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也正因为如此,荔枝一旦快熟,就会有一些调皮的孩子,趁着主人家不注意去偷摘果子。
都是乡里乡亲的,就算发现被偷摘了也只能骂几声,还能追讨啊?所以大家都防患于未然,在荔枝树下部低矮的树杈上放上一大堆沉重的柴捆,而且通常是带刺的硬柴。
有了这道屏障,馋嘴的小孩个头矮,力气小,根本搬不走,也就无计可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荔枝流口水。
当然,头脑聪明的孩子还是有办法的,他们拿根长竹杆,尖头剖开,在剖面上横上一根短树枝,做成一个简陋的取荔枝夹子,用这工具便能从树上绞下不少荔枝。
不过这种办法的缺点是动静大,效率低,很容易就被主人家发现了,凶悍一点的甚至会满村追着偷水果的孩子跑,直到把他们抓住。
赵菲走到近前,发现放在荔枝树杈上那捆防偷荔枝的柴捆已经被外公挪在了地上,她抬头仰看,外公正在树杈间寻找红一些的荔枝,手上已经拿了一大把。
现在还不到荔枝全盛的时间,树上挂的果青红相间,青皮果滋味自然要酸涩一些,所以刘裕至就挑果皮转红的摘。
“外公,这些就够了,别采太多,吃不完会浪费的。”
赵菲知道外公家这棵荔枝树每年都包给水果贩子,能卖一些钱,所以赶紧劝阻外公。小时候馋嘴不懂事,现在大了,自然不象小时候那么馋嘴了。
“都是自家的果树,什么浪不浪费的。”
刘裕至采了一大把荔枝,从树上手脚灵活地爬下来,把荔枝递给赵菲后,又把那捆防“贼”的硬柴放回树杈间。随后他指着边上一棵果树道:“你看这黄皮果再一个多月也能吃了,今年果子结得多,等熟了你们如果没来采,我就给你们送过去。你外婆每年都腌一坛子咸果,村里不时就有人找咱们要。这黄皮果可是村里惟一一棵。”
刘裕至十分骄傲。
赵菲一时却想不起黄皮果腌的咸果有什么用,回去一问外婆,外婆笑咪咪地拿出她去年腌黄皮果的小瓦罐,打开给赵菲看道:“这些咸果,对唇疔特别有效,如果生唇疔,拿咸果贴到生疔的地方,用胶布绑住,第二天就好了。”
“啊?它能治唇疔啊?”
赵菲吃了一惊。唇疔属于无名肿毒中的一种,就是上嘴唇会突然莫名地肿起来,而且肿的速度快得能让人感觉到它象吹气球一样快速肿大。
这种无名肿毒吃西药根本没有用,如果不能在肿大之初止住它的长势,很快就能让上嘴唇肿得象猪嘴一般,又痛又痒。
“当然能治了,特别有效。村里只有咱家有一颗黄皮果树,所以家里小孩一长唇疔,大家都来找咱家要。”
说来也怪,唇疔一般是小孩子长居多,大人不怎么长。也正因为这样,长唇疔的孩子总会惊动一家老小,原来外婆腌黄果皮是为了给村民们取用啊,外婆的善良和热心,体现在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怪不得上一世外婆过世后,村民们都自发来给外婆送葬,还直夸外婆是个好人,惋惜好人不长命。
“外婆,你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
赵菲看外婆把瓦罐重新收回橱柜里,便关切地询问。
“没什么,好好的,昨天是非常难受。可是你外婆没那么弱,休息一晚上就好了。
再加上刚才那个无极子道长驱了邪,我觉得全身更加轻松了。”
外婆笑得很明朗,这时候还真是一点也看不出有病的样子。
“那你这里疼吗?有没有其它难受的感觉?”
赵菲指着自已的喉咙部位问外婆。
“还有点疼,紧的感觉,不过也没什么妨碍,和昨天那难受劲比,简直是从地府到天上了。”吴秀莲想起昨天生病的难受,还心有余悸,“这辈子就没那么难受过。”
“外婆,要不咱们去大医院全身体检一下怎么样?”
赵菲一看机不可失,赶紧趁机劝外婆。
“体检?那要好多钱啊,算了,你妈刚请了道长过来,也要花钱呢。接下来,你舅舅要是考上大学,也要花一大笔钱。我好好的,不用体检。”
吴秀莲和所有淳朴的农村妇女一样,觉得身体没感觉啥大毛病,体检那纯属浪费钱,当然不肯去了。
“体检是为了保证身体正常运转,万一发现什么小毛病,就可以提前及时治疗,这可重要啦。
外婆,你别心疼钱,我最近拿了笔奖学金,我帮你出体检的钱,你去检查一下好不好?”
赵菲死缠硬磨上了。
“不行,外婆怎么能用你的钱呢?外婆真的没病,你放心吧,身体可好了,接下来又是农忙,根本没空出门,你就别想这件事了。你呀,也快中考了,还是专心读书吧你妈说你报农校,听说考上了出来还包分配,一个女孩子,能分配工作,就太好了。外婆等着你考出好成绩呢!”
听到外婆这鼓励的话,赵菲的眼眶热热的:外婆,你可知道,上一世,你根本没能来得及看到我毕业!
如果可以,赵菲真想把外婆绑架到医院里,让医生给她做个全身体检。
可是这样子根本行不通,此时劝说无果,赵菲只好收拾起劝说外婆的想法,准备再另想它法。
正说话间,无极子从刘桂富的房间里睡够了,起床之后悠悠踱了出来,一看到屋里放的荔枝,不禁眼前一亮,赞道:“这是黄坑荔枝吧?一看果皮艳红,与外地荔枝明显不同。”
“道长,你尝尝,这是我们自家种的,刚从树上采下来的,可新鲜了。”
吴秀莲十分尊敬无极子,赶紧把荔枝用盆子盛了,端到无极子面前。
无极子倒也不客气,拿起荔枝随手就剥了起来,笑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啊!”
“哟,道长,这也有诗啊,你真是有学问。”
刘裕至不免也来拍拍马屁,乡下人,对僧尼道之流的人物,还都是很尊重的,就算无极子不是来帮家里驱邪的,普通随便来做客的话,也会是座上宾。
刘桂珍做饭也挺快的,这时候进来叫赵菲帮着端菜,刘裕至则在屋外支好了方桌,夏天在屋外吃有风,十分凉快。农村大家都没买电风扇,夏天早晚都在屋外吃,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因为要请无极子吃饭,自然不能简单了,刘桂珍做了一道蒜叶炒鸡蛋,一道蒜茸空心菜,一盆生姜爆炒番鸭肉,汤是金针菇肉片汤,加上白米饭,十分丰盛。
当然,这也有给母亲补补身子的意思,吴秀莲昨天生病的样子可把刘桂珍吓住了,作为嫁出去的女儿,刘桂珍有了自已的家庭,平时也难得可以服伺一下母亲,看到母亲难受的关头,她突然爆发出了孝顺之情。
吃完饭,天色也暗了下来,无极子说这里乡村夜景不错,他想要留宿一晚,明天再走,刘裕至一家自然不会反对,于是刘桂珍母女俩自已回家了。
当然,刘桂珍手里还提了一袋荔枝、一袋青菜,十几个鸡蛋,就象过去一样,每次都满载而归,母女俩难得说说笑笑地,就往家里赶去。
经过村头时,远远地在夜色中,就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阵锄头挖地的声音,刘桂珍不禁好奇道:“谁呀,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吃饭,太勤快了吧?”
“哦,是桂珍啊,回来看你妈吧?我们家小乐说要养鱼,我想这倒是个好主意,所以就帮着他把鱼塘清一下,可以放水进来,弄一池鱼让他看着,也省得他整天到处乱跑。”
说话的是刘小乐的父亲,刘树火。
赵菲没想到,刘小乐还是个行动派,这么快就说动了他父亲。
☆、173。第173章 蟑螂肚的妙用
“哟,看不出来小乐还真有发展经济的头脑啊,树火,你这个儿子可要好好培养,以后会有出息啊!”
刘桂珍刚从母亲家出来,今天母亲看状况身体好了不少,手上又提了一大堆吃的东西,刘桂珍的心情很好,所以有心思和刘树火多开一会玩笑。
“嗨,什么出息啊,他又不会读书,整天只知道在家里疯玩。难得他想正经做点事情,咱们做家长的就支持他呗。
哪象你们家的孩子,个个书都读得那么好,以后都是国家干部,你就准备等着享福吧!”
村里人现在最羡慕的还是吃国家粮的干部,旱涝保收,工作也不累,还有社会地位,走到哪都是一身整洁干净的衣服,胸袋上还插着支钢笔,别提多有气派了。
“说什么话呀,他们书读得好不好我还不知道,你这个赚钱可是就在眼前了。”
刘桂珍笑嘻嘻地回应着,却不防刘树火身边钻出个黑影来,冲着刘桂珍就叫:“阿姨好。”
本来叫叔叔婶婶什么的是村里论资排辈的,但随着国营农场里被称为“番子”的归侨统一把年长的男人叫“叔叔”,年长一些的女人叫“阿姨”,附近农村里也慢慢接受了这种叫法。
因为叫叔叔阿姨的话就不用认真去考究辈份了,反正年纪较自已大的都可以这么叫。
“叫我姑姑,我可是和你爸同辈份的。”
刘桂珍一看是刘小乐,便乐呵呵地道,难得认真了一回。
刘小乐抓了抓脑袋,一手的泥全沾到头发上了,他扫了他爸一眼,见他爸没有反驳,便认真地叫了声:“姑姑!”
“哎,好。小乐真乖,以后有空多到姑姑家里玩。”
刘桂珍几次看到家里出事,都是刘小乐通风报讯,热心地帮助自家父亲,早就对刘小乐报有感激之情了,此时便顺口卖了个人情。
赵菲也跟着道:
“小乐,有空就到我家来玩,你要养鱼,我帮你找几本养鱼的书看看。”
赵菲没有想到,刘小乐也有果决的一面,那时候和刘小乐说这件事的时候,看他安静的样子,心里还嘀咕着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耳朵里。
看来,刘小乐不光听进耳朵里,还入心了,真把这当成一件大事来办。赵菲当然乐意帮助刘小乐,而且,当着家长们的面说开了,以后帮助刘小乐就更方便了。
果然,刘树火听赵菲这么一说,也很高兴,道:“这是大女儿阿菲吧?都长这么大了,象个大姑娘了,如果走在街上都认不出来了。
阿菲,小乐平时调皮贪玩,你们姐弟几个书都读得好,要帮帮小乐啊!”
村里人对书读得好的孩子天然地有一种亲近之感,总觉得书读得好的人品也差不到哪去,自家孩子和他们交往很放心,不会被带坏了。
“没问题,树火叔,只要能帮上小乐的,我们都会尽力的。”
赵菲的回答给刘树火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从边上拿起一截黑乎乎的东西,递给刘桂珍:“喏,这是刚才在清鱼塘时,从边上挖出来的大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拿回去炖汤吧!”
“哟,这么粗的大薯,至少养了三年。”
刘桂珍接过来,连声道谢。
母女俩辞别刘树火父子,走了快20分钟的路,顺利地回到了家里。
一进家门,刘桂珍便把带回水果放在客厅,招呼国智和赵兰来吃。两个孩子一看有最新鲜的荔枝,顿时就来了精神,坐在矮凳上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刘桂珍把菜放到厨房,让赵民生去收拾,自已拿了衣物,就去公共卫生间洗澡了。
在农村现在都没有专用的卫生间,男人夏天都是到河里洗澡,顺带游把泳,女人就是随便擦擦,几千年来,好象都是这样的传统,也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搭一个专用的洗澡间。
这种情况一直到90年代后,农村人手里攒了点余钱,搭建新房后,才慢慢有了转变,大家学着城里的套房的配备,也有了卫生间。
从这一点来说,农场里的归侨,把在国外的生活习惯带回来,倒是潜移默化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象洗浴这种事是会上瘾的,一旦习惯了整天干干净净的,一遇到脏臭,自已就不习惯。
赵家如今也养成了全家每天一洗的好习惯。不过,夏天还方便,大家都洗凉水澡,但是冬天,就要自已烧水带着热水到公共洗澡间里掺和着洗了,因为公共洗澡间不提供热水。
等到赵菲也洗完澡,从洗澡间里提着刚洗干净的衣服回家,就见家里一片混乱,赵国智捂着嘴大叫:“好痛啊!”
“你别摸那个地方,会越长越大的!”
赵民生还比较镇定,刘桂珍则正在翻箱倒柜。
“怎么啦?国智?”
赵菲放下手中的装着衣物的桶,问道。
“姐,哥吃着荔枝,忽然就说嘴唇上疼,你看,那个泡泡长得好快。”
赵兰掰开赵国智的手,让赵菲看。
赵菲一看,果然如此,国智的左上嘴角似乎肿了个泡似地,这个泡还在往大里长,而且嘴唇被这泡带着往上翻,搞得嘴角都跟着往上翘。
“这是唇疔啊,下午在外婆家还说这事呢,她说家里的黄皮果泡咸水就是治唇疔用的灵药。可惜我又不知道国智会长唇疔,没找外婆要一些黄皮果回来。”
赵菲想起来,觉得十分后悔,应该找外婆要一些备着嘛。
“没事,你妈去找蟑螂肚了。”
赵民生看了一眼国智的嘴唇,还比较淡定。哪个小孩不生疔长疮的,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蟑螂肚?”赵兰大惊失色,“是真的蟑螂的肚子吗?”
“是真的呀!我看别人家生唇疔就用这个。”
赵民生肯定地回答,脸上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
赵菲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就见刘桂珍手里抓了一只黑乎乎的活物,不是小强是什么?
就在大家的眼前,刘桂珍手一扯,将小强来了个五马分尸,然后将从小强肚子里挤出来的白色、粘乎乎的东西一下子抹在了赵国智的左唇角。
“呕……”
赵兰一阵恶心,赶紧跑了出去,不敢看赵国智了。
赵菲虽然头皮发麻,但还能强自保持镇定,她疑惑地问刘桂珍:“妈,这个真的有用吗?”
“有没有用你看着吧,一会儿就消肿了。”
农村人缺医少药,因此民间都会流传许多小验方,什么锅底灰、尿碱都能入药,赵菲还是第一次见到蟑螂肚也能入药的。
赵国智知道唇疔的厉害,因为他本人就是受害者,吃着荔枝的时候,也不知道唇角好象蹭到什么,只觉得忽然一阵发热,接着嘴角就以能感觉得到的速度慢慢翻了上去,他可吓坏了。
因为那种嘴角上翻的速度,让人感觉就好象永远不可能会停止下来似的,赵国智想像着自已嘴唇肿得比猪嘴还要大,那样子明天还怎么去上学啊?而且随着唇角的上翻,开始有火辣辣的痛感出来。
所以蟑螂肚虽然恶心,但当刘桂珍给他贴上去时,一股清凉之感传来,而且好象唇角也不再继续肿大起来,赵国智顿觉精神一松,也不再嫌那蟑螂肚恶心了。
倒是赵国智看到妹妹恶心地飞跑出,收敛了刚才的惊恐,还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
刘桂珍一看他那调皮的样子,赶紧拍了他了一下,道:“别笑,小心蟑螂肚掉下来。为了活抓这只蟑螂,我可是费了老大的力气。”
这下可好,连赵菲都觉得恶心了,她也飞跑出去,和妹妹赵兰在屋外撞见,两个人一看对方的脸色,不由得相视“扑次”一笑,前俯后仰的,笑声响彻了安静的夜空。
钱向东在屋里听到屋外的笑声,他掀开窗帘一看,见是赵家姐妹俩,也不晓得什么事那么好笑,便推开窗户,问道:“你们俩,笑什么呢?”
“没有,这事不能和你讲,说出去国智会骂我们的。”
赵兰笑得直不起腰来,连连对钱向东摆着手。
“嘿,什么好事,也不分享一下。”钱向东更加好奇了,“你们不告诉我,我去你家看看。”
钱向东现在没机会都想制造机会向赵家跑,虽然两家是隔壁邻居,可也不能没事就往人家家里蹿啊,而且心中藏了一分小心思,钱向东更觉得赵家对他的吸引犹如磁场对磁铁的吸引一般强大。
等钱向东从赵家屋里出来,他也笑得前俯后仰的,脸上还带着惊惧的表情,道:“真没有想到,蟑螂还有这种妙用。呃,我明天早上吃不下饭了。”
赵国智的唇疔贴了蟑螂肚似乎还真起了效,反正不再肿大,睡了一晚上,也就慢慢消肿了,第二天早上除了还能略微看到有些肿胀外,倒也没有什么异样。
不过,赵国智治唇疔的经典案例从此成了赵家的一桩家庭笑谈,估计就算十年八载之后,他养儿育女,也会依旧成为兄弟姐妹间的一桩趣谈。
☆、174。第174章 串通一气
赵国智由于受到唇疔后遗症的影响,所以一早上撅着嘴吃稀饭,当然,唇上的蟑螂肚已经洗干净了,否则还真是影响大家的食欲。
到了学校,颜金花便问赵菲昨天下午为什么没来上课,因为赵菲一向很少无故缺课。
赵菲告诉颜金花去看外婆的事,并把俩人路上巧偶的无极子居然到了自已家的事也说了。
颜金花道:
“看来这无极子掌门还是有点道行的,他给咱们算的命也许错不了。”
在考试前,能受到这样良性的暗示,也算是好事吧,赵菲便没能戳穿无极子在外婆家用黄裱纸装神弄鬼的那一幕,道:“你学习成绩这么稳定,肯定能考上的,放心吧,未来一定是个名医!”
赵菲当然知道颜金花确切的前途了,不论她自已的命运怎么变化,都不会影响到颜金花吧!
虽然颜金花只考了一个中专卫校,但是乡镇基层一向缺少医护人员,颜金花毕业分配到黄坑镇卫生院后,院里将会十分重视她,经常派她到上级单位去进修,机会多了,平台宽了,再加上看病的经验足了,颜金花后来成了卫生院里的骨干医疗力量。
“对了,阿菲,你昨天不是说在想怎么说动你外婆去体检的事吗?我这倒是有一个主意,你愿意试试吗?”
“哦?快说来听听。”
赵菲没有想到,颜金花也能给自已出主意,顿时支起了耳朵。
“我爸说这周末,县医院要组织一队医生到乡村义诊,我在想如果能和医生串通好,告诉你外婆可以到县里免费体检,她没准就会同意去了。”
“嗯,这是个好主意。不过医生我又不认识……”
赵菲为难了。
“没事,医生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我让我爸对医生通通气。还有,这支义诊队要到哪个村去义诊,也是我爸说了算的事,我让他指定到你外婆那个村。
你不是说后格头村刚出了做‘扣’的事情吗?这事在社会上还流传得挺广的,让义诊队到后格头村义诊,正好可以打消村民们的担心,顺理成章,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颜金花分析得还挺头头是道的,恐怕她早就和颜勇明通过气了吧。
“好啊你,还真是我的好姐妹,连这事都替我考虑了。”
赵菲一听劝外婆去体检的事有门,不禁高兴起来。
“你要做的,就是劝你外婆去看义诊,不然我这搞了半天,到时候人家医生进村了,你外婆没去看义诊,那不是白忙乎了吗?”
颜金花提醒道。
“好,没问题,我一定劝外婆去看义诊。这几天她喉咙也有点不舒服,看看开点药吃也好。”
赵菲深信自已能说服外婆看医生。
“阿菲,你对外婆真好!”
颜金花羡慕地道,她的外婆很早就过世了,没有外婆的疼爱,让她若有所失。
“我外婆也是你外婆啊,以后你也可以叫她外婆。”
赵菲慷慨分享。
“真的吗?太好了,那有空我要去拜会一下外婆!”
颜金花也高兴起来。
虽然只能动用到县医院的力量,但已经别外婆都不肯去检查身体好多了。赵菲心想,先边走边看吧,没准县医院的水平没有自已想像得那么烂。
一转眼,就到了周末。
周六下午,赵菲吃了饭,就约赵兰一起去外婆家。赵国智照例是吃了饭放下碗就不知道疯跑到哪玩去了,赵菲叫也叫不住他,便随他去了。
颜金花也和赵菲约好了一起去外婆家,仨个人就高高兴兴走路来到了后格头村。
义诊队的医生们从上午就进驻后格头村,在村里开阔的宗祠前,拉起一条红色的横幅:热烈欢迎县医院义诊队莅临后格头村。
医生们穿着雪白的大褂,坐在一排课桌椅排成的义诊桌后面,给零散前来的村民们问诊看病。
简单的病情做了处理,复杂的病情便指导建议往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而且今天看病开的药也可以免费领到,村民们极欢迎这种方式。
“外婆这真好,还有荔枝树、还有竹子!”
颜金花第一次来到后格头村,心里十分兴奋。
“我外婆人可好了,你多来几次就和她熟了。”
赵兰骄傲地道。
刘桂富快要高考了,这周依然没有回家,理由是在城里复习安静。赵菲觉得也好,不知道为什么,她对这个小舅舅就是喜欢不起来,不象刘桂珍看到他就欢头喜脸的。
外婆正在剁猪菜,看到赵菲姐妹俩还有颜金花,高兴地放下菜刀,在脸盆里洗净手,就要去做点心,边洗还边问:“这是谁家的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真讨人喜欢!”
赵菲于是“吧啦吧啦”地把颜金花介绍了一通。颜金花见吴秀莲果然如赵菲说的,是个和蔼的大妈,慢慢地就和吴秀莲热络了起来。
说了一会话,赵菲对吴秀莲道:
“外婆,我们刚才进村里,看到村里来了义诊队,你不如顺便再去检查一下身体吧?”
赵菲一看,自已要不来,外婆果然就不会去检查身体。
“哦,我早上就听说有义诊队来啦。没事检查什么哟,我都好好的,别我生病一回,你就这么担心。”
外婆若无其事,谁没有个小病小痛的啊,还能天天看医生?
“你这里是不是不舒服?觉得重重的,有点疼?”
赵菲故意指着外婆的喉咙道。
她知道人的心理都会有个被暗示的作用,尤其是在曾经发病的部位。
外婆被赵菲这么一说,摸了摸喉咙,皱了下眉头,道:“嗯,还真是有点不舒服,感觉堵堵的。”
“今天来的可都是县医院的主治医生,人家辛辛苦苦来到村里,你不趁机去看看,太浪费了。”
颜金花趁机添了把火。
在几个人的劝说下,吴秀莲终于同意去让义诊队的医生检查了下身体。
颜金花记得父亲交待的医生姓章,她很容易就在一群医生里,找到了写着章医生名字的铭牌,便挥手让赵菲带着外婆给章医生看病。
“我是颜勇明的女儿,这就是我爸托你看的病人。”
颜金花先上前和章医生做了自我介绍,又指了指不远处走过来的吴秀莲。
“嗯,我明白了。放心吧小姑娘。”
章医生是个40多岁的中年儒雅男子,戴着黑框眼镜,显得很有本事的样子,他不动声色,等吴秀莲做到他面前,切了脉,做了简单的体表检查,又让吴秀莲张口嘴,用手电筒照了照,才对吴秀莲道:“喉部有些充血,炎症没有消褪。我建议你去县医院做一个常规检查,这样能更好地确定病情。”
“什么?医生,还要到县医院?那可太麻烦了。我家里还养头一头猪,几十只鸡,怎么可能到县医院去?没时间啊!算了,你给我开点药吃吃再说吧。”
外婆一听要到县医院去做检查,那来回最少也得耽搁一天,家里这一摊子事都是离不开人的,现在也没一个人手可以合用,她哪放得下呢?
赵菲心酸酸的,她心想:真是的外婆,你现在还顾虑着家里这一摊子事,如果不好好做检查,日后想管都管不了了。
“外婆,你就去嘛,听医生的话,家里这些鸡啊猪啊,我让大舅妈来帮忙喂嘛!”
村里还同住着一个大舅和大舅妈,但因为大舅妈结婚十来年都没生孩子的缘故,两家人分家后,就关系不太好,没怎么来往,大舅妈人也变得怪怪的,所以吴秀莲凡事也不爱动用到她。
“算了,你以为叫你大舅妈这么容易啊?”
吴秀莲摇摇头。
“那我叫我妈来帮你!”
赵菲是铁了心要抓住这个机会来劝外婆,尤其是有医生助阵帮忙,哪有一个时机比现在更好的?
奈何外婆更加关心家里的家务,放心不下,她觉得喉咙痛只是小病,不肯出门。
见颜金花急切地看着自已,章医生眼光扫了一下,严肃地道:“这位大嫂,有些病开始时症状不太明显,我们出来义诊,也没办法带检查的仪器,怕误诊。
但不管什么病,早发现早治总是容易的。你不要不当一回事,这样吧,我给你开个体检单,这是免费的单子,你拿到县医院相关科室,就可以做检查了。”
说完,章医生拿出一迭检查单,“唰唰”地龙飞凤舞地写起“医生体”来。
赵菲虽然看不太懂章医生的草书,但看体检单,却发现检查得还挺周全的,其中还包括癌胚原检查等常规项目。
原来大兴县的县医院这么先进,现在就有这个检测项目了?赵菲一见这个项目很高兴,应该能查出外婆现在的病灶了。
不过,这些检查单价格也应该不菲,但章医生听颜勇明说了,全部的体检项目都要,他也就不管了,把所有该检的项目都写了上去。
吴秀莲一看医生都这样说了,还一脸严肃,她也不敢再说什么,农村人在专业的权威人士面前,还是十分小心的。
“阿菲,真的要做这么多体检吗?”
吴秀莲看赵菲把体检单收起来,忐忑地问赵菲。
☆、175。第175章 说服
“人家章医生可是主任医师,外婆你看看这牌子。”赵菲指着章医生放在桌上铭牌的介绍,然后道,“所以人家医术是很高明的,不会骗咱们的,他说要检查这么多,就是要检查这么多。”
为了哄外婆去检查身体,赵菲可谓不择手段。她认定了这件事是为了救外婆的命,所以哪怕用上36计,也要让外婆“屈服”。
吴秀莲这辈子连镇上的卫生院都没怎么过去,大半辈子的操劳都在后格头村,可以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虽然不识字,但被赵菲一唬,觉得外孙女也不会骗自已,就相信了。
“章医生,那就多谢你了。哎,我挑个时间去做体检吧。”
吴秀莲总算松口了。
“外婆,捡日不如撞日,明天周末,我正好不用上学,我陪你去吧,叫爸开边三轮带你去。”
“这不好吧?惊动你们一家大小。”
“什么你们我们,咱们不都是一家人嘛!明天妈也不用上班,让她来帮你喂鸡鸭。”
赵菲有点生气地撅起了嘴,好象还真地生气了一样。
吴秀莲只好点头答应。
见外婆屈服了,赵菲可高兴了。然后又咨询了一通章医生明天早上体检的注意事项,才谢过章医生,回到外婆家。
“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