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顶层,估计也就是两位数的大拿,这些人,就算不做委员会的委员,在委员处的影响力也不会差了。
杨锐如果一门心思的运作的话,通过蔡教授和唐集中,还有现在的王永教授,总归是能找到自己人的。
这也是在顶级大学里工作和求学的好处了,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地方院校的研究员想遇一次自己人,实在是小概率事件。
杨锐感叹,落在外面等着的中青年干部们眼里,却是面试不理想的征兆。
于是,杨锐收到的俱是同情的目光,或者,幸灾乐祸——身为一名刚刚白拿了十三万元人民币的男人,杨锐决定凡事从好的方面着想。
所以,他再次向邱晔报以微笑。
邱晔强忍着开心,扯出嘴角的微笑。
在邱晔伪装的笑容中,杨锐直接离开了院子。
而在邱晔眼里,这就是落荒而逃的模样了。
“自以为是的家伙。”邱晔恨的牙痒痒,低骂一声,继续安心排队。
队列中的人,越来越少。
两小时后,外面就只剩下邱晔一行三人了。
丁成国安静的坐在椅子上没动,任由灿烂的星光洒在身上。
邱晔却是完全慌了神的去找各色人等询问。
已经问清楚情况的老洪回到小院,低声给丁成国道:“论文给打回来了,说是参考文献的覆盖面不足,不符合卫生部的要求,邀请函也取消了。委员会的人都回去了。”
“覆盖面不足?真会说话。”丁成国长叹,良久,道:“让人认出来,也就只能这样了,我也干不动了,以后,就靠你们师兄弟互相帮衬了。”
“我扶您回去。”老洪也跟着叹口气,心里却是莫名的爽快,他从来都不喜欢这位师父的关门弟子,而邱晔少了这几万块钱的经费,再想和他争课题,也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就是不知道谁沾了便宜。”想到白白溜走的数万元经费,老洪又觉得痛心。
……
第五百六十三章 交流生
readx;》,!
“杨锐,有咱们的汇款单。”苏先凯小跑着进了实验室,站到杨锐面前手舞足蹈,兴奋的像是一条巨型贵宾犬似的,就差一根尾巴摇起来了。
杨锐放下手里的论文,问:“什么汇款单,实验室的,你签字拿回来就好嘛。”
“什么汇款单?”苏先凯一副要晕掉的模样,深吸一口气,道:“是卫生部寄的汇款单呀,保卫处不让我拿,说是要实验室负责人的签字,咱们快去吧。”
“他们这次不给现金了?”杨锐没怎么动,坚持把一页论文看完了,又折页后,才起身伸了个懒腰,他如今也渐渐的管理起了自己的时间,在时间利用方面,有点像是创业初期的感觉,不过没那么累罢了。
在实验室后面玩弄扫描电镜的许正平咳嗽一声,道:“十三万的经费,哦,第一笔是十万的经费,用现金要装多大一袋呀,当然是汇款比较简单。”
杨锐不以为然,道:“蔡院士当初给我的经费更多,也是用袋子装的,再说了,汇款哪里简单了,取钱还要学校开介绍信,也是够了。”
“蔡教授拿给你的是系里的小金库吧。”许正平不在意的道:“他们当然喜欢把钱放在自己的保险柜里了,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卫生部还是要正规一点……”
“咱们快去取钱吧,夜长梦多……”苏先凯一副摇尾巴的状态,舌头也快伸出来了。
范振龙从实验室的另一头过来了,问:“老苏,你就这么差钱?你想做啥项目?”
“有钱了才能做项目呀,做啥项目不好。”苏先凯嘿嘿一笑,反问:“你不想做新项目?”
“有新项目当然好,但也别太麻烦杨总了,杨总有事忙,就让他先忙嘛。”范振龙不着痕迹的拍了个马屁。
杨锐果然咧嘴笑了出来。多好的下属呀,一点都不麻烦人。
不过,说归说,期刊都合上了,杨锐也就换了实验服,领着苏先凯出门,在门卫处登记,又去保卫处取邮局汇款单。
汇款单上的大写“壹拾万元整”非常醒目,引的保卫处的处长都多看杨锐两眼,说:“没看出来,现在的学生可厉害呀。”
“运气好。”杨锐呵呵的笑两声。
“我在学校呆了二十年了,你运气这么好的学生,我是第一次见。”处长停了一下,问:“卫生部的关系都能打通,家里帮了忙?”
“家里能帮啥忙啊。”杨锐说着向后示意一下。
苏先凯立即掏出烟来,递给处长一支,笑道:“毛处长抽根烟,辛苦了。”
杨锐顺手接过烟来,顺手抽出两支,给旁边人也递了烟,然后又顺手将之几乎满包的中华烟放在了桌子上。
处长眼都不用斜就知道他做了啥,吞云吐雾的高兴道:“有前途,继续努力。”
“毛处长忙着。”杨锐笑呵呵的出门去了。
走出老远,苏先凯突然不服气的道:“一包中华就这么喂狗了,凭啥啊。”
“一包中华算啥。”杨锐撇撇嘴。就算他整过卡自己的经费的张处长,也不代表他能整遍处长无敌手,人家最多是抬高一点底线罢了,还不如送一包烟来的方便。
当日,要不是张处长贪得无厌,想直接坑杨锐的经费,他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反抗。
“去取现吧。”苏先凯说完停了一下,摇头道:“不对,邮局肯定没这么多钱,得先打电话预约。”
“真麻烦啊。”杨锐呼了一口气,抬头看看热烈的秋老虎,突然有了主意:“正好,我知道一个人,能办这些事。”
“啥人?”
“小陈。”
“小陈是啥人呀。”苏先凯被杨锐说的云里雾里的。
“人行清华分理处的职员。”
“啥?”
“就是一个银行职员。让他办这些金融方面的业务应该听方便的。”杨锐早就习惯了大客户的待遇。他曾经通过小陈悀在人行分理处贷款35万,交给了史贵做出版社。另一方面,杨锐还时不时的通过人行分理处购买邮票,尽管银行没有这个业务,但对于大客户的要求,他们还是尽可能的满足的。
后世的银行,别说是帮忙买邮票这样的普通业务了,帮忙带孩子都可以,接送大客户的小孩上下学什么的,更是业务员们长做的。
小陈是个机灵的年轻人,虽然还不至于像是后世的银行职员那般殷勤,但也殷勤的足够,更难得的是,小陈同志多多少少还是带着一些真诚工作的。
毕竟,在这个年代,像是杨锐这么土豪的大客户也着实不多,小陈同志能揽到手里的,也就这么一位了。
杨锐一个电话打过去,小陈就骑着行里派给他的摩托车,火赶到。
光是这辆摩托车,就已经证明了人行分理处对小陈同志的支持了。
小陈也聪明的带上了各种证件和公章,再让杨锐填了代取汇款的文件,就去帮他办理手续。
苏先凯像是看电影似的观察杨锐与小陈的互动,之后,叹道:“你就像是个民国大少爷似的。”
“为什么?”
“就像书里那样,啥事都有专人给你做,来往数万数十万大洋,眼都不眨一下。”苏先凯有点羡慕不来的意思。
杨锐低头想了一下,道:“领导不都是这样?”
苏先凯愣了一下,翘起大拇指:“您是领导。”
两天后。
邮局通知杨锐可以取款,兴奋的苏先凯拖上范振龙,一起去帮杨锐领钱。
邮局给的自然是现金了,而今除了公对公的交易,一般人也没法用转账的手段,银行存折都是手写的,你转账给另一个人的另一个存折,那人除非也带着存折来,否则都没法记账。
邮局的汇款算是够先进的手段了,但要转账进银行,也是足够麻烦的。
当然,十万元的现金也不容易。
小陈专门带了一名银行分理处的高手,过来帮杨锐清点款项。
只见高手捏住一叠人民币,用左手一撮,再搭上左手,五张五张的甩过去,几乎是以秒计的功夫,就数清了数量,顺便扎上皮筋。
就杨锐看来,这个度,比点钞机只快不慢。
事实上,肯定是比点钞机快的多的,如果算上捆扎的时间的话,那就更快了。
不过,用点钞机无需动脑,也不用集中精神,与高手数钱法又有区别。
“李姐是我们分理处最快的,得过区里比赛的奖。”小成很乐意向杨锐介绍。
“第二名。”李姐也得以的炫耀了一下。
“厉害。”杨锐立即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
小陈乐陶陶的,但也记得恭维杨锐:“数钱不厉害,赚钱才厉害。”
李姐也很“识大体”的笑道:“我们在中专练数钱的时候都笑说,以后要是离开了银行,这就是屠龙技了,杨总以后一定要多给我机会……”
“一定一定。”杨锐也不由的被说的高兴了。不得不说,小陈经过明确了展方向以后,已经渐渐展出了高的捧人技巧。
在邮局里数清楚了钱,小陈又陪着杨锐将钱送回实验室。
作为独立实验室,离子通道实验室也有自己单独的财务账户了,近期要用的资金,也就直接放在了办公室的保险箱里。
不过,回到实验室,杨锐先得到的却是意外惊喜。
“杨锐!”姚悦俏生生的站在实验室的院子里。
院子的老树叶片深绿,映着黄昏的夕阳,霎是喜人。
“你今天到的?怎么不让我去接你?”杨锐连忙迎了上去。
“下午刚到,我有同学一起。”姚悦说着指了一下旁边的高个男生,有些无奈。
“我是边建明,河东大学生物系的,也是这次交换到北大的学生。”边建明看起来白白净净的,还有一张符合时代审美标准的国字脸,看起来就像是高级官员预备队的模样。
“边同学。”杨锐点了一下头,算是打过招呼,扭头问姚悦道:“住的地方决定了吗?用不用我帮你订酒店?”
“学校给安排了招待所。”姚悦心里高兴,脸上一直带着笑。
杨锐问:“招待所环境怎么样?谁出钱?”
姚悦笑道:“就是招待所呗……”
边建明插声道:“招待所是学生会给安排的,好不好都要先住在这边。我身上带着一点河东大学给的路费,再住一个星期没问题。”
姚悦扁扁嘴:“我本来说是去找我妹妹的,她们宿舍有空床铺,挤一挤能省不少钱呢。”
“咱们刚刚交流到北京,正是给组织建立印象的时候,怎么能为了省钱不服从组织安排。这件事我不会写到思想汇报里去的,但你还是尽量注意一下。”边建明的语气,给人一种我已经退让了的感觉。
杨锐却是已经听的头大了,问:“啥叫给组织建立印象?组织是谁?”
“组织是……”
“不用,不用解释。”杨锐摇头且摆手,道:“你想住招待所就住招待所,姚悦,你想找你妹妹住就找你妹妹住。你先打个电话给姚乐,我晚上请你吃北京烤鸭,算是给你接风洗尘。”
边建明眉头紧皱,看了看帮忙端茶倒水的小陈,道:“行程是组织规定的,我还是定两间房,你最好晚上十点以前归队,免得遇到查寝,说不清楚。”
姚悦瞪大眼睛,极度无奈:“都到北京了,谁来招待所查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边建明语重心长,国字脸上满满的是正面人物的担忧与认真。
……
第五百六十四章 刷三观
readx;》,!
“这人是怎么来的?”杨锐将姚悦扯到一边,很是无奈,心想:国字脸的仁兄,难道不知道他到北京来交流,是沾了自己的光?
姚悦也是没办法的表情,道:“边建明是边教授的儿子,我们学校的化学教授,好像挺厉害的样子,他给边建明争取了这个名额。边建明自己……怎么说呢,他就是个预备党员。”
“一般的党员也不这样吧。”杨锐皱眉道:“他在学校不会和同学格格不入吗?”
别看是8o年代,大学里的自由气氛一点都不弱,公开讨论布拉格之春的学社数不胜数,入党依旧受到欢迎,是因为党员背后的政治与经济优势,而非入党申请书上的语言,在这个思想动荡的年代,边建明怎么看都是怪人一个。
姚悦轻轻摇头,道:“他在学校实验室里的时候不怎么说话,我也是出来了,才知道他是这样子的……什么都想管。”
“那就别理他了,自生自灭去吧。”杨锐说完停了一下,道:“得震一下他,让他先歇两日,帮他重新刷一下三观。”
杨锐于是站起来,招手给小陈道:“你帮老苏入一下账,研究经费别搞混了。”
小陈于是将身上的背包取下来,拉开拉链,露出里面的十万元,开始跟苏先凯核对。
如果是电影里拳头高,一臂长,半臂宽的小公文箱,最多放4o叠钱就满了。有百元大钞的时代,放4o万就塞满公文箱了,现在只能放4万块。
不过,现在的四万块的震慑力,可是比4o万强多了。
2ooo年以后,尤其是o8年以后,当普通中国人说起大额开销的时候,先想到的就是卖房子。一套房子在大城市动辄卖出几百万,在小城市也能轻松卖出几十万。
但在84年,普通中国人想要钱可就难了,全中国范围内,只有北京上海的房子能卖出一万元以上的,除此以外,无论是卖身还是卖肾,都卖不出好价钱。
四万元,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不可望也不可及。
边建明也是眼睛瞪的老大。
事实上,实验室里的几个人的关注点,都从边建明和姚悦身上,转移到了桌面上的钞票上。
“您数一下,这里每叠是一千元,总共是一百摞,十万块。”小陈认真的与苏先凯交接。
在进到实验室以前,杨锐只是准备大致的数一数捆就入账的,不过,既然准备给边建明刷新三观,杨锐就不阻止他们再数一遍钱了。
苏先凯对数钱这项工作甘之如饴。
他一边数,一边开心的笑,数完一摞放一摞,很快在面前的桌子上,叠了一座小山出来。
边建明的三观果然得到了巨大的冲击,只是方向与杨锐预计的不同:“你们怎么能把实验室的钱,就放在院子里数,财务呢?”
苏先凯继续开心的数钱,口中含混不清的道:“木有财务。”
边建明愕然:“都的实验室都没有财务?那出纳呢?你是出纳?”
苏先凯仍然开心的数钱:“木有出纳。”
边建明的目光锁定在苏先凯的手上,问:“谁管钱?你是管钱的?就把国家的钱,这么管理?”
苏先凯终于抬头看了边建明一眼,道:“木有管钱的。”
于是,边建明的三观得意刷新,只听他气愤的道:“你们这是什么实验室,一点都不正规,还是都的实验室……”
“都的实验室又不是外星人送的,哪有地方养那么多闲人。”杨锐心想,这年轻人实在是年轻而天真,教授的孩子就这样?
显然,教授的儿子边建明同学,在学校的时候,并不需要费心的应对环境的变化。河东大学身为河东省唯一的重点大学,自然拥有全套的教育机构,从两三岁孩子入学的托儿所,到五六岁孩子入园的幼儿园,再到河东大学附属小学,河东大学附属中学,以及河东大学本身,边建明连河东大学的院子都不用出,就完成了人生的全部教育工作,而且都是在省内有名的教育机构中完成的,老师们对他虽然不像是亲爹一样好,总归是多有照顾的。
这次被交流到北京来,不是边建明第一次出远门,却是他第一次独立进行各种决定。
边建明同学于是勇敢的运用起所学的知识,以一名共青团员和预备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和同伴……
杨锐旁观边建明和苏先凯的对话,意识自己面对的是一名年轻的党员的时候,顿时意兴索然,中美合作所和斯大林都不能做到的事,他也不指望自己能做到。
“姚悦,那边有休息室,有一间小卧室,还有卫生间和浴室,里面的卧具每天都有人换,你把门锁上就可以休息。招待所就不要去了,现在的招待所,连个热水都不肯提,卫生条件也够呛。明天要是没事的话,你就可以参与实验了。”杨锐放弃了边建明,自顾自的给姚悦介绍了起来。
姚悦早就不想理边建明了,这时候只是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晚上还是想去姚乐那里,休息室就不用了,恩,接风也不用了。”
杨锐爽快的道:“行,那你去打电话吧,给你放两天假,大后天过来实验室,咱们正式开始工作。”
“好,那我明天去报到。”
“让老苏陪你去。”杨锐说着就喊苏先凯,继而向姚悦解释道:“现在不是报名时间了,你得先跟着其他班来上课,有空的时间来实验室,书本和宿舍的安排,都让老苏帮你跑一下。”
说着,杨锐从门口的柜子里拿了一条中华烟给苏先凯,道:“介绍信。”
现如今,办事没有香烟开路是很难的,许多办事员也不一定就差那一包烟,但人人都送,就你不送,自然显的不够殷勤,不够尊重人——只有领导办事,才不用送烟。
苏先凯在实验室里呆了一段时间,也有些习惯了杨锐作风,笑着拆开香烟,笑道:“我先抽一根。”
边建明在旁呲牙咧嘴,现没人理自己,悻悻的道:“我去招待所了,明天到哪里报道?”
苏先凯看了一眼,杨锐摇摇头,老苏同志就明白了,笑道:“这位同学,我是去帮姚悦报道,你自己去找学生处好了。”
边建明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被排挤了,愤然背起包,道:“自己报道就自己报道,有什么了不起的。”
眼瞅着边建明离开,杨锐哑然失笑,道:“这小子知道不知道,自己是要到我的实验室来打工的?”
“在倪教授的实验室里的时候,倪教授一直对他挺好的,边建明可能有点误解了。”姚悦亦是暗暗摇头,边建明这样子的表现,帮他说话,说不定还要被埋怨。
“他如果来实验室报道,就安排他去隔壁房间,洗瓶子或者擦地板都行,别在我面前晃悠就好。”杨锐想想,又道:“他如果不来的话,就不管他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来,姚悦,我给你介绍实验室同僚。”
转眼间,杨锐就满脸笑容了。
刚刚拿回1o万元经费的杨锐,自然是实验室里当之无愧的领导,包括许正平在内诸人,看到杨锐的表现,都是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和煦春风。
小陈亦是看着姚悦转脑筋,一会儿,待杨锐有空闲下来,小陈就积极的道:“杨总,我们分理处有好几个年轻女孩子,不如我改天把她们找过来,陪她逛逛街,买点人家女孩子要用的东西。”
杨锐一想有道理,女生不像是男生,总是需要一点自己的私人物品的,而且,看姚悦的样子,估计带的行李也不多,全去蹭妹妹姚乐的也不合适。
杨锐微微颔,道:“那就麻烦你了,到时候我请你们吃饭。”
“不用客气,我安排好了给您打电话,咱们再约时间。”小陈很高兴自己能挥作用。
杨锐却是想的更多,将小陈送了几步,又道:“找一个人就行了,到时候我要辆车,拉着咱们满北京城转,买不到的东西,再去友谊商店。”
8o年代的友谊商店,高档的像是外星人在地球整的市一样,乃是眼下的北京最高端的百货商店,高四层,进出门都要额外的证件。
约女生到这样的地方逛街,成功率比去西餐厅要高太多了,小陈也一下子变的信心十足了:这下子,不仅不是政治任务,还是美差了。
……
第五百六十五章 读书笔记
readx;》,!
第五百六十五章
杨锐依旧是从捷利康借车过来用。
他是捷利康天津工厂的股东,用一下车什么的,也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比起在华锐公司为了招小牛的一掷千金,杨锐还是决定暂缓给自己买车。
现在的北京城并不大,不出三环就能看到农田连绵,骑着自行车,大部分地方都能去,何况杨锐还可以土豪的打出租车。
8o年代人也没有私家车的概念,车都是公家的,即使是自己买的车,你也得找一个单位挂靠上去,否则都没法子注册登记。杨锐要是买车的话,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离子通道实验室买的。
如果做事不小心,真的挂靠到离子通道实验室,那他浑身长满嘴也说不清楚。
在这个人言可畏的时代,注意影响就是所谓的程序正义了,这与美帝国主义没什么区别。在美国,明知道辛普森杀了他老婆,该判无罪还是要判无罪;在中国,明知道人言可畏,还一定要逆流而上,这就相当于在美国打官司打到最高法院一样,有资格名留青史,人民谢谢你的付出,该受的罪一样没跑。
杨锐就算要买辆车自己开,也得先找个合适的人顶缸,反而是捷利康的车,因为挂着外企的黑牌,大家一看就能认出来,这肯定不是北大的车,而是借来的。
同样是这个人言可畏的年代,人们对于有办法抽空子的人不仅不反感,还很是羡慕,并认为这是高级能力。
所以,当捷利康派来的黑牌皇冠按时抵达离子通道实验室门口的时候,郝玉一眼就识得厉害了。
郝玉一面观察着车,一面观察着杨锐。
郝玉自然对杨锐这位一次存两万元的“豪客”印象深刻,她更是亲眼目睹分理处主任像是对待老爹一样的对待杨锐这位银行大客户。
就在不久前,帮助杨锐联络到蔡院士的分理处员工,还成了分理处唯一分到了两室户房子的人,而杨锐报偿的1o万元国债,更是为分理处所有员工争取到了全额奖金。
分房,对于8o年代人是了不得的事。为了一套房,再好的朋友都可以反目为仇,为了一套房,夫妻可以做候鸟,领导可以不要脸。
而在8o年代初的北京,拿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简直不可想象,别说四世同堂的家庭住12平米的房子是怎么摆开的,就是一家三口住一室户,也够难受了。但在分理处这样的单位,结婚分房都要等,两室户更是老同志的专利。
然而,分理处主任愣是顶着压力,将也许是最近几年唯一的一套两室户,分给了分理处的大姐大。
后者做的事情,无非是应杨锐的要求,托关系,找亲戚朋友和熟人,最终联络到了北大生物系蔡院士的小舅子。
至于之后是什么情况,郝玉不清楚,也不关心,她只知道,杨锐买了分理处久推不出的1o万元国债后,人行分理处成了本系统的冠军,主任荣誉加身,指不定哪天就要高升,而大姐大分到了房子,激动的几乎泣不成声,大姐大的亲戚所在的工厂,也获得了支行3o万元的贷款用来工资,其本人似乎还被报销了上千元的药费,以做奖励。
为什么十万元国债可以换3o元的贷款,此种问题,郝玉从来不想,因为她有更想不通的问题:
杨锐的钱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郝玉是在银行大院里长大的女孩子,现在也住在银行的家属区。从小到大,她听多了某某如何如何的故事,仿佛每个人身边都围满了高官显贵,仿佛在北京的大街上,随便撞一个人都有个部长的铁哥们。
然而,郝玉现在知道,身边的人,没有一个真的接触过这样的影响力。
尤其是让郝玉奇怪的是,来分理处存钱的其他有钱人,也没有这样的影响力。
杨锐一次存款两万元就被郝玉提醒,是因为他长的年轻又长的帅,外部条件突出。
但在分理处,银行存款过两万,甚至楸过二十万的并不在少数。
这些人里,不明身份的人有,个体户有,更多的是老一辈攒下来的钱,有的是动乱结束补的工资之类的,有的是卖了老玩意乃至老房子得的,还有的是国家还的解放前的资产……
但在银行存折大笔钱的人,似乎并没有体现出杨锐这样的影响力。
郝玉不止一次的想到这个问题,始终不明白为什么。
他有点想问杨锐,却又提炼不出这个问题。
“上车了。”杨锐看人到齐了,安排姚乐和姚悦坐后面,自己坐上了副驾驶,郝玉也赶紧跟着上了后座。
陪同而来的小陈没了位置,稍微有点遗憾,但脸上只是笑容,挥手告别。
定位豪华车的皇冠车体宽大,后座三个女生不仅不挤,还可以扭来扭去的玩闹。
郝玉摸着座位上的真皮,叹道:“这车真舒服。”
司机师傅看了一眼后视镜,笑道:“厂里新买的车呢,从日本原装进口的,一个地方都没改,你看我,座位都在右边。”
杨锐笑笑没说话,在他看来,这样的原装实无必要,买一辆美规车也就罢了。想来,多数还是捷利康的英国管理层习惯了左边座位的车,国内目前对此并不禁止,也就由着他们了。
姚乐刚到大学,正是对什么都好奇,同时又胆子渐大的时候,她直接趴上了前座,观察起了司机位置,口中道:“对哦,外国人开车,都是左行的是吗?”
杨锐靠着没动,正好触到姚乐的头,只好也坐了起来,道:“外国这个概念太模糊了,美国人就是右行的,德国俄罗斯法国巴西这些国家也都是右行的。左行国家主要是传统的英国势力范围内的国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