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不是有病,就是在给你们算命时强行推演,所谓逆天倒施,所以才激出了一口心血。
是我推演得太深入了,所以才产生那样的现象,实不是身体有病。”
无极子没想到赵菲会貌似关心地问了一句,却恰如其份地引起了刘桂珍的猜疑,只好半真半假地解释道。
不过这个解释倒是获得了刘桂珍的相信,因为她看这个无极子,一脸仙风道骨,气质不俗,看上去就是个世外高人。他说是因为算命引起的吐血,这更为他抹上了一丝不凡的色彩。
于是刘桂珍一脸崇拜地问无极子:
“道长,请问你那天给我女儿算出了什么命?是不是她的命很难算,所以你才吐血啊?”
无极子被刘桂珍问得又想吐血了,但一想到接近赵家的目的,只好硬着头皮道:“算命不存在什么难算不难算的问题,只是人生命运的走向,会有许多细微的方向,当然,大的方向都如水流奔向大海一样是恒定的,但其中的支流也会有各种千差万别。
如果推断大的方向,那是粗糙的技艺,属于学艺不精。我那天也是一时心血来潮,两个小姑娘都是初中生,人生其实都属一片空白,所以才想要细致地推演一下她们未来的命运,谁知道鄙人还是学艺不精,只能勉强推出十之三四,还因此受到了一些小小的惩罚。”
无极子厚着脸皮解释着。
刘桂珍倒是没有因此而小看了无极子,因为无极子说和这一套套的说辞,之前她根本闻所未闻,顿觉高深。
尤其在听到无极子说他居然推演出十之三四的赵菲的命途时,更是大为叹服,连连追问女儿的运途如何,并且还责怪赵菲回家没和她提起过。
无极子无奈,只好把那天对赵菲说的鬼话再说了一次,刘桂珍连连点头,觉得颇有道理,道:“可不是嘛,我这女儿,我看她以后就是种田最有出息了。她书读得好,难怪我会让她报了个农校,可不是还和农业有关嘛!”
刘桂珍只觉得自已对女儿命运的安排暗合天机,反而更加信服了无极子,对他真是礼遇有加,还特意下厨做了三个糖荷包蛋点心端给无极子。
赵菲这才知道,原来母亲请无极子回来,是要让无极子给外婆破破“厄”的。
农村里说的“厄”,代表了人生经历的一切坎坷,头痛脑热也是厄,倒霉丢钱、白事也是厄,甚至连发大财也是厄。
这个厄,其实代表了农村人对超出自已生活、无法掌控事物的一种莫名的恐惧。
所以,外婆吴秀莲被人下“扣”,在刘桂珍看来,也是大厄,无巧不成书,她就把去买肉时在镇上遇到的无极子请回家了。
当然,就象赵菲想的,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自从推演赵菲的命途吐血之后,无极子回家反复咀嚼,反而对赵菲更加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经过一番调查摸底,无极子很快就掌握了赵菲一家的情况。但是光是听别人说也不够,无极子愈发好奇,赵家这个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显赫背景的家庭,怎么出冒出赵菲这么一个“天人”?
于是无极子便“无巧不成书”地遇上了刘桂珍,更是在略微矜持地推脱之后,便欣然应允,来到赵家,受刘桂珍这邀,为吴秀莲做一场驱“厄”的法事。
真相如此,赵菲也不好说什么。
虽然从封建迷信的角度来说,驱“厄”有点无稽之谈,但是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对于迷信这些的人来说,做了驱“厄”的法事之后,心理上就能得到抚慰,面对生活的态度也就能够从容和安心。
从这点来说,赵菲倒也不反对母亲请人来给外婆做法事。只是请的人偏偏是无极子,那就讨厌了。
而且,最糟糕的是,赵菲发现,为了让无极子给外婆做法事驱“厄”,母亲竟然不设防地把家里人的生辰八字都报给了无极子,这让赵菲十分生气。
“妈,你怎么把生辰八字都给了无极子?他是好是坏还说不清楚呢。你忘了下‘扣’的人知道人家生辰八字就能下‘扣’的吗?
你这么做,不是把咱家一家人的命都交给无极子了?”
赵菲重生之后,第一次以这么严厉的口气对刘桂珍说话。当然,是二人在厨房里准备做饭忙碌的时候,赵菲自然不好当着无极子的面说这些话。
现在还摸不清楚这个人的来意,这么贸贸然地在他面前说这种话,万一他没有这个心思,岂不正好提醒了他?
“这个,哎呀,我倒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无极子说要生辰八字才能做法事,我就给了他。”
刘桂珍一听,也有点害怕,毕竟,现在后格头村到底谁做的“扣”,这件事还没有查出来,她现在又这么冒失,把全家的生辰八字都给了人家。
当地民间最怕的有几种人,这几种人也是得罪不起的,比如:木匠、媒人、相师……
木匠也会做“扣”,民间的说法,如果请木匠来打家俱的时候,没有好吃好喝地伺候,或者言语间得罪了木匠,他就会偷偷在做的家俱里下“扣”。
赵菲听过一个最近身的说法,就是刘桂珍闲扯时无意中提过的,娘家后格头村有一个叫“傻凤”的女人,有一年请木匠来做家俱。结果这个木匠食量很大,一个人能吃三个人的量,傻凤就有点心疼了,随口说了句:“你真能吃啊!”
结果,把木匠得罪了,便在打的家俱里下了“扣”,傻凤从此之后就变得痴痴傻傻,还特别能吃饭,一顿饭能吃三大碗的干饭。
傻凤其人,赵菲见过。已经变成一个捡食垃圾为生的傻女人了,经常在镇上堆垃圾的地方翻吃的,有一次赵菲还亲眼看到她把一只病死的鸡,直接架了火烧得没怎么熟就扯来吃。
而媒人,在农村里的形象,经常是拿着一把有弯勾柄的黑布雨伞,穿着黑色的外衣外裤,打扮得整齐规矩,但这样的打分却透出一股说不出的诡异。据说,年轻的女孩子被媒人手中的那柄雨伞尖一碰,魂就会被勾走,媒人想要她嫁谁,她就会身不由已地嫁谁。
所以农村里的未婚小姑娘,一看到媒人进村,个个都躲得比什么都快,生怕魂被他勾走了,到时候莫名其妙嫁一个自已不喜欢的人。
至于相师,说的就是象无极子这种人,一言定生死,一言还能搅和一家人的风水运途,不用说肯定让人诚惶诚恐了。
因此一般人家,没什么事还真不愿意和这几种人搅在一起。
有事请这些人进门,也都得赔着小心,说着好话,好吃好喝地招待。
所以方才刘桂珍看到赵菲看向无极子面色不善,才会生气,那是生怕赵菲惹毛了无极子。
不过,这下刘桂珍听赵菲这么一提醒,顿觉自已犯了大错。这下可惨了,一家的生辰八字都掌握在无极子手里,更加对他予求予取,不敢有半句不字。
中午这顿饭,刘桂珍因为陪了小心,做得格外丰盛,不光有蒜苗炒三层肉,还有桂鱼,甚至还有一盆的蒸虾,可谓是下了血本。
无极子心里暗笑一声,象这样被热情的招待,在他看相的生涯中,经历了无数次,倒也没有觉得什么特殊,欣然受之。
正落了赵菲的担心,无极子轻易便骗倒刘桂珍,取得赵家一家人的生辰八字后,还真是实地实地给每个人粗浅算了一卦……
☆、170。第170章 故弄玄机
不过,算卦的结果让无极子,也就是秦太恪十分意外。
因为赵家人的运途,皆是平淡无奇,十分平常,和他遇到的大部份乡镇里庶民们的命运一样,走的无非是结婚、生子、劳作这样一条祖祖辈辈周而复始的老路。
但正因为这样,所以无极子反而对赵家的兴趣更浓了。他实在想像不出来,赵菲的命格为何如此奇特?
既然不是家里人的命途相牵引造就的赵菲,那是不是她祖上风水对她的命途有什么影响呢?
虽然风水之说,一向传男不传女,但有一些命途奇特之人,除了祖上的风水,也有可能受到外祖风水的影响。
比如无极子就曾遇到现在市里一个高官,他的岳母死后葬在一处风水宝地之中,结果他原来不怎么样的风水格局竟然受到岳母风水的影响,产生了好的变化,从一个乡镇的领导,快速地晋升为市里的高官,官至副市长之职。如果不是年龄太大,还有可能继续晋升。
与此同时,高官妻子的几位姐妹的丈夫,也有不同程度的擢升。
因此,当刘桂珍说要帮助其娘家母亲破“厄”做法事时,无极子欣然同意。
见母亲打定主意,赵菲也不再阻止,下午是自习课,她就没有去上学,陪母亲和无极子到后格头村的外婆家,看看无极子到底是怎么做法事破“厄”的。
无极子可以近距离观察赵菲,乐得正中下怀。
不管是从孙女的抱怨也好,还是从赵菲的命格推演不成这个理由也罢,无极子都对赵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无极子这个道号倒不是秦太恪随便取的,如此高大上的道号,是他在青年时期,避世到武当山隐修时,追随的师父给取的道号。
成年之后,无极子重返俗世,才又用回俗世中的名字秦太恪。
一到外婆家,赵菲第一眼看到外婆就是在屋外,用竹匾箩装了一箩的谷子,正撒向一群围着她欢叫的鸡群。
“妈,你怎么不好好休息,又起来干活了?”
刘桂珍看了一眼母亲还略带苍白的脸色,不禁有些心疼。
“我哪能歇啊,我要躺着,这群鸡啊鸭啊,还有屋子后头喂的那头猪怎么办?”
外婆笑着,看到刘桂珍母女过来很开心。
赵菲想说:不是还有外公吗?
不过,村子里的男人,农闲一向外出做些抬石头、扛水泥的重体力活,一般回家也不可能帮女人干活,所以外婆无论如何也得强撑着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吴秀莲看到女儿还带了个陌生人,正要发问,刘桂珍主动说道:“妈,这是很有名气的无极子道长,我请他来,就是要帮你破‘厄’的,他很灵的。”
刘桂珍请神容易送神难,听了女儿的警告后,她心里有些担心,但此时此地,也容不得她说一些大不敬的话,只好把好话不要钱的往外端,尽力捧着无极子。
无极子四下打量着刘家的房子,见这是一幢依势而建的二进农家小院,夯土墙累就,青瓦顶,墙角和瓦片上结着厚厚的青苔,有些年头了。
但是看来看去,无极子也没有感觉到这房子有何异常,什么紫色东来、青烟缭绕的吉兆更是统统没有。
也就一幢寻常的农家院子,在这村里最多只能排中等吧!
无极子摇摇头,看来也不是外祖的风水承荫,莫非还得去赵菲的老家白云村打探下情况?
别怪无极子太慎重了,主要是他极为看好孙女秦莲花与******的亲事,虽然订下婚约,但目前二人只是初步接触阶段。这婚约也只是得到两方主要家长的口头认可,正二八经的订婚仪式还没有举行。
秦家一家表面不急,但心里可是极度期待着******一家早日正式上门提亲。
当然,秦家嫁女,虽然身份明显低于司马家,但也不能自贬身价,主动要求对方来上门提亲。这点古礼,秦太恪觉得还是要遵守的,这是底线,否则,就算顺利出嫁了,对方也不会尊重秦莲花的。
因此,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秦太恪当然会多方照料孙女的运途,免得她被其它灾星给挡了。
既然刘家没有玄机,无极子也就兴趣缺缺,但答应了给吴秀莲做的法事还得照做。
虽然吴秀莲没有准备,但刘桂珍早就根据无极子的要求,把一应东西都准备好了,共计:香菇瘦肉炒蛋、桔红糕、水果等等菜碗八盆;香烛金纸三份;小鞭炮三挂。
在吴秀莲家正屋门前摆上小方桌,把带来的供品和香烛全部摆放上,无极子点着香烟,恭请他不知哪里请来的何方神仙后,便抽出自已随身携带的宝剑,驱鬼铃铛,在刘家门口热热闹闹地做起法事来。
这些异常的响动吸引了后格头村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都围拢到刘家来看热闹。
都知道昨天吴秀莲被下了“扣”,今天刘桂珍就请高人来替吴秀莲做法事,村里人不禁啧啧赞叹道:“秀莲,你可有福了,女儿这么疼你!这高人法事一做,你的厄也就过了。”
“这道长看着并不脸熟,是外地请来的高人吗?”
……
听着围观的村民议论纷纷,刘桂珍见不少是夸自已孝顺的,不禁一脸地满足,挺直了腰背,为了这事花销的几十块钱,好象也没有那么心疼了。
赵菲看了一会儿,就没兴趣看下去了。无极子和所有的道士做法事一样,都是念念有辞,拿着宝剑在空中乱比划,只不过他长得更加道骨仙风一些,手里的宝剑似乎也价值不菲,隐隐透出他高人的身份和地位。
赵菲见人群里刘小乐也在围观,便上前对刘小乐道:“小乐,那天多谢你帮着照看我外婆。这几天都没看你去农场卖冰棒啦?是不是找到别的事做了?”
“冰棒不好卖啊,进货多了,我的冰棒箱又不保温,有时候就融掉了。进货少了,跑一趟不够本。这几天就没卖了,一时也找不到别的事做。快割稻子了,等割完稻子,看看再到城里去打零工。”
刘小乐见赵菲主动和他说话,便腼腆地回答道,脸上微微发红,不知道为什么,在赵菲面前,他有一种莫名紧张的感觉。
刘小乐只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没有姐姐,在他想像中,姐姐的感觉就应该和赵菲这样差不多吧?
穿得虽然不是很艳丽,但是干干净净的,脸上总是带着学习好的人特有的沉思,做起事来不慌不忙,有条有理,沉稳大方。
刘小乐虽然形容不出来,但赵菲身上的这些特质都是他喜欢的。也许是爱乌及屋吧,每次刘裕至拿他当便宜劳力使的时候,他都欣然接受。尤其是刘裕至派他去做和赵家有关的事情时,他更是乐此不疲。
一听刘小乐要去城里,赵菲心里不禁有些发紧,她想起上一世刘小乐就是在云杭遇到车祸去世的,那时候他还很小,大约十来岁。
“小乐,其实留在家里做事也挺好的,不必非要到城里去。你看看现在报纸上介绍的好多万元户,都是在农村做农业的呢。
你不如好好想想,看看能在村子里做些什么,比如养养鱼啊,办办养鸡场啊,这不也挺好的吗?何必跑到城里去,吃住都不方便,回一趟家也不容易。”
或许,避开云杭,刘小乐就能逃脱不幸夭折的命运吧?所以赵菲力劝他留在家里。
刘小乐的眼睛里,有种光芒一闪一闪的,他好象受到了启发,道:“菲姐你说的有道理,我家在村头就有个废弃的鱼塘,我和我爸说说,看能不能把鱼养起来。”
“你可以养草鱼,自已割草就能解决它的吃饭问题。还可以养一些鲢鱼什么的,每种鱼的习性不同,生活的水哉层次也不一样,研究好它们的特性,就能在鱼塘里建一个生态循环的养鱼系统。
不过这方面我也懂得不多,回头我帮你到书店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帮你买几本。”
刘小乐虽然初中没毕业,但识字当然没有问题。听赵菲这么一说,他高兴地点点头,却不好意思说谢谢。
赵菲也没想要他谢,只是看他很实在,人又勤快,联系到上一世他的命运,觉得这个小孩这么乖,不该这么早就走了,便尽力插手他的生活,希望能给他的命运带来一些转机。
无极子做着法事,忽然觉得一阵心虚气涌,似乎有一种玄而又玄的天机在他面前一闪即逝,他想努力抓住,但以他的能力,根本触及不到这道玄机。
无极子只觉得脚步一阵晃荡,人身体晃了几晃,差点没摔倒。
围观的人群顿时发出一阵惊呼,这惊呼声把无极子带回现实,他没有注意到,赵菲此时正刚刚和刘小乐谈完促成他人生梦想转变的重要谈话。
就在无极子要摔倒的时候,他微微扶住身前的小方桌,止住跌势,然后从袖中甩出几道黄裱纸画的灵符,接着用手中的宝剑一挥,砍在灵符上,人群看着这一幕,再度发出惊呼……
☆、171。第171章 受益者
“啊?黄裱纸出血了!”
“看来,真的有什么邪门的东西啊!”
围观的人群一时议论纷纷。
赵菲抬眼一看,原来无极子将手中的宝剑斩向黄裱纸后,黄裱纸上诡异地出现了一抹血色,看着就象什么邪灵被无极子的宝剑斩杀到了似的。
如果无极子不玩这一手,赵菲心中还有点惴惴的,但看到无极子玩的这一手,赵菲心下释然,不由一阵好笑。
这黄裱纸上肯定是姜染色的,而宝剑斩用姜水浸过,当宝剑斩到黄裱纸上,二者相遇时就产生化学反应,黄裱纸变红……
金纸和香烛是刘桂珍准备的,但黄裱纸就是无极子自备的,里面动了什么手脚,他自然是最清楚的。
赵菲不想揭穿无极子,就让他在村民面前得瑟去吧,他这相当于起到给村民精神抚慰的作用了。
因为外婆看到黄裱纸上出血,也是一脸惊骇,继而神情和村民一样,转为崇拜。
这样倒是好事一桩。
因为人经历过昨晚上的事情后,多少会留下一些心理阴影。而且做“扣”的人根本就没有抓住,原来怀疑的刘老吉看来也不是做案之人。现在村民们心里还惶恐着呢。
出了一个能驱邪的无极子,对村民来说是福音一件。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八方邪灵快退!哧!”
就见无极子从口中喃出一道酒水,接着手一挥,“忽”地一声,空中飘扬的黄裱纸忽然燃烧起来。
围观的村民惊叫一声,大家“呼”地往后退了步,生怕那些还着着火的黄裱纸飞到自已身上。
那一张张黄裱纸,似乎代表着一个个邪灵。
赵菲抿嘴一笑,就当成无极子耍杂耍来看。
“好啦,纠缠你家的邪灵都被我驱跑了,以后你们可保家宅平安!”
无极子疲惫地一抹额头上的汗珠,呃,好久没耍这一整套把式了,到底年纪大了,体力是有点不支。
“谢谢,太谢谢道长了。”
吴秀莲听无极子这么一说,满心感激,上前连声称谢,脸上的神色也坦然轻松了不少。
看在外婆心态完全轻松的情况下,赵菲就原谅了无极子的装神弄鬼。在缺医少药的农村,封建迷信之所以能大肆横行,除了群众的文化素质有待提升之外,其实和大家平时省吃俭用,有病舍不得上医院花钱也有关系。
总希望通过驱驱邪这样的方式,花小钱办大事,能把身上的病治好。
“道长,你也帮我们家驱驱邪吧,这次我家也被人做‘扣’了。”
刘强东的父亲也在看热闹的人群中,他是带着观察的意图来的,这时见这个道长果然厉害,三下五除二就把邪灵给驱走了,顿时来了劲,上前一个劲地求无极子。
刘强东的父亲一开口,有几个家里被下“扣”的村民,也上前围着无极子恳求。
无极子没想到这下倒好,招了一堆生意上门。这若是换成他年轻时候,嘴都笑得合不拢了,这可是笔大买卖啊!一个村这么多人请他驱邪,三个月不开张都可以了。
可是现在他年纪大了,再加上身份不同了,如果抬出真实身份,黄坑镇上一把手的父亲这个背景,村民们估计就无语吓退了。
不过,儿子在政府机构里任要职,无极子,也就是秦太恪在他的职业道路上注定就要收敛一些,不可能象过去那个跑江湖、满嘴神神鬼鬼吓唬群众的驱鬼道士的形象,不然那就是往儿子脸上抹黑。
但是面对热情的村民,无极子一时也推脱不了,因为村民们好象也不打算放过他。
不过如果给所有家里中“扣”的村民一一驱邪过去,无极子肯定要累瘫在地,只剩被人抬回去的命了。
眼珠子一转,无格子道:
“没想到贵村遭遇横祸,竟有这么多村民要求驱邪。我方才察看后格头村上空,的确有一股妖气笼罩。
这样吧,我们就在宗祠集体开坛,我来设一个驱邪大阵,里面只要各人把户主的名字报给我就行了。”
每个村都会有一个宗祠,宗祠还都会选在地势开阔之处,便于平时村里开展一些大型的祭拜祖宗的仪式和活动。
所以无极了这么一说,便有村民去按照他的吩咐准备开了。
什么供桌、供品,大家发动集体的力量,一时三刻也就备好了,只等无极子开坛为大家集体驱邪。
赵菲原来一直警惕着无极子,是不是真的得道的世外高人,会不会有戳破她重生身份的图谋,但眼看着无极子在后格头村的行为越来越象闹剧,便心中释然。
“这是在做什么啊?这么热闹?”
无极子正在宗祠面前准备开坛做法,忽然赵菲听到人群里走出一个熟悉的人,不正是熊所长吗?
“村民们请道长驱邪呢,为了那晚上被下‘扣’的事情。”
赵菲解释道。
“哦,阿菲你也在啊。外婆好些没?”熊力一看到赵菲,便热情地问候着,又自已解释道,“今天是来和村长讲协管员的事情。”
“怎么样?讲定了没有?”
对于自已依据前世成熟的治保经验提出的建议,赵菲还是很有信心的。
“讲定了。村长很支持。我看,他也是经过那个晚上吓尿了,不然哪会这么爽快哈哈!毕竟村里要出一部份钱,不过也还好,这部份钱最终还是摊到村民头上,村长只是要多一个收钱的功夫就是了。”
熊力没想到事情办得意外的顺利,所以心情大好。和赵菲一起留下来观看无极子的开坛做法“表演”。
虽然是政府部门的人,但熊力知道在农村这种事情根深蒂固,自家可以不信,但你要唆使村民不去信这个,甚至反对,那就是自找不好看了。
熊力虽然是部队上出来的人,但他本身也是农村出身的人,再加上工作了一段时间,知道真有这样正经计较的干部肯定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也做不好群众工作,只有顺势而为才是硬道理。
现场人多有点乱,熊力索性多站了会,一身制服的他站在这,也算是维持秩序的意思吧!
无极子果然又是一套一模一样的表演,宝剑斩到黄裱纸上时,照例出了一些“血”,村民们诚惶诚恐,都在赞叹:“还好今天桂珍孝顺,请了这么厉害的道长,让村子里恢复了清明,不然整个村怕是要倒大霉了。”
听到这些议论,最高兴的当然是刘桂珍了,这下大家都夸她孝顺,非常地给她面子,她心里舒坦极了,连眼角都笑出了皱纹。
熊力看着众人瞩目的无极子做法,总觉得无极子的脸庞很熟悉,好象记忆中的哪个人,但一时又想不起是谁。
职业习惯,熊所长又紧紧盯着无极子看了好久。因为经常会接到上级一些协查通报的文件,比如本地或者外地哪又发生人命案,需要协助追查通缉犯等等,这些文件上都会附有通缉犯的大头照。
熊所长生怕是不是记忆中哪个大头照的形象勾起了他对无极子的熟悉之感,因此陡然提高了警惕,反复地记下了无极子的相貌。
不过,现场之时熊所长始终没有记起无极子到底是和哪个通缉犯相似,事后他不放心,回到所里,还把上级发的文件搬出来逐一比对过去,见没有一个和无极子相像的,这才放下心来。
宗祠里的集体法事做完,村民们主动缴了所需的费用之后,各自拿着供品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这些供品就是今晚上的晚餐,家里每个人至少都要吃上一筷子,这样才能驱邪保平安。
无极子拿着村民给的钱,都快累趴了。一天两场法事的密度,让他这个年纪吃受不起,再加上他也好久没赚这门生意,顿觉疲惫不堪。
看到无极子一脸倦容,刘桂珍赶紧安排他到弟弟刘桂富睡的房间去休息,自已去厨房安排晚饭了。
既然都回来了,刘桂珍便打算和母亲多呆一阵子,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到底是生活了20多年的家,她也是有感情的。
刘裕至回家时,脸上喜孜孜的,原来,熊所长和村里组建协管员队伍,他也成了个中的受益者。
熊所长知道刘裕至是赵民生的丈人,便在协管员队伍里加上了他的名字,以后每个月都能从村里领十块钱的协管员补贴了。
而他所要做的,无非是晚上和大家轮轮班守守夜,闲时村头巷尾串串,观察下村里的治安情况,十分松散的活,不耽误农活,每个月又固定有一笔钱领,刘裕至能不高兴吗?
看到赵菲,刘裕至心情大好,他想起那晚上听赵民生说这个主意还是赵菲出的,看来这个孙女还真有福气,靠着她,自已还多了一笔收入。
刘裕至便笑咪咪地道:
“阿菲,要吃荔枝不?屋头那株荔枝也熟了,外公去给你摘一把!”
说完,刘裕至还真地到屋外爬树摘荔枝了。
赵菲心里还发愁呢,因为外婆体检的事,也不知从何说动外婆。也没心情管外公的殷勤,随他去摘了。
☆、172。第172章 劝说无果
“阿菲,你不是最喜欢看外公摘荔枝吗?小时候,一到荔枝熟了的时候,你就天天缠着外公,让他给你摘荔枝。”
吴秀莲被刘桂珍赶出厨房,不让她动手做饭,她也就乐得享受一下女儿的孝顺。
“外婆,真的是这样吗?是几岁的事了?我不太记得了。”
赵菲听外婆这么一说,不由得讶异,自已也有和外公这么好的时候啊?
“四、五岁吧,大家都说你是小人精,荔枝还没红呢,就天天坐在荔枝树下等。等荔枝熟了,更是天天叫大人上去帮你摘。”
吴秀莲想起外孙女小时候的趣事,不由得笑了出来。这时候她忽然记起,已经有很久了,赵菲没有叫外公去摘过荔枝的举动了,看来是孩子大了,懂得不好意思了。
“外婆你这一说,我倒还真想起来了。”
赵菲嘻嘻一笑,的确想起那些“馋嘴”的往事,便对外婆道:“那我再去重温一下小时候的旧梦。”
荔枝树便在外婆土厝后面的草坡上,离土厝不到一百米,周围还种着大片的竹子。每年春天,这片竹子爆出来的春笋,挖都挖不完,一家人连着个把月都能收到外婆这送过去的春笋。
赵菲还没走到荔枝树前,就看到荔枝树叶不断扑簌晃动着,知道外公已经爬上树了。
荔枝树有四米多高,不过树杈是从底部分杈起的,因此只要不是特别笨和恐高的人,都可以很容易爬上去。
但也正因为如此,荔枝一旦快熟,就会有一些调皮的孩子,趁着主人家不注意去偷摘果子。
都是乡里乡亲的,就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