两人肩并肩坐着。老者放下大弓和大刀,把自己身世的前前后后,挑那最重要的,自已还记得最清楚的,全给杨幺说了一遍。这老者是谁呢?他复姓欧阳,单字泰,叫欧阳泰。他是鼎州府武陵县人。年青那时起,他就是“武陵蛮”的首领。有人问,什么叫“武陵蛮”?武陵,这是地名,就是今天常德一带。蛮,就是野蛮的蛮,蛮横无理的蛮,那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南方一些地方少数民族和部分汉人的一种蔑视的称号。就是说,这些人没有教化,野蛮无比,不通文明。武陵府一带的自然就叫“武陵蛮”。事实上,这些“蛮人”居住的地方,承受的剥削压迫也就特别的惨重,所以也就不断地有人起来反抗。就说这“武陵蛮”吧,当时的封建王朝对他们既怕又恨,还曾多次派兵清剿。因此,给起了这个绰号。欧阳泰呢,年青时保过镖、护过院、当过长工、开过武馆。他曾遍走江湖,对百姓生活了如指掌,对那个封建王朝是深恶痛绝。他曾有过志向,要替百姓开创一块自已的天地。恰巧这时,在四川省那一带,爆发了王小波起义。欧阳泰为响应这次起义,他和一些贫苦兄弟一商量,就在湖南组织了“武陵蛮”起义。欧阳泰是这支起义军的发起人、缔造者,自然也就是其中的重要首领。那怎么又跑到这深山老林里来了呢,杨幺跟随这个“蛮首”又会干出一番什么样的事业来呢?yù知后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七回满怀期望收小徒推心置腹寄宏愿】………
上回书说到四川王小波农民起义。欧阳泰就是受他的影响,才组织“武陵蛮”起义的。这王小波,本来是个卖茶水的。你可别小瞧他,他可是一代农民起义中的枭雄。是他,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那是北宋初期,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宋太宗即位后,加之天灾频繁,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在淳化四年,即公元993年,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当时王小波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意思是说,我痛恨这贫穷与富裕的不均衡,今天我就为大家争敢一个均衡的社会。义旗一举,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很快就聚集了两万余人,后来兴旺时义军总数达十多万人。他们先是攻克了青城、彭山等几座县城。此后,起义军转战于邛州、蜀州、江原等县。一次,起义军与官军激战时,王小波被西川都巡检使张廌shè伤,仍奋力杀死张廌。后来,王小波终因伤势过重牺牲了。他的妻弟李顺被推为领袖,继续反抗朝廷。最后,起义军攻克了成都府,也就是现在的成都市,在这儿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若干年后,起义军还是被朝廷官军镇压下去了。李顺转战至广州时,也遇害了。
再说“武陵蛮”起义,规模虽比王小波起义小点,但也赫赫有名。朝廷你不是蔑视我们为“武陵蛮”吗,我们就偏要打这旗号不可。“武陵蛮”起义军攻官府,杀官吏,惩土豪,均田地,势不可档,轰轰烈烈。北宋王朝为镇压“武陵蛮”,连脑瓜门都痛。三番四次,调集官军前来平叛。农民的奋力反抗,给了朝廷沉重的打击。当时,洞庭湖畔西南侧的上十座县城,都被起义军一度攻克、占领。这段时间,湖南“武陵蛮”起义与四川的农民起义遥相呼应,彼此援助。后来,王小波、李顺失败了,不久“武陵蛮”起义军也被官军打散了。欧阳泰这才只身一人,逃往深山,隐藏起来。
“哎,这一上山,就三十多年了,再也没回过老家一趟。”欧阳泰一声叹息,感觉自已也老了。他领导起义军那会,才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现在都七十多岁了。早就变成了两个人,当年英俊潇洒,青chūn焕发,如今鬓发花白,双眼朦胧。“哎,老了哟!不中用了。”欧阳泰又叹息了一声。话虽这么说,但你可别小瞧了这欧阳泰,他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文韬武略,样样jīng通。自从到了这深山之后,他就靠着狩猎为生,配以野草野果。一年到头,也就偷偷下一两次山,到山脚周围的集市上去,采购或者用野味交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油、盐、酱、醋、茶等物品。没想到,他今天碰上杨幺了。
欧阳泰发现,杨幺岁数不大,人很诚实,也挺机灵。两人虽说是初次见面,但相互不隐埋什么,有什么说什么,这使欧阳泰心头一喜。心想:我要好好培养这孩子。将来也好继承我的宏愿。于是;俩人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
再说杨幺一听欧阳泰的身世;非常的佩服。我这辈子,是哪儿修来的福份啊。闹了大半天,这位老人家就是“武陵蛮”起义军的首领之一呀!听母亲说过,传闻这人是为咱穷人办事的大好人。今天能遇见他,真是三生有幸咧!
老少二人,都从心里头认可了对方,这就越说越亲热。这时,欧阳泰问:“杨幺,下一步,你淮备怎么办啊?”“老人家,我无路可走啊。如果,如果你不嫌弃的话,你把我收留,我给你做个伴。”“哈,哈哈哈!正称我意。杨幺,那就跟我走吧,到我家里去。”杨幺想,他还有家么?
欧阳泰领着杨幺又翻过了一座山梁,这才说:“到了,到家了。”原来,这是半山腰偏上方的一个石洞。这洞口到不大,里面可不小。山洞口外,有一块平整的坡地,挺宽阔的。经过欧阳泰三十余年的修整,这一块坡地完全变了样。杨幺发现,这里简直就成了一个院落,院子周围是树和茅草形成的天然屏障。院子里的平地上,左一堆石头,右一堆石头。每一堆,都像一间小房子那么大,不知他老人家这是干什么用的。走进石洞,里面的野兽皮子可真不少。离洞口不远,有一堆竹子。竹子旁,有一个竹篓,篓里放了不少箭。看来,这老人家一有空,就削竹子制箭咧。欧阳泰领着杨幺参观,越往洞里走,洞身越大,空间越开阔。欧阳泰先是指着洞口说:“看见吗,我住的这里好啊。洞口小,那一人把关,万夫莫开。漫说官府找不着我,即使发现了我,他们也进不了这个洞。”欧阳泰又把手指向洞里说:“这个洞,你往里边走,那很深呀!我曾经走过,那里面九曲十八弯,一直通到那座山里的一条yīn河,我把那叫作金牛潭。你看,万一官兵来了,我们也不怕,他们抓不着咱们。再说,这里训练个千军万马,也不怕无处藏啊。”杨幺这时虽然不能完全听懂欧阳泰说的话,但直点头,连声说:“是,是。”
当天晚上,欧阳泰煮了一点野猪肉,又熬了一碗野菜汤。杨幺没吃过野猪肉,加之连续逃命这两三天来饿的,他吃起来特别香。吃完了,爷俩个躺在一堆茅草树叶铺成的床上休息,身上盖着兽皮。一边躺着一边聊,两人有着说不尽的话题。
一边聊,一边想:我欧阳泰这把年纪了,这一生也就这样了。可惜这一身的武艺,无人传授。我那均富济贫的志向,更是无人继承。好在老天有眼,给我送来一个杨幺。我看这孩子,可堪当大任。若能如愿,那岂不是一件天的美事吗?既为我了却心愿,又为百姓造福安康。想到这,欧阳泰更兴奋了。他有意转移了话题:“喂,杨幺呵,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肯不肯应允去办。”“老人家,你说,我就上刀山下火海,也一定办到。”“好。我呢,年轻那会,率领千军万马,杀官夺府,打富济贫。不知多少贪官污吏、多少坏人恶霸,死在了我的手里。但朝廷派官军一镇压,我们也就招架不住了。这不,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没找到再干一番大事的机会。今天,我想把这事交给你,你往后一定帮我办到。”杨幺也听过母亲说义军的事,想不到今天这样天大的事,会一下落到自已头上来。他说:“怎么干,你得教我、帮我。”欧阳泰又想了想,十分认真地说:“唉,杨幺啊,你干脆做我的徒弟吧。”杨幺一听,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呀,他翻身起床,双腿跪在欧阳泰身前;“恩师在上,请受徒弟一拜。师父,来rì等弟子有了出息,我再重谢师父。”“呵,起来,起来。”欧阳泰翻身把杨幺扶了起来,连声叫:“儿呀,你会有出息的。”就这样,这爷儿俩的关系又前进了一步,就象父子一般了。他俩又回到了“床”上聊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第八回练武习文巧安排 造就虎胆巧施教】………
第八回练武习文巧安排造就虎胆巧施教
欧阳泰又想了想,十分认真地说:“唉,杨幺啊,你干脆做我的徒弟吧。”杨幺一听,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呀,他翻身起床,双腿跪在欧阳泰身前;“恩师在上,请受徒弟一拜。师父,来rì等弟子有了出息,我再重谢师父。”“呵,起来,起来。”欧阳泰翻身把杨幺扶了起来,连声叫:“儿呀,你会有出息的。”就这样,这爷儿俩的关系又前进了一步,就象父子一般了。他俩又回到了“床”上聊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到了第二天,欧阳泰说:“儿呀,我没教你练功之前,你帮我干点粗活。”“好,师父,您吩咐。”出了洞口,欧阳泰一指那片平坦的坡地,说:“你往这院里看看,我这院里,一共有几堆石头?”杨幺昨天来的匆忙没有留心,今天一细看,这院子靠洞口的左边有九堆石头,右边也有九堆石头。这石头堆大小都差不多。他回答说:“师父,一共是十八堆石头。”“数清楚了?这些石头堆,你帮我清理一下。你就把这左边的九堆石头搬到右边去,把这右边的九堆石头移到左边来。”接着,他说:“现在又多了一口人吃饭,我要把石头堆里泡的麂子皮用来变卖了,好换点钱用。”“好好好。”欧阳泰还详细交待:“还有咧,这每个石头堆里头,藏了九口缸。每个缸里泡了九张麂子皮。每张麂子皮打了九个结,也就是系了九个扣。你要把这每一个扣解来,把每张麂子皮晾干。等所有的兽皮弄好了,我好拿到山外的集市上去变卖。儿呵,你乐意吧?”杨幺是个挺老实的人,他连声答道:“好,我一定谨遵师父之命。我这就开始去干。”
杨幺没仔细计算这工程有多大。光说这些石头块,要全部把它挪动一次,那是谈何容易。那石头大的约有三百多斤一块,小的也有百拾来斤。这每个石头堆里有九口大水缸,两个九堆石头,也就有两个九九八十一口缸。光缸就有一百六十二口。这每口缸里有九张麂子皮,也就是说一共藏了一千四百五十八张麂子皮。这每张麂子皮上有九个扣呢,都要一一解开,这就一共要解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二个扣。这个工程有多大?即使心算再快的人也难一时算明白。
杨幺是个诚实的孩子,更何况欧阳泰是他的恩师,不但收留了他,还答应教他习文练武,期待他继承“武陵蛮”的事业。这样,杨幺是完完全全相信了欧阳泰,对于其中的艰难,也就没去细想。他撩起衣服,摔开膀子,埋头苦干。不一会,累得浑身是汗。欧阳泰看在眼里,暗暗高兴,心里说:“这孩子吃得苦,又实在,将来准会干一番大事业。”
杨幺没rì没夜地干着,那手臂开始酸,后来肿,接着痛。杨幺咬紧牙关挺着。他的双手磨破了皮,欧阳泰拿出刀伤药给他抹上。后来,这手上就起了老厚的茧子皮。累得慌的一段rì子里,欧阳泰几次叫他歇息几天,杨幺硬是不肯,天天坚持干。那大石头搬不动,他就一点点挪。石头是死的,人是活的,杨幺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这里,不再细说。
一晃一年过去了。杨幺一天也没歇息。无论烈rì暴晒,也不管大雨倾盆;无论大雾朦胧,也不管寒风刺骨,杨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终于把那山洞左右的九堆石头交换了一次,把那些麂子皮全部晾干捂平了。杨幺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才把这些事全干完了。欧阳泰看看新垒起的石头堆,嘴上有说不出的高兴。这天,他把杨幺叫到跟前,说:“儿呀,你把手伸出来,我看看。”“哎。”杨幺手心朝上,把手一抬,让师父察看。“差不多了。”欧阳泰摸了摸杨幺的手,然后问:“儿啊,你知道为什么搬那些石头堆子,弄那些野兽皮子吗?”“师父,您不是说了么,多了一张嘴吃饭,整理出那些麂子皮来,您好换点钱。”“错了,错了!单纯弄麂子皮,用得着费这么大劲搬石头吗?这是为师叫你学武艺之前练基本功。现在你试试手力,动有千斤之力。你这十个手指头,也就成了‘鹰爪利’。你现在有了这基本功,再学其他武艺,那就锦上添花了。”杨么这才明白,师父叫他搬石头,是教他练臂力;师父叫他解皮扣,是教他练指力。
杨幺正在那回忆着苦练基本功的过程呢,欧阳泰又叫他从洞里取来了那把大弓。“来,来来。现在为师就传授你shè箭。”那张大弓,是杨幺一年前第一次见到欧阳泰时随身带的。后来,杨幺试着拉过这弓,但无论怎样用力也拉不开弓。但现在省事了,杨幺一年来天天搬石头,他这两只膀子也就“搬”出力气来了。欧阳泰叫杨幺摆开架式,左手紧握铁弓腰,右手攥紧绑弓绳,“开!”即刻拉了个“月满圆”。欧阳泰捧腹大笑:“哈哈哈!好。”他教杨幺收了弓,说:“儿呀,你知道吗?这弓拉一个满,就得八百斤力;拉两个满,就得千斤之力了。你只有拉好了这硬弓,那箭才能shè得远,shè得准。才能百发百中。”接着,欧阳泰又给杨幺作了shè箭的示范,脚该怎么站稳,手该怎么运力,手脚又该如何配合,等等。教的耐心,学的刻苦,没几个月的功夫,杨幺shè箭的技艺大有长进。又练了些rì子,他成“神箭手”啦。他白天shè箭靶,晚上shè香头。空中的飞鸟,只要杨幺一伸手,准保应声落地。
把shè箭练好了,欧阳泰又教杨幺练拳脚、练棍棒、练刀枪。杨么发现,师父最喜爱的,除了那张硬弓以外,就是那把大刀。用大刀杀敌,既用刀刃可砍,又可用刀背档,进出如梭,威吓胜虎。就说欧阳泰的这把大刀吧,他刀不离身。他常说:想当年,我率领“武陵蛮”与官府作战时,就是手握这把宝马冲杀在前。他用它杀过多少酷吏,砍过多少坏人,那是数也数不清。在多少次的危机关头,在多少回的千钧一发之际,这刀似狂风一般上下翻飞,扫了对手的脑袋,救了自已的xìng命。欧阳泰爱刀,就象爱自己的手足一般,形影不离,常擦常新。杨幺瞧瞧这刀,刀光印影,寒气逼人。刀面上,还嵌着七颗星。欧阳泰说了,这刀有个名字,叫作七星宝马。他先给杨幺演练了一套刀法。那刀,左砍右挡,上下飞舞。什么莲花盖顶,什么如来打坐,什么连杀连攻,什么老虎掏心,一刀快过一刀,一刀紧随一刀。看得杨幺目不暇接,连声叫好。示范完,欧阳泰脸不红,气不喘。打这以后,杨幺除了练箭练拳以外,重点就是学刀练刀。一年多以后,他的刀也练得差不多了。这就是:一个全心全意教,一个刻苦用心学。那教学效果,自然非同凡响。
杨幺白天练武,晚上学文。什么绝招,什么用计,什么阵法,欧阳泰是倾囊而授,没有半点保留,就连“老箱底的东西”也都抖落出来了。杨幺学得也认真,一丝不苟,废寝忘食,如饥似渴,从不满足。转眼四年多时间过去了,杨幺也就长到了二十一岁。他跟欧阳泰学习的时间虽然还不算长,但学习的效果非常惊人。论文才,已经能提笔成文了,对兵法也能运用自如了。论武艺,挽弓shè箭,舞枪挥刀,无一不晓,无一不jīng。
欧阳泰见杨幺完全长大了,他想啊,这杨幺文武皆通,论知识和技艺,也就差不多了。得让他去闯荡江湖,去把握社会。但是,在他进入江湖之前,还得培养他这个胆量。要是没有真正的胆量,那即使有真才实学,也是一事无成。一个人当缩头乌龟,那能有什么出息呢。这样吧,我试验试验。
于是,欧阳泰事先在暗中作好了一切准备。这天晚上,师徒俩正睡着觉。突然,欧阳泰惊叫了一声;“哎呀,不得了啦!”这一大叫,可把杨幺着实吓坏了。杨幺认为呀,师父的岁数太大,说不定得了什么急病。他赶忙翻身跳到地上,压低声音问:“师父,您怎么啦?”“哎呀,我刚才做了一个恶梦。”杨幺一听呀,这才把心放下了。原来师父是说梦话。“师父,您喝口水,醒醒脑门子,然后再睡,。”“哎,我这心里跳得慌。你知道我做了一个什么梦吗?”“师父,您给我讲讲。”“杨幺啊,刚才我做个梦,这梦啊太离奇了,我梦见咱们前面那高山,在山肩上有个洞,洞里面有一张宝弓,我正准备取回来给你用。哪知道伸手正取啊,遇上妖怪了,就这么把我吓醒了。这会,我心还砰砰直跳。”杨幺一听是做梦,那有什么,谁没做过梦呀。脑瓜子一胡思乱想,什么奇怪的事都能在梦里看见。他说:“师父,睡吧,没事。”但欧阳泰却认真了,“杨幺呀,我给你唱首山歌。宝弓巧也宝箭奇,像对鸳鸯不分离。弓箭在手显威风,shè山山倒,shè坎坎崩。”唱罢,他又说:“这前山确实有个洞。那个洞,叫金牛洞。据说里面有张宝弓,我小时候就听大人说过。因为我思念这事,我才做了这个怪梦。儿呀,你去看看,我才放心。如果真有宝弓,你就把它拿回来。万一没有,我以后也就不想这个事了。”“好吧,我这就去看看。”
杨幺这孩子,早己深爱自己的师父。为了师父往后能睡个安稳觉,他便急忙穿好鞋,围好豹皮,转身就要走。“杨幺,你知道那洞在哪?”“您不是说在前面山上吗?”“那前面的山梁可多了,山连着山,你到哪找去呀?”欧阳泰下了床,领着杨幺来到洞口,说:“你看,前山那发亮的地方,就是金牛洞。你呀,快去快回。”“好咧!”“记得带上这把七星宝刀。”“好。师父,我这就走啦。”
杨幺深夜攀山找险洞,为解怪梦找宝弓,yù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九回夜攀险洞真遇险能文能武终成器】………
第九回夜攀险洞真遇险
能文能武终成器
上回书说到,欧阳泰假装做了一个怪梦,要杨幺连夜去找什么金牛洞。还说洞里有张宝弓,要杨么取回来。他为了把这事假戏真做,还特意编了一首山歌。唱罢山歌,他把杨幺领到洞口,用手往前山一指,说:“你看那前山,离山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发亮的地方,那就是金牛洞。”杨么擦了擦眼睛,仔细瞧瞧,还真有个放光的地方。这是因为半夜三更,欧阳泰放了点什么东西在那,被月光一照,自然就有反光。杨么说:“我看见了。师父,那儿有亮。”“对啦,就是那地方。你别找错,啊?你带上为师这口七星宝刀,一路小心,注意安全呵。”欧阳泰为什么要选在半夜考察杨幺的胆量呢,一是在这种环境更能检验一个人的真本事;二是欧阳泰已经心里有数,凭着杨幺的一身武艺,这山里再大再凶猛的野兽也伤害不到他。
话说杨幺,手提宝刀,直奔前山。欧阳泰在洞口等着呢,心里头暗自推测,说:“杨幺呀,这回就看你的胆量如何啦。”
且说杨幺,摔开大步,拨野草,攥树杈,攀岩石,钻密林,直上前山。这座山,杨幺还从未爬过。这都因为平时练武忙,没工夫去登高望远。这里的山多着呢,山垒山,山迭山,山连山,要一一去爬也爬不过来。而这座前山高呀,云雾缭绕,直扦云端。欧阳泰给这山取了个名字,叫“刺破青天”。杨幺要不是师父吩咐,他也不会走到这。杨幺经过几年的锻炼,不光手上有了功夫,这腿上也有了功夫。他登山,如履平地,两脚生风。就这样,在这天似亮又似不亮的状况下,他一股作气,登上了山顶。他停了下来,往左右一看,乱云飞渡,疾风劲吹。
离山顶不远,确实有个山洞,黑乎乎的洞口。他发现那洞口,还直冒烟,好象是蒸一锅馒头一样,热气腾腾。杨幺这心呀,有些紧张。他小心翼翼地又往前走了几步,到了洞口。他突然发现,这洞里冷气逼人,“哎呀,怎么会这么凉呀!”身不由己,他打了一个冷战,感觉这浑身上下都起鸡皮疙瘩了。他想,没事,这山顶的气温,与山脚下相比差的太远。无论怎样,我都得进洞去,看看有没有那张宝弓。想到这里,杨幺抖擞jīng神,顶着寒气往里走。进了洞,走了也就三五丈远。这洞究竟有多深,他心里没有底;究竟有多大,他一时也弄不明白。但此时此刻,杨幺就觉得,这洞里边似乎有东西在动。这可把杨幺直吓了一跳,头发根当即就一根根“唰唰”都竖起来了。他心里想,难道说,这洞里头有猛兽?这也不奇怪,这深山之中,没有人烟,只有野兽,那是虎豹豺狼成群啊。杨幺想,我还不得不注意咧。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宝刀。正当他高度jǐng惕时,忽然洞里传来“哗哗”的响声。随着响声,立马窜出一条巨蟒。你说这蟒蛇有多大?那脑袋,跟我们常用的水桶大小差不了多少。那身子有多长呢,前半截已经窜出来了,后半截还没看见咧。那眼象金灯,嘴象火盆。嘴里吐出来的那舌芯子,都有两三尺长。这条巨蟒,发现有人来了,也就主动攻击,“呼!”直往杨幺来了。杨幺还没见过这么大的蟒,怎么会不怕呢?他一紧张,“噌,噌,噌!”连退三步,就跳到了洞外。说时迟,那时快,杨幺刚在洞外站稳脚跟,那巨蟒就追出来了。这蟒张开血盆大口,奔杨幺就咬。如果被直咬着的话,别说是杨幺一个人,就是一头壮实的牛也能一口吞食下去。杨幺见势不好,使了个左侧身,“嘿嘿!”往旁边一闪,躲了过着,叫巨蟒扑了个空。这蟒呢,嘴咬空了,那尾巴又跟上来了。这尾巴一卷,要是把人缠上了,那命也就完了,非死不可。好在杨幺学了武艺,他“嚓!”脚尖一点地,来了个旱地拔葱,纵身跳了起来。躲过了那巨蟒的尾巴。这蟒一嘴咬、二尾扫,都落了空,它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哗!”那脑袋一个回头摆动,又扑了上来,张嘴就咬。“噌!”杨幺又是一跳,躲了过去。这时的杨幺,东躲xī zàng,左蹦右跳,也累得浑身冒汗了。心想:我光躲也不行,这蟒是不会主动停止进攻的。我得变被动为主动,动刀呀。这些年我学了一身的武艺,得派上用场呀。想到这儿,这心到手到,那紧握的七星宝刀就飞一般地砍上去了。“杀!”随着一声大叫,就砍了一个正着。砍在了巨蟒的“七寸”上。所谓”七寸”;就是蛇类生命的要害处。那蟒被砍了七寸,“呼吧!呼吧!”巨蟒痛得受不了啦,一个劲地自个儿翻滚着身子。杨幺怕巨蟒没死,“杀,杀,杀!”又连剁了十几刀。最后,杨幺确认巨蟒真死了,这才安下神来。他发现自已的内衣湿透了,外衣豹子皮上沾了不少蟒血。心说:“师父呀,您这梦做得其邪乎,差一点把我这命都搭上了。闹了半天,这山洞里还有这样大的蟒哟。下面,我得小心行事,说不定这洞里还有别的什么。好在这几年学了一身功夫,今天总算派上用场了。”
杨幺坐在洞口,歇息了一会。自言自语说:“我这事还没办完呢,无论这洞里有没有宝弓,我都得再进去看看。”他找来一个干柴做成火把,“叭叭!”击石取火,把火把点着了。他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提着宝刀,径直往洞里走。一边走,他一边注意观察。这一回,却平安无事。闹了半天,这个山洞不太深,也就二十余丈。在洞里的转弯处,的确有张弓,旁边还有一壶箭。这箭,都是用金竹做成的,箭头金光闪闪。杨幺拿这弓和箭试了试,果然是张难得的好弓。他又用手指弹了弹那弓弦,“砰,砰,砰。”声音刚烈、清脆。杨幺一阵心喜。“难道真是神箭,天赐于我们。”还又打量了一会弓和箭,感觉是新制作的,不象上古的东西。这叫他百思不得其解。
出了山洞,他把那弓又连拉了三个“月满圆”。心里头特别高兴。他挽着这了,拎着箭壶,手提宝刀,这才离开了这山洞。
书中暗表。其实,这都是欧阳泰事先安排的。这哪是什么“神弓”呀!他早就有意,要赠送一张弓给杨幺。于是,他背着杨幺不知道,jīng心制作了这弓和箭。心想给徒儿留个纪念。再说,这个洞里确实有条巨蟒,这个欧阳泰也知道。他是利用巨蟒外出觅食的机会,把弓和箭放进洞里去的。心想,杨幺前来取箭时,巨蟒不在家,那就更好。万一巨蟒在洞里,那也不怕,杨幺完全有能力制服这巨蟒。
简短截说,杨幺离开了山洞,天也亮了,他没有半点心情去欣赏那高山上的风光,径直回到“家”。一看,师父还在那站着咧。他兴冲冲地大叫了一声:“师父,我回来了!那洞里果然有弓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