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探千王-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说的两张可用照片是在贝克侦探事务所所拍,在那里不需要怕有人抢镜头,而且被拍摄的对象会很配合地摆出姿式,气定神闲,心中不慌,所以才能发挥出正常水准吧。

    看到这两张照片的清晰度不错,取景也算可以,胡小燕心里松了一口气,拍拍胸口,口中连念‘谢天谢地’。

    “呵,开心了?”胡小燕高兴也就是自已高兴,柳权宇也笑了起来,“对了,照片上的是谁?就是你说的那位大侦探吗?外形很上相呀。”从胡小燕手里把相片接过去仔细看了看说道。

    “谁说的?其实人家本人比照片上要帅得多呢。”胡小燕一把把相片抢了回去,一边端详着,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

    呃;柳权宇心中忽然没有缘由的一沉,他知道胡小燕现在的笑是发自于内心而也正因为是发自内心,所以格外的迷人——为什么提到那位大侦探时才会有这样的笑容?莫非那位大侦探除了擅长破解迷案外,还有着电影明星般的个人魅力。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服务到家】………

    自由职业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已的时间,想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全看自已的心情,虽然不似那些按时开工,按时下工的人们那样有安全感,但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才是我的最爱。23Us.com

    吃过早饭,董仲平、纪辉、宋进光三个到事务所去上班,我则开始漫不经心地在大街上闲逛起来,漫不经心是指并无明确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不过,正是在这种不经心的闲逛中,这个地区的每一条小径,每一条胡同,以及街边的商铺,大户都牢牢地记在了我的心中。

    转悠了两三个小时,附近周边的环境差不多都逛了个遍,感觉有些累,而且中午吃饭的时间也快到了,于是便坐上一辆黄包车来到华鑫写字楼。

    楼门口有几个人正在闲聊,其中一位正是那位白迟白大侦探,见我坐的车正向这边跑来,于是匆忙几句把那几个人打发离开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哈哈,江大侦探,了不起,了不起!一日破两案,厉害呀!”

    羡慕,妒忌,恨,有人的笑是写在脸上,有人的笑是发自内心,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是否自然。婴儿的笑是最真实的,因为婴儿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便几无所求,所以他们的笑是毫无保留的,他们的笑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只是因为觉得开心,而一旦长大,心中有了得失概念,知道了权衡利弊,懂得了自已想要什么,不要什么,笑也就很难单纯起来。

    显然,白迟此时脸上的笑容就很难谈到真诚二字,尽管白迟已经很努力地想要表现自已的亲热,但在我这双不揉沙子的眼中只不过是‘徒劳‘二字而已。

    “谢谢,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客套应对,逢场作戏,类似这样的小人没必要招惹。

    “呵呵,客气了不是?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江先生看样子不过二十几岁就能达到如此成就,让我这样混饭吃的人压力很大啊。”白迟感叹着,摇头晃脑,好不夸张。

    这样的家伙本来就是社会的负担,混不下去更好,至少可以节约几饭白米饭。

    “呵,白大侦探言重了,你在这个行业的时间比我长的多,以后很多事情还需要你多多关照呢。”虚伪,真的很虚伪,不过说说就好,反正不论是他还是我都不会当真。

    “呵呵,哪里,哪里,我算哪门子的大侦探,唬人的玩意儿。对了,江先生什么时候有空,我做东,咱们好好聊一聊?”白迟笑着答道。

    “呵,好呀,改天有时间的话,一定奉陪。”吃饭当然不是坏事儿,特别是别人请客惠钞的时候。

    和白迟应酬了几句之后我便来到楼上贝克侦探事务所,没到门口,还在楼道里的时候便已听到里边欢声笑语,热闹得一塌糊涂。

    是胡小燕?

    我的耳朵是隔着骰盅能听清骰子几点的,从笑声中很容易便分辨出其中一个声音。

    她来这里干嘛?难道说这位记者小姐打算长驻这里,做一名编外职员?

    推门进去,果然,事务所里的几个人全没有办公,围坐在会客桌旁正在谈笑,中间的茶几上摊开一份报纸,而几人谈论的重点显然就是这个。

    “哎,江先生,你可来了,看到没,你上报纸了!”李茹男最先看到了,马上兴奋地挥舞着报纸叫了起来。

    上报纸了?呵,燕京时报的工作效率够高的,而且不仅高,服务态度也很好,因为不用问,胡小燕现在之所在这里,肯定是为了亲手把报纸送来给我们看。

    “呵呵,我说刚才白迟怎么在楼下一个劲儿地拍马屁,原来是消息已经见报了。让我看看胡小姐的文笔,是不是把我夸成了一朵花儿。”

    笑着在茶几旁坐下,和几个人点头打过招呼,接过李茹男手中的报纸,这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燕京时报居然是用一个整版报道昨天发生的两起案件,粗粗一看,少说也得有七八千字。

    抬头诧异地看着胡小燕,对方此时正不安地望着我,眼睛中即跃跃欲试的兴奋,也有瞻前顾后的忧心,这样的表情大概是担心自已的功力不够,写的不好,怕被我取笑吧?

    见我抬头看她,胡小燕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了下去,脸上忽然浮起一层淡淡的红霞,显得娇羞无比,就象一朵含苞待放的海棠花。

    真是个漂亮的女人。我心中赞叹着。

    李茹男也发现了胡小燕的反应,心中奇怪之下扭头一看,这才发现对方之所以突然脸红害羞的原因,不知怎的,一股不快的感觉突然涌了上来。

    “喂,你怎么这样看人家女孩子家,这样很不礼貌的!”她不是一个心里能藏住事的人,心里不快,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表现出来。

    有必要这么大反应吗?我的样子怎么说也不象是色狼吧?看一眼就被批成了不礼貌,那以后走在大街上是不是得蒙上眼睛?不过既然人家发话了,总得给一个答复吧?

    “呵,干嘛这么说我,我只是觉得胡小姐脸色略显憔悴,似乎眼睛也有些发肿,该不是昨天晚上熬夜赶稿累的吧?如果真是那样,那就太辛苦你了。”以进为退,我笑着问道。

    “啊?真的有那么明显吗?”女人对自已的相貌最在乎,我这儿话音刚落,胡小燕已经叫了起来,伸手从随身的包里取出化妆镜紧张地查看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李茹男忽然又觉得开心起来,连忙拉着胡小燕讨论起熬夜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出现黑眼圈后用什么办法可以尽快消除。

    这两个女人,别看性格反差很大,说不定还真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呢?

    看到两个女人叽叽喳喳聊得起劲儿,我在心中猜测着。

    “哎,对了,后天是我的生日,到时候大家都来参加派对,江先生,胡小姐,你们也来凑个热闹吧?”忽然,李茹男想起了什么似地说道,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生日派对

    还得准备礼物。



………【第一百一十四章 模糊的照片】………

    花园里,李存舟正在练拳。23Us.com

    做为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才坐上槽帮帮主宝座的**魁首,李存舟从来不是一个好逸恶劳,喜欢养尊处优的人,年轻时打打杀杀,论拳脚功夫那也是帮里数得上的人物,否则也不可能被前任帮主看中,成为槽帮的接班人。当上帮主以后,交际方面的事多了,需要自已亲自动手的事少了,身体也胖得不成样子了,但他并没有停止练功,只不过年纪大了,身体条件也比不了从前,无法再象年轻时练那种蹿高跃低,以杀伤敌人为主的功夫,所以最近正在醉心于学习太极拳。

    太极拳,据传为张三丰所创,此拳易练难成,所谓太极三年不伤人,说的就是这个,概因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基本功法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主,动作徐缓舒畅,练拳时要求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练人体自身的精神力,只有修练者的精神力达到相当的程度,才能做到借力使力,顺势而为,四两拨千金的境界。所以,太极拳作为一种技击功法虽然不适合于打斗厮杀,不过做为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的活动却对李存舟最合适。

    花园里的环境很好,空气清鲜,花草悦目,微风袭来,更是神轻气爽,宛如处在仙境,一套拳练下来,李存舟额角处微微见汗,全身上下非常舒坦。

    旁边有下人送上毛巾和茶水,擦了把汗在竹椅上坐下,品着香茶,欣赏着花园中的景色,可谓是悠闲自在。

    “老爷。”有人在叫,回头一看,却原来是丫环春梅。

    “呃?怎么是你?”李存舟有些意外。

    春梅是李茹男的贴身丫环,两个人是自小长大的玩伴,关系极好,平时总在一起,可谓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正因为如此,其在李家的地位也非普通下人可比。平常这个时候,春梅都是陪着小姐在事务所上班,出现在这里肯定有什么原因。不过看脸上表情是一脸喜色,应该是好事吧。

    “是的老爷,小姐让我送一份报纸给您。”春梅答道。

    李存舟这才注意到春梅左手拿着一份报纸——什么报纸?值得女儿特地叫人送来给自已看?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李存舟平时不怎么看报纸,有什么重要消息自然会有手下人向自已汇报,女儿对自已的喜好清楚得很,不会没事儿拿报纸来烦自已。

    接过报纸,李存舟低头细看,却原来是《燕京时报》,他对这份报纸没什么概念,只知道北平城的确是有这么一份报纸。

    报纸共有八个版面,内容很丰富,密密麻麻的小字,看得李存舟的眼都花了,他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干脆直接问春梅要看什么。

    “老爷,江先生昨天连破两案,报纸对他进行了专访,中间还提到了我们侦探事务所,小姐特别开心,所以叫我赶快把报纸送来,让您也一起高兴高兴。您看,就在报纸的第四版上。”春梅来到李存舟身旁,一边说着,一边把报纸翻到那一页。

    “哦,是吗?呵呵,这还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儿。我得好好看看。”虽然不是直接对女儿的报道,但对贝克侦探事务所的正面报道也一样是给自已长脸,李存舟非常高兴,低下头仔细看了起来。

    也许是心情的问题,也许是关心所至,文章虽长,李存舟读得却是津津有味儿,一边读,一边还不停地点头赞许,觉得女儿新找来的这位帮手的确是个人才,有这样的人才帮助,贝克侦探事务所想不出名也难。

    “咦?”看着看着,李存舟忽然咦了一声——他看到了那张照片,报纸的印刷质量不是很好,加上拍照者的技术也差强人意,所以照片显得有些模糊,不过大体相样还是看得出来的。

    “老爷?怎么了?”春梅好奇问道。

    “这个人就是你们小姐请的那位大侦探吗?”指着报纸上的照片,李存舟问道。

    “呃是呀,就是他呀。怎么了?”春梅答道。

    “噢,没什么,只是觉得这个人有些面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可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侧过头,李存舟不太肯定地答道,他是北方**魁首,这辈子见过的人多了,很多人都是见过就忘,在脑中不会留下半点印象,因为那些人根本不值得他花心思去记。这个人即然在自已脑中存在记忆,应该是有过什么渊源。

    “不会吧?江先生是初来北平,从下火车到现在还没到四天,您怎么可能见过他呢?”春梅惊讶问道,她觉得这很不符合常识。

    “刚来北平,他是哪里人?”照片模糊,李存舟也不敢肯定一定见过这个年轻人,只是心中存疑,于是便多问几句。

    “嗯从口音上听不出是哪里人,反正是南方人错不了,具体哪里,他倒没有说过,不过他是上海皇家侦探社的大侦探,所以有可能是上海人吧?”春梅想了想答道。

    “上海”这两个字就象漆黑海面上的一座灯塔,虽然灯光很弱,但却触动了李存舟心中一段不想回忆的记忆。

    心中一震,李存舟再一次把报纸拿到眼前仔细查看,这一次他看的是格外认真,每一个细微处都是看了再看。

    “象,象,的确是象。”看的越仔细,李存舟心中的疑问就越重。

    “呵,老爷,您对江先生很有兴趣呀?”见李存舟对照片这么仔细的看,春梅笑着问道。

    “是呀。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成就足见是一个人材,我就喜欢这样有作为的年轻人,什么时候应该见个面,好好聊一聊。”李存舟外表粗鲁,其实并非没有心机,心中虽然起疑,但嘴上并没有直说。

    “呵,小姐已经邀请江先生参加她的生日派对,江先生也已经答应了,过两天您就能见到他了。”春梅笑着答道。

    “哦?是吗?呵呵,那就太好了。”听到这个消息,李存舟脸上露出了笑容——如果真是那个人,这件事可就有点儿意思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投鼠忌器】………

    报纸送到,春梅完成任务回侦探事务所去了,待到她的背影离开花园大门后,李存舟的面色慢慢变得严峻起来,“来人。23Us.com”他沉声叫道。

    旁边的下人连忙赶到近前垂首听命。

    “去把段举叫来。”李存舟吩咐道。

    段举是槽帮后起一代中的佼佼者,头脑冷静,忠心不二,一身功夫,打遍京城无敌手,号称漕帮第一打手,特别练就一手飞刀绝技,二十步内可打香头,百发百中,例无虚发,故江湖人送绰号‘飞刀’段举,李存舟对其非常器重,倚为心腹。

    下人离开,过了不大一会儿功夫,一位年轻人走了进来,看年纪约在二十五六,中等身材,穿一件黑色对襟短衫,下穿一条黑色灯笼裤,长方脸,立剑眉,鼻梁挺直,双唇紧闭,从左耳到腮帮处有一道长约两寸的浅褐色疤痕,目光冷漠,全无生气,扫视之处,一种冰冷刺骨的寒意随之袭来,让人心里发毛,胆子小的人,甚至不敢抬头去看那双眼睛。

    “帮主,您找我?”来到李存舟身前,段举问道,即使面对李存舟,他依然笔直得象一枝标枪,仿佛随时随地都能投射出去。

    “嗯,你先看看这份报纸。”指了一下儿旁边小桌上的报纸,李存舟吩咐道。

    段举进前一步拿起报纸快速扫了一遍,李存舟也不说话,慢慢等着对方把文章读完。

    段举阅读的速度很快,三五分钟,便已把整篇文章看完,把手放下,静静地等着李存舟发话——他不是一个喜欢用嘴说话的人,一个月里说的话,甚至比不上一般人一天里说的多,虽然他不太明白李存舟为什么让自已看这篇文章的目的,但他知道对方肯定会告诉自已为什么,既然如此,又何必开口去问?

    “照片中的那个人是不是有些眼熟?”,对于这位得力手下的性格李存舟非常清楚,他并不介意对方这种冷淡得象一块寒冰似的态度,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人远比那种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可靠得多。

    把报纸再次展开,段举仔细观察,看着看着,瞳孔不易觉察地微微一缩,然后抬起头来,向李存舟微一点头,表示自已也有同感。

    “说说,象谁?”李存舟问道。

    只凭一张有些模糊的照片,李存舟对自已的判断并不是很有信心,之所以把段举找来,为的就是把事情搞清。

    “,上海滩碰到的那个人。”沉吟片刻,再仔细地看了一遍照片,段举淡然答道。

    果然是他!

    段举年纪轻轻,擅长飞刀,眼力极佳,他说象,那就是真的很象了。

    点燃一支香烟,李存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把头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缓缓地将白色烟雾吐出。

    段举静静地站在旁边,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知道,这是李存舟在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等这支烟吸完了,决定也就出来了。

    花园里异常安静,除了李茹男,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打断李存舟的思路,园中的秋虫还在鸣叫,也正因为如此,更让人感到此时气氛的沉重。

    别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在上海时,段举是全程陪同的贴身保镖,李存舟在上海时所遇到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身为北方**魁首,霸主级的人物,居然在上海滩栽了个大跟头,虽说南北两处相隔千里,北方很少有人知道那件糗事,但身为局中人的李存舟怎么可能不记在心上?原本以为,那个让自已栽了个大跟头的人早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踪,心中这口闷气这辈子没办法出,可谁知今天突然冒出了这么一条线索,不管是否属实,以李存舟的性格作风,都不可能轻易放过。

    香烟慢慢的燃着,李存舟的脑中在飞速的转动,冤有头,债有主,本来这件事儿没什么难办的,既然怀疑那个让自已在同行面前丢尽颜面的人出现在自已的地盘上,那么不管真的假的,马上派人给抓回来不就完了,错了的话大不了给点儿钱当压惊费,类似的事儿以前又没少做过。

    可麻烦的是,这位可疑人物恰好在自已女儿的侦探事务所里做事儿,而女儿偏偏又非常欣赏这个人的才能,甚至将之视为以后侦探社发展的支柱,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墙,自已把人家抓起来女儿不可能不知道,到时候肯定会大闹一场,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万一抓错了,那个人并非是害自已丢面子的人,而这个人又因为这件事离开了贝克侦探事务所,那么天晓得一心想成为一流侦探的女儿会和自已闹别扭到什么时候,他可以我行我素,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可女儿是他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容不得半点儿伤害和委屈,所以这件事一定要谨慎处理,不能大意。

    烟吸完了,李存舟慢慢把眼睛睁开。

    “你亲自去一趟,看看是不是同一个人。记住,是暗中观察,不要被对方发现。”

    “如果是的话,要不要马上抓起来。”段举问道。

    上海的事情如果说栽跟头,其实不只李存舟一人,段举也曾经和那个人正面交手,以他飞刀段举的身手,居然被对手安全脱身,他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尤其是对自已的武功,对他而言,这也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所以,他比谁都更想和那个人再堂堂正正地较量一番,分出个上下高低。

    “嗯;暂时不要动他。那是一个很机警的人,一旦被他嗅出什么风吹草动逃掉,再想找到他就难了。过两天,他会来这里参加茹男的生日晚会,如果真的是他,那时再动手也不迟。”沉吟片刻,李存舟答道。

    这一次,他要百分百的成功,绝不能让上海滩的一幕重现!



………【第一百一十六章 监视】………

    段举是一个办实事的人,他的人生信条是——事是做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23Us.com

    所以,得到李存舟的指示后,他便马上赶往华鑫写字楼。他并没有带一名手下,一方面他是一个典型的江湖人,做事喜欢独来独往,最反感那种人多欺负人少的怯者行为;另一方面,他今天要去对付的人很可能就是那位高手,对付这样的人,鱼鳖虾蟹之类的小角色再多也是聋子的耳朵——配当,摇旗呐喊,壮壮声势的作用虽有,真正起到的作用其实有限,反可能人多事多,打草惊蛇,反而容易被对方觉察,提前有了准备。

    快到华鑫楼时,他的脚步却慢了下来:帮主说的不错,那个人机警非常,自已冒冒然闯进去认出对方是谁不难,难的是怎么做才不会被对方察觉。

    停下脚步,远远地望着华鑫写字楼,段举是李存舟的心腹,贝克侦探事务所的位置他清楚得很——自已和那个人照过面,而那个人此时是不是正靠在窗口向外观看没人能够保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面对劲敌,自已必须小心再小心,绝不能有半点儿疏忽大意。

    略一迟疑,他做出了决定,一个字——“等”。

    守株待兔是一种笨办法,但对付真正聪明的人,也许只有这样的笨办法才行得通。

    他的目光落在华鑫写字楼的对面,那里也有一座写字楼名叫“兴业”,虽不似华鑫写字楼那样高,横向里却宽了许多,做为观察监视的据点再合适也不过了。

    拿定主意,立刻行动,把头上戴着的帽子往下按了按,用帽沿亚遮住自已的大半张脸,然后就象一个普通行人那样不慌不忙地走进了兴业写字楼。

    在楼外时,他就已经选好了目标——和贝克侦探事务所同一楼层正面相对的那个房间。

    所以,进入楼内后他也没费时间去找写字楼的管理处问有没有临街的空房出租,而是径直到来了二层。

    这个房间的租户是一家商贸公司,敲开门,里边的人不少,约有七八个位,有的忙着打电话,有的忙着算账写字,应门的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见不是熟人,还以是来谈生意的客人,于是满脸笑容地招呼段举。

    “你们这里谁管事儿。”段举却没心情和人唠闲嗑,开门见山,直接就问。

    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段举冷冰冰的话音,再配合上他总象别人欠着几百块大洋似的扑克脸,任谁也不会把他当成送财童子,听到这样的对话,屋里众人直觉感到来者非善,不约而同把头扭了过来看出了什么事儿。

    “回答我的问题。”没有理会对方质问,段举冷冷说道。

    漕帮第一打手自然有第一打手的气势,虽然没有做出任何威胁的行为,但那种发自于骨子里的冰冷寒气已经开始在屋内散开。

    是这家公司的经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迫于段举的气势,那些普通职员没人敢上前搭腔,但公司经理总不能当成缩头乌龟,躲起来不说话吧。

    冷眼扫一眼对方,这是一个年近五十的男人,刀条脸,肤色有点发黄,似是患有黄胆之类的病。

    “你们离开,这个房间我要用。”

    凭什么?”

    这样的要求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自已公司开的好好的,一没违法二没欠债,凭什么说赶自已走自已就得走呢?警察作事尚且要讲个道理,你是什么人都不知道,一进门就要征用这个房间,这还有没有王法天理?!

    “把你的损失列个单子,明天到德胜门内南大街二十六号去取。现在马上离开,同样的话,我不想说第二遍。”段举冷冷说道,他虽是江湖中人,做事却并非不讲道理,只不过他所讲的道理,一般人恐怕没那么容易接受。

    “德胜门内南大街二十六号?那是什么地方?”公司经理一愣,是个人说个地址就能把自已赶出房间,这生意还怎么做?

    “哎,你这个人是不是有病呀,小张,去找这儿的管理员,让他把这个神经病带走!”

    如此过份的要求当然激起了众怒,有公司职员叫嚷着要找写字楼的管理者来解决问题,一级压一级,那个叫小张的职员资历大概最浅,被人一吆喝,便偷偷靠近门口,想要溜出去报信儿。

    背对房门,段举对屋里的情况却是一清二楚,手腕一翻,不知什么时候一把飞刀已经出现在他的掌心,随即一道寒光有如利闪,“咄”的一声轻响,电光火石之间,那把飞刀紧紧贴着那个小职员的手掌插在门板之上。

    “啊!”平民百姓,什么时候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小职员吓得差点没尿了裤子,满身发抖,站在那里再也不敢动一下儿,其他人也被段举这一招吓住了,一个个目瞪口呆,呆若木鸡。

    “德胜门内南大街二十六号,李家大院,你们不会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吧?提醒你们,出去以后马上回家,什么都不要说,什么都不要讲。如果有谁多嘴多舌坏了事,我绝不轻饶!”段举面无表情地说道,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动气,因为这些都只是普通人,和这些人动手,他觉得没有意思,不过,若是这些人成为完成任务时的绊脚石,他会毫不犹豫地将之清除而没有半点内咎。

    德胜门内大街,李家大院,这两个地方单独讲出来并没有什么,但将之联系在一起,却有了特殊的含义,虽然不可能是路人皆知,可知道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啊是漕帮的人!”当经理的,见识比一般人强了许多,想到北平城中那个常人连提都不敢提的地方,他的嗓音都颤了起来。

    “知道就好。”冷哼一声,段举把脸扭向一边。他不愿意跟这种人再浪费唇舌。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人世都无百岁】………

    应该说,胡小燕那篇报道的作用还真不小,一下午没忙别的,光顾着招待访客了,其中有其他报社的记者,有同一写字楼的同行,还有咨询委托案件的真正顾客,无一例外,都是看到那篇文章后慕名而来,

    我对这样的应酬并不怎么感兴趣,但李茹男却是乐此而不疲。23Us.com

    终于又送了一波客人,李茹男重重地坐回在自已的椅子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张开双臂美美地伸了一个懒腰——今天一天接待的客人比以前一个月都多,贝克侦探事务所什么时候这么红火过?所以累是当然的,但这种累累得开心,累得愉快,如果可能,她希望能永远这样累下去。

    “还习惯吗?”捧着一杯热茶进来,李茹男刚才的动作被看了个满眼,我笑着问道——一个女孩子,平平淡淡,悠悠闲闲的生活不好吗?又不是没有那样的条件,为什么非要把自已搞得紧紧张张,象个上满发条的钟表干吗?何必呢。

    李茹男的脸微微一红,她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知自已伸懒腰的动作是不是都被对方看了去,真要是那样,自已一直精心塑造出来的干练形象岂不是化为乌有?(其实,她大可不必为这种事情担心,因为她喝醉了躺在长椅上睡觉的样子我都已经见过,和那时的形象相比,伸个懒腰又算得了什么?

    “还好啦。事务所还从来没有这么忙过,江先生,这都是托您的福呀。”很快恢复了正常,李茹男笑盈盈地答道。

    “呵,都已经这么熟了,这样的话就没必要再说了,说了反倒显得生分。”我笑笑答道。

    这个回答李茹男很开心,女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以自已为中心,所以,听到那些顺耳的话通常很容易被接受。

    “呵,您要这么说就太好了。对了,江先生,咱们是不是应该好好谈一谈了?”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