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气凛然-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零星分布的十几个清澈池塘,你说,出家人无父无母,无妻无子,霸占这么多地方干什么?这回寺庙公然窝藏乱党为虎作伥,印刷传单挑动民意制造暴乱,可是形同谋反的死罪啊!”

钟颖猛然挺起身子,抓住萧溢茗的肩膀用力摇晃:“老弟,哥哥没二话了,由哥哥出面,咱们哥俩二一添作五,这回决不让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溜走了!”

萧溢茗嘿嘿一笑:“你不是打算回去补觉吗?”

“能睡得着么?老哥这就和你一起去参见制台大人,天快亮了,咱们到鼓楼南边先来几碗肥肠卤面,填饱肚子之后好好跟制台大人说一说。”钟颖拉着萧溢茗就走,很快上马向南而去。

天色大亮,成都城内外均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和所有的日子一样,醒来的都城,到处是叫卖声、笑声、吆喝声和孩子的吵闹声,绝大多数市民不知道凌晨发生的事情,偶尔有人悄悄传播,听者也都半信半疑,不是那么在意,可时至中午,随着官办的《四川日报》和民办的《蜀报》这两大报纸突然发行号外,整个成都立刻沸腾了。

“抓获革命党一百八十余人,缴获美国马牌手枪十七支、土造火枪三十五支、土制炸弹数十枚……”

“文殊院窝藏反贼印刷传单……”

“文殊院院监被捕,供出一年来资助反贼合计高达三万两……”

“反贼头目供认不讳,密谋元宵节纵火烧毁各大衙门及邻近街道,趁乱暴动攻占各大军营……”

十几条用大一号黑体字印刷的新闻标题,引发强烈的震动,市民们后怕不已,谁也不愿意看到大火燃起,波及自身,谁也不愿在喜庆祥和的元宵节被枪炮声和大火所惊扰,谁都不愿看到百年来在民众心中有很高威望的文殊院牵连进去,可黑字白字说得是有板有眼,有根有据,而且两报号外一改往日之乎者也的文风,用的是谁都能一听就懂的大白话,指名道姓绝无避讳,通篇没有一个修饰的形容词,把事情的经过和审讯的初步结果渲染得非常到位,令人惊骇之余触目惊心。

下午三点,警察总局学生队、新军三十三协一个营的官兵荷枪实弹一举包围文殊院,在近万市民和揪心香客的围观下,搜出一批抬枪、制式刀剑、火药和印刷传单,文殊院方丈羞得紧闭禅房,不愿见人,众多民众目睹证物,议论纷纷,心情格外复杂。

令善良慈悲的方外居士和香客们安心的是,无论是警察还是新军官兵,没有任何人为难寺院里的出家人,讯问留居寺中的虔诚居士也都非常客气,但是官府也显示了自己的权力,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贴出公告:即日起暂时关闭文殊院,待案件查清立即开放,本寺僧侣出入随意,但不得未经衙门同意离开成都。

全城流言漫天,处处热议,城中各大军营尽数封闭展开整训,各级警局负责人连日开会责任重大,四门城守也一改往日刁蛮跋扈之气,变得老老实实,不敢大声说话。

萧溢茗却清闲了,觐见总督,随手移交整个案子,之后就一直留在督府后院,与即将返回康藏的老师赵尔丰悠闲地评议时局。

赵尔丰对这个关门弟子非常满意,萧溢茗在整个抓捕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重、细密、周到、迅猛令赵尔丰大为赞赏,特别是及时提出“操控舆论争取民心”的高明计策,让赵尔丰惊喜地看到萧溢茗身上过人的政治智慧和谋略,欣喜之下留下自己的得意门生,将自己为官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

第042章 该死的体制改良

送走了老师赵尔丰,萧溢茗终于彻底放松下来,速成学堂要到春节后才开始忙碌,总督衙门各部到了年底各忙各的,只有负责军队训练计划制定监督、负责军事教育的督练处最为清闲,萧溢茗每天上午只需到总督衙门应个卯,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

萧溢茗已经搬进新房。

新的四合院是个三进式院落,拥有东、西两个院中院,东面漂亮的小院子共有两层式正房和普通厢房八间,如今已是属于易姐和几个小丫头的自由天地。

西苑相对简单,但却宽敞很多,与东院对称的两层正房是麻刚的,其他四间建有通铺的厢房住着七个十岁以上的男孩。

小院中间是个练武场,场地周边分布着沙包、木桩和石担石锁等设施,一群男孩每天早晚都在上面打熬力气,白天上午要和所有孩子一样跟随请来的先生念书识字。

后院是风景秀美的小山和鱼池,紧邻中院建有两排宽敞的厢房,四姐和六个上年纪的女人就住在此处,每一排房子都有干净整洁的厕所和铜制的水龙头,生活非常方便,住得非常安逸。

东西两个小院之间的中院,全都是高大的两层建筑,一层是大客厅,客厅两边是带有洗澡间和卫生间的客房,二层全部属于萧溢茗的私人空间,顺着厚实的铁木宽楼梯上去,就进入挂满名画和各种装饰物的会客厅,客厅北面是设施齐全的宽大卧房,东面是书房,南面有个宽阔的露天阳台,站在上面能遥望百米之内的景物。

如今,萧溢茗每天都给即将启程前往日本的王谦和何成良教授数学和几何课程,完了留下大量习题让两人解答,有时也到前院看看孩子们的上课情况,兴致来了也会给孩子们讲讲中国和世界历史。

几乎每隔一天,萧溢茗就会带上王谦和何成良出去走走,有时在日本人冢源次郎家里做客,有时到英国人罗柏亭家里蹭西餐,最多的还是在茶楼专用的雅间里,与越来越出名、越来越有钱的合作者庄森和德国武官夏普乐、德国商务官沃勒尔等人谈天说地。

频繁的社交,让王谦和何成良受益匪浅,聪颖的两人明白萧溢茗的良苦用心,暗暗感激萧溢茗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极为刻苦。

捷达车行已经尽数转给吴三的老爹吴大川,车行总部也从原址迁到南城,包括五百辆人力车在内的转让价仅为三万大洋,吴家老二自此成为成都最大的人力车行掌舵人,洪门南堂弟兄对宽厚大方的萧溢茗感激不已,每个见到萧溢茗的洪门弟兄不是称呼他为“萧爷”,就是和吴三一样亲切地叫声“小哥”。

新历一九〇九年元旦刚过没几天,继位不久的小皇帝宣统的一系列“改良措施”下达全国,首先触动的是全国警察系统,四川总督赵尔巽早有准备,接到电传公文的第二天就开始动手,严格遵循朝廷文件精神,把原属陆军的警察彻底划归掌管民政的布政使管辖,萧溢茗的顶头上司朱庆澜终于晋升四川巡警道总办,原警察总局总办周肇祥担任刚刚升级的四川高等警务学堂总办。

朱庆澜春风得意走马上任,萧溢茗同样心情舒畅,虽没有朱庆澜的幸运,但也官升一级,成为仅次于督练处总办的督练会办,资格年限正好达到补升的两年规定,顺利晋升正军校军衔,相当于陆军上尉。

“补升”并非晋升,清军的军衔制度非常严格,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一个缺额才会补上一个,因此称为补升,若是上面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空不出名额来,下面苦苦等待的人哪怕到了规定的晋级年限,哪怕再怎么老资格,也没办法升上去,因此军内晋级不叫晋升,而叫补升。

萧溢茗举荐两个“立下大功”的人,同样获得令人眼红的破格任用,经验丰富的樊春林连升五级,担任成都警察总署警探科副科长,兼任警探队长,一跃成为中等二级六品警官;麻刚也因“侦破大案”之功,破格担任北正局新成立的警探队队长,成为次等一级八品警官,正好管辖自己的大片产业区。

这一年的春节,萧溢茗过得非常累,方方面面的拜访者络绎不绝,官场官吏和军中将校都已知道萧溢茗是总督大人的宠儿、边务大臣的关门弟子、统领大人的好兄弟,前途一片光明仕途不可限量,只要他能帮自己在总督大人和统领大人面前随便提一句,还不得像樊春林、瑞永和唐五麟等人那样转眼就官升几级?

商人们对短短两年挣下数十万身家的萧溢茗更为佩服,放眼整个成都,谁不知道只要和萧溢茗的华西公司拉上关系,就意味着丰厚的利润随手可得,绝对的稳赚不亏,不信请看如今的洪门吴家、原本开革小小杂货铺如今以成为新晋富绅的罗家,还有洋灰厂一年内规模和机器都扩大两倍的张家……

最重要的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军政界新秀修养过人心地仁厚,不但从不落井下石,还会为犯事的同僚仗义执言巧妙开脱,一份份天大的人情送出去,却不求半点回报,更不会干那些仗势勒索敲骨吸髓的卑鄙勾当,无论当官还是做生意,他都以诚为本善结良缘,这样的人不去巴结,还去巴结谁?

洋人今年对萧溢茗也无比热情,且不说一贯与萧溢茗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英国富商罗柏亭和庄森、日本富商冢源次郎,德、英两国的领事也先后举行隆重的宴会,专门盛情邀请萧溢茗和他的朋友们欢聚一堂,弄得成都官场和整个商场一片震动——这可是老佛爷和亲王们都罕有的礼遇和面子啊!

萧溢茗没有因此而改变分毫,无论与谁相处,他仍旧是那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遇到品秩比他高的官员仍旧主动停下问候;和来访的商人在一起聊天,他仍旧主动去斟茶;走在大街上看到寻常孩子摔倒仍旧过去扶,总是装着英国进口太妃糖的口袋从没空过,弄得嘴甜的孩子们如今看到他远远就大喊“小哥”,他仍和以前一样挥挥手笑着答应,若不急着去办事,说不定他还停下询问几句家常话。

其实萧溢茗远没有外人看来那么悠闲从容,年后上班的第一天,总督大人让袁先生给他送来朝廷下发的改制公文,按照朝廷和陆部的意思,由于皇上、皇太后的葬礼耗费巨大,连年赤字的朝廷已经债台高筑,因此,四川新军已经不可能按照计划中的扩编方案执行,原定建立三个镇新军的计划变成了一个镇,还要求所有的武器装备和费用自行解决。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忍了,可另外几份不容分说的公文让人伤透了脑筋:自今年起,四川全省不但要继续保证周边数省的二十余万驻军费用,朝廷还要在四川原本承担的税赋上再加三成!

萧溢茗终于愤怒了,好在如今有了单独的公事房,炸碎茶杯踢烂椅子没人看见,两个侍卫守在外间没人能进来。

愤怒过后,喘息稍定,萧溢茗弯下腰,收拾一地的碎瓷片和烂木头,拉过留给来访者的椅子无力地坐下。

他非常清楚,所有的一切美好愿望即将被朝廷几张薄薄的纸片改变,数千万四川父老乡亲将会越来越苦欲哭无泪,整个四川的农业和工商业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兵工厂的进一步整改和壮大没戏了,已经在萧溢茗心中权衡半年、可以让全城四千多贫苦民众受益的旧城改造计划也完了,新的三年制高等警务学堂的校区建设计划泡汤了,提升陆军速成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教学训练水平也不能干了……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整整一个上午,萧溢茗坐在那一动不动。

午饭前,袁金铠进来看到他头发撒乱脸色灰败的样子吓一跳:“溢茗怎么了?身子不舒服了?”

萧溢茗缓缓抬头,好一会才无力地回答:“师兄,恐怕今年咱们再也看不到师伯和民众的笑容了。”

袁金铠呆滞良久,拉过张方凳缓缓坐下,幽幽长叹一声:“恐怕让你说着了,老师已经连续三天茶饭不思,他也苦啊!咱们这个朝廷啊,恐怕真像你说的那样日暮西山了。”

萧溢茗问道:“师兄,能不能走走朝里几个王爷和大臣的门路?哪怕悄悄送出去两三百万银子,也好过一下增加千多万负担吧?你也看到了,如今的四川形势多么恶劣,虽然咱们出其不意端掉了几个乱党窝点,可民心民意是咱们能对抗的吗?步履艰难摇摇欲坠的四川工商业经过两年的鼓励和扶持,好不容易才有点生气,咱们能眼睁睁看着它崩溃吗?杀鸡取卵啊,弄不好要出大事的!”

袁金铠苦笑道:“愚兄何尝不知道啊?可这一切不是你我能改变的,唉!目前看来,也只好走你说的这一步了,按照老师的意思,恐怕愚兄近日得走一趟北京,但是成与不成不是咱们能预料的。溢茗,愚兄知道你心地仁厚,不忍目睹巴蜀父老加重负担,老师和愚兄一样于心不忍啊!不管如何,你可千万不能把什么都写在脸上,再大的苦楚也得悄悄忍着,明白吗?”

萧溢茗点点头:“谢谢师兄教诲,小弟明白了,出了这屋子就精神点。”

“别担心,办法都是想出来的,安安心心干你的事情,若是需要愚兄帮忙,你尽管开口,公事上帮不了大忙,私事还是能帮一些的。”袁金铠恳切地笑道。

“谢谢师兄……要是没事,小弟请你喝两杯?”

“我就知道你小子要喝酒,走吧,上我家去,老师准咱们半天假……”

第043章 如约而至的德国人

为官多年、阅历深厚的赵尔巽,没有对外透露朝廷加赋的旨意,而是命自己的学生兼心腹谋士、三品候补道袁金铠,悄悄带上紧急兑换的三百万元德国德华银行现金支票,乘坐为华西公司运来钢材和机器的德国货轮直抵上海,再从上海赶赴北京,展开斡旋,因此,整个四川没有出现任何波动。

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和陆军小学相继开学,主管军队训练教育的督练处会办兼速成学堂军需科长萧溢茗开始忙碌起来。

由于川军副参谋长、陆军小学总办姜登选也选用了萧溢茗领衔编写的几门新教材,通过总督大人要求萧溢茗帮助指导理论教学,萧溢茗每周的讲课任务因此增加一倍,好在陆军小学所在地北校场就在萧溢茗的住所西面,不需要来来回回地跑。

尽管如此,萧溢茗的工作量增加了数倍,除了分内之事必须完成之外,他的旧城改造计划获得了总督衙门和成都府衙的一致通过,仅需五万元投资、半年后即可收回的第一期工程,就足以改造拥挤肮脏的城东南兵工厂家属区。

这片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区域就在御河边上,除了原本居住的三千多兵工厂家属之外,几年来陆陆续续涌进数千名一穷二白的贫民,低矮简陋的茅屋土墙比比皆是,较之其他贫民区更为肮脏混乱,成了官场百官和成都百姓无比担忧的火灾和疫病之源,所以萧溢茗联合劝业道总办周善培,共同制定出完善合理的改造方案,获得各级衙门一致认可,只用三天时间开会讨论,第一方案就被列为立即动工的首个“惠民工程”。

总督衙门、成都府衙和劝业道之所以鼎力支持,其中还有个重要原因:

各级官员看到了新军统领钟颖从文殊院涉案事件中获得的巨大好处,钟颖以军队的名义彻查了文殊院的合法用地,发现文殊院百年来陆续霸占的周边四百余亩土地,均无任何法律依据,便报请总督衙门批准,以军队的名义尽数没收,随后分成近百片宅基地公开进行拍卖,“以补长年拖欠新军、边军之军资”。

短短半月,所有土地销售一空,“军队”通过拍卖获利七万余元,是否“弥补军资”没人知道,但官场中人心里清楚,“军队”的总收入远远不止这个公开数字。

这件事对任何衙门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联想到全城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庙宇道观难以拿出合法的土地契约,各级官员们哪里还坐得住?如今有了富丽堂皇的“惠民工程”这一契机,谁还愿意放过千载难逢的敛财机会?

有了钟颖这面“首恶”的挡箭牌,倒没多少人注意华西公司通过正常拍卖获得文殊院西面紧邻新大道的九十亩土地,更没几个人知道,这九十亩土地根本没花萧溢茗一文钱,华西公司却在得地之后广为宣传:将九十亩土地中的八十亩用于“华西中学”建造,工程竣工之后,将以全城最低学费甚至免除所有费用,招收贫困子女入学,为巴蜀教育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剩下的位于十字街口占地最佳的十亩土地,成为新成立的《华西时报》所在地,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成都商报》与华西实业公司达成合作,合作后的报纸更名为《华西时报》。

这件事情在成都乃至整个四川文化界、军政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几乎所有人都能轻松预见到,获得华西公司充足资金支持的《华西日报》,要成为四川省数一数二的大报,是早晚的事。

从省内各大报纸连续刊登的招聘告示上,就能看到《华西时报》的野心——新报社郑重承诺:专业人员增加百人,高级编辑、记者的工薪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五倍,并将以丰厚稿酬,鼓励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振兴四川百业、提高全民教育素质之伟大革新运动!

全省的文人骚客闻风而动,传言重庆、泸州那几个官场失意却才华横溢的文化界名人已经赶赴成都,悄悄找到新上任的《华西时报》社长、自前任四川布政副使位置上致仕的巴蜀文坛领袖邹文翰老先生接洽,文人圈子里还流传这样的玩笑:

“不让老子做官是吧?老子还不稀罕呢,到《华西时报》去,拿着比当官还高的银子,心情不好就写两篇文章揭露你的隐私,让全川百姓对你先人吐口水!”

三月一日,德国工商业考察团一行四十二人抵达成都,受到“成都总商会”、新成立的“四川工商联合会”以及各界代表千余人的隆重欢迎,几十名德国人惊喜之余倍受感动,宾主间亲切相见,气氛无比融洽。

德国人进住位于汉江路德国新领事馆东侧华西宾馆之后,更为惊讶,怎么也没想到贫穷落后的中国内陆地区,竟然还有这么一条不逊于欧洲大都市的美丽街道,有这么一座占地十余亩、高达六层的漂亮宾馆,每一套宽敞房间内的洗浴卫生设施无比精美,美轮美奂,将中国陶瓷工艺和欧洲最新建筑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放到欧洲各地都属于一流水准,殊不知这栋被誉为“巴蜀第一宾馆”的建筑,耗费了萧溢茗七万余元,而且所有弟兄包括易姐在内,至今仍为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败家子行为痛心疾首。

德国代表团一行没让萧溢茗失望,闻名世界的莱茵金属制品与机械设备公司、克虏伯公司、毛瑟公司、德国第三大无烟火药制造商霍普化学工业公司等七家知名企业的代表和工程师,德国驻中国两大贸易商礼和洋行、信义洋行负责人尽数到来。

这些高高在上的各领域精英安顿完毕,立即奉上赠与萧溢茗的珍贵礼物:两套先进的测绘设备、十二副蔡司六倍望远镜,以及记录欧洲最新科技和发展方向的一百多套本技术书籍和学术刊物。

望着意想不到的丰厚礼物,萧溢茗欣喜万分,不断致谢,晚宴后,立即与德国考察团举行座谈会,详细介绍四川政局和各地经济情况,并向考察团提供五份翻译成英语的四川史地及工商业现状简介。

最后,萧溢茗遗憾地告诉七名来自毛瑟公司、莱因公司的机械工程师和武器制造高级技师:

“由于中央政府加重四川税赋,四川财政状况深受影响,原定聘用诸位的四川兵工厂,将在诸位检修调试现有设备之后,不得不停止扩建及设备购进计划。但是,我本人恳请诸位接受四川最大的民营公司华西实业公司的聘请,担任华西公司下属金属制品公司的技术与生产主管,帮助华西金属制品公司进行并最终完成企业发展评估、厂房设计与建设、机械设备引进与安装、产品开发设计以及武器装备生产等工作,使华西金属金品公司在五年内,成为中国一流的军工企业。”

几十名德国人面面相觑,相互交流片刻,完全理解萧溢茗的意思之后,表现得非常惊讶,倒不是因为四川兵工厂的突然变故,而是对萧溢茗提出的雄伟目标感到意外,除德国领事富迭庚先生和武官夏普乐少校之外,其他人都露出怀疑之色。

毛瑟公司常驻中国代表鲍尔先生问道:

“尊敬的萧,首先请允许我对您和您的华西金属制品公司表示感谢,对彼此间已经顺利完成的设备与材料购销合作表示祝贺!请原谅我的坦率,我们都想知道,您能给予自己旗下的华西金属制品公司多少投资?投资的计划如何?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重要情况,恐怕很难与您展开更进一步的合作。”

萧溢茗郑重回答:“截止七天前,为了对诸位的到来表示我们的更深诚意,我们在贵国的德华银行成都分行已经存入三十五万银元,相当于七十二万左右的德国马克,这笔钱,将作为化工厂和子弹生产厂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另外,自今日起二十天内,我们会将一百万马克存入德华银行成都分行,作为购买贵公司和莱因公司的先进机械加工设备的专项资金,相信诸位到四川各矿区和预定建厂地点考察回来,就能看到德华银行出示的资金担保书。”

众人微微点头,发现虽然不是中国军工项目的最大投资,但这份资金在中国建立一个中型轻武器生产企业和配套车间基本可行,原本失去的信心又开始一点点树立起来。

萧溢茗扫视一圈继续说道:

“此后,我们每年都会投入不低于五十万马克的资金,用于人员培训、产品开发、设备维护与技术升级。这就是我们已经进行和正为之努力的目标,希望能获得诸位的支持与理解。”

“另外,为了说明我的诚意,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件不愿透露的事情——截止二月中旬,我们从毛瑟公司购入9毫米C96军用手枪三批,合计两千三百支,子弹共计三十五万发,目前均已销售一空,利润总计十二点六万马克;通过英国怡和公司购进美国柯尔特M1903式手枪三千支,7。65MM子弹二十五万发,也都销售一空,获得的利润总计九万马克左右。”

“诸位,目前我们与贵国礼和公司、英国怡和公司签订的后两批手枪和弹药即将到来,三个月内,将会给我们华西公司再次带来二十五万马克左右的利润,而且,这只是初步打开四川和周边两省武器市场的小小收获,以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满堂一片惊呼,谁也没想到仅仅两种不起眼的小型武器,竟然让萧溢茗获得如此丰厚的暴利,不少人悄悄望向武官夏普乐,看到夏普乐频频点头,立刻转向萧溢茗,眼里满是钦佩和热切。

毛瑟公司的鲍尔激动得几乎跳起来,三年来经他销售的毛瑟C96手枪五千多支,子弹四十余万发,可获得的利润竟然和萧溢茗的利润几乎持平,这是什么一种概念?这就意味着中国广袤的内陆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自己以及两家德国经销公司没有抓住这个大市场。

“尊敬的萧,本人非常钦佩您和您的公司做出的巨大成绩,也非常愿意与贵公司展开更进一步的持久合作。”

莱因公司的代表齐格先生含笑表态。

萧溢茗热情回应:“尊敬的齐格先生,贵公司两批七个型号的钢材已经运到我们的仓库,我们的技术人员对贵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满意,很愿意与贵公司展开持久而紧密的合作。另外,我想告诉先生一项四川省政府部门正在讨论的计划,尽管这项计划的实施需要等待两到三年时间,但是也许对齐格先生有些参考作用,该计划是四川公路建设十年计划,目标是:完成全省一百五十个左右县城之间的公路建设,初步估计,需要架设五百多座大小桥梁,其中,重庆通往綦江县南部县的公路为优先建设的重点项目,因为綦江县拥有中国目前第四大优质铁矿区。”

齐格含笑站起,向萧溢茗郑重致礼以表感谢。

萧溢茗也站起来回应,随后非常有风度地问道:“诸位近日是否有兴趣拜访四川总督?如果愿意,本人将以四川省陆军训练及教育部门第二负责人的身份,荣幸地担当引见工作,另外,四川省最高军政长官和成都政府负责人也会欢迎大家的到来。”

众人又是一喜,纷纷表示这是一种荣幸,不少人立即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年轻潇洒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中国人真正的意思是,让在座的德国人通过与总督以及四川省最高军政官员的见面和交换意见,显示他巨大的能力和强大的信心。

第044章 一支特殊的小队

深夜,总督官邸。

书房里熏香袅袅,较之室外潮湿的气息,让人舒服很多。

赵尔巽喝完汤药,躺在精致的摇椅上,挥挥手让两名丫鬟退下。萧溢茗看他脱掉棉鞋,连忙拉过一张蒙皮软式长条凳,小心帮他抬起双腿放在软凳上。

“和那群洋人谈得怎么样?”赵尔巽低声询问。

萧溢茗端起泡好的热茶:“很愉快……对了,师伯,德国人送给小侄十二副蔡司六倍望远镜,其中一副是用特制的合金钢外壳制造,上面用金丝镶嵌漂亮的图案,小侄觉得您会喜欢,就送过来了,放在书桌边那个架子上。”

赵尔巽笑道:“德国人对你挺大方的,我就收下了,省得以后坐船或长途坐车闷得慌。”

“下半年华西公司定购的德国照相机到了,小侄再给你弄个轻便的用用。”萧溢茗笑道。

赵尔巽摇摇头,笑着道:

“那玩意儿老夫哪里会用啊?听说照完相还得把什么胶片泡进两种药水里,才能现出人形来,太麻烦了,没那闲工夫……我听说德国领事富迭庚喜欢到处去照相,城里城外拍完不过瘾,几年来还两次跑到藏区去照那些喇嘛庙,这德国领事倒是很有闲情逸致嘛。”

萧溢茗乐了:“其实富迭庚先生的名字叫弗里茨·威斯,不知谁给他取的中国名字,要不是看到他写给小侄的邀请函,还真不知道他的德国名字呢。”

赵尔巽像是想起什么:

“名字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也不知当初谁给你起的名字,看似文雅,其实不甚妥当,‘溢’者,满而自流也,不好,等你老师回来,我让他帮你改改。”

小茶壶顿时恼火不已:

“小侄早就想改了,说起这名字小侄就气不打一处来,遇见老师之前,小侄一直在茶馆里当跑堂伙计,没有名字,谁见都喊小侄的绰号‘小茶壶’……那年大年初一,小侄被姐姐和一帮娘们儿抓苦力,背着香烛去青羊宫上香,在山门外歇息的时候,那个开洋灰厂的张老夫子到了,姐姐因为要给小侄上户籍,着急之下求这个光绪初年的举人老爷帮忙取名字……”

“张老爷是小侄茶馆的常客,恶作剧地给小侄取了‘溢茗’的名字,当时小侄发现他笑得很诡异,事后慢慢一想气坏了,这名字说到底不就是茶壶水满吗?到头来还是茶壶一个啊,亏我姐姐还千恩万谢的。”

赵尔巽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得老态失仪,身躯蜷缩,捂着肚子笑了许久,直到肚子笑疼才停下,擦去笑出来的泪水问道:“你没为难他吧?”

“没有,刚开始还真记仇,惦记着哪天收拾他一下,后来慢慢想开了,再后来因为起房子修马路和他接触多了,发现这个张举人虽然喜欢作弄人,可心底却是很好的,这一年多来,他在东郊龙潭镇捐建一所不小的中学,修缮和扩大了原来的小学,逢年过节不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