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鳞开-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虎蹲炮的威力不大,射程不远,只有防止敌军骑兵冲阵时才用,不过现在用来拆迁这些屋舍却是很方便。
随着竹屋的倒塌,麻豆人再也忍不住跟在后面观战了,呼啸着冲进了新港人的村子,见人就杀,无论男女老幼绝不放过。
参谋端着望远镜,终于看不下去了,走到王家康身边:“长官,这样屠杀……不是我大明军人该做的事。”
“我们没有做。”王家康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是这些番仔干的。”
战场上杀敌唯恐不多,若说斩草除根也并非不能理解。但将杀人视作娱乐和盛事,这却超出了明军将士的道德底线。
“去跟他们说,”王家康终于忍不住拉过通事,“这些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是我大明的俘虏,我要带走。”
通事的双脚紧紧钉在地上,不敢仰视王家康,只是道:“军爷,这样不妥……”
“他们这般杀人才是不妥!”
“军爷,”通事一脸无奈道,“小的知道军爷是想保全那些番仔的性命,但这新港人和麻豆人其实是同族。他们之间互相杀没问题,外族人却不能奴役他们……您看,这不是也有麻豆人把新港人的小孩抱回去养的么?那都是当自己亲生孩子养的。”
王家康一时接受不能,追问道:“同族?”
“是,真是同族。”通事道:“军爷若是冲进去,就成了与他们两社开战了,到时候恐怕死的人更多。”他见王家康面露思虑,又道:“新港人借着红毛夷压制麻豆人十多年,一朝翻身,报复自然也就更重些。”
王家康放开通事,看到几个麻豆人砍了不少脑袋,挂在腰间兴奋狂吼,不由无奈地摇了摇头。
……
“这些野蛮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狡猾了?”欧福瓦特身穿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军装,惊疑地听取发生在新港社的惨案。
——麻豆人是最不服管教的,当初真应该将他们全部杀死,就像金狮岛上的那些土人。
欧福瓦特心中暗骂,同时也对于自己的前任过于心慈手软而感到忿恨。
在这个通讯不便的时代,地方官员的性格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会有极大差异。在一六三六年,巴达维亚总督亨德里克·布劳威尔(Hendrik Brouwer)指派福尔摩沙长官汉斯·普门(Hans Putman)“严惩并铲除金狮岛上的住民,作为他们杀害我方人员的教训”。
此事最终导致金狮岛,也就是拉美岛(小琉球)上所有原住民被屠杀殆尽。到了一六四五年,岛上最后十三户原住民也被迫驱离——之所以没有被屠杀,是因为这座岛被汉族商人整体承租了下来。
然而麻豆人在一六二九年淹死了六十二名荷兰士兵,行为更加恶劣,对荷兰人的打击也更大,但报复手段却远没有金狮岛那般血腥毒辣,最终以签订了《麻豆协议》告终。
“亲爱的,如果我们因为麻豆社对新港社的战争再次派出军队,就会使得热兰遮城缺乏守卫力量。”一头漆黑长发的日本情妇打断了欧福瓦特的沉思。
欧福瓦特摇头道:“你不明白。如果我们放任在这一地区的盟友遭受攻击,迟早整个福尔摩萨的原住民都会起来对付我们。他们肯定是知道了大肚番人的事,知道贝克上尉带走了的三百名全副武装的荷兰士兵。否则他们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这正是我担心的,”日本女人说道,“如果我们再次派出军队,或许还有其他部落会攻击我们的盟友,甚至攻击热兰遮。”
“你似乎有好的建议?”
“生番之间的事,最好还是由生番自己解决。”日本女人道:“我们可以在地方议会开会时指责麻豆社挑起的战争。”
欧福瓦特笑了笑:“这会让人们以为我们衰败了,胆怯了,只会耍耍嘴皮子。不,我们不能这样。如果有人要攻击热兰遮,让他们来!在此之前,要派人彻底剿灭麻豆人,剿灭这些阴狠残暴的家伙!”
随着欧福瓦特的战争宣言,另一支五百人的荷兰军队由另一位上尉带领,选择了一条原住民村落最多的路,声势浩荡地朝麻豆社扑去。
按照行军计划,他们将在翌日中午到达麻豆社,并对那些野蛮人发起进攻。然而他们只完成了计划的前半部分,即按时抵达了麻豆社的领地。
至于教训野蛮人的工作,则由明军来承担了。
“开炮!”
王家康终于看到了一支会列三排线列阵的敌人,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战术的军人。他对军阵十分感兴趣,也曾考虑过用三排线列阵对敌,但最终发现面对满蒙鞑虏的骑兵,方阵仍旧是最稳妥的阵型。
不过面对这些同样以火铳为主要武器的敌人,线列阵有更为灵活的优势。
当然,任何战术、阵型上的优势都不如火力更有决定性。
两门一七式营属火炮相继发射,轰散了荷兰人的阵列,火铳方阵快步前进,硬顶了一轮荷兰人的齐射,在三十步的距离上立定,齐射,捉拿俘虏,并让麻豆人打扫战场。
整场战斗持续了不到一刻钟。
“这孩子不会数数,看到我们这么多人还敢冲。”王家康对荷兰指挥官的智商深感忧虑。
荷兰上尉已经在第一次炮击中被击毙了,无从为自己的无奈进行辩解。因为当时的情况分明是自己踏进了大军的包围圈,就算想逃也无处可逃。至于一枪不放就投降,这可不是荷兰军人的性格……当然也有一点侥幸,希望眼前这些列队整齐的“土著”会被火铳声响吓跑。
从荷兰人的这次战败上,也能看出千里镜的重要性。
王家康清点了战损,发现如果不算土著的死伤,这次是真正的零战损,心中多少有些得意。至于投降的荷兰人,王家康不得不留下一个局的兵力进行看管,以免他们被麻豆人猎头。他觉得那十几个被打死的荷兰人人头已经足够安慰麻豆人了。
“全军进发,目标:热兰遮城!”王家康意气风发,骑在战马上宣布军令。
如果情报没错,热兰遮城中只有四百名左右的荷兰军队,以及少数居住城中的番人头领私人护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热兰遮的主攻部队却不是王家康。
近卫第一军第二师师长杨武年已经带领主力部队停泊在了大员外海。
考究热兰遮的地形,其实是建造在台江内海的一座小沙洲上。
台江内海在地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潟湖。简单而言就是堆积起来的沙洲将海湾封闭,形成了内湖外海的格局。在南台湾,这些沙洲被命名为“鲲鯓”,从一鲲身到七鲲身,大员就是一鲲身。
第一军第二师的任务,正是登陆沙洲,并攻破热兰遮城。
第565章 衔枚夜度五千兵(17)
沙洲西面临海,但是没有可以利用的登陆点,所以必须要穿过水道,进入台江内海,从沙洲东侧登陆。这个状况与另一个世界十三年后郑成功复台战役十分相似,区别在于现在的七个鲲身还没有连在一起,北水道也没有被泥沙壅塞。
荷兰人首先看到的是郑芝龙亲自率领的一百艘大战舰,以及密布海上不可胜数的小火船。
欧福瓦特一边看着这末日降临的景象,一边调动荷兰在大员的三艘三桅大帆船在南水道进行阻截。至于鹿耳门水道和北水道,则交给了岸基炮台。
“这样悬殊的力量是不可能获胜的。”日本女人的声音让欧福瓦特心中一阵烦闷。她却继续道:“尤其是中国人已经占据了上风口。”
“即便海战失利,我们还可以守住起码一年时间。”欧福瓦特道。
热兰遮城为典型的欧洲棱堡。四周围有壕沟,以斜坡土堤为台基。墙面用红砖砌成,以糖水、糯米、蚵壳灰、海砂捣和作为粘合剂。内城为方型,上下两层,长宽皆为一百一十五米,城壁高约九米,厚一点二米,四角棱堡厚一点八米。
地下室为仓库,为储存弹药、粮食及杂物之用。上层设有长官公署、教堂、瞭望台、士兵营房等设施。四角附城为长方型,长一百六十米,宽七十七米,较内城稍低,内有宿舍、办公室、会议厅、医院、仓库等公共建筑。
在防卫上,外城有两个棱堡,一个半月堡,内城有四个棱堡,三个半月堡。棱堡与半月堡各有三门重炮,共三十门炮,可从不同角度发射炮弹,没有攻击死角。而且在热兰遮以南,还有一座命名为乌特列支的棱堡,对热兰遮进行援护。
这样规制的城堡,在欧洲战争中的确能够固守待援很长时间。若是攻城一方不甚能战,即便守上一年半载也不稀奇。
“更何况中国人胆子很小,一个荷兰兵足以抵挡二十五个中国人。”欧福瓦特自信道:“只要贝克上尉他们剿平了那些闹事的番仔,我们的陆军可以让热兰遮更加稳固,就像这座岛一样稳固!”
日本女人微微欠了欠身,退了下去。作为东方文明的子裔,她知道什么时候该劝谏,什么时候该理智地退却。虽然荷兰人已经不再敢直说中国人是野蛮人,但他们内心中仍旧将欧洲之外的世界视作蛮荒之地。
——如果中国人发动如此规模的海军攻打热兰遮,绝没有理由放着陆地不管。
——只能为贝克上尉祈祷了。
女人心中暗道。
海面上的僵持持续到了傍晚,这是个不可能作战的时间。欧福瓦特承受着兵临城下的心理锤炼,终于度过了最难熬的第一天。
“梵高先生,我需要你在入夜之后前往中国人的战舰,询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欧福瓦特召唤了低级商务员,掩饰不住自己的怒气。正是这位商务员带回来的消息,让人们都相信中国人是友好且开放的。他言之凿凿,甚至让欧福瓦特都有所动摇,以为是自己过于多虑。
事实却证明欧福瓦特的预见不错,只是被自己愚蠢的同伴坑害了。
“他们肯定需要战利品……”梵高胆怯地发抖,低声道。
“我可以给他们十万两白银的军费赔偿,但别指望我出更高的价!我一个子都不会多给他们!”欧福瓦特咆哮道。
梵高感觉到略带臭气的口风吹动了他的头发,连忙行礼退了出去,让人准备小船前往中国人的战舰。
在梵高离开之后,一名牧师出现欧福瓦特面前,道:“先生,赤嵌社的信徒愿意输送一批粮食,以此表明他们对上帝,对共和国和公司的忠诚。”
欧福瓦特这才想起后勤的重要性。中国人渡海而来,肯定不会准备太多的食物,他应该在中国人登陆之前将他们能够搜集的粮食都运进城里,并且烧毁那些无法运走的物资。
“让他们进来,”欧福瓦特按着太阳穴道,“还有那些汉人头家。派兵把他们带进城里,保护起来,不要让他们有机会出卖我们。”
牧师退了出去,很快外面就传来了传达命令的声音。
——巴达维亚的蠢货们,终于可以看到自己种下的恶果了!
欧福瓦特渐渐镇定下来。他想到了战后公司调查和法庭审判,连忙从抽屉里取出一本松木板包裹着羊皮作为封面的精美簿册,这是每个台湾长官都必须以生命和信仰保护好的东西——热兰遮城日记。
因为交通不便,从欧洲到亚洲动辄八、九个月,因此联合公司为了确实掌握殖民地的一举一动,要求各分据点的长官逐日记下其辖地所发生的所有点滴事情,以日志的形式寄往当时的巴达维亚,再转送回阿姆斯特丹。
这些日记非但有长官的记述,也有书信、报告,以及会议决议,是巴达维亚评议会对驻外长官进行评价的重要资料。
欧福瓦特翻到前面,确定自己的确告诫过巴达维亚关于中国人入侵的事。同时他也看到了日记中有关梵高先生的汇报,于是提起笔,在后面空白的部分加上一句:我对此毫不相信。
如此一来,作为一个不为人信任的贸易点长官,他的形象将被定位在“先知”、“智者”,一切恶果都是愚昧的同事造成的。
……
“搬下去,下去。”通事用当地番语指挥着赤嵌社的“原住民”将一袋袋粮食搬往地下室,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生怕一旁的荷兰士兵看出这些番仔脸上的纹身只是画上去的图案。
荷兰士兵却在低声交谈着海面上的中国人,对这些友善的“赤嵌人”没有丝毫警惕,有几个甚至背对着正在搬货的赤嵌人,大咧咧地倚着火枪,打赌中国人多久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自量力,并且退回海峡对岸。
“这么晚肯定回不去了,这些人能住在城里么?”通事上前询问一个管事的荷兰人。
荷兰人扫了一眼这些赤裸着上身的赤嵌人,肌肉紧凑,但是没有明显的疤痕,脸上的纹身也只是点缀,这些特征无疑说明他们并非经验丰富的战士。而且他们没有武器,人数不多,即便让他们住下来也没什么关系。
何况……
通事将准备好的贿赂塞进了荷兰管事的手中。
“他们可以住在城里,但不能乱跑。”管事很快划定了赤嵌人的度夜之地,在一个棱堡的旋梯之下。
通事转达了荷兰老爷的善意,驱赶着赤嵌人安静地往住宿地走去。
看管库房的荷兰管事有些异样的感觉,总觉得这些赤嵌人与他印象中番仔有些出入。他从未见过番仔的举手投足如此干净利落。不过这并没有引起他的疑心,在登记完入库的粮食之后,他便离开了地下室,回到上面自己的宿舍之中。他年轻貌美的日本妻子还在床上等他,并不会因为中国海盗的来袭就取消所有活动。
“大敌当前,竟然连岗哨都没有增派。荷兰人从未打过仗么?”赤嵌人之间低声交谈着,却是北方口音的大明官话。
这些扮作番人的明军,正是方家鸿苦心孤诣编练出的“虺营”。
这支人马早就在热兰遮的替代品中走了不知道多少遍,即便蒙着眼睛也不会走错。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干掉放哨的荷兰士兵,并且打开门,让虺营大部队入城。
虺营人数五百,实在特侦营基础上挑选军中善于肉搏的杀手队战士组成。他们熟悉热兰遮的一草一木,就像是从小生长在这里一般。他们也可以用绳索、匕首、佩剑、弓弩轻易地杀死敌人,而不发出任何声响。
他们只在等待信号。
一旦城外各个突破点的人马发出灯火信号,海面上的战船就会鸣炮,让城内的“赤嵌人”行动。舰炮的声响虽然会惊动荷兰人,但只是一发炮响,多半会让这些荷兰人在紧张片刻之后就再次进入睡梦之中。
终于,炮声响起,棱堡上层果然传来荷兰人骚动的声音。
“照计划行动,一队随我来!”
脸上涂抹着青黑色纹身的队长迅速打出进攻手势,带着自己的队员踏上石梯,摸上棱堡。上面只有六个荷兰炮手,操纵三门巨炮,防止敌军攻城。他们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自己脚下的番人竟然是明军伪装的。
负责开门小队摸到了约定的城堡门口,与清除瞭望台的小队一同干掉了游走的哨卡,旋即打开了大门。
身穿藤甲,手持利刃的虺营主力迅速且安静地通过了大门,一如训练了无数次,扑向各个荷军营房,以及军官的独立宿舍。当数支小队完成了任务之后,汇聚在了长官官署门口,轻松地解决了放哨的荷军士兵,先行冲了进去。
欧福瓦特穿着睡袍,睡意尽去,惊恐地打量着围在自己的床边的“魔鬼”。
“欧福瓦特先生,如果你能配合地宣布投降,大明帝国将赐予你避难的权力,以免受到荷兰政府和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追责。”为首的“魔鬼”口吐异国口音的荷兰语,让欧服瓦特的心彻底沉入冰冷的海底。
第566章 衔枚夜度五千兵(18)
“感谢上帝,欧福瓦特先生,看到您安然无恙实在是太好了。”科恩拉德用他最恶毒的口吻讽刺着身穿睡袍的联合公司驻福尔摩萨长官。
这是一间战舰的舱室,很可能并非明军的旗舰。欧福瓦特努力无视科恩拉德的嘲讽,强迫自己动脑子想点什么。他很快又看到了蜷缩在舱室角落里的威廉姆?梵高,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看来我们的中国朋友并不很绅士,竟然让尊敬的长官阁下穿着睡袍在这种气候下的室外行走。啧啧,竟然连双鞋都没有。阁下是如同那些野蛮人一样赤脚走过来的么?”科恩拉德继续施展着自己嘲讽技能,将满腔的忿恨和不甘发泄在可怜的欧福瓦特先生身上。
“您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伟大的高级商务员。”欧福瓦特终于忍不住开口反击了:“是你给他们送去了我们毫无准备的情报?好让中国人轻松愉快地来热兰遮狩猎?”
“我是被你们这些笨蛋拖累了!”科恩拉德怒视欧福瓦特:“你们应当准确及时地通报福尔摩萨的情况,而不是送来模棱两可的报告!”
“模棱两可?我从未说过中国人值得信任!”欧福瓦特叫了起来:“去看看我给巴达维亚的书信吧!没有一个字不是在警告你们!并且我明确告诉过你们中国人若是进攻的话,可能会有多大规模,请巴达维亚派一支十二艘船的舰队来协同驻守!可是你们这些尊贵的绅士抛弃了我们,是你们贻误了福尔摩萨!”
“你知道你满口胡言乱语在说什么?”科恩拉德怒道:“十二艘战船!哈,那是我们在远东的所有战舰!你如果真想得到巴达维亚的支援,就该给我们送来可靠的报告!报告!而不是满纸的臆想!”
舱门适时地被推开了,显然外面的人已经听够了他们互相推卸责任的争执。
一队手持火铳的战士先行进来,将科恩拉德和欧福瓦特驱赶到了可怜的威廉姆身边。
现在这个角落彻底被填满了。
两位中国将军走了进来,其中之一是荷兰人的老朋友和老对手,郑芝龙郑一官。
“这位是复台战役总指挥萧陌将军。”郑芝龙向三人介绍了萧陌,然后与萧陌相继入座,只是他的位置略微有些偏,更像是个通事的位置。
萧陌朝郑芝龙点了点头,道:“你们无视我朝照会,使我朝不得不兴师动众收复国土,应当进行赔偿。”
郑芝龙果然是萧陌的翻译,将这段简洁明了的话翻了过去。
欧福瓦特正要说话,科恩拉德已经抢先起立道:“将军,我不否认贵国的强大,但用这样的手段并不是一件荣誉的事。而且你们应当清楚,联省共和国的正规军与西班牙人打了四十年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这里屯驻的只是冒险者、雇佣兵、商人、流氓……并不代表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和战斗能力!”
萧陌听完郑芝龙漫长的翻译,忍不住笑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来?”
科恩拉德的恫吓被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击得粉碎。
“我只是个商人,并不擅长军事。不过我相信,如果共和国派出了正规军,贵国也不得不正视自己的伤亡。”欧福瓦特站了起来,将丢脸的科恩拉德掩护下去。
萧陌满座椅中,悠悠道:“战场上的事,上了战场自然知道。如果二位不能平复心境,恐怕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等郑芝龙翻译完,萧陌看着两位俘虏,道:“我朝所求很简单:其一,所有在台湾的荷兰人必须放下武器,接受监管,包括热兰遮和北面的安东尼堡;其二,所有事务人员必须尽快,且毫无保留地与我朝官吏进行交接;其三,荷兰人在台湾的所有财产将被没收,包括热兰遮城、安东尼堡,以及海面上的三艘帆船。其四,荷兰人必须赔偿我朝军费五十万两,可以用等价商品或者白银支付。”
“你们这是敲诈!”科恩拉德听完翻译,大声抗议道。
“本将与尔等所言,皆是通告,并非谈判。”萧陌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配剑:“崇祯二十二年元旦之前必须偿清,否则将会课以百分之五的利息。三位好自为之。”
说罢,萧陌起身朝郑芝龙点了点头,先行出去。
郑芝龙目送萧陌离去,将萧陌的最后通告翻译过去,又道:“大明是信义之国,科恩拉德先生,你所带来的货物我们已经照价付款了,这代表了我们的诚意,希望你回去之后敦促总督将军做出理智的选择。”
科恩拉德只是怨恨自己为何会被卷入这场不名誉的事件中。这下非但不存在福尔摩萨长官的职位,自己的前途也算是彻底毁了,恐怕只能收拾财产回荷兰了。想到这里,科恩拉德更加痛苦,因为自己的财产之中有极大一部分都属于妻子。
“欧福瓦特先生,”郑芝龙转向这个只在书信中有过交往的荷兰人,“大明的承诺仍旧有效,也感谢你之前对大明的友善。我们会保护你的私人财产,当然,仅限于你的合法收入。”
科恩拉德质疑地望向欧福瓦特,想看出他与中国人之间的秘密勾当。事实上,他已经在脑中幻想这些秘密协议,以此作为自己在巴达维亚评议会上的陈词。
欧福瓦特很想撇清自己,但他很清楚自己面临的窘况。如果拒绝中国人保护,他势必会被巴达维亚的老爷们扔进牢里,度过余生。这点并非没有先例,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商业利益,曾将被免职的福尔摩萨长官移交给日本人监禁。
对,就是那个倒霉的彼得?奴易兹,欧福瓦特想起了那位长官的名字,并不愿步他后尘。
郑芝龙出去之后,欧福瓦特没有给科恩拉德机会,紧跟着大明的士兵离开了舱室。
科恩拉德充满恶意地在心中诅咒了欧福瓦特一番,只能无可奈何地瘫坐在椅子上,等待被遣返巴达维亚。
——我该怎么办?是不是所有人都把我忘了?
威廉姆?梵高仍旧缩在舱室的一角,浑身上下除了眼珠以外不敢有丝毫动作。
……
“雅子。”
何斌在临时监狱见到了自己的熟人,他试图让看守监狱的明军士兵放行,但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地位。等他终于得到了萧陌的手令,将这位婀娜的日本女人从俘虏营中提出来之后,两人都松了口气。
“荷兰人再也回不来了。”何斌道:“不过我为皇太子殿下器重,多半也能在此地捞个一官半职。”
“妾身由衷为足下高兴。”雅子跪坐在何斌面前,深深埋下了头。她说的是泉州话,若不是本地人甚至听不出她日本人的身份。
何斌伸出手,摸向雅子发际,轻轻碰触冰冷的耳垂:“从了我吧。”
雅子微微偏过头,脸上露出一抹羞涩:“妾身弱质女流,这种事又如何能够做主呢?”
何斌哈哈大笑,再也不顾矜持,扑向雅子,将她拦腰抱起。雅子旋即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顺势抱住了何斌的脖子,轻轻吹着何斌的耳朵。
……
崇祯二十一年二月十七,近卫第一军在南台湾登陆,接收荷兰城堡热兰遮与附属的乌特列支圆堡,控制了各条水道,并在北线尾岛和大员岛驻军。
十八日,南台湾原住民诸社宣布接受大明治理。近卫一军第二师先遣营在赤嵌社领地内的汉人村落驻扎,并卸载物资,准备筑城。按照预定的行政规划,这里将是台湾府府治所在,为台南县县城。
十九日,明军接受安东尼堡八十名荷军的投降,接收安东尼堡,并更名为基隆县。
同日,荷兰驻军贝克上尉率领的三百荷兰士兵向明军投降,希望能够返回巴达维亚。
二十日,明军在魍港筑城防御,设台中县;在澎湖列岛圈地设乡,隶属台中县管辖。
崇祯二十一年三月初一,台湾府首任知府正式视事,正是此番复台中颇为出力的何斌。
郑芝龙对此并没有异议。
当初皇太子提议由他收复台湾,让其长子郑森出任台湾知府。然而他自己错失良机,如今郑森还在海军大学就学服役,当然不可能再回来当这个知府了。好在何斌也是他的旧部,而且颇为懂事,提携他一把未为不可。
除了何斌之外,台南知县郭怀一也是郑芝龙旧部。他与台中知县吴化龙都是当地“头家”,颇有人脉,与郑芝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隆知县却是李真虚所荐,姓陈名知恩,本是个不起眼的小商人,但父凭子贵,他有个好儿子叫陈念祖,正是李真虚新收的弟子。若不是因为陈念祖年纪太小,这基隆知县恐怕就是他的了。
在大家都将目光投向明面上的大饼时,热兰遮——现在的大员城的一座砖瓦房前,低调地挂上了“皇明南洋公司”的招牌。
第567章 南北驱驰报主情(19)
皇太子殿下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崇祯二十一年的三月初六了。虽然说是三月,但因为二十一年是闰年,有两个三月,其实是耶历的四月底,距离复台之战也过去了将近一个月。
鉴于皇太子殿下不喜欢大肆张扬,所以在天津上岸之后,特意将入城时间放在了清晨,所属人员也分批入城。饶是如此,仍旧让耳聪目明的京师百姓知道了储君回京的消息,自发地在家门前排了香案,一时间整个北京城都笼罩在青烟之中,恍如仙都。
朱慈烺在这并不令他愉快的空气中步入国门,旋即解散了护卫,在少许近侍的随从下入了宫城。除了内阁在午门迎接朱慈烺,其他官员一概不许迎接,必须忠于职守。
“李老先生呢?”朱慈烺一眼就看到内阁首辅的缺席。
次辅吴锨暗溃骸暗钕拢罡罄献宰蚰昶鸨闶背N源玻岩允邮铝恕!
朱慈烺道:“还是要劳动吴先生代我问候李老先生。”
吴ι恕
李遇知去年大比之后就处于半退休状态,平均两个月上一份辞呈,不过皇太子殿下顾不上他,皇帝也不肯放,拖到了现在。
朱慈烺沿途也都在考虑内阁辅臣的递补问题,倒不在于人选,而在于方式。
在崇祯朝之前,内阁阁员的选拔方式是朝官廷推,名为“枚卜大典”。后人望文生义,不知此语出典,而说崇祯帝异想天开用“抓阄”方式选择阁臣,也算得上是文化惨剧。其实这枚卜大典更像是小范围的民主选举,在京五品官以上,以及风宪官都要参与,兼而又有任职公示的意思。
在廷推之外,还有皇帝钦点,中旨入阁这一渠道。虽然一样是位在宰辅,但有骨气的官员大多是不肯奉召的。在他们看来,廷推入阁是自己众望所归,靠皇帝青睐入阁却是佞臣之行。这种有意无意的抵触,让皇权与文官集团的隔阂更加明显。
“枚卜之事日后再议,”朱慈烺道,“我先入宫问候皇父皇母。”
阁臣纷纷行礼目送,心中对这位颇有圣帝明王姿态的皇太子暗自唏嘘。古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如今这位皇太子为了国事奔波南北,连元子诞生都不顾,的确是大明中兴之兆。
崇祯帝知道皇太子要回来,特意没有去武英殿,以免皇太子尴尬。他与周后并坐乾清宫,等皇长子回来复命。
“儿臣皇长子慈烺,拜见皇父陛下、母后殿下。”朱慈烺进了乾清宫,行礼如仪。
“赐座。”崇祯忍不住问道:“赴台之战打完了?”
捷报早传出来一个月了,朱慈烺在绣墩上坐了,道:“父皇,有幸将士用命,复台之战大获全胜,台湾府重归我大明治下。”说罢,朱慈烺命人递上此战的两件战利品,分别是在热兰遮缴获的荷兰国旗——红白蓝三色横条旗,以及带有AVOC字母的联合东印度公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