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家庶女-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宪哥病的有些厉害,七姐姐想必是急坏了,说起了胡话,说宪哥……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

明菲差点儿没坐稳从榻上跌下去,两个翠不约而同惊呼出声。

明玉将晓得的都告诉了明菲,吃惊过后的明菲仍旧将信将疑:“她素来胆大,可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那宪哥是谁家的孩子?!她到底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香桃冷哼一声嘀咕道:“还有什么事儿是七姑奶奶做不出来的?”

明玉道:“如今王家上下只怕都晓得,五嫂一早就去了,想必她也唬住了,打发人回来寻三伯父、五哥去。六嫂也是担心事儿闹到无法收场,得知后就立即赶去王家。现在,也不知怎么样了?”

明菲气得磨牙:“王家如今官司缠身,她怎么还要把娘家拖下水?她恨咱们就罢了,三伯父、三伯母……陈家好歹养了她十几年!难道就因老太太说不管她,她就觉得自个儿不是陈家的女儿?可三伯父到底是她的父亲,五爷、五嫂是她的亲哥哥亲嫂嫂,她疯了傻了是她自个儿咎由自取,却要害得这些个亲人也跟着丢脸不成!”

☆、第二百二十章

明菲是真气得不晓得该说什么好,只觉心里堵得慌,由不得大口喘气。

明玉忙给两个翠、香桃打了眼色,三个人心领神会,忙出去盯着没得叫赵家的人听见。

“十姐姐先别急,也别气。这会子六嫂已在王家,咱们也别只顾着往坏的方面想。”

想到韩氏行事素来极叫人放心,有她在又有五奶奶在,明菲慢慢儿冷静下来,却仍旧气得头冒青烟。就如香桃说的,明珍她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她可以毫不犹豫地算计自个儿的堂妹,为了她自个儿的私心,连整个陈家家族的声誉脸面也不顾。

可她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她王家大奶奶的身份地位。现在她自个儿说出这样的混账话,又如何能保住她的地位?

“莫非她,真的和三伯母一样,神志不清了?”明菲吐了口气,沉声道,“宪哥早产,出生看起来就不如正常的孩子……真正的宪哥大概在她说宪哥略好的时候就没了,算下来,她失去亲儿子已经好几年。如今姓王的又那样,双重打击之下,她再也不能……”

她不能承受,紧绷住的心弦断了。

从前明珍在娘家时,身形圆润,后来生宪哥难产,宪哥又体弱,不过半年就瘦的皮包骨头。后来去了苏州,说是宪哥好了,但明珍却再不复往日圆润,气色也再没有做姑娘时那么好。若果真如此,明珍她失去亲儿子后,就没有一天好过。

换而言之,如今这个宪哥也不是明珍的骨肉。想到这里,明菲也由不得同情起明珍来,表面的风光,到底比不得内心遭受的煎熬折磨。

她由不得叹了一声:“当初老太太要将她另许人家,她自个儿不肯。如今,也不晓得她后悔了没有?”

但若是她真的神志不清,大概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韩氏、五奶奶皆留在王家吃了午饭,午饭后明珍仍旧没能清醒过来。宪哥吃了太医开的药,捂了一身汗,这会子却略好些,烧得没有之前厉害,睁开眼只说饿了。

杜嬷嬷心里一酸,眼眶跟着就红了,忙吩咐丫头去厨房熬粥。乳娘抱着宪哥坐起来,五奶奶见宪哥嘴皮干裂,忙吩咐身边的丫头去兑碗糖水来。

宪哥小口小口吃了一碗,吃完了就要下床给五奶奶行礼,乳娘忙按住他:“哥儿还在发热,您不行礼,您舅妈也不会责怪你。”

“娘若晓得我不懂事,会生气……”

从里间出来的韩氏也觉眼睛湿润,瞧着脸颊还有些红的宪哥,虚弱地说出这样的话,只觉喉咙卡着一块石头,有些哽咽。

不管这个孩子到底是明珍生的还是明珍捡来的,看着他摇摇摆摆学会走路,到如今已进学读书,乖巧又小心翼翼。五奶奶心酸不已,勉强扯出一抹笑,摸了摸宪哥的头,道:“你从小就懂事,你娘不会生你的气。”

“可是娘说……”

“你娘看着你病的厉害,吓唬住了。等你好了,你娘亲也就好了。”

“真的?”宪哥垂下头,喃喃问道,隔了片刻,抬起头来,睁着一双蒙了水气仍旧乌黑的眼睛,问:“娘怎么样了?”

“你娘累了,这会子还在睡。”

宪哥听闻,声音愈发低了几分:“一定是我不好,惹了娘不高兴……”

五奶奶终是没忍住,眼泪落下了,忙用帕子擦了。宪哥自个儿理了理衣裳,下床穿了鞋子。烧了一上午,这会子还在发烧,他的身子晃了晃,乳娘忙扶住他。他站了一小会儿,推开乳娘的手,一步一步摇摇晃晃朝里间走,到了帘子处,却又停下来,隔着水晶珠帘,望着里面静悄悄躺在炕上的明珍。

只是这么远远地望着,明明很想进去看看,却仿佛又害怕什么,再不敢向前迈进一步。

五奶奶又摸了一把泪,走过来牵着宪哥的手:“你这会子身子虚,快去床上躺着,才略好些,没得又厉害了。”

不由分说拉着宪哥回到床上,又试了试他额头的温度,笑道:“宪哥听话,让你娘好好睡一会子,我们在这里守着呢,你娘也不会有事!”

宪哥点点头,低声道:“我不会吵着娘,可是我睡不着。”

“早上没吃东西,晌午也没吃,想是饿了。如今宪哥病了,要忌嘴,只能吃些清淡的粥……”五奶奶挨着宪哥在床边坐下,温声细语正说着,却见杜嬷嬷红着眼眶,急匆匆走进来,脸上的神情看起来十分惊慌。

韩氏忙上前去,杜嬷嬷张嘴就要说话,发现宪哥坐在床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五奶奶也察觉异样,又哄了宪哥几句,吩咐了自个儿身边得力的嬷嬷和大丫头与乳娘一块照顾宪哥。

三人到隔壁屋里去。

“才得了信儿,老爷要滴血认亲!”

五奶奶听了心里一慌:“不是说等七妹妹清醒过来再说么?”

王老爷起先是这么说的,留下三老爷、五爷也是为了等明珍清醒过来,让他们也亲耳听听。没得明珍这么昏迷不醒,还说王家冤枉她,把她逼疯了。

“……是夫人屋里的嬷嬷去找了老爷,奴婢才刚听外头的丫头私底下议论。也不晓得三老爷是如何与王老爷说的,他们说话时,把屋里的人都支开了。”

韩氏也没想到王老爷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七妹妹疯疯傻傻说出来的话如何可信?若这个孩子是王家的血脉,他已经到了记事的年纪,父亲、祖父这般疑心他,他心里会如何想?”

瞧着刚才宪哥的模样,上午闹腾时,他也清醒着,那些话他都听见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上午的明珍看起来不正常,可她说出来的话未必是假话。就算不能十分肯定却也有八九分,这个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

五奶奶面露惊慌,一时又没了主意,只看着韩氏。

韩氏早就疑心,这一切不过是明珍再一次耍的手段。可因将明珍敲晕的是她身边的嬷嬷,她才在这里等着明珍清醒过来。

若果真是她疑心的这样,韩氏略思量,朝五奶奶道:“咱们叫叫明珍,看看能不能把她叫醒。解铃还须系铃人,话是她自个儿说出来的,若她……”

若她醒来后还疯疯傻傻的,宪哥即便不是王家的血脉,明珍也被王家逼疯了。明珍被逼去苏州住了两年,这是许多人都晓得的事实,不管怎么样,在王家急需声名的情况下,这件事闹出去,对王家也没好处。

若明珍醒来后,神智正常,那就可以肯定,这一次的确是明珍的计谋。为了摆脱王家!毕竟她是女人,也做了母亲。之前为王家的事出谋划策,在她失去自个儿的亲儿子后,她还想要有自己的亲儿子,但跟着王志远,拥有亲儿子的可能微乎其微。更或者,她看清楚王家已经没有未来。

五奶奶却没多想,听韩氏这般说,叮嘱杜嬷嬷一句:“不要在宪哥跟前说这话。”就急忙朝正屋去。

可,无论如何都叫不醒明珍。她仿佛陷入冬眠,任凭五奶奶如何推搡,她始终闭着眼,睡得十分沉重。若不是呼吸正常,大概会叫人觉得她已经去了另外的世界。

韩氏盯着明珍,眉头越蹙越紧。叫了半天没叫醒,五奶奶束手无策,杜嬷嬷却忍不住嘤嘤哭起来,哽咽又惊慌地道:“莫非姑奶奶她,她比夫人还病得厉害!”

一语惊醒五奶奶,王夫人才病发那两日,也是这么个情形!这样想着,她脸色顿时一片惨白,几乎泣不成声:“七妹妹还这样年轻……下半辈子难道都要躺在床上度过?”

哭着哭着,又咬咬牙,吞了泪发狠地道:“七妹妹等了三年,好端端一个人嫁来王家才几年?就成了这么个模样,我现在就去告诉老爷,让王家给个说法!”

哪知,她才冲到门口,坐在床上的宪哥“哇”一声大哭起来。韩氏心里也由不得一紧,看了看躺在炕上的明珍,外头宪哥恸哭声,也让她不能镇定下来。

王夫人病倒,太医诊断出来的结果是急火攻心,何况王夫人毕竟不年轻了。可明珍今年才二十几岁,神志不清还有可能,怎么会如王夫人那般浑身瘫痪?!除非……

倒是韩氏身边的嬷嬷,急忙追出去拦住了五奶奶。五奶奶见宪哥哭得伤心,一声一声揪着她的心,那股子怒意很快散去。忙过来安慰宪哥,宪哥一边哭一边道:“爷爷、奶奶、爹爹从小就不要我,只有娘要我,如今娘也不要我了……”

他哭着伤心,五奶奶瞧着也伤心。按照明珠糊里糊涂时说出来的话,这个宪哥是自小就被亲人遗弃在寒山寺外头,也的确是他的家人不要他。

“快别哭了,没得把嗓子哭坏了,又要发热。你娘没有不要你,你娘,她只是睡着了……睡足了就会醒过来,宪哥是孝顺的孩子,乖乖把病养好……等你养好了,在你娘跟前尽孝,你娘瞧着也高兴。你娘累坏了……”

说着说着,五奶奶哽咽地再也说不出话来,抱着宪哥只是哭。一边哭一边语不成调地道:“当初就该让你娘带着你离开这儿……当初就不该从苏州回来,当初……”

当初,当初,人一辈子哪里来的当初?

众人都聚集在外头,没有人瞧见,静悄悄躺在炕上的明珍,眼角滑下两滴泪,瞬间便浸入头枕着的软枕,留下两道浅浅不易察觉的印迹,不过片刻,那印迹也难寻觅了。

一天从早晨开始,一年从春天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只会朝前走,不会后退。这个道理,世人都明白,明珍也明白。

一时之间,整个院子只闻哭声,韩氏冷静下来,忙朝身边的嬷嬷道:“快去请太医!”

瞧着韩氏的模样,嬷嬷心知,韩氏是担忧上午她们的婆子下手过重,忙低声安稳道:“姑奶奶别着急,来福家的不会这么不知轻重,王大奶奶想必是……”

韩氏道:“先去把太医请来吧!”

婆子的力道能把人敲晕,但敲出毛病韩氏也觉得不大可能。但……她顺着帘子看了一眼躺在炕上一动不动的明珍,找太医来是要太医说清楚。她不后悔今儿来了王家,但也不能由着被人利用。

看着嬷嬷急忙奔出去,韩氏走到床边安顿五奶奶和宪哥,五奶奶哭了一阵,到底冷静下来。又替宪哥擦了眼泪,一时丫头将清粥送来。

“中午夫人那边余下的,怕哥儿饿坏了,奴婢们就热了热。”

五奶奶看了一眼,只有大半碗。心里一冷,晓得王家上下都知这个宪哥可能不是王家正经主子,因此就冷待起来。

可毕竟在王家的地盘上,五奶奶让乳娘接了,支退送粥过来的小丫头,抱着宪哥,哄着他不哭,又亲自一勺一勺喂宪哥。

宪哥正在长身体,虽然病着没什么胃口,却也不过片刻就把这大半碗粥吃完了。大抵他自个儿也明白如今不同往日,没吃饱,也没闹着说不够,只是又吃了一碗糖水。

五奶奶正和乳娘扶着宪哥躺下,就有丫头进来禀报:“老爷吩咐说,把宪哥带去书房。”

这是要滴血认亲了?

五奶奶没好气地道:“宪哥还在发热,里头那个还昏迷不醒呢!就是催命,也没这样的急法!”

丫头暗暗撇撇嘴,不服地嘀咕道:“奴婢只是负责传话罢了,陈五奶奶何苦与奴婢置气?”

五奶奶气结,韩氏冷声道:“话已经带到了,只是这会子哥儿还在发热,外面日头下去了,冷得慌风也大。太医又嘱托,哥儿不能吹风。他若吹了风病情厉害,年纪小会不会好起来谁也说不准。”

丫头又暗暗撇了撇嘴,福福身道:“奴婢去回老爷的话。”

目送丫头的背影,五奶奶气得肠子都打结了,若不是想着宪哥,真恨不得狠狠骂几句解气。

宪哥不哭了,却也不肯躺下睡,来回看着屋里众人,迟疑着道:“祖父叫我去,我……”

五奶奶不等他说完,便打断他的话,道:“哥儿先安心养病吧,横竖还有我们呢!”

宪哥犹豫了一会子,到底乖巧地躺下了。五奶奶又哄了他一会子,见他闭上眼才起身去和韩氏商议别的对策。

韩氏果断地道:“王老爷要如此,就如此吧。咱们拖得了一时没法子长长远远拖下去,想必宪哥心里也早就有了疑心,是或者不是,早晚都要晓得,如今他还没定性,虽然这个年纪就要让他经受这些,委实可怜的紧,但……”

“可若鉴定出来不是……”五奶奶也不是不明白韩氏说得道理,这个孩子毕竟是无辜的。可若让他这么不明不白在呆在王家,差不多也要把这个孩子给毁了。

韩氏大抵已猜准了明珍这一举动背后的意图:“就看王老爷如何行事,王家大爷那么个情形,王家子息素来单薄,王老爷又没有别的孙子。”

若王家人口多,倒是可以从族里选个孩子过继,虽不是亲孙子,到底也算是王家的血脉。可惜并没有,便是王老爷那个庶出儿子,也是个……这事韩氏不晓得,五奶奶却晓得,这么想着也冷静下来。

这天下也不乏没有儿子,捡个儿子充当儿子养的夫妻,为的是老来有个依靠,虽忘恩负义的多,但也有养子比亲儿子更孝顺的。

因此,当王老爷、三老爷、五爷以及消瘦颓废的王志远齐齐赶来明珍屋里时,五奶奶表现很镇定,三老爷、五爷脸色却不当好,又急又气。急明珍昏迷不醒,气她犯糊涂说出这般荒唐的话来。

韩氏不愿见那姓王的畜生,早早就回避到了隔壁抱夏中。

“幸亏宪哥这会子又睡着了。若他醒着,不知心里怎样的难受呢!”韩氏身边的丫头不由叹一声,“那孩子也可怜。”

宪哥睡了一上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又睡着了?他不是一两岁的孩子心里搁不住事儿。他是根本不晓得,当鉴定出来他不是王家的血脉,他该怎么样去面对。

韩氏轻轻叹了一声,那孩子不仅懂事,也早熟。只是,这么小,就开始有这些心机……韩氏忽然想到一种说法——跟着什么样的人日子久了,就会越来越像什么人。

他也要步上明珍的后尘么?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这些。韩氏忙甩掉这个念头,她情愿相信,宪哥只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这种本能不会取决于年纪大小。

毕竟,这事与他而言,的的确确在他能招架的范围之外。

正想着,只见李姨娘、王夫人的心腹嬷嬷也一前一后走进来,一转眼便也去了正屋。院门口更有不少丫头婆子探头探脑朝里头张望,韩氏暗暗蹙眉,接下来只怕又有一场好戏要闹。

不过,接下来明珍应该会醒过来了吧。她失去亲儿子,如今再也不可能有自个儿的亲儿子,装疯卖傻虽不是什么很高明的手段。但有时候,不高明的手段,反而更容易达到目的。

韩氏端起茶吃了一口,静下来心来等正屋那边的动静。只是,等了好一会儿,那边仍旧静悄悄的。

韩氏身边的丫头忍不住,走到门口朝正屋望去。这个位置只能看见正屋的东墙角,且太阳下山后,屋里的光线也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丫头看了一会儿,才要转身,正屋那边终于有了动静。

☆、第二百二十一章

滴血认亲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怎么可能?!”落英、落翘异口同声,由于太过吃惊的缘故,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正端着点心进来的梅枝,吓得差点儿打翻了手里的东西。

明玉也呆了半天才回过神来,与明菲对望一眼,齐齐将目光落到韩氏身上。

韩氏倒是已经平静下来,道:“结果就是这样,昨儿我离开王家时,七妹妹还没有清醒过来,太医倒是确定了,她劳累过度,兼之体虚。”

香桃道:“想必七姑奶奶一直都醒着,可鉴定出结果来,宪哥是王家的血脉,她怎么还昏迷?”

大概她自个儿也没想到吧,韩氏却没把这话说出来。

落翘愤愤不平地道:“如王家这般,怎么还有这样好的命?以为他家已经……没想到,宪哥竟然是王家的血脉!”

明玉瞪了落翘一眼,落英琢磨着低声怀疑:“莫不是哪里出了错?”

怎么可能出错,最开始打了一碗水,让那姓王的滴了一滴血,宪哥的血滴进去,两滴血很快就融合到了一块儿。

李姨娘与王夫人的心腹嬷嬷大惊之余,李姨娘又说是五奶奶、韩氏做了什么手脚,毕竟碗和水都是这边的。

此话一出,气得五奶奶顾不得在王家,周围还有很多人,又狠狠扇了李姨娘一个耳光。

李姨娘捂着火辣辣痛疼的脸颊,却不肯服输,冷笑道:“反应这般激烈做什么?大奶奶已经说着这个孩子不是王家的血脉,不管她是神志不清了还是怎么着,也不能这么草率就肯定。王家的血脉,岂是你们说混淆就能混淆的?我就不信,在这之前你们没有得到信儿,老爷吩咐人将孩子带去书房,你们借着孩子吹不得风不肯,岂不是在拖延时间?”

五奶奶恨得磨牙:“你倒是说说,有什么法子能作假?”

李姨娘自然不晓得:“陈五奶奶、陈六奶奶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出身也比我好,自然晓得用什么法子。”

五奶奶气得脸色铁青,想着明珍这会子还昏迷着,朝三老爷道:“也罢,既然这个孩子不是王家的血脉,我们将七妹妹和孩子都带走就是了!已经把七妹妹逼成了这幅模样,难道陈家的女儿就理所当然该受这些气?!”

韩氏在抱夏听得正屋的动静,当时也大吃一惊。她们几乎认定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没想到……

当然,她们也根本没有做什么手脚,只是商议了当鉴定出来这个孩子不是王家的血脉时,该如何应对,如何保全陈家以及这个无辜的孩子。自然,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保住明珍。这是相辅相成的,明珍做了错事,该得到的惩罚已经得到了。

更多的,她们考虑的是这个问题,却没想过当鉴定出宪哥是王家的血脉时,会怎么样。

王夫人的心腹嬷嬷也难易接受这个结果,只是见王老爷脸色黑沉,却不敢说话。李姨娘是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怕把事儿越闹越大。

五奶奶等人愈是生气,她愈发说是心虚,才不敢再一次鉴定。气得五奶奶指着她的手止不住地发抖,李姨娘冷笑道:“这个孩子若不是王家的血脉,就能由着你们把孩子和王家大奶奶都带走?她做出这样的事体,王家养她、养这个孩子也养了好几年,难道该我们王家理所当然接了这个冤大头?!”

别说五奶奶气得说不出话来,韩氏也被李姨娘一番言辞气着了,三老爷气得摔了手里的茶碗,五爷沉不住气,见王老爷不说话,看了看四周,冷声问:“还有谁怀疑这结果?”

屋里众人有吃惊的,也有疑惑的,但却都不说话。五爷当即朝李姨娘和王夫人的心腹嬷嬷道:“你们还要鉴定,为了明明白白,那就再鉴定一次,你们去预备鉴定所需之物!”

李姨娘闻言,垂着头被隐藏的嘴角勾起一抹得逞的笑。

自然,再一次鉴定的结果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两滴血根本不能相溶。这仿佛是在替李姨娘说话,果然是五奶奶和韩氏做了手脚。

今儿五奶奶、韩氏自明珍不大好就来了,五奶奶更是一早就来了,她们几乎一天都在这院子里。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滴血认亲是绝对避得了一时,避不了长久,而李姨娘也说的在理,五奶奶和韩氏的的确确拖延了时间。

看到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结果,王老爷脸色愈发暗沉可怕,仿佛周身都缭绕着一股子瘴气。

这个结果,五奶奶自是不服,依着李姨娘之前话里的意思,明珍和孩子都可以跟着回陈家,但却是王家将明珍休离,赶出王家!且王家养了这个孩子几年,明珍连自个儿的嫁妆也拿不走!

“刚才说我们作假,难道这会子你们就没有作假?!谁知你们使了什么法子,让……”

五奶奶的话却被王老爷冷声打断:“够了!当初宪哥早产,太医就断言难养活,这个宪哥不是王家的血脉,也不是儿媳妇自个儿生的。不孝子成了这么个模样,不管这个孩子是不是王家的血脉,他如今都是我王家的子孙!”

李姨娘哪里肯服气,五奶奶、三老爷更是不服气。就算王老爷承认了这个孩子是王家的孩子,却没有承认明珍。

更何况,事实是她们根本没有作假。

正在这个时候,前去请太医的嬷嬷回来了。两方人马皆不可信,第三方总该值得相信。

韩氏立即吩咐嬷嬷去正屋传话,三老爷一听太医来了,义正言辞,态度强硬非要太医亲自来验证。

“我们到底没人是懂得医道的,太医的话想必谁也不会疑心。若太医鉴定出这个孩子不是王家的血脉,亲家老爷要如何处置她们母子,我们陈家绝无二话可说!”

王老爷根本不愿把这样的家丑闹到外人跟前去,明珍还昏迷着,昏迷之前神志不清,即便这个孩子不是王家的血脉,她失去亲儿子也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反之,王家将她逼疯,反而与王家不利。但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王家的血脉,王老爷也的的确确想弄清楚,否则也不会由着李姨娘闹。但也仅限于在王家后宅。

王老爷狠狠瞪了一眼李姨娘,李姨娘却是有些心虚了。到底也是个有心思的人,几句话就把王老爷的心声,明珍的意图说得明明白白。

五奶奶懒得与她理会,一字一句只对着王老爷说:“是不是王家的血脉,到底要有个明确的结论,七妹妹远离京都,一人之力在苏州照顾王家唯一的血脉。可有人想过她那两年是如何过来的?宪哥是去了苏州,远离你们这些人才好起来。宪哥出生的日子不好,因此不受待见,只怕也并非不受待见这般简单,根本是容不得他!”

这话自然再一次触及王老爷的痛处,当初王夫人处置静悟师父姐姐母子,是得到王老爷的首肯。为了保护王家的声誉,因此容不得孝期就出现那么个孩子。

五奶奶说完,就拉了五爷一把:“相公去把太医请进来!”

三老爷听了,声色俱厉催促了一声,五爷点点头,直奔而去。

王老爷难得低下头与三老爷说好话,三老爷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

第三次鉴定,在三老爷的要求下,所需之物皆让太医预备,五奶奶身边的嬷嬷,以及王夫人的心腹嬷嬷监督。

“……总共鉴定了三回,第一回和第三回鉴定出结果,宪哥的确是王家的血脉。”韩氏想到昨儿的事,由不得又叹了一声。

“虽大家伙仍旧不免疑心,但鉴定的结果就是这般。”又想到昨儿屋里那么吵闹,宪哥却一直闭着眼安安静静由着手指被割了三回没啃一声,韩氏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那孩子才真正可怜的紧。”

明玉道:“至少如今确定了他是王家的血脉。他已到了会自个儿独立思考问题的年纪,遭到一时的质疑,总比一辈子都被质疑好。”

落翘却还是觉得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呢?王家做了这么多龌龊事,老天爷也委实不公了些!”

明菲吐了口气问:“既然这个宪哥是王家的血脉,她为什么又闹这么一处?”

不等韩氏、明玉发表意见,想到韩氏说的李姨娘,明菲揣度道:“难道就为了赶走李姨娘?那姓王的都这般了,依着她的行事作风,赶走还不如留下呢!”

明玉问韩氏:“后来怎么样?”

这么大闹一场,三老爷总要有个态度不是?而真心为明珍着想的五奶奶,也不可能善罢甘休。她早就提议让明珍与王志远和离……想到这里,明玉似是明白过来,明珍这么闹一场,是要弃子和离!

毕竟王家眼下还没彻底被推翻,宪哥作为王家的血脉,是不可能由着明珍一起带回娘家。但王家,确确实实一步一步走向灭绝。

正想着,韩氏摇头道:“后来我也不知,七妹妹昏迷不醒,太医鉴定出结果,就忙请太医给七妹妹诊断,晓得七妹妹没有大碍,时辰又晚了,我便家去了。”

她所担心的问题不会发生,而明珍的事自有三老爷、五爷他们替她做主,横竖轮不到她,她也不会再去多事。

可这个宪哥,真的是王家的血脉么?

初生的朝阳透过窗格子洒进来,迷迷糊糊中,明珍仿佛回到那段最是生不如死的日子里。她的宪哥死于浑身发热,滚烫的身体,最终变成一具小小的冰冷的尸体。

直到整整过了一天一夜,她仍旧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天未明抱着身体已经僵硬的宪哥赶到寒山寺。时辰太早,寒山寺尚未开门,她抱着宪哥立在寺院之外,却忽然听见轻微的孩提哭声。

那哭声轻而虚弱,像极了她的宪哥,她以为她的宪哥挺过来了。慌忙用手指去触摸怀里的人儿,却是一点儿温度也感觉不到。可是,那哭声仍旧断断续续地传来,最后她发现了那个身上只抱着破布,被遗弃在寒山寺门外石阶上的孩子。

这个孩子也生了病,大抵是他父母贫困,无钱医治,被她发现时,已经气若游丝,只能发出如濒临死亡的小猫般的哀鸣声。

她这辈子活到这个岁数,说过无数次的谎话,这一回她说了真话,却被验证成假话。

老天爷还真的与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而这个玩笑,却根本不是她想要的!

她没有疯癫,她记得十分清楚,她的宪哥在回到王家祖宅第一天就病入膏肓,最后葬在寒山寺不远处的桃树底下,没名没姓,没有墓碑。除了她,再不会有人记着或相信他曾经来这世上走过一遭。

那个,才是王家真正的血脉,才是她的亲生儿子!她亲眼看着被埋了,是她手捧着黄土,一把一把埋了!

这个,不过是被自己的亲人遗弃的孩子,只是恰好年纪与真正的宪哥相当,而那个时候,她需要一个能替代宪哥的孩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自己的未来,她都需要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作为依仗。

老天爷与她开的这个玩笑并不好笑,明珍却忍不住笑起来。起先只是无声地笑,笑着笑着,就发出凄然的声音。

正在外头喂宪哥吃药、吃饭的众人闻得笑声,却是愣了愣。五奶奶朝里头奔去,只见躺在炕上的明珍,睁着眼,晓得眼泪止不住地流。

瞧见五奶奶,明珍止住笑声:“五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