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闲人-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马帝国对一个士兵的投资,都是十分高昂的,首先,需要召集士兵,因此它需要一些士兵招募处和一些负责征兵工作的帝国官吏,外加一些宣传当兵光荣之类宣传费用,此外每个士兵都要付一笔安家费。
第二,招募过来的人还不能称为士兵,因此要训练,当然,训练期间要请教练、士兵要吃喝拉撒。如果想忽略训练,那么可以征募职业的雇佣兵,自然了,军饷要高很多。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雇佣兵的性价比不如本土军,所以就先放着吧。
第三,士兵训练完毕后依然需要军饷维持生活,需要武器装备武装自己。刀枪剑戟,投枪弓箭之类,这些东西是消耗品,真正战争的时候会大量消耗掉,甚至是海量消耗掉。克雷西战役中,英国人射出的弓箭的箭羽甚至让“大地一片白茫茫”。
第四,士兵伤亡的抚恤金。
第五,士兵的退休金。
别看这些费用,说起来简单,当国家全面动员,军队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消耗就变成了足够拖垮任何一国财政的恐怖支出。兵贵胜,不贵久,绝非一句空话。
比如历史上的亨利二世还是诺曼底公爵兼安茹公爵的时候,亲自领兵去争夺英国王位,战还没怎么打,他的士兵直接把他的家当吃光了。可怜的亨利不得不向他的敌人要钱,这才能灰溜溜的渡海回家。
这就是国家面临的局面,按上面的方式建立和维持军队,是要很多钱的,实际上,是要很多很多很多钱的。如果凭借数据上的理解,可以推断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建立不了相对人口而言大规模的军队。
当然假如罗马帝国不实行职业兵制,而是像华夏历史上大多数的朝代一样施行义务兵制,那么第一项费用就可以节约下绝大部分。政府下了一道法令,每个家庭三丁抽一去打战,不去就是违法!好,第0639节约下来了。
装备的投资可以同样方法解决,国家一纸命令,所有士兵,一律自行购买装备。同理,短期作战,甚至可以要求士兵自备粮食。
至于训练,政府要求你自己训练好过来。这样以来,第二项成本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那么剩下的就是军饷、抚恤金和退休金了。
这个问题更容易,军饷不用高,甚至可以很低,只需要向士兵承诺“破城之后,任由掳掠”就可以。
至于抚恤和退休金么,可以用小块土地来支付,甚至可以根本不用支付,帝国官吏嘴一张“你们来当兵是义务”就解决了。
简单不,就可以不花什么钱就建立起军队了,和前面那个每项成本上都花了大钱的帝国相比,花同样的钱建立起来的军队可以是他们数倍,乃至数十倍之多。
问题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军队能打战吗?
这些强征来的士兵,一分安家费都没有还要为国家卖命,什么国家荣誉感,都是虚的,只有真真正正拿在手里的金币才是真的,很可能过来的士兵心不甘情不愿,士气低落,甚至会出现很多“新丰折臂翁”。
自备武器装备更是惨,有钱人还好说,没钱人怎么办?
没钱就是没钱,买不起装备!
训练更是问题,没训练过的士兵恐怕连排列阵型都做不到,就算政府下令自己训练,问题是这种命令有效吗?
综上所述,这支几乎不用钱建立起来的军队,要士气没士气,要装备没装备,要纪律没纪律,要训练没训练,就算数量上是对方的十倍,有意义吗?
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来,这种军队,数量上的优势毫无意义。也就是说,除非能抵消这些不利因素,否则,这样庞大的军队和废物无异。
能不花钱来抵消吗?
答案是能!
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崇尚武力,每个人都认为“勇士对国家的价值大于最出色的演说家”,“为国捐躯是甜蜜光荣的。”
漂亮姑娘们专门对胜利归来的英雄抛媚眼,平民百姓看到归来的军人立刻肃然起敬,贵族子弟甚至视上战场为延续家族荣耀的途径,趋之若鹜,那么士气就不成问题了。
假如国家强制推行军训,或者干脆民间尚武成风,人民崇尚体育锻炼,那么训练费用也可以大大减少。
就好像现在的大唐帝国一样,唐人崇尚武力,极具荣誉感。
曾经的罗马帝国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罗马人在崛起之初,可以说是四面受敌,极大的危机感,让他们只能依靠全民动员,以及他们廉价而高效的军队。
公元前295年,第三次萨莫奈战争中,罗马站在灭亡的边缘上,强大的敌人即将兵临城下。萨莫奈名将艾格纳提乌斯统帅的大军联合了中北部意大利的部落对抗罗马,在伏击战中将罗马执政官西庇阿·巴尔巴图斯所帅大军全部歼灭。面对危局,罗马人立刻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凑齐数万大军,将萨莫奈人的有利形势化为乌有。
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坎尼打败了罗马大军,全歼罗马主力八个军团,加上之前的屡战屡胜,罗马人已经损失了至少十二个军团。然而这场胜利辉煌是无用的,因为在罗马人的战争潜力,与其说消耗殆尽不如说刚刚开始发力。
罗马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整合出部队,阻止盟友倒戈,并疯狂扩充部队。仅仅五年之后,罗马人的兵力已经有二十五个军团了。
归根结底,罗马人拥有优秀的动员能力和庞大的战争潜力,或者说,罗马人的士兵很便宜,其财政收入足够买了一批军队再买一批军队,无限的丢进战争,直至最后取得胜利。
然而,罗马有效的战争体制带来了胜利,可是胜利却侵蚀了体制自身,庞大的战争收益最终毁灭了罗马所有对邻国的战争优势。战争所必然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广大平民已经无力购买装备,最终变成国家统一购买。
人人耽于享乐,不再崇尚锻炼和运动,那么新兵入伍就必须训练。财富让上层贵族们变得贪婪淫靡,于是内部矛盾逐渐激化,平民不再乐意当兵,最后终于变成招募蛮族来当兵。可以想象,安家费和招募费无法节省。
建立军队的价格越来越贵,每一次军队战败就让帝国国库损失惨重,最终,在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之后,帝国开始停止扩张。
罗马人看到,现在拥有廉价士兵的不是罗马,而是它周边的蛮族了,帝国从扩张转入自卫,战争从进攻转入了防御,罗马人不再寻求战争,而是在避免战争。
当奥古斯塔扯烂自己的长袍,以头撞墙,嘶声哭喊时,他的罗马帝国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罗马帝国了。
第三次萨莫奈战争时,面对危局,仅仅依靠罗马城自身的人力资源,罗马人全民皆兵,动员了10个军团约4万人。条顿堡森林战役后奥古斯塔下令征兵,三十五岁以下男子十抽一,三十五岁以上十五抽一,抗拒不从者籍没财产。即使如此,仍然没有多少人肯当兵。当年那个全民皆兵的罗马变成了“十抽一,十五抽一”也做不到的罗马。
曾经的罗马帝国称霸欧、亚、非三大洲,把浩瀚的地中海变成了自家的“内湖”。罗马城,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由一色的大理石砌成,这座“永恒之城”足以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想不到,万世基业居然急剧衰亡,直到公元395年,帝国高层闹内讧,随即分裂成东西两块,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其实就是两个国家,熬到476年,西罗马帝国最终被日耳曼人干掉了。
一个称霸世界的庞大帝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为什么烂得如此迅速呢?
有人归罪于罗马帝国的豪华浴室。乍听,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细想,“豪华浴室”所代表的当是古罗马公众精神生活的集体颓废和社会文化的大面积堕落。中国有句古话:“哀大莫过于心死。”罗马的心,死在了集体参与的声色犬马中。
罗马的普通住宅区,破烂不堪,没有安置任何卫生设施。原来,他们把这些玩意儿搬到了大街上,说白了,就是公共设施。最有趣的是富丽堂皇的厕所,这些“五谷轮回之所”全部是精美的大理石雕刻,四壁装饰了神话故事和战斗英雄的雕像。不知,在这种场所方便,是什么感觉。
厕所都如此奢华,公共浴室就更令人瞠目结舌了。罗马有座“卡拉卡拉大浴场”,占地十二万平方米,可供两千三百人同时洗浴。里边除了提供热水浴、冷水浴和温水浴,还专辟健身房、休息室、花园和图书馆,这些设施足以和后世豪华浴场相媲美。
公共场所,自然要当心世俗风化。本来,有这方面较为秧歌的规定:浴场,禁止赤身裸体,男女混杂。
可惜,到了罗马帝国末期,这些教条一并变成了擦屁股纸。豪华浴室,几乎彻底沦为诲淫诲盗的场所。每当妓女入浴,四下里便胁肩谄笑,涌起一片污言秽语。
即使良家妇女出现,陌生男人也肆无忌惮地让女奴擦洗、按摩,根本就不在乎陌生女人就在旁边。
宴会和沐浴一样,这些日常活动都和淫乱结合起来了。在古罗马,普通人一天进食两次,而王公贵族却要进食四次,其中以晚餐为最正式。
暴君尼禄的宴会,就是这类宴会的典型,这种宴会是美酒佳肴和性的饱食。主人在宴会中出示其妻妾的艳姿,使宾客目眩神摇,同时还有神女在旁斟酒伺候。连一向严谨的罗马的政治家、雄辩家和哲学家西塞罗在晚餐时也有神女伺候,一面爱抚着她们冶艳的肉体,一面进食。
此外,古罗马的公众淫乱事件,纷纷登场。臭名昭著的“花节”就是一例。根据泰西塔斯在《年代记》中所述,这个也被称为“维纳斯节”的花节,始于伽尔巴皇帝时,是祭祀神女弗罗拉的庆典。弗罗拉是台比留帝的宠妾,这个皇帝的肩膀和手臂上常留有她的抓痕和啮痕,由此可见这个女人的泼辣和他们关系的亲密。这个女人死后,把庞大的遗产全部献给了罗马市民,因此人们为她建立神庙,尊为女神。
说得好听,其实就是变相的“妓女节”。每年4月26日至5月23日,近一个月的“花节”,等于妓女合法的狂欢。
据说,每逢这个时段,二十万妓女便潮水般地涌上罗马街头,她们花枝招展、裸露色情,以火辣、淫荡的表情向公众献媚,尤其是那些笑嘻嘻的男性。
还有庆典仪式呢,数百名妓女用拖绳捆成一把巨大的花束,花束围绕着一只庞大的阳具。她们把阳物插进神庙供奉的弗罗拉神体内,她身上也有个女阴的仿制品。众目睽睽之下,阴阳终于完成了媾和,随即,在圆形剧场上演少女绸裙展示。依旧是玉体横陈,性感裸露。外面的妓女,为了招揽生意和主顾,不惜为垂涎三尺的陌生男人们,提供免费的“维纳斯之服务”。
整个罗马社会弥漫着醉生梦死的空气,谁还思考人生,推动进步?
及时行乐吧。
很快,罗马帝国就被掏空了,甚至丧失了远祸全身最起码的能力。从里到外,自上而下的道德沦丧、行为堕落,迅速表现在罗马的综合国力上。公元410年8月,西哥特人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号称“永恒之城”的罗马,这座历史名城随即陷入一片火海,变成了一片废墟。
有的历史学家评述,罗马的灭亡主要是由于它的淫乱,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罗马人粗野、放纵,他们既放纵性欲,也放纵其他方面的一切欲望,“酒、色、财、气”并举,有时简直放荡到了洪水泛滥的程度。
拜占庭帝国可以说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前期拜占庭帝国也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强大武力,纵横欧亚非,所向无敌,在历史上又重演了一边罗马帝国崛起的过程。
但是其后呢?
拜占庭帝国的贵族一样堕落了,奢靡的生活让他们早就忘记了祖先创业的艰辛,他们只知道享受,却不知道身为一个贵族应尽的责任。
如果现在的拜占庭拥有当初罗马帝国那样煊赫的武力,阿戈斯蒂诺哪里用的着像现在一样,憋屈的忍受着心中巨大的愤怒。
曾经的辉煌早已远去,那个威震天下的庞大帝国也早就成了历史的尘埃,尽管阿戈斯蒂诺心里有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但是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和初生的强盛大唐比起来,拜占庭帝国现在也只能在夹缝当中,战战兢兢的生存下去。
“将军!据我所知,大唐帝国的领土已经庞大至极,埃及不过是一片荒芜的土地,除了尼罗河沿岸,这里到处的沙漠隔壁,我不明白,这么一片贫瘠的土壤,为何您如此执着,要将其纳入大唐帝国的版图,甚至不惜和盟友结怨,这是毫无道理的!”
薛仁贵见阿戈斯蒂诺的语气渐软,心中更加鄙视,一个无法维护自己国家尊严的军人,是得不到他尊重的。
“阿戈斯蒂诺将军!首先我要更正一点,占领埃及,不是我个人的意愿,而是大唐帝国皇帝陛下的旨意,我无权去质疑,身为一个军人,我能做的就是服从,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去执行,拜占庭可以去质疑我国的决定,但是无权干涉,毕竟眼下这里并非拜占庭的领土!”
阿戈斯蒂诺争辩道:“可是你们的目标是整个非洲大陆,那么为什么不愿意拿出埃及来帮助你们的盟友,这是我们共同的利益!”
薛仁贵闻言,起身扬声道:“大唐帝国的每一寸领土都是大唐帝国的核心利益,不是用来出卖的,身为军人,我和我的袍泽,将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捍卫它,阿戈斯蒂诺将军,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同讨论的,好了!我知道君士坦丁堡现在正面临着大食人的威胁,如果您不希望叶齐德将他在埃及的军队也抽调回去,加入到对拜占庭的战争中去的话,就请不要再说了,我们现在要去追击那些逃走的大食人,这就是我们现在唯一能为你们做的事情!”
薛仁贵言辞激烈的反驳,让阿戈斯蒂诺无言以对,他只能求助一样的看向了皮纳尔,但是让他失望的是,皮纳尔却不愿意去看他一眼。
皮纳尔此刻的心情也带着无尽的悲凉,曾经的强大,早已不在了,无论是东罗马帝国,还是拜占庭帝国,都无可避免的没落了。
现在这个世界上唐人的了,是属于那个充满了荣誉与自律的民族,罗马人早就在他们放纵奢靡的生活中落在了唐人的身后,无力追赶。
阿戈斯蒂诺走了,带着失落离开了,他知道拜占庭帝国不会再拥有他们的埃及行省了,皮纳尔也和他一起离开了,自从得知查士丁尼二世被杀,利奥三世上台之后,他就想回去了,不是去向他的新主人摇尾乞怜,博得宠信,身为一个军人,他还是有荣誉感的,在他的祖国面临危机的时候,他必须回去。
事实上,薛仁贵都不知道,杜睿为何会对占据埃及这件事上如此热衷,甚至在他看来,消耗极大的人力,武力,交恶拜占庭帝国,就为了这么一片不毛之地,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薛仁贵是一个严格自律的军人,对于朝廷下达的命令,他从来都不会去质疑,就好像此前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不间断的向着北方那苦寒之地进军一样。
“传令下去,大军整备,向西进军,追击穆巴克!”
第六百三十章
西奈半岛,西奈沙漠之中。
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急速奔驰之中,队形显得有些凌乱,长长的队伍,一段一段的。队伍经过之后,卷起阵阵黄沙,遮天蔽日的,仿佛天都一下子暗了下来。
不时的有人掉队,不时有人被卷进流沙之中,不时有战马倒毙,可是却都没人理会,有些人回头看了一眼,那些陷入流沙之中,正在大声呼救的同伴,只是稍微驻足,便招来了队官的一阵皮鞭。
“混蛋!还看什么看,快快赶路!”
陷入流沙的士兵连声呼救,却换不回任何回应,不禁绝望了,只能眼看着黄沙吞噬自己的躯体,吞噬自己的生命。
走在队伍中间,被众将簇拥着的便是阿拉伯帝国在埃及行省的总督穆巴克,一个月之前,率领着数十万大军杀入西奈半岛,可是连唐军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要狼狈的逃回去,这让穆巴克有些气闷,这些天来,他暴戾的脾气变得越来越严重,时不时的便要鞭责士卒。
跟在穆巴克身旁的哈马斯此刻也是战战兢兢的,这些天来,穆巴克时常要寻他的晦气,不是鞭打,就是辱骂。
“哈马斯!”
穆巴克一说话,哈马斯的身子就忍不住一阵颤抖,这些天他最怕的就是哈马斯叫到他的名字,每次被穆巴克想起来,都没有好事。
“总督大人!”哈马斯知道躲不过去,低着头纵马到了穆巴克近前。
“啪!”
皮鞭狠狠的挥了下来,狠狠的抽打在了哈马斯的脸上,顿时留下了一道血痕,火辣辣的疼,哈马斯还不敢发出声音,只能咬牙忍耐着。
穆巴克的眼睛血红,怒视着哈马斯,道:“都是你这个该死的混蛋,如果你不出那个馊主意,我怎么会变成这样,都是你,混蛋!”
当初哈马斯建议穆巴克盗掘埃及法老的陵墓,将木乃伊扔进大海,打算用法老的诅咒,将唐军吓回去,谁知道计策不成,反倒激起了埃及土人的反抗。
原本穆巴克麾军东进,麾下足足有二三十万埃及仆从军,可现在呢?
大概是看出了阿拉伯人在埃及的统治,已经到了日薄西山时候了,当穆巴克得知亚历山大港被唐军偷袭,匆忙回军的时候,那些埃及仆从军大半都逃散了,现在加上原本的阿拉伯军队,穆巴克的手上也紧紧剩下了二十多万人,这让他怎能不恨。
更严重的是,留守开罗的哈马德里,以及苏伊士港的守将哈萨尔,都是哈马斯的兄弟,可以说这一次哈马斯的祸闯大了。
穆巴克咒骂道:“哈马斯!你最好祈祷你的弟弟哈马德里能够守住我的开罗,不然的话,我是不会放过你的,当心我活剥了你的皮!”
穆巴克为人暴虐,在埃及制定的刑法十分严苛,属下人稍微犯一点儿小错,就要抽筋剥皮,他这番话说出来哈马斯被吓得几乎都要晕倒了,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最小的弟弟哈萨尔丢了苏伊士港,让唐军长驱直入,哈马德里又大意的丢了亚历山大港,万一开罗也失陷了的话,就算是穆巴克不迁怒他,估计叶齐德也能让他的家族,永世不得超生了。
穆巴克骂了一阵,便将阿里喊了过来,现在阿里在他面前可是个大红人,虽然东进驱逐唐军是阿里提出来的,结果埃及西部空虚,导致亚历山大港失陷,可是那并不是阿里的责任,而且撤军回援也是阿里提出来的,接下来指挥作战,穆巴克还有许多要倚重阿里的地方。
“阿里!我们还有多久才能回到开罗!”
阿里在心中盘算了一下,道:“总督大人,按照现在的速度,再有十日便能到达开罗城下了!”
“十天!”穆巴克一皱眉,道,“真是该死!我们现在应该想个办法,摆脱后面的唐人,再让他们这么追下去的话,就算是回到开罗,我们也根本没办法作战了!”
阿里也是紧皱着眉头,道:“总督大人!我们现在要担心的不是身后的追兵,而是前面会不会有唐军阻击,那些已经袭占了亚历山大港的唐军很有可能会在半路阻拦我们,如果在被后面的唐军合围的话,我们的情势可就糟糕了!”
穆巴克点点头,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阿里无奈的摇摇头,道:“总督大人!我们现在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只能西渡奥伦特河,经过卡迭石,才能进入到埃及西部地区,只要能渡过奥伦特河,我就有办法可以躲过唐军的阻截,平安返回开罗!”
奥伦特河!
穆巴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不由得一颤,对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因为在古埃及的历史上,哪里曾经爆发过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一一卡迭石之战!
而主持卡迭石之战的埃及法老,就是被他刨了坟茔的拉美西斯二世。
在古埃及的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法老,有记载的,没有记载的,多不胜数,但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只有两个,而这两个法老,都曾和卡迭石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一个是图特摩斯三世,埃及第18王朝法老,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以尚武著称的法老。
在从中王国向新王国过渡的第二中间期中,埃及遭受到喜克索斯人的入侵,陷于四分五裂,第十八王朝的创建者雅赫摩斯领导了驱逐喜克索斯人的战争,在共同奋战的过程中,埃及重归一统,并在尚武精神的激励下,将这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从雅赫摩斯开始,历经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埃及的兵锋南达尼罗河第三瀑布,北指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埃及王国成为一块越吹越大的蛋糕。
到了图特摩斯三世的父亲图特摩斯二世在位时期,这个短命的法老没有留下多少业绩,却留下了一个能干的妻子哈特谢普苏特,哈特谢普苏特不但把持朝政22年,而且还曾正式戴上王冠,是世界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帝王。图特摩斯三世是父亲同次妃伊西斯的结晶,从小生活在哈特谢普苏特的阴影中,在对嫡母恐惧、敌视而又带有几分崇拜的复杂心境中逐渐长大成人。
哈特谢普苏特尽管在内政方面颇有手段,但对外则几无建树。公元前1482年,女法老突然死亡,到她的父亲阿蒙神那里报告去了,年已32岁的图特摩斯终于得以亲政。图特摩斯上台后立即展开对这位嫡母政敌的报复,企图将她留下的痕迹从埃及大地上抹去,到处破坏她的纪念性建筑物。虽然从长期的郁郁不得志中解脱出来,享受到了掌握权柄的快感,但他初期面临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国内新旧交替之际政局不稳,而叙利亚南部的卡迭什王国正企图组织反埃及同盟。图特摩斯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立马发动了他执政后的第一仗,进军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他在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冒险越过一条峡谷,突然出现在敌方大本营美吉多城下,迫使卡迭什王国投降,这个纸糊起来的反埃及同盟也就烟消云散了。
初战的完美胜利,大大刺激了图特摩斯三世的野心,何况他血脉中还流淌着祖宗留下的不安分的因素。他执政期间对外扩张的重点是西亚叙利亚的诸城邦。
在首战告捷之后,图特摩斯又花了近20年的时间反复多次征讨,才最终确立了对叙利亚的统治,而他对叙利亚的征服严重刺痛了西亚大国米坦尼,强强相碰终不能免。
米坦尼王国的悲哀在于,它的对手是如日中天的埃及第十八王朝,杰出军事家图特摩斯三世。数次大战埃及都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其中公元前1472年图特摩斯还一度渡过幼发拉底河追击对手。
最后米坦尼屈服,并成为埃及的盟友,这使整个西亚地区大为震动,亚述和巴比伦都同埃及修好,巴比伦还将一位公主送给图特摩斯为妃。两个历史最久远的文明中心第一次以联姻的形式相结合。
随着图特摩斯的威名暂行暂远,越来越多的地头蛇向他称臣纳贡。他的舰队同样所向无敌,东地中海成了他的势力范围,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都在他的海上帝国之中。
此后图特摩斯三世进行连续不断的战争,其结果是恢复了哈特谢普苏特时代丧失的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统治。他在麦吉杜、卡迭石、卡尔赫美什等地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并且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经过长期的征服,埃及南部的边界被图特摩斯三世扩展至尼罗河第四瀑布。他还使利比亚、亚述、巴比伦、赫梯及克里特岛的统治者们都向他纳贡。
为了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西亚驻扎精悍的军队,并派驻总督进行治理,同时也利用当地土著王公进行统治。每征服一国,他便将其王公的子弟带到埃及,一方面作为人质,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接受埃及的教育,培养对埃及的感情。这一招为世界各地的征服者所惯用,而图特摩斯三世显然为原创。
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间,共发动了15次战役。为了在叙利亚海岸登陆并在那里建立一个作战基地,以征服卡迭石和它的内地,图特摩斯三世建造了一支海上舰队。在第6次战役中,他的部队在西米拉登陆,该地位于叙利亚海岸上的黎波里的北面。
接着,他指挥部队向卡迭石城进攻。卡迭石城位于奥龙特斯河左岸,距离霍姆斯不远。由于这是一个强力的要塞,所以图特摩斯三世用了好长时间才将其攻克。在第7次战役中,他在他的后方平定了一连串叛乱。在第8次战役中,约前1445年,他攻入了雅利安人建立的米坦尼国,夺占了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图特摩斯三世是很多人钟爱的法老,他具备了一个伟大统治者的所有应拥有的所有品质,在他的伟大业绩中,他从未在战争中失手;在行政管理上,他也超越了前人;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骑师、射手、运动员和有眼光的赞助人,图特摩斯三世的统治因其自身的品位和善行,应该说是政绩显著的,除了他不顾一切地对海特西朴苏加以反对之外,图特摩斯三世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自我放纵的人。在对他的记载中,从中能感受到,他是一位诚挚、公正的皇帝。
由于图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一些历史学家称他为古埃及的拿破仑,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埃及。
图特摩斯三世堪称伟大,但是还有一个比他更加伟大的法老,就是尸首被穆巴克下令扔进大海的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曾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以恢复埃及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为最终目的。
拉美西斯而是拥有着一段堪称传奇的人生,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同时是一位最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
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位67年,直至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他依然享有极高的盛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拉美西斯最值得称颂的壮举就是针对赫梯族的卡迭石战役。当这位年轻法老的自负几乎使自己溃败时,命运女神却眷顾了他。但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至少在他的臣民看来是这样。
拉美西斯率领的埃及人与赫梯族人之间的冲突起因,是对叙利亚的绝对控制权。当时强大的古埃及几乎是非洲南部和中东地区的霸主,但随着周边那些原本薄弱的国家正在慢慢发展,也逐渐具有了跟古埃及一决高下的能力,赫梯国就是其中之一。
赫梯国在公元前17世纪建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开始不断地向外扩张。公元前1610年,他们攻占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几年之后,又攻陷了巴比伦帝国的首都巴比伦城,洗劫了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地城市。占领了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