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天色还没大亮,城头上的军兵突然感觉到身下一阵震颤,猛地惊醒,扒着城头朝远处看去,顿时大惊失色。

“来人!来人!契丹蛮子来了,契丹蛮子来了!”

随着他的大喊,城头上余下的兵丁皆被惊醒,一个个翻身而起,紧握着武器,有条不紊的在城头列队站好,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紧张,只有兴奋。

大唐首重军功,只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累积军功,都能获得升迁,一旦入了军职,那代表的可就是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封妻荫子。

“小六儿!咋样!没被那些蛮子吓得尿裤子吧!”城头上一个年纪稍长的老兵一脸嘲弄的笑着,对旁边的一个刚入伍从军的少年说道。

他的胸口挂着两条黄穗,按照大唐新军制,他的职务还是个少尉排长。

那个少年兵士被说得有些脸红,方才他刚看到远处遮天蔽日而来的契丹大军之时,确实被吓得浑身发抖。

“我……我没有!那些蛮子有啥好怕的,他们要是敢来,小爷一刀就戳他个透明窟窿!”被唤作小六儿的年轻兵士大声说着,极力掩盖着自己心底里的恐惧。

老排长笑了,拍了拍小六儿的肩膀,道:“好好干!只要能宰了十个蛮子,你就能当班长了!到时候,老哥哥照应你!”

小六儿见老排长和周围的同袍都轻松的笑着,心底里的紧张和恐惧也稍减了些,不满的撇了撇嘴,道:“谁要你照应,待会儿真刀真枪的杀起来,别让小爷救你性命就成!”

“都别说话!”一个挂着少校副营长衔的将军走了过来,皱眉道。

队伍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小六满眼崇拜的看着那个少校副营长胸前的红穗配饰,小声道:“老孙头,想要混上刘将军那个职司,要杀多少蛮子?”

老孙头正是那个排长,闻言嗤笑道:“你小子心倒是不小,你可知道刘将军那个红穗可是上一次契丹南下的时候,杀了一个千户换来的,你小子想要混到那一步,还早呢!”

正说话间,契丹人的兵马已经到了城下,为首的正是担任此次南下先锋官的阿迦罗,看着严阵以待的肃州城,他心底里的担忧更甚了几分,可是都到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将军!”一个契丹千户纵马上前,在马上拱了拱手,道,“让末将带儿郎们攻一下,大王将领,让将军在大军到时攻破肃州城,不可怠慢啊!”

阿迦罗皱了皱眉,道:“知道了!阿契合!你带人去看法树木,准备云梯,耶律德重,你带领你的千人队等待攻城!”

契丹蒙昧落后,根本就没有什么攻城武器,就连将士们身上的衣甲也大多都是兽皮,手上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人手里甚至干脆拿了一根木头棒子就上了战场。

阿迦罗的前部足有八万人马,很快就造好了数百架云梯,阿迦罗一挥手,那个耶律德重就带领着手下的千人队下了马,扛着云梯,呐喊着朝肃州城冲了过去。

张公瑾在城头看着,身旁的副将孙兴道:“将军!可要用那宝贝,先给契丹蛮子提个醒!”

张公瑾轻松的一笑,道:“不必!这只是契丹蛮子试探进攻,还用不着,让将士们先练练手!”

城下的契丹人,在冲到了距离城墙只剩下百步的时候,紧跟在云梯后面的契丹兵士纷纷引弓搭箭,朝城头射了过去。

“避箭!”

“避箭!”

“避箭!”

城头上口令声不断响了起来,大唐将士们纷纷蹲在了女墙之下,那些侥幸上了城头的箭支从他们头顶嗖嗖飞过,根本没伤到他们半根毫毛。

“起身!搭箭!射!”

伴随着口令,城头上的弓箭手纷纷对准了城头下的契丹人射了过去,顿时惨叫声不断响起,成群的契丹人扑倒在地,一个个身上都带着数支箭,死的不能再死了。

“老孙头!这可怎么算啊!这哪里能分得清是谁射死的!到时候军功怎么算!”小六儿一边放箭,一边还在对着身边的老孙头询问着。

老孙头也忙活着,他是个老兵,多年的行伍生涯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每支箭都稳稳的命中契丹人的头顶,但凡中招的,都是一击毙命。

“你没看见老子的箭上都刻着字号吗?妈的!这回算是赚了,等这次大战过后,老子少不得也能升个连长当当!”

城头上箭如飞蝗,契丹兵士纵然能将云梯搭上城头,也根本就怕不上去。

阿迦罗在后面看着,也是心急:“宗鲜!阿必失!科尔沁察!你们带领千人队支援耶律德重!”

阿迦罗的话音刚落,就看见骑着马在后面督阵的耶律德重脖颈处突然伸出了一支羽箭,就仿佛遭受了重击一般,身子倒飞着栽下马来,没了声息。

城头上。

“将军好箭法!那个蛮子大概到死都不知道是谁索了他的性命!”孙兴兴奋的说道。

张公瑾一笑,将弓箭丢给侍从,端着肩膀,道:“传令下去,准备猛火油!”

所谓的猛火油,其实就是杜睿在希腊火的基础上,经过了改良之后的产品,威力照比希腊火更大,燃烧时间更长。

在谋划北疆之事之前,杜睿便请了太宗的圣旨将这猛火油秘密的送了过来,今天总算是用上了!

增援上来的三个千人队,还在朝城墙奔跑着,突然看到城头上喷射出了数道火蛇,洒在人身上,将身上的兽皮迅速点燃,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哇哇大叫,可任凭他们如何扑打,如何在地上翻滚,这火就是不灭。

孙兴瞪着一双虎目,张大了嘴巴,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好东西!真是好东西,要说那杜陵郡公也真是个神人,这东西都能整出来!厉害!厉害!”

张公瑾一笑,道:“这就算厉害吗?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呢!”

城头上那些被黑布遮盖着的东西,正是杜睿派人送来的火炮,虽然威力不及船上所用的那么大,但是胜在轻便,发射也不似那么繁琐。

火炮一到,张公瑾就曾带人秘密试了几炮,当时第一次见到那爆炸的场面,绕是张公瑾这个沙场宿将,也被惊得目瞪口呆,这要是用在契丹人的身上,那效果就可想而之。

阿迦罗此时在阵后看着,一双眼睛几乎都要瞪出来了,面带惊恐之色,嘴里喃喃自语道:“这就是大唐的惩罚,这就是大唐的惩罚!”

一旁的副先锋阿契合也被吓得两股战战,道:“将军!如今该如何做!?”

阿迦罗反应过来,失态的大喊了起来:“还等着做什么?撤退!速速撤退!”

撤军的命令很快就被传达了下去,但是此时已经太晚了,投入的四个千人队此时只剩下了不到二百人,还各个带伤,狼狈不堪。

阿迦罗咬着牙,道:“传令下去,退后五十里扎营,等待大王的援军吧!这场仗,没法打了!”

要是刚来的时候,阿迦罗说出这番话,手下的千户官,万户官肯定没人会听,但是此时,在见识了猛火油的威力之后,看着那片被烧焦的热土,扭曲的尸身,没有人还愿意待在这个地方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宗震怒

契丹寇边,张公瑾派出的八百里加急信使一路传扬,顿时沿途各个州郡的大唐百姓都愤怒了,趁人国丧发兵,自先秦以来就是大忌。

更何况如今仙去的还是他们最最敬爱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虽然行事低调,但是圣德还是名满天下,大唐子民对这位平易近人,生着一副慈悲心肠的皇后,甚为敬重,如今契丹人居然在这个关口南下牧马,算是结结实实的爆了大唐百姓的丹田。

一时间天下汹汹,讨伐契丹的请愿书都堆满了州郡主官的案头,自北伐突厥以来,大唐对外战争连战连胜,大唐百姓的心气也渐渐高涨了起来,如此奇耻大辱,岂能善罢甘休。

再说契丹,奚,室韦三族大军的驻地,摩末原本兴致冲冲的来,想着等他大军到时,肃州城只怕早就攻破,阿迦罗已经洗干净了脖子等着他砍。

可眼前的场景算是怎么回事儿,距离肃州城五十里外,他就见着了阿迦罗的大营,难道阿迦罗违抗了自己的将领?

“你说什么?天火?”摩末皱着眉,满是怀疑的看着阿迦罗,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并不赞成与大唐交恶。

阿迦罗满脸的颓丧,道:“是的!就是天火,人一旦沾在身上,根本就无法熄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火烧死,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四千人都被烧死了!都被烧死了!”

即使过了一整夜的时间,阿迦罗依然没从昨日那恐怖的景象当中缓解过来,一闭上眼睛,仿佛都能看见烈火在他的面前燃烧。

摩末这些不禁有些怀疑了,阿迦罗虽然外表显得像唐人一样的文弱,但确实战场上难得的猛将,十二岁的时候就跟随他们的父王征战,也算得上是沙场宿将了,要不是昨天发生的一切泰国恐怖的话,他是不会被吓成这样的。

走上前去,扶着阿迦罗的肩膀,将他拉了起来,大声道:“阿迦罗!告诉我,昨天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阿迦罗的情绪突然失控,一把将摩末推开,歇斯底里的大声喊道:“我早就劝过你,不要去挑衅大唐,你却偏偏不听,现在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契丹人受到了惩罚,受到了上天的惩罚!”

摩末见阿迦罗居然如此失态,赶紧让人进来,将阿迦罗扶了出去,转而看向了阿契合,厉声道:“阿契合!你是副先锋!你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阿契合总归还好点儿,低着头将昨天发生的一切都说了一遍,帐内的众人听过之后,皆是面色骇然。

“唐人又有了新武器?”摩末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喃喃自语道。

一旁奚族的族长猛地跳了起来,大声道:“摩末族长!你是三族会盟的盟主!你是什么主意,总不能让三族的勇士都在这里等吧!”

室韦族的族长也跟着说道:“要是唐人的武器真的那么可怕的话,我看我们干脆退兵算了,谁知道那天火会不会烧到这里!”

两族的将军也纷纷吵了起来,他们跟着摩末来这里就是为了劫掠的,没有好处谁还愿意帮着摩末和唐人拼命,而且还会得罪大唐那个强大的帝国。

“安静!都安静!”摩末大喊着,总算是控制住了局面,不然的话,真正的大仗还没开打,三部联盟就散了。

阿契合是摩末的心腹,赶紧凑上来,道:“大王!现在究竟是退兵,还是继续攻城,您还要拿个主意啊!”

摩末皱着眉,沉思了一阵道:“继续进攻,让那些党项奴隶进攻,我就不相信唐人的天火是烧不完的!”

阿契合闻言一惊,已经明白了摩末的意思,原来是想要用党项奴隶去消耗唐人的天火,这主意虽然歹毒,但是那些党项奴隶死,总好过他亲自去体验烈火焚身的滋味。

摩末下令进兵,三部联军立刻就行动了起来,四十万人马铺排开来,城头上的张公瑾见了,也不禁一阵皱眉:“让将士们都准备好,今天可是一场苦战!”

张公瑾的将领被传达了下去,城头上一个个装着猛火油的瓦罐,一架架水枪纷纷被摆放好,那些火炮上的黑布也被揭开,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

随着摩末的一声进攻,上万党项奴隶呼喊着扑了出来,他们在之前已经得到了摩末的承诺,只要此战得胜,他们就能恢复自由身了,面对自由的诱惑,任何危险都被这些疯狂的党项人给忽视了。

“老孙头!那些都是什么人,这也是兵士吗?”小六儿看着铺天盖地冲过来的党项人,诧异的问道,盖因那些党项人的衣着实在是太简陋了,而且一个个蓬头垢面的,宛如乞丐一般。

老孙头面色凝重,观察了一阵道:“那些都是契丹蛮子抓来的党项奴隶,是来消耗我们猛火油的,这些契丹蛮子还真是心狠,根本就不拿人命当回事儿!”

“那我们怎么办?”

“你管这么多做什么,将军让我们打,我们就打!”

老孙头都能看得出契丹人的意图,张公瑾作为身经百战的名将,自然也看出来了,面色不禁变得凝重起来,这些扑上来的党项奴隶虽然身不覆甲,手无寸铁,但是党项人的彪悍甚至还要远胜于契丹人,而且打起仗来,全然不顾性命,真要是被他冲上城头,契丹人再随后大军压上的话,那可就危险了。

“传令下去!准备猛火油!”

孙兴闻言一怔,忙道:“将军!我们的猛火油可也不多,要是全都消耗在这些党项人的身上,以后可怎么办?”

“听命令!”张公瑾面色一整,厉声喝道。

孙兴见状,只得领命照办:“猛火油准备!”

城下瞬间再一次变成了火海,那些党项人也当真悍勇,即便是身上着火,还不顾性命的扛着云梯向前猛冲,直到被火烧死,或者窒息而死。

“娘的!疯了!全都疯了!这些党项人就当真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儿!”老孙头一边朝城下扔着装有猛火油的瓦罐,一边还在喊着。

小六儿已经完全被吓傻了,这样野蛮悍勇的对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整整一万人的党项奴隶瞬间就被火海给吞噬了,即便有几个胆怯想要逃回去的,也都被契丹人的督战队砍于马下。

摩末面色凝重的看着,直到大火熄灭,才道:“两个万人队,攻城!”

随着他的命令被传达下去,两万人从大部队之中分离了出来,朝着肃州城扑了过去,真正的决战到了。

此时肃州城的猛火油已经几乎消耗一空,所剩无几了,张公瑾看着契丹人总算是发动了进攻,也将腰间太宗御赐的宝剑抽了出来。

“孙兴!你来指挥火炮攻击,本将军上城头协助防备。”

孙兴闻言大惊失色,一把抱住了张公瑾,大声劝道:“将军不可,将军肩负一城百姓安慰,岂能轻易涉险,将军且在此处指挥火炮,末将自去御敌!”

孙兴说完,喊过自己的亲兵队,就朝着城头跑去,张公瑾看着,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大喊道:“所有火炮,填装弹药,点火,发射!”

肃州城内的炮兵也是操练过的,按照张公谨的口令,按部就班的操作着,而后随着药捻的引信燃尽,一声声巨响爆发出来,轰鸣声将炮手们震得都是一愣。

张公谨虽然此前秘密试验过这种火炮,但是此刻百炮齐鸣,单单那气势就是此前试验之时不能比拟的。

“好家伙!这东西,还真是了不得!”

火炮制造极为不易,杜睿回返长安之后,奏请太宗谕旨,加紧制造,合全国数千工匠之力,才造了不到千门出来,用以边疆防务,肃州因为紧邻辽东也不过分了百门。

正在冲锋的契丹人听到头顶一阵剧烈的轰鸣声响起,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当那一颗颗炮弹砸在他们的身边,顷刻爆炸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处境危险了,而有些没有爆炸的哑弹对契丹人的伤害或许还要更大,试想一下一颗巨大的铁丸在地上飞速的滚动着,当真是遇着死,擦着伤。

一轮轰击过后,冲锋的契丹兵将全都愣在了当场,他们何曾见过这等事情,方才是天火,那么现在是什么?

摩末此刻也被惊呆了,唐军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让他的头脑一阵空白,接下来这仗该怎么打啊!?

阿契合最先反应过来,看着摩末道:“大王!如之奈何!?”

摩末反应过来,见冲锋的并将都立在当场,城头上的唐军则趁机用弓箭不断的收取着他部众的性命,这让摩末不禁大为恼火。

“进攻!进攻!我就不信唐人的鬼把戏能一直奏效,阿契合!你亲自带队!进攻!”

阿契合无奈,不敢违抗王命只能纵马向前,带领刚刚反应过来的契丹兵将继续进攻。

……

肃州城,一场大战正在进行着,此前张公谨派出去的信使也已经到了长安,连续三天三夜的奔驰,信使早就已经疲惫不堪,到了兵部只来得及说上一句:“契丹寇边,肃州危机!”便昏倒在地。

兵部尚书侯君集得知此事,不敢怠慢,急匆匆的入皇宫见驾,这件事虽然是太宗,杜睿,张公谨合演的一出戏,但是听到契丹寇边的消息,太宗还是勃然大怒。

发妻刚刚仙去,契丹人居然就敢无礼寇边,这简直就是大唐帝国的奇耻大辱。

“王德!撞响景阳钟,召长安城中所有勋贵,五品以上文武百官,太极殿见驾!延迟不到者斩!”

侯君集见太宗居然如此震怒,也是心惊不已,此时节正值国丧,太宗要是兴雷霆之怒,进兵辽东的话,恐怕朝中那些死脑筋的大臣未必肯妥协啊!

一旦太宗的火气被勾起来,难免有些人要人头落地。

王德见太宗如此愤怒,也不敢多话,急急忙忙的出去了。

景阳钟自大唐创建以来,只鸣响过一次,就是在高祖李渊驾崩之时,如今太宗居然命人撞响景阳钟,可见事情有多么严重。

长安城中的百姓早就随着肃州信使的到来,知道了契丹寇边的消息,同样也愤怒了,自发的集结起来,到了皇城门口,等待着太宗的反应。

听到钟声响起,城中的文武百官皆是大惊失色,他们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太宗居然连景阳钟都敲响了。

杜睿正在家中,听到钟声响起,放下手中的书卷,将宝钗喊了进来,换过朝服之后,又让人将安康,汝南二人唤来,叮嘱了一番,便急匆匆的朝着宫里赶去。

等杜睿到时,太极殿内早就站满了文武官员,此时他们也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武将派自然是兴奋不已,自打征吐谷浑之后,大唐已经多年没有战事,这些将军们早就闲的不耐烦了。

而文臣们则是另外一副表情,一个个如丧考妣一般,如今恰逢国丧,这个时候出兵的话,于理不合,可是太宗连景阳钟都敲响了,这个时候,谁还有这个胆量冒死进谏,当然除了魏征那头倔驴,如今也就只有魏玄成还有那个胆子了。

李承乾此时也到了,一身素服,见着杜睿的时候,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北征契丹,他这次恐怕是去不了了。

不多时,随着王德的一声宣告:“文武群臣列立两厢,圣上驾到!”

众文武连忙下拜:“微臣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众文武抬头之时,一个个全都愣住了,只见端坐在龙椅上的太宗并没有像往日一般,穿着龙袍,而是将多年未曾动过的铠甲套在了身上,全副戎装,手按天子剑,目光如剑,杀气腾腾的模样,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第二百九十二章 灭其族,亡其种

太极殿上,众臣工拜服于地,却迟迟没能听见太宗那句“众爱卿平身”,大殿之上气氛陡然间变得沉重起来,众人也不敢多言,只是恭敬的跪着,偷眼看着龙椅上端坐着的太宗皇帝,之间太宗此时面色凝重,满脸一片肃杀之色,顿时暗暗心惊。

契丹,奚,室韦三族趁大唐国丧来犯,不但是犯了大忌,更是对大唐的严重挑衅行为,太宗与长孙皇后成亲多年,感情甚笃,爱妻亡故已然悲痛万分,这时节契丹人来找不痛快,岂不是自寻死路。

“皇后薨逝,朕悲痛欲绝,多日未能理政,有负臣民所托,这是朕之过,当以自责。恰逢国丧,万民举哀,朕欲为皇后修福,本不想妄动刀兵,然摩末小儿大逆不道,趁此时节,寇犯边廷,爱十恶不赦之罪,朕欲亲征契丹,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这个时候谁还敢多言,契丹人自己寻死,他们可不想陪着,现在摆明了太宗正在气头上,谁还敢去触霉头。

众臣一阵安静,太宗暗暗点头,正要接着颁布旨意,魏征突然膝行出班,对着太宗一拜,太宗见了,不禁一阵皱眉。

“玄成可是要向朕进谏,劝朕不要对契丹发兵!”太宗说着,虽然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但是谁都能感觉到他言语之中的森然。

杜睿此时也为魏征捏了一把汗,他实在是不想看着这个千古名臣在太宗一怒之下,当真有个好歹,那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损失。

魏征挺直了腰板跪着,凛然不惧,道:“臣确实是要进谏,然臣所谏,却并非劝阻圣上对契丹用兵,契丹趁我国丧,举兵进犯,人神共愤,臣恨不能亲临肃州,效命疆场。”

太宗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喜,他之所以和杜睿谋划着,吸引契丹人来攻,就是因为担心,朝中大臣不赞同在此时节对外用兵,尤其是担心魏征这个倔老头反对,没想到这一次魏征不但没有跳出来反对,看样子似乎还十分赞同。

太宗连忙起身,下了御阶,走到了魏征的面前,一把将其拉了起来:“玄成啊!快快请起,其他众爱卿也都起身吧!”

“臣等谢圣上!”

太宗拉着魏征的手,道:“玄成啊!你能这么想,朕十分欣慰,只要咱们大唐君臣一心,何惧契丹跳梁小丑!”

魏征连忙躬身,道:“臣不敢,臣虽然赞同对契丹用兵,让臣却还有一谏!”

太宗道:“玄成有话尽管说来!”

杜睿在一旁看着,心中不禁暗笑,太宗居然如此欣喜的等着魏征觐见,这大概是太宗君臣两个平生的头一遭。

魏征道:“臣赞同对契丹用兵,却不赞同圣上御驾亲征,如今皇后娘娘仙去,国中不稳,圣上身为社稷之君,岂能亲涉险地,万一圣上有碍,岂不动摇社稷根本,望圣上三思!依老臣之见,契丹,奚,室韦三部皆不足为虑,不若遣一将前往征讨,必可获全功,何劳圣上亲往!”

魏征开了头,其余大臣也纷纷表示不赞同太宗亲自征讨,太宗原本就没打算亲自前往,只是找个由头,将这件事闹大而已。

李承乾见状,连忙出班道:“父皇!母后仙去,儿臣痛不欲生,契丹蛮族居然趁我大唐国丧之际来攻,岂不是藐视我天朝上国,儿臣不才,愿代父皇往征,讨之不孝!”

太宗没想到李承乾居然会亲自出来,原本按他和杜睿的计划,这次征讨主帅应当是杜睿才是,也好借着这次机会,让杜睿名正言顺的重新回到大唐的权力核心,只是如今李承乾请战,太宗反倒不知道该如何决断了。

一旁的李恪见李承乾请战,再也不犹豫,道:“父皇!太子大兄乃是先皇后的嫡长子,如今皇后娘娘刚刚殡天,太子如何能够置孝理伦常于不顾,往征契丹,儿臣愿代太子一往!”

“不可!”太宗还没等说话,魏征就第一个不干了,大声反对道,“太子亲征确实不妥,然吴王殿下也同样不可!”

李恪闻言急道:“魏大人!太子大兄要为先皇后守孝,小王欲要代兄从征,有何不可?”

李恪言辞犀利,面色不善,他对这次征讨契丹之事,十分上心,打定了主意要在太宗的面前好好的表现一把,谁能想到魏征居然跑出来反对,这让他如何不怒。

魏征连看都不看李恪一眼,道:“吴王殿下虽不是皇后娘娘亲生,然皇后娘娘身为一国之母,吴王殿下也理应留在长安为皇后娘娘守孝。圣上!依老臣之见,此次出征,还是不要劳烦几位殿下的好!朝中名臣宿将多不胜数,如今四海平定,在朝的各位将军就不征战,何不趁此机会效命疆场,为国再立新功!”

魏征说着,还不断的朝着杜睿使眼色,他虽然对杜睿很多离经叛道的行为非常瞧不上,但是对杜睿这个晚辈还是十分欣赏的,这次杜睿回来,太宗一直没有给杜睿安排职司,魏征也想不明白是因为什么,便想着趁这次机会,让杜睿能够重新复起。

“魏老头这话说的在理!”杜睿还没等说话,程咬金这个浑人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道,“圣上!咱享太平已久,恐怕天下人都要忘了咱这些老东西了,不然那契丹蛮夷如何敢如此放肆,圣上!此次出征便让俺老程去,要是不剿灭了那些蛮子,老程便不回来了,望圣上成全!”

太宗闻言,也不禁微微一笑,对程咬金这个浑人,纵然他是皇帝也无可奈何,忙上前将程咬金搀扶起来,道:“程卿家!朕原本也想着让你们这些老伙计前往征讨,然契丹人蛮横,朕恐动摇卿家一世英名,这次还是暂且算了吧!”

说完也不等程咬金反驳,便大声道:“勋将尚且如此,难道满朝文武,这么多青年俊杰,便没有一人有胆量为朕分忧吗?”

“臣杜睿愿往!”杜睿知道戏已经做足了,出班请战,“微臣受圣上大恩,以公主相许,如今国家有事,臣不敢苟图安乐,愿为圣上分忧!”

“好!”太宗道了一声好,刚要答应下来。

程咬金却又不干了,大声道:“圣上!明明是俺老程先请的战,如何要给你自家女婿,圣上!总不能因为那杜家娃娃是你女婿,你就徇私!俺老程不服!”

太宗见程咬金梗着脖子,七个不服,八个不怕的模样,也是一阵无奈,对这个浑人,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道:“程卿家!你年岁大了,还是在长安,你我君臣共享富贵,岂不更好!这些劳心劳力的事,便交给他们年轻人,如何?”

太宗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这句话,程咬金更是爆了肺,大声道:“圣上嫌弃俺老程老了,俺老程可不服老,来!来!来!那杜家娃娃,来与俺大战三百回合,让圣上看看俺到底老不老!”

一旁的房玄龄看不下去,道:“你这老货,如今这般年纪还如此犯浑,须知拳怕少壮,你不服老,便去修城墙,岂能在太极殿这般场所胡搅蛮缠!”

太宗见程咬金还要再闹,赶紧道:“好!杜卿家愿意为国分忧,忠勇可嘉,便着杜卿家引军往征契丹,授杜睿武威将军衔,挂中将职司!”

杜睿连忙拜倒谢恩:“微臣谢主隆恩!”

太宗上前,将杜睿拉了起来,而后快步走上御阶,看着众臣工大声道:“契丹无礼太甚,趁我大唐国丧之际进犯边廷,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以杜睿为北征主帅,统御飞虎军一部三万人,左屯卫军一部五万人,太子千牛卫一部两万人,即可兴师北伐,剿灭契丹,奚,室韦三部跳梁小丑,亡其族,灭其种,以雪此恨!”

杜睿再次叩拜:“臣遵旨,此次北伐,不破三族蛮夷,誓不还朝!”

程咬金在边上看着直瞪眼,眼瞅着太宗杜睿翁婿将此事变成了既成事实,气得不得了,还要再闹,魏征也不免急了,一个眼神飘过去,程咬金再大的脾气,立刻就烟消云散了,若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是能让这个混世魔王怕的,除了自家老婆之外,就只有魏征这个老冤家了。

散了朝,杜睿便要去长安左屯卫军大营点兵聚将,刚一出太极殿,就听到身后有人在喊:“杜家小子!慢行!”

杜睿听到这个声音,顿时头都大了,不是旁人,正是朝中的头号老混球程咬金,对这个大唐勋将,杜睿也是无奈的很,和这个人讲道理,完全就是自己找罪受,可要是不理他,没准转眼,他就能打到府门前搅扰。

杜睿只好回身,拱手道:“程将军,晚辈有礼了!”

程咬金还是一脸的不满,摆手道:“哪来的礼不礼的,圣上自家偏向你这个女婿,老夫也是无可奈何,只是有一句话,老夫要先说明白了,此次出征,你若是堕了咱大唐的威风,老夫可不依你!便是杜克明的老儿子,老夫也要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