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气凛然-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名宪兵上前接查完车上川军上尉出示的证件,敬了个礼,随即后退三大步,挥动手中的绿色信号旗,指向北面的路口,没有半点儿让两辆车过桥的意思。
车上的上尉和司机面面相觑,大为惊讶,心想我们车上悬挂的可是重庆警备司令部的车牌,怎么还会遭到如此对待?
上尉有些恼火地跳下车来,上前询问原因,宪兵小队长只是一句奉命而为便闭口不言,态度异常严肃,没有半点儿商量的余地。
上尉知道全部由各军精兵中挑选出来的宪兵不好惹,哪怕将军犯错也会遭到宪兵司令部的质询,一般官兵根本不敢惹,犯了错挨打白挨,全军官兵如今见到宪兵就像是老鼠见到猫一样,所以上尉不敢发火,只好忍气吞声地询问沿着河岸向北的公路通向哪里?宪兵小队长回答说通向总部直属工兵团营区,其余一概不知。
大惑不解的上尉哪里敢做主?连忙跑到后面的车门外,低声向车中的司令刘秉先报告。
刘秉先皱了皱眉头,忽然想起一项军中机密,笑了笑吩咐上尉按照宪兵说的做即可。
两辆军车拐进北面路口,很快消失在蜿蜒的沿山公路尽头,公路两旁茂盛的树林遮住了路面,汽车走在阳光斑驳的水泥路面上,显得分外孤独。
坐在刘秉先身边的年轻人,相貌俊朗,气度不凡,身上普普通通有些发皱的银灰色文人长衫掩不住勃勃英气,高挺的鼻子下,紧闭的双唇轮廓分明,双眸炯炯有神,目光平淡而坚定,处处流露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
身穿长衫的年轻人看到汽车突然拐入林中道路,也不在意,继续向刘秉先说出自己的感受,盛赞刚才经过的二十多公里盘山公路修得坚实平整,沿途树立的标志牌让人能够提前了解前方路况,方便预先做好转弯或者是减速准备。
更为难得的是,每段险道边沿都浇筑厚实的混泥土防护栏,防护栏上用蓝色油漆刷上的醒目箭头非常直观,他直言整条公路气势不凡,耗资巨大,恐怕全国上下仅此一条。
刘秉先点了点头,详细解释说,这条道路是在百年老路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所有工程全部由川军总司令部直属工兵团完成,全长二十五公里,耗资高达七十五万元之巨,用去近百吨炸药,最费钱的是途中四段新开山道和两座钢筋混泥土桥梁,比起原来的老路足足节省了三公里,而且更为安全顺畅。
这条路自去年秋竣工之后,刘秉先自己也只走过两次,加上这一回是第三次。
说话之间,汽车开出两公里路程,转过弯道后立即看到前方一座巨石凿成的大门,气势雄浑的大门外肃立十余名军官,似乎是等候多时了。
距离大门二十余米的时候,第一辆车上的上尉军官看到站在马路中间的竟然是总司令萧益民,立刻命令司机靠边停车,车没停稳立刻跳下去,一阵小跑冲到萧益民面前敬礼:“重庆警备司令部警卫科长刘秉华见过总司令!”
萧益民微笑着回了个礼,上前拍拍刘秉华的肩膀,大步走向打开车门的刘秉先,一群将校排列成行,大步跟随。
刘秉先心里虽然还有气,但看到如此郑重的迎接,不敢有任何怠慢,想了想只能跳下车来,冲着萧益民庄重地敬了个军礼:“重庆警备司令部司令刘秉先见过总司令,有劳总司令远迎。”
萧益民疾步上前,一把抓住刘秉先的手,盯着他消瘦灰暗的脸,心中内疚不已:“二哥,小弟对不住你,你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刘秉先鼻子一酸,什么气都在这句诚挚的道歉声中消失一空,他深吸了口气,侧身让到一边,把来人介绍给萧益民:
“这位就是我常和你提起的介石兄,浙江奉化人,日本振武军校毕业后放弃了进入士官学校深造的机会,在中山先生的号召下,毅然返回江浙发动革命……”
“兄长,这位就是我和超然大哥的三弟,川军总司令萧益民上将,小弟没想到他会来到这么远的地方迎接我们,而且做得偷偷摸摸的,一点儿也不大气。”
周围众将一听,拼命忍住笑,脸上的神色极为古怪。
蒋介石哪里敢怠慢眼前赫赫有名的川军名将萧益民?连忙上前,抱拳致礼:“一鸣兄的英名早已传遍天下,如雷贯耳,今日能得一见,已是中正之幸,怎能让一鸣兄枉驾远迎?令中正感动之余,忐忑不安啊!”
萧益民脸上展露和蔼的笑容,伸出手来,与蒋介石的手紧紧一握:
“介石兄客气了,此生能见兄长,何尝不是小弟的幸运啊!桥头过往商贾和闲人众多,于是小弟自作主张,请兄长转道此地相见,还望兄长不要见怪才是……小弟年轻数年,兄长如果不介意,称呼小弟字号即可,否则要愧煞小弟的。”
“哪里、哪里!已经非常周详了。”
蒋介石心中对脸带微笑、彬彬有礼的萧益民好感大增,感觉眼前的萧益民远比报纸和画报上的照片精神百倍,轮廓分明的脸比起照片上更为成熟英俊。
刘秉先四处看了看,催促道:“站在大太阳底下,也不嫌闷得慌啊!”
萧益民一听不由莞尔,笑着把徐孝刚、郑长泽、卢逸轩等将校介绍给蒋介石,寒暄完毕领着大家一起进入营中,两棵相距十米的参天大树下已经整齐摆上桌椅,一杯杯香茗整齐摆放在桌面上,袅袅娜娜的茶香扑鼻可闻。
彼此坐下后,萧益民关心地询问:
“介石兄请喝茶,如果兄长不喜欢茶水,边上这两杯是特意准备的山泉,味道还算甘美,比起白开水要可口得多。”
蒋介石摆摆手,客气地笑道:“没关系,茶水和白开水都可以,我这人不怎么挑剔的。”
刘秉先心里颇为奇怪,问道:“一鸣,你怎么知道介石兄喜欢喝白开水的?”
“啊?哦……几年前大哥在信中告诉我的啊……大哥说介石兄曾言:时光如白驹过隙,每分每秒均无比珍贵,喝白开水总比喝茶节省时间,小弟也是前几天才记起来的。”
这一回萧益民说的倒是大实话,曾超然确实在信中提过,再结合以前的某些记忆,萧益民对这些细节非常重视,不愿意给彼此留下个坏印象。
刘秉先点头微笑,心中极为欣慰,而至今一事无成的蒋介石更是感动得一塌糊涂。
拥兵十余万、位高权重的萧益民竟然心细到这种程度,能将自己数年前说过的话记得如此清楚,足以看到他对自己的重视和尊敬。
蒋介石自感自己只是个无名小卒,能得到萧益民如此厚待,怎么不心存感激呢。
第178章 赤诚(二)
彼此客气一番,性情直率的刘秉先指着大门内外隐在暗处的坚固工事问道:“一鸣,这个偏僻的山谷,就是我军的二号基地?”
“是,南到石桥头,北到百工堰,西到小河畔,东到朱家山,方圆三公里的四个山谷都是基地的地盘,除了驻扎在这片地方的直属工兵团,里面分别是直属教导二团、装备与弹药库区,以及直属警卫二团的地盘……”
“如今,我们大约有四千弟兄常年驻扎在这里,对外称为工兵团驻地,扩建沿山公路的时候这里也在同步建设,上月初才竣工使用,下一步要在周围山顶上安装接收天线,估计明年初从美国定购的无线电台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方便多了。”
对于这些军事机密,萧益民没有半点儿隐瞒的意思。
蒋介石听完大感兴趣,虽然美、英、德三国生产的无线电台已经在欧洲战场上陆续投入运用,但中国恐怕还没有几台,目前知道的也只是日本和列强驻华军队在天津、旅顺、上海等地进行无线电台收发测试,美国人正在捣腾无线电广播,中国政府和所有军队却是一台都没有,更别提重视这项先进技术了,可是远在西南内陆地区的萧益民不但知之甚详,而且已经动手向美国定购,如此高远的目光和开阔的视野,远远地走在了全国之前。
萧益民可不管蒋介石有何感想,他转向刘秉先,问道:“二哥,介石兄此次前来,有何打算啊?”
刘秉先大咧咧地回答:
“还不是因为你搅乱了天下大局?弄得曹锟等人的五个旅一身轻松地开往江西,目前正在粤北一带镇压地方武装,李烈钧将军在敌军重兵追击之下,只能解散队伍,化整为零,他本人因为目标太大,不得不东渡日本暂避锋芒。”
“与此同时,广东革命军的陈炯明将军处境堪忧,龙济光得到北洋大军驰援,开始发动全面反击,肆意屠杀广东各地的国民党员,弄得广东全境腥风血雨……另外,贵州也处于全面内战之中,占领贵阳的鲁莽子如今不依不饶,把刘显潜将军赶到了黔桂交界地区仍不罢休,一路穷追猛打追进广西境内……”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川滇一战带来的影响,说你是革命的罪人,一点儿也不为过啊!”
萧益民大呼冤枉:
“这事怎么能怪小弟呢?要是护国军放弃攻占四川以战养战的心思,小弟怎么会与他们兵戎相见?开战之前小多次公开呼吁他们别来四川,甚至还暗示过只要护国军改变行军线路,小弟宁愿暗中给予援助,这些情况你是一清二楚的,为此你还专门跑到昆明去和谈,可结果怎么样?”
“所以啊,之后发生的一切根本不能怪我,要怪就怪护国军那群鼠目寸光的将领,怎么能全归结到我头上?我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看到自己的总司令毫无顾忌的发狠,周围将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刘秉先白了萧益民一眼,没有再分辨,自顾自地遥望四面高低布置的防御工事和暗哨位置。
蒋介石脸带微笑,不置可否,心里却在暗自感慨,对萧益民的性格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且觉得萧益民说的有他的道理,换谁都不愿意让外人扛着枪冲进自己家里耀武扬威,更何况如今高喊革命的并非都是革命者,哪怕革命者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互不买账,能够和睦相处就已经很不错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为了某种利益撕破脸来,相比之下还是眼前的萧益民更为坦荡直接。
萧益民看到刘秉先的无赖样,只好转向蒋介石:
“介石兄此次能停留多长时间?有什么能让小弟效力的地方,请介石兄不要客气,我那在上海办报的徐师兄对介石兄无比推崇,多次在信中对小弟说,国民党中鱼龙混杂,坚贞之士凤毛麟角,胸怀大志心存民族、却又身体力行不懈追求者,至今他只看到介石兄一人。”
看到蒋介石要谦虚一番,萧益民打断了他:“介石兄,这并不是虚伪的假话,我那徐师兄一介书生,却有一身傲骨,当年视死如归地追随恩师入藏征战,一去数年从不言退,历经辛酸苦辣诸多磨难,使得他眼界奇高慧眼独具,而且他颇为自负,极少赞扬别人,介石兄能得到他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见介石兄的优秀了。”
“请介石兄不要太过谦虚,小弟有什么说什么,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蒋介石惊愕不已,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付才是,似乎什么话都让萧益民说完了,只好含笑说道:
“不知一鸣能否带我到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能参观一下声名远播的兵工厂就更好了。”
萧益民不以为意地摆摆手:
“有何不可?去!咱们明天就去,如果介石兄能多停留几天,还可以和小弟一起到雅安看看,顺便指导一下边防军四个旅的军事会议!”
“下个月雪化之后,我们的边防军就要出兵芒康以南的察隅地区,那里有英国人支持的叛军重要据点,我们必须得夺回来,把战火向南烧,然后两个旅挥师拉萨,看看英国佬敢把我们怎么样。”
蒋介石大惊失色,刘秉先也惊愕不已,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说话。
……
深夜,萧家大院一片寂静,和风掠过树梢的声音,清晰可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芳草的清新气息。
位于中院西侧的两层小楼是座外形古朴的中式建筑,原本居住在此地的四姐、七姐等人均找到自己的幸福归宿,先后离开萧家大院自组家庭,萧益民便将原来的厢房推到,建起了东西两栋别致典雅的小楼,专门用于招待来访的亲朋好友。
小楼里的装饰,远比朴素的外形奢华得多,清一色的梨花木家具,上下都有独立的浴室和卫生间,光源布置恰到好处,过道上的壁灯都是法国进口的典雅水晶灯,一楼有舒适宽阔的客厅、佣人房和小书房,二楼是两间并列向南的宽大卧室,宴会后被灌得稀里糊涂的蒋介石和刘秉先就住在这里。
沐浴过后披上舒适浴袍的蒋介石怎么也睡不着,他坐在卧室宽大的窗下,静静喝完杯水,想了想起身走到隔壁,两天来的参观令他感慨万分,心里有很多问题和感想,需要与结拜兄弟刘秉先探讨。
隔壁虚掩的房门里,刘秉先已经沉沉睡去。
郁结未解的刘秉先这两天晚上都喝到酣醉方才罢休,蒋介石微微叹了口气,放轻脚步进去给刘秉先关上床头灯,替刘秉先盖上毛毯细细整理,这才轻轻退出来关上房门,信步走向宽阔的阳台,倚在雕栏上,遥望夜幕下华灯点点的成都西城。
昨日参观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今日参观四川兵工厂的深刻感受,又再次涌上心头,还有今天晚宴后萧益民开诚布公的一番话,让蒋介石心潮起伏,无法入睡。
在此之前,蒋介石已经对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身临其中,他还是难以相信这座占地宽广的军事院校竟是如此恢宏厚重,仅是环绕训练场一圈的诸多训练设施,≮我们备用网址:。。≯蒋介石都没办法准确地说出各种名称,近半设施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只能从形状推测其功用和训练难度。
为了让蒋介石了解得更清楚,萧益民特意把即将出校展开野外训练的二年级步兵科学员叫来演示一遍,蒋介石这才有了完整的了解,军校学员扎实的训练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更让他赞叹不已。
令蒋介石极为意外的是,军校两百余名中国军事教官中,竟然有十余名是留学日本时认识的老朋友,其中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七期的工兵科副主任教官朱定略,还是湖州的浙江同乡。
也许是萧益民提前通报的原因,以卡尔为首的七十余名外籍教官对蒋介石的来访颇为重视,全体外籍教官列队欢迎,身为总教官的卡尔上校放下手头的工作,与萧益民、徐孝刚一起全程陪同。
军校三巨头坦率热情的态度,令蒋介石非常感动,对于萧益民无形中又亲近了几分。
蒋介石对神秘的军校参谋学科很感兴趣,之前他从刘秉先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知道五十名来自川军各部的中层军官学员均参加了川滇之战,刚回到军校继续学业没多久,于是蒋介石询问是否能旁听参谋科学员的一节课?
正好下午有节课要上,萧益民欣然答应蒋介石的要求,当身为校长的萧益民把蒋介石介绍给五十名学员时,早有准备的蒋介石仍然惊讶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向他整齐敬礼的五十名学员年龄跨度如此之大,均在二十岁至四十多岁之间,而且个个身穿与普通学员一样的军装,没有半点特殊之处。
沙盘早在一千年前就被运用于战争,日本军校也有沙盘推演的基础教程,但是面对宽两米、长五米的硕大沙盘时,蒋介石仍然不可避免地被吓了一大跳,得知这个栩栩如生的沙盘制作者就是眼前五十名学员时,蒋介石赞不绝口,也慢慢体会到萧益民的良苦用心。
蒋介石细细一看,发现大型沙盘上栩栩如生的山川河流和道路村庄,几乎就是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景致微缩,就连村子的水井都成了定位标的,蒋介石盯着包罗万象的沙盘,心里突然涌起个念头:蔡锷的护国军输得一点儿也不冤。
第179章 赤诚(三)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开始讲课的萧益民没有特别照顾客人,他用简短的语言,总结了一个月前的川滇之战,之后在黑板上写出课题,让学员们自行讨论:
如果云南都督唐继尧将军在两军开始对峙阶段,及时派遣五个旅的滇军主力部队援助护国军攻击四川,我军在不增加参战部队的前提下,总体战略该如何制定?针对护国军兵分两路、齐头并进的战术,我军又该如何应对?
要求:做出全面总结,包括推算物资消耗数量。
萧益民提出问题便撒手不管,五十名学员很自然地分成敌我两派,很快便列出敌对双方的兵力总数、战场设定、装备情况、行军里程、天气因素等等条件,甚至连后勤物资保障和战场指挥官都汇总出来,然后围着沙盘开始推演,不一会儿就发生激烈的辩论,一个个假设在两派学员的相互辩论中被认可或者推翻。
三名德国资深教官,对每个条件都会做出及时评议,在一旁观摩的五名年轻的中国教官飞快记录下来。
一个半小时后,沙盘上进行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吼叫声、斥骂声不时响起,换来教官们一次次严厉警告,两名年轻的学员因为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被面无表情的德国教官当场取消“参战资格”,受罚学员不得不站到三名德国教官身后,伸长脖子窥视“战局”,急得挠头跺脚,后悔不已。
如此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让蒋介石目瞪口呆。
学员们提出的一个个看似天马行空却拥有实施基础的精妙战术,推演后教官做出的胜败裁定和评估,以及因此引起的激烈讨论,令身临其境的蒋介石震惊之余,眼界大开。
这一刻,蒋介石深切地感受到:川军在总司令萧益民的领导下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远远走在全国军队的前头。
今日上午,观摩荣军小学堂八百少年的骑术表演之后,蒋介石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向萧益民提出个重要问题:
“一大一小两所军校每年需要多少军费支撑?”
萧益民愁眉苦脸地告诉他:
“之前的所有投入不算,两所军校每年的耗费高达一百二十万,相当于两个旅的全年军费开销,而且这还不能算进四川省政府军费拨款里面,省政府把两所军校等同于公立大学和中学对待,每年总共只拨款二十万元,剩下的资金投入全是小弟自己掏腰包。”
蒋介石非常不理解,在他看来,已经成为四川王的萧益民,怎么可能为此自掏腰包?如果真是如此,这个川军总司令做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萧益民见蒋介石一脸的疑惑,随即敞开心扉,不停诉苦:
“介石兄有所不知,如今的四川政局就是个四不像,小弟为此头疼不已,却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唉……这么说吧,被全国推崇的华西中学和附属小学属于私立学校,如今全部划入了我妻子名下,依靠华西实业总公司旗下的金属制品公司和进出口贸易公司养活,所有的建设费和开办费不算,每年需要三十五万元才能支撑下去,仅百名外籍教师的工资福利就是个大数字……”
“小弟比较重视教育、科研和社会福利,所以咬牙也要办好名声在外的华西中学,加上成都内外的两所福利院,以及高达百万的武器研发经费,小弟每年要自掏腰包两百八十余万元……”
“小弟苦苦扶持起来的四川各级政府官员,如今都成了白眼狼,开口就是法律法规,闭口就是民众利益、地方利益,把钱袋子抓得死死的,看到小弟上门要钱,他们一个个都像死了老娘没钱下葬一样,唉!早知今日,当初小弟就不会制定那么多民主制度,现在好了,玩火自焚,作茧自缚了……”
“如今全世界原材料飞速上涨,愈演愈烈的世界大战,又导致进出口贸易急速萎缩,小弟名下的企业远没有外面传说那么多、那么强,粗略一算只有华西实业公司和雅安下属几个企业,总资产仅为三百八十万元,负债却高达六百七十余万……”
“再过两个月,小弟就得归还英国银行的二十万英镑到期贷款,本来还可以缓上一年,可由于进兵康藏得罪了英国佬,渣打银行受到英国政府的逼迫,不但不再给小弟贷款,还整天催着归还到期贷款,弄得小弟灰头土脸的,虽然有三百多万压在库存原材料和綦江钢铁厂的股份上,可如今小弟身无分文,债台高筑,无奈之下,干脆入藏打一仗,敲打敲打英国佬,看他娘的还逼不逼老子还钱……”
“欧洲战争爆发后,德国停止武器装备的出口,英国也要应对在法国的战事,而美国却趁机大发战争财,对中国的武器和钢铁等物资出口迅速下降,小弟的军火生意由此一落千丈,去年的进口武器装备经营利润下降到三十八万元,比前年降低了十倍有余……”
“好在德国人还算讲义气重感情,德国军方也惦记着小弟的好处,一直没有减少与小弟之间的合作,两年来联系不断,几年前我们送到德国的四十九位军官获得很好的安排,前几天德国武官还来问我,是否愿意让我们的留学军官上前线锻炼,小弟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了,为了表示感谢还给德国领事馆写了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这几年小弟锋芒太盛,为了一口民族志气,把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全都得罪了,害得美国佬和小弟交往都战战兢兢的……总的说来,还是德国人够意思,半年来,他们慷慨地送给小弟多项武器生产技术和设计图纸,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成熟技术,派给小弟的一百多名工程师和武器专家也都留下来继续帮忙,这才让小弟撑起了雅安枪炮厂,去年秋,建设长达两年的雅安枪炮厂终于开张,可以量产改进型步枪和轻型迫击炮了,加上城外的金属制品公司完成扩建,产量倍增,生产的四种手枪供不应求,最赚钱的还是子弹,卖子弹比卖枪赚钱……”
“小弟如今全身上下都是窟窿,动一下就得花钱,卖枪卖子弹赚到的钱全用的精光都不够,好在与英国朋友庄森联营的汽油、煤油贸易垄断了西部市场,这才让小弟稍稍缓过气来,否则小弟早就得上吊……”
“小弟发现,这么下去不行了,当初小弟为了振兴民族工业,把大半富得流油的企业卖给四川各大财主,换取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小弟名下的建筑业、建材业、地产业、发电厂、五金制造业、水上运输业、纺织服装业、矿产冶炼等等全都转让给各大家族和财主们,不再仗势欺人独自发财,还为他们联系到美国三大洋行,通过各种关系聘请数百名欧美工程师帮助他们建厂办实业,从而刺激了四川的工商业发展……”
“可以毫不脸红地说,没有小弟的推动,就没有四川工商业的飞速发展,可是弄到最后,别人富裕了,小弟却变穷了,再不想办法开源,恐怕小弟就要破产了……”
蒋介石不解地问道:“一鸣,你不是掌管着四川所有军队吗?十多万人枪在手,如果你想把产业收回来,谁敢拒绝?有句话叫做放塘养鱼,现在鱼肥了,也该有所收获了吧?”
安毅一听,连连摆手:
“不不!既然让出去了,小弟就不会再染指,人无信不立,四川上下之所以支持小弟,最大的原因就是看到小弟讲信用,不像之前的官员军阀那般口无遮拦地许诺,最后什么也办不到还害人,惹来成千上万人的怨恨,小弟觉得,损失点眼前利益没关系,从别的地方赚回来就行,这天下大得很啊……”
“至于下一步怎么弄钱,小弟已经有了眉目,去年已经开始做了,为了不侵占大家的利益,小弟只能到谁都不愿去的西康地区去经营,好在省政府和省议会给了小弟十年的治理期限,西康该做什么,怎么做,全由小弟说了算,省政府和议会不闻不问,连官员都不指派,也算是给小弟的一点补偿吧……”
“别看西康荒凉落后,其实满地都是金子,就看谁去经营了。比如说盐井吧,康藏地区几百万人吃盐都得靠西康,今年开始我们正式接管盐税,头两个月的税收就有三十五万元之多;还有,四川、贵州和两湖的马匹,近半来自于西康,又或者经过西康转运,四川各地大半牛羊也来自西康,逐步勘探出来的矿山,吸引了不少大财主,我军长期占领巴塘、芒康之后,四川的大财主们终于放心了,康定与雅安之间已经办起了七个小型冶炼厂,冶炼炉还是小弟推荐的美国二手货……”
繁星闪烁,夜风微寒,凭栏苦思的蒋介石紧了紧衣襟,幽幽长叹返回卧室,躺到宽大舒适的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全都是萧益民蕴含在自哀自叹话语中的流露出的雄心壮志。
蒋介石又再想起北郊凤凰山脚下已经不属于萧益民所有的四川兵工厂的整齐车间,想起那一支支正在装配的仿毛瑟长步枪,以及车间公告板上列出的两千支的月产量,蒋介石又再次叹息起来——四川之行给他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多了,不知道明天又会有什么等待他去发现和感慨……
第180章 赤诚(四)
三辆军用汽车沿着成雅公路徐徐行驶,萧益民和蒋介石、刘秉先都坐在第二辆车上,这辆道奇改装车外表与前后两辆一模一样,内部却大相径庭,用桃木板和真皮装饰的车厢内部宽阔舒适。
前后两排均为精工细作的真皮座椅,地板铺设了整块厚实的橡胶垫,连扶手和车窗摇把都用不锈钢精制而成,拥有不次于豪华轿车的舒适度,简洁明朗中透出淡淡的奢华之气。
早已配有专车的刘秉先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嫉妒地说自己的车与这辆车比起来,如同乡下的牛车与进口的瑞士马车,最后说什么也要萧益民给他弄一辆。
萧益民微笑着告诉他,在欧战的刺激下,美国道奇公司又推出新产品了,新研发的高底盘乘用车配备的发动机和电气系统比起这辆车更好,等下个月签订飞机购买合同时,顺便委托慎昌洋行的谢尔凯先生定购几辆军队专用的侦察车,年初刚销往欧洲的道奇十轮卡车也要买一批回来,看看能不能组建个机械化炮兵团。
蒋介石听到又是飞机又是机械化炮兵,一连串新名词让他如坠云里雾里,就想问问萧益民具体的设想,这时萧益民似乎看到了什么,望向车外,嘴里吩咐司机停车,蒋介石以为有什么大事,只好将问题压了下去,跟随萧益民、刘秉先一起下车。
两名正在路旁施工的通信兵,看到车上下来的人是总司令,吓得连忙扔下手中的工具,吐掉嘴上的香烟,手忙脚乱地整理作训服,跑到萧益民面前敬礼汇报。
两张年轻的脸憋得通红,激动与慌张交集的神色,惹来萧益民一阵宽慰的笑容,他回礼完毕,简单问候几句,指指电线杆上端的作业士兵,问道:“胡班长,有什么故障吗?”
“报告总司令,没有故障,是每天的例行巡查。”文绉绉的胡班长回答完毕,转身把电线杆子上的士兵叫了下来。
上方的士兵早已看到下面的一切,收拾好工具,踩稳脚架快速下来,跑到萧益民面前,敬礼报告:
“直属通信营一连三排二班下士萧中见过总司令,请总司令训示!”
萧益民回了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