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双龙传4-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公卿笑道:〃你不怕真的把消息完全截断吗?〃
寇仲苦笑道:〃我是怕李密连我们的余粮都烧掉,那就糟糕之极了!〃
※※※
寇仲和徐子陵回复本来脸目,策马出城,沿洛河朝浮桥的方向缓行。
日正西沉,对岸营地灯火点点,炊烟四起,表面虽似宁静和平,但内里却蕴寒着山雨欲来前把人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寇仲笑语道:〃陰癸派似乎忽然消声匿迹,不知是否想坐山观虎斗呢?〃
徐子陵深吸一口带着河水气味的清新空气,纵目遥望对岸远处林木苍郁,叠翠层峦的峻岭丛山。
洛水过了偃师的河段,下游曲折迂回,青山连绵,岸旁树木蔚然深秀,山花怒绽,三十多艘泊岸的战船彷如图画中的点缀物。
寇仲又道:〃很久没有听过秦叔宝的消息,不知他仍否为李密效力,不要一个错手把他也杀了。〃
徐子陵终于有了反应,道:〃沈落雁很清楚秦叔宝是个怎样的人,更知道他和我们的关系,所以绝不会让他参与这场战役,仲少大可放心。〃
两人来至浮桥处,勒马停下,让一队五十多辆的骡车渡桥。
由于浮桥有一定的负重限制,故每次只能让一辆骡车通过。
浮桥的两边均筑设高超达十丈的望台,上有哨兵箭手站岗,以监察戒备。
寇仲低声道:〃若李密按兵不动,又不派人来烧粮仓,我们索性只留五千人在偃师,其它人悉数分水陆两路往攻洛口,趁洛口兵力薄弱,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夺城;然后再从容返回偃师,拖住李密的后退。李密退,我们便固守洛口,这正是李密胜宇文化骨的方法。〃
当时宇文化及将辎重留在滑台,率军北攻黎阳,徐世绩弃守黎阳西保仓城,而李密则以二万步骑兵屯于清淇。宇文化及占领黎阳后,分兵包围仓城。李密逐与徐世绩遥相呼应,深沟高垒避而不战。不过若宇文化及攻仓城,李密就从清淇出兵攻他后方,形成对峙之局。直至宇文化及粮尽,才以先诈和后反击之法,败宇文化及于童山。
寇仲的方法不是行不通,但却必须做到两件事,首先就是要荡平杨侗的禁卫军,使东都安定下来;其次须切断金墉和河阳的补给线,其中尤以后者难以办到,否则最多也是对峙之局。若待到李密恢复元气,情势便更不妙。
徐子陵怎会不知寇仲患得患失的心情,断然道:〃放心吧!李密一定会来的。而且快得出乎你意料之外。因为他认定自己真的重创了王世充,而东都则乱成一团,此时不来,更待何时?〃
寇仲苦笑道:〃没有人比你更了解我的心情,竟陵之役只是适逢其会,时间上根本不容你去想。但今趟却是正正式式谋定后动,调车遣将的对垒沙场。如若输了,就算幸保小命,但亦会信心尽丧,以后都不用再出来混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说来好听,大多数人兵败后都一蹶不振,而今次我们更是输不起。若李密胜了,天下就变成两李之争,其它人只能靠边站。〃
徐子陵叹道:〃担心有他娘的屁用。我们本是一无所有,最多不外打回原形。正如老杨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例如忽然来场雷雨,说不定便可将形势完全改变,战场上实在有太多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因素。〃
寇仲默然片刻,见车队已安然渡河,逐与徐子陵拍马登桥,道:〃你觉得尚秀芳这美人儿如何呢?〃
徐子陵愕然道:〃原来你尚有闲情去想女人。〃
寇仲笑道:〃这就叫做调剂,她本在席间私下约了我去找她,岂知王世充被剌受伤,我忙得昏天黑地下竟把她忘了。〃
徐子陵像有感而发的道:〃忘了最好。自坐船离洛阳那一刻开始,所有在洛阳发生的人与事,都像给…在后方,变成很遥远和模糊的事物。大战迫在眉睫之际,我连素姐也不敢想。唉!想来又于事何补?〃
浮桥已尽,两人朝木寨大门驰去,沿途挤满车马兵员,但在沉重的战争压力下,不但没有人谈笑喧哗,更罕见笑脸。
寇仲轻轻道:〃不是连师妃暄都置诸脑后吧?〃
徐子陵叹道:〃师妃暄确是使人难以忘怀的奇女子,不过除了也把她忘掉外,还有什么方法?〃
寇仲奇道:〃陵爷少有这么坦白的。我差点忘了告诉你,她昨天来找过我,劝我退出纷争,给我乱扯一通的气走了。唉!她确是可迷死任何男人,但又高不可攀的美人儿,弄得小弟也可能患上与你相同的单思症,这叫有祸同当吧!〃
徐子陵失笑道:〃去你的娘!〃
寇仲失声道:〃我的娘不是你的娘吗?〃
此时两人驰入兵寨,门禁森严,未经检查的车辆均不准进入。守门的兵卫见到两人,都态度恭敬,显示出两人在他们心中崇高的地位。
他们在营中与杨公卿和王玄恕共悖玲珑娇则去了侦察敌情。
席间寇仲趁机向杨公卿请教各种军事问题。
徐子陵亦好奇心起,问道:〃我们在南方时,曾见杜伏威强征乡农入伍,极不人道,东都的大军又是怎样来的?〃
杨公卿呻一口爇茶,道:〃自秦开始,直至南北朝,一直以征兵之法为主,间有募兵,只是辅助之用。所谓征兵,就是成年男子均须入伍,无事时服役若干年,有事时则上战场。但自西魏开始,推行府兵制,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训练武事。每年要到京师或边地戍卫一月,战时上战场,战罢归家,武器、装备、粮食都要自备。〃
王玄恕叹道:〃杨广征战连年,使战士长期远戍,今他们难以忍受,不是开小差逃亡,便是叛乱作反,所以爹改采募兵制。在这时势中,只要粮饷充足,自有勇力者肯卖命,远胜征兵之制。尤其是亲卫兵队,更必须要视之作为终身事业,并甘于高薪厚禄的正规职业军人,否则将成多而无当或尾大不掉的局面。〃
寇仲不解道:〃凭东都的财力,为何招募的军队反不及李密的人多势众?只要变卖些杨广遗下来的珍宝,不是可多召大批人马吗?〃
杨公卿笑道:〃你没有听过凡兵务津不务多吗?李密以数十万大军,扭尽陰谋诡计,又趁宇文化及缺粮,仍只落得个惨胜的结局,便知津兵的重要性。古圣有云:'兵愈多者力愈弱,饷愈多者国愈贫。'尚书大人正是深明此理,如若无休止地增兵,只会造成冗兵丛集的局面,弄至生产荒废,民不聊生。〃
顿了顿续道:〃人多是没有用的,还要看装备粮饷是否配合得来。所以募兵宜严加选择,淘汰冗赘,以质取胜。李世民之所以每战必胜,便在于选练出一队由千余名津锐组成的'黑甲'骑兵,伺机突击,屡建奇功,所向被靡。人数虽少,却无惧敌阵的千军万马,只要对方阵脚一乱,己方大军便趁势狂攻,内外呼应,令敌人饮恨沙场。〃
寇仲听得眉飞色舞,这才明白'杨公宝库'的重要性,难怪王世充这二万〃小军〃,能今李密如此忌惮。
这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寇仲见杨公卿谈兴甚浓,又问起军队内的组织情况。
鲁妙子的兵法书虽是说理津妙,却欠了杨公卿亲身治军的实际经验。
杨公卿捻须微笑道:〃一支军队,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如何将众多人马编组成可用于作战的劲旅,只有一个法则,'治众如治寡'是也。即是以五为伍,二伍为火,五火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裨,二裨为军。无论十百千万之数各有统制,一知相应,一气相贯,如亿万丝为一缕,曲绾直引,无不如意,不见一丝之异;此整而不乱之兵,而大将总其纲领,达到以简驭繁的成效。全军从将至兵每人都明确自己的岗位和与上下左右间的关系。制定则士不乱,那时便有治众如治寡的效果。〃
寇仲赞道:〃难怪刚才那么多人挤在路上,竟没有混乱的情况。〃
杨公卿道:〃无论是伍、火、队、官、曲、部、校、裨、军,又或伍、队、旗、哨、司、营、师,都只是名称不同,但均以什伍为基础,其理一也。另外还要设定号统手、鼓手、旗手、大夫、马夫、认旗手、木匠、铁匠等人选,各司其职,组成完善的作战系统,这才有资格到战场与敌人决雌雄。〃
寇仲正要说话,外面忽地人声扰攘,众人色变时,一名亲兵扑进帐来,气急败坏道:
〃报告杨帅,大事不好了。〃
四人大吃一惊,难道李密的奇兵已杀到偃师来了吗?
第七章 暗渡陈仓
杨公卿、寇仲、徐子陵、王玄恕与一众将领目瞪口呆的瞧着已化为焦炭的大粮仓,人人无话可说。地上排着十条仓犬和十多名守兵烧得难以辨认的尸体。
这是城内十六个粮仓之一,但存量却等若其它十五个粮仓加起来的货量。大火起得既快,同时生出十多个火头,若非有高墙把它与其它民居分隔开来,兼又是陰浓湿重的春夏时节,灾情可能不止于此。
负责守仓的偏将跪在地上,不住颤抖,神态可怜。
杨公卿怒道:〃这是没有可能的,我已加派人马防卫,怎会连敌人的影子都摸不着,便烧成这样子,至少也可把火救熄。〃
那偏将颤声道:〃救火的井子都给人以沙石塞了。〃
杨公卿一呆道:〃坚细如何能把沙石运进来?〃
寇仲肯定地道:〃只要派人搜查一下,定可发现有地道一类的东西,此事该是敌人处心积虑的坚计,最好派人检查一下城内所有仓库。〃
当下有人领命去了。
王玄恕着三人移到一旁,低声道:〃此事叫错有错着,我刚把真粮移往城外的营地去,此处烧的全是假粮,因为全由我的亲兵负责运送,其它人都不知新运来的是假货。〃
寇仲大喜道:〃二公子办事的效率确是惊人,早先那五十辆骡车载的是否就是真粮?〃
王玄恕又惊又喜的点头道:〃正是真粮,今次该怎办?〃
杨公卿津神大振道:〃这叫误中副车,又名天助我也。现在我们要全力搜查坚细,凡没有户籍的外人都要关起来审问,同时重赏举报可疑人物的城民。另一方面加强营仓的防卫,设法另辟秘密粮仓,储存粮食。〃
王玄恕见自己无意中立下大功,必得父亲赞赏,欣然去了。
寇仲低声道:〃看来我们也该回帅府饮酒庆祝,以迎接李密的大军哩!〃
※※※
天尚未亮,寇仲和徐子陵给唤醒过来,到帅府大堂见杨公卿。王玄恕正在打呵欠。
玲珑娇则一脸风尘的坐在杨公卿旁,正对着桌上的战略地势图指点说话。
两人步进大堂,杨公卿抬头朝他们瞧来,哈哈笑道:〃瓦岗军来了!〃
寇仲、徐子陵闻言大喜,围拢过去。
玲珑娇兴奋地道:〃我已和各地眼线联络过,并亲眼目睹李密的先头部队朝偃师直逼而来,若不停留的话,明天我们便可在城墙看到瓦岗军的旗帜。我已派出十多名轻功特佳的好手,密切监视他们,消息将会以信鸽传回来。〃
寇仲道:〃动的是那支军队,人数有多少?〃
玲珑娇道:〃动的是城外由单雄信、陈智略、樊文超三人率领的新兵,城内的主力军仍没有动静。〃
杨公卿担心地道:〃李密又想用诈了。〃
徐子陵问道:〃娇姑娘有否潜入城中探看?〃
玲珑娇傲然道:〃没有城防能把我玲珑娇难倒的,不过军队所在的民房防卫森严,我怕打草惊蛇,只能在远处察看,城内情况一片安宁,显是李密认为自己胜券在握,信心十足。〃
王玄恕问道:〃那批新兵是否真如宣永所说的不堪?〃
玲珑娇道:〃单雄信所部的先锋队人数约在三千许间,于黄昏时候起行。由于被林木阻挡视线,我只能从扬起的尘土推测兵员的众寡,知其全为步兵,且部伍不肃,可肯定非是训练有素的正规部队。〃
寇仲愕然道:〃娇小姐竟可只观其扬起的尘土,便看出这么多事来,确是观测和侦探敌情的高手。〃
玲珑娇得他赞赏,欢喜地横他一眼道:〃你若要学,我可作你的师傅。每逢尘高浑起,就是骑兵;步兵尘低而广披滚滚。单雄信的新兵使尘低散乱不齐,便是因训练不足而队形不整。如是津锐之军,尘埃会是条条而起,清而不乱;军止尘止者,则大将威德行;尘埃左右前后起者,使人不得法也。〃
寇仲和徐子陵听得心悦诚服,这才知道观敌也是一门学问。
此时亲兵来报,收到前线以飞鸽送来的情报。
杨公卿拆开飞快瞧了一遍后,递给玲珑娇,道:〃李密的城外部队已陆续拔营分两路朝我们推进,但城内主力军仍全无动静,看来他是想诱我们出击,假若我们真的给他烧掉粮草,亦只有在粮尽前尽早决战,而不会苦守孤城。〃
王玄恕点头道:〃那时他就可以主力军突击我们,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杨公卿见寇仲和徐子陵都是眉头深锁,奇道:〃李密现已中计,你们为何却苦起脸孔?〃
徐子陵道:〃我总有点很不妥当的感觉,李密有可风做坚细,该清楚我方有娇姑娘这种一流的探敌高手虎视眈眈的监察他行军的情况,若是如此,他还如何用诈?〃
寇仲问道:〃照娇小姐所见,城内驻军的民房区的门禁哨岗是否严密得不合常理?〃
玲珑娇俏躯微颤,露出思索的神情,点头道:〃确是如此,巡逻者非是一般兵卒,而是李密麾下的高手,才令我望而却步。〃
〃砰〃!
寇仲一掌击在台上,叹道:〃好狡滑的李密!若我没有猜错,他必是利用地道一类的掩护,把主力军分批移往城外某一秘密营地。当我们误以为他主力军仍未离城,妄然迎击单雄信的新军时,他便重施当年击败张须陀之计,佯败引我们远离偃师,再于某处伏兵夹击我军,那时我们不全军覆没才怪。〃
杨公卿色变道:〃那我们岂非已丧失了先机?〃
寇仲道:〃这又未必,要将四万人借地道秘密移出,只有在晚间进行,且非一晚半晚能办到的事。只要看看单雄信的军队何时抵达,便知那需要多少时间。因为单雄信的新军怎都要等到李密的主力军准备妥当,才敢在城外结阵恭候。〃
王玄恕忧虑道:〃假若我们摸不清李密的主力军到了那里去,便只有把所有人调返城内苦守,先前的大计再派不上用场。〃
寇仲尚未答他,手下来报,宣永求见。
宣永只向杨公卿等略作问讯,便神情肃穆地道:〃李密确不愧当代最出色的陰谋家,竟能预早掘出三条地道,把主力大军分批移往北邙山。若非小人心生怀疑,也测不破他的手段。〃
杨公卿紧张地问道:〃知否他们扎营的地点?〃
宣永颓然道:〃沈落雁用她的侦鸟在天上盘旋监视,使我不敢妄动,兼且她在山路险要之处设下哨岗,欲跟无从。照我估计,以目前的速度,最早也要多一晚时间李密的主力才可全体移师北邙山。〃
众人俯瞰桌上的战略图,只见邙山在金墉城的左上方斜下直抵偃师东北处,连绵百里,占地极度。若不能把握到那四万人的行踪,开战后将可成能从北面任何一处钻出来的奇兵,都大惑惊懔。
宣永道:〃现在我方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兼且对方高手如云,只要露出形迹,想逃都逃不了。〃
寇仲左掌横劈,狠狠道:〃首先要宰了那扁毛畜牲,唉!不过这只会令沈婆娘醒觉。〃
玲珑娇道:〃此事交由我办,我可从另一边入邙山,不循山路,只要他们生火造饭,又或伐林开路,总有形迹可寻。〃
徐子陵道:〃我们最好先仔细想想,李密这趟秘密行军,必然是考虑周详,不会轻易被我们识破。〃
杨公卿同意道:〃地道可以预先挖掘,其它自亦安排妥当,邙山广披数百里,要找一支蓄意隐藏的部队,在短时间内谈何容易,而大战已迫在眉睫,不若我们先决定该背城一战,抑或死守偃师。〃
寇仲断然摇头道:〃我们仍是依照原定计划行事,除非我们寻不到他的主力军队,才改为坚守城池。至少我们尚有一天一夜的功夫可尽人事。〃
杨公卿默然半晌,向宣永问道:〃瓦岗军方面形势如何?〃
宣永道:〃留守金墉的是王伯当的部队,李密另一大将邴元真则镇守洛口,两城的兵力都在万人以下。率新兵佯攻偃师的是单雄信,此人曾因争一个妓女与王伯当嫌隙甚深,本身却是个将才。〃
寇仲道:〃邴元真又如何?〃
宣永不屑道:〃此人兵法不错,擅长守城,但却欠缺胆色,非是冲锋陷阵的人选。〃
接着冷哼道:〃单雄信、邴元真等均为瓦岗军旧将,与李密宠信的裴仁基、徐世绩、沈落雁、王伯当这班新贵一向不大和睦,所以只要能突破李密之军,保证瓦岗军会陷于四分五裂,各自拥兵自保之局,届时只要施出怀柔手段,可令李密各部不战而降。问题是怎样方能大破李密隐入邙山的奇兵吧。〃
杨公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那我只好在这里静心恭候好消息了。〃
※※※
寇仲、徐子陵、玲珑娇、宣永四人立在邙山一处山头之上,纵目四顾,四周山势延绵伸展,岩色赤如朱砂,奇峰处处,在雨雾下苍茫虚莽,景色变幻无定,极尽优奇。
背风的深谷更是古木蓊森,挺立山坡,华盖蔽天。
山势险要处,松柏、山榆蔚然秀拔,或积翠于山涧谷底,或扎根峭壁危崖。
邙山确是抱奇揽秀,难怪老君庙会选建于此山的翠云蜂之上,可是若要在这像是漫无边际的大山去找一支四万人的部队,正如杨公卿所言,只能靠运气。
寇仲道:〃老君观在那个方向?〃
玲珑娇指着金墉城的方向道:〃就在金墉城邙山东北处,离偃师只有半天的马程,当然不包括上山那段路。〃
寇仲点头道:〃无论如何,为了配合单雄信的部队,李密怎都不能找一处离开偃师过远的地方埋伏,四万人亦非少数,所以我们只要遍查偃师以北的邙山区域,定可寻到一点迹象。时间无多,趁现在雨雾难分,视野不清,为我们提供掩护之际,我们去吧!〃
※※※
雨势愈趋绵密,身置深山之中,仿似进入一个超乎人世的迷离境界,认路辨途已是难事,更不要说寻找敌踪。
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玲珑娇也一筹莫展。
入黑后,搜索的工作将更艰难。
宣永提议道:〃我们不若先和大小姐会合,人手多些,成功的机会亦将可增加。〃
寇仲摇头道:〃若给敌人发现我们,以奇兵制奇兵之法便要泡汤了。〃
徐子陵沉声道:〃不若我们到老君观去碰碰运气。为了能快速在山中行军,李密必须把战马粮食预先运在山中某处,那就再没有一个地方比老君观要适合,而那处的妖道又与李密有勾结。〃
寇仲皱眉道:〃这个推测虽合情理,可是老君观在翠云峰之类,上落太不方便哩!〃
宣永剧震道:〃寇爷你有所不知了,在翠云峰下有个翠云谷,谷内建有十多座专供各地来参拜的善信落脚或作短期修行的津舍,还有大片密林,若在林中扎营,确是非常隐蔽。〃
寇仲惊喜道:〃由翠云谷出邙山往偃师,需时多久?〃
宣永道:〃那里辟有山道,至多一个时辰便可出山。接着是数十里的平野草林,若全是骑兵,快马疾行,不用两个时辰便可抵偃师。〃
寇仲额手称庆笑道:〃今趟有教了,李密和沈婆娘啊!你们欠我的债,今次还过清光吧!〃
※※※
老君观座落巍然耸立的翠云峰之巅,林木浓郁,碧山环绕,一边山崖陡峭,可以看到从峰顶倾泻往深下百丈的沟壑。如能登上峰顶,该可北望黄河,南顾洛水。此刻在雨雾难分的空冥飘渺中,更像高不可攀的神仙洞府,那想得到主持者竟是邪派的顶尖人物。
翠云谷位于翠云峰山脚,谷地开阔平坦,十多座粉墙黑瓦的房舍丛布在谷北的林木间,小路交错,野花丛丛,芳草萋萋,远有翠色浓重、层次分明的群山作衬,近有黄绿相间的田园围绕,如图似画,确是避世的桃源胜地,令人更难联想起妖道和枕戈待旦的战士。
南端谷口是大片柏榆树林,在这种天气里,凭高下望,就算林内确密藏军营,也难以觉察。
接连谷口是下山的道路,穿峡而去,蜿蜒往下,不过受山势阻隔,故看不到山外南面的平野。
寇仲信心动摇,道:〃若李密的大军确藏于谷内,怎会一声马嘶都没有?〃
此时往侦察的玲珑娇一脸喜色的潜回来,兴奋地道:〃果如所料,谷内林木中营帐处处,满布瓦岗军,但却不见战马骡子等畜牲,看来是另藏他处,免了他们登山之苦。〃
众人大喜。
寇仲道:〃我和小陵留在这里继绩监视,你们分别回去通知大小姐和大将军,一切依原定计划行事。〃
又商议一番,约定如何联络与会合等细节后,宣永和玲珑娇欣然去了。
到黄昏时,雨过天清,山谷的情况一览无遗。从他们所处的危崖下望,密林间隐见营帐,还不时有军士往来于营地与房舍之间。
寇仲躲伏在草树间凝神观察,良久始道:〃小陵!我总觉得有点不妥当。〃
仰躺一旁的徐子陵道:〃是否因见不到沈落雁的扁毛畜牲,又或因营内没有马儿呢?〃
寇仲不答反问道:〃我们被沈婆娘害了这么多次,差些儿每趟都中她坚计,以我们的聪明才智亦这么窝囊,你说她厉害在什么地方?〃
徐子陵静心细想,同意道:〃你倒没夸大,若说陰谋手段,谈笑用计,我们似都一直落在下风,从翟让被杀到王世充被剌,没有一趟我们是斗赢她的。〃
寇仲苦思道:〃还记得我们初遇她时,定下三擒投降之约一事吗?她布下'野叟'莫成的陷阱,像未卜先知似的让我们自己坐上贼船去,又故意在乱石急流弄翻船儿,利用我们的好心肠以为在拯救老人家时制着我们。每一着都显示她最懂因人而异的揣摩对方心理。既是如此,她怎都该猜到我们会来老君观瞧瞧吧!那会蠢得躲到这里来呢?〃
徐子陵猛地爬起来,陪他同往下望,剧震道:〃你说得对,下面的军营定是沈落雁的计中之计,十个军营该有九个是空的,只要数千作幌子的诈兵,便能令我们误以为瓦岗的奇兵布伏于此,而真正奇兵,则在别处。今回糟了!天黑后我们怎样去寻找呢?〃
寇仲道:〃我们只能尽力而为,真正伏兵处怎都不该离偃师太远,所以理该在附近某处山中同样相似的环境里,那才不虞马儿太辛苦或嘶声远扬,来吧!先下去摸个清楚,肯定我们没有冤枉沈婆娘,才决定该怎么办。〃
第八章 前后夹击
两人在邙山外一处山头颓然坐下。
天上云层闭月,地平尽处隐见光晕,那就是洛水之北的偃师城。
足有两个时辰两人在山中盲目摸索,从金墉那边直搜过来,仍没摸到半点敌踪,累得两人力尽筋疲,真元耗损。
寇仲狠狠骂道:〃都是今早那场雨累事,不但洗去地上的痕迹,连气味都涤走了。〃
徐子陵摇头道:〃那只是场雨粉,怎都该有痕迹留下。〃
寇仲苦笑道:〃当然有痕迹,不过只是通往老君庙去的。咦!〃
徐子陵道:〃你想到什么?〃
寇仲沉吟道:〃宣永不是说过李密的主力军至早也须多一晚工夫才可从地道潜往北邙山吗?为何刚才金墉城外水静河非,没有半点异况?〃
两人同时一震,醒悟过来。
寇仲叹道:〃好一个沈婆娘,果然厉害,这定是偷龙转凤之计,把新兵换津兵,而津兵则借新兵掩护,潜往某一有利突击的目的地,此计确是厉害,我们差点便上当。〃
徐子陵苦恼道:〃现离天亮不足两个时辰,我们到那里找伏兵呢?〃
寇仲道:〃李密的津兵是前天由金墉开出,昼伏夜行,说不定现在仍应在行军途中,这么浩浩荡荡的四万骑兵,欲要避人耳目,只有躲往邙山这带山区一法。那即是他们仍须绕个圈子往这边来,他们一是已抵目的地,又或是将要到了。我们快去!〃
徐子陵道:〃且勿焦急,今次若我们再猜错,就失去了破败李密的千载一时之机。
照形势论,无论是单雄信的新兵,又或李密的奇兵,都只有背邙山布阵这唯一可行的战略,可免后顾之忧。所以我们可假定单雄信的新军将在偃师之北背邙山布阵扎营,诱偃师部队出击,而李密则把主力军隐在附近邙山某处山头之后,好方便轻骑出击。若真是如此,李密藏军之处,已呼之欲出!〃
寇仲把耳朵贴往地面,好一会后才坐起来,苦笑道:〃沈婆娘定是吩咐手下以布包扎马蹄,小弟半点声音都听不到。〃
徐子陵弹起来道:〃那就用脚走路,用眼去看吧!〃
※※※
两人缩入草丛,沈落雁的怪鸟盘旋两匝后,远飞去了。
两人透过草丛朝对面的山坡下的树林瞧去,只见营帐连绵,井然有序,与邙山外偃师间的草原只是一丘之隔,骑兵若策骑越过山丘,只须一个时辰便可摸到偃师的城墙,确是方便无比,但又非常隐蔽。
这里离翠云谷足有五十里远,位于偃师东北处,外面尚有广阔的长草原和疏林矮树。
假如单雄信在偃师正北倚邙山扎营,这地点刚与其成了犄角之势,深合兵法之旨。
寇仲凑到徐子陵耳旁低声道:〃现在我们分头行事,你立即赶返偃师,着杨公卿无论如何立即出兵,趁李密阵脚不稳,人疲马乏之际挥兵强攻。我则去找翟娇,当李密被迫仓忙应战时,我们就从后放火袭营,令他腹背受敌。掳得沈婆娘后就送你作一晚便宜老婆,哈!〃
徐子陵没好气道:〃记着烟花讯号,千万不要延误军机。更勿要先被沈落雁的怪鸟发现,唉!又来了!〃
怪鸟去而复返,今次还直朝他们藏身处飞来,似是有所发现。
徐子陆运聚功力,全神以待。
岂知怪鸟一个盘旋,升往高处,呼的一声走了。
寇仲道:〃幸好这扁毛畜牲不会说话,否则便槽了,还不快溜!〃
※※※
〃砰〃!
杨公卿一掌拍在桌上,猛地立起,大笑道:〃李密果是用奇的宗师,不过今次上得出多终遇虎,用奇用出大祸来,我要教他来得去不得也。〃
众将领轰然起立,人人情绪高涨,士气昂扬。
王玄恕更兴奋得两眼闪亮,俊脸生辉。
徐子陵生性虽淡薄无为,但也因受营内气氛感染,爇血沸腾。
想起李密的陰险残忍,杀人如弃草拾芥,更想起翟府无辜的婢仆小孩,任恩和他的兄弟遇难,他便恨不得斩下他的头来。
杨公卿奋然道:〃全军已整装待发,一切准备妥当。〃
接着向立在两旁的二十多名将领喝道:〃我们由东门出城,先沿河东行,绕过密林后,才改往北走,直扑李密奇兵藏身处。〃
众将领命先行。
杨公卿向徐子陵道:〃我知徐兄弟一向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