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楚汉争鼎-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夏侯婴轰然应喏,又转身扬长去了。
夏侯婴刚走,遏者随何便匆匆跑进偏殿,由于跑得急,竟被门槛一跤拌倒在地,随何却恍若未觉,一边爬着向前,一边颤抖着禀报道:“大王,河西大捷,河西大捷哪!”
“嗯,河西大捷?!”
“骠骑将军打胜仗了?”
话音未落,刘邦、萧何、张良、陈平、白墨五人的目光便齐刷刷地落到了随何身上,刘邦更是霍然起身,急不可待地问道:“随何,吕台打了胜仗了?”
“嗯!”随何重重点头,一边颤抖着双手奉上吕台的告捷书简,一边颤抖着说道,“三天前,骠骑将军在姑藏原一战大败匈奴,斩首八千余级,匈奴单于冒顿引军遁逃,骠骑将军更趁势迫降休屠、浑邪二部,尽得数万胡骑哪!”
“你说啥?”刘邦怪叫一声,难以置信地道,“吕台这小子不仅大败匈奴,还迫降了休屠、浑邪二部,白得了数万胡骑?!”
得到随何肯定回答之后,刘邦不禁涌起了一抹潮红。
萧何、张良、陈平、白墨四人更是齐齐跪坐起身,向刘邦贺喜,刘邦大喜过望,当下吩咐萧何道:“国相,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寡人要大筵群臣,以示庆贺,哈哈,哈哈哈!吕台这小子,还真没辜负寡人对他的期望哪。”
不过笑了没几声,刘邦的笑容便变得有些僵硬起来。
吕台大败匈奴人,这的确令人高兴,可吕台这小子这么能打,却又让刘邦隐隐地感到不安,需知吕家是外戚,这外戚如此势大,可不利于老刘家的统治,一旦他刘邦死了,太子刘盈又黯弱无能,大汉权柄岂非就要落入吕氏之手?
当刘邦的目光再次落在白墨身上时,忽然心头微动。
吕氏势大,几乎无人可以制衡,他刘邦在时没什么,一旦他刘邦身死,老刘家的正统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看来很有必要给吕氏竖起一个对手,萧何、张良年纪大了,年寿、精力都不足以抗衡吕氏,陈平年富力强,资历声望都足够抗衡吕氏,不过只有一个陈平还是有些势单力孤,如果再加上白墨,那就差不多了。
彭城,淮南王宫。
武涉向着英布揖了一揖,道:“大王,听说淮南国的变法遇到了困难,是吧?”
英布皱了皱眉头,没有吭声,蒯彻微微一笑,接过话茬道:“谈不是什么困难,就是少数士族罔顾国家利益,结我国的变法造成了小小的阻碍,不过本相已经跟他们谈了,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所以,就不劳上大夫费心了。”
武涉微微一窒,又道:“我王请在下转告淮南王,作为盟国,理应互相帮助,所以,如果淮南国有需要的话,我王愿意对淮南国的变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譬如将这些不配合的士族全数发配到江东,不知淮南王意下如何?”
“哦,是这样啊?”英布闻言不禁有些心动。
必须得承认,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既然这些家伙不愿意配合国相变法,还就真不如把他们发配到江东去,眼不见心不烦不是?
蒯彻嘴角却绽起了一丝哂笑,说道:“上大夫,如果本相没有猜错的话,贵国的变法只怕也是遇到了莫大的困难了吧?”
相比英布,武涉的眼力就高明多了。
武涉微微点头道:“不敢欺瞒国相,我国的变法的确也遇到了困难,我国也有不少士族罔顾大局,执意抗拒新法,甚至还有不少官员参与其中,因此,若是能有淮南国的士族迁入江东,对江东本地的士族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警告。”
这也是武涉临行前,项庄、范增、百里贤定下的策略。
楚国变法遇到了困难,这个是绝对瞒不住的,不过,淮南国的眼线未必就有乌木崖那么灵通,所以,英布跟蒯彻未必就知道楚国的实际情形,这就给了楚国机会,只要英布、蒯彻觉得谴送淮南士族前往江东是两利的合作,便大事告成了。
“不少士族?”蒯彻冷然道,“上大夫,如果本相没有猜错的话,贵国的士族只怕已经群起反对了吧?嘿嘿,让世卿、士族跟黎庶百姓一体纳赋,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变革,贵国士族若不群起反抗,那才奇了怪了。”
“这……”武涉闻言凛然,这个蒯彻,还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住他啊。
当下蒯彻摆了摆手,说道:“上大夫,贵国之事,我王已然尽知,至于是否帮助贵国的变法,我王明日自有决断,您还是先回驿馆歇着吧。”!。
第287章 楚国的隐忧
待打发走了武涉,英布问蒯彻道:“国相,项庄有大麻烦?”
蒯彻点了点头,说道:“总而言之一句话,楚王项庄太心急,主持变法的百里贤虽有能力却没有多少威望,范增有能力更有威望,可惜年事已高,不可能事事亲躬了,所以江东士族才敢群起反抗新法,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英布唔了一声,问道:“那么,这个忙咱们帮还是不帮?”
蒯彻沉吟片刻,说道:“臣以为,这个忙咱们必须得帮,又不能全帮?”
“必须得帮,又不能全帮?”英布听了个满头雾水,道“这是何意?”
蒯彻解释道:“大王你想,如今淮南国跟楚国是盟国,楚国现在有难,咱们如果袖手旁观,岂非让盟友齿寒?再则,楚国如果陷入大乱,以致国力消褪,也不符合咱们淮南国的利益,将来抵挡齐国时,还需仰仗楚国的支援哪。”
“还有就是,将一部份激烈反对变革的淮南士族发配到江东去,也有利于咱们淮南国的新法推行,此事既能帮到盟国,又有利于咱们淮南国的变法,又何乐而不为呢?”蒯彻说此一顿,又道“不过,士族毕竟是国之精英,如果将反对变法的士族都发送到江东,则势必造成我淮南国的人才流失,这与臣的变法图强的宗旨是相背离的!”
“唔,寡人听明白了。”英布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国相的意思是说,只把反对变法最为激烈的那小部份士族发配到江东去,对吧?”
“对。最多不能超过五十名士子!”蒯彻点了点头,又道“至于楚国能不能利用这五十名士子解决国内的问题,那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反正作为盟国,咱们淮南国已经是尽到自己的能力了。大王您说呢?”
“唔,就按国相您说的办!”
吴中,楚王宫。
屈不才终于有消息了,屈不才入关后,很快就组建起了咸阳通向定陶的情报线路,这几条消息都是通过这条路线先送到定陶,然后再从定陶传回吴中,因而多花了两天时间,不过遗憾的是,这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上书房内。项庄、范增、项他、项佗、百里贤五人相对而座,均皆神情凝重,项庄从桌案上拿起两封密信递给项他,说道:“子翼,你给亚父念念吧。”
毕书虽然已经仕楚,不过短时间内自然不可能进入决策层。
他接过密信展开,大声念道“大王钧鉴:不才已至咸阳。惊悉关东士子白墨已然仕汉,更被汉王委为左相,行将效法先秦变法图强,且汉王对白墨保护极严,出入皆有死士护卫。急切难除,当徐徐图之。”
“啊?白墨竟然已经仕汉了?!”项佗吃声道“这下可麻烦了,当初毕书曾经亲口对臣说过,单以才具而论,他的师兄白墨胜他百倍!”
百里贤也道:“许负也说过,这个白墨是百年一出的文曲星。”
增摆了摆手,淡然道。“毕书说白墨才具胜他百倍,不过是自谦罢了,老夫却不相信,这个白墨还真有通天彻地之能不成?至于许负的文曲星、将星、帝星之说,咱们姑妄听之,姑妄信之,却不必太过较真。”
项庄也不相信白墨的才具真能胜过毕书百倍。不过毕书在法学考卷上所抄写的那一段白墨所创的文章,却让项庄印象深刻,项庄很想跟白墨当面深入探讨一下那篇文章的内容,不过现在白墨已经仕汉,今后只怕就没这机会了。
当下项庄点头示意。项他又接着念道:“刘邦以吕台为骠骑将军,率两万骑兵在河西姑藏原上大败十万匈奴。更迫降了休屠、浑邪两个部落,尽得数万胡骑,月氏人因为汉军的支援而得以幸存,对汉国也是益加亲近。”
“啊?大败十万匈奴?!”项佗闻言大惊。
百里贤也是满脸的难以置信之色,这怎么可能?!
项庄也是神情凝重,刚拆阅密信时,他也是不敢相信,吕台只凭两万骑兵就大败十万匈奴骑兵,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匈奴人的兵锋可不是楼烦人、白羊人或者林胡人能比的,那可是真正的草原霸主,汉军骑兵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要知道历史上,大汉帝国积攒了近百年的财力、物力才终于练成了一支强大的骑兵,然后凭借这支骑兵将匈奴远逐欧洲,现在刘邦只花了两年时间来编练骑兵,就能将冒顿的匈奴大军打得溃不成军?这怎么可能?!
虽说现在的匈奴远不如百年后的匈奴强大(百年后的匈奴从中原掳掠了大量的工匠,科技水平尤其是冶铁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极大改良了匈奴人的武器装备),吕台的骑兵也不需要像卫青、霍去病那样深入漠北几千里去远征,可不管怎么说,匈奴人都是草原上的霸主,绝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
范增摆了摆手,却道:“这多半只是市井之间的传言,刘邦小儿为了激励关中民心以及汉军士气,所以才故意夸大了战果,如果老夫没猜错的话,河西之战怕是另有曲折,汉军骑兵若不是赶巧了,别想取胜,被其所败的匈奴更不可能有十万之多!”
老爷子就是厉害,虽然没有亲临河西,却能凭借一鳞半爪的线索就将河西的战局推断个**不离十,事实上,河西之战吕台的确胜得很侥幸,若不是汉军很好地隐匿了行踪,若不是汉军出现时,匈奴人跟月氏人已经陷入了缠斗,汉军别说取胜,全身而退只怕都难。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一旦冒顿发现了汉军骑兵,就必定会首先解决两万汉军,然后再设法对付月氏人,以十万匈奴围攻两万汉军骑兵,汉军骑兵只怕凶多吉少,而月氏人此时正忙于向西域迁徙,绝对不会出兵相助。
项庄点了点头,又道:“不过,休屠、浑邪这两个胡人部落降汉却应该是事实,这一来刘邦老儿可就再不必消耗大量的铁器、粮食、丝绸等物从西羌、月氏买马了,休屠、浑邪两部直接就能对汉军输送大量的廉价战马了。”
“还有李必、骆甲。”百里贤也道“先秦时,这两人就是关中有名的骑将,既能带兵更能练兵,现在关中有了大量的战马,假以时日,刘邦老儿必定能够编练出一支庞大并且强大的骑军,这对咱们大楚来说,委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项庄深以为然,李必、骆甲在历史上只是无名之辈,现在却俨然汉军大将了!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由于项庄的穿越,逆转了天下大势,同时也导致了大量楚汉人物的命运转变,譬如吕台,由一个藉藉无名的公子哥摇身一变成了凶名赫赫的骠骑将军,还有李必、骆甲,两人竟由无名之辈成了骠骑将军的左臂右膀,长乐营、陇西大营的两万汉骑,说到底其实就是由李必、骆甲两人所训练的。
现在,项庄唯一的希望就是戈胜能够早日练成水师。
只要水师练成,再从中东贩回阿拉伯马,楚军骑兵就能胜过汉军骑兵,虽然汉军也可以通过月氏从西域引进大宛马改良自己的马种,但大宛马对蒙古矮脚马的基因改良效果远远不如阿拉伯马,这点已经在历史上得到了证实。
当然了,以现时的条件,一没有像九桅宝船那样的大海船,二没有罗盘指南针,搞什么大航海自然是千难万险,不过派谴一支船队沿着海岸线一直向西,穿过马六甲、印度洋去阿拉伯贩买几百匹阿拉伯马回来,那也不是全无希望。
说到底,现在的东南亚都已经生活着不少土著了,至于印度,更是跟华夏齐名的四大古文明之一,所以,船队只要沿着海岸线走,就一定能够得到淡水、疏菜和水果的补充,最终也就一定能够抵达中东地区。
有时候,奇迹是真可能发生的。
项庄前世看过一期电视节目,据节目介绍,南太平洋某个岛屿上生活的土著居民跟南美某个国家的土著有着相同的基因,据推测,这个岛屿上的土著居民就是在几千年以前,乘坐木筏横渡太平洋抵达这个岛屿上的!
几千年前的南美土著都能搭乘木筏横渡太平洋,楚国的水师难道还到不了中东?要知道由工匠宗师公输车设计督造的楚船可不是秦汉三国时期流行的那种重心不稳的楼船,而是重心隐在浮心以下的真正意义上的海船,只要船体不开裂,就绝无倾覆之虑!
不过这些事急也急不来,现在还得给屈不才回个信,告诉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下项庄一挥手,便有乌木死士便从暗影之中走出,拱手作揖道:“大王有何吩咐?”
项庄道:“告诉告诉屈不才,行刺白墨之事要伺机而行,能杀则杀,不能杀就绝不勉强出手,还有,刺杀对象也不必局限于白墨一人,其余萧何、张良、陈平等重臣也要列入刺杀名单,还有刘邦,若能杀了刘邦那是再好不过了。”
“喏!”乌木死士轰然应喏,正欲退后隐入黑暗中时又被项庄唤住了。
项庄想了想,又叮嘱道:“如果白墨在关中推行新法,则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弄到新法的条文!”白墨让项庄真正感兴趣的,还是他所写的那篇文章,其中隐隐提及了制约人口增长的因素,若是能够弄到这篇文章,则楚国的变法就能更加的彻底。!。
第288章 士族瓦解
当天晚上,武涉也赶回了吴中,听说英布只愿给五十个士子,项庄赶紧派人将范增、项他、项佗、百里贤等人召进王宫议事对策。
听完了武涉的介绍,项佗火道:“英布还真是小气。”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淡然说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范增忽然问武涉道:“武涉,这五十个士子什么时候能过江?”
武涉忙道:“回禀老军师,在下已经跟这五十个士子谈过了,他们都愿意回江东,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三天,他们就能过江了。”
范增又道:“这样,马上派兵过江把这五十个士子保护起来,然后让他们分批过江,第一批十个士子,第二批又是十个士子,然后是第三批、第四批,这些士子过江之后,全都安排在王宫之中,先不要让他们跟外界接触。”
“这个……”武涉为难道“老军师,这么做是否欠妥?”
派兵过江把淮南士子保护起来倒是没什么,可是过江之后把他们安排在王宫之中,禁止他们跟外界接触,那可就是变相的软禁了,万一惹恼了这些淮南士子,一怒之下跑了,那这次借人的事可不就化为泡影了?
范增懒得解释,项庄却道:“武涉,你照办就是了。”
“喏!”武涉冲项庄、范增揖了一揖,转身领命去了。
目送武涉的身影远去,项庄又转头向范增道:“亚父,您这可是疑兵之计呀,不过淮南国提供给咱们的士子可只有五十人,一天一批也只能撑五天,五天时间一过,若是还不能动摇江东士族的决心,咱们可就前功尽弃了。”
“箕儿,你高估他们的决心了。”范增摆了摆手,以极其笃定的语气说道“只要咱们先把声势做足,再放出风声说淮南国将源源不断地派谴士子渡江南下,不出五天,江东士族必然瓦解,到时候,他们就会反过来巴结箕儿你了。”
庄欣然点头道“有亚父这句话,孩儿也就放心了!”
对于范增,项庄还真有种莫名的信心,这老爷子在历史上的名号实在是太响了,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都不是他的对手呀!
次日,楚王项庄就下了一纸诏令,勒令所有辞官在家的士子前去令尹府递名册,并且明言,如果五天之内令尹府没有接到他们的名册,则他们的一应爵位官衔都将被剥夺,令尹府将另行委派他人接替他们的职位。
此时,几乎所有辞官的士子都集中到了吴中城内。
不过,对于项庄的这纸诏令,辞官的四百多士子却根本无动于衷,某位“德高望重”的耄老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项王此举就是虚张声势,让大家不必在意,并且再次扬言,项王若不收回诚命、废弃新田赋法,他们就会抗争到底。
然而,让江东士子感到不安的是,当天下午,自江北而来的一批士子就大张旗鼓进了吴中城,并且安排进了王宫,项庄甚至还在王宫大殿设筵款待了江北来的士子,并且当廷表示要对江北士子量才录用,对于德才兼备者委以重任。
第二天一大早,又一件让江东士子感到不安的事情发生了,楚王项庄、令尹项他先后召见了太学中的两百多位学子,让他们加紧学习秦法、熟悉新法,言语间隐隐流露出了不久之后就要委派他们下到地方任职的意向。
第三天下午,又一批江北士子到了吴中。
这下,江东的士子可真有些着忙了,这情形,可有些不大对头啊!
当天晚上,桓渊府上可谓高朋满座,然而气氛却有些不太和谐。
“桓公,最近这情形可有些不太对头啊。”一个头戴峨冠、身穿白衣,却长得贼眉鼠眼的中年士子说道“连续从江北来了两批士子不说,太学那边也传来消息,说项庄、项他有意让他们提前下到地方任职呢!”
“是啊,桓公。”立刻有人附和道“这样下去可不是个了局啊,真等到江北来的士子和太学的学子把各郡、各县的位置都点了,那咱们可真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到时候没了爵位跟官职,咱们可就啥都不是了。”
“王兄多虑了,江北虽说来了两批士子,可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二十人,能济什么事?至于太学的学子,毛都还没长齐呢,就想下到地方去当官,做梦吧!项庄真要敢这么胡闹,那就等着江东大乱、楚国败亡啊,哼!”
“我看不然,江北士子来势汹汹,不可不防啊,桓公,要不咱们还是算了吧?不就是跟贱民一体纳赋么,说出去是有些丢人,可不管怎么说,十五税一的税率也不可能伤了诸位的根本,可要是爵位、官位都没了,咱们可就真完了。”
“曹季,你他娘的还是不是男人,这点困难就退缩了?人活着不就争人脸面,咱们要是跟着贱民一体纳赋,那还算什么士族?你要是想服软,你尽管去令尹府递交名册,不过从今天开始,我王仲就再不认你这号朋友了,哼!”
“王仲,你这叫什么话?我曹季这么做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伙的前途着想,你王仲孤家寡人一个,就算被剥夺了爵位、官职那也没啥,可别人却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等着养活呢,要是没了爵位和官职,今后这日子怎么过?”
“对呀,曹季说得在理,咱们真要是被剥夺了爵位跟官职,可就无权无势了,到时候就真的只能跟那些贱民为伍了,唉。”
一时间,聚集在大堂里士子说什么的都有,吵得就跟个菜市场似的。
最后还是有个老成恃重的士子站出来喊道:“诸位,诸位,大家先不要吵,先听听桓公的意思,然后再做决定如何?”
喧嚣的大堂这才逐渐安静了下来。
直到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坐于主席的桓渊才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江北士子来到吴中之事老夫已经听说,大王、令尹有意让太学学子下到地方的事情,才夫也已经知道了,不过诸位不用担心,大王这是在虚张声势呢。”
桓渊发了话,才终于终止了这场争论,聚集在桓府的士子这才心满意足地散去了,不过桓渊心里却没了底,竟连夜让人安排马车去了郡守府,跟吴郡郡守叔孙贯密议了半夜,直到凌晨时分才终于回了桓府。
谁也不知道叔孙贯跟桓渊说了些什么,不过到了第四天,大楚上将军桓楚私下表示,希望族叔桓渊能够带头前往令尹府递交名册,否则,一旦大王震怒剥夺了他的爵位和官职,他桓楚也绝不会替他出头讨要说法。
桓楚的私下表态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吴中,并在士族中间引起很大的震动。
人所共知,桓楚是项庄的死党,同时也是项庄的亲信大将,桓楚私下这般劝说桓渊,会不会是从项庄那里得了什么准信?是不是意味着项庄这次真要对江东士族下狠手?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的坚持也就毫无意义了。
说到底,江东士族唯一的筹码就是项庄没那么多人才可用,可一旦项庄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旦项庄有了足够多的人才,江东士族的反抗就显得非常可笑、非常之不自量力了。
还有,不自量力的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楚国如今只有四郡六十余县,能安排官员的萝卜坑就只有那么几百个,可现在一家伙多了江北来的还有太学里的那么些萝卜,这几百个坑可就明显不够分了,如果再不去令尹府递交名册,到时候可就没坑安插他们这些萝卜了。
楚王宫,上书房。
项他喜孜孜地将一本名册递给项庄,说道:“大王,在臣动身前来王宫之前,总共已有两百多位士族递交了名册,已经超过闹事士族的半数了。”
“是吗?这敢情好。”项庄欣然接过名册,随手翻了翻又转头对范增说道:“亚父,还真让你给说着了,这些家伙真服软了。”
范增捋了捋颔下银须,微笑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项他又道:“大王,有这两百多士族,算上江北来的士子,再加上太学中选出来的可用之材,差不多已经够填补各郡、各县的职缺了,您看,剩下的士族是不是可以不接纳了?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该有人受到惩罚才是。”
不等项庄表态,范增就直接说道:“这个却是不必了。”
说此一顿,范增又跟项庄解释道:“箕儿,咱们这么做的初衷并不是真的要剥夺江东士族的爵位职位,更不是要把他们赶尽杀绝,咱们之所以从淮南借人,又从太学选拔人才,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推行新法,所以……”
项庄微微一笑,说道:“所以,只要江东士族愿意改弦易辙、支持新法,咱们也就即往不咎了,是吧亚父?”
范增欣然点头,又道:“箕儿,你真的要比羽儿强许多。”!。
第289章 耕战商读
随着士族的瓦解,新田赋法的推行再没有任何阻碍了,以叔孙贯为首的世卿群体虽然心中不豫,却也无法逆转变革大势了,此后数日,原本辞官在家的四百多士族又纷纷回到了各自任上,项庄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要挟而为难他们……其他书友正在看:。
项庄的大度换来了士族的感激,他们返回任上后,开始全力配合护法校尉部主导的清丈土地的工作,结要只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清丈土地便有了结果。
楚王宫,上书房。
百里贤带着护法校尉子车师连夜进宫觐见。
“大王,全国的土地清丈已经有了结果,吴郡、丹阳郡、会稽郡、庐江郡、九江郡治下共六十八县,计有耕地一千两百多万亩!其中亩产两石以上的良田三百多万亩,亩产不足半石的山地两百多万亩,计可征收田赋九十多万石!”
子车师拿着田赋总册,逐字逐句地向项庄解说。
“哦,九十多万石?”项庄闻言大喜,又道,“多久能收上来?”
原本还以为,最多也就六十万石田赋,不想竟有九十多万石!如果这九十多万石田赋能够及时收缴上来,那可真是解了国库困窘的燃眉之急了,届时不但可以及时还上各大世家的借粮,还能够足额发放各级官员的俸禄,甚至还能略有盈余。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笑道:“大王放心,年底之前应该能够全部收上来。”秦代历法,以十月为首月。年底便是九月底。而现在是九月上旬,也就是说,最多二十天,九十多万石田赋就能够全部解送到吴中太仓。
庄欣然点头,又向子车师道,“子车将军,辛苦了。”
子车师赶紧拱手作揖,道:“作为楚国臣子……其他书友正在看:。为大王效劳份属应当。”
项庄微微一笑,回顾项他:“子翼,即刻擢升护法校尉子车师为护法中郎将!”
他慨然应喏,子车师则赶紧单膝跪地,向项庄作谢道:“多谢我王!”
项庄转身回到首席就座,又肃手示意项他、百里贤、子车师分别就座,然后说道:“子翼、子良,新田赋法的推行非常顺利,效果也很显著,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应该推行奖励耕战渔商法了?”
按照项庄、百里贤的规划,楚国变法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推行编户齐民律,将世家、士族、宗族私藏的大量私户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受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编户齐民。同时,在推行编户齐民律的过程当中,顺便解决各郡尤其是稽北各县的宗族势力,解除楚国的一大隐忧。
第二步是清丈全国土地、推行新田赋法,让世家、士族跟平民一体纳赋,在极大扩充国库赋源的同时。极大削弱江东世家、士族的影响力,藉此强化楚国的中央集权,使各郡、各县直接置于王权的强力掌控之下。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奖励耕战读商!
项庄的确很推崇大秦的耕战体系,但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全盘沿袭,早在关中时,项庄就跟百里贤探讨过。要在耕战体系中间再加一个读字,使大秦的耕战体系,变成大楚的耕读战体系,不过现在,却还要再加一个商字了。
大秦帝国的耕战体系其实并不完美,甚至还有些畸形。
奉行耕战体系的大秦帝国,举国上下只热衷于两件事,一是种地,二是打仗,在战功和爵位的诱惑下,人民都变成了战争狂人,国家变成了庞大的战争机器,所以秦国的军队能够越打越强,军粮也绝无匮乏之虑,所以秦国才能够扫灭关东六国,一统天下……其他书友正在看:。
如果不是秦始皇暴殁,如果不是二世胡亥和赵高倒行逆施,奉行耕战体系的大秦帝国还会继续向外扩充,在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出兵五十万南征百越之后,肯定还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对外作战,大秦帝国最后会打下一个什么样的版图,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既便大秦帝国征服了整个亚洲大陆,也绝对无法长久,因为秦帝国为了保持对外扩张的动力,在大力奖励耕战的同时,也严重约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