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是南京工学院招生办的,鄙人王皓,白告皓,你叫我王老师就行了,您怎么称呼。”

    “姓卢。”

    “卢老师。”

    “别客气。”卢老师礼貌的笑一下,就问:“您这是在做预定录取?”

    “不是啊,预定录取可不行,我们就是提前了解一些意向学生的志愿,比如杨锐同学,你想读哪个专业?”

    “生物系。”

    “生物……啊,生物也不错。杨锐同学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南京工学院在民国时期,是叫做国立中央大学的,33年就办了化学系,现在的南京化工学院,就是我们南京工学院的化学工程系划出建立的,无锡轻工学院,是我们的食品工程系迁出的,江苏工学院,是我们的机械二系迁出建立的,这些科系虽然迁出了,但我们的底子还在,你到南京工学院来,读生物也好,读机械也好,都是最好的选择啊……”

    杨锐看这位说的唾沫横飞,找了个空档打断他,问:“卢老师,什么是预定录取?”

    “咱们不是预定录取啊,咱们就是了解情况。”王皓的声音高了些,又迅降了下去。

    卢老师不易察觉的笑了笑,说:“预定录取就是预先确定招生名额,等高考成绩出来,只要达到学校划定的分数线,学校都会录取。这样的话,学生报考就不用担心撞车了。”

    “那感情好,咱们班好几个人,都愁这个呢,王老师,我帮你叫几个人过来。”杨锐听懂了,却装傻了。

    王老师连忙拽住他,笑道:“不用叫,不用叫,我就是了解情况。有杨锐同学一个人就行了,我们学校确实是很不错,现在执行的是国家最新的学位制度,奖学金和补助制度也很完善……”

    所谓的预定录取,其实就是争夺高分考生的手段,在8o年代,9o年代,每个学校都会派专人到各个省份,联络当地的高分考生,许诺好的条件,请他们报考自己学校。

    而高分考生,自然少不了杨锐这种全省预考第一的学生。至于鸿睿班的其他学员,即使他们的分数能够达到学校的录取线,也是不会被预定录取的。

    事实上,预定录取损害的就是低分学生的利益。但在“分分分就是学生的命根”的年月,分数低又何谈利益。

    王皓明显看好杨锐,足足说了1o多分钟的话,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杨锐等他走远了,才松了一口气,笑道:“这都没考试呢,至于吗?”

    卢老师用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眼神望着杨锐,说道:“你以为就学生要排名?学校也是要排名的。”

    ……。。。
 第224章 体检
    学校当然是要排名的,有的学校强,有的学校弱,有的是名校,有的是烂校,除了重点和普本的区别以外,自有其内在的规律。

    8o年代还不兴大学排名,但学生们报考学校,总要有一定的依据。

    除了城市和名字以外,拨款的多少,重点学科的数量,博士点的数量,院士等学者的分量,还有高考状元的数量,都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源质量和学校的排名。

    尤其是高考状元,能够非常直接的反应出一个学校的受重视程度,社会声誉和美誉度。如果将恢复高考到98年的状元数量做一个排名,北大以85人居,清华以46人居次,排名第三的中科大是16人,复旦8人,对外经贸大学6人,南京大学4人,人民大学3人……

    这样一条线索,在985战略以前,很能体现各个学校的位置。

    而要获得这样的排名,自然不能坐等学生上门。

    后世的大学自主招生,或者是所谓的特招,都是学校争抢优质生源的法门,8o年代也有预定录取的手段。

    当然,他们也不是非状元生不要,第一名的事儿,总是难以确定的,但要是有本事把一个省的前十几名揽到手,状元差不多也就到了半个了。

    杨锐预考得第一的时候,各校还没开始预定录取的工作呢,如今离高考大半个月,离估分一个月,大学招生部门就纷纷运动了起来。

    赵丹年们觉得体检时间是个暗渡陈仓的好机会,王皓们亦是如此。

    杨锐才送走汪浩,然后检查了一个视力,就在测色弱的地方,被另一名老师给拦住了。

    “你是杨锐吧?”这位老师嘴唇又大又厚,鼻子也是如此,倒是显的憨厚。

    杨锐点了点头。

    “认识一下,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彭老师,听说,你是河东省今年的预考第一?”

    “是。”

    “考的挺不错啊,镇中的学生,能考第一挺不容易吧。”彭老师套着近乎。

    杨锐迟疑了一下,继续点头。

    “不爱说话呀。没关系,咱们西交大讲究的是精勤求学。进入学校,你只要读书,明理,认真学习就行了,没有过多的要求。毕业了以后,咱们西交大的政策也很灵活,在省内,各个单位也都喜欢咱们学校的学生,今年和去年毕业的校友,分配的都很好……”

    “这个……我暂时还没有准备确定学校。”

    “该确定了。”彭老师很关切的道:“现在不确定志愿,等到高考结束以后,就会手忙脚乱的,以前的时候,我们都是先报志愿再考试的,知道为什么这样吗?”

    “不知道。”杨锐摇头。

    彭老师笑道:“提前报考志愿,更能确定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现在估分以后再报志愿,是为了减少滑档。要我说,根据兴趣选专业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你们高分的考生,特别要选好专业,这是以后一辈子从事的职业了,你说对不对?”

    “对。”

    “对吧,正好有时间,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西交大。七五期间,八五期间,我们都是五所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

    杨锐无可无不可的听着。他前世接触过不少西交大的学生,确实是基础知识异常扎实的所谓的研究型人才,而在从商从政方面,作为西安最好的大学,西交大的优势也是极其明显的,但是,就8o年代的资源分配来说,西交大显然落在了直辖市的大学后面,这对普通学生倒是不甚明显,对杨锐来说,影响就很大了。

    彭老师热情的说了几分钟,又留给杨锐电话,才笑呵呵的离开。他的工作也不是一定要将人拉到学校里来的,现在介绍一番,等到报考的时候,人家说不定就填了自己。

    毕竟,一名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有多个选项,能多录取一个高分考生算一个。

    杨锐被动的说再见,接着继续体检,继而又被人拦住。

    总算卢老师还记着他,过了阵子,又过来帮忙,笑道:“今天很忙吧。”

    “特别忙。”杨锐摇头,又问:“所有学校的招生老师,都会来?”

    “当然不是了。”卢老师失笑:“全国这么多省份,他们跑也跑不完,只能选一些地方跑了。”

    “那怎么选?”

    “一般是学校在哪些省份的声誉好,就优先去哪里吧。”卢老师对此也是不甚了了。

    杨锐却是听懂了。和后世相比,8o年代的地域性要更强一些,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省,那他们听到的东西自然是相对局限。其实,就是到了3o年后也是如此,除了北大清华是公认的第一梯队以外,有太多太多的名校被一部分认可,又被另一部分人所鄙夷了。

    “快点去体检吧,我帮你拦着些,检查好了,直接去医院后面上车。”

    “知道了。”杨锐左右看看,迅的溜进内科诊室。

    医生随便检查,学生们应付差事,没有人打扰以后,进度颇快。

    不一会儿,杨锐悄然上车。

    中巴车是用锐学组的钱租来的,《锐学秘卷》卖的好,锐学组的钱根本用不完,租车节省时间,也是锐学组全体同意的。

    临走前,又有几个学校的招生老师找上门来,与杨锐聊了会儿。

    等他们走了,锐学组内却是议论纷纷。

    杨锐懒洋洋的坐到最后一排,趴在座位上没吭声。议论一下学校也好,锐学组的学生,反正也是要报志愿的。

    第二天,杨锐来到教室,就见曹宝明像是举行仪式似的,将“距离高考还有‘22’天”的计时表高高举起,一只手搭在写着“22”的白纸上,然后在全班的呐喊中,将之一把撕了下来。

    邵亮单膝跪倒,大喊:“天哪,你怎么如此的残忍。”

    杨锐看着他们耍宝,不觉笑了起来。

    教室里更是笑声一片。

    少年不知愁滋味,即使是关卡一般的严肃高考,也不至于让所有人都愁眉不展。

    “咱们晚上吃点好的,我请客,顺便开会哦。”杨锐扬声喊了一句,才去到座位。

    “吃什么?”教室瞬间沸腾。

    “羊肉吧,我打电话弄两只大羊,煮的烂烂的,顺便再做一锅羊杂汤。”杨锐自己说的都舔嘴唇了。

    学生们更是激动异常,反而没人问他开会的内容。

    ……。。。
 第226章 上场
    7月6日晚间,无数人在床上辗转反复。

    睡不着觉的学生蒙着脑袋数羊,用肉身折磨着被单和床单。睡不着觉的考生家长直挺挺的望着窗外和天花板,哪怕腰背酸困,也不轻易的挪动一下,生怕打扰了孩子。

    胥岸青睡的挺踏实。临睡前,他将原版的《基督山伯爵》看完了,顺便又看了套一中老师押宝的数学试卷,觉得功德圆满,再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了,心情更是无比的放松,有种马上就可以去炫耀的快乐感觉。

    临近高考,各地都在流传所谓的“数学泄密题”,“英语泄密题”。高考历史上,的确是有泄密事件的,一些学生也确实占到了便宜。当然,占便宜的学生数量是如此之少,以至于根本都不能用比例来表示,但是,既然有人占到便宜了,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的年轻人,自然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走大运。至不济,也能混套卷子做做。

    胥岸青也看数学泄密题,也看英语泄密题,但他是用看笑话的心情看的。

    看了泄密题,他就可以加入到同学们的聊天圈子里去,广州一中地处改革前沿地带,各种消息满天飞,泄密题尤其多。

    毫无例外的是,泄密题都很难。

    胥岸青最爱做的,就是做完了新出的泄密题,然后听同学们谈论泄密题的难度。

    如果有人说“这套题太难了,不可能是真的”,胥岸青就会在暗地里笑,因为他总是能在一个小时内,就做完各种泄密题。

    如果有人说“这套题难度正常,挺像的”,胥岸青就会问对方的分数。

    他总是满分,所以,对方无论报出多少分,胥岸青都可以偷偷的笑。

    快乐的中学生活即将结束,胥岸青觉得有点遗憾,但并不沮丧,因为他肯定自己会去大学,而且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到了那里,再做这样的游戏,大概会更有趣。

    第二天,胥岸青五点钟就醒来了。

    他站在自家院子的木棉花树下,虎虎生风的打了一套大洪拳,缓缓收功以后,保姆正好做出早餐。

    一盘肉,一盘蛋,一盘鱼,一盘青菜,一盘咸菜,再加一碗汤,配加糖的馒头和米饭,堪称丰富。

    胥岸青洗了手,坐在餐桌背门的一边,同时招呼道:“爸。起来了。”

    “起来了,我今天让小许多做了鱼和肉,你可以多吃点,鸡蛋不要吃,影响考试,知道吗?”胥父穿着蓝布衬衫,正襟危坐在主座上,一边看报纸,一边说话。

    胥岸青点头称是。

    胥母将筷子递给他,道:“慢慢吃,不着急,快考试的时候,让你爸的车送你去学校。”

    “公家的车,不是用来送孩子的。”胥父抬了抬头,声音稳的像是石狮子似的。

    胥母一把抓掉他的报纸,广州话喷薄而出:“公家的车怎么了?你今天不要坐了,骑我的自行车去上班,阿青坐你的轿车去学校。”

    “一个学生坐公家的车像什么样。”胥父说到此处,停了一下,又说:“让车停在路口,他再走路去,让人看见了不好。”

    胥母满意了,给胥岸青夹了几筷子菜,又说:“我在你书包里放了一块巧克力,你要是肚子饿了就吃,我买了好几块,不用省。”

    “知道了。”胥岸青笑了一下。自从听说巧克力能活跃思维以后,每次大考以前,他的书包里都会被塞上巧克力。

    胥父一本正经的看完了报纸,也端起碗来吃饭。

    严父的姿态没有持续几秒钟,胥父很快就忍不住问:“准备好了吗?”

    “没问题。”

    “要真的准备好才行。”

    “真的准备好了。”胥岸青自信满满,吃了一碗米饭,起身回房检查文具,又将语文书翻开,挑重要的地方看了一遍。

    等他准备好了,胥父的警卫员开车过来,将胥岸青接上,一路去向一中。

    现在是没有堵车之类的事的,车到了路上,就是自由自在的交通工具,只要小心驾驶,基本都是准时准点的。

    胥父的警卫员稳稳的开着车,提前半个小时,将胥岸青送到了路口。

    此时,已经开始有上百名学生家长聚集在校门口,或与子女话别,或已翘以盼。

    胥岸青深吸一口气,整整上身的白衬衫,又用后座留下的抹布擦擦崭新的皮鞋,才提着来自香港的书包,迈步跨出轿车。

    警卫员一直看着他进入学校,才动汽车,返回胥家。

    差不多时间。

    西堡中学的学生们,在招待所里吃了馒头、稀饭和咸菜,集合起来,沿着呛土的大路,徒步十分钟左右,抵达溪县一中的初中部所在。

    溪县一中的高中部新近整修,看起来似模似样。初中部的条件就差多了,一些灰砖墙已经倒了一半,也无人整修,破损的玻璃挂在窗户上,有的糊了纸,有的干脆就敞开了口。

    学生们进了校门,还不能进教室去,先被老师集中在操场上训话。

    集体训话的内容凝重而肃穆,训导老师至少用了3oo个词语,来描述考风考纪的严肃性,以期彻底杜绝考试作弊。

    杨锐站在人群中央,先打量了一番操场中央的大锅。

    那是一口能将两个人炖熟的大铁锅,也是保证考生们接下来三天饭菜供应主力家伙,在一中考试的上千名考生,如果选择在校吃饭,就只能吃它做的大锅菜。

    围在大锅周围的,是先到的考生。不像是西堡中学有土豪杨,正常学校的师生,都会住在一中的教室里。

    当然,是那些不能用于考场的教室,它们通常有相同的特点,比如四处漏风、残垣断壁……

    高考最初安排在7月份而非6月份,也是考虑到了住宿的原因,只有如此炎热的夏天,学生和老师们睡在缺少遮挡的地铺上,才不至于太难受。

    5分钟后,考前训话结束。

    杨锐跺跺脚上的浮土,笑道:“真是史上最短的会议。”

    身边的同学们勉强挤出两个笑容,笑声却是听不到的。

    所有人都紧张透了。

    正如杨锐所要求的那样,鸿睿班的学生们此时无比的渴望战胜高考,而这种强烈的渴望,却恰恰令他们变的更加紧张。

    杨锐明显看到一些人的身躯在微微颤抖,那是肾上腺素提前分泌了。

    就像是战场上的战士,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考场上的考生进入临场状态的时候,也会开始分泌肾上腺素,所谓的适当紧张,也就是适当的分泌肾上腺素,这有助于状态的挥,许多人的考试状态,都是如此来的。

    不过,提前紧张起来,反而容易令人劳累。

    杨锐想了一下,干脆带着笑声,扬声道:“这不是挺好吗?白吃白喝白睡的,又不吃亏,都怕什么?”

    这么说,才有人露出些微的笑容。

    一名老师咳嗽一声,道:“这位同学,考场不要高声喧哗。”

    杨锐降低了一些声音,说:“这要是考场,才是真完蛋了。”

    周围的笑声瞬时而起。

    杨锐耸耸肩,朝着自己的考场而去,到了具体的考试时间,高考就只能单人作战了。

    总有人读得了大学,总有人就是考不上,心理因素虽然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不能避免的因素。

    9点整。

    语文开考。

    杨锐闭目养神3o秒,才打开试卷,填上自己的名字和学校,这是最重要的步骤,也是所有老师都会千叮咛万嘱咐的要工作。

    第一步不填写姓名和学校的话,做题做的紧张,以至于忘记是每年都会生的事故,遇到认真负责的监考老师,还会提醒考生,但又怎么能将命运托付在这种事情上。

    杨锐的腿部,也不可避免的微微颤动起来。

    这是他进入紧张模式的征兆,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和智力都会最大程度的被调动。

    杨锐人生中经历过最紧张的考试应该有三次,分别是研究生考试,中考和高考。

    研究生考试阶段,虽然渴望,但即使失败了,也不至于无路可去,紧张程度有限。中考的时候尽管紧张,但毕竟懵懂,也不至于无可抑制,最紧张的永远是高考,即使有复读这条后路,也实在荆棘而困难。

    高考重来一遍,杨锐仍然是背水一战,也许可以轻松些,却是不容放松。

    当然,如果想要拿到一个比拟预考,甚至更好的成绩,紧张些也是有必要的。

    ……。。。
 第227章 第一场
    考场,静的像是深深的水底。

    邵亮手指甲扣着手心,万分紧张的写着答案。

    自从邵工将他丢给杨锐以后,邵亮结结实实的复习了一年的时间,尽管底子很差,预考的时候,他还是得了321分。

    这比邵亮以前的成绩多了1oo分都不止。

    但是,从2oo分到3oo分的阶梯好迈,从3oo分到4oo分就难了。

    若是没有进入锐学组,没有拼命的学习,邵亮也不会有太高的奢望。以他一年前的想法来说,能读一个工业中专最好,读不了也没关系,但无论读得还是读不得,他都会用休息时间做他的服装生意,等赚了钱以后,出门就坐车,当大老板,再不用像自己父亲那样,每天骑着自行车,禅精竭虑的做图算数赚辛苦钱。

    然而,这段时间的生活与复习,尤其是前往河东大学的参观,彻底改变了邵亮的想法。

    学校的生活,显然比做大老板还要快乐一些。

    当然,学生是没有钱的,但做学生并不影响做生意,就像杨锐说的,大学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通联器,从大学出,去哪里都可以,去哪里都会更轻松。

    邵亮深以为然。

    但先,你得考上大学!

    邵亮不想去中专了,这次报名,他甚至不准备报考中专,他想去一所大学,最好是本科,不,一定是本科的大学。

    只有本科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也只有本科的大学,才会有优美的环境,美妙的人文历史,悠闲的生活态度。

    而要读本科,即使是最低分的本科,最起码也需要37o分,而且多数是提前批的农林牧专业,至于普通专业的投档线,往往达到4oo分乃至42o分。

    邵亮倒是不在乎专业是什么,可要从321分进化到37o分,或者保险一点的38o分,39o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杨锐帮他计算过,在数理化三门功课较差的情况下,他必须将语文政治考出良好线才行。

    良好是8o%的分数,政治总分1oo,良好需要8o分,语文总分12o,良好需要96分,两门合计176分。

    有了这样的基础,他只要再从剩下的47o分的总分中,得到略微多于4o%的分数,就有机会读本科。

    略微多于4o%的分数,意味着他的英语只需要略微多于4o分,数学只需要略微多于4o分,物理和化学只需要略微多于4o分,生物只需要略微多于2o分,就能踩到本科线上……

    就邵亮的成绩而言,这已经是最有希望的分配模式了,事实上,英语和数学是否能得到4o分,邵亮一点信心都没有。

    所有一切,都要求他今早的语文一定要答好。

    开门红考不好,整场考试也就报废了。

    如果一门功课考砸了,怕是三百四五十分的大专线都会不够……

    事实上,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有同样的问题。

    8o年代的高考英语和数学平均分,都没有过4o分的,学文的学生还好一点,学理的学生数学差了,物理和化学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要靠语文和政治拉风。

    7号的早晨,对他们来说,总不能说是友好的。

    邵亮强迫自己不要多想,可还是忍不住要想。

    好在他天天都有训练做题,尽管心情紧张,总算是将前面的题给做了下来。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邵亮看到了阅读题,才稍稍放松了紧张。

    他有点想重新读一遍前面的题,以免前面的紧张造成疏忽,不过,想到平时的训练,想到杨锐千叮咛万嘱咐的考试技巧,邵亮忍了下来,只将注意力放在阅读题上。

    语文的题量是非常大的,任何一次高考都是如此,这是因为作文的存在。

    83年的作文更是丧心病狂,先要给一副漫画写说明文,3oo字,给15分。接着,同样就这篇漫画写一篇议论文,8oo字,给3o分。总计11oo字,写少一点也要写1ooo字,统共才得45分,就效率比来说,实在是低的可以。

    可这么大的题,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83年的高考,很多人都没写完作文,尤其是考试开始没看作文题,或者考试开始看了作文题又更紧张的孩子,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到了明年,出题人倒是会吸取经验,只要求8oo字的议论文,减轻了时间上的负担。

    但是,作为83年的小白鼠,做题慢的学生,却是吃了大亏。

    邵亮紧赶慢赶的做完阅读,等写到作文的时候,已经只剩下4o分钟的时间了,急的他手上冒汗的,一连几次的在裤子上蹭。

    但是,你再着急,也得按照顺序来做题,尤其是作文题,15分的说明文不写,舍不得,写了,又让3o分议论文时间更少。

    邵亮蹭的裤子都光了,才开始在卷子上落笔,才写了几行字,监考老师已经喊出了“还有3o分钟”的提示。

    邵亮反而没有那么着急了,浑不咎的光棍气质挥,干脆不管时间,蒙头写了下去。

    杨锐此时也在写作文。

    对于语文,杨锐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先,他的语文水平并不见得有多好,其次,他的度也不见得有多快。

    当然,相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杨锐的逻辑思维和世界观都要更清晰一些,所谓见多识广,知识面广了,写议论文总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他比真正的高中毕业生多做了七八年的学生,多做了七八年的补习老师,写过的东西总要多一些,但遇到具体的文章,再交给老师来评分,能得多少,还真的很难说。

    弄不好,阅卷老师的水平太高或太低,都有可能给出奇葩分数。

    甚至于,阅卷老师一时困倦,看作文看的不仔细,也会给出一个中庸的分数,以至于原本高分的考生变成低分,低分的考生变成高分。

    对阅卷老师来说,这就是一项工作,高考结束以后的阅卷工作很紧张,就8o年代来说,一名语文阅卷老师,每天要看两麻袋的作文,真是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这么多的卷子要看,虽然是两人乃至三人的交叉阅卷,可出现分数波动,也在所难免。

    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这就是必须要承担的风险了,主观题相对于客观题,就是有如此多的问题。

    杨锐作为勇攀高分的学生,他的目标是让语文不拉自己的后腿。所以,他刻意将大部分的时间给了客观题,先将能拿的分都拿到,然后再用剩下的时间完成作文。

    差不多抢在考试结束前一刻钟,杨锐顺利的写完了作文。

    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杨锐向四周看了看。

    教室里的其他人,还在拼命的做题呢,看他们的样子,接下来的十分钟,想要不出疏漏的完成试题,还是颇艰难的。

    虽然是心理年龄3o岁的人了,杨锐依旧不免有踌躇满志之感。

    也正是因为心理年龄3o岁了,杨锐才知道一个高起点有多重要。

    8o年代尤其如此。

    这是一个大学生有特权的年代。美国有程序正义,中国则有特权制高点。

    成为一名大学生,杨锐以后无论是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人认真对待,总不至于用藐视和轻视的态度进行处理。

    对杨锐来说,仅仅这项功能,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护身符了。如果说,党员有两条命,8o年代的大学生,至少有两管血。

    “最后1o分钟,做完的同学注意检查,不要东张西望。”监考老师注意到杨锐,好心提醒了一句。

    杨锐笑笑,低头将试卷翻到前面,看了起来。

    有做的慢的学生,惊恐万状的抬头,试图找出那个“做完的同学”,又被老师警告:“都看自己的试卷,左右乱看的学生会被盖章的。”

    老师举了一个章子起来,威慑力十足。

    教室内再次归于平静。

    ……。。。
 第228章 皇后与白雪公主
    考试铃声响起的时候,杨锐刚好将小题的答案抄在橡皮擦上,太长的答案就记一个要点。

    监考老师看到了,也没有多说什么,河东省今年刚刚开始采用估分报考志愿的方式,怎么估分,谁都不会,杨锐采用橡皮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