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间中再配。

    苏先凯是已经多配了试剂,只是没准备做到晚上八点,现在想继续做自己的实验,也没东西做了。

    杨锐给他让了一个位置,道:“那就再陪我两个小时,这几天我把这个测序赶完,能多拿几万块钱也是好的,对不对。”

    “几万块当然好了,不过,几天赶完,真够呛。”苏先凯说了实话。

    杨锐笑笑,道:“是累了点,但应该能做完。”

    苏先凯忍不住道:“腾冲嗜热菌的s5片段一共126个碱基对呢。”

    126个碱基对,相对来说算是比较简短的。杨锐一天时间做出了5个,也是极快的,但用小学数学除一下也知道,几天时间是完不成这个工程的。

    事实上,这已经快的飞起了,在国外,很多实验室测序一条基因链,测一两年的都有,期间遇到的各种奇葩问题,罄竹难书。

    杨锐今天做的这么顺,已经让人啧啧称奇了,但要说更顺更快,苏先凯实在拍不出这么过分的马屁。

    杨锐也没得解释,只是继续去做。

    谁都没注意到,他现在的熟练度却是增加了。

    ……
第五百五十八章 听得懂吗
    readx;》,!

    做一组崭新的dna测序,与做一次dna测序的重复实验的区别,就像是开创一种手术方法,与重复一次手术的区别一样。

    做重复手术和重复实验一样,也需要动脑子,也需要面对与预知不同的情况,但哪怕是心脏手术,也有迹可循,有关键点可供指导,训练的多了,成功率也就高了。

    开创新的手术方法就不光要脑子了,还需要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然后在失败中寻找正确的路径。

    一次成功的全新手术方法也有不少,但风光背后,必然是无尽的汗水与准备。

    许正平觉得自己已经够了解杨锐了,可是看着杨锐一天比一天的度快,还是惊讶不已。

    他是参加过数次国际会议的人,也看得懂国外文献,知道国外的实验室情况是怎么样的。

    简单来说,就没有杨锐这样的。

    至于苏先凯和范振龙,已经被杨锐给搞蒙圈了。

    因为他们俩同时在做dna测序的重复实验——杨锐为了pcr而做的基础检查工作,就交给了苏先凯和范振龙,而他们做这个重复实验的度,竟然慢慢的赶不上杨锐的新实验了。

    这实在是令人……情何以堪!

    其实也不奇怪,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毕竟有限,杨锐买了一些简单的设备,又借了几件,这些自然是先紧着他用。苏先凯和范振龙还处于熟悉学校和实验室的阶段,做的重复实验也不是多重要的事,自然谦让给杨锐。

    流畅的做实验和间接性的做实验是两个概念,苏先凯和范振龙没有越做越慢,都已经是加把劲了。

    当然,杨锐越做越快,这个他们是解释不了的。

    唯一能理解的,大约就是仪器用熟了,流程做熟了。

    没人知道,杨锐也是在从新人向熟练工进步。

    这就好像是一名三四级的中级车工,刚开始车一个异形件,可能要翻来覆去的尝试,等车的多了,有了套路自然就轻松了。

    待到杨锐将测序完成的时候,许正平等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做的漂亮。”许正平不知道第一次说这个话了,也都习惯了。

    杨锐自己倒是显的沉稳,道:“说实话,做实验还挺爽的。”

    “啊?”

    “把瓶瓶罐罐什么的弄起来,然后倒倒这个,倒倒那个的,最后出来一个结果,不是挺有意思的?”杨锐颇有些怀念的看着实验桌上的器具,道:“接下来要去申请经费,可能有阵子不能做实验了吧,有点浪费时间啊……”

    许正平哑然失笑,道:“别人申请经费可能会浪费时间,你不会。”

    杨锐奇怪的问:“为什么?”

    申请经费绝对是研究员此生最大的挑战,比娶老婆都难。在杨锐读研的时代,申请4万块钱的经费,少说要耗费5o个小时,因为这多数是在学校内的申请,至于5万元以上的经费,那对申请者来说,绝对是令人窒息的考验,光是几十个章子盖下来,就够呛了。后期的经费管理,还开了所谓的换章制度,也就是拿着老板的章子去换财务的章,再拿财务的章去换科技处的章,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不能再同时去盖好几个章,而要一步步的走下来,耗费时间不知凡几。

    就杨锐想来,8o年代申请经费应该更难了,毕竟,现在人的钱少,资金也少……

    许正平也是申请经费申请到吐的男人,这时候却是分外羡慕的道:“你的特别申请函,本身就是内定了经费的申请函,你面试不要太糟糕,肯定会拿钱回来的,用不着多长时间。”

    “一次面试结束?”

    “就算两次也不算浪费时间吧。”许正平叹口气,道:“一次。”

    范振龙在旁边握拳道:“杨总,加油呀,我们的经费,都看您的了。”

    杨锐不禁笑了起来,对自己的新名字也没什么意见。

    许正平道:“我估计最少能有五六万的经费,不知道卫生部今年大方不大方,多的话,可能有十一二万呢。可惜你刚做出来这个基因测序,要是表出去的话,说不定能多混多少回来。”

    “不表出去也没问题,就咱们生物学的范围内,比基因测序更高科技的,有一个算一个,数不出五个出来。”范振龙坚定的用学术知识拍马屁道:“如果遇到内行的,那不用说,咱们只要说是基因测序,人家就知道一个jmc跑不掉,如果遇到外行也没事,就给他说是用来准备做克隆的,一听就明白了。”

    许正平大笑:“注意不错,损了点,克隆和基因测序联到一起……”

    “对外行,你不能说的太内行,人家能知道克隆就不容易了。”范振龙有点得意自己的点子。

    杨锐点头,道:“我表述注意一下没问题,对了,几个委员?总有内行吧。”

    “肯定有内行啊。”许正平笑的诡异。

    接下来两天,杨锐闷头写出了《腾冲嗜热菌s5基因片段测序》,顺手寄给了《jbsp; ;中国学者其实不太喜欢jmc,因为jmc的影响因子相对比较低,只有4。o左右,但相比它的影响因子,表《jmc》的难度其实相当大,这使得它对中国学者来说,性价比相对较低。

    不过,《jmc》的影响力非常大,基本上,一篇论文表在jmc上面,同行业的学者都会看到,等于是一份全区广播一样。

    而就单独的一篇论文来说,许多jmc的论文的影响因子往往高达2o以上,在一些学校和研究机构,jmc往往被认为是极好的生物学期刊,普通研究生若是能表一篇,基本就毕业无碍了。

    8o年代的中国还没有形成后世的纯影响因子导向的科研气氛,有能力表jmc的,一般还是会选择它,这与杨锐的选择是一致的,因为这个年代,到了这个程度的中国学者,都是有能力参加国际会议,能与国际同行交流的学者,他们自然会选择将论文表在国际同行们能看得到的期刊上。

    杨锐也没有评职称的需求,也是怎么容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怎么来。

    周三。

    约定好的面试时间到了。

    杨锐这次打了一辆出租,与许正平一起前往卫生部。

    在楼下报了名,就有人领着他们去了后面,进到一间院子里,就见已经多人等着,而且,这些文质彬彬的男男女女,已经坐成了团,拉开了架势,正侃大山侃的欢愉。

    “咦,老许来了,你这期报了项目?行啊,还穿着西装来的,有点志在必得的意思啊。”门侧不远处,就有一位戴眼镜的黑脸研究员看到了许正平,主动打招呼。

    “老洪也来了?怎么着,你做的那什么微生物,出了成果了?”

    “什么是那什么微生物,挂难听的,我和我们主任来的。”黑脸的老洪笑着向后让了一下,露出一位满头白的老者,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微生物实验室的主任丁成国,丁主任今天是拿着特别邀请函来的,我们是来凑热闹的,沾点仙气。”

    老洪笑的像是松鼠似的,扭头又道:“丁主任,这位是我师兄,许正平许教授,现在在北京大学。”

    “哦,许教授好。”满头白的丁成国听说是北京大学的,站起来和他握了一下手,笑道:“被听老洪的,我今天也是陪绑,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关门弟子,邱晔,今天的特别邀请函,是卫生部给他的。小邱,你给许教授介绍一下你的文章。”

    “又介绍呀。”邱晔抱怨了一句,站起来露出勉强的笑容,道:“我搞的是土壤微生物,主要是针对高强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的土壤中氮磷等生源要素以及外源污染物的过量积累问题。”

    邱晔说是丁成国的关门弟子,但也三十岁往上了。当然,在这间小院子里,他属于年轻的。

    许正平不喜邱晔的态度,笑了两声,只评价道:“挺大的题目。”

    这种场合的评价,以后都是被评价者可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当年我和某某聊到某某问题的时候,某某云云……

    邱晔没有收获好的评价,干脆没有了敷衍的心情,呵呵一笑,说了声“是挺大的”,就坐了下来。

    丁成国拉了一把也没用,只好自己圆场道:“这小子,一天到晚在实验室里呆着,脑壳都呆坏了,许教授坐吧,坐下聊……”

    “不用,我们去那边坐。”许正平脸色不变的转身。

    杨锐落后两步,找位置的当口,再次听到邱晔抱怨的声音:“一个副教授,自己都没搞清楚情况呢,就带学生来见世面了,北大的还真是自信。”

    杨锐诧异的回头,邱晔虽然压低了声音,可院子里的座位如此密集,他听到了,那邱晔周围的十几个人想必也都听到了,这个嘲讽面积可是有点大了。

    然而,这位邱晔同志显然并不在乎这些,与杨锐对视的同时,还用长辈的语气道:“喂,你毕业了没?”

    “我今年大一。”杨锐在一群人的视线中,表情语气还是挺谦和的。

    邱晔却是“嘶”的一声,笑道:“你这世面见的可是够早的,北大的学生就是不一样,我说,我们说什么,你听得懂吗?”
第五百五十九章 屈指可数
    杨锐望着邱晔,心里奇怪的没有生气。txt小说下载

    的确,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只不过又是一个自卑而自负的年轻人罢了。

    在过去十几年间,乃至接下去的好几年,中国最盛产的就是这样的人了。

    深究起来,现在的研究员们中,自负而自卑的实在太多了。

    自负的研究员们为自己的学历而自负,他们少的读十年书,多的有读十几年的,读书破万卷,自然有自负的资本,面对不读书的人,自负的研究员或许都不屑于和他们聊天,所谓知识分子是也。

    自卑的研究员们是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而自卑。大学教授去卖茶叶蛋,继而补贴家用——如果有更好的生财之道,他肯定不会选择这条,更令人自卑的是,这样的大学教授,很快就被迫退休了,因为大学丢不起这个人,实在也是自卑极了的表现。

    杨锐虽然讨厌邱晔在背后说人闲话,可说闲话的又何止一个邱晔,两人素不相识,以后大约也很难见面,当着一群学者的面,杨锐也不想给人留下刻薄或者跋扈的印象,因此,杨锐的笑容愈显的谦和。

    “你笑什么?”邱晔的语气依旧很冲。他是丁成国的关门弟子没错,却也是三十许的人了,对2o岁左右的大一学生,自然很有心理优势,此时就像是老师向学生问话一样。

    不过,邱晔本质上仍然像是一个学生,而且是宠坏了的学生。

    关门弟子什么的,果然是很舒服的职业呀。杨锐心中腹诽,继续笑问:“笑什么都管吗?”

    邱晔语气一滞,转瞬觉,自己和大一的学生争辩,真是掉分的事,于是目光转向许正平,问道:“许副教授,你带的学生就这样子?一点礼貌都没有。”

    杨锐的眉毛皱了起来。

    他的年纪小,又是初来乍到,自然应该收着一点,免得被人说毛头小子肆意猖狂,中国科研界向来是很古朴的,老头子们掌握着最大权利,要想不排挤,就得表现出谦谦君子的风范。

    许正平就不同了,他都是奔着五十的人了,被三十多岁的毛头小子肆意嘲笑——当这么多人的面叫人家副教授,就算是嘲笑了。

    杨锐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却是面向丁成国,大声道:“丁教授,你带的学生就这样子?一点礼貌都没有!”

    全场冷场几秒钟,就有人噗嗤的笑了出来。

    接着,议论声遂起,有好笑的,有看好戏的,但却没人说杨锐的不是。

    大家都当杨锐是许教授的弟子,弟子帮老师出头,又有什么好说的。

    被点名的丁成国苦笑着站起来,道:“年轻人,别置气,小邱,你也少说两句。”

    这是各打五十大板的节奏了,正确的做法,自然是许正平走过来,也将杨锐牵回去,装模作样的说两句,就算是完了。

    可惜,许正平做不到这一点。小说

    别说杨锐是替他说话的,就没有帮他说话,杨锐是实验室负责人,他在实验室里独领小组,也没有教训杨锐的资格。

    而且,许正平还不好意思向别人解释。私下里,他说给杨锐工作,还不算太丢脸,当着这么一群人,许多都是老相识的面,许正平总不能说:这位大一生是我老板。

    当初,许正平纠结了那么久才进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也就是畏惧这样的场景,而今更不会承认了。

    于是,邱晔就看到许正平一言不,杨锐不受责备,仿佛认定了他是错的似的。

    邱晔是不会让自己完美的科研圈子的秀蒙上阴影的,气往上涌,道:“北大人还是真是了不起。”

    邱晔将原先的“北大学生”的嘲讽升格成了北大人,隐指许正平。

    许正平被他咄咄逼人的挤到了前台,暗叹一声,息事宁人道:“我以母校为荣,母校以我为荣,很正常的观点,何必深究。”

    “你们做了什么,就能?母校为荣了?别给我说是五四运动。”邱晔嗤之以鼻,下巴也抬了起来,他拿到了特别邀请函,自然是特别的一位,而许正平作为中老年副教授,其实并没有被邱晔放在眼里。

    这个年纪仍然是副教授的,多半是学术上的才华有限的。当然,北大的副教授放在地方大学妥妥的够教授的资格,但地方大学的教授也有厉害的,而“副教授”的头衔却意味着成就有限。

    相比之下,邱晔自认为是才华过人的研究员,他获得的成就也着实不弱,能拿到卫生部的特别申请函,就意味着最少五万,多则十几二十万元的经费到手,这钱用在研究上,不能说是天文数字,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一般的省级实验室,不说其本身的资产,一年的研究经费也就是十万二十万的。

    心理优势放大了邱晔的情绪,看向许正平的表情格外的惹人厌。

    与邱晔同在一个实验室的老洪先看不下去了,他好心好意的介绍许正平过来,不是给邱晔嘲讽找茬的。

    老洪的黑脸也看不出情绪,道:“小邱,说这些话做什么。老许,你别在意,年轻人嘛,年轻气盛……”

    许正平脸色很难看的没吭声,他属于正常的知识分子的脾气,平时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但也见不得别人的冷嘲热讽。

    杨锐觉得不能就这么回去,就这么回去,今天的事肯定要变成一个笑话了,在场的学者们回去,还不知道要怎么编排许教授和北大。

    弄不好,许教授因此吃了挂落都不一定。

    杨锐咳嗽一声,道:“许教授做的相互作用蛋白的论文,表在了包括jmc在内的多本期刊上,我觉得,北大对许教授的贡献肯定是满意的。邱晔同志,你的说法不对吧。”

    邱晔又是哼了一声,懒得理杨锐的样子。

    “都坐,都坐。”老洪忙着缓和气氛。

    杨锐没坐,笑道:“邱晔同志,你说错话了,得道歉。”

    “我道歉?我道什么歉?”邱晔倒也知道轻重,眼珠子一转,道:“我说的不是许教授,我说的是你,小小年纪,不在学校里学习,跑到这里来抖什么?谁给你抖的资格了?”

    从邱晔的角度来说,他这算是给许正平道歉了,毕竟,他明确的声明了不是针对许教授的,在场的老家伙们的眼光也就没那么锋利了。

    不过,邱晔也不愿太落自己的面子,也就抓了杨锐这只“软柿子”捏。

    邱晔胳膊一挣,脱开老洪的手,指了一下杨锐,道:“你一个大一新生,不在学校里好好学习,跑到这里闹什么?你要说你是来见见世面,你就管好嘴,看就行了……”

    “我倒觉得,你没资格说这个话。”许正平终于回过味来了,站到了杨锐身边。

    这一趟,许正平就是来给杨锐保驾护航的,到头来,变成了杨锐维护他。

    短暂的失神后,许正平带着一股子严肃脸,站到了邱晔面前。

    邱晔笑了,道:“我怎么没资格说这个话?”

    “正好有时间,趁着面试还没开始,我给你掰扯掰扯。”许正平吸了一口气,又问:“你要是资格不如他,是不是就合该滚出去?”

    “我资格不如他?”邱晔指指自己又指指杨锐,笑的合不拢嘴。

    许正平也不指望着邱晔回答,伸出手掌,屈起大拇指,道:“我先说第一条,高考状元,全国理科高考状元,这一条,你得跳多高才能够得着?”

    邱晔整天在实验室里呆着,也不知道全国理科高考状元是谁,干笑两声,道:“他高考厉害,得,那又怎么着?”

    老洪有点想到啥,被许正平用眼神给止住了。

    许正平又屈起食指,直接点名道:“杨锐高中时期,就表了英文论文,并且被英国的跨国公司聘请为顾问,这一条,你比得上吗?”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邱晔只当遇到了一个天才少年,眼神微变,也没有太大的触动。

    老洪却是无奈的瞅了邱晔一眼,他知道杨锐是谁,奈何邱晔不知道也没办法。

    实验室与外界本来就有一层无形的围墙,做实验忙起来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又哪里有精神探寻八卦,就是聊八卦,先聊的也是家里人,单位里的人,还有明星政界,聊不聊得到其他学校生的事,这个得看运气。

    在场的科研群众,先能有三分之一知道杨锐,但最多只有六分之一准确的知道是怎么回事,剩下的,至多知道一下杨锐的名字。

    不过,今天过后,杨锐在科研圈子,最起码是生物科研圈,必然会名气大涨,许正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说的如此详细。

    只见他再次屈起左手中指,道:“上个学期,杨锐自筹经费,干掉了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理查德教授统领的团队,先探寻了细胞内钾离子通道的功能,并且开创了探寻细胞内离子通道的新方法。论文依次表在了jmc和cell上,这一条,你比得上吗?”

    许正平的话说到一半,邱晔其实已经想起来杨锐是谁了,做科研的,饭可以不吃,期刊是不能不看的,只不过,双方并不是一个研究领域,cell又距离自己太远,邱晔根本没有记下杨锐的名字。

    不过,听到《cell》一词,邱晔的脸已然红了,红的透亮,红的滴血。

    许正平没放过他,或者说,许正平是决定借此将杨锐的名声打出去。

    杨锐对他的维护,许正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此时,就是最好的报偿了。

    做科研的,地位与名声,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眼下的场合,再好不过。

    许正平屈起左手无名指,继续道:“现在,杨锐同学虽然只是大一,但经过学校领导,以及院系领导的多重考量,我们北大已经为他,专门建立了一个独立实验室。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鄙人添为实验室副主任,杨锐为实验室主任。”

    说话间,许正平干脆从包里拿出自己的名片,给诸人了起来,包括邱晔,亦有一份。

    “大家多多关照,我们实验室目前拥有国内最好的一台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还有一台国内领先的扫描电镜,欢迎大家前来参观,联系业务。”实验室也是可以做外包工作的,许正平不喜欢交流仪器,但不反对实验室赚钱。

    “顺便说一句,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价值15万美元,是我们杨总从可口可乐化来的缘。”许正平一边递名片一边说话,有点人来疯的感觉。

    而他现在说“杨总”,收获的是一片善意的笑声。

    许正平转了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面对邱晔,脸上却是没了笑,伸出只有一根小拇指竖起的左手,对着邱晔,问:“这一条,你还是够不着吧?”

    邱晔尴尬的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

    他是个很自负的人,而自负的人,往往并不擅长说话,而他此时,也是在没什么可以说的了。

    许正平缓缓的屈起最后一根小拇指,道:“我们今天也是拿着卫生部的特别邀请函来的,要不要比一比序号?”

    这就有些欺负人了,邀请函的编号都是按照先北京后地方,先重点后普通的原则颁的,杨锐从北大拿到的特别邀请函,序号肯定要在邱晔等人的前面,这与个人的身份资格并没有关系。

    然而,就是这样被欺负,邱晔也无力反抗了,生怕许正平再伸出一只手,再数五个手指。

    事实上,就是邱晔的导师丁成国,也没有表过cell级的顶级论文,邱晔再看杨锐的年纪,看到的已经不是“大一新生”,而是巨大的风险。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科研地位都不只是说说而已。所谓的学阀学霸,那是真真正正的霸道门阀,上管思想下管经费,而在北大拥有独立的实验室,也就相当于拥有了开府建牙的资格。

    邱晔的目光穿过许正平,落在杨锐脸上,突然感觉到了现实的危险感。

    他将手插入兜中,直到触上了自己的那张特别邀请函,才稍稍安心一些。

    “不管怎么样,拿到经费就能做实验,以后躲着杨锐走,也就罢了。”邱晔安慰着自己,在各种戏虐的目光中,静静的坐了下来,紧闭双眼,只当自己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到。

    ……
第五百六十章 有朝一日
    许正平散了名片以后,在人群中有些悠然自得。

    研究员都是比较闷骚的人,因此,他们的情感接触都是被动式的,许正平往常也是这样的人,但今天,他迫于无奈的爆发了,却是有变成一日风云人物的架势。

    至于杨锐,以为年纪的原因,依旧孤独着。

    年逾四十的大叔们,还是更喜欢许正平这样的老叔。

    许正平转了一圈,回到杨锐身边,压低声音,道:“我接了一个业务。”

    “业务?什么业务?”杨锐惊讶之极。

    “南京生物化工研究所想委托我们拍几个化合物的照片,要求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5万倍以上,每个化合物的表面关系清晰可见……”许正平简单的说了要求,又道:“每个化合物1000元以上的报酬,我没有细谈,怎么样,是不是挺好的?”

    “科研外包?”杨锐失笑:“这都能让你找到。”

    许正平得意的笑了两声以后,道:“也不能算是我找的,国内有扫描电镜的就那么几家,有的级别太高,有的太忙,根本不接他们的工作。”

    “就是说,他们的人情不好用,不如花钱买?”

    “大概吧,反正都是公家的钱。”许正平反而挺习惯这种科研外包的形式的。

    如果是北大内部的实验室,使用仪器可以不交钱,用人品和人情,北大以外的实验室就不用想这样的好事了。当然,如果是人面很广的京城研究界人士,偶尔也能用人情付款,南京生物化工研究所自然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

    不过,几个化合物几千块钱,相对于扫描电镜的成本,不值一提,杨锐想到这里,有点意兴索然,道:“没有市场化以前,想在国内靠科研赚钱,还是难了点。”

    许正平很能理解的笑笑,又道:“有枣没枣的打三竿,几千块钱,总够给大家发工资了。”

    “扫描电镜的维护不要钱啊。”杨锐摇摇头,目光重新落在了不远处的成国等人身上,邱晔躲到了后面,已经看不到了。

    抬手看了下表,发觉还有时间,杨锐又起了坏心思,道:“老许,我要几个邱晔的论文副本,咱们看看?”

    许正平一下子就猜到杨锐怎么想了,问:“你从哪里要?”

    “从卫生部呗,我认识个老朋友,在卫生部做个什么官,要出来应该不难。”杨锐说的老朋友是真的老,景存诚当年的室友张江,恢复工作以后,就到卫生部宣传司做了个排名靠后的副司长,权利不大,养老第一。不过,再怎么说都是个副司长,而且,像是论文副本这样的东西,差不多认识一个人,都能拿出来。

    当然,要是不认识人的话,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看了论文副本,肯定是要给找麻烦的,许正平为难的道:“要不算了吧,咱们也没吃亏,都是意气之争。我和老洪也认识好些年了。”

    杨锐呲牙,道:“就邱晔那脾气,你家老洪和他在一个实验室里,受老罪了吧,你要不问问他,我估摸着老洪同志,十有**要举双脚赞成。”

    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邱晔的老师丁成国年纪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