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双龙传4-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师妃暄恬淡无为的修养,也不由黛眉轻蹙地苦恼道:〃你若再顾左右而言他,妃暄只好告辞而去,更不再视你为一个可交谈的朋友。〃
寇仲忙道:〃仙子息怒,事实上我对你是非常爱慕。只不过心知肚明终有一天你会与我拔剑相向,才苦苦压下心内真正的感受。现在小弟知错哩,仙子请随便下问,小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师妃暄自出道以来,还是首次有年轻男子向她明宣爱意,偏又知这宣爱者只是信口开河,不尽不实。本应心中不悦,不知为何却发觉很难真的恼怪他。而这亦正是寇仲无人能及之处,即使敌人也很难恨他。
自寇仲踏入此厅后,两人便一直针锋相对。而寇仲最高明的地方,是根本不给对手掌握到他的弱点破绽。以师妃暄的智能,对他亦要生出无从入手的感觉。
其实寇仲亦是有苦自己知。
若论识见词锋,他可肯定自己及不上这清丽如仙女下凡的绝世娇娆。而她摆明是要来劝自己在一是辅助明主,一是退出争斗二者中选择其一。
假设自己是在理屈词穷的形势下严词峻拒她的〃好意〃,加上和氏璧的前科,只会结下这个谁都不愿招惹的美丽劲敌。所以只能以旁门左道的市井之法,配上坦率直接的态度,教她只能大发娇嗔,但又不会真的与他反目成仇。
其中微妙处,确是难以言谕。
师妃暄美目凝注地瞧了他好半晌后,唇角逸出一丝仅可觉察的微笑,淡淡道:〃好吧!道、德、仁、义、礼五者究为何事,寇兄可否逐一道来?〃
寇仲闻之愕然,心叫厉害。
他本意是想把她气走,岂知她不但毫不动怒,还开出空泛怞象的题目来考较他,目的自是要他自暴其丑。
这等若迫他出招,再在其中寻找破绽,动摇他争天下的信心。
假如自己仍采先前言词飘忽的方法,只会令她心生鄙视。
再次苦笑道:〃这像是科举场中的题目,仙子你可否问些较和现实有关的问题?例如如何做个好皇帝?如何荡平天下群雄?如何令万民生活幸福诸如此类。小弟出身市井,自问比之高门大阀出身的公子哥儿,更懂回答最后那条问题。但若要我去应科举试,保证连榜尾都不会入。〃
师妃暄瞿然动容,她津擅观人于微,听出这番话确是寇仲的肺俯之言。更知他巧妙地拿自己和李世民作出比较,令她感到如若以这种方式选取李世民,根本是不公平的一件事。等若能高中科举的,并不代表可以做一个万民爱戴的官儿。当然她自问非是只从别人的答话便作出定论那么草率,而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来判断。
就在这超凡脱俗的美女以为寇仲不会答她的问题时,寇仲却正容道:〃仙子所提出这道、德、仁、义、礼,实五者为一体也。嘻!小弟有说错吗?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乃天地万物所应遵循的法则;道立后而德成,能坚持正道者便是德;所以道德常拉在一起说。仁义则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来自恻隐惠他之心。至于礼嘛?则是以前四者为根基发展出来所有凡人都便须遵从的规范,以维护人与人间的轮理道德仁义的关系。〃
这番话本是鲁妙子兵法书第一章开宗明义的序言,指出治兵之要,必须先明白天人之道,其词曰:〃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古之圣贤皆尽心焉。尧钦若昊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文王以八卦陈天道,周公定四时尽陰阳。孔子欲无有,老聃建之以常无有。兵道至此则鬼神变化,皆不逃吾术,况于征战争雄之法乎?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放天有仁、义、礼、智、信五德,见之者昌,弃之者败。〃寇仲聪明绝世,从之而发挥,成为自己的理论。
师妃暄再次动容道:〃寇兄这番话微言大义,令妃暄不得不刮目相看。只想再请问寇兄一句,寇兄是为一己之私,还是抱着为万民请命之心,道出这番话来?〃寇仲洒然笑道:〃若否认不是为一己之私,我便是有违道德;但只为己而不为人,就是欠仁义。
所以都说道德仁义,本为一体哩!〃
师妃暄首次感到自己拿这真小人没办法,因他的答案如说是为万民的幸福而去争天下,她便可由此入手,说动他以万民的利益为依归,去干最该做的事。
寇仲又道:〃至于何者为先,谁该为后,恐怕李小子都分不清楚?否则他便可放弃一己之私,来助我寇仲一统天下了,对吗?〃
师妃暄皱眉道:〃寇兄这番话不无少许道理,但却是远离实际,更难令妃暄心服。
而这亦是问题所在,就是以寇兄现时的实力功绩,如何可以服众?徒使天下更增纷乱而已,于寇兄和万民均有害无利。〃
连寇仲自己也要承认,师妃暄实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说客。不过说到底她并不认为他寇仲能干出什么事来。只是怕他起出传说中的'杨公宝库',使天下徒增不可知的变量吧了!
师妃暄出乎意料外的盈盈而起,美目深注的道:〃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坚生于国,时动必溃。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本;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妃暄言至此已尽,有缘再与寇兄相见吧!〃
说罢飘然去了。
第五章 军情第一
王世充坐在床上,津神明显较今早好了些,但眼神仍是没津打采,环视立在床旁众人一遍后,道:〃今趟出征,实关乎到我们的成败大局。老夫不能亲身参与,乃生平最大憾事。〃
杨公卿忙道:〃大人请放心,臣下得玄恕公子和寇兄弟左右为辅,必不负大人所托,当教李密一败涂地,永不能翻身。待大人康复后,便可再次率领臣下南征北讨,一统天下。〃
王世充沉吟道:〃我们和李渊虽一在关西,一在关东,但却形势相似。我们受李密牵制,无法西进;他则要时时应付陇右的薛举父子。所以现在双方都是要与时争竞,看看谁能先一步巩固实力,平定近患,才有机会成不世之功业。〃
寇仲尚是首次听王世充论及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王世充现在无法不倚重他,故才让他得闻此等机密事。
此时榻旁除他外惟有王玄应、王玄恕、杨公卿、郎奉、宋蒙秋五人,可见这非是一般的会议可比。
王世充叹道:〃薛举此人出身富贵之家,一向爱结交朋友,挥金如土。这种尽惨驴洹匙拥埽除非一直顺风顺水,否则若逢挫折,便难以坚持下去。一旦投降,李渊会立即实力大增,所以我们须抢在这情况发生之前,攻打关中。因而与李密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胜了也等于败了。〃
寇仲不由对王世充刮目相看,只从这番分析,便显示出他确是津通兵法,高瞻远瞩的人。
王玄应道:〃但薛举之子薛仁果骁勇善战,似不该是肯认输投降的人。〃
王世充急速地喘两口气,寇仲又再输给他一注真气后,才回复津神,沉声道:〃可惜他的对手却是智勇双全的李世民,除非李世民死了,否则他父子终难逃兵败投降的厄运。〃
杨公卿点头道:〃薛举的起兵,只是适逢其会,水到渠成。不像大人或李渊般本为大将,起义前已转战天下;又或如李密、杜伏威、窦建德般其地盘是打回来的。当年他因家财丰厚,在金城买得个校尉的小官来当,大业十三年时,陇右盗起,金城令郝瑗募兵数千,交他统率剿匪,岂知他就凭这支军队起家,开仓账济贫民,自立为王。兼之地处西疆,附近再无对手,若他起兵之地是关东而非关西,怕早给人兼并了,所以大人所言甚是。〃
王世充道:〃今晚你们东赴偃师,千万不要张扬,公卿你负责执掌帅印虎符,统领全军,以玄恕为副师,小仲为军师,三人务要衷诚合作,利用李密对我们轻视之心,予他迎头痛击;若能胜之,定要乘胜追击,如能再下洛口、虎牢两镇,李密大势去矣,剩下只有战死或投降两途,天下就是我王世充囊中之物。〃
他愈说愈兴奋,又咳嗽起来。
郎奉劝道:〃大人的指示,我们定会切实执行。大人不如休息一会再说吧!〃王世充辛苦地道:〃淑妮嫁入关西之事,你们照原定计划进行,小仲对此可有异议。〃
寇仲见各人瞧着自己,大惑尴尬,忙道:〃一切依王公吩咐。〃
※※※
寇仲回到大堂,徐子陵正和陈长林闲聊,见寇仲到来,徐子陵欣然道:〃原来长林兄来自南海郡,家族累世经营海上贸易,听他一席话,真胜于行万里路,很多地方的奇风异俗,包保你没有听过呢。〃
寇仲暗叫惭愧,他和陈长林说的话加起来都不够十句。忙打趣道:〃陈兄不是老晃的亲戚吧!大家都是南海人哩!〃
陈长林显是不苟言笑的人,答道:〃寇兄误会了!南海指的是我国南面的大海,沿岸有十多个郡,我们的南海郡和海南派的珠崖郡隔了足有二十多天的船程。〃寇仲坐到陈长林另一边,道:〃大海外究竟有些什么地方?当年在扬州,便常有外国商船驶来,那些人的样子和衣服都很奇怪的。〃
陈长林道:〃我家就是和波斯人及大食人做生意。〃
寇仲忍不住问道:〃陈兄为何不留在南海郡发外来财,却万水千山跑到这里来?〃
陈长林双目射出仇恨火焰,沉声道:〃若非迫不得已,谁想离乡别井,此事一言难尽,寇兄请见谅。〃
寇仲心中一动道:〃是否与沈法兴有关?〃
陈长林剧震道:〃寇兄真厉害,一猜便中。虽非直接有关,但沈纶是他之子,他实难辞其咎。〃
徐子陵和寇仲交换了个眼色,压低声音道:〃沈纶对陈兄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陈长林叹了一口气道:〃沈纶害得我家破人亡,此仇不报,怎能泄我心头之恨。〃
寇仲正要说话,近卫来报:〃一切准备就绪,两位大爷请动驾!〃
※※※
十二艘战船,鱼贯驶出洛阳城,沿洛水潮偃师驶去,由于是顺流东放,故船速极高,一泻多里。
从洛阳至偃师这截水道,途中两岸制高处均置有哨站,监察水道的情况,在安全上绝无问题。
除杨公卿,王玄恕外,同行的尚有玲珑娇,专责探听敌情。
这位龟兹美女登船后便避入舱房,连晚愣家给她端进房内。
徐子陵亦没有兴致应酬杨公卿,躲在室内静修。
饭后杨公卿担忧地道:〃李密最善用诈兵,往往到与他开战时,才知中计。寇兄弟可有什么妙计应对。〃
寇仲微笑道:〃今赵倒要看谁的诈术高明一点。现在我们首要之务,就是侦知李密主力大军驻扎的确实地点,始可从容定计。我已约好翟娇派人到偃师会我,到时便可清楚把握李密的虚实,亡李密者,实翟让之女也。〃
王玄恕不解道:〃可风妖道既知翟娇的事,自然会提醒李密,一个不好,我们说不定会反中他坚计。〃
杨公卿也点头同意。
寇仲哈哈笑道:〃问题是连老子我都不知道李密手下瓦岗军的旧将中,谁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李密最好就怀疑每一个旧将,弄得人人自危。那时李密一旦吃了败仗,保证立即人心涣散,瓦岗军四分五裂,使李密再无卷土重来的本钱。〃
顿了一顿,一字接一字地狠狠道:〃所以我们只须大胜一场,李密将永无翻身的机会。〃
王玄恕双目露出崇慕神色,道:〃寇大哥对任何事都另有一套高明看法的。〃杨公卿仍未释然,道:〃我们的总兵力只有二万人,虽说全是来自旧隋久经战阵的津锐,但比起李密号称数十万之众的大军,无论他的兵力于童山与宇文化及交锋之役如何折损,终仍远胜我们。他或者输不起这一仗,但我们却比他更输不起。所以必须使他无法用诈,方有胜算。〃
寇仲好整以暇道:〃这方面大将军可以绝对放心,翟娇手下中有个叫宣永的人,此人津于兵法,又因以前曾长期追随翟让,现在又与仍暗里忠于翟让的瓦岗兵将一直有联系,故对瓦岗军的动静了若指掌,保证李密摆摆屁股,向左向右都瞒不过我们。嘻!这两天大家都忙坏了,不如趁早回房休息,因到偃师后可能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哩!〃
※※※
寇仲推门而入,颓然曲肱横卧于正在床上打坐的徐子陵之旁,两脚仍然触地,吁出一口气道:〃你以前不总是躺着练功的吗?为何现在却要学人盘膝打坐,难道比边睡边练更写意?〃
徐子陵微睁眼帘,道:〃你又受到什么委屈,蹙着一肚怨气的样子。〃
寇仲苦笑道:〃委屈倒没有,只不过是担心吧了!到现在我才知道纵使李密在童山之战折损甚钜,兵力仍远在我们之上。这场仗可能重演竟陵与老爹之役!而我还要想尽方法摆出必胜的高姿态去安慰别人,这个军师真不易当。〃
徐子陵微笑道:〃兵书不是有说兵贵津而不贵多吗?且激战之后,李密手下骁将锐卒必多死伤,战士心怠。而我军则是孤注一掷,志在死战,彼消此长下,只要策略得宜,避重击轻,将可胜券稳握。〃
寇仲苦笑道:〃这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上赵的应付刺杀我本以为十拿九稳,怎知到头来仍是棋差一着,被李密所乘。由示敌以弱变成为敌所弱,若非有虚行之的妙计,这场仗也不用打了。〃
徐子陵双目倏地睁大,射出熠熠奇芒,沉声道:〃这场仗我们一定会赢的,因为李密会以为王世充伤重难起,故军心散乱,士无斗志,而心存轻视。在现今的情势下,杜伏威和沈法兴的联军随时可攻袭江都,沿宇文化骨的旧路北上,窦建德则意图南下,李阀亦要应付西面薛举父子的大军,李密能否及时夺得洛阳,实争胜天下的关键。所以李密欲得洛阳之心,比镬上的蚂蚁还要焦灼难熬。这就是那遁去的一,明白吗?〃
寇仲猛地坐起,奋然道:〃说得好!但倘若李密断我军回东都之路,另以津兵傍河西出以逼东都,那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徐子陵淡然道:〃李密怎还有这种耐性?那时我们只要稳守偃师,再拖李密的后退,并截断他的补给路线,加上洛阳又是天下有名易守难攻的坚城,久战之下,只会令他惨胜后的大军更无心恋战。故我可以肯定他除非不来,否则定是要一战立威以振士气的策略,再乘势一举夺取东都。〃
寇仲拍床叫道:〃有见地!〃
猛地坐起,沉吟道:〃希望翟娇不会令我失望,让李密的奇兵变成凡兵,那我们便可以避重就轻,大破战无不胜的瓦岗军了。〃
大力一拍徐子陵的宽肩赞道:〃兄弟!还是你行!〃
徐子陵淡然道:〃你根本没有闲下来的时间,有遗漏定必然的事。〃
寇仲呆了半晌,点头道:〃你这句话实是当头棒喝,记否当日在竟陵城头,我们面对老爹攻城的大军时,我曾悟出超脱生死成败,把整个战场当作一个棋盘的心法吗?棋手若要胜,必须谋定后动,着着牵着对方的鼻子走。现在李密看似占了先着,但局却是由我们布的,只看他如何入局。〃
徐子陵沉声道:〃沈落雁最擅探听军情。不要忘了我们从她家偷出来那本名册,在各地均有她的眼线。〃
寇仲色变道:〃那怎办才好?〃
徐子陵一字一字地缓缓道:〃你若要以奇兵去对李密的奇兵,就千万不要动用王世充的一兵一卒,只有翟娇和她的人才可以成为奇兵。〃
寇仲剧震道:〃好小子!真有你的。不过听翟娇口气,现在肯追随她的只有宣永的数百名手下,如何可对抗李密的大军。〃
徐子陵笑道:〃你这小子整蛊做怪的哄我说话,我才不信你没有法子。〃
寇仲尴尬道:〃你该知我最爱听你的分析,兵法有云最紧要虚张声势,在战场上人心惶惶,连爹娘的名字都会紧张得忘记了。故若正面交锋,数百人可能连对方半条毫毛都拔不到;但烧烧他的后营粮仓,却是绰有裕余。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翟娇啊!
今趟你能否为父报仇,就看你是否争气哩!〃
※※※
翌日战船抵达偃师城外的码头,寇仲和徐子陵两人戴上面具,扮成普通兵卒,混进城内。
他们脱掉军服,露出底下的行脚商贩装束,便依约定找寻翟桥方面留下的暗记,半个时辰后在城东一所民房见到宣永。
寇仲讶道:〃想不到是宣兄亲临,形势如何?〃
宣永把他们迎进屋内,坐好后道:〃李密现正在金墉不断集结军力,看来随时会进军偃师,寇爷的诱敌之计已生出效用。〃
寇仲大喜道:〃今赵我要这老小子来得而去不得也。〃
徐子陵沉声道:〃不要欢喜得那么早。〃
宣永点头道:〃徐爷所言甚是。李密显是知道有小姐窥伺在旁,故不但城禁森严,不准随便出入城门,且在城外广设哨岗,防止探子观望,令我们和城内的线眼通信困难,此事颇为头痛。〃
寇仲皱眉道:〃李密现时情况如何?〃
宣永道:〃李密击破宇文化及后,其劲兵良马多死,士卒疲病,人心厌战。故必须从各地调来质素远逊的兵员,因此虽仍有十万之众,却是良莠不齐,外强中干。〃
寇仲欣然道:〃既是如此,假若能趁他疲军南下,阵脚未隐时,挥兵强攻,再以奇兵突袭其后防,今李密腹背受敌,如此李密必将不战自溃,一败涂地。〃
宣永叹道:〃问题是李密擅用诈兵,若我们摸不准他的行军路线,舍其主力大军而误中副车,反会踏进他布下的陷阱,那时就轮到我们遭殃。〃
徐子陵道:〃宣兄似乎对探听敌方军情,没有什么把握哩!〃
宣永道:〃李密得知小姐之事后,对所有曾与大龙头有密切关系的将领都生出疑心,不让他们参与这次军事行动,更将他们调守其它地方。现在李密肯信任的,只有沈落雁、徐世绩、魏征、裴仁基、王伯当、单雄信、程知节、陈智略、樊文超等人,使我们无从入手。〃
寇仲狠骂道:〃真想立即去把可风妖道宰了。〃
徐子陵道:〃宣兄难道真个一点办法也没有吗?〃
宣永微笑道:〃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李密只能提防与大龙头有关系的几个领兵大将,却难以尽去军内大龙头的旧部,他们虽没资格参与李密的机密军事会议,却能从其兵员的调遣中见微知着,提供我们珍贵情报。〃
徐子陵不解道:〃宣兄刚才不是说很难与城内通消息吗?〃
宣永道:〃确是如此。一向我们都用信鸽又或把书信藏在瓶内从暗渠送往城外,但由于徐世绩派人密切监察,令我们不敢再依老方法进行。不过总有人须到城外办事,便可把书信藏在指定地点,再由我们去拿到手来。否则岂非有负两位爷儿所托。〃
寇仲赞赏道:〃宣兄定曾在这方面花了很多津神和心力。〃
宣永露出一个何足挂齿的洒脱表情。道:〃首先我们知道了李密的大军分成四师,三师分别驻于城外的三个木寨,每师约有二万人,大多是训练未足的新兵和老弱之辈。
只有驻于城内的四万人才是随李密打天下的津兵,由程知节、徐世绩、裴仁基作统军。〃
寇仲和徐子陵同时津神大振。
前者目射奇光道:〃哈!李密又想重施故技了!这三师六万兵只能作个幌子,真正攻打偃师的肯定是这支四万人的劲旅。〃
宣永点头道:〃现在决胜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把握这四万人的行踪。过往李密每趟与人交战,都凭准确情报,于敌人意想不到中以奇兵突袭。又或采诱敌之法,佯败退往某处时,突然以伏兵反击,佯败之军则掉头反噬,张须陀就是这么给他吃掉的。〃
寇仲肃容道:〃这事要托付小姐和宣兄身上,不过千万小心,沈落雁这婆娘诡计多端,绝不好惹。〃
宣永点头答应,旋又苦笑道:〃另一个问题是沈落雁对你们的举动亦是…如指掌,使你们难以使诈,一旦正面交锋下,真个胜败难料。〃
寇仲与徐子陵交换个眼神,压低声音道:〃这就要靠小姐和宣兄了,只有你们这支人马可成李密无法掌握的奇兵,若能教李密方面误以为是王世充的另一支秘密部队,将可动摇敌人的信心,加速他们的败亡。〃
宣永一呆道:〃但我们只有区区二百之众,唔!我明白了!两位爷儿果是胆大包天的人,宣永佩服。〃
寇仲总结道:〃现在致胜之道,惟在准确的军情,我们静候宣兄的佳音。〃
宣永道:〃寇爷可否给我弄张通行证,出入也方便点。〃
寇仲长身而起道:〃我不但要给你弄通行证,还要带你去和守城的兵将打个招呼,必要时你可直接来见我,以免贻误军情。〃
第六章 营中学法
杨公卿把地图摊开桌上,只见洛水横贯正中,上方接近图顶处是与洛水并行横流的黄河。东都洛阳以一涂黑了的方格作代表,置于洛水西端处,往东依次是偃师、洛口、虎牢和萦阳,后两者分别筑在泛水和索水之旁,由黄河把洛、泛、索三条河流连接在一起。
围桌而观的寇仲、徐子陵、王玄恕、玲珑娇四人都很用心研究。
时间紧迫,敌人大军随时压境而来,没人敢掉以轻心。
寇仲指着位于东都和偃师之间稍北处代表城池的标致道:〃李密的军队就是集结在此处,李密确是老坚巨猾,因为从金墉城发军,无论进攻东都或偃师,路程都相差不大,使人难以捉摸他会攻打何处,又或是兵分两路。〃
王玄恕道:〃这正是爹要驻重兵于偃师的原因,若李密竟敢兵逼东都,我们在偃师部队便可使他陷于腹背受敌的窘境,同时更可威胁到东面虎牢、洛口的安全。〃
杨公卿道:〃所以偃师若失,东都便完全失去了东面的据点,李密更不用顾虑后防和补给的问题,可全力攻打东都。所以能否保着偃师,实乃成败的关键。〃
玲珑娇重提寇仲的猜测,道:〃若他兵分二路,再配合独孤阀的内应,以攻击洛阳为主,包围偃师为副,我们该如何应付?〃
杨公卿断言道:〃假若宣永的情报无误,李密绝对没有能力发动这种规模的攻势,兼且独孤阀和杨侗现在能多保皇宫两天,已相当不错,纵想里应外合,亦有心无力。更何况他们只望尚书大人与李密两败俱伤,怎会蠢得引狼入室,所以找并不担心东都。〃
徐子陵指着横过金墉城北面长达百里的一道山脉道:〃这是什么山?〃
杨公卿道:〃这就是邙山,可风的老君观就是此山其中一座名叫翠云峰的山巅之处。〃
寇仲道:〃李密确狡猾,金墉城背靠邙山,故没有后顾之忧。若我们进军金墉,他便可在山内暗伏奇兵,杀我们一个意想不及。〃
杨公卿道:〃非但如此,若须弃守金墉,他可穿过邙山,渡过大河,退守河北的重镇河阳,那亦是李密前线大军和后援补给的后勤基地。在战略上,这布局是无懈可击的。
所以倘若李密不主动来攻,我们根本拿他没法。若妄然进攻洛口,给他从金墉出兵攻破偃师,我们的远征军便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
此时寇仲和徐子陵已对敌我双方的形势有了深入的理解,始明白地理环境在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杨公卿叹道:〃所以我对寇小兄示敌以弱的诱敌之计是全力支持的,否则若让李密傍河西出以逼东都,引我们从偃师发军,而他立即折返金墉,那时我们只能退回偃师,如此数次,我们将被他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不败才是奇事。〃
寇仲正是早知李密有此妙策,才想出示弱诱敌之计,只是千算万算,也算不到王世充真差点会掉命。
徐子陵淡淡道:〃若我们苦守偃师,凭李密现时实力,究竟有没有法子攻破城池呢?〃
杨公卿傲然道:〃李密的伤疲之兵能有多大作为?只要城内有足够的粮草,我便包保可把城守住,不教瓦岗贼众得逞。〃
寇仲哈哈笑道:〃有大将军这番话,立时引得小弟计上心头,就让我们来一招请君烧粮的妙着。〃
王玄恕恍然道:〃这确是诱敌的上上之计。我们可把假粮草运往浮桥南岸的军营,摆出刻日进军洛口的姿态,假若敌人认为成功烧掉粮草,便会立即起兵南来,是否这样呢?〃
寇仲摇头道:〃二公子仍差一样没有猜对,就是我们要让他烧真粮草,只要留下够十日的粮草便成了。〃
除了徐子陵外,三人都愕然以对。
寇仲成竹在胸的道:〃只有真的让他烧掉粮草,才可骗过李密和沈落雁。这也是被斧沉舟,背城一战之法,让下面的人下了决死之心,才可一战定得江山。〃
杨公卿深吸一口气道:〃这不嫌太冒险吗?〃
寇仲豪情勃涌的奋然道:〃不行险着,如何可击败百战百胜的蒲山公李密?正因没有人猜到我们会这么胆大包天,所以才会中计。只要击败李密南下的主力军,单雄信那批老弱残兵还有什么作为。那时我们兵分两路,一取金墉,一逼洛口,粮草可再从东都源源送来,不用担心给人截断补给哩!〃
杨公卿脸色乍晴乍暗,显是犹豫难决。
徐子陵沉声道:〃现在东都自顾不暇,若李密采取堵截之法,我们势将成为孤军,早晚会因粮草不继而失陷。既是如此,不若诱李密速来决战,那时我们起码有一个致胜机会。〃
王玄恕脸无血色的提醒各人道:〃但只有一个机会。〃
杨公卿仰首望上屋梁,好一会才道:〃旧朝之时,尚书大人每次与李密交战,均非输在军力,而是败在战略之上。今次我们兵力及不上对方,唯一方法便是倚赖战略,好吧!我就陪寇仲和李密赌一手,看看老天究竟站在那一方。〃
王玄恕急速地喘了两口气,以渲泄紧张的心情,问寇仲道:〃玄恕是负责保护粮草和营仓的,究竟此事该以何种方式进行?是故意张扬还是……〃
寇仲笑道:〃唱曲必须唱全套,演舞也要演全套,如此观者才认为你没有欺场。对吗?〃
最后那句却是向盯着他的玲珑娇说的,后者俏脸微红、垂下头去。
自表示过有点欢喜寇仲后,她便很易因他而霞生玉颊。
王玄恕点头道:〃玄恕明白了。唉!此计若非出自军师之口,玄恕必会大力反对。〃
徐子陵道:〃此事不但要有那么慎密,便那么慎密去进行;还要在城内严格执行城防军令,禁止任何人出入城门。除非有大将军的批准,否则将兵均须留在营内候命,晚上更实施城禁。〃
杨公卿点头道:〃理该如此,粮食移离仓库后,即改以其它假货充数。我将把二万部队陆续调往河南的木寨,摆出进攻洛口的姿态。〃
寇仲接口道:〃还要派箭手在城墙站岗,如有信鸽一类的飞禽想飞往城外,便把它射下来,更要防止有人借通往城外的渠道送出消息,如此才能使人入信。〃
杨公卿笑道:〃你不怕真的把消息完全截断吗?〃
寇仲苦笑道:〃我是怕李密连我们的余粮都烧掉,那就糟糕之极了!〃
※※※
寇仲和徐子陵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