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气凛然-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萧溢茗当初被打得半死、半年后神不知鬼不觉除掉仇人的壮举,更让江湖人物津津乐道,尽管此时官府早已做出“城防军江姓棚目纯属酒后失足溺水而亡”的权威结论,但谁也不能阻止流言的暗中传播,不管别人信不信,军中某些人和江湖人却信了,而且有了“萧溢茗年纪轻轻却阴狠狡诈”的说法。

萧溢茗很有自知之明,处之泰然,从不骄傲,原来如何待人接物,现在也是那样,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对他“诚恳实在,知书达理”的气度所打动,成都商界私下流传这么一句话:只要能攀上小茶壶的边,就不怕赚不到大钱。

这也是萧溢茗比较恼火的事情,“小茶壶”这个雅号恐怕这辈子甩不掉了,更让他恼火的是,东门开水泥厂的张老爷如今得意非凡,逢人就说小茶壶是他后辈子侄,如今大名鼎鼎的“萧溢茗”这个大号,还是他在青羊宫山门前给小茶壶取的,那时候小茶壶尚是个落魄的茶馆小二,全成都唯独他张某人独具慧眼,一眼就看出这是匹即将飞黄腾达的千里马。

萧溢茗恼来恨去,最后反而气得笑了,小茶壶就小茶壶好了,随便叫,老子就他娘的市井出身怎么了?亲民啊!邓掌柜到处宣传的说法不是流行起来了吗?老子是韩信转世投胎,忍辱负重志在万里,将来能否封侯拜相不说,至少老子有花不完的钱,别看那些人满街吹嘘,见了老子的面,谁不客客气气叫声“萧爷”或者“小爷”?

“百翠楼”的熊老板以及全城的妓院老板,如今都很感激萧溢茗,正是萧溢茗的一份报告,新年没几天,总督大人亲自发话了:取消合法妓院和说唱茶楼门前的“监视户”木牌,警察总局及各级警局,从此不再对这些合法娱乐场所进行监控。

腊月二十三那天下午,萧溢茗领着一群弟兄和侍卫,冒着雪,骑着马,风风光光地到“百翠楼”接走自己的姐姐。

心怀感激、也希望趁机拉紧关系的熊老板非常会做人,像送自己女儿出门一样,提前准备好三辆大马车,一辆载人,一辆载崭新的锦被和布匹,一辆载着易姐用了好多年的乐器和梳妆台。

老鸨陆妈妈领着一群千姿百态的姑娘,搂着易姐不放手,一个个千叮万嘱,哭得死去活来,弄得毫无准备的萧溢茗无比感慨,此事自然又成了全城街谈巷议的轶事。

新历一九〇八年二月二日,光绪三十四年大年初一,连续多天的温暖的阳光,让节日中的古城到处喜气洋洋。

上午十点,从总督衙门出发的十几顶轿子,在百余名侍卫的簇拥和沿街警察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穿过繁华的陕西街、文庙街,开进气象一新、宽阔坚实的武备街,马上的百余侍卫早已前来参观过这条堪称建设奇迹的崭新街道,可现在仍觉得没有看够,眼睛不时望向道路两旁新颖气派的双层骑楼。

“停下!”

总督发话,长长的队伍随即停步,成百上千看热闹的游人,争先恐后地伸长脖子。

厚实的长绒轿帘掀起,总督大人赵尔巽在师爷和侍卫长的掺扶下钻出轿子,望着脚下坚实平整的三合土道路,再看看街道两旁长长的骑楼,忍不住深吸口气,啧啧称叹。在此之前,每天他都会接到武备街和陆军速成学堂的修缮改造报告,但怎么也没想到,工程如此巨大,建设速度如此之快,效果如此之好。

得意非凡的钟颖早已翻滚下马,一路乐不可支地小跑过来,总督震惊得下轿细察,是他最想看到的效果。

钟颖见赵尔巽走向路边流沙井盖上跺跺脚,再走上人行道,伸手抚摸方正气派的骑楼青砖支撑柱,忍不住咧开大嘴笑起来:

“大人别担心这楼不结实,这可是请来洋人牧师设计,由本省营造局和两级衙门共同验收合格的,要不是时间紧,这一里长的大道两边共一百套房产恐怕早已卖空了,如今成都城和周边各县,不知多少大财主抱着钱,眼巴巴地等着咱们开拍卖会呢。”

赵尔巽问道:“一百套两层楼房和这条一里多长的马路,竟是你们一个月之内修好的?”

钟颖听了这话,再看到众多官员好奇地围过来,顿时挺了挺肚子,眉飞色舞地禀报:

“是的,大人,这个大工程包括里面的学堂修缮,总共动用了四千余名熟练工匠,两万五千余名青壮劳力,一千二百多条大大小小的船只,四百多辆马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雪花纷飞,从城外运送青砖、石料、木料、石灰和洋灰的船只马车都没停过。”

众人一片惊呼,赵尔巽也动容了。

钟颖对众人的反应非常满意,嘿嘿一笑,继续大声说道:

“各位大人,别说你们惊叹,就是开始时,请来帮忙的一群洋人都连说不可能,一致认为最快建造速度,至少也需要五十天时间,而且期间还不能下雨,可我们做到了,洋人最后都不得不服啊,哈哈……”

“这么大的工程,就算三万人日赶夜赶,也没理由这么快啊!从开始的策划、到备料、到调度、到施工再到验收,其中各项事务千头万绪,筹备时间最快也得半个月之久,而你们从建造到竣工仅用一个月,怎么可能?咱们这些人都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怎么就想不出理由呢?”

胖乎乎的藩台大人忍不住问道。

钟颖洋洋得意地笑着说:“那我就没办法了,眼前的道路、楼房,你也亲眼见到了,不行还可以上楼,都是四寸厚的木板楼面,任你踩,任你踹,要是不结实你来踹我,哈哈!”

“混账!快说!”

赵尔巽不悦了,他也很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钟颖当然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他参与了整个过程,但其中的巧妙处就连他也无法解释清楚,只好踮起脚尖,到处张望:

“萧老弟,萧军校……快快,快过来!制台大人和各位大人有话问你。”

众人连忙让出条道,萧溢茗快步跑来,郑重行礼:“见过制台大人,见过诸位大人!”

众官员含笑回礼,赵尔巽叫他起来说话:“说说,怎么做到的?”

萧溢茗认真回答:

“一个月零三天前,卑职在钟将军的指挥下,请到十几个精通建筑的洋人牧师和商人,现场查勘后,立即做出方案,当天派出七十余人联系本府各大建筑商和材料商,以及周边乡镇的父老乡亲,本城三大马车行、水面上各码头的乡亲也鼎力支持,正好冬季没有农活,所以仅用两天时间,便聚齐了两万多人,三天时间准备完毕,于上月初一全面开工,好在老天帮忙,没下什么大雨。”

“材料方面,周边七大砖厂存货充足,东郊两个洋灰厂日夜开工,劝业道总办周大人对我等支持最大,不但慷慨让出之前定购的四千桶洋灰,还派来刚建完劝业场的两千名熟练师傅。卑职没做什么,只是领着几十人从中调度,画出每一段工程,给出工期,总体指挥全赖钟将军的英明决策,以及十几位洋人朋友,和本地两百位专门指导验收的老师傅。”

众人面面相觑,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不管信不信,事实就摆在眼前,萧溢茗说得很清楚,有条有理,面面俱到,细细一想很有道理。

几位道台很想问到底花了多少钱,可官场禁忌谁都摸得门清,既然总督大人没问这个问题,谁好意思得罪人?

听完陈述,大家心里明白,功劳大部分应该算到眼前这个谦逊的年轻人身上,对萧溢茗的能力、人品都非常认可,虽然萧溢茗把功劳都推给了钟颖和周善培,但明眼人都知道,周善培还说得过去,钟颖就不行了,只会喊打喊杀、喝酒吃肉的满人将军钟颖绝对没这个本事。

赵尔巽非常满意,望着萧溢茗,目光中掩不住欣赏和关爱之情。

赵尔巽知道办成这事不容易,萧溢茗为此耗费了心血,也动用了他的庞大关系网。

在众官员的声声赞誉中,赵尔巽看萧溢茗是越看越喜欢,对这个拼老命也要完成自己嘱托的年轻人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非常满意。

如果说之前萧溢茗是以才华风度获得自己器重的话,如今这小子用实际行动获得了自己的信任,何况这小子得意而不忘形,有功而不倨傲,磨练得像是越来越成熟了。

第027章 利益链(上)

赵尔巽一行视察完修整一新的陆军速成学堂,满意地返回总督衙门开茶话会,如果不是大年初一许多人吃斋修善缘忌荤腥,恐怕要变成杯盏交错的酒宴。

畅谈一番,官僚们各自散去,添为末座的萧溢茗辞别赵大人,离开总督衙门,赵尔巽把钟颖召进书房,茶也不喝,劈头盖脸就问武备街和学堂修缮的具体情况。

钟颖不敢隐瞒,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和盘托出:

“具体工作是萧溢茗具体负责的,这小子长得斯斯文文,可发起狠来够呛,周善培拨过来的三千苦力,全是数月来收容的乞丐和流浪汉,在官兵和袍哥们刀斧棍棒胁迫下,这些人没日没夜地负责从城外码头搬运砖石、河沙、洋灰和木头,也跟工地上的一万八千多人一样,实行三班倒作业……”

“等到工程干完,累倒了上千人,虽然没人死亡,但残废的不少!尤其是施工过程中那种肃杀的气氛,大有不好好干就拉去活埋的架势,让我这个老军伍看了也头皮发麻。”

赵尔巽沉默片刻:“这么大的工程,一个月内干完,工期紧,责任大,而且期间还不能出错,付出些代价是值得的。萧溢茗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倒是你,为将者当杀伐果断,不能有妇人之仁。”

“是,属下记住了。”

钟颖接着陈述:“这回真用上了两万多人,之所以白天看起来不显眼,是因为还有数千人撑船、赶马车、推板车来往于各砖厂、采石场与南城门之间,作用巨大,城里没多少人看得见,所以刚才藩台大人和其他几个大人才会觉得不可置信。”

“萧军校用了许多巧妙的办法加快进度,比如,他让各乡镇的工匠和壮劳力自成一体,组成建筑队,再把几百个经验丰富的泥瓦匠平均分进一个个建筑队,又把大马路两边分成一段段的承包任务,让八个建筑队分别进入开工,前后各段插上四面红旗,由洋人和本地老师傅组成的监工队巡视指导,按进度和建筑质量评比,谁做得好,红旗就插上谁的地盘,并发给双倍工钱作为奖励。”

“各乡镇的泥腿子们都是些犟脾气,非常在乎自己村镇的名声,谁也不愿认输,结果建设速度惊人,做工也非常好。经过这一回,属下才知道原来还能这么建房,看似无比复杂的房子,原来如此简单,使用洋灰的效果竟是那么好、那么结实。”

“我亲眼看着一排排房子竖起来,没几天就三丈高了,接着每套房子百余人熟练地扛进木料修楼梯、铺上楼板、盖上房顶,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是做梦一样。”

“总造价多少?”赵尔巽问道。

钟颖老老实实回答:“工钱和材料钱都便宜,您老给的十万专款没用完,剩下一万二,若是把那一百套房子卖出去,估计收回本钱之外,还能赚个两万左右。”

赵尔巽击掌而叹:“这小子真是个人才啊!”

钟颖笑着附和:“是啊,属下也喜欢这小子,平时看他彬彬有礼,像个白面书生,可肚子里有货,干起事来有股很劲,别人想都想不到的鬼点子,他却顺手拈来,似乎没什么能难得住他。”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小子一点儿也不贪,到现在为止我都没给过他一文钱酬劳,他从来不问,像没这回事一样,十几个尽心尽责、忙了一个月的洋人,也都分文不要,全当是来义务帮忙的。”

赵尔巽频频点头:“不错,以后没事你多和他走动走动,一般拿不定主意的事,也不妨问问他的意见,对你有好处。”

“属下明白!”钟颖笑着回答。

“还有,你抽个时间提五千大洋送去给他,他不提是因为他要做出成绩给我看,是因为他尊重你这个上官,但你却不能没有表示,千里马也要草料,那样才能有力气。”赵尔巽吩咐道。

钟颖重重点头:“是这个理,回头属下就亲自给他送去。”

赵尔巽从桌面下取出张电文:“顺便把这个拿给他,算是我送他的小礼物吧。”

“明白!”

萧溢茗回到自己家里,看到吴三、罗德发、王谦和雅安来的一群师兄弟围着长长的酒桌喝得正欢。

众兄弟看到萧溢茗回来,齐声欢呼,连灌他三大杯才让他坐下。

“小哥,易姐和四姐她们领着一群小的去武侯祠了。”吴三抢先告诉萧溢茗。

萧溢茗笑了笑,挥挥手道:

“让她们去疯吧,大过年的,是该出去热闹热闹。对了,三哥,承蒙钟颖将军关照,你和九位师兄弟的名字,已经正式列入速成学堂第一期名单,过完大年十五就去报到!我呢,以总督衙门督练处参军的身份,兼任你们的军需官和文化教官。”

王谦几个激动得跳起来,萧溢茗做了个少安毋躁的手势:

“有件事先说一下,本期学员共三百五十人左右,背景相当复杂,许多人都是军旅世家子弟,还有不少勋贵之后,有经过一年军事基础教育的武弁学堂学生,有陆军讲习所停办后滞留军中的学员……”

“不管那些人是否学到真东西,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比诸位师兄弟多了骄傲的本钱,所以我估计,进去后彼此的关系比较难处,我会把诸位分到一个班里,加上兼任速成学堂总办的钟将军照顾,不怕被人欺负。”

“你们一定要狠下工夫,教官传授的东西能吸收就尽量吸收,争取一年之后,获得推荐到日本士官学校继续进修的机会,最次也要到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上两年,赚足学历、资历,回来后就好办了。”

“放心吧,师弟,我们绝不会给你丢脸,哪怕拼上性命,也要搏回个锦绣前程!”

王谦信心十足地回答,端起酒杯站起来,感激地敬萧溢茗。

其他九人也全都站起,齐齐把杯举起,遥敬萧溢茗。

一杯酒下肚,众弟兄相视一眼,哈哈大笑,畅快无比。

年仅十六岁的小师弟俞成杰提议明天返回雅安,把这个喜讯告诉师傅,告诉家中父母。众人随即赞成,结果说着说着,变成了马上就要回家报喜。

看到眼前一个个归心似箭的师兄弟,萧溢茗无可奈何,只好吩咐吴三去借几匹马回来。

吴三刚出正堂,钟颖带着五个卫兵,骑着马进入院子,吴三连忙拱手行礼。

钟颖翻身下马,缰绳一扔,打趣道:“三儿,急吼吼的这是要去哪儿啊?”

“小哥让我去城外借几匹马回来。”吴三老实回答。

“借马?借什么马?大过年的要去哪儿啊?”钟颖好奇地问道。

听到动静的萧溢茗已经迎了出来:

“见过大人!是这样的,我的几个师兄弟得知大人特招他们入校,喜不自胜,都想尽快赶回去与家人共同分享这个好消息呢……来来来,三哥,诸位兄弟,还不快来见过钟大人。”

王谦等人连忙弯腰行军中半跪礼,钟颖看到王谦等人一个个精神饱满,动作敏捷,感到非常意外,也非常满意:

“起来吧!不错,都是些练家子,萧老弟,没想到你求我帮忙的就是这群弟兄,原来我还纳闷儿以为你以权谋私,如今看来,一个个都是好汉子,我倒是小瞧你了!”

萧溢茗满脸笑容地招呼钟颖和几个侍卫进去喝酒,钟颖示意侍卫把马上的三个布袋送进屋内,完了回营赶十匹军马过来,侍卫们二话没说,全部照办。

第028章 利益链(下)

萧溢茗恭敬地陪着钟颖走进正堂,钟颖也不讲究,随便找了张凳子坐下,端起萧溢茗亲自送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王谦等人见状,又分别向名义上已经是自己老师的钟颖敬酒。

喝过几轮,钟颖略有酒意,几名侍卫牵来了十匹骏马。

钟颖豪爽地挥挥手,让行礼的王谦等人都起来赶快回家去,等这些第一次见面的学生骑马离去,钟颖回到酒桌旁,看到罗老四已经摆上一桌新酒菜,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咧咧坐下,掏出怀里的电文,递给萧溢茗:“制台大人命我送来的。”

萧溢茗接过一看,高兴地拍了一下大腿:“好啊!感谢制台大人,感谢钟大哥!这下可好了,刘秉先和曾超然这两个孙子,能进日本士官学校第八期了!”

钟颖撇撇嘴:“又不是你去,至于乐成这样吗?诺,墙边竹椅上那三个袋子里装着五千大洋,是哥哥帮你从制台大人那里讨来的辛苦费,别嫌少。”

萧溢茗大吃一惊,连连摆手:

“这如何使得?大哥你知道小弟不缺钱,不如大哥拿回去,给嫂子和弟妹们当新年红包。”

钟颖放下筷子,欣赏地看着萧溢茗:

“老弟啊老弟,哥哥我不白交你这个兄弟!不过你得收下,这是规矩,明白吗?哥哥我知道你有钱,可一码归一码,不能含糊。你以为哥哥我没钱?估计你也听说了,哥哥京里有些人脉,从来不缺钱花,这个三十三协的协统位置,还是去年花三万多大洋,从前任总督锡大人麾下大将陈宦手里买回来的。”

“陈宦那个又当婊子又立牌坊的家伙,贪污了修建陆军小学的几万两银子,补不上窟窿,看到锡大人就要调任云南总督,急得悄悄找到哥哥扛下这个亏空,随后他拍拍屁股走人了。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哥哥我开始走运,获得制台大人的信任和栽培,这才有了今天这个地位。”

“所以说,钱这玩意儿,看你怎么赚怎么花,但必须讲规矩,没规矩就混不下去,比如这五千大洋,就该是你的,你不要还不行,明白哥哥的意思吗?”

萧溢茗终于不再推辞:“那好,小弟就感谢大哥了,来,小弟敬大哥一杯!”

钟颖哈哈大笑,提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杯大声叫爽,见坐在下首作陪的吴三麻利地给自己倒酒,想起件事:

“老弟,我看你身边不少弟兄都是练家子,根本不用我给你派侍卫……你看这样好不好,你自己挑俩信得过的兄弟,把军籍落到哥哥的亲兵队里,你自己发饷让他们跟着你,不就省事了吗?”

萧溢茗大喜过望,这几天他头疼的就是这件事,如今钟颖慷慨地为自己排忧解难,怎么不令他感动?当即举起杯,又要敬钟颖。

钟颖连忙拉他坐下:

“慢点儿喝,等会儿哥哥还有事,得到藩台大人家里送东西,求藩台大人尽快下拨几万两银子给我的马队。”

萧溢茗借机请教藩台、各道台、知府和华阳、成都两县知县的底细,钟颖知无不言,娓娓道来,最后仗义地劝道:

“老弟,听说你要办五金厂,哥哥劝你悠着点,本地最大的天成工厂你知道吗?除了仿造西洋机器之外,咱们新军和边军的衣服被子、马镫马具等等玩意儿,都是那个富甲一方的天成工厂掌柜吴爵五供给的,肯定你不陌生。可是你恐怕不知道,吴掌柜身后就是成都知府和巡抚大人。”

“至于另外一家华成机器厂,也和军中关系极为密切,这两家工厂几年来斗得你死我活,你可不能再插一脚进去,以你的本事,还看得上那点儿处处赔小心的辛苦钱?”

萧溢茗感激地点点头:

“明白了,大哥的金玉良言,小弟定会铭记在心!大哥,你等等……”

萧溢茗跑到自己房里,拿出一个纸盒子,恭恭敬敬送给钟颖:

“大哥,这是小弟为你准备的小礼物,本想过两天送去,既然大哥在这儿,小弟就不用再走一趟了。”

“啧啧!你看你,前几天刚给哥哥和你嫂子送去手表、香水、外国玩具等一大堆贵重礼物,今天你又给哥哥送东西,让哥哥心里燥得慌啊。”

钟颖不情愿地接过来,刚要递给边上的侍卫,就听萧溢茗让他先看看。

钟颖不解地打开盖子,脸上的笑容顿时凝结,他飞快拿出礼物,扔掉盒子,拔出木质枪套里寒光闪闪的毛瑟驳壳枪,熟练地把玩一遍,转向萧溢茗,激动地问道:

“哪里来的?哥哥只是跟你提过一回,你就悄悄搞回来了?”

萧溢茗笑道:“仅此一把,还是德国武官帮小弟从上海要来的,真正的9MM毛瑟军用手枪,与德国陆军的手枪口径完全一样,威力要比7。63毫米口径的好,枪弹一千六百发,在后面箱子里,大哥等会儿走的时候顺手带上。”

“这种枪你还能不能搞到?你知道哥哥我的卫队只有三把老旧的勃朗宁,不是个事儿啊!如果能装备他娘的一百支这种枪,老子敢用一百人去冲别人一个营!”钟颖急切地望着萧溢茗。

萧溢茗为难地挠挠头:

“大哥,这枪太贵,听说在上海正规渠道买,德国洋行都要九十多马克,差不多五十块大洋一把,配送五百发子弹,这还只是7。63毫米口径的,要是9毫米口径的,恐怕得超过五十大洋,这还不算运到成都的运费……不如买柯尔特手枪,三十二块大洋就能买一支,勃朗宁1900就更便宜了。”

“不贵啊!这种德国产毛瑟,天津那边私下里卖到六七十块大洋,还只有一百发配弹,有钱都没地方买去,而且哥哥我就喜欢德国货……这支毛瑟的好处你恐怕不懂,刚从保定分到边军‘靖字营’的标统带过来一支,宝贝得像他老婆一样不让人碰,说练好了三十丈能要人命,而且一次能装十发子弹,半个月前我亲眼见他打过几枪,二十丈开外穿透四寸厚的实木板,奶奶的真他娘的厉害,把哥哥我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要是老子弄回几十百来支,拼起命来谁能奈何我?”

钟颖爱不释手,盯着新崭崭的驳壳枪,眉飞色舞地说道。

萧溢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如果大哥确实喜欢,我明后天再去德国人那儿问问,看能不能再搞到几把。钱这些就不要提了,就当我送大哥的!大哥是带兵的人,随时都可能奉调上战场,多几支威力大的枪防身是好事。”

钟颖连忙说:“太少了!能不能多搞点儿?不就是钱吗?哥哥有的是钱,你让德国人随便开个价,帮哥哥买个百八十支回来,要是能买到两百支更好,老子除了装备卫队,再建一个手枪连!”

萧溢茗张大嘴巴:“这么多?两百支估计得花一万多大洋啊,还不知道运费多少呢!”

“小家子气了不是?一万多块大洋你就龇牙咧嘴,今后怎么跟哥哥我发财?说定了,你怎么也得想办法给哥哥弄回两百支来,除了配弹,再多买五万发子弹,多少钱回头跟哥哥吱一声,哥哥立马给你送到。”

钟颖站起来,解下腰间的上海厂生产的勃朗宁M1900扔给侍卫,当即把驳壳枪套披挂起来,扎紧宽腰带,提着新枪晃几晃:

“老弟,这是哥哥今年收到的最好礼物,不说谢谢了,等你帮哥哥买回两百支回来,哥哥再摆酒谢你!那个啥……子弹呢?”

萧溢茗连忙去搬出个沉甸甸木箱,钟颖叫侍卫快接过去,弯下腰低头看箱子上的德文,嘴里发出一串“啧啧”声:

“好极了,回去老子就打个够,哈哈!走了,老弟,别忘了哥哥托你的事。”

萧溢茗连忙和两个兄弟送出门去,直到钟颖一行人马消失在院墙外,罗老四才万分佩服地道:“开眼界了,小哥,两百支枪能赚多少?”

“也就一千来块大洋罢了,单卖枪赚不了多少,利润大的是子弹。”萧溢茗低声笑答。

吴三突然走过来:“小哥,我也喜欢驳壳枪,送我一把。”

萧溢茗一听顿时皱起眉头:“你要那藏不住的玩意儿干嘛?过几天五百支柯尔特运到,我送你两把。”

“我就喜欢驳壳枪,光看一眼就觉得威风!”吴三无比神往。

萧溢茗奇怪了:“我说,你也试过我的柯尔特了,你不是说很喜欢吗?”

吴三脸红了:“之前没见过驳壳枪,没得比较啊!”

“懒得理你这个犟驴,走,老四,回去吃点儿东西,全都灌酒没东西下肚,我可真饿了。”萧溢茗转身走回大厅。

吴三几步追上去:“小哥,我要穿军装,天天跟着你。”

萧溢茗连忙转身:“胡闹!除了练武之外,你不会多看点儿书,多写字啊?跟着我有什么用?进军校混两年出来带兵才是正事。”

吴三上前一步:“小哥,我不是读书的料,我二哥也说了,我更不是做生意的料,这辈子注定要跟着你了,你到哪儿我跟到哪儿。”

萧溢茗彻底没辙了,恼火地瞪了吴三一眼,回去坐下自顾自地填肚子。

罗老四看看站着不动的吴三,叹了口气,来到萧溢茗身边坐下:

“小哥,我觉得三哥的想法有道理,我们三个跟着你,恐怕要比上什么军校学到的东西多得多。”

“咦!?”

萧溢茗放下筷子:“你也这么想的?”

“何止我,二哥也是这么想……二哥说要不是你强迫他多学些警察的知识,今后有大用,他早就求你把他调到军中了,要是我身体再壮一点儿,我也想穿上军装,天天跟你混,可惜了!谁让爹娘生下我瘦巴巴的呢?”罗老四说完叹了口气。

萧溢茗望向吴三:“这事你跟你爸你哥说过没有?”

吴三大喜过望,原地转上一圈,突然抬腿就跑,飞一般冲出大门,估计是找他爸禀报去了。

第029章 迷雾中的光亮

别人过年大多是放下一切工作,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和家人团聚,或到处走走拜访亲友,萧溢茗却没有这份时间和心情,整日早出晚归,比平时还要忙。

英美法德四国的传教士们向来没有过春节的习惯,春节期间也难以发展中国教徒,所以都有时间帮助萧溢茗。

萧溢茗领着一群传教士,进行两次实地勘察,举行三次丰盛精美的答谢酒宴,经过七名传教士反复讨论的现代化规划图和建设方案新鲜出炉了。

这套方案不仅仅是萧溢茗已经拥有和即将购买的七百余亩区域的规划建设方案,还包括两条主干道两旁百米之内的建筑与改造,当然,传教士们花费精力最多的还是萧溢茗已经拥有的地盘。

大年初八下午,萧溢茗把刚获得的规划图和设计图拿回来,兴冲冲地挂在自己书房墙壁上,站在前面反复观看,啧啧称叹,围观的易姐和吴三几个虽然不懂设计,更不知道一张张图纸上的英文标注,但还是能看出这是个大手笔的建造计划,每个人眼里都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小哥,有客人到访,他说自己是泸州来的。”

十六岁的唐飞站在门口大声禀报,这位身高一米六五、满脸稚气的小伙子,就是为萧溢茗的复仇行动立下汗马功劳的小飞,他和吴三一样,穿上了盼望已久的军装。

易姐和几个女人连忙返回后院,萧溢茗整整衣衫,快步出门,看清来人,几步迎上前去,抓住来人伸出的双手,高兴不已:“怀瑾兄这么快就到……我看看,好像你又长个了,英俊了许多。”

曾超然感激地给了萧溢茗一拳:“你还是那样,一见面就胡说八道……这是家父家母一定命愚兄送来的几样土特产,不成敬意,溢茗,你得收下。大年初二接到你的电报,我们一家都很高兴,家父那么自律的一个人,当晚也醉得手舞足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