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蕃使臣禄东赞叩见天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禄东赞,对李承乾和杜睿来说也称得上是老熟人了,当初李承乾奉命攻拔吐谷浑之时,吐蕃派人来见李承乾,要求归还吐谷浑的国土,来的就是这个禄东赞。

说起这个禄东赞,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个能人,据史料记载,“虽不识文记,而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

松赞干布即位之初,他曾受命为大论,辅佐赞普治理朝政,统一诸羌部落,开拓疆域,创法立制,巩固王权,参与吐蕃军政大计,对内进行除叛臣,分桂庸,查户口,划田界,立丁册,征赋税等重大的政治、经济变革。

对外平息诸部反抗等等,特别是他主张与唐朝以及邻国尼婆罗和亲,并几次亲自出使长安通好。

唐贞观十三年,为松赞干布迎请了尼婆罗尺尊公主人藏;翌年又从松赞干布之命,到唐朝求亲。

在原本的历史上,禄东赞携带众多的黄金、珠宝等,率领求婚使团,前往唐都长安请婚。不料,天竺、大食、仲格萨尔以及霍尔王等同时也派了使者求婚,他们均希望能迎回贤惠的文成公主做自己国王的妃子。

为之,太宗也非常为难。据说为了公平合理,他决定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这便是历史上的“六试婚使”。

第一试:绫缎穿九曲明珠,即将一根柔软的绫缎穿过明珠的九曲孔眼。比赛开始,由于吐蕃以外的使臣们有势力,所以他们抢先取去,绞尽脑汁,怎奈几挽也没有穿过去。而聪慧的禄东赞坐在一棵大树下想主意,偶苫发现一只大蚂蚁,于是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根丝线,将丝线的一头系在蚂蚁的腰上,另踊头则缝在绫缎上。在九曲孔眼的端头抹上蜂蜜,把蚂蚁放在另一边,蚂蚁闻到蜂蜜的香味,再借助禄东赞吹气的力量,便带着丝线,顺着弯曲的小孔,缓缓地从另一边爬了出来,绫缎也就随着丝线从九曲明珠中穿过。

第二试:辨认一百匹骒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比赛开始,但见各位婚使轮流辨认,有的按毛色区分,有的照老幼搭配,有提则以高矮相比,然而都弄错了。最后轮到禄东赞了,得到马夫的指教,他把所有的母马和马驹分开关着,一天之中,只给马驹投料,不给水喝。次日,当众马驹被放回马群之中,它们口喝难忍,很快均找到了各自的母亲吃奶,由此便轻而易举地辨认出它们的母子关系。

紧接着,太宗又出题让指认百只雏鸡与百只母鸡的母子关系。这件事又把其他婚使难住了,谁也指认不清。禄东赞便把鸡珊赶到广场上,撒了很多食料,母鸡一见吃食,就“咯、咯、咯”地呼唤小鸡来吃,只见大多数小鸡跑到自己妈妈的颈下啄食去了。但是仍有一些顽皮的小鸡不听呼唤,各自东奔西跑地去抢食,于是禄东赞学起鹞鹰“瞿就儿——瞿就儿——”的叫声,鸡娃听见,信以为真,急忙钻到了各自母亲的翅膀下藏起来,母鸡与雏鸡的关系再被确认开来。

第三试:规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内喝完一百坛酒,吃完一百只羊,还要把羊皮揉好。比赛开始,别的使者和随从匆匆忙忙地把羊宰了,弃得满地又是毛,又是血,接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肉还没有吃完,人已酩酊大醉,哪里还顾得上揉皮子。禄东赞则让跟从的一百名骑士排成队杀了羊,并顺序地一面小口小口地咂酒,小块小块地吃肉,一面揉皮子,边吃边喝边干边消化,不到一天的功夫,吐蕃的使臣们就把酒喝完了,肉吃净了,皮子也搓揉好了。

第四试:太宗交给使臣们松木一百段,让人分辨其根和梢。禄东赞遂令人将木头全部运到河边,投入水中。木头根部略重沉入水中,而树梢那边较轻却浮在水面,木头根梢显而易见。

第五试:夜晚出入皇宫不迷路。一天晚上,宫中突然擂响大鼓,太宗传召各路使者赴宫中商量事情。禄东赞想到初来乍到长安,路途不熟,为不致迷路,就在关键路段做了“田”字记号。到了皇宫以后,太宗又叫他们立即回去,看谁不走错路回到自己的住处。结果,禄东赞凭着自己事先做好的记号,再次地取得了胜利。

第六试:辨认公主。太宗及诸部大臣来到殿前亲自主试。但见衣著华丽、相貌仿佛的300名宫女,分左右两队依次从宫中排开,宛如300天仙从空中飘来,轻盈、潇洒、俊美,看的人眼花缭乱。其他使者都没有主意,不知哪位才是文成公主,惟独禄东赞因为事先得到了曾经服侍过公主的汉族老大娘的指教,知道了她的容貌身体特征:体态娟丽窈窕,肤色白皙,双眸炯炯有神,性格坚毅而温柔,右颊有骰子点纹,左颊有一莲花纹,额间有黄丹圆圈,牙齿洁白细密,口生青莲馨味,颈部有一个痣。禄东赞反复辨认,最后终于在左边排行中的第6位认出了公主。

婚试完毕,太宗非常高兴,将美丽多才的文成公主许婚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迎亲使命,成为传颂千年藏汉联姻的佳话。为此,太宗还很器重禄东赞的才识,封他为“右卫大将军”,并欲以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妻之,挽留他久居长安,不时垂问。然禄东赞称:“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好意,坚持要求回归了故土。

当然这些史料的真实性如何,根本难以考证,而且也无需考证了,因为杜睿的出现,文成公主早已嫁为他人妇,长子都已经十岁了,跟那位松赞老布全然没有了半分关系。

禄东赞虽然急智过人,然此时见李承乾面色阴沉,等了半晌都不见李承乾说那句“平身”,心下也是惴惴,知道此番求亲,怕是也没什么好结果了。

其实在来之前,无论是禄东赞,还是那位梦想着做老新郎的松赞干布都对求亲成功,不抱太大的期望,只是如今两国关系,让松赞干布不得不忧心。

虽说没有刀兵相向,然吐蕃几次要求重开边市,进行贸易的要求都被大唐一方拒绝了,大唐安西都护府又时常厉兵秣马,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让松赞干布这个雄才大略的吐蕃英主都担心不已。

再加上如今松赞干布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世子芒松芒赞又非英主,松赞干布这才生出了向大唐求亲,利用和亲来欢呼两国的关系,为将来的继承人寻求一顶保护伞。

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打起了晋阳公主的主意,大概也是因为近些年来两国交往不多,他们只知道晋阳公主才气,美貌俱佳,松赞干布这个老不休本就是个贪花好色之徒,便生出了迎娶晋阳公主,修补两国关系的主意。

可他们哪里知道,晋阳公主可是太宗和李承乾这两代大唐帝王的心头肉,对其宠爱几乎到了不讲道理的地步,也是因为晋阳公主自身的意愿,如今连比她年幼的新城公主都出嫁了,她还待字闺中。

李承乾阴沉着脸,看着禄东赞,好半天才道:“禄东赞!你主好大的胆子!”

禄东赞闻言,心下一沉,可他毕竟身居高位,处变不惊的本事倒还了得,忙道:“外臣不懂上皇因何而怒!”

李承乾怒道:“好!好一个不知,你主老而昏聩,如何敢打朕亲妹的心思,真真岂有此理!”

禄东赞闻言,知道求亲一事,恐怕是很难实现了,可嘴上却不含糊,道:“上皇容禀,我家赞普确实仰慕晋阳公主才名,才备齐金珠宝贝前来求亲,如何能说是冒犯!还望上皇能谅解我小邦对天朝一番敬仰恭顺之情,允诺了这门婚事!”

“放肆!”李承乾闻言怒不可遏,大声道,“朕妹乃天之骄女,先帝视为掌上明珠,岂能嫁给你家松赞干布那老匹夫,此事无需再言!还不速速退下!”

李承乾当真是怒极了,一向很有涵养的他,居然都爆了粗口,褚遂良闻言,心下一阵担忧,杜睿倒是眼睛一亮,或许机会来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和亲?和个球!

有道是君辱臣死,李承乾激怒之下,居然将松赞干布直斥为老匹夫,这让一向对松赞干布忠心耿耿的禄东赞如何忍受得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松赞干布谢世后,禄东赞受命托孤,辅佐世子,松赞干布长孙芒松芒赞,因为芒松芒赞年幼,政权故由禄东赞继续摄理,掌管吐蕃军政事务。

他忠实地执行了松赞干布在位之时的各项既定国策,忠心耿耿的辅佐着幼主,先是召集会议共商国事,以示自己并无篡位自立之心,之后又写定吐蕃法律条规,使吐蕃社会制度趋于平静,在吐蕃全境安定之后,禄东赞又亲帅兵12万人出击白兰氏,此后更是命其子钦陵率兵攻打吐谷浑,利用投奔的吐谷浑大臣素和贵,亲自率兵灭掉吐谷浑,河源王慕容诺曷钵及弘化公主引吐部残兵投凉州。

此后吐蕃在禄东赞的执掌下越发强盛,再与大唐交兵,居然大获全胜,其后“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蔫等州相接;南邻天竺;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直到公元676年,禄东赞因患颈部痈疽之症于“日布”地方不幸与世长辞。后人们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曾以多种方法纪念他,其中以美术作品的形式再现了他的形象,最著名的当属唐代名画家阎立本所作的《步辇图》。图中那浓重的眉毛、高高的鼻梁、连鬓的胡须、民族特点异常浓厚的禄东赞,身着动物饰样的长袍、足蹬皂靴、头扎免冠带巾,在唐朝礼宾官员和译员的陪同下,为松赞干布请婚,进谒坐在步辇上的太宗皇帝。但见禄东赞全身略向前倾,两脚并拢,双手拱合致礼、神态谦恭。而微微蹙起的眉头与明亮的双眸,揭示了他胸有韬略、善于审时度势和为增进民族情谊的精神实质。

禄东赞逝世后,其五个儿子中的次子钦陵继承了父志,于公元685年出任吐蕃大相,掌握着兵马大权,兄弟子侄分据四面八方,形成丁一个强大的禄氏家族统治网。禄东赞及其子掌管吐蕃国政达半个世纪之久。

这等强权之臣,居然没有谋反,可见禄东赞对松赞干布的忠心到了何种地步,如今李承乾居然直斥其为老匹夫,禄东赞如何肯答应。

当即怒道:“上皇!大唐虽然强盛,然我吐蕃也不是可以被人任意欺凌的,吐蕃弱于大唐,可吐蕃一国上下也有数十万,甘心情愿为赞普赴死的勇士,如今我家赞普因为仰慕晋阳公主,特派外臣请婚,上皇既然不愿应允,也不当恶语相向!如此岂非有碍与天朝上国的威名!”

“放肆!”旁人还没等说话,许敬宗就跳了出来,指着禄东赞,大声斥责道,“蛮夷小辈焉敢在我大唐皇帝陛下面前如此无礼!那松赞干布不过一匹夫,如今垂垂老矣,行将就木,而我大唐晋阳公主却未及双十年华,如何能许嫁你家赞普,而今你居然如此言语,难道便不怕大唐的数百万威武之师吗?”

杜睿在一旁听着,心中顿时一阵无奈,这个许敬宗察言观色的本事,还真是无人能比,方才还说大唐将士只能用来保境安民,不宜轻动,如今为了迎合李承乾居然又大放厥词,还真是个墙头草,迎风倒。

禄东赞却是全然不惧,道:“天朝上国自然有百万雄师,我吐蕃也并非没有敢死之士!如今你大唐辱及我家赞普,这过错原本就在大唐,而不在吐蕃,如果大唐要恃强凌弱的话,我吐蕃却也不惧!”

许敬宗见吓唬没吓唬住,顿时也没了言语,只能看向了李承乾,李承乾方才也是怒极之下,随口那么一说,如今也知道言语有误,可身为帝王,如何能在一个小邦使臣的面亲示弱改口,赶紧转头看向了杜睿。

杜睿无奈的一笑,道:“这位禄东赞大人!不知你今日是来求亲的,还是来宣战的!?”

杜睿的一句话,顿时让禄东赞偃旗息鼓,也不吹胡子瞪眼睛的和许敬宗顶牛了,他自然是认得杜睿的,当初他受命出使唐营,可没少在杜睿的手上吃亏,如今见着了,自然要小心在意。

气哼哼的道:“自然是来请婚的!可是……”

杜睿没等禄东赞发难,便打断了他的话:“既然是来请婚的,自然要放在一个‘请’字上面,而今禄东赞大人,却口口声声的宣扬你吐蕃那数十万敢死之士,莫不是想着以此来要挟圣上,逼圣上就烦,本官身为大唐兵部尚书,是不是应该将禄东赞大人的言语理解成战争威胁!”

禄东赞闻言面色一青,怒道:“杜大人这么说分明就是在颠倒黑白,分明是你家皇帝无礼在先,辱及我家赞普,如何是我方的错!”

杜睿也不着恼,反而笑道:“大国之君不自降于小邦之主,皇帝陛下纵然是因为怒极,言语过激,也是你方无礼在先,难道你还要强逼着皇帝陛下向你认错吗?”

禄东赞闻言一怔,他也知道让李承乾道歉根本就不可能,如果在纠缠下去的话,恐怕闹不好真的要引起战争了,当下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转而道:“杜大人言我吐蕃无礼,请问我方如何无礼了!?”

杜睿道:“松赞干布赞普年界五旬,听闻身体如今也大不比从前,而晋阳公主,年未及双十,为皇帝陛下亲妹,你方刻意隐瞒松赞干布赞普的实际情况,妄图和亲,岂不是欺瞒我大唐,难道这还不是无礼?况且晋阳公主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先帝视之为掌上明珠,谅尔等偏远小邦之主,如何配的上晋阳公主殿下,你方无自知之明,妄然请婚,不是无礼是什么?”

禄东赞闻言更是恼怒,道:“我家赞普乃高原雄鹰,一代英明圣主,如何配不上你家公主!?真真岂有此理!”

杜睿一笑,道:“禄东赞大人又着相了,而今皇帝陛下既然已经拒绝了你家请婚,你再纠缠下去,岂不是自取其辱了,还是原话回于你家赞普跟前,若是当真有数十万不怕死的人来寻衅的话,我大唐多年未战,也正好试试刀锋是否锋利如常!”

杜睿的话已经很明显了,别他妈吓唬人,你们家那点儿能耐,我们大唐根本就没放在眼里,你要是敢蹦跶的话,随时奉陪!

禄东赞被气的面色铁青,对着李承乾一拱手,转身便走。

禄东赞走后,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之声,其实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和亲的,那些个喜欢引经据典,掉书袋的穷酸文人,便觉得和亲,对大唐也有好处。

这些人往往都是些个幻想着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空想家,如今大唐虽然强盛,却连个属国都没有的现实,让他们难受的很,时时刻刻都在幻想着如何才能用仁德感召那些外夷来归,对他们来说,用一个女人的身体,去安抚一个异族,非但不是件可耻的事情,反而合情合理,是光荣的事。

一个弘文馆的老先生,就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道:“启禀圣上!依老臣之见,圣上大可不必动怒,如今吐蕃受我天朝恩德来归,请求和亲,这也是仰慕我大唐所致,圣上既为天下之主,又何昔一女子,若是当真和亲能让两国重修盟好,万民安康,远离兵灾,也是功德一件,晋阳公主为先帝爱女,自然也应当为大唐的康泰做些贡献!”

李承乾闻言,气的差点儿拿着龙椅扔过去,砸死这个王八蛋,老混球。

可还没等李承乾动怒,那些打着同样心思的大臣也纷纷跳了出来,道:“圣上!先汉时期,文景帝为了安抚匈奴,也曾许嫁公主,如今大唐国富民强,何必因为这点小事妄动刀兵,岂不是舍本逐末了吗?”

“圣上!吐蕃虽弱于我大唐,却也是一方之雄,如今任意开罪的话,恐非大唐之福,还请圣上三思!”

“圣上!臣附议!”

“臣也附议!”

见那帮子孔家门徒纷纷扰扰的要让自己答应将晋阳公主许配给松赞老布,李承乾这么个好脾气的君王都差点儿气炸了肺。

杜睿看着,也是阵阵无奈,这些人难道都眼睛瞎了不成,李承乾方才还对着禄东赞发了那么大的脾气,严词拒绝了对方请婚,如今这些人居然还敢跳出来,顶着为国为民的旗号,逼着李承乾就范,还真是朵朵奇葩遍地开。

今天这局面,其实也要怪李承乾自己,李承乾的性子实在是太温和了,登基以来,也有不少大臣当面直斥其过,李承乾念及先帝虚心纳谏,便一概不予追究,登基快一年的时间,居然都没处罚过任何大臣,结果让这些人越来越放肆,都忘记了君为臣纲,这么重要的儒家理念。

李承乾原本就因为杜睿的关系,对那些儒生不大感冒,如今见这些糟老头居然敢当面和自己叫板,哪里还能忍得了,他登基之初,朝中的一些老臣纷纷致仕,给年轻人上位的机会,偏偏这些酸儒,一个个站着茅坑不拉屎,白白耗费国家的钱粮,却不干实事。李承乾也是念及这些人都是先帝老臣,也不忍心对他们怎样,谁知道反倒让他们以为自己怕了,越来越放肆。

儒生贪恋权位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可是那些儒生一个个还恬不知耻的往咸阳宫里跑,就为了求官,汉高祖拿着儒生的帽子撒尿,可他们还是一点儿脾气都没有,眼看着汉高祖成事,就一个个疯狂的歌功颂德,大拍马屁。

杜睿不待见儒生,李承乾自然也就不待见儒生,此时这些酸儒更是大放厥词,更是让李承乾怒不可遏。

“住口!和亲!和亲!你家谁有待嫁之女,朕现在就可以认其做义妹,现在就许给那松赞老布,你们谁答应!”

方才还口水横飞,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大说特说的儒生顿时没了声音,别人家的女儿他们自然不在乎,可是自己家里的就不一样的,谁愿意自己的女儿去吐蕃那么一个苦寒之地受罪。

李承乾冷眼一看,道:“好啊!你们口口声声忠君爱国,还打着爱国爱民的旗号,让朕将晋阳公主许给那松赞老布,可是到了你们头上呢?难道你们自家的女儿是人,晋阳公主就不是人不成,你们如此做,如何对得起先帝!”

“臣等万死!”

要说不要脸,天底下绝对没有谁比得上儒生,眼见李承乾是真的怒了,这些儒生立刻跪地请罪,偃旗息鼓。

李承乾冷哼一声,道:“好!朕也不加罪于你们,眼见你们一个个年岁都打了,还是还乡去含饴弄孙吧!”

晋阳公主是他的皇妹,兄妹两个自小就感情深厚,莫说那松赞干布已经垂垂老矣,行将就木,就算是松赞干布风华正茂的时候,李承乾也是绝技不肯答应的。

晋阳公主原本身体就不好,这些年还是多亏了杜睿悉心调养,才撑过了多次大病,要是嫁去了吐蕃那等苦寒之地,还不要了晋阳公主的命。

一句话就将这些视功名利禄为生命的儒生打倒在地,这些人全都楞住了,杜睿心中也是畅快,对着殿前武士使了个眼色,立刻就有人上前,将这些儒生的官服全都拔了,然后两人一个,架着就出了太极殿。

李承乾尚自怒气不息,看向了杜睿:“杜爱卿,此事你如何看!”

杜睿一笑,道:“圣上!多年以前臣就已经说过了,圣上又何须再问,圣上就是问臣一万次,臣还是那句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好!”李承乾闻言,心中一阵畅快,大声道,“朕也是这个意思,望众卿聊以自勉,今后但凡还有言和亲者,朕决不轻饶!”

……

下了朝,李承乾还是怒气不息,回到承庆殿,一张脸冷的都快要冻住了一样,皇后武京娘见了,忙将旁人挥退,叫过侯义问道:“今日朝上,圣上与何人生气?”

侯义忙将事情说了,武京娘点点头,上前道:“圣上何必与那蛮夷小邦,还有那些穷酸文人生气,发落了他们也就是了,没得气坏了身子,可是自家事!”

李承乾道:“那吐蕃使臣太过无礼,口口声声的说什么数十万敢死之士,分明就是恐吓,他吐蕃有敢死之士,难道我大唐就没有人了吗?还有那些酸儒,一个个只会夸夸其谈,说什么和亲利国,可轮到他们自己头上的时候,一个个只会装聋作哑。”

武京娘忙劝道:“圣上无需如此,其实儒生也不全都是如此,就连杜大人不是都说过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儒生之中也有真正忠君爱国之辈,圣上且不能一概而论!”

李承乾长叹一声,道:“朕自然知道,京娘!这件事不可让兕子知道,否则的话……”

“皇兄!”

李承乾的话还没等说完,外面就传来了晋阳公主的声音,紧接着一阵脚步声响起,晋阳公主小跑着就进了承庆殿,面色凄楚的扑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皇兄!兕子不愿被嫁到吐蕃去,皇兄若是硬要逼着兕子出嫁,兕子情愿今日便死在皇兄的面前!”

晋阳公主说着,便往李承乾的面前一跪,抽抽泣泣的,说不出的可怜。

李承乾见状也是慌了手脚,晋阳公主自小就是众人眼中的宝贝,从来都不曾受过半点儿委屈,如今居然哭得如此凄楚,李承乾想起当初长孙皇后病逝前,拉着他的手,让他照顾几个年幼的妹妹,也是悲从中来,心中对吐蕃也是更加恼恨。

“兕子!你且不要哭,皇兄不曾答应那吐蕃人,也绝对不会将你嫁给那松赞干布!快快起来,快快起来,地上凉,没得染了病,倒是皇兄的罪过了!”

晋阳公主双眼含泪的看着李承乾,道:“皇兄不曾骗我!?”

李承乾连忙点头,道:“确实如此,方才皇兄还在大殿上将那吐蕃来的请婚使大骂了一通!”

晋阳公主又看向了武京娘,问道:“皇嫂,皇兄说的可是实情!”

武京娘对这个小姑子也是倍加疼惜,忙道:“自然是真的,为了这事,圣上还接连罢黜了好几个大臣,兕子放心就是了,圣上这么疼你,怎舍得让你远嫁他乡!”

晋阳公主看着两人,好半晌才相信了,这才笑了,道:“兕子就知道皇兄最疼我了,绝对不会舍得我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李承乾见晋阳公主破涕为笑,这才放心,转而笑道:“不过兕子,你也确实不小了,可有中意的,皇兄为你做主,寻个如意郎君!”

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所属

俗话说长兄如父,如今太宗皇帝和长孙皇后都已经不在了,李承乾身为长兄,晋阳公主的终身大事自然也就着落在了他的身上,眼看着连比晋阳公主还小的新城公主都做了母亲,而晋阳公主尚且待字闺中,李承乾如何不急。

以往也曾让武京娘试探着问过,韦太后也曾过问过此事,可无一例外的都让晋阳公主给拒绝了,被追问的急了,晋阳公主立刻就会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道:“难道皇兄富有四海,着偌大的皇宫都没有兕子一分栖身之地了不成,既然如此,兕子便去昭陵给父皇,母后守陵就是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李承乾还能说什么,只能任由着晋阳公主的性子,将她的婚事给耽搁了下来。

其实要说起来,晋阳公主的婚事还是太宗皇帝给耽搁的,当初就因为宠爱晋阳公主,想要让他在自己身边多待上几年,结果别的公主小小年纪就被指婚了,唯独晋阳公主一直没有了着落。

后来想要给晋阳公主找一个合心意的驸马,可晋阳公主也不知怎的,就是不肯答应,如今到了,连太宗都管不了,李承乾一向疼爱这个妹妹,自然也就更加管不了了。

今天吐蕃大相禄东赞替松赞干布求亲,若不是那松赞干布年纪老迈,行将就木,李承乾不忍心委屈自家妹妹的话,说不定他还真就应下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唐长公主,先帝爱女放在宫中成了老姑娘,说出去的话,岂不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此时李承乾再提起来,也是盼着晋阳公主能点头应允,不管怎样,好歹也要给自家妹妹找上一个可以依靠终生的良婿,否则如何对得起过世的太宗与长孙皇后。

以往每次,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晋阳公主都是连想都不想,就摇头拒绝,可是今天却不一样,晋阳公主居然犹豫了,低着头不说话,李承乾见状大喜,心中暗道:有门儿!

一旁的武京娘也是个惯于察言观色的主儿,看晋阳公主如此反映,那里还能猜不到晋阳公主心中在想些什么,忙笑道:“兕子心中可是有了意中人?若是有的话,皇嫂也不怕皇上责怪,亲自去给你做这个媒!”

李承乾也喜道:“对!对!对!兕子!可是如此,不知道是哪家的俊杰!?”

晋阳公主见哥哥嫂嫂都是一副喜不自胜的模样,顿时不高兴了,皱着眉,嘟着嘴,道:“皇兄,皇嫂就当真如此盼着兕子出嫁,既然如此,何不答应那吐蕃使臣,将兕子嫁得远远的,岂不更干脆!”

李承乾闻言,忙道:“哪有这回事儿!便是要嫁,也不能离了长安,皇兄可是一天都不能见不着兕子的!”

晋阳公主闻言,鬼灵精怪的一笑,道:“皇兄说的可当真!?”

李承乾立刻拿出了“君无戏言”的架势,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自然是真的?”

晋阳公主听了,心中暗喜,接着又道:“可是那人若是不愿意娶兕子,皇兄要怎么办?”

不愿意娶晋阳公主,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傻子吗?

论才学,论美貌,论身世,大唐的这片天底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要知道娶了公主,那可是一步登天的好买卖,谁会拒绝这等好事。

李承乾已经打定了主意,对自己深深宠爱的这个妹妹,只要是她喜欢的,中意的,也不管别人说什么,哪怕是个布衣小民,李承乾也会允诺了这门婚事,对方别说是不情愿,就是身有婚配,李承乾也愿意顶着那些谏言,做一次糊涂事,哪怕是棒打鸳鸯,他都在所不惜。

“兕子!只要你知道这人的名姓,皇兄亲自替你操办此事,定会给你找来如意郎君!”

李承乾这一次是打定了主意要做一次王老虎抢亲里面的恶人了,不管对方是哪家达官显贵的公子,或者是个穷酸书生,皇帝的妹妹看上你了,那就是你的运气,实相的快快拜堂成亲,不然的话,就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晋阳公主娇笑道:“皇兄既然这样说了,那如果此事不成的话,今后也就休要再提兕子的亲事!”

天底下还有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吗?

当然没有!

李承乾虽然不是和胡作非为的人,可给自家妹妹找一个如意郎君,这算什么难事,岂有办不成的道理。

“好!皇兄今日就应承你,好了!快说说看!朕倒要看看究竟是那家的小子,有这般好运气,能得了我家兕子的青睐!”

晋阳公主虽然生性活泼,洒脱,但遇上自家的终身大事,还是有些抹不开面子,要是让她当着李承乾的面说出来,女儿家的脸面可就要丢了,想着红着一张俏脸对着一旁同样满脸好奇的武京娘小声道:“皇嫂,这……兕子还是对你说好了!”

李承乾笑道:“哈哈!我家兕子还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