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束不满道:“你这人可真是啰嗦,这是打仗,又不是唱戏文,讲平词,哪里来的这么多规矩,我军远离中原作战,即无援军,又无后勤保障,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将军,我听人说,高昌的风俗,最终丧葬之事,便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耽搁了丧葬,更何况如今鞠文泰一死,乃是国丧,到时候高昌国内人士都聚集在葬地柳谷,可趁机进行突袭。”

苏麟忙道:“不可!将军万万不可!趁人国丧发兵,有悖礼法,要是让朝中的那些士大夫们知道了,肯定会鼓噪多言!”

杜睿也不答话,沉吟了一阵,突然笑道:“苏麟所言有理,可擂鼓进军,给高昌人打个招呼,不要说本将军没有知会他们!”

高昌城,王宫之内,此时已是一片愁云惨淡,听了柯洛会的回报,鞠智盛也是一筹莫展,亚都牺牲了,金银财宝送去了,结果唐军还是不肯善罢甘休。

朝中的大臣听了亚都等人的死法,也是心惊不已,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一向以礼仪著称的唐国怎的派来了这么一个蛮子。

“柯大人!你回来只是,唐军可有异动!?”姚戈突然问了一句。

柯洛会道:“不曾有,只是擂鼓,却不曾进军!”

姚戈沉吟了一阵,道:“大王!看起来这唐军也不是完全不知礼法,如今我国正处国丧期间,老臣料想,那唐军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兵攻城,可趁着这段时间,派人前往西突厥欲谷设大汗那里去求救。”

鞠智盛此时也是六神无主,闻言连忙答应:“好!好!如此甚好,柯洛会,你再往西突厥那边走一遭,备说利害,无必要时欲谷设发兵相救!”

和刚才的那个任务相比,这个显然要轻松的多,柯洛会闻言也不推辞,连忙去了。

另一边的唐军大营,自将柯洛会逐去,杜睿便下令诸军擂鼓向前,直到晚间不过行了十余里,田地城守将以为唐军不过虚张声势,也不防备,不曾想方到晚间,唐军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直驱城下。

田地城守将见状大惊,连忙让人关闭城门,严防死守,杜睿派人朝城内射了数封劝降的书信,但是田地城守将,却不为所动。

秦束见了,急道:“将军,此獠不识时务,可连夜进军攻城!”

杜睿摇头笑道:“何须力敌,我军只有五千余人,纵然能破城,也必定死伤颇重,可扎营先行歇息,明日再战!”

秦束还要再劝,杜睿却不作答,虽然纳闷,却也无可奈何。

等苏麟和秦束走后,杜睿将冯照唤了过来:“东西可保存完好!”

冯照回道:“奉少爷之命,不敢有所懈怠。”

杜睿点头道:“这边好!今夜你可带人将那些东西,埋于城下,明日本将军要给这些高昌人一个报应!”

冯照领命去了,他本是游侠出身,最擅长的就是藏匿行迹,杜睿也知道他的本事,干脆把他和属下的一百亲兵,当成了特种部队来使用了。

一夜无话,次日,杜睿引大军再到田地城下,这田地城城墙不过四五米高,只用土石累积而成,别说和长安相比,就算是大唐一般的州县城墙也要比这个强的多。

杜睿打马上前,扬鞭指着城头之上被众兵士簇拥着的守将,道:“尔高昌国无礼,擅杀我大唐百姓,而今本将军奉圣命吊民伐罪,尔等何不早降,免得破城之后生灵涂炭!”

那守将道:“尔等自恃天朝上国,无故兴兵犯我疆土,恃强凌弱,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杜睿笑道:“任你如何摇舌,且不闻连你家大王鞠文泰尚且被我大唐兵将惊惧而死,你有何能,胆敢抗拒天兵!”

守将道:“少废话,你若有本事,便来攻城!”

杜睿笑道:“好!本将军今日就给尔等一个报应,也让你知道知道冒犯天朝上国的代价!”

言罢引弓搭箭,早有冯照上前,将羽箭前端的棉絮点燃,众将面面相觑,不知其故,只听杜睿突然大喊了一声:“看本将军引来天雷,惩罚尔等忤逆之人!”

说完一箭朝着城下射去,那守将见杜睿一箭居然都射不到城墙之上,和众多高昌兵将哄然大笑,还没等他们笑完,突然感觉脚下一阵颤动,紧跟着一声巨响,那守将都没来得及抽出腰间的宝剑,就被轰上了天,跟他站在一处的众多高昌兵将也遭了同样的厄运。

城下的唐军人马也是大惊失色,好在众将士弓马娴熟,将战马安抚好,再向前看去,原本存在的城墙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瓦砾,不由得面面相觑。

杜睿可不管那么多,拔出长剑,向前一指,大喝道:“众将士,高昌王无道,无辜杀害我大唐百姓,报仇!杀!”

众兵将反应过来,也来不及想刚才是怎么回事儿,见杜睿已经下达了命令,纷纷催马上前,从城墙崩塌的那个缺口处,一拥而入。

杜睿看看紧跟在身边的冯照,以及众亲卫,笑道:“还等着干什么,去杀敌吧!”

冯照和杜平生领命,也跟着催马上前,田地城内一时间大乱不堪,但凡穿着高昌军号甲的,纷纷被唐军斩于马下。

原来杜睿昨日命冯照埋于城下的,是他研制出来的火药,此次出征也带了千多斤,昨夜便用去了半数,好在效果不错,一战破城。

喊杀声一直持续到正午时分,才渐渐平息下来,唐军顺利攻下了田地城,俘男女七千余人。

正想着入城,却见苏麟和秦束两人纠缠着跑了过来,看两人的脸色,似乎有过争执。

“何事?”

苏麟怒道:“将军!秦束不知约束士卒,在城内大肆劫掠,杀伤平民数百人!”

杜睿闻言,不禁也是一惊。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站而下(二)

秦束被苏麟在杜睿的面前告了一状,不但不惧,反而满脸的不服气,一把将揪着自己肩甲的苏麟推到了一旁,怒道:“专是你会做好人,我们都是恶人不成!”

杜睿沉着脸,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苏麟抢着禀报道:“将军!秦束不约束手下将士,擅杀城内百姓,要是像他这样,我等又和擅杀我大唐子民的鞠文泰何异?”

杜睿一皱眉,看向了还是满脸不服气的秦束,问道:“可是如此?”

杜睿倒是不在乎那些被杀的高昌百姓,只是历来征战,打着的都是吊民伐罪的旗号,对于擅杀平民百姓的事情都十分忌讳,杜睿不担心别的,唯独担心朝中那些嘴巴比刀子还厉害的谏官,要是真的闹将起来,便是太宗有心回护,也无能为力。

秦束不服道:“那些被杀的哪里是平民百姓,我大军进城之时,已经遣了几个会讲高昌话的兵士为前驱,让那些百姓紧闭门窗,不要随意出来走动,他们非但不听,反而拿着菜刀,木棍袭击我军将士,似这等平民百姓,杀了又怎样!”

苏麟怒道:“可是这也不是你放纵士卒,大肆残杀百姓,劫掠财物的理由,将军!若不严惩,大唐岂不是沦为了蛮夷。”

“够了!”

杜睿皱眉看向了苏麟,苏麟小心无大错是对的,但是如果刻板,迂腐的话,那可就要不得了,杜睿怎么都想不明白,苏定方何等慷慨豪迈,怎的后人却是这样,文邹邹的像个酸儒。

杜睿想着,目光变得严肃起来,道:“苏麟!你记住,战争永远没有对与错,对高昌人来说,我们就算是对他们再好,在他们的眼中,我们依然是侵犯他们疆土的恶人,对待他们,我们只有用威压,用鲜血,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顺从,听明白了没有,从今以后,在高昌境内,只要你认为他会对你和你的属下构成威胁的高昌人,格杀勿论,记住!你们的命永远都要比这些异族人高贵一百倍,因为你们是大唐的子民,汉人的血绝不能因为你的仁慈,白白流在这里!”

苏麟被杜睿吼的一阵发楞,他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万事遵循于礼,打仗也是如此,可杜睿此时说得每一句话,他想反驳,却无从说起,只得愣在了原地。

杜睿看着,暗自摇头,他知道,想要扮过这个妹夫的死脑筋,还需要一段时间,道:“苏麟听令!”

苏麟一惊,反应过来忙道:“末将在!”

杜睿道:“命你引两千人马,直驱高昌城,若遇抵抗,不必请示,自主攻击!”

秦束闻言,急道:“将军!为何要让苏麟去,末将也愿往!”

杜睿厉声喝道:“执行命令!”

秦束怏怏而退,苏麟也领命带人去了,杜睿则带着冯照,杜平生等人开进了田地城。

此时田地城内,一切抵抗都已经被消灭,城内渐渐的安静了下来,街道之上,到处都是高昌军民的尸体,唐军的几乎没有,隔着那窄小的窗口,杜睿能感觉到里面高昌百姓战战兢兢,带着仇恨的目光。

杜睿不会感觉到内疚,这是战争,这是生存之战,没什么道理好讲,杜睿来自后世,自然知道今后华夏的生存环境有多么的严峻,如今他来到这个华夏站在世界顶峰的年代,自然要将华夏后人的生存空间,尽可能的拓宽一些,等待这些异族的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就是死亡,另一条就是被融入华夏这个民族。

“将军!苏麟虽然为人刻板迂腐,但人还不坏!”

刚刚被苏麟告了一状,此时秦束反倒担心杜睿恼了苏麟,颠颠的跑过来给他求情了。

杜睿一笑,然后故意板起了脸,道:“你不用替他说话,战损可统计出来了。”

秦束大笑道:“将军,此战共歼敌八百,俘敌一千,我军无一人阵亡,只有几个小子没留神,被那高昌狗贼也伤到了手脚,要说这仗打得可真痛快,我听我父亲也曾说过他们那个时候,哪一仗不是杀得血流成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杜睿一笑,道:“受了伤的将士,要照顾好,千万不能有了差错!”

对于这样的结果,唐军身为进攻的一方,高昌军队拒城而收,居然还能以零伤亡,取得一场完胜,确实堪称奇迹,但是却又没什么奇怪的,攻城之前,那个火药爆炸已经震慑了所有守军的胆气,在这个年代,像火药爆炸这种玩意儿,毕竟还不多见,只能被理解为,杜睿当真勾来了天雷,对擅杀大唐百姓的高昌人实施惩罚,具体什么原理之类的,除了杜睿,谁又能明白,而唐军这边则是得了天雷之助,胆气倍升,完胜对手,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高昌人不明白,秦束自然也不明白,刚才忙着杀敌,统计战果,也没来得及相问,此时闲下来,心中自然不免也有些疑惑,要说杜睿是天魁星下凡,秦束相信,但是一个人怎能控制得了天雷,这当真匪夷所思。

“将军!刚才那天雷……”

杜睿知道,对那些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感觉匪夷所思是必然的,倒也不藏私,笑道:“不过是些火药罢了!你还当真以为本将军是天神下凡,用天雷去惩罚高昌人!”

秦束一愣,道:“火药!?”

对于火药的具体诞生时间,杜睿也不大清楚,他只知道自打前朝时,便已经有了这种东西,最开始火药的研究是古代道家的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后来那个无产革命的伟大导师恩格斯还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

不过火药的发明,只能说是一种偶然,炼丹术士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因此才说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炼丹术士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是伏火了。

后来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神棍,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

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碳起燃烧作用的。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术士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

《太平广记》中就曾记载过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

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

《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后来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秦束虽然也知道那些装神弄鬼的炼丹术士时常摆弄这些东西,可要说火药居然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将城墙都给炸塌了,他却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杜睿也不解释,带人进了田地城的太守府,就开始琢磨下一步该怎么走了,苏麟那边攻击高昌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问题不大,苏麟走的时候,杜睿已经派人带了些火药,若是鞠智盛拒城而守的话,就依样抓方,炸了城墙,若是鞠智盛出城迎战的话,那就更简单了,凭借飞虎军的精锐,想要战胜高昌那些散兵游勇,应当轻而易举。

现在剩下的唯一麻烦就是盘踞在浮屠城的西突厥可汗,欲谷设了,要是欲谷设发兵救援高昌的话,那还真是个大麻烦,不过按照历史当中的记载,在唐军攻下了田地城之后,欲谷设因畏惧唐军的兵锋,向西远遁千里之遥,留守浮屠城的西突厥将领,最终惧敌投降。

不过在历史当中,侯君集征伐高昌,可是带领了步骑数万人,又有突厥名将契必合力为向导,欲谷设才畏惧遁逃,如今历史发生了改变,杜睿为了行动迅猛,只带了五千人马,难免欲谷设会生出别样的心思。

可最终的事实证明,杜睿还是当真看高了欲谷设这个色厉胆薄的突厥可汗。

高昌使臣柯洛会在浮屠城耽搁了一天的时间,才求爷爷告奶奶的见到了欲谷设,刚一说明来意,欲谷设就被惊得六神无主。

“按你的说法,唐军已经到了田地城下!”

柯洛会忙道:“启禀大汗!唐军确实已经到了田地城下,还请大汗念在往日我高昌对大汗的恭顺,发兵相救!”

欲谷设此时也没了主意,犹豫了一阵道:“你王无道,擅杀大唐商客,致使唐皇震怒,遣大兵到此,我与唐国素来并无仇怨,如何能管你家事!”

柯洛会闻言大惊,道:“大汗!有道是唇亡齿寒,高昌国一旦被唐军攻灭,便与大汗牧马之地接壤,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大汗难道就不想想以后吗?更何况唐军原来疲惫,如若大汗发兵突袭唐军营地,必然大胜,我家大王遣外臣来此之前,曾有明言,只要大汗发兵相救,我高昌国定然不吝金银财宝,报答大汗!”

听到有好处,欲谷设不禁又犹豫起来了,沉吟道:“只是不知唐军有多少人众!?”

柯洛会忙道:“外臣也曾到唐军营地,依外臣看,最多不过五六千人马,以大汗虎威,剿灭这点儿唐军人马,有何难哉!”

欲谷设这下被说得心动了,其实他也非常担心唐军在攻灭了高昌国之后,再来找他的麻烦,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奋力一搏。

正想着答应出兵,突然有人闯进了大帐,欲谷设正要斥责,却听那人道:“大汗!刚刚探听来的消息,唐军已经攻破了田地城。”

柯洛会和欲谷设闻言都是一惊,柯洛会惊道:“胡说!田地城城墙坚固,如何能在短短一天之内便被唐军攻破!”

那探马看了欲谷设一眼,道:“大汗!小人说得句句属实,听人说那唐军主帅在攻城之前,招来了天雷,一下便将田地城的城墙轰塌,而后田地城便被一战而下。”

欲谷设闻言,被惊得目瞪口呆,道:“难道这世间还有这等神人,居然能招来天雷!”

柯洛会见欲谷设胆怯,忙道:“大汗!切勿听信此人乱言,凡间之人,如何能招来天雷狱火,大汗!不要犹豫,请速发大兵相救!”

正说着又有人闯进了大帐,禀道:“启禀大汗,唐军突袭高昌城,高昌王出城拒敌,被唐军杀败,已经退守保都城。”

欲谷设闻言,险些被惊死,喃喃自语道:“唐军攻势如此迅猛,来去如风,不可力敌!”

柯洛会也被吓了个半死,这才两天的功夫,居然连都城都被唐军攻破了,要是再没有援兵的话,高昌恐怕就真的要完了。

想着,跪拜于地,泣道:“大汗!还请速速发兵救援,我高昌国世世代代不忘大汗的恩典!”

柯洛会哭得悲切,但到了欲谷设的眼中却成了可恶,怒道:“你这厮好没道理,你高昌国惹恼了唐皇,却要让我突厥勇士为你解难,那唐军主帅乃是神人,我等如何能与神人对敌,本汗险些中了你这厮的奸计,来人,将此人拉下去,斩首示众!”

帐内的一些突厥亲贵见了,正想劝说,却被欲谷设冷冷的瞪了回去,不多时便有亲卫捧进了柯洛会的人头,可怜一国重臣,居然不明不白的死于此地。

“你们都看看,如今该怎么办才好!”

欲谷设此时已经被惊得六神无主,唐军居然只用了两天就把高昌国的国都给攻破了,高昌国灭亡不远,西突厥又该如何自处。

欲谷设一想到唐军北伐,险些将颉利数十万大军杀得灰飞湮灭,就不禁一阵胆寒,他躲在草原,作威作福,欺负一下小部族还行,可要是让他面对大唐的兵锋,他可没有这个胆子。

一个突厥的老贵族道:“为今之计,不若暂避其锋,唐军原来,料想也不会久占不去,只要等唐军去了,危难自解。”

欲谷设闻言,点点头,道:“好!本汗就依你所言,来人,尽起部族人众,向西迁徙,留辛獠儿在此驻守浮屠城,以防唐军!”

当天夜里,欲谷设便带着部族老幼向西而去,说起来欲谷设和颉利还算是堂兄弟,但是和颉利这一代草原枭雄相比,此人居然未见唐军一人,便狼狈逃窜,也当真算得上是一个奇葩了。

只是苦了留守的辛獠儿和五千突厥将士,看着自家大汗逃了,他们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将军!若是唐军来攻,该如何是好!”

此时杜睿招来天雷,轰塌了田地城的消息已经在浮屠城传开了,突厥的兵将也心怀畏惧。

辛獠儿看着远行的队伍,道:“若是唐军不来,还则罢了,若是唐军到此,我等凡人血肉之躯,如何能与天神对敌,到时候便是献了城池,大汗也不能怪咱们!”

听了辛獠儿的话,突厥兵将方才稍稍安心,看得出,这些突厥人都已然被杜睿的神威给吓倒了,当年的突厥铁骑如今居然连一战的胆气都没有了,也不知颉利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战而下(三)

杜睿带后军赶到高昌城的时候,这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城内也已经被苏麟带人肃清。原来昨日苏麟引大军前来,鞠智盛探听得知唐军所来军马不多,便决定引军拒敌,双方于城下布阵,结果还未等鞠智盛立稳阵脚,苏麟突然带人一阵冲杀,结果高昌兵将抵敌不住,鞠智盛在乱军之中,险些被苏麟一枪刺死,幸好麾下将士,奋死拼杀,才保着他,冲出重围,投保都城去了。

城内的姚戈见败局已定,也不敢反抗,带着众文武投降了苏麟,鞠智盛虽然逃了,但国都已失,麾下文武,妻女,鞠智盛的后宫诸妃尽皆被擒。

杜睿听了苏麟述说了战斗的经过,笑道:“不等对方站稳阵脚,突然袭击,难道这不是有违礼法吗?”

苏麟闻言,也是一阵羞赧,道:“末将此前迂腐,幸蒙将军教诲,方知华夷之别。”

杜睿点头,道:“你能明白这一点很好,你们大家都要记住,对待异族,一味的恩遇永远都换不来他们的感激,只有鲜血和威压才是正道。”

苏麟点头称是,又道:“将军!此次俘获了高昌国大宰姚戈,方才他说有要事要向将军当面禀报!”

杜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将此人带上殿来!”

还是以前高昌国的王宫,只是那把象征着王位的座椅被杜睿当成了战利品,遣人看管好,日后要送到长安敬献给太宗皇帝。

姚戈被带上殿来,如今物是人非,姚戈也不禁有些颓然,见到杜睿,连忙躬身下拜:“小国罪臣叩见天朝大将军!”

杜睿道:“且起来吧!你是汉人?”

姚戈紧张的点了点头,道:“正是,下官确实是汉人!祖上自晋惠帝时便迁居西域,算起来,到如今也有四代人了!此次听闻天朝大军吊民伐罪,征讨高昌不孝,下官不胜欣喜!”

杜睿闻言不禁一阵鄙视,像这等身在异族的汉臣,最无气节可言,朝秦暮楚,转换门厅,分属常事,如今高昌国将灭,这姚戈便想着投效,也属正常。

历来文人多是如此,特别是崖山之后,今日效元,明日投清,满口忠君爱国,但所行之事却猪狗不如,便如满清入关之前,那些文人一个个满口大道理,直斥其为蛮夷丑类,但一旦满清定鼎中原,一个个又摇尾乞怜,奴颜婢膝,特别是满清的顺治皇帝听从了大学士朱昌祚的建议,招汉文人济世为太傅,那些读书人更是欢欣鼓舞,弹冠相庆,哪有半分气节可言。

杜睿心中鄙视,对姚戈自然没了好脸色,道:“听说你有要事要对本将军说!”

姚戈忙道:“是!是!下官确有要事,大军到来之前,鞠智盛曾遣中行柯洛会前往浮图城向突厥欲谷设可汗求援,还请大将军小心在意,若是突厥兴兵来攻,这高昌城内的勋贵再趁机作乱,则恐有不忍言之事。”

姚戈说完,苏麟,秦束等人皆是一惊,纷纷看向了杜睿,却见杜睿面色依然平静,淡淡的说了一句:“好!念在你献城有功,本将军便不再计较你的罪行,下去吧!”

姚戈闻言一愣,见杜睿表情不似作伪,也闹不清杜睿心中所想,他将此情报卖了出来,原本是为了能得一个好的价钱,结果却好像不是他想象当中的那样,不过就这样下去,他又不甘心,咬了咬牙道:“下官不知大将军欲如何处置高昌!?”

杜睿闻言,面色一变,道:“这等事也是你这数典忘祖之辈能问的吗?本将军念在你献城有功,方才饶你一命,你问这个,可是有何妄念!?”

杜睿话锋变得凌厉,姚戈也是暗暗心惊,但是事关他姚家的未来,他也只好硬着头皮道:“下官自然不敢有所怨念,只是高昌远离中土,大唐便是想要将高昌旧地收为己有,也不容易治理,恐被宵小所趁,下官以为,还是……还是……”

杜睿冷笑道:“还是另立一主,延续高昌国祚,你可是此意?”

姚戈被杜睿那双眼睛盯着浑身战战,颤声道:“下官也是为了天朝着想,若是将军愿意保举,下官愿意为天朝束手边疆,护卫国土。”

杜睿方才就知道这姚戈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其实这在以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今高昌鞠氏就剩下鞠智盛这一个男丁,但鞠智盛抗拒天朝大兵,自然不能继续坐那高昌王的宝座,按照以往的管理,中原王朝都会在那些被诛灭的小国之内,寻一代理人,立为国主,姚戈就是这个心思。

如今高昌众多世家勋贵,要论势力,和在国内的影响力,没有能强过姚家的,要是按照以往的惯例,立他为主倒也没什么关系,只可惜如今征伐高昌的乃是杜睿,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一个极端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崇拜者,他对土地的疯狂欲望,简直都能和后世沙皇俄国的那些君主相提并论了,拿到了手里的土地,哪里还有轻易让出去的道理。

“啪!”

杜睿心头怒气,一章将面前的御案拍作两段,怒视着姚戈,道:“你这厮好大的妄念!这高昌国土乃是大唐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打下来的,你倒是端的好心思,居然好像这不劳而获,当真是罪不容诛,来人将姚戈打入大牢,一切等本将军禀明圣上之后,再做区处。”

姚戈闻言大惊,还想着解释一下立他为王的好处,但是杜睿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唤过亲兵,将姚戈押了下去。

秦束撇了撇嘴,不屑道:“这老猪狗居然要敢妄想为王!将军不杀了他,还真是便宜了他!”

杜睿也没把此时放在欣赏,只是将那姚戈当成了一个害了失心疯的老头,转头对秦束道:“秦束!本将军有一道将领,不知道你敢不敢接?”

秦束一向最是大胆,被杜睿一激,更是满不在乎道:“有何不敢,将军有令,尽管吩咐。”

杜睿道:“好!从此向北三百里,乃是西突厥欲谷设的王城浮图城,此人向来与圣上所立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素来不慕,一向敌视我大唐,此次更是要救援高昌,罪在不赦,本将军予你两千兵马,你可敢到浮图城去走一遭!”

秦束闻言大喜,此前攻拔高昌城的功劳被苏麟得了去,他便心中不服,见杜睿要以他为将,攻伐浮图城,自然喜不自胜,道:“末将领命!”

苏麟道:“大将军,我军只有五千人马,不可四面树敌,更何况欲谷设尚未发兵救援高昌,师出无名啊!”

杜睿道:“欲谷设不朝天子,这便是他的大过,有过而不伐,这才是错,我军虽少,却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欲谷设此人色厉胆薄,无人主之相,似这等人,如何也能雄踞西域。”

苏麟道:“若是将军定要发兵,可让秦将军多带些人马!”

秦束闻言急道:“将军!末将只要两千人马定能攻下浮图城,若是不利,甘愿领罪!”

杜睿笑道:“好!你即可去点验人马,无需再向本将军此行,便可北去!”

秦束生怕杜睿再改了主意,对着杜睿一拱手,领命去了。

苏麟见秦束走了,不免担心道:“将军!欲谷设雄踞西域多年,势力不小,秦将军只带两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