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气凛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下。大年初二接到你的电报,我们一家都很高兴,家父那么自律的一个人,当晚也醉得手舞足蹈……”

萧溢茗哈哈大笑,走到两个编织精美的竹篮旁,揭开盖子高兴不已:“腊野兔,麻辣熏肠,这么多!都是小弟最喜欢的,怀瑾兄有心了,以后有时间拜见伯父伯母,小弟一定好好叩谢!月丫头,你们几个,傻站着干什么,快叫曾大哥啊!”

九岁的月丫头放下茶托,带领三个六七岁的小丫头,害羞地向曾超然施礼,在萧溢茗的示意下,抬着两篮子腊味匆匆离去。

曾超然低声问道:“这几个小丫头是……”

“哦,都是一年前我和我二弟从西城外捡回来的,后院还有十几个,记得自己姓什么的都取了名字,不记得的都跟我姓萧,都成了我的弟弟妹妹。这帮小家伙很听话,也挺争气,机灵的能背诵默写三十首唐诗了。别尽顾说话,喝茶啊!”萧溢茗随口解释。

曾超然颇为感慨,他知道萧溢茗的出身,刚考进陆军警察学堂时,他对温和礼貌、气度迥异于人的萧溢茗特别留意,此后,萧溢茗方方面面的出色表现令他暗自钦佩。

外表谦和内心孤傲的曾超然在各方面都与萧溢茗较劲,从进入学堂到毕业,始终无法超越萧溢茗,反而因相互间的欣赏和竞争成了知己。随着交往的加深,曾超然逐渐了解到萧溢茗的奋斗历程和收养三十多个妇孺的善举,从此对萧溢茗的人品推崇不已,除了钦佩更多的是亲近。

萧溢茗也用实际行动,回报了这份信任和友谊,大年初二曾超然接到只有十二个字的电报,当即双眼湿润,激动得不能自制,他知道这个机会来得多么不容易,这份情有多重。

两人你来我往谈兴正浓,小飞领来了身穿军装风尘仆仆的刘秉先,萧溢茗和曾超然大为高兴,上去就是打打闹闹笑个不停。

刘秉先放下皮箱和礼物,后退一步,恭恭敬敬抱拳行礼:“溢茗,虽说大恩不言谢,可愚兄还得谢你!”

“喂喂……站直了,你还是那个傲气凛然的刘秉先吗?这点事情你就来这么一出,你让我这张脸往哪放啊?来来,坐下,先喝口茶解渴,菜就快做好了,今日一醉方休,否则明天你们一离开,小弟想找你们喝酒也得三年之后。”

萧溢茗托住刘秉先的手,把他按到椅子上。

刘秉先惊愕不已:“明天?这么快?”

萧溢茗遗憾地点点头,曾超然代为解释道:“子承兄,溢茗已经帮你我领回总督大人亲笔签署的派遣公文,明天一早,我们还须随溢茗前往督府拜谢总督大人,下午从东码头乘坐英国人的货船赶赴上海,然后转乘客船前往北京军部报道。”

“溢茗安排得如此妥当了?”刘秉先很意外。

萧溢茗笑道:“本想叫你留在重庆少走几步,考虑到总督大人的一力举荐,你们俩得当面致谢才是,所以就让你们今天赶来。”

“应该的,再赶三万里都行啊!”

刘秉先恢复了本性,开始重现豪迈不羁的一面。

众人心中一片温馨,很快酒宴摆好彼此携手入席,兴奋之下连连碰杯,欢声笑语不断。

酒至半酣,二十五岁的曾超然率先把话题扯到军队目前的积弱与混乱上面,师兄弟三个你一言我一语频频哀叹。

喝下一大杯酒,刘秉先敞开军装大声说道:“这个千疮百孔腐败堕落的朝廷没救了,也许真的只有推翻重建一条路子可走。”

“子承你休得胡言,要掉脑袋的!”成熟稳重的曾超然吓得酒醒大半,一把拉住刘秉先低声呵斥。

萧溢茗微微一笑,毫不在意:“没事,我这偏僻,周围都没人,外面有小飞看着,杀猪都不会惊动别人,子承兄从小家学渊源,文武兼备满怀报国之志,看到时局衰败憋得慌,让他吼几声顾忌能多喝几杯。”

曾超然白了萧溢茗一眼:“溢茗,你怎么这个态度?以前从没听你说过朝廷的半个不字,从不参乎各团体的活动,怎么也变得和子承一样极端?”

“不是极端,是极端绝望!”刘秉先又放炮,气得曾超然不管了。

萧溢茗看看两人,忍着笑颇有深意地说道:

“之前我不参加任何团体,不说朝廷坏话不抨击时政,规规矩矩埋头苦学,是因为我需要学习的机会,需要积攒资历的机会,说得难听点儿,需要表现出洁身自好勤恳自律的优点,便于我晋身官场,活得平安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同盟会暗中流传的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猛回头》等禁书,我也看过了,虽然那些内容不怎么样,但是邹容等人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我还是颇为赞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相信他们的那一套。”

曾超然、刘秉先惊愕地看着轻松从容的萧溢茗,刘秉先问道:“溢茗,那你相信谁的主义?”

萧溢茗笑道:“如今满大街都是新主义,我眼花了,只好把目光转到军队变革上来,说一千道一万,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国家民族做点什么,首要条件是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两位兄长以为呢?”

刘秉先大为兴奋,曾超然若有所思,相继闭上嘴沉思起来。萧溢茗不再说话,对两位挚友的超强悟性暗自佩服。

“溢茗,想必你深思过军队问题,能不能说说心得体会?”刘秉先率先问道。

萧溢茗摆摆手:“心得体会谈不上,感触倒是有一些,小弟今天就现一回丑吧。毕业后,小弟意外被分到总督衙门督练处任参军,接着稀里糊涂被钟颖将军拉去筹办陆军速成学堂,才有机会深入了解军队现状,结果发现,无论边军还是新军,只能用一个字来描述——乱!当官的克扣军饷欺上瞒下,当兵的到处生事欺压民众,更严重者,上下勾结倒卖军资,连枪支弹药都敢卖。为此我深感震撼,却人微言卑无计可施,反复思考之后发现,这还不是军队混乱的根源,也生出强烈的无力感,非常沮丧,所以,钟颖将军要我帮他擦屁股,合并几所破产的军校,筹办统一的陆军速成学堂,我就去了。”

曾超然抬起手:“等等!溢茗,刚才你说,这些都不是军队混乱的根源,那根源是什么?在哪里?”

“对啊!我也在品味你这句话。”刘秉先大声附和。

萧溢茗摇摇头:“这问题说起来太大,不过可以归纳如下:军队应该为谁打仗?军队的首要职责是什么?各阶段发展目标又是什么?我觉得,只要弄清楚这三点,其他问题就好解决了。”

曾超然和刘秉先面面相觑,心中惊骇万分,一直困扰心中的迷惑与苦闷顿时云消雾散,虽然没有清晰全面的觉悟,但萧溢茗的话给了两人巨大触动和启迪,就像冲开重重迷雾射入一缕诱人的阳光一般。

“别想了,一时半会想不明白的,等你们两个启程之后,有的是时间想。来一杯,喝完这杯酒,小弟有几句话想对两位兄长说,希望两位兄长不要责怪小弟唐突。”萧溢茗率先举起杯。

“好!”

曾超然和刘秉先一同举杯,三人碰杯一饮而尽。

萧溢茗擦去嘴角的酒渍,郑重而又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期望:“二位兄长此次远渡重洋,没有三年时间恐怕回不来,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改变许多东西,包括人的命运。”

萧溢茗略作停顿,看到两人平静下来,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便打开天窗说亮话:

“孙中山、黄兴等人创立的同盟会很活跃,特别是在日本,简直可以称为同盟会和诸多党派的大本营,两位兄长到了那里,不可避免将会受到同盟会的招揽,半年来扬名四川鼎鼎大名的同盟会负责人熊克武、但懋辛等人,估计会去找你们。”

“已经找过了,新军、军事学堂、政法学堂早已成立了同盟会,愚兄去年在武侯祠游览,有幸见过熊克武先生一面,只是他来去匆匆,没机会深谈,估计也看不上愚兄这种小卒。”刘秉先自嘲地说道。

萧溢茗没笑,仍然很严肃:“小弟始终认为,广交朋友交流思想等等都不错,但是当以学业为重,必须学到真东西,才能为理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本届全省公派留洋军事生只有兄长二人,不管今后如何,个人的道路和信仰如何选择,小弟恳请两位兄长珍惜三年宝贵时光,学到真东西回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拥有先进文明思想的川军,四川人民太苦了,两百多年来,饱受朝廷的歧视和压榨,以一省之力养活周边六省军队,苦啊!小弟在家里等着,拼命赚钱,如能不断往上爬就更好,翘首盼望两位兄长学成归来。”

性格稳健的曾超然禁不住抓住萧溢茗的手:“溢茗,没料到你如此深邃,你的一席话,和愚兄走出家门前老父的谆谆叮嘱几乎一样。”

刘秉先双手抓住两位挚友握在一起的手:“放心吧,我刘秉先不是人云亦云随大流的庸人,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称!怀瑾兄、溢茗,我刘某人今天在这发誓,今生今世,定以血肉之躯及所有力量,振兴四川驱除强暴,→文·冇·人·冇·书·冇·屋←还四川父老乡亲一个朗朗乾坤!”

“好!太令人高兴了,再来三杯,今晚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第030章 鱼龙混杂的年代

春风吹拂、桃花初绽的时节,因学员闹事、军官调配的人事纠纷等诸多原因,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经过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开学,还在为部下内斗不止生闷气的总督大人赵尔巽没去祝贺。

修缮一新的检阅台上,巍然站立着学堂总办钟颖,他身后一字排开的分别是:

日本士官学校肄业的监督徐孝刚和周道刚、日本籍步兵科长酒井春藏、骑兵科长白井雄、炮兵科长栗屋贯一、辎重科长金谷晋贤、铳剑科长矢岛保治郎、工兵科长村山焘,其余八名川军各科主教官和军需科长萧溢茗分列两旁。

高台下,三百四十余学员按照步、炮、工、缁四科组成四个方队,队形横竖之间歪歪扭扭,不堪入目,不但台上的日本教官看得直摇头,站在边上的萧溢茗也觉得脸红,以至于钟颖和徐孝刚两个正副校长说什么都没心思听了。

开学仪式结束,各科学员在教官的带领下,返回自己的营房领取教材,熟悉课程安排,背诵学堂新条令。

钟颖和徐孝刚、周道刚几个正副主官热情邀请日本教官赴宴,庆祝学堂的隆重开业。

萧溢茗悄悄找钟颖推掉午宴,独自走到步兵科二队的营房,与两位教官队长寒暄片刻,王谦等十人相见。

在两百余名学员羡慕的注视下,萧溢茗一个个地询问王谦等人:进来半个月是否适应、还需要点什么?

两个教官队长满脸笑容站在萧溢茗身边,等王谦等人离开,便低声向这个总督大人和总办大人身边的红人承诺:

“萧科长放心,我们会带好这些小兄弟的。”

萧溢茗非常谦逊地致谢,悄悄邀请两位教官有空出去喝一杯,两位教官愉快答应下来,谄笑着送走萧溢茗。

次日下午,萧溢茗开始自己人生首次教官生涯,讲课的内容是萧溢茗翻译、英国友人庄森修订、总督赵尔巽作序的基础教材《欧洲各国现代军制》,传授的对象是步兵科一百八十余名学员。

两点半钟响,军装齐整的萧溢茗准时步入课堂。

队官高喊起立,学员举手敬礼,看到台上温文尔雅的教官这么年轻,不少人忍不住惊叹起来。

“请坐!”

萧溢茗从容下令,拿起名册翻开看看,前十位学员中赫然出现的“杨森”、“刘湘”等名字吓了他一大跳,萧溢茗呆呆望着名册,脑袋嗡嗡作响,要不是台下学员惊讶的议论声引来队官的呵斥,≮我们备用网址:。。≯萧溢茗恐怕一时半会儿抬不起头来。

萧溢茗很快平复心情,扫视一圈台下学员,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苦练后的硬笔字体果然漂亮,神形兼具,风骨傲立,学员们看了顿时收起轻慢之心。

放下粉笔,萧溢茗昂起头,大声说道:“我叫萧溢茗,以后大家可以称呼我名字,给面子的叫我萧教官即可。”

台下发出一片笑声,许多人忽然感觉萧溢茗没有架子和蔼可亲,仔细看看发现这个教官眼睛很幽深,鼻子高挺非常耐看,加上他接近一米八的身高,显得成熟老练很多,不少人都觉得自己刚才产生了错觉,从而否定了第一眼留下的年轻印象。

萧溢茗等笑声平复,开始用他浑厚的声音讲课,他简要地从拿破仑说起,最后到德国统一功勋彪炳的俾斯麦,详细叙述了改变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三大战役,然后论述欧洲各军军队炮兵、步兵、骑兵的发展阶段。

萧溢茗清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叙述,颇带调侃意味的风格展露无遗,听得一百八十余名学员如痴如醉,就连随堂队官教官也听的津津有味,直到长达七十分钟的讲解结束,大家才反应过来,宽大的教室里爆发热烈的鼓掌。

细心的学员和教官们发现,从头到尾,萧溢茗没翻动过讲义,黑板上画出的欧洲地图简约而又清晰,每一列字体是那么严谨认真飘逸美观,以至萧溢茗离去之后,学员们都不舍得擦黑板,再听到一个教官感叹地说“这本教材就是萧科长编写”,几乎所有学员才翻开教材,随即生出钦佩之情,没人再注意萧溢茗的年纪,王谦等十兄弟更是骄傲不已。

尽管萧溢茗的课大受欢迎,也深得教官们的好评,但他并没有“以校为家”的觉悟,根本不屑于与周道刚等人争夺学员感情。

震惊过后的萧溢茗知道,这批包括杨森、刘湘在内的三百多名学员可谓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金子没几颗,何况此刻他们仍处于世界观建立的初级阶段,与其争夺他们的感情,无原则地讨好他们,还不如多教给他们一些有用的东西,用实实在在的学识、作风和品德去感染他们,至于今后如何,那是今后的事情。

深思熟虑之后,萧溢茗每个星期三节课的任务完成,就会离开学校,由于总办钟颖的关照,萧溢茗的三节课集中在周一、周二两个下午,每周他只要上两天班,完成军需供给事务、讲完三节课,其他时间完全自由安排。

三月底,第一批一千支来自德国毛瑟厂的C96驳壳枪、十万发9毫米巴拉贝鲁姆子弹悄然运到。

得到通知的钟颖带一队侍卫赶赴萧溢茗家里,兴奋地扔下两万块大洋,命令扛走六万发子弹、两百支枪、两百副德国产的毛瑟手枪专用皮制装具,扔给萧溢茗一个当年康熙赏给他祖宗的碧玉扳指,转身就走。

次日,新军三十三协的侍卫和一个精锐的手枪连官兵,骑着高头大马,三三两两游走于城中主要街道,一个个披挂德国产皮质装具,腰间挎着新崭崭的驳壳枪,不少人还在露出木质枪套的枪柄上系上晃眼的红绸、蓝绸飘带,每到一处,都会惹来沿途民众热切的议论和围观。

当天晚上,听到麻刚说起这事的萧溢茗哈哈大笑,打趣说以前没发现钟颖将军这么骚,惹得弟兄们大笑起来。

笑声未停,看门的两个小家伙来报:钟将军又来了,还带来两辆马车。

萧溢茗连忙出去迎接,钟颖不等坐下,劈头就问:“还剩多少?”

“还剩五百支枪和装具,两万发子弹,怎么了,大哥?你还要?”萧溢茗问道。

钟颖接过茶杯,一口喝干,把茶杯放在茶几上:“边军两个标统赖在哥哥家里不走了,非要哥哥马上给他们弄个三四百支,哥哥按照你的说法吓唬他们,谁知两个孙子软硬不吃,说朝廷本来就允许军官自己购买手枪,所以只要各营有钱,谁也管不着他们,没办法我只好把价格报到七十块大洋一支,谁知那两孙子转身就走,十分钟不到便把钱扛来扔到我家院子里,哥哥只好把钱扛到你这儿来,对他们说是去找英国人,到了隆兴街口就拐过来了。”

“快点给我货,五百支枪全要了,还有枪弹,三万五千块大洋我马上让人扛进来,你自己点数,每支给哥哥十块大洋腿脚费就行,有钱大家赚,不赚白不赚,明天你再去找德国人弄两批货回来,枪弹多多益善,哥哥给你卖到所有边军去!”

十个沉甸甸的麻袋摆到大厅中间,钟颖领着一群侍卫打马走了,罗老四叫来易姐和几个女人帮忙,数了一个小时才数清楚,最后交给易姐暂且收好。

罗老四擦去汗水,快步跑到书房里:

“小哥,三万五千大洋分文不少,全是龙洋。”

萧溢茗放下毛笔,抬起头长叹一声:“奶奶的,卖几百只枪,能顶得车行半年的利润,怪不得那么多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拼命干。”

罗老四不解地道:“估计整个成都地面只有我们干,难道重庆那边有人干了?应该不会啊……南堂吴大叔从我们这儿拿走三百五十支柯尔特,不都是卖给重庆水面上的洪门弟兄吗?”

“我没说四川现在有人干,说的是沿海省份。”

萧溢茗糊弄过去,站起来慢慢踱步,谨慎思考:“我担心钟将军大大咧咧的性子,总有一天会说漏嘴,这么下去,我们很快就会成为别人眼中钉,对我们的声誉和安全极为不利。”

罗老四深以为然:

“我也担心啊!要不是得避开春雨季节,我们的工程全部动工就妥了。小哥,要不我们先买下青龙巷口陈记粮食库房?边上就是英国人的基督教堂,还有专门为教民子女开办的英华西学堂,正好位于我们准备拓宽的大道南边。”

萧溢茗抚掌大赞:

“老四你出了个好主意,明早我去找庄森,与他合股成立一家商行,专卖欧洲各国生产的缝纫机、五金配件和机械配件等商品,由他负责供货我们来卖,再从上海那边请个落魄的洋人回来坐镇,挂上洋人的羊头,悄悄卖我们的狗肉军火生意。”

“小哥高明!明天我就去找开油坊的陈大当家谈,估计五百块大洋能拿下。”罗老四笑道。

萧溢茗点点头:“别太压价,贵点儿无所谓,不能因为百八十块惹来不仁义的臭名声。老四你这样,用你的名字买,然后请个好的建筑队,从洋人送给我们的现有图纸里挑个式样,重新建一座三层高的西式洋楼,越大气越好,一楼做门面,二楼三楼今后就是你的家,省得你天天跑来跑去。”

“那片库房少说也有两亩地,虽然只有几排几十年前修的破烂库房,可地皮值钱,如今没什么人知道我们的底细,可是只要我们的工程全面动工,那片地方的地产、房产就会暴涨,到了那时候,我们就不能和城里的富商和官老爷们争了。”

“我也这么担心的,小哥,那片地买回来还是用你的名字,要不干脆就用易姐的?”罗老四低声拒绝。

萧溢茗斜眼望向罗老四:“你再给我装傻,接着装,我看着呢。”

罗老四小脸顿时变得通红,不一会儿突然流下眼泪,擦都擦不干净。

“怎么了?真没出息!”萧溢茗笑骂道。

罗老四哽咽道:“小哥,我这辈子跟定你了,哪儿也不去!”

萧溢茗哈哈一笑:“我们几兄弟不都在一起吗?谁也不离开谁。还有,买回来后立刻修建,而且要建对称的两栋,你和老三每人住一栋,多花点儿钱无所谓,一层全部用龙泉驿的上等条石,顺便连总体工程的下水道、干道工程一起展开,修好下水道,其他就好办了。”

“记住了,我马上做计划。”

罗老四不再扭扭捏捏,暗下决心,拼了命也要把小哥交代的事情办好。

第031章 慷朝廷之慨(上)

萧溢茗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又忙碌,每天几乎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在两名年轻侍卫跟随下,经常返于城市西南角的陆军速成学堂和皇城东南面的总督衙门之间。

三人三马、年轻威武的形象,几乎成了街头一景。

久而久之,成都人对土生土长的萧溢茗和他的两名侍卫逐渐亲热起来,名声日隆的萧溢茗,也没有半点儿架子,谁都可以和他打招呼说说话,很给本地人长面子,谁家有难他都愿意出手帮忙。

转眼间盛夏来临,萧溢茗又一次跟随陆军速成学堂的学员们开赴西城外靶场,各科学员将进行射击科目的考试。

作为陆军速成学堂军需科长和文化教官,萧溢茗深受学员们的爱戴,学员们不仅喜欢听萧溢茗的课,更钦佩他的才华和创业史。

萧溢茗对学员极为尊重,从不吝啬。

总督衙门武库里存放的日本新式武器,是由四川新军参谋长程潜等人辛辛苦苦到日本买回来的,除了钟颖的三十三协装备外,谁也拿不到,萧溢茗就有办法为学员弄回四百支步枪、三门山炮、三门野炮以及相应弹药,而且慷慨地告诉各科教官和学员们:多进行实弹练习,子弹炮弹打完他再想办法。

此举获得教官和学员们的大力拥护。

教官们有了挥霍的本钱,立即尽情展示自己的高超教学水平,每个月都组织两次野外实弹射击训练,使得本届学员的枪炮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稳步提高,综合成绩远远超过以往任何军校的任何一届学员。

只有总办钟颖和监督徐孝刚忧心忡忡,暗地里骂萧溢茗为败家子,总教官周道刚更是暗骂萧溢茗慷朝廷之慨、谋一己之私利。

萧溢茗对此不屑一顾,他有骄傲的本钱,虽然他从未留过洋,但他是四川陆军警察学堂出来的佼佼者,导师是名冠全国的军警泰斗周善培。

正因为萧溢茗的出色表现和过人学识,如今四川陆军警察学堂的名声大盛,远在全省各军事院校之上。

此外,萧溢茗不但翻译编写了备受推崇的《欧洲各国现代军制》,使得四川官场和军界许多人眼界大开,深受触动,紧接着,他和日本铳剑教官矢岛保治郎一同归纳日本陆军和德国陆军射击教材,并结合四川新军实际情况,合作编写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射击教范》,获得总督赵尔巽和军界的一致好评,不单止学员们盛赞这本绘制大量示范插图的教材通俗易懂,内容全面,就连新军各部和边军各营也纷纷采纳,均以这本教材为军队训练和考核的标准。

正因为如此,萧溢茗的声誉一点儿也不比留洋回来的差,反而大有居于其上之势,加上萧溢茗为人坦诚慷慨,从不摆臭架子,生财有道,却从不侵犯任何官绅的利益,也从未居功自傲、要求升官晋级,良好的人品获得官场上下一致认可,让时刻关注他的总督大人极为欣慰。

传闻总督大人的心腹谋士袁金铠先生有次在望江亭醉酒,曾眺望滔滔东去的流水,大发感慨:“十年后,四川官场定有萧溢茗一席之地!”

袁金铠之所以对萧溢茗评价极高,并非只看表象,人云亦云,而是从一件各方皆大欢喜的大事中,看到了萧溢茗显示出远超其年龄的政治智慧和巧妙手段,具体经过是这样:

春节后,萧溢茗悄悄收购北校场至文殊院一带的旧房产和廉价地皮,引起了成都府、成都县和华阳县三位大老爷的警惕。

意识到其中蕴含着的巨大利润后,谁都坐不住了,就在三个大老爷不约而同聚在一起,商量怎么给萧溢茗的“华西公司”设置障碍的时候,萧溢茗悄悄携带重礼,逐一拜访诸位大人。

此后三天不到,成都府、成都县、华阳县三府衙门通过报纸,大力宣传利国利民的旧城改造工程,获得成都各界民众的支持与欢迎。

清明刚过,三大衙门就在文殊院西街口举行隆重开工仪式,一时间万众瞩目,欢声一片,殊不知这条直通西城门的两里长道路拓宽工程周围的土地,早已被各大商家和个人暗中购买一空,三位府衙大老爷和萧溢茗的华西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就连总督大人口袋里也多了五万大洋,欣然提笔给新建道路赐名“江汉路”。

受益最大的是萧溢茗。

华西公司低价获得三百多亩土地不说,正在开工的江汉路用的全是各级府衙的公款,由成都府衙门负责全部建造事务,与萧溢茗的华西公司正在施工的文殊院西侧的南北向大道一样,这条新大道修建了先进的地下排水、排污主渠道,正好围绕在华西公司购买的七百五十亩土地边沿。

如今,华西公司那片土地已经成了东一块西一块的建筑工地,只是绝大多数人还看不出其中的名堂罢了。

经此一事,萧溢茗在官场中的人气急剧看涨,原先还对这个缓缓崛起的市井小子颇为蔑视的官老爷们立场大变,不少官场老江湖先后找到赵尔巽,推荐普遍被认为是“制台大人得意门生”的萧溢茗转为文官,以便“发挥其满腹才华,建设四川,泽被万民”,结果却被总督大人含含糊糊地婉言拒绝,拒绝的理由很是得体——年纪尚轻,仍需磨练。

军校学员实弹射击考试归来,已是斜阳西坠。

浑身硝烟和尘土的日本教官矢岛保治郎、酒井春藏一同来到萧溢茗面前,恳切地邀请他晚上一同赴宴。

萧溢茗没有推辞,年逾四十、貌不出众的矢岛保治郎虽然是萧溢茗深怀戒意的日本人,但是此人作风严谨,勤恳敬业,不但精通中国文化,军事理论上的造诣也令萧溢茗深感佩服,萧溢茗时常觉得,矢岛保治郎仅仅作为铳剑教官可惜了,他的水平当总教官都绰绰有余。

另一位步兵主教官酒井春藏亦非等闲之辈,六名日本教官中他军衔最高,此人在日俄战争期间就是打得非常惨烈的日本陆军第一师团第一联队大佐联队长,拥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和极高的训练水平。

问明宴会地点,萧溢茗微感吃惊,竟是在他熟悉的日本富商冢源次郎家里。

回家洗了个澡,换上刚下发的军礼服,萧溢茗吩咐吴三和小飞带上几件得体的礼物,一同骑马前往日本商社。

萧溢茗来到商社大门口,冢源带着夫人、女儿和六名日本教官,已经恭恭敬敬等候在那里,萧溢茗连忙翻身下马,上前致礼,进到后院便送上精美的蜀绣礼品。

收到礼物,冢源的夫人和女儿极为喜欢,反复感谢,说如此精美的工艺绣品此前一直买不到,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

萧溢茗客气地解释说确实比较难买,因为这几幅作品均出自传承数百年的蜀绣世家的老家主之手,除了完成每年必须的贡品之外,他们的老家主已经不再亲自动手了。

进入完全是日本风格的内堂坐下,冢源开玩笑说感谢矢岛君、酒井君等军界朋友,不然他绝不会收到萧溢茗君如此珍贵的礼物,认识萧溢茗君近两年,彼此合作不少,一起畅饮也有五次,可是收到萧君最贵重的礼物,还是春节时的一篮子腊味。

冢源一番话,引来众人一片笑声,气氛随之轻松下来。

作为主人的冢源简单致辞,随即将权力交给矢岛,冢源的妻女和几名身穿和服的艳妆女子在一旁殷勤地服侍。

酒是四川叙府最好的陈酿,菜却是日本的菜式,就连酒杯酒壶和碗碟形状,也完全是东洋风格。

酒过三巡,几个女子羞涩地来到大厅中间,翩翩起舞,出人意料,冢源的妻子竟然弹得一手漂亮的古筝。

掌声响起,舞女退下,继续服侍每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