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睿见太宗都这般说了,自然也不敢再藏着掖着,道:“圣上,要来闹事的也是那些世家大族,您知道为什么那些贫民百姓也出来闹事吗?”

太宗摇头道:“此事朕也在疑惑,刚才听了下面的回报,如今很多地方的平民百姓都在抗拒新法,这新法明明是对他们有益的,他们为何还会闹腾!”

杜睿轻轻的问道:“那是百姓们对朝廷的政策不熟悉,以为新政会损害他们的利益,然后再经过别人的挑拨之后,就会起来阻挠新政的实施。圣上,要想让新法能在民间畅通无阻,只有让下面的人悉心的为那些贫苦百姓讲清楚新政的好处,只有这样,新法才能得到一大部分人的支持,才能避免那些世家大族们的反击。”

“原来如此!”太宗闻言如同拨云见日,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诀窍,脸上现出一丝喜色,“天下的百姓大多目不识丁,对于新法难免有所误解,这也是你为什么要在新法中着重提倡那个义务教育吧!?”

杜睿道:“正是如此!”

“好了,朕知道了,还是那句话,你尽管放手去干,法制改革,难免会有些跳梁小丑出来闹腾,你放心做自己的事,朕会支持你的!”杜睿突然说道,“朕听说你家后园景致不错,明日朕想去游玩一番,不知道你欢不欢迎!?”

“臣谢圣上。”杜睿闻言,面色大喜,赶紧拜道。

自古皇上很少到臣子家中去的,自从太宗登基以来,除了偶尔到长孙无忌府上,贞观五年的时候,到杜睿的老宅去过一次,还从来没去过哪个臣子的家,杜睿哪能不明白太宗的意思,这个时候光临他的府上,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了给杜睿撑腰的,是做给群臣们看的,可见太宗变法之心依然十分坚决,杜睿如何不高兴。

“好了,你先回去吧!”太宗笑呵呵的摆了摆手。

杜睿正要告退,却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声,紧接着就听到一个少女的声音。

“不让进!为什么不让进,本宫是去见父皇,你为何要拦着我!”

杜睿听到这个声音,就傻掉了,不是安康公主那个视规矩如无物的小魔星,还能是谁。

接着外面就传来了王德的声音:“公主殿下!圣上正在殿内和杜大人议事,吩咐老奴不让任何人进去,殿下就不要让老奴为难了!”

安康公主依然不肯罢休,听杜睿也在里面,急得大吵起来:“父皇!您要治杜睿的罪,儿臣可不答应。”

太宗闻言,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别有深意的看了杜睿一眼,道:“你倒是有本事,为了你,朕的女儿恐怕连朕这个父皇都能不要了!”

杜睿也是大窘,忙道:“微臣惶恐!”

太宗也不理杜睿,听安康公主依然在殿外吵闹不休,大声道:“王德!让安康进来!”

麟德殿的大门被推开了,安康公主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杜睿,见杜睿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跪在地上请罪,而是一脸尴尬的模样,心中也是疑惑,在看太宗虎目含威,顿时心生怯意:“父皇……”

“哼!”太宗哼了一声道,“你这丫头,好歹也是大唐的公主,怎的这么没规矩!”

安康公主被太宗呵斥,也不害怕,眼珠一转,道:“儿臣!儿臣几日不曾见父皇,心中想念,便跑来给父皇请安!”

“请安!”太宗笑骂道,“你这个鬼丫头,有什么心思,还能瞒得住朕,是不是太子让你来给杜睿求情的!”

安康公主一愣,面色已经将他出卖的干干净净,不用想,肯定就是这么回事儿了,见太宗看穿了她的小心思,连忙低头小声道:“父皇!不干太子哥哥的事,是女儿自作主张来的!”

太宗扳着一张脸,道:“怎的!难道在你心中,父皇就是个不分青红皂白的昏君!”

安康公主细细的看着太宗的脸色,见太宗不是真的生气,忙嬉笑着说:“父皇怎会是昏君,依儿臣看,父皇可是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大大的明君才是,自然不会胡乱治臣子的罪!”

太宗被安康公主的样子给逗笑了,道:“你这鬼丫头,朕要做明君,就不治杜睿的罪,好!朕就做这个明君,但是朕也要做个严父,先治治你这个丫头的罪!”

安康公主一脸的乖巧模样,目光却装的楚楚可怜,小声道:“父皇要治儿臣的罪,儿臣自然没话说,可是儿臣年幼,身子单薄,父皇可千万别动板子,不然打伤了儿臣,父皇岂不是还要心疼!”

太宗看着安康公主,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好了,笑道:“你这丫头,什么路都被你给堵死了,朕还怎么处罚你,身为大唐公主,没规没矩,成何体统!”

安康公主道:“儿臣还不是担心父皇会处罚杜睿,才急匆匆跑过来的,其实儿臣知道,父皇一定是舍不得处罚杜睿的!”

太宗道:“你这丫头,这还没过门呢!眼睛里就只剩下了那个杜承明,恐怕早就将父皇给忘到一边去了,也罢!今日不处罚你是不行了,朕就罚你,明日和朕一起出宫一趟!”

原本因为博陵那边出了事,太宗的心情很差,但是此刻被安康公主插科打诨了一会儿之后,也放松了不少,便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安康公主一起去杜睿的府上。

安康公主一愣,道:“出宫!去哪里?”

杜睿忙小声道:“圣上明日要到我府上去。”

安康公主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眼珠一转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更是喜不自胜。

太宗见了,也是开怀不已,道:“你顺便去告诉你汝南姐姐,还有承乾,稚奴他们,明天一道去!”

李治那个小正太也要去?

杜睿闻言顿时一阵头大,虽说太宗已经下旨赐了婚,但杜睿还是对李治和杜云莲的婚事十分抗拒,不过圣命难违,他也只好躬身领命了。

太宗要去给杜睿撑腰,自然不能微服私访,要去就必须大张旗鼓,给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看看,一时间长安的官吏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看起来圣上是当真铁了心要支持杜家小子了!”崔忠恕说着,眼神当中一阵狠厉,“这次的事虽然大,恐怕也扳不倒杜家小子!”

“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那杜睿行什么新政,逼死了人,难道还让他这个尚书仆射再当下去吗?”郑玄策冷哼道,“难道就看着我们世家被一个黄口孺子欺负不成?”

“不是被杜睿这个小儿欺负,在他的背后是皇上。”崔忠恕不满的说道,“圣上明日还要去他的府上,嘿嘿,说杜睿府上的花园景致好,想要去游玩,我的天啊!皇家园林岂不百倍他杜家,况且现在是什么季节了,还能有什么精致,非要到他杜家去,这明显是给杜睿那小子撑腰的。”

崔冼眼珠一转,顿时说道:“御史台的那些言官是干什么吃的,都出了人命了,他们难道就一点举动都没有吗?那个魏征不是号称刚正不阿吗?怎么这个时候也不见踪迹了。哼!都是那杜家小子干的好事情,我们应该联名参奏他,让他下台,圣上要是不答应,到时天下汹汹,正好清君侧,除奸佞!”

清君侧!除奸佞!

在场众人闻言全都是一阵大惊,这话要是喊出来,那和谋反可也差不多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圣驾临门

“啪!”

麟德殿内,太宗听了马宣良的禀报之后,顿时满脸的怒容,目光如电的直视着门外,沉声道:“清君侧,除奸佞!真亏的你们想得出来!”

马宣良见太宗动怒,心中也是一阵愁苦,他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应该禀报给太宗知道,毕竟这里面可是涉及到了一个皇子。

“圣上还请息怒,魏王……魏王……”

太宗冷哼一声,打断了马宣良的话,道:“怎的!你还想要给那个逆子求情吗?”

崔冼等人秘密商议的事情,如何能瞒得过太宗的耳目,要是身边没有些眼线,太宗如何能治理好这个国家,他手中的情报组织,虽然远远不及明朝时期的锦衣卫,东厂西厂什么的,但长安城中大大小小官吏的家中,哪个没有他的人。崔冼等人自以为做的机密,可还是传到了太宗的耳中。

马宣良被太宗的目光一瞪,顿时吓得一身冷汗,忙道:“臣……臣不敢,只是此事尚未查清,或许魏王也是被那些人牵连进来的!”

太宗怒道:“你不用替拿出畜生求情,朕知道,这种事,那个逆子做的出来,好啊!这是朕的好儿子,小小年纪居然都有了这般算计!”

太宗的语气虽然透着怒气,但更多的还是内心的悲苦,他怎么都没想到,自以为将几个儿子安排好了,让李泰等人纷纷之国,就能打掉他们的野心,避免诸子夺嫡,骨肉相残的惨剧,可是谁能想到,李泰居然还是不死心。

太宗将李泰送到太原,原本是想着让他远离帝都,能在太原修身养性,可谁承想,李泰居然变本加厉,还勾结起了异族人。

甚至在变法之前,太原那边就曾传来了消息,说李泰和薛延陀的夷男可汗过从甚密,太宗一直压着不去料理,就是希望李泰能幡然幸福,可是到头来还是他错了。

摆摆手,让马宣良下去,太宗无力的坐在了龙椅上,看着几分刚刚送来的密保,眼神中的色彩越来越暗淡,脸上的怒气也越来越盛。

“好儿子!当真是朕的好儿子!青雀!这一次,你让朕还怎么原谅你,你居然勾结异族,意图分裂李家的大唐江山!冤孽啊!真是冤孽啊!难道上一代人做下的孽事,当真要让这一代人来偿还吗?”

次日,晴空万里,虽然冬日的长安略显萧瑟,但好在今日阳光充足,人站在外面倒也不觉得如何冷。

杜府门前,早就有长安令和左翊卫大军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前来护卫,因为太宗即将驾临杜睿府上,杜睿虽然表面上很是淡然,但是心中暗地里也很是紧张,毕竟,皇上驾临府上是何等的荣耀,像杜睿身边的重臣,除了长孙无忌这个当朝国舅享有过这等殊荣之外,也就是杜睿了。可是,万一太宗在他的府上出了事情,那就不是他杜睿能够承受的住的了。好在李承乾那边早有安排,左翊卫大军和长安衙门的衙役的到来,也使他有了几分底气。

“杜大人,下官可是当真有些嫉妒你了!”

马周今天也到了,作为杜睿推行新政的助手,今日他也被太宗下旨到了杜睿府上伴驾,在朝中众多朝臣当中,他算得上是后起之秀,对于同样身为小字辈的杜睿,马周也是格外亲近了几分。

杜睿看着马周,对于这个贞观朝的名臣,他还是非常敬佩的,一个寒门士子,能在朝中身居中书令这样的高位,可见他的才学绝非凡品:“圣上隆恩,做臣子的万分愧疚啊!”

马周闻言,皱了皱眉头,但是却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他知道杜睿说的是博陵有人因新法而死的事情,作为推行新政的辅官,他同样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想了想,便悄悄地在杜睿的耳边说道:“杜大人,可得小心点儿了,那些人可不会让你如此轻松的就过关的。哎!这些家伙就是不知道圣上的雄才大略,江山社稷的大事,只知道家族的利益,却不知道为国家为朝廷想想,杜大人,你放心,下官虽然不才,却也知道新政对我大唐的意义所在,必定会站在你这边的。”

杜睿闻言,道:“皆是为了大唐的天下安定,马大人高义,在下谢过了。”

“看,圣驾到了。”马周突然指着远处说道。

杜睿也望了过去,果然见有一对对金瓜武士开道,有一面面幡旗等物,又有宫女提着香炉,捧着御扇,有六匹白色骏马拉的龙辇,在一队队英武的御林军护卫下,缓缓而来。周边御道旁边早就跪满着人。那杜睿和马周,以及杜睿家中众人见状,赶紧迎了上去,拜倒在地。

太宗下了龙辇,后面随行的车马上,安康公主,汝南公主,李承乾,李治也纷纷走了下来,太宗望着杜睿和马周,笑呵呵的说道:“两位爱卿起来吧!”

声音中正平和,丝毫不见昨日听到邸报之时的焦躁,跪在地上的杜睿和马周闻言,谢恩之后,连忙起身,又上前去和李承乾等人见了礼。

“你就是杜云莲吧!”太宗朝杜睿身后看了一眼,发现了正探头探脑的朝他这边看的杜云莲,笑呵呵的说道,“稚奴倒是好眼光!”

杜云莲虽然探头探脑的有些越礼,但脸上却不见一丁点的紧张,害怕,太宗看在眼里,反而觉得天真烂漫。

“臣代臣妹谢过圣上夸奖。”说着回头瞪了杜云莲一眼,平日在家里,杜云莲怎么胡闹他都不管,可是如今圣驾临门,要是这个无法无天的小丫头当真做出什么糊涂事来,那可就麻烦了。

杜云莲被杜睿一瞪,也知道刚才的行为有点儿不大对,吐了吐舌头,缩着脑袋,躲到一边去了。

杜睿和杜云莲的小动作怎能瞒得过太宗的眼睛,微微一笑,眼神却在朝着御道两侧的人看去,见有几个人行色匆匆的,显然是有人派来打听消息的,心中冷笑一声,道:“杜睿!莫要吓坏了朕的儿媳妇!”

李治跟在太宗身后,笑嘻嘻的看着杜云莲,还不是的挥挥小手,打起了招呼,让杜睿越看越是生气。

“杜睿!你家的后园在什么地方,快带朕前往游玩一番。”太宗仿佛是想起了自己前来的目的了,赶紧招呼杜睿道。

“哦,臣真是该死,圣上这边请,这边请。”杜睿赶紧说道,在前面给太宗引路。

“马爱卿,走,走,哈哈,随朕一同前往。”太宗哈哈大笑道。

“臣遵旨!”马周躬身一礼,紧跟在太宗身后,但是眉头却始终紧锁,显然那件事还压在他的心上。

“圣上,到了,这就是臣府上的后园。”

众人随着杜睿进了一个小院,院中种了十几棵松柏,中间还有一个亭子,亭子中间的石桌上早就摆放着酒菜。

“不错,杜睿。”太宗看了几眼笑道,“听安康他们说,你那大观园中的景致更是非凡,什么时候有时间,朕到想去看看!”

杜睿忙道:“圣上有兴,臣万分荣幸!”

太宗一笑,朝着凉亭走去,道:“安康,汝南,你们两个就不要跟着了,带稚奴四处走走,你们也不时常出宫,今日你们也随意吧!”

安康公主他们都知道太宗有事要与杜睿商量,闻言,告了一声退,便先离开了,一时间,就只剩下了太宗,李承乾,杜睿和马周四人。

“好了!都坐吧!这里不是宫内,哪有那么多讲究!”太宗说完,便当先坐下了,自己深受拿过酒壶,斟了一杯,一口饮下,笑道,“好!好!杜睿!果然只有在你的府上,才能有这般纯正的醉长安!”

杜睿接过酒壶,又给太宗斟了一杯,然后给李承乾和马周都满上了,道:“圣上若是喜欢,臣改日让人送几坛到宫里去!”

太宗闻言,一笑道:“好!这可是你说的,马爱卿你也不要客气,这朝中谁人不知,他杜睿可是这大唐天下的首富,说起来,杜睿,朕还要谢你,玄龄都和朕说了,要是没有你那三千万贯的税钱,今年发往九边的犒赏可就要给朝廷的财政拉下一个大口子!”

杜睿道:“这是臣的本分,圣上无需再讲!要说谢,也应该是臣谢圣上,臣知道今日圣上到臣府上,就是为了给臣撑腰的,圣上对臣的隆恩,臣便是万死也难报万一!”

太宗正要说什么,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喧哗声,让太宗的眉头再一次紧紧皱了起来。

“杜承明,出来,杜承明,出来。”

“清君侧,诛奸佞!”

“杜承明,你以为你躲起来就没事了吗?你逼死了人命,今日出来给我们讲清楚!”

“怎么回事?”原本因为李泰的是,太宗的心情就不好,忽听见府外一阵叫喊声,顿时怒火冲天,哪里还有心思和杜睿闲聊,一下子将盘碟砸在地上,所有人都是一惊。

“马周,你出去看看。”太宗怒喝道。

“臣这就去。”马周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与惶恐来,他知道这必定是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前来发难了。

“圣上,恐怕是因为博陵之事。”杜睿抬起头来,小心翼翼的说道,“微臣听出声音来了,是谏议大夫魏征。”

“圣上,是御史台的那些官员们,还有国子监的学生们?为首的是谏议大夫魏征。”片刻之后,就见马周跑了回来,小心翼翼的说道,“他们都是为博陵之事而来,说是请圣上惩处杜大人,还请圣上废除一切新法,还百姓安乐。”

“他们想干什么?想造反吗?”太宗脸色铁青,就准备望外走。

清君侧,诛奸佞,这些家伙果真是大胆。这些话在历史上都是那些诸侯王们为了造反,对付中央散布的话来,汉景帝的时候吴王刘濞就曾经用过,逼得汉景帝杀了重臣晁错。这如今居然用到了自己的头上,如何不让他愤怒。

“圣上!圣上!您不能出去。”杜睿见太宗发怒,连忙劝道,“圣上,这个时候。外面的人恐怕就是希望圣上前往,亲自安抚他们。”

“为何不能去,难道就任由他们在你府门前胡闹吗?”太宗越说越气。

杜睿深吸了一口气,忙道:“圣上,您应该知道,这些人虽然是冲着臣来的,实际上却是冲着圣上的新政来的。”

“哦!你且说说!”

太宗看着杜睿,虽然还是满脸的怒气,但是却给人一种气定神闲之感,仿佛丝毫没有将外面的群臣纳谏之事放在心上。

“圣上,今日圣驾到臣府上,臣知道圣上是为了给臣撑腰来的,那些人也都知道,可他们偏偏趁着这个机会过来,就是想要逼圣上答应他们,废除新法,臣个人荣辱不值一提,但新法却关系着大唐的千秋万代,一旦圣上出去,答应他们则新法废除,以后也永远都万难再起,不答应,他们就会使出各种手段来逼迫圣上,成就他们的清名,而让圣上的英明有污!这些人之所以在外面吵闹,就是为了让圣上出去,只要圣上出去,事情就再也难以挽回了。这些人肯定会逼着圣上除掉臣,废除新法。圣上若是不答应,这些人就会将所有的罪名一起推到圣上身上,连带着家兄的罪名就更大了。”

太宗看着杜睿,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感动,道:“杜睿!难道你要自己去撑起变法之事!”

杜睿闻言,心中也是一阵发苦,他不想去撑,可是却无可奈何,如今他也是骑虎难下,只有一条道走下去了,可是未来如何,他也没有把握,因为无数的历史证明,一般充当这种角色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诸如商鞅等等一大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们,诸如汉朝的晁错等等,都是深受皇上信任,要么皇帝在位的时候,就被当成了弃子,要么皇上一旦死后,都会被那些旧的势力们算总账。

“那按照你的意思,朕就不该出去了,那外面的那些官员,那些太学的学生怎么办?”太宗苦笑道:“这些人可都是国之铮臣,朕岂有不管的道理。”

“那圣上就要废掉刚刚推行的新政吗?”杜睿面色一变,以为太宗要妥协,赶紧说道,“若真是如此的话,圣上这一次妥协退让了,以后又有何威严来治理国家,这些大臣们更会肆无忌惮,在他们身后的世家大族们只会拍手叫好,不断的欺压着皇权,直到稍有不如意之处,就会像隋末一样,高举着大义的旗号,推翻炀帝的统治。难道圣上也想大唐江山仅仅两世就垮了吗?大好河山再次陷入战火之中吗?”

“放肆!”太宗面色一变,杜睿的话触动了他的痛处,双眼冷冷的望着杜睿,这种话岂是能说出口的。

“圣上恕罪。”杜睿也感觉自己的言语过分,赶紧低着头说道。

“算了,你也是关心则乱。”太宗摆了摆手,道,“朕实话告诉你,朕变法之心甚为坚定,但是朕也知道,朕的有生之年恐怕是不能当真的消除世家了,但是为了江山社稷,朕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消弱世家,将他们消弱到最低点。所以朕采纳了你的义务教育法,教育天下万民,改革科举制度,大肆提拔寒门子弟,还有你的那个一条鞭法,也是为了打压世家的影响力,和他们的实力。外面的那些人都是一群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哼哼,被那几个世家所激,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圣上这个时候是你更不能妥协的,一旦妥协,不但前功尽弃,更为重要的是对圣上的威望是个打击,日后就要为那些世家所逼迫了。”杜睿言辞恳切的说道,“若是圣上愿意的话,臣愿意接这个差使,将这些人劝回去。”

“哦,你有办法?”太宗惊讶的问道。

“臣自有办法!臣知道外面那些大臣,大多都是被世家鼓动起来的,他们本身并没有对抗皇权的想法,只是担心新法的施行会使天下大乱,臣只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总归会有办法的!”

太宗刚要说话,但是见杜睿的眼神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便笑道:“呵呵,那么好,既然如此朕便拭目以待。”

杜睿躬身道:“臣遵旨!”

杜睿说完,便向外走去,马周见了,也顾不得君前失仪,连忙追上,问道:“杜大人,可是有了盘算!”

杜睿笑道:“马大人!只要外面的那些人还认为自己是大唐的臣子,是忠于圣上的,那么任何时候,皇权都是他们心中过不去的一道障碍!”

马周闻言,咬了咬牙道:“怕就怕外面那些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本分,脑子里只想着自家里的那点利益可就麻烦了!到时候……”

杜睿一笑,道:“如果是那样的话,除掉一些乱臣贼子,想来天下人也不会有什么非议了!”

马忠闻言一愣,看着杜睿,不禁一阵惊惧,他已经猜到了杜睿的言外之意,对外面的那些世家子弟,也不禁有了一份同情。

第一百四十四章 幻灭

“圣上!圣上!长孙大人他们来了,就在外面。”马宣良这个时候突然闯了进来。

“知道了!杜睿!既然你已然有了盘算,这便去吧!你若是再不出去,恐怕这功劳就被辅机他们抢走了。”太宗眉头皱了皱,微笑道。

杜府门外,魏征等人正领着一批热血青年围着长孙无忌的马车,嚷嚷着不停,那长孙无忌脸上仍然努力保持着是一脸的谦和之色,连连点头,口中连连说是,仿佛是在同意着众人的话语一样,但是却没有任何的表示和支持之色。真是你有刀枪剑阵,我就是乌龟壳一块,我就是不动,让你们去说,你们总有说累倒的时候吧,难怪历史上曾有人说长孙无忌是个老狐狸。

“哗啦!”

这个时候,忽然听见背后杜府府门大开,众人见状纷纷冲了上去,正待挤进去,忽然就见几个带刀侍卫,护着杜睿走了出来。

魏征等人见状面色微微一变,正要群起而攻,杜睿却先开口了!

“诸位是来找杜睿的,还是来找圣上的!?”

魏征一愣,道:“杜睿!你奉旨推行新法,却逼死了人命,本官今日就是要来找圣上弹劾你这个乱国之徒,杜睿!本官问你,你还有何话讲!”

杜睿看着魏征,心中也是一阵叹息,这么一个千古名臣,居然凭着一时的义愤,就被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当成了枪使,还好无所觉,当真是可悲可叹,魏征的铮铮傲骨称得上是个诤臣,但绝非良臣,在他死后,太宗晚年越来越偏激的性子,少不得也和此人有关,可以说,在历史上,魏征对大唐的损害是远远要大于贡献的。

“魏大人,先不忙着问本官,本官此来,奉圣上之命前来问魏大人,和诸位大人的话。”杜睿朗声道。

魏征等人一惊,杜睿打着太宗的旗号,代表的可是皇帝,他们赶紧跪倒在地。

“臣魏征听旨。”

一瞬间,杜府门外顿时静了下来,就是长孙无忌也认真看着杜睿怎么发挥。他是太宗的心腹,自然知道太宗变法之心甚为坚定,而变法之徒,首重杜睿,若是杜睿当真被魏征他们给责难住了,那么变法之事也只能半途而废,见杜睿面色坦然,长孙无忌也来了兴趣。

“魏征!”杜睿打着太宗的旗号,说话也都是代替太宗说得,对待魏征,也是直呼其名,“孟子云: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句话你还记得吗?”

“臣记得。”魏征恭恭敬敬的说道。

“圣上再问你,既然你是饱读诗书之人,明明知道新法那乃是减轻贫苦百姓的负担,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又要反对新政呢?难道你平时读的书都读到狗身上去了吗?忘记了圣人的教诲了吗?”杜睿此时也是扛着虎皮当大旗,冷哼道。

“臣并没有反对新政,臣反对是杜睿草菅人命。”魏征脖子一扬,双目圆睁,大声说道。反对新政这都无所谓,但是若是说不想减轻百姓负担,忘记圣人教诲这句话来,这帽子可就大发了,就算心中是冲着新政过去的,但是表面上也不能说出来。

“杜睿草菅人命,你可有证据吗?”杜睿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既然你不想扯着主要矛盾,那就是你输了一半了。

“全长安城的人都可以作证,杜睿任人不明,才导致博陵逼死百姓的惨案发生,臣请诛杜睿。”魏征仰着脖子冷哼道。

“魏征,这些都是你自己亲眼所见的吗?”

这个时候一声怒喝声传了过来,却见杜府府门大开。太宗一脸的阴云,却是不理睬外面的山呼声,这些诤臣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指点帝王过失,能纠察百官言行,但是有的时候,却是容易被他人所利用,成为他人手中的棋子,所以这些人都是为帝王又恨有喜之人,但是文人多喜欢以此为荣,眼前的魏征就是这种人的代表,或许他进谏并非为了名声,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

“臣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有正义之士亲眼所见。”魏征一见太宗出来,也不畏惧,他就是这么个性子,别说是在皇宫外面,就是早朝上,太宗要想做什么荒唐事,他都敢朝着太宗的脸上吐口水。

“没有实地考察,如何知道事情的真相,有的时候,你所见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亲耳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太宗扫了众人一眼,道,“魏征,若是朕没有说错的话,你所说的都是昨夜有人告诉你的吧!昨夜时分是不是有人往你们府上扔东西啊!还有你们,若是朕没有猜错的话,你们都是从他人之口,或者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书信,或者是有人做可怜状,说是受了极大的冤屈,求告无门的时候,你们才动了恻隐之心的吧!”

“圣上!您是怎么知道的?”魏征闻言,面色一变,惊讶的问道,身后的众多官员和学子们闻言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那些人还让你们召集御史台的官员们,还有太学的学生们一起来杜睿府上来见朕吗?对朕实行群谏吧!”太宗又问道。

“圣上,您……”魏征一愣,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来。

“魏征!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但是为何连这种计策都看不出来呢?根本就是有人想借你们的手行逼宫之事,逼迫着朕改弦更张,答应他们的要求,然后再不断的压着朕,也让朕学着前隋炀帝那样,躲到江东去,这样一拉,他们就可以再立新皇帝,行谋逆之事。魏征,你们难道想当他们的同党吗?”

“圣上,臣等实无谋反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