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的拜占庭人来说,向他们展示强大的实力,才能让他们明白一些事情,对于一个喜欢观看角斗士血腥厮杀的民族来说,软弱无力就是最大的原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着所谓民主传统的拜占庭人更崇尚强者。

所以杜睿才会特意让严通安排地方守备部队操练,为的就是震慑这些西方人,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东方不可战胜的印象。

很显然杜睿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在观看泉州卫戍部队操演的时候,他能感觉到的,就是那些西方人发自内心的深深恐惧,与震撼。

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方人在东方

同皮尔斯和加利亚尼一样,每一个获准登岸的西方使节,走在真正踏入大唐国土的那一刻,被深深的震撼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震撼。

因为震撼,他们开始疯狂的崇拜起来,并且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狂热,他们开始模仿大唐人的一切,包括着装,行为举止,甚至一些人连说话的腔调都在极力模仿,如果可以的话,大概他们都想要将自己完完全全的变成一个大唐百姓。

只有成为这个帝国的一份子,他们才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个强大帝国带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自豪。

对于这些贸然闯入的外来人,大唐帝国臣民表现出来的宽广胸襟,就连杜睿都感到微微惊讶,不过惊讶之后,他也是默默了然。

在华夏的历史上,大唐帝国的开放可是出了名的,在贞观以后,朝堂之上甚至出现了一些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人做官,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大唐之于世界,采取的更多还是接纳与包容。

但是大唐百姓的友好,却没能换回赢得的回报,就在船队抵达泉州港的一个月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几乎让杜睿愤怒的将这些西方人全部驱逐。

大概是受不了海上的烦闷与无聊,几个西方使节的随员,和商人的护卫,居然偷偷的潜入了泉州城,在偷盗了一家店铺之后,居然妄图强奸那家的女主人。

幸好被邻里及时发现,才没有得逞,在发现事态严重之后,这几个西方世界的蛆虫居然逃回了穿上,希望借此来逃避他们应得的惩罚。

当杜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自然是出离的愤怒,当即就带着泉州刺史派来的卫戍部队,到了那些跟随而来西方商人的船队处。

加利亚尼显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早早的就在那里等着了,那几个罪犯也已经被他拘押,此时一个个如丧考妣的瘫软在了甲板上,显然他们都猜到了自己的结局。

“加利亚尼大人!多余的话我不想说了,这几个人触犯了大唐帝国的律法,他们无耻的行为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我对诸位大人所代表国家的印象,他们必须受到惩罚,希望您能将他们交给我来处理!”

加利亚尼也是深恨那几个混蛋,居然在这个强大帝国的土地上作出这样不堪的事情来,他虽然想要保住这些同胞的性命,但是看杜睿严厉的态度,他知道,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性,杜睿绝对不会因为两个国家所谓的友谊,就宽恕那几个罪犯。

“公爵大人!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真的很抱歉,请您一定要相信,这几个人只是拜占庭的蛀虫,他们的卑劣行为只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拜占庭完全无关,当然,他们确实应该受到惩罚,而且我也愿意将他们交给您来处理!”

杜睿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接着对身后的苏麟示意了一下,苏麟当即上前,命人将那几个罪犯压住,然后抽出长剑,就在这些西方人的面前,亲手砍下了他们的头颅。

当那几个罪犯头颅落地的一刹那,那些西方使节才深深的感觉到,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好,这个帝国的尊严,绝对不允许被侵犯。

这个小插曲,让西方人老实了很多,除了那些被杜睿允许登岸的使臣之外,其余的随员,商人都老老实实的待在了船上,知道太宗的圣旨到达,接到了圣旨之后,杜睿当即通知了那些使节和他们的随行人员,他们将要一通赶往长安,觐见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

……

出发的这一天,加利亚尼和皮尔斯等人早早的就在船上等待着了,他们也已经知道他们将会前往东方帝国的首都,朝见那位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

海滩上,大批的商人也开始撤营登船,对这些商人来说,尽快和唐人交易才是他们目前最渴望的事情,从使团的人那里他们知道,东方帝国除了丝绸,还有茶叶和瓷器,甚至还有传说当中的七宝,每一样东西都是可以让西方世界的贵族为之疯狂的东西。

在将近一个月的近海航行之后,船队驶入了长江口,那些西方使节甚至以为他们进入了东方帝国的内海,可是当他们得知自己所航行的水域只是一条河流时,包括加利亚尼和皮尔斯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公爵阁下,冒昧地问一句,我们所在的河流究竟有多长?”

加利亚尼最后还是忍不住让向杜睿询问起长江的情况来,当得知长江差不多有四千里那么长的时候,他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东方帝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事实上当舰队沿着近海航行了将近一个月驶入长江的时候,他就有种感觉,东方帝国的领土会庞大到让人难以置信。

杜睿仔细想了一想之后,做出了回答,而他的回答让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加利亚尼还是被吓到了,因为他们在将东方帝国的领土和拜占庭帝国做了比较之后,发现东方帝国的领土是拜占庭的百倍以上。

当然杜睿口中的疆域是大唐已经标注了的区域,包括了大唐如今实际控制的区域,再加上澳洲道,以及美洲大陆,如果只是单纯算人口聚集的地区,也就是实际控制区域的话,领土也不过是拜占庭帝国的十倍左右,不过对于杜睿来说,在地图上划进大唐帝国的区域就是大唐的领土,虽然现在还很荒凉,有的地方还没有实际占领,可是以后人多了,迁移过去不就行了。

进入长江水道以后,使节团和那些粗鄙不堪的商人彻底告别,那些商人在刚刚建立不久的大唐长江水师的监督下,在扬州下岸,和大唐的商人们进行了交易。

对于那些商人的交易,加利亚尼都不抱任何乐观的态度,东方帝国的物产太过丰富,唐人未必会对他们携带的货物感兴趣,在他看来也许只有那些稀奇古怪的艺术品可以让唐人有购买的欲望。

驶入长江以后,杜睿本可以带着使节团沿着大运河的一段北上,直达河东才下船走陆路,不过出于震慑的目的,他只是带着使节团见识了一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以后,便带着他们上岸领略起了帝国的风光。

当加利亚尼等人得知,这条大运河,居然动用了上百万人共同修建的时候,顿时惊讶不已。

杜睿也不失时机的向他提出了,或许拜占庭帝国可以在埃及行省,修建一条苏伊士运河的建议,如果有了那么一条运河的话,东西方的交流将会更加紧密,大唐对拜占庭的援助,也能更为方便的到达。

加利亚尼听了杜睿的建议之后,自然是心动不已,将这件事牢牢的记载了心上,就等着回去之后,面见希拉克略皇帝的时候提出来。

临近长安时,各国使节团里,除了加利亚尼和皮尔斯之外,其他人都已经换上了一身丝绸制作的唐装,在西方,丝绸是极其奢侈的物品,西方制作的丝绸衣服,其实往往都是在丝绸被贩卖到西方以后,重新拼入亚麻等其他织物重新制作而成,绝对比不上大唐内地出产的上等绸衣。

人们总是崇拜强大的,然后因为崇拜而喜欢,对于天性中追逐强权的西方人而言,东方帝国的强盛让他们很容易接受这里的一切事物,对于东方帝国的衣冠服饰,就是出于这种心理而让他们将自己打扮得和一个唐人一模一样。

那些轻柔的,美轮美奂的丝绸穿在身上的感觉,自然和那种亚麻布完全不一样,对此这些西方人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咒骂了一遍贪婪的阿拉伯人,东方帝国在丝绸贸易里的利润只是个零头,钱全都给那些该死的阿拉伯人抽走了,西方世界应该邀请东方帝国一起把阻拦自由贸易的阿拉伯人干掉,他们中每一个人在换上东方帝国内陆出产的上等丝绸制作的华服时都是如此想到,无一例外。

是的,西方人憎恨阿拉伯人,就像上帝憎恨真主一样。

半个多月的陆地行程让这些西方人见识到了东方帝国的繁华地区,也让他们见识了什么叫做天朝上国,和大唐百姓富足的生活比较起来,他们国家的平民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最让他们惊讶的是,大唐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近乎到了来者不拒的地步,就算是在天竺都快要泯灭的佛教文化,居然得意在这个东方帝国继续发展下去,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

队伍当中的一些西方人也曾尝试着让他们接触到的一些平民接受基督教的信仰,但是让他们遗憾的是,东方人对于宗教的态度十分模糊,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而且他们还有一种感觉,虽然佛教在东方帝国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东方人对于佛家思想却远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热诚,更多的时候,东方帝国的百姓到庙里烧香拜佛,只是在祈求心灵的平静。

杜睿也在不失时机的向这些西方世界,介绍着关于大唐的一切,特别是关于太宗皇帝的事情。

“如今统治着这个国家的皇帝陛下将会成为西方世界所有贵族都崇拜和效仿的对象,和这位东方帝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皇帝相比,亚历山大,恺撒,屋大维所建立的帝国,就像孩子一样弱小。”

这是加利亚尼在详细的听杜睿介绍了太宗的丰功伟绩之后,在自己的记述中所写的话,就在拜占庭帝国被萨珊波斯蛮族搅扰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唐帝国的皇帝居然已经轻而易举的征服了北方蛮族,彻底消除了帝国的后患。

在杜睿的描述之中,那个被成为突厥的蛮族可是不弱于匈奴的存在,加利亚尼当然知道匈奴,特别是那位赫赫有名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当年强大的罗马帝国,都因为阿提拉的关系,险些崩溃,可是如今一个完全不弱于匈奴的游牧民族,居然被大唐帝国轻而易举的征服了。

终于又回到长安了,宽阔的官道上,杜睿停下了马匹,朝身旁的加利亚尼等人说道:“我们到长安了。”

杜睿说着,目光中透着矜持的骄傲,和隐隐的激动,骄傲是因为,他相信这世界上不会再有比长安更繁华的城市了,激动是因为,他离开这里已经太长时间了。

“这可真是一座壮观的城市。”

随着越来越接近长安,加利亚尼等人不由自主心生崇敬,君士坦丁堡同样是座壮观的城市,不过和长安相比的话,那是远远不如的。

在长安的城门前,杜睿见到了前来迎接的房玄龄与李世绩,也已经是三年多没见面了,再次见到的时候,杜睿感觉这两位历史名臣也苍老了些。

连忙下马上前,拱手道:“小子何德何能,敢劳烦两位大人亲迎。”

房玄龄笑道:“世侄无需多礼,你为大唐呕心沥血,不惧生死,我二人又何惧区区烦劳!”

李世绩看了看杜睿身后跟着的那些西方人,也笑道:“杜家小子!此次你可算是得偿所愿了,且让这些夷人去鸿胪寺暂歇,圣上钦命你,即刻入宫觐见!”

杜睿慌忙领旨,起身跟着房玄龄,李世绩走进了长安城。

通过长安城巨大的城门甬道时,加利亚尼觉得拜占庭,不应该说是曾经的罗马帝国唯一能拿来和东方帝国的巨大建筑相比的除了古希腊人留下来的遗产以外,就只有斗兽场了。

通过城门甬道,加利亚尼等人惊讶的发现东方帝国的首都并不像君士坦丁堡那样拥挤,街道上虽然繁华无比,可是却并不嘈杂,他甚至坚信长安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使节团的成员们在小声交谈着,西方人惊讶于长安的文明和富裕程度,因为他们已经进城有很长一段时间。可是沿途虽然有不少陈旧的建筑,但都保养得极好,布局十分合理,街道十分整洁,而且他们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乞丐。

杜睿把这些大部分穿着丝绸汉服的西方使节带进了专门接待外国使团的鸿胪寺,因为和周边的那些小国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西方大国,在鸿胪寺,皮尔斯和加利亚尼带领的拜占庭使节团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至于其他那些小国的使节自然有鸿胪寺的官员负责招待。

还有伊莎贝拉,自然不能和这些使节一概而论,杜睿已经吩咐宝钗等人带着去了他当年在长安的府邸。

“各位暂且在此处休息几天,等皇帝陛下降旨召见,再一同入宫觐见皇帝陛下吧!”

安排好了一切,杜睿便跟着房玄龄,李世绩一通朝着皇城的方向赶去,一直到了大明宫的麟德殿前。

“世侄!圣上嘱咐了,只让你一人进去。”房玄龄笑道,“离乡日久,莫不是忘了礼仪!”

看得出房玄龄的心情甚好,一向有些古板的人居然也开起了玩笑。

这段时间房玄龄确实压抑的久了,朝中风起云涌,诸皇子对储位虎视眈眈,太宗皇帝却一直没有表明态度,在朝臣之中,房玄龄是最反对易储的,在他看来储位不稳,铁打的王朝也会弊病横生。

如今好了,杜睿回来了,太子李承乾又有了好帮手,这样一来储位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了。

杜睿并不知道房玄龄心中所想,只是道:“小侄领命!”

对于大唐如今的朝局,杜睿还需要详细的了解一番,在分析之前,对任何事,他都不能轻易的下论断。

走进麟德殿,在屏风之前,杜睿见着了王德,一拱手道:“王公公!久违了!”

王德看见杜睿也是欣喜不已,忙道:“这如何使得,驸马爷万万不可如此,折杀老奴了!且随老奴进去,圣上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

跟着王德绕过屏风,杜睿一眼便看到了太宗,和三年前相比,太宗明显要苍老的多,两鬓已经斑白,皮肤也不再有以前的光泽,给人的感觉,英武之中,带着沉沉的暮气。

杜睿连忙紧走几步,跪倒在品级台前,叩拜道:“微臣杜睿远行归来,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宗看着杜睿,目光之中有些感怀,突然笑了,道:“你这小子,不声不响的便做出了这么大的事,要不是看在安康和汝南的面上,定要好好的惩治你一番,且起来吧!”

杜睿再一拜,起身垂手而立,道:“臣年少狂悖无行,幸赖圣上宽仁,还请圣上赎罪!”

太宗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当年之事,朕也有不忍言处,且放开,来!来!来!且将你此行所见所闻,与朕说说,这个世界当真就是个圆球吗?”

杜睿可没想到,太宗见着他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这个,想到当年在酒楼之中偶遇的场景,如今已经十多年过去了,杜睿的心中也不禁涌起了一阵感慨。

第二百七十四章 总论天下

麟德殿内,杜睿将此行的所见所闻,尽皆于太宗分说了一番,太宗听得也是如痴如醉,心动不已,当听到船队遭遇大风浪,数百水手葬身大海,太宗也是唏嘘不已,当杜睿说到将在澳洲道上刻石立碑,纳入大唐的版图之内,太宗不禁击节叫好。

“如此说好!从今往后,那澳洲道便为我大唐所有了?”太宗眼中闪耀着异样的光彩,历代帝王对于开疆拓土一事,都分外狂热,文治功业再怎么彪炳,身后的评价也不过就是个守成之君,只有开疆拓土才是一个帝王最高的追求。

如今杜睿环球远行,居然将澳洲道这么大的一片土地纳入了大唐的统治,太宗如何能不兴奋。

杜睿道:“圣上!如今我大唐虽然已经在澳洲道宣示主权,然而想要真正的控制住这片土地,我大唐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太宗急道:“快快说,该当如何?”

杜睿正色道:“唯须大力发展海贸,向澳洲道移民,置官立县,行程有效的统治,方才能让澳洲道永远归属大唐,只是……”

太宗一开始听着还连连点头,见杜睿话锋一转,心中顿时一阵紧张,就好像澳洲道那么一大片土地飞走了一样,忙问道:“只是如何?”

杜睿面色有些为难,道:“微臣不敢说,还请圣上先恕臣之罪!”

太宗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道:“好!好!好!朕恕你无罪,快快说来!”

杜睿咬了咬牙,道:“若是中原动荡,恐怕澳洲道不复为大唐所有!”

杜睿的话虽然说的很隐晦,但是太宗却听明白了,杜睿的意思无非就是万一他的子孙后代不孝,闹得兵乱四起,江山动荡,到时候澳洲道孤悬海外,定然不会再归属于大唐所有了。

太宗面色一沉,身为君主,听到这种类似于诅咒王朝皇统的话,心中自然不快,但是太宗总归非常人,突然大笑道:“这有何惧,自盘古开天,三皇治世,天下何来永世不灭的王朝,若是那澳洲道能永归炎黄苗裔所有,便是大唐不在了,那又如何!”

杜睿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阵感佩,纵观华夏历史,历朝历代,能像太宗这般心胸宽广的,纵然不说绝后,也绝对空前了。

“圣上胸怀宽广,臣敬佩不已!”

太宗笑道:“你小子也别说这些没用的话,你的胆子倒是不小,也亏得此言出你之后,入朕之耳,若是被旁人听到,定要参你一个妖言惑众之罪,好了!且接着说,从澳洲道离开之后,今后的情形又如何。”

杜睿接着又说到了美洲大陆的情形,几次与玛雅人的战争,以及美洲大陆如今的情形:“如今美洲大陆虽然也诞生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却依然蒙昧,大半土地皆无主所有,纵然是那个臣撺掇起来的玛雅王国,根基也是不稳,若是日后我大唐航运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派兵清剿,而后移居百姓拓荒,所得土地可是要远超澳洲道数倍。”

太宗这次没有表现的过于狂热,他也知道想要将美洲大陆控制在手中,绝非一朝一夕之时,他这一代怕是不成了,或许连下一代君王都无法达成这个愿望,唯有期待后来人了。

接着杜睿又说了欧罗巴洲的情况,混乱不堪的小战国不列颠岛,兄弟反目的法兰克王国,以及黑暗的非洲,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之间的纷争,天竺的糜烂,以及中南半岛的风光。

太宗听杜睿说完,天都已经黑了,太宗忙吩咐王德准备晚膳:“承明!你也不要不回去了,便在这里吃过晚饭,咱们君臣接着说!”

杜睿此次远行的经历,彻底拓宽了太宗的视野,对为外面的世界,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渴望过。

杜睿也不推辞,离乡日久,久不在朝,他也确实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对太宗说,便应承了下来。

可是当王德将太宗的晚膳端过来的时候,杜睿见了眼圈不禁有些泛红,心中一阵酸楚,按说现在的大唐经过一段时间的变法,已经初见成效,民生照比从前要强了许多,杜睿这一路行来,看到的,听到的,也都是民间对太宗歌功颂德的声音。

可是身为一国之君,天下之主,太宗的膳食却简单的可怜,虽然做的精致,可也不过就是一小碗炖牛肉,一盘青菜豆腐,一盘清炒豆苗,一盆鸡汤,就算是比起一般的小康之家也有所不如。

“圣上富有四海,何必如此苦了自己!”

太宗端着饭碗,笑道:“如何便是苦了,为君者,当以天下百姓为子,如今虽然百姓的生活好了,可毕竟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一年到头,连肉的吃不上,子衣食尚且不得周全,为人父者,若是贪图享乐,逞口腹之欲,那天下的百姓可就要骂朕是昏君了!”

太宗虽然说得轻松,但是杜睿却能听到太宗言语之中对这个庞大帝国的担忧,人有忧患意识,则万事无忧,太宗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忧患意识,在原本的历史上,才能创造了贞观之治,这么一个辉煌的盛世。

杜睿道:“圣上绝不是昏君!”

太宗一笑,道:“是不是昏君,且留给后人评说吧!”

太宗见杜睿也不言语,便接着道:“承明!你虽为巨富,然却也要牢记一点,为人当克勤节俭,不可奢靡无度!”

杜睿闻言,忙躬身道:“微臣谨受教!”

太宗看着杜睿,便像看着自家的子侄辈一样,说起来,当年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杜如晦便投入到了他的帐下效力,两人也是情同兄弟,对于杜如晦,太宗更是引为臂膀,杜睿是杜如晦的亲子,本身又身俱过人才学,还是他的女婿,太宗更是要高看几眼。

“好了!且用了饭,朕再与你详谈!”

太宗或许是年纪大了,再加上日夜操劳国事,食欲倒是不大,杜睿反复劝过,才多用了半碗。

吃着饭,杜睿便请王德去他在长安的府邸,将他这三年来绘制的天下寰宇图取了过来,吃过饭,杜睿唤过来几个内侍,将天下寰宇图铺于地上,太宗见了,顿时大吃一惊。

虽说此前也曾见过,但是当时杜睿毕竟只是根据自己的记忆绘制,卫冕有些不尽详实,如今经过三年的远航,不断的完善,此时这份寰宇图已经可以称得上和后世的世界地图相差无几了。

“这世界当真如此大!”太宗看过之后,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叹。

杜睿道:“确实如此,一直以来,华夏先民未能着眼于世界,总以为自家便身居天下要冲,可事实上,这个世界当真是大无止境的,圣上请看,这处便是大唐,再往北,往南,往西,跨海向东,都还有广袤的土地,这些大多都是无主之地,乃是上天赐予我炎黄苗裔的,不取乃是有违天意!”

太宗闻言一笑,道:“你这小子,不是一向不信鬼神的吗?如今怎的也说起来天意!”

杜睿笑道:“圣上便是上天安排的人间君主,微臣如何能不信天意!”

太宗大笑道:“你这小子!如今这副做派可是一个十足的献媚之人。”

杜睿道:“臣非献媚之臣,也非诤臣,唯愿作一良臣,既不让圣上为难,又能为大唐做一些实事!”

太宗笑道:“你啊!总是有的说,若是被魏玄成知道了,少的不要痛心疾首嘞!”

杜睿一愣,道:“魏大人?”

太宗道:“你只道魏玄成是个浑身长刺的荆棘,见人就扎,却不知道在你们这些后进之人当中,他最看重的便是你,你远航之后,朝中颇多非议,唯独魏玄成对你大为支持,每次有人提起此事,魏玄成少不得都要在朝堂之上和那人打一场嘴仗!”

杜睿还真没想到魏征居然还有这么一面,以前在朝中的时候,这位老先生,可是没少给杜睿找麻烦。

太宗笑着摆了摆手,道:“好了!且不说这些,承明!你来说说,若我大唐想要将那些无主之地尽皆纳入囊中,该如何做!”

杜睿早在来长安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一份扩张计划,这份计划只能对太宗一人说,若是拿到朝堂之上商议,少不得又要有人说他鼓动太宗穷兵黩武,经历了这么多事,杜睿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做事只凭一腔热血,全然不计较结果的鲁莽少年了,他有了责任,这份责任,让他也不得不在行事的时候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了。

闻言,不假思索便道:“若要完成此开疆拓土之伟业,首当安定北疆,北疆不稳,则万事皆休!奚人,契丹人,室韦人,西突厥人,首当其冲,其中,契丹,奚,室韦三部当尽皆诛灭,而后迁居百姓开发草原,在草原上筑城自守,西突厥,则宜驱逐,使其西向,威胁阿拉伯人的后方,策应拜占庭人,如此三家争斗不休,有利于我大唐!”

太宗点了点头,自打知道拜占庭人派了使者过来,他也在思索着该如何应对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之间的争斗,他自然不能坐视拜占庭被阿拉伯人吞并,使帝国的西方多一个强大的敌人,却也没有精力西顾,如今杜睿提出来的这套方略,确实最为适合,既不用大唐直接出兵,又能威胁阿拉伯人的侧后,可谓一举两得。

还有那契丹,前次太宗派李承乾前往安抚,结果闹出事来,契丹人祸乱边廷,至今都不曾重新归附,也确实当征讨,彰显国威。

“如此大善!你且说而后呢!?该当如何!?”

杜睿接着说道:“安定了北疆,其后征服三韩,三韩之地与我华夏可谓世仇,昔日隋炀帝三征,耗费钱粮无数,死者百万,累尸盈野,高句丽人更是将我汉家儿郎驻京观,其行甚恶,我大唐承袭前隋,当报此仇!”

太宗闻言又是点了点头,对于三韩之地,他也早有征伐之心,只是未得其便,如今大唐国力鼎盛,确实也该到了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只是……

“三韩之地,前隋炀帝三征而不下,如今我大唐国力虽胜于前朝,然征伐之事,是否当再思量一番!”

杜睿道:“圣上且放宽心,三韩之事,微臣已经有了计较,三国之间原本就非亲厚之国,彼此之间多有龌龊,圣上若欲征伐三韩,当首先拉拢新罗,百济,对付高句丽,使其威胁高句丽的后方,而后再挑起两国矛盾,我大唐坐收渔人之利!”

“好!朕当报此大恨,征伐三韩,此后又该当如何!?”太宗此时已经完全被杜睿的这份扩张计划深深的吸引了,他原本就是个马上皇帝,对于开疆拓土之事,最为热衷!

杜睿接着将目光飘向了三韩大海对面的一片列岛,道:“圣上可还记得,贞观五年之时,倭国来人!”

太宗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如何能忘记,尤其是那句“日出之国君主致意日落之国君主”的狂妄之语,更是让他当场大发雷霆之怒,扬言要征伐倭国,此事至今都不曾忘记。

“倭人无礼太甚,朕当兴大兵征伐其地!尽灭其族!”太宗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浑身上下满是杀气,可见太宗对倭人也是深恨。

杜睿道:“正该如此,倭国此时已然一统,其主自称天皇(实际上天皇的称谓,始于唐高宗,后来被倭人学了过去,这里有所更改),一向目无我大唐天威,待征服三韩,便可在其地置办海军,跨海远征!倭人愚昧落后,礼法尚且不得周全,自然非我大唐的敌手!征之易如反掌!”

太宗闻言,拍手道:“好!而后又该如何!?”

杜睿接着伸手指向了南洋地界:“而后当尽收中南半岛与南洋之地!有了这些岛屿,我大唐就可以远击澳洲道,将其实际纳入我大唐的掌控之中!再往后,可一边向南洋诸岛与澳洲道移民,一面继续像西北进军,灭罗斯公国,尽吞东欧罗巴之地,坐观成败,一举而下阿拉伯之地!到那时再向美洲大陆移民,使太平洋成为我大唐的内海,纵观天下,还有何人是我大唐的敌手!”

“好!好!好!”太宗接连喊了三个好字,道,“此等伟业,亘古未有,亘古未有。虽秦皇汉武也不能及也!”

说完不禁一阵感叹,在麟德殿内来回踱着步子,不时的看向那副寰宇图,心中盘算着,要是真的达成了这一切,他统治的这个帝国将会增加多少疆土,突然道:“承明!你可否答应朕一件事!”

杜睿闻言一惊,慌忙跪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