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变天-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玉说着不由的打了个寒战,沈从云见了没来由的心中一疼,伸手抱住紫玉的肩膀道:“风大,进屋去说话吧。对了,你的随从让我打发回去了。”

紫玉白了沈从云一眼道:“早知道了,居心不良。”

“哈哈!”沈从云笑的越发的猖狂了,手也搂的更紧了。

屋子里升起了火盆,一张小桌子上一个三鲜锅子,四个小菜,一壶烫好的酒。

“告诉我,我猜的没错!”紫玉笑吟吟的给沈从云倒了一杯酒,端给沈从云,送到嘴边。

沈从云很不客气的一口喝下,看着紫玉笑而不答。

“讨厌,每次都这样,不想回答就装哑巴。好吧,朝鲜东学党要起事了,日本参谋本部的情报次长,川上操六喝醉了亲自说的,为了策动这次起事,日本人派出了几十名情报人员混进东学道。只要中国派兵朝鲜,就……。”紫玉这话和历史书上说的多少有点区别,不过历史问题沈从云并没有太往心里去,而是把重点放在后面。

沈从云眉头皱了起来,紫玉看着沈从云有点酸溜溜的目光,不由抿嘴笑道:“讨厌!这样看着人家。三从四德我还是知道的,除了你,我没让没别的男人碰过我,川上操六那次是由一个日本女人伺候的。”

沈从云嘿嘿的笑了起来,一伸手把紫玉抱到大腿上,嘴巴贴在细腻的脖颈上,用胡子扎的紫玉一阵痒痒,一阵发笑。

“大了,比以前大了。”说话间沈从云的手顺着领口钻了进去,紫玉乳尖被捏,不由轻声哼道:“还不都是你那次搓的?害人的冤家啊,让人每次想起那个下午,水就不停的流。”

“那现在还等什么?”沈从云嘿嘿一笑,抱起紫玉就往里屋去的时候,紫玉伸手按住沈从云乱拱的嘴巴道:“等一下,有份东西给你看了再说,着急啥,我都送上门来了。”

沈从云闻声收回手,紫玉伸手从里衣的口袋里摸出一张纸张来,上面是一份名单,还有一些记录。

“这是我所知道的全部!据我所知,日本参谋本部,对你的情况非常的感兴趣,至少派出了一百名情报人员在你的新军周围活动。他们最感兴趣的有两件事情,一个是新军装备的大量轻便火炮的威力,一个是新军几乎每个士兵都背着的四枚木柄的特殊武器。还有,为什么新军配备了大量的小铲子,为什么新军在训练科目中有大量的开挖战壕的训练,等等!我全部都写在上面了。好几次新军的军事演戏,因为防备森严,情报人员无法接近,不过他们还是成功在新军中收买了几个人,获得了一些情报。不过这些人都是一些边缘人员,对一些具体的数据一无所知。比如轻便火炮的射程、杀伤半径、相关的技术数据等等。”

沈从云听了冷冷的哼了哼道:“知道了又怎么样?奶奶的小日本,谅他们一时半会也弄不明白,等他们弄明白了,脑袋上早吃够了炮弹。”

“日本人对新军的作战能力的评估大致如下,部队训练严格,但不如日军精锐师团,可能是因为经费不足的缘故,没有装备大量的大口径火炮,真实的战斗力应该和日本的对马警备队相当。”

沈从云呵呵一笑,伸手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几下后,低声道:“有的事情,以后你才能知道。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现在这时候,除了本集团的核心成员,我不会相信任何人。”

“我知道,好了,正经事情谈完了。”紫玉露出笑容来,主动的做坐到沈从云大腿上,双手搂着沈从云的脖子,低声呻吟似的说道:“别让我失望!”

紫玉无疑是沈从云遭遇过的最特别的女子之一,身世特别,行为特别,在床上也非常特别。准确的说是生理构造特别,另一个说法叫“名器”。

紫玉几乎不用沈从云消耗多少体力,很容易就进入了高潮,高潮后体内的律动之强烈,是沈从云知晓男女之事以来见过的最强烈的。

也许是太久没有房事的缘故,紫玉的所求显得有点无度,整整一个晚上,紧紧的粘在沈从云的身上。嗯,这是一个能让男人精尽人亡的性伴侣,沈从云也只能暂时这么定位。至少现在,沈从云没有把紫玉带回家的意思,可能的话,沈从云需要的是一个利用价值更大的紫玉,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沈从云的担忧,只不过没露在脸上罢了。

……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据说这是在朝鲜一度广为流传的歌谣!

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曾向沙皇预报:“朝鲜陷于沉重而日益增长的激愤情绪已有相当时日,这种激愤情绪极易转变为公开的暴乱。”

东学党,准确说是东学道,道主是一个叫崔时亨的人,东学道的主题思想是提倡东方之学,以对抗西方思想的入侵。以宗教的形式,传播“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的口号。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一个民间组织的存在,首先就有政治倾向,远远不是单纯的松散的民间团体那么简单。

引发东学党起义的导火索,是万石洑水税事件。洑是一种用于灌溉的水利设施,当时全罗道的郡守赵秉甲,征民数万修洑,完工后增加水税,中饱私囊。百姓不服,找他理论,赵秉甲闭门不出。百姓代表找全罗道观察时金文炫申述被抓,终于引发了民变。

1894年2月,金唪准为首的东学党起义爆发,迅速的席卷整个全罗道,并占领全州。

……

6月4日!天津,直隶总督衙门!

袁世凯力主出兵助朝鲜平叛的电文摆在桌面上,这件事情让李鸿章已经头疼多日了。

“日本人的野心,昭然若揭,不可不防啊!中堂!”杨士镶忧心忡忡的话,只是让李鸿章脸上的皱纹更多了一些。

“袁世凯说,日本方面称,我政府无它意,贵国何不速代韩戡?这其中有几分可信的成分?”张佩伦也充满疑虑的问。

“报!朝鲜急电!”

手持电文,李鸿章脸上的表情终于沉了下来。“酌遣数队,速来代剿!”几个文字醒目的出现在电文中,这是朝鲜王室又一次发来的求援电文。

这时候,盛宣怀手拿一封电文匆忙进来,连声道:“中堂,朝廷急电。”

“万寿在即,朝廷脸面为重。”用这种语气跟李鸿章说话的人,只能是慈禧。

“怎么办?”李鸿章把目光投向了两个亲信的幕僚,张佩伦和杨士镶互相看看,最后还是张佩伦上前回到道:“既然是太后的意思,朝鲜政府又无能为力,为今之计,只好出兵朝鲜平叛了。”

(注:在是否请求援兵的问题上,由于担心日本也跟着出兵,朝鲜王室也一直没有痛下决心。一直到6月4日,才正式发出照会,这里就不详细的去说了,至于袁世凯和李鸿章被日本所骗一事,也忽略不写,免得被人说抄袭。我会发个作品相关,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6月6日,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总兵聂士成统兵2000余人,自大沽出发,9日,聂士成部进驻牙山。

……

日本,内阁总理紧急召见了外务大臣陆奥光宗、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

“总理阁下,为保全皇国之基础,为进取万国之根本,到了与中国开战,彻底解决朝鲜问题的时候到了。良机已至,不可失之交臂。当前朝鲜王室正谋求清朝的帮助,大日本帝国应当利用这个机会,引诱中国出兵!”陆奥光宗如是建议。

“东学党势甚猖獗,韩兵不能镇压,目下趋势必向清国请求援兵,清国政府必容纳此种请求。我国如欲保护在韩臣民,维持帝国均势,殊有出兵之必要!”这是川上操六的建议。

六月二日夜。

陆奥宗光和外务次官林董将川上操六请到外相官邸,三人对坐讨沦落实出兵朝鲜的计划。讨论中一致认为;日本出兵,必然要与清兵发生对抗。中国所派军队当不至于超过五千人,而日本要居于必胜地位,需要六千至七千兵力。如果中国进一步增加兵力,日本也要增派一个师团。因此,应作派出一个师团的准备,而首先派出一个混成旅团。林董后来回忆说:当天的会议“不是议论怎么和平解决问题,而是讨论了怎样进行作战和如何取胜的问题”

六月五日,日本根据战时条例,成立了大本营。并决定向朝鲜派兵一个混成旅团。

九日拂晓,八重山驶至丰岛附近海面,与担任警备的日舰筑紫号相遇,得知中国军队业已到达牙山湾。下午三时,八重山进入仁川港。在此之前:日本常备舰队司令海军中尉伊东祐亨正率松岛、千代田、高雄三舰停泊于福建闽江口之马祖岛,西乡从道令其回航釜山。伊东留速力迟缓的高雄在后,即率松岛,千代田二舰急驶釜山。日本驻釜山总领事室田义文向伊东传达了海军大臣“赴仁川”的命令。伊东即留高雄于釜山,率松岛和千代田启航,稍后于八重山而抵仁川。此时,泊仁川港的日本军舰为松岛、千代田、八重山,筑紫、大和、赤城六艘,而中国仅有济远、扬威、平远三舰。日本海军力量远远凌驾于中国海军之上。

十日,负有挑起战端使命的大鸟圭介在三百兵护卫下,强入汉城。

其时东学党起义在以朝王以抚为主的政策下,已经基本平息,日本出兵朝鲜的借口是保护侨民,依据是《中日天津条约》。

至十六日,日本在朝兵力为陆军四千余人,海军松岛、吉野、千代田、八重山等八舰,实力远在清军之上。

十二日至十六日,正是中日之间就共同撤兵交涉的阶段,结果是日本不断增兵朝鲜。即便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李鸿章还对和局心存幻想。

十六日至二十二日,撤军谈判破裂后,日本提出“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以此赖在朝鲜不走,同时拖住清军。在这一时期,日本派出了第二批援兵,挑战目的已经非常明显,李鸿章仍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

七月四日,日本领事小村提出与中国谈判,不愿意列强介入,一面日后事端多。七月七日第一次和谈开始。中方代表,奕劻、孙毓汶、徐用仪等五人,日本则只有小村寿太郎携书记官一人。(呵呵,可笑吧。)七月九日,第二次会谈,人员不变。

漫长的谈判时间内,李鸿章没有为了战争做任何准备!把希望寄托在英、俄的干涉上。可怜的光绪皇帝干着急却使不上劲!两次电喻李鸿章加强备战,李鸿章则坚持日本不会主动开战。七月十四日,日本发出第二次绝交书。军机处电喻李鸿章备战,李鸿章才二次增兵朝鲜。

朝鲜局势,一触即发!

上海,一直仔细关注朝鲜动向的沈从云,得知日本发出第二次绝交书,拒绝从朝鲜撤军的消息后,把自己关在书房内久久不出。

“甲午战争!老子终于把你盼来了!”沈从云泪流满面的怒吼着!

第四部 中日之战

第一章 丰岛海战

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两艘新式的前战列舰级巨舰,缓缓的离开了码头。令很多德国人不明白的是,威武的新式战舰,为什么要挂满一些乱七八糟的条幅。

“嗨,斯蒂芬,上面写着什么?”

“中文的意思是,中越人民友好,中越人民骨肉相连,越南人民无条件支持中国!等等。”

“我还以为中国人就很奇怪了,原来越南人也这么奇怪!”

是啊,是很奇怪!斯蒂芬也搞不懂沈从云来电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两艘以越南王室为加强江防舰队购买的前战列舰(君权级),为什么要挂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还在电报上说,慢慢走,越南距离德国很远,记得要有个一年半载的。

中日之间不是要开战了么?沈从云这到底是搞的什么名堂?这可是仿制英国新式的战列舰啊,两艘耗资七百万两,排水量为一万一千顿,口径320毫米的主炮4门,10门152毫米口径的速射炮,12…16门小口径速射炮,7具406毫米鱼类发射管,如此强大火力的两艘战舰,为什么不尽快归国参战,枉费了斯蒂芬大量的心机,催促德国赶在开战之前提前交货。斯蒂芬不明白,德国人也不明白,日本人心惊肉跳!

就这两艘战舰,恐怕整个日本联合舰队的火力加起来,也无法撼动。欧洲的日本情报人员疯了,几乎是在尾随这两艘战列舰的行踪,可是这两艘战列舰走的实在是太慢了,一点没有着急回去打仗的意思。日本情报部门头发都熬白了,也想不通为什么,最后判断为这两艘战列舰,应该真的是归属越南政府的江防舰队的。

斯蒂芬要是知道日本人的结论,肯定会气的发疯道:“江防舰队?谁他妈的见过万吨级的战舰在红河的那条水沟里开过?该死的红河连千吨级的船舶都未必能行驶。”

……

7月24日刘公岛!浓烟阵阵!北洋水师在接到李鸿章的备战电后,总算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备战。汉纳根的心情不错,站在定远的甲板上,看着一箱子一箱子的榴弹被运上船来,这个半年前还为了不能凑足打上几个小时炮弹的外国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刘步蝉和丁汝昌,这时候也并列站在定远的舰桥下。

“军门!您说沈从云这是啥意思?钱多了没地方花么?花上百万的银子给水师送来炮弹?”刘步蝉笑呵呵的打趣道,从表情上没看出取笑的意思。

“沈从云是懂海军,晓得日本战舰装甲薄,榴弹的效果比穿甲弹要好。要不是这批榴弹来的及时,你我现在能笑的出来么?”丁汝昌轻轻地一声叹息,无奈的摇了摇头。

“新年之后,沈从云居然连优质的燃煤都送来一千吨,不知道张士衍知道了会作何感想?李中堂又作何感想?”刘步蝉言语里的不满,这时候丁汝昌已经听出来了,回头扫了一眼刘步蝉道:“这些事情,不是你我该操心的。没准沈从云的这些动作,都是李中堂的意思也不一定,户部对北洋水师的压制,你也不是不知道。”

“是啊,时下中堂对日本步步退让,朝野讨伐之声甚嚣尘上,唯有戮力死战,以正我北洋水师之名。”刘步蝉苦笑着,指着远处的致远道:“军门,邓世昌发来信号,他已经准备好了。”

“镇远、经远、来远也发来旗号,准备完毕。”

“丁军门!中堂急电!”

丁汝昌快步迎上去,接过电报一看,脸色顿时为之黯然道:“下令熄火吧,增援行动取消。”

“为什么?眼下日本人在朝鲜聚集了吉野等多艘战舰,一旦日本开战,济远处境堪忧啊,军门。”刘步蝉急了,一把抢过电文。

丁汝昌无奈的闭上眼睛,摇摇头道:“执行吧!”

信号发出!致远、镇远、经远、来远等舰,先后发来旗语,问讯为何取消行动。丁汝昌正在下令解释这是李中堂的意思是,刘步蝉指着海面上一艘小船苦笑道:“丁军门,邓世昌来了。”

“丁军门,为什么要取消行动?济远、威远、广乙三舰危在旦夕,怎么能取消行动?广乙来电,日本人已经占据汉城,挟持朝王,不可不防啊。”邓世昌龙行虎步,赶到跟前大声问道。

“邓世昌!你放肆!这是中堂的命令,执行吧!”

“丁军门!,英国人罗仕哲也说,日本舰队要对济远他们下手的,可否让致远等几艘快速巡洋舰组成一个小编队前往增援,以防不测?”刘步蝉低声建议道,丁汝昌摇了摇头道:“军令如山啊!”

遭到斥责的邓世昌站在原地,狠狠的一拳砸在船舷上。一直没有说话的汉纳根走到邓世昌跟前,轻轻的拍了拍邓世昌的肩膀道:“邓!冷静点,你是一个出色的军人。”

7月25日,济远在前,广乙在后,由牙山出海返回,7时30分左右,丰岛海面,突然南面出现三艘军舰,经辨认为日本第一游击队之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艘快速巡洋舰。

此时,日舰在中国舰队的南方向北航进。由于丰岛附近海面南宽北窄,对日舰的回旋运动不利。为了占据有利位置,日舰故意向右十六度变换针路,转舵向东行驶,以便待中国军舰驶至丰岛南僻海面宽阔处,再行转轮攻击。济远、广乙见日舰转轮东去,以为日舰不致挑衅,继续向前航行。当驶至丰岛南侧海面时,日舰突然转轮西下,然后掉头向北,以单纵阵向济远、广乙迎面扑来,截住中国军舰去路。7时52分,双方军舰相距三千米时,日本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突然“以左舷炮火向济远轰击。接着,秋津洲在(7时)55分,浪逮在56分,也用左舷炮火向济远猛射。”中国军舰济远、广乙被迫应战,进行自卫还击。霎时间,炮声震天,硝烟蔽海,甲午中日战争的序幕——丰岛海战开始了。

“方大人!”济远大副沈寿昌,见日战舰开火,不见方伯谦出来指挥,便冲到舱房内来找。沈寿昌找了一圈,总算是在一个铁甲最厚的船舱中找到了方伯谦。

“大人,请等望台指挥!”

“出去,下令火速转舵撤离战场!”方伯谦脸色苍白,满头大汗的颤抖着说。

沈寿昌鄙夷的看了方伯谦一眼,冷笑着转身离开,义无反顾的登上望台。

“给广乙发信号,保持队形,集中火力先打吉野!前主炮!对准吉野,开炮!后主炮,给我瞄准浪速号!”

战斗一开始,日方三舰依仗其速度快、速射炮多的优势条件,以吉野居先,成鱼贯纵阵,用一舷齐射的火力,向中国军舰猛烈开火。首先,集中炮火,“聚攻济远,密如雨。”

三对二,丰岛海面上,中日双方五艘战舰在相聚2…300米的距离上,展开厮杀!

首先开炮的吉野,速射炮落在济远四周,掀起水花阵阵。浪速紧紧跟上,不等其开炮,一发跑当呼啸着落在“浪速”号上,在其舰首二十米处落下,弹片纷飞,“浪速”号的信号索被炸断!

敌强我弱,和日舰的速射炮比起来,济远的主炮射速太慢了。一发炮弹落在望台之上,望台上的沈寿昌摇晃了一下,轰然载到。二副守备柯建章见状,立刻冲上望台,之间沈寿昌头部为弹片所伤,血流不止,当场壮烈牺牲。

“前主炮!对准吉野!”柯建章嘶哑的呐喊声,在望台之上响了起来。济远前主炮呼啸而出,远处吉野前身中弹,浓烟顿起。

广乙舰,管带林国祥一面指挥用炮火还击,一面命令加速,靠近日舰吉野。吉野担心广乙来撞,急忙转舵绕行。上午7时58分许,广乙出现在秋津洲侧翼600米处,林国祥正准备用鱼雷攻击秋津洲,不幸中弹,鱼雷发射管被毁。旋又飞来一榴弹,落在广乙甲板上,死伤二十余人,广乙仍死战不退,发炮命中浪速号左舷。

济远舰上,柯建章接替指挥不久,济远前主炮中弹,柯建章、学生守备黄承勋、六品军功王锡山、管旗头目刘鲲中弹身亡,前主炮被毁。济远各级将士死十三人,伤四十欲人,犹不肯退,以后主炮据敌。

激战一个小时之久,济远、广乙多处中弹,炮火不济,遂且战且退。

日舰见两舰退走,疯狂追击,欲击沉两舰而后快!

其时,西南方向两船并来,不能辨认国籍,第一游记队司令官坪井航三下令,各舰自由行动,秋津洲追广乙,浪速追济远。

西南两船渐渐接近,一为操江炮舰,一为英国商船高升号。吉野发出信号,命令浪速掳获高升,送至群山浦交与联合舰队司令官处置。由吉野继续追击济远,并令秋津洲舍广乙而截击操江。当时,济远已驶离吉野七里之遥,但吉野时速较济远快八里,转瞬即可追及。吉野开足马力,以最高速度追赶。12时38分,当吉野与济远相距二千五百米时,以右舷炮火向济远猛烈攻击。济远管带方伯谦见敌舰即将追及,惊骇万状。竟无耻地下令挂白旗。接着,又挂起日本旗。但吉野仍穷追不舍。爱国士兵王国成激于民族义愤,奋起自卫还击。他问大家:谁能助我运炮弹?水手李仕茂挺身愿助。二人协力发尾炮攻击敌舰,连发四炮,命中三炮。第一炮击中吉野桅楼,第二炮也命中。第三炮走线未中。第四炮命中吉野要害,船头立即低俯。吉野受创,不敢继续追击,于12时43分,转轮迟走。当吉野负伤退走时,济远如能立即转舵以舰首主炮轰击敌舰,有可能取得更大胜利。甚至可解除操江、高升之困。可惜济远管带方伯谦是个毫无斗志的贪生怕死之徒,逃命犹恐不及,自然不会冒此风险。竟置操江、高升于不顾,开足马力,匆匆向旅顺奔逃而去。

济远即走,操江接济远旗号西走,高升号以自己为英国商船,日本人不敢开炮,继续前进。吉野旗号令高升停船,高升被迫停下,浪速号舰长东乡平八郎派人登船“临检”后,要求高升号随其走,清军将领拒绝,浪速发鱼雷命中高升。随后两弦炮击高升。

高升号被攻击后,船上清军奋力反击,没有大炮,就用步枪!

高升号渐渐的沉下去了,海面一名士兵抱着一块浮木,顽强的操步枪向对面的浪速号发出最后一弹!

日舰待高升沉没后,见海面上有清军,遂放小船,一一击杀之,唯留英国船长。

当日舰浪速、吉野追击济远时,广乙负伤,向朝鲜西海岸方向撤退。管带林国祥检点船舷均已毁坏,不能任战。勉强驶至朝鲜西海岸十八岛搁浅。林国祥等将舰上未毁的大小炮数尊,自行击毁。并凿坏锅炉,遗火自焚,以免资敌。然后,率残卒七十余人,登岸赴牙山叶志超军营。及至,则营垒已空,叶志超已于两日前退守公州。一行人准备搭乘英国军舰回国,又被日舰截留。林国祥以下官兵被迫签署以后永不参加中日战事保结,才被释放归国。

操江号为木制小火轮,不及走远,为秋津洲所追上,管带王永发下令烧毁所有文件,沉饷银二十万两,遂被迫投降。

丰岛海战落下帷幕!

(注,本章大量引用《中日甲午战争》一文内容,有人要说是抄袭,就算是吧。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文字来,在真实的历史面貌下描写这一段。)

高升号被击沉后,英国一轮汹汹,态度强硬。不过舆论这种没有丝毫约束力的东西,在日本政府的一番狡辩下,在英国政府从利用日本节制沙俄在远东发展的国策下,国际公法这种玩意,很快淹没在强权既是公理的帝国主义时代中。舆论唯一留下的后遗症,就是让李鸿章对国际势力的干涉保有更大的幻想,仅此而已。

第二章 对比

牙山!沧海!落日!

丰岛海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去,天边的血色正浓!

仿佛是听见了那遥远的炮声,又或许是嗅到了空气中传来的硝烟味道,伫立在海边的淮军悍将聂士成,目视着血红的海面,神色凝重。

天津方面联系已断,牙山之军有成孤军之嫌。身经百战的聂士成敏锐的感觉到了危机。

“军门!叶督遣江自康、许兆贵率部来援,现已至辕门。”

“知道了,这就回去!”

成欢驿,牙山东北五十里处的一个朝鲜地名,如果不是因为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这个地名不可能出现在中国人撰写的史书中,更不会为众多历史爱好者所熟知。

“二位,辛苦了,日军已至四十里外之振威,兵力约为三千。叶督可有话转来?”

“聂军门,叶督只是命我二人星夜驰援,明天他也赶来。”江自康拱手而答,聂士成面色微微好转。

“这几日四下探了探地形,成欢驿地处滨海,无险可守,此战难也。好了,不说了,二位远来辛苦,下去休息吧。”聂士成挥手示意二人下去,转身来到桌前,铺开地图,就着昏暗的烛光仔细的打量着。

一夜难眠的聂士成,总算在第二天等来了叶志超。此刻的叶志超面色也显得颇为凝重,叶志超这一辈子也没少打仗,直隶提督这个位置,也是靠着刀口舔血打出来的。

快马进了聂士成的军营,叶志超不等聂士成出迎直奔主帐。

“公亭!”

聂士成见叶志超旋风一般的进来,赶紧起身相迎道:“叶督,辛苦了。”

“你我兄弟就不必客气了,赶紧说说情况!”叶志超直奔桌前,拉过地图。

“海路已经断了,援军断难飞渡,牙山已成绝地,不可再守。请看,公州背山面江,地势险要,叶督可率部速往据之,聂某率部守成欢,如侥幸得胜,叶督可率部增援。如果不胜,还可以退至公州,我料日军必以为我会退往牙山。”

叶志超并不是饭桶,聂士成的布置明显是此际最好的方案了,便点头道:“如此甚好。公亭好眼力啊,此处左右皆山,正是利守之地。”

“报!日军已至素沙场,至此不过十里。”

叶志超脸色一变道:“来的好快!”

……

夜!营火照亮了于光炘年轻的脸,作为一名天津武备学堂的学生,这还是他第一次走上战场。说不紧张是假的,所以于光炘轻轻地擦拭着手上的M1888来缓解内心的紧张。

“学生娃,怕没怕?”哨长郑富贵是一名老兵了,跟随着聂士成厮杀多年。坐到于光炘的身边,递过来烟杆道:“来,尝一口。”

于光炘红着脸摇了摇头,埋头继续擦枪。

“于光炘!”营官聂有才走了过来。

“到!”于光炘赶紧站了起来。

“看这天色要下雨,正好方便侦查,你带上手下的人,去探察日军的动向。”

“是!”于光炘领着一哨手下出发了,郑富贵望着他消失的背影道:“让一个学生兵去,行不行啊,这天要下雨了,万一出点事情,那就麻烦了。”

“就是因为下雨,倭奴不大会主动进攻,我才派他去。”聂有才笑了笑道。

夏天的雨来的就是急,出了营房不一会,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的落了下来。于光炘紧闭着嘴巴,领着手下在雨夜中摸黑前进。

突然,前哨停下脚步。

“怎么了?”于光炘摸了上来。

“倭奴!”前方突然出现一些火把在黑暗中蜿蜒,忽明忽暗的在风雨中摇曳着。

《:文:》“这是要偷袭!赵方快回去报告,其他人跟我来。”

《:人:》简单的判断了一下形势,于光炘把阻击阵地选择在安城桥一侧。

《:书:》“大家听好了,没我的命令,不得开枪,等倭奴靠近了,打他个冷不防。”

《:屋:》半夜,鬼鬼祟祟的百余日军前哨出现在桥上,于光炘看的清楚,猛的下令道:“开火!”

枪声大作,日军不料有伏击,瞬间倒下十余人,队形大乱。日军前锋败退,重新整队后又发起攻击,于光炘率部奋力抵抗,援军久久不至,身边的战友越打越少,突然一炮落在于光炘的身边,于光炘脑袋一歪,年轻的脸庞贴在黑色的土地上。

雨点,轻轻的打在于光炘的脸上,似乎想唤醒这位年轻的生命。战斗还在继续,阵地上无人后退,至天明全部战死。

中日之间的地面战争打响了第一枪。

29日,黎明!日军全面进攻,聂士成率部奋力抵抗,奈何寡不敌众,退往公州。日将大岛判断聂士成退往牙山,率部追击,至牙山不见聂部踪影。

聂士成退至公州方知,叶志超已经弃守而逃,无奈率部追之,两处合兵而退。

历史上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海战陆战都已经开打,李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