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闲人-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殿下!”众人同声道,“属下等人誓为殿下效死命!”
次日权万纪醒来,早就将昨天发生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听李佑说长孙皇后病逝,要进京奔丧,自然不敢怠慢,急匆匆的跟着李佑一起出发了。
只是权万纪这个倔老头死活不与李佑同路,李佑也不想跟这个快死的人计较,就自己带着人走在前面,他刚刚走过去,给假扮成山贼的燕弘信打了个信号,这就出来杀人了。
燕弘信他们也不多话,直接就拿出手弩,直接将权万纪乘坐的马车射成了蜂窝,里面传出几声惨叫,想来是权万纪被射中了。这些人还不放心,直接冲上来劈碎了马车车厢,将已经快成刺猬的权万纪分尸了!
那群护送的兵马终于反应过来,挥舞着武器冲了过来,燕弘信勒转了马头,假装不敌,急匆匆的逃了。
见权万纪死了,李佑等人又一路潜行,返回了蜀中,只道权万纪除外散心,被山贼所杀,将这件事报给了杜行敏,限他尽早捉拿凶手,而后就筹备着起事之事。
杜行敏自然不会相信这么离奇的事,蜀王傅居然散心一直散到了成都城外百里之遥,而且射杀权万纪的摆明了就是硬弩,什么山贼能有这样的装备。当即派出了心腹,调查此事。
“大人,查出来了!”属下悄声说道。
“怎么回事?”杜行敏急忙问道。
下属忙道:“蜀王府中的密探送来了消息,此时乃蜀王所为!”
杜行敏闻言,不禁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佑竟然胆大包天到了如此程度,居然公然弑师!这可是不赦之罪啊!
惊讶归惊讶,事情还是要做的,杜行敏勉强镇定下来,吩咐道:“这件事给本官烂在心里,暂时谁也不许说!本官要拖着蜀王,你要连夜进京,将此事告知圣上!本官会写一封奏折,记住,一定要送到圣上手上!蜀王,怕是要反了!”
那人吃了一惊,但还是低头道:“属下遵命!这就出发!”
“一路小心!”杜行敏深吸了一口气,叮嘱道。
“大人你也要保重啊!”
杜行敏却不曾想到,他派出去的人前脚刚一走,蜀王李佑就带人杀了过来,原来燕弘信发现了也发现了这两日,有生面孔在蜀王府周围不停转悠,立刻就意识到了大事不妙,报之给李佑知道,李佑也知道了事已经不可不发,当即就下令带人杀到了杜行敏的府上。
第二百八十九章 闹剧一般的反叛
杜行敏看着如狼似虎冲进来的兵士,知道李佑到了,但他身为蜀中的主官,见状非但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怒不可遏,大喝道:“什么人,胆敢擅闯本官的府邸!难道就不怕王法吗?”
“王法!”燕弘信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杜行敏冷笑道,“等到日后蜀王登基大宝,王爷的话自然就是王法,杜大人,在下来送您上路了,想那权老狗走的不远,你们也正好陪伴着一同上路,这样岂不更好,也省得路上寂寞了!”
杜行敏闻言,怒道:“都是你等这些奸佞小人,鼓动殿下!”
杜行敏刚说了一句,就瞥见了人群后面的李佑,大声道:“殿下此时悬崖勒马,为时尚且不晚,万万不能一错再错啊!”
李佑闻言也不禁一阵犹豫,他哪里想过要杀了杜行敏,只不过是形势所逼,权万纪他已经杀了,他知道这件事一旦败露了,弑师大罪,可是罪不容诛的,太宗一定不会放过他,干脆也是破罐子破摔,拼了。
燕弘信闻言,生怕李佑被杜行敏说得又改了主意,忙道:“殿下!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要是再迟疑的话,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李佑闻言,被吓了一跳,看着杜行敏,突然双眼发红,大声喊道:“杀!杀了他!快杀了他!”
燕弘信闻令,一刀就刺进了杜行敏的心窝,杜行敏瞪了大双眼,指着李恪,最终淙淙的冒着血,最终还是头一歪,栽倒在地。
李佑看着杜行敏的死尸,更是心惊胆战,看着燕弘信等人,问道:“如今……如今该如何是好啊!?”
燕弘信道:“殿下!事已至此,不反是不行了,殿下赶紧召集蜀中的大臣,但凡不肯相从的,一律处死,然后广招兵马,就算不能入住长安,守住蜀中这片基业,却也不难,当年汉高祖还不就是凭借着蜀中,成就了帝业,殿下只要卧薪尝胆,未尝不可以九五加身!”
李佑闻言,眼神之中也迸射出了一丝狂热,忙道:“好!好!好!就依你说的办!速速去招兵买马!等来日打进长安,你们都是从龙之臣,本王……不!朕一定不相负!”
这个可怜的孩子,现在已经患上了妄想症,居然当真以为自己能马踏长安,君临天下呢!
……
立政殿内,太宗拿到杜行敏的密报之时,尚且还不知道杜行敏已然被杀,不过李佑弑师,阴谋叛乱,尤其还是在长孙皇后刚刚仙去的这个关口,顿时怒气上涌。
外面只听见太宗怒吼了一声:“逆子!畜生不如的东西!”
太宗传旨给了李承乾,让他前来立政殿为长孙皇后守灵,接着连车舆也没有乘坐,直接带着几个心腹内侍去了阴妃那里。
阴妃听说太宗来此,还好生梳妆了一番,哪知道太宗刚一进门,就把所有的宫女内侍赶了出去,狠狠的将杜行敏的奏折扔到了阴妃身上,怒喝道:“你养的好儿子!当真是无法无天,这一次朕容不得他了!”
阴妃心中一颤,她正想着给李佑送信,让他起兵,如今却出了变故,慌忙跪下来,捡起奏折,快速看了一眼,当下瘫软在地,如遭雷击,李佑居然提前举事了,她这边还没有任何准备,这可如何是好,当即哀声道:“圣上,佑儿年纪还小,不懂事,定然是受了下边人的蛊惑,才做了这等错事,还望圣上看在他是圣上亲骨肉的份上,圣上就暂且饶了他这一次吧!”
“哼,亲骨肉!”太宗神色简直可以说是可怕了,爱妻刚刚仙去,就接到了李佑弑师谋反的密折,他简直是怒极攻心,狠声道,“朕没有那种不知忠孝礼义的儿子!”
“圣上!”阴妃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抱住了太宗的腿,泣道,“不管怎么说,佑儿还是皇子啊!那……那权万纪只是李家的臣子!圣上,臣妾不求佑儿能保住王爵,只要陛下留下佑儿的性命,哪怕把他贬为庶人,流放到岭南,不,哪怕流放到夷州,放到澳洲道去,也好啊!”
太宗闻言,怒极反笑:“阴妃,你是糊涂了吧!权万纪再不是,他也是朕给你儿子选的老师!他连老师都敢杀了,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如今更是要阴谋谋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让朕饶了他,朕怎么面对群臣和天下万民!”
阴妃绝望之下,已经是口不择言了:“圣上!您不能这样!当初魏王,难道做的事情比佑儿好到哪里去吗?他犯下的可是勾结异族,图谋造反的大罪,圣上尚且都能饶恕他,怎么就不能饶恕佑儿,放他一条生路呢?”
这下可是揭了太宗的伤疤,一个是他最爱的女人,一个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李泰出了那种事,他依然不忍心杀他,只能将他囚禁在猎苑,让他一辈子不见天日,却保证他衣食无忧。如此,他对其他的儿子就更加的严厉,生怕有人重蹈覆辙,而李佑正好撞上了,而且还是在国丧这种时候,这能怪得了谁呢!
太宗恼怒的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阴妃,终于道:“来人,阴妃教子无方,废为庶人,即日押赴掖庭。”
阴妃当年一朝得势,除了长孙皇后与杨妃,在后宫可谓是煊赫至极,如今却成了一个被打入冷宫的庶人,再加上她的年纪也大了,早就没有年轻时的美貌,如今一朝失势,恐怕从此再也没有上位的希望了!
正在立政殿为长孙皇后守灵的李承乾此时也得到了消息,听人汇报了之后,沉默了片刻,然后叹息起来:“五弟怎的如此糊涂,偏偏是在这档口!”
“若只是弑师,虽未不赦之罪,但是如果陛下愿意,还是有转寰地余地的!只可惜蜀王殿下选错了时候,这时节,圣上的心情最糟糕的时候,蜀王殿下也算是咎由自取了!”杜睿也跟着叹道。
李承乾淡淡地说道:“自从青雀那件事后,父皇差不多对所有的皇子都起了戒心!如今,李佑这一步走得实在是触及了父皇的底线!何况又是在这个时候!”
杜睿道:“蜀王殿下他们处事不密,事情已经泄露,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掉杜行敏大人,然后,起兵造反!如此,可不仅仅是个弑师的罪过了,圣上要是能饶得了他才怪!”
李承乾若有所思,然后抬头道:“承明,我要不要向圣上求个情!”
“自然是要的!”杜睿叹息起来,“毕竟是圣上的亲生骨肉,若是此例一开,父子相疑,哪里还有什么骨肉情分!”
李承乾闻言,只是点了点头,而后叹息一声,他只希望,这个冷冰冰的皇宫里,能多出几许温情来!
……
此时在蜀中,李佑他们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对蜀中的大小官员威逼利诱,一旦不从,便只有一个死字,梁洪赐也被李佑骗到了成都,丢了性命,此时已经没有人能阻止李佑的疯狂举动了!
一直见不到朝廷来平叛,李佑他们也放松下来,反正走了这条路,现在想回头也晚了,将一应军务全都交给了燕弘信,每日里在王府之中寻欢作乐,差点儿就在王府开无遮大会了。
太宗的动作也十分迅速,一边命李道宗安排长孙皇后大丧,一边派出苏定方带兵前往平叛。
李佑那伙人玩点儿偷鸡摸狗,或者是吃喝玩乐或许是好手,真正打仗,那就是外行。贞观初年,那些个亲王各自在自己的封地造反作乱,足足花费了五六年才平定下来,毕竟,李世民那一代人大多是从天下大乱的时候过来地,哪怕自己不懂,身边的幕僚总有几个知晓兵事的。然而,李佑不同,这小子一没什么才能,二是身份不够不是嫡子,娘舅家也没什么人,自然也没什么真正有本事的人过来帮他,朝廷的兵马才到,这边就节节败退,没过几天,就将他们包围了。
李佑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他完全不是自家老子的对手,不免惊慌失措:“怎么办?怎么办?父皇已经派人打过来了,他是不会饶过我的!”
梁猛彪握紧了拳头:“殿下,突围吧!咱们去南诏,然后,招揽兵马,迟早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没错!”昝君谟也是脸色郑重,“如今之计,唯有暂避锋芒,以图日后!”
燕弘信也是点头道:“殿下,属下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府库里能带走的金银财物尽数收起,日后,这便是我们的本钱!而且,就算不能复起,有了这许多财物,哪怕是隐姓埋名做个富家翁也是可以的!殿下,快做决定吧!”
李佑无力的靠在椅背上,他毕竟是出生天潢贵胄,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要亡命他乡,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罢了,你们先下去吧!本王要先考虑一下!”
“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燕弘信急道。
“下去吧,让本王再好好想想!”李佑也不抬头,说道,不到万不得已,李佑还是不愿意走那一步。
几个人面面相觑,终于不甘地退下了。
“殿下如此优柔寡断,怎么成得了大事!”燕弘信冷着一张脸,急躁道。
“哼,要不是你那边出了纰漏,怎么会到这个地步!”昝君谟也很不满,恼火的责怪道。
“难道是我成天陪着殿下玩乐,想着法子让他开心的吗?”燕弘信冷声道,“如今,咱们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埋怨有什么用,还是想个法子度过这个难关才行!”
互相推诿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什么法子,正自争论,一个王府的护卫冲进来:“殿下,东城门被攻破了!”
李佑闻声出来,正欲说话,一队甲胄整齐的兵马小跑着进了王府,很快控制了王府的各处,领先的正是杜睿的妹夫薛仁贵,一挥手,说道:“蜀王殿下,得罪了!”
李佑看着全副武装的飞虎军将士,身子不禁一阵筛糠,他知道自己完了。
李佑最终还是死了,就在他被押往京城之后,被关进了内廷,然后,太宗直接赐下了毒酒,并且,祸及身后,他的王爵被剥夺,自己被贬为庶人,自此,他的子孙也就没有了优待,只能作为庶人生活。
燕弘信等人也死了,这等小人,太宗自然是不会给他们什么体面的,一律满门抄斩,盛怒之下的太宗谁也劝不住,这一次,就连老䦆头魏征都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阴妃也死了,她先是被剥夺了品级,囚在冷宫中,然后又得知了儿子的死讯,当天晚上,她就用一根腰带悬了梁。
李承乾得到李佑的死讯时,已经是长孙皇后下葬之后的事情了,当即就将杜睿召进了东宫,说到底他还是心善,李佑纵然再怎么不孝,他的心里还是惦念着几分兄弟之情。
“承明!我怎的也没想到五弟会如此糊涂!如今落得身死,还祸及后人,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杜睿举起酒杯,道:“殿下!归根结蒂,还是因为他不够强,如果他够强的话,如今在这里的就会是他了!”
李承乾闻言,苦笑一声,道:“强!?是啊!他还不够强!他始终都忘记了,我们这一代人,如何能是父皇的对手!当年的大唐也是因为不够强,才和突厥人订下了城下之盟!”
杜睿一笑,道:“殿下以为如今的大唐就足够强盛了吗?”
李承乾一怔,道:“怎的?如今大唐国富民安,域内太平,对外威服万国,致使那西方之人也要来长安朝拜,这难道还不够强吗?”
杜睿道:“这还远远不够,真正的强大应该是乾坤独断,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大唐的声音,到了那个地步,才能被称作真正的强大,似如今,还差了些!”
李承乾闻言,不但没有觉得奇怪,反而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道:“承明!你的心还是如此大!要做到你说的那个地步,岂是这么容易的!国内尚且不净,如何敢言及域外!”
杜睿笑道:“虽说不易,然却并非无法做到!殿下!如今圣上伤心皇后娘娘之事,殿下还是当多为圣上分忧才是,至于吴王,晋王处,大可不必理会,且由得他们吧,圣上明照万里,心中自然是有一本帐的,只要殿下克勤克俭,兢兢业业,圣上不会看不到的!”
李承乾闻言,苦笑道:“只可惜,三弟和稚奴永远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杜睿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李承乾听了,突然问道:“承明!你我兄弟虽然相交日久,然为兄却也看不透你,承明!且不知,你心中有何想!”
李承乾目光清澈,丝毫看到不到试探的意味,杜睿笑道:“臣心中所想无外乎与娇妻美妾游山玩水,春则郊外观景,夏则泛舟西湖,秋则临海垂钓,冬则倚炉畅饮,过些逍遥自在的日子罢了!”
李承乾闻言,也不禁一阵向往,满是歉意道:“皆是为了为兄,害得贤弟这般出尘谪仙都要在这俗世之中奔走辛劳!”
杜睿笑道:“无妨,有道是大隐隐于朝,小弟虽然不得快活,却也能为国为民做些实事!不敢当辛劳二字!”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承明!接下来大唐该向何方?”
杜睿也不犹豫,张口便道:“向北!大唐欲成就皇图霸业,就必须安定北疆,先汉初期便受累于匈奴,而后至晋永嘉之乱,五胡乱华,皆是来自草原,我朝初创之时,同样是北疆突厥为乱,若是要安定四方,创亘古未有之功业,北疆必须安定,而后方可征讨四方!”
李承乾闻言,皱眉道:“只是如今恰逢国丧,如何能对外用兵!”
杜睿道:“我们能想到这一点,那些异族定然也想到了,正好可以出其不意,一举平定北方,将契丹,奚,室韦等族尽皆诛灭,而后向东取三韩,向西灭西突厥,则大唐万世无忧!”
“父皇若是不允,又该如何!?”
杜睿笑道:“这就要看那些异族人,给不给圣上这个出兵的借口了!”
李承乾看着杜睿一脸的笑意,也是不明所以,不过见杜睿不说,他也很聪明的没有继续问下去!
在麟德殿内,此时太宗正对着一副杜睿绘制的天下寰宇图怔怔的看着,手指在图上滑动,一直指向了北疆。
契丹,奚,室韦!还有三韩!西突厥!再向北而行,那里对太宗来说,全然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是拒杜睿所言,在哪里可是蕴含着丰富的宝藏,这些都是留给后世儿孙的。
“观音婢!莫要怪二哥哥!为了大唐的天下,朕也是迫不得已!杜家小子!这次可就全都看你的了!”
第二百九十章 北疆有事
契丹,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关于契丹族的起源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很多文献上黄水也被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
传说中,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仙人,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
后世的历史学家也根据这个传说和一些相关史料的考证,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他们认为仙女和仙人所代表的分别是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
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他们联姻繁衍,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也有一种说法是白马仙人和青牛仙女生下的八个儿子就发展成了后来的契丹八部。
更为正统的说法是,契丹族一说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历史文献当中,关于契丹族的最早记载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外兴安岭,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
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称为元魏八部。
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逐渐形成了人们更为熟知的契丹民族。隋朝时一度分为十部,然部名亡佚,其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
太宗贞观二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分为达稽,纥便,独活,芬问,突便,芮希,坠斤,伏八部。
契丹与大唐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直到唐末,公元907年,契丹才真正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
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公元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直到公元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如今契丹族这个名称,已经随着草原上诸部族之间的战争,合并,同化,逐渐形成,大贺氏成功压服了其他的部族,成为了契丹的共主。
“唐人的皇后死了?”辽河上游,契丹部落的王帐之内,族长摩末惊诧的看着来回事的人问道,“唐人皇帝的儿子还趁机叛乱?”
摩末的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他曾经也十分崇拜大唐的强盛,甚至要求内附成为大唐领内的一个羁縻国,然而随着贞观十四年的那场冲突之后,契丹与大唐之间的联系就少了很多,即便是有,也都是侵犯与掠夺。
“回大王的话,正是如此,唐人现在都乱了套,那个唐将张公瑾好像也有些动静,似乎是准备回师长安,卫戍都城!”
摩末闻言,心中不禁一阵狂喜,忙出声道:“这些可都是真的!?”
来人忙道:“小人不敢胡说,都是真的,这几日派出去的哨探都发现了,张公瑾似乎是有意将肃州的百姓全都迁居内地!”
“哈哈!”摩末闻言,一阵大笑,起身道,“本王几次攻击肃州,都是因为张公瑾这个老贼,才功败垂成,这一次,定要让他好看,传我的将领,所有儿郎整军备战,我要直取肃州,而后长驱直入,将唐人的锦绣江山都夺了过来!”
王帐内的众多契丹将军闻言,纷纷起身应是。
摩末接着说道:“阿契合!本王命你去联络奚人和室韦人,邀请他们派兵过来助战,这一次本王定要让唐人知道我们契丹男儿的厉害!”
摩末吩咐完,那些契丹将军纷纷离帐,去准备了,一个个兴奋异常,对他们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每次出兵都意味着可以大肆劫掠,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还有唐人的美女,单单是想想这个,就让他们兴奋不已。
摩末此时也不禁做起了美梦,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纵马长安,坐在太宗的承庆殿内,享受太宗那些如花似玉的妃嫔。
“王兄!”
一个声音打断了摩末的幻想,这让他大为不满,转头看去,微微一怔,愤怒也稍稍消退了些,道:“阿迦罗!你怎么还不去准备,难道你又要劝我和唐人通好吗?”
阿迦罗正是摩末一母所生的兄弟,在契丹族的威望也不小,掌控着近一半的军队,摩末和这个弟弟的关系也相当好,正是两人同心协力之下,才让大贺氏成功登上了契丹王的宝座。
阿迦罗一向崇尚汉文化,对于大唐的敬畏之心要远远超过他的王兄摩末,对于双方之间的争斗,他从一开始就极为不赞同,在他看来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根本就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
契丹八部当初的宗主突厥人要远盛于契丹,但是现在怎么样,还不是被唐人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灰飞湮灭了吗?
还有薛延陀,吐谷浑,高昌等国,但凡是挑衅了大唐的人,哪个能有好下场?对于摩末的痴心妄想,阿迦罗是知道的,更为此深深的担心,他担心摩末的野心给契丹带来的不会是荣耀,只会是一场灾难。
“王兄!在我看来,依附大唐,不断壮大我们的自身,才是最好的办法,王兄你自己看看,当初我们双方友好的时候,贸易不断,我们能从唐人那里得到茶叶,盐巴,丝绸,瓷器,那么多好东西,但是现在呢?没有了贸易,你看看族民们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够了!阿迦罗!我不许你再说这样没有志气的话!”摩末恼怒的打断了阿迦罗的话,大声道,“草原上的好男儿不会畏惧懦弱的唐人,那些像绵羊一样的唐人只配做我们契丹勇士的奴隶,还有既然我们抢就能抢得到,为什么还要拿着好不容易驯服的战马,那些珍贵的东珠,人参去和唐人贸易!阿迦罗!你是我的弟弟,我唯一的亲人,你身上流淌着和我一样高贵的血液,打起精神来,你的肩膀上肩负着和我一样的使命,那就是带领契丹走向辉煌!别再像个唐人一样了,那只会让你变得软弱,整顿你的军马,跟随我一起去唐人的土地上,去征服他们,统治他们,让契丹成为这个天下的主人!”
阿迦罗看着摩末如此狂热,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没办法劝服摩末了,这让他的担心更多了几分,但是他有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哥哥在唐人的土地上撞个头破血流,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摩末见状大喜,用力的拍了拍阿迦罗的肩膀,大笑道:“这才是父王的好儿子,是我的好弟弟!阿迦罗这是我们的好机会,绝对不能错过,唐人恰逢国丧,唐人皇帝又和自己的儿子发生了矛盾,一定混乱不堪,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大契丹进军中原的好机会!去吧!我为人你做先锋官,去将肃州拿下来,我要亲手砍掉张公瑾那条老狗的人头!”
契丹这边在忙碌的准备着,接到了消息的奚人和室韦人接到了摩末南下劫掠的邀请,也兴冲冲的带领着兵马来了,他们这些草原部族根本就没有什么忠义之心,谁强大,他们就跟随谁,只要有利益,他们连自己的亲老子都能出卖。
三部合兵,超过了四十万人,草原上的男儿天生就是最为出色的骑兵,只要跨上战马,拿上弯刀,他们就是合格的战士。
三部四十万大军南下,肃州城内的张公瑾也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一边派人给长安送去求援的奏折,一边命令手下的兵将整军备战。
城内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时间慌乱了起来,但是有张公瑾在,倒也没闹出大乱子来。
张公瑾也是每日里都在城头巡视,在他的脸上完全看不到任何紧张的表情,他少年充军,南征北战,大小战事参与了不下数百次,鬼门关都走了几遭,莫说是契丹,奚,室韦三部倾尽全力来攻,就算是雷霆摧城,他也不在乎。
更何况,这一切都是太宗安排好的,长孙皇后仙去,蜀王李佑反叛的消息都是他透露出去的,假意向内地迁移百姓也都是他作出的假象,为的就是引契丹人来攻,如今看来,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半,他剩下的任务就是守住肃州,等待援军的到来。
“城头上可都准备好了!”张公瑾巡视了一番,对着身边的副将问道。
副将笑道:“将军放心,一切都已然安排就绪,这宝贝自从到了肃州还没发过利是,如今正好拿那些契丹蛮子练练手。”
副将说着,还用手拍了拍城头上那些被黑布遮盖着的守城武器。
张公瑾一笑,道:“此物虽然威力不小,然守城也不能全然放在这上面,还需要三军用命才是!”
副将道:“将军不必担心,这个就更没问题了,那些小子的家人都在肃州,就算是为了保护家人,哪个敢不拼命!况且有将军带领众将士,契丹人想要攻破肃州,那是痴心妄想!”
张公瑾满意的点点头,他从军也有数十年了,还从来没有败过,镇守肃州以来,与契丹人之间的争斗就没有断过,摩末有几斤几两,他清楚的很。
但还是不忘叮嘱了一句:“不可大意,你去安排巡城将士日夜看护,千万不要让契丹那些蛮子钻了空子!”
副将下去安排了,张公瑾倚着城头,放眼远眺,眼神中带着冷静,还带着几许期待,他自知自家的年岁大了,这些年老伤时常发作,恐怕以后上阵杀敌的机会也不多了,这或许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少年从军,身经百战,立功无数,太宗登基之后,他也受封郡公,这一生也算是没什么遗憾了。
圣上!就让老臣用着七尺残躯来报答您的知遇之恩吧!
次日天色还没大亮,城头上的军兵突然感觉到身下一阵震颤,猛地惊醒,扒着城头朝远处看去,顿时大惊失色。
“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