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神-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十余人,不但是秀才,还是才子。本身就拥有不小的力量。
这一下,顿时让状元楼的大掌柜着急了,好说歹说,可梅雪海就是不愿让步。
“何事喧哗!”
三楼走下一名气息沉稳的中年人,三缕长须。双眉如剑。
把守楼梯口的汉子立刻上前禀告。
中年人眉头一皱:此事还真不好解决,殿下微服出宫。并不愿张扬。加上科举期间,士子考生地位不同一般,自不能用暴力轰出去。他略一迟疑,决定还是上去,禀告给太子殿下知晓,由他定夺。
这时候,管家带着叶君生上来了。
在下面之际,就听到楼上好热闹,上来一看,满眼都是“熟”人。叶君生暗道一声:“还真是巧。”
梅雪海等见到他,面色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
扬州才子竞赛,这些人都算的是叶君生的手下败将。他们本来眼界高远,不把远道而来的叶君生放在眼内。熟料事到临头,却被叶君生拔得头筹,等于狠狠打了一记耳光。
特别是以梅雪海为首的江南才子,十分不服气。
所以,今年乡试,他们将此视作最重要的一个大战场。无论如何,都不愿再次输给叶君生。
才子,比的是诗词丹青;而士子,比的是文章见解。
在这方面,谁都不甘俯首称臣。
冤家路窄,一道道目光落在叶君生身上。
叶君生不以为意,冲着郭南明道:“郭兄,别来无恙。”
扬州一别,他们确实很久没见过了。
毕竟同为观尘书院的生员,一些恩怨不好拿到明面上来,既然叶君生主动问候,郭南明不好冷眼对之:“好久不见。”
“呵呵,这一场试,想必郭兄考得不错吧。来状元楼,为何不痛饮几杯,而滞留在此?”
郭南明没好气地道:“我们要到三楼去,只来得不巧,三楼被人包了。”
叶君生露出恍然之色。
梅雪海忽道:“不知叶公子考得如何?”
叶君生笑道:“马马虎虎。”
“哦,上一次在扬州,我输给你了;但这一次,我一定会赢回来的。”
这句话,就有些火药味了。才子嘛,心气高傲,当然不会像官场老油条般皮笑肉不笑,假惺惺地客套。说不得几句,直抒胸怀。
叶君生呵呵一笑:“输赢乃兵家常事,为人在世,还是看好点好。”
梅雪海顿时恨得牙痒痒的。
一个与梅雪海交好的士子开口叫道:“叶公子,你一个人来状元楼吃饭吗?莫非也想登三楼?只可惜,我们都上不去,你就更别想了。”
叶君生不以为意,转头看着那管家。
管家马上道:“叶公子,请往这边走,请上楼。”
两名看守楼梯的大汉见到是他,当即让开彪悍的身躯。
一众士子们为之一呆,目送着管家带叶君生上楼去。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包楼的,会是叶君生?
不可能,在状元楼包地方,绝非有钱就行了,还得有天大的面子。
那么,看样子应该是有人请叶君生上去的。
可恶!
刚刚还说叶君生别想上三楼的士子,面皮立刻滚烫。郭南明黯然一叹:自从道安新年诗会,叶君生横空出世,夺得诗魁。一路下来,就像气运全部被对方掠夺了一样,郭南明是每况愈下,再无法望其项背。
梅雪海不禁双拳紧握,才放言要赢回一场,转眼间在这状元楼上,却当场又输了一阵,面皮无光。
好在片刻之后,舅舅来了。
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梅雪海立刻请舅舅到一边,低声分说起来。他这舅舅,为六品官,在翰林院任职。虽为清流,但颇有声望。
殊不料舅舅摇头苦笑,反而叫梅雪海等赶紧退走,不要想着登状元楼的三楼去了。至于缘由,其闭目不说。
梅雪海听见,半饷作声不得。
第两百九十二章招安
上到三楼,见四下空荡,了无食客。而每隔一段地方,便站立着身形彪悍的便衣侍卫,目光精锐地观察周围动静。叶君生出现在楼上,大部分的目光立刻落在他身上,咄咄逼人,极为警戒。
叶君生眉毛一挑,第一时间便看到了那个坐在中间木桌边上的人。
这人年约三旬,国字脸,留着三缕短须,相貌清雅。加上身穿一袭白袍,看上去,倒像个儒生。
然而叶君生知道,对方正是当今天华朝的太子殿下,东宫之主,未来的帝国继承者。
坊间多有传闻,说道太子喜怒无常,性格暴虐,好女色,爱杀生,绝非明君之选。
然而传闻就是传闻,难以影响到政局的大方面运作。至少,华明帝没有任何罢黜太子的意思。当初圣体病重之际,便全权让太子把持朝政,算是提前过一把皇帝瘾了。
只可惜,后来的事情未尽如人意……
想到此事,赵匡启就感到很不舒服。
他坐在宽大的木桌子后面,正在闭目沉思,听见脚步声,霍然睁开一双凤眼,望着走来的叶君生。
好一个天下第一才子,眉清目秀,无须,年轻得过分。
赵匡启生在帝王家,天生优越无比,不知见识过多少才俊。不过眼下第一眼看到叶君生,都不禁心生讶然。若非事实确凿,实在不敢相信,此子能写出大气磅礴的《念奴娇》、能写出旷达深透的《水调歌头》、能写出耐人寻味的《青玉案》、以及,那一首婉约动人的《临江仙》来。
一首首,俱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传遍大江南北,一时纸贵。
若说文坛是最为讲究资历的所在。那么叶君生横空出世,简直颠覆所有。再加上一举夺得“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光环,更增势头。风头之劲,甚至要远超过当年太白进京,一首《蜀道难》让贺知章惊为“谪仙”的典故。
再联想到楚云羽三番几次派遣得力人手,都无法将其除掉,此子,果然不简单呀。
有微微的寒芒在眸子里掠过,很快隐匿不见。
赵匡启站起来。呵呵一笑:“叶大才子,你终于来了,让我等得好生心焦。”
笑容洋溢,热情张扬,仿佛欢迎老朋友一般。
叶君生拱手作礼:“见过殿下。”
赵匡启一摆手:“本宫出门在外。微服而行,不必多礼。如不嫌弃,你我以士林礼相见如何?”
所谓士林礼,便是文坛上的一套,称兄道弟,表字相称。
叶君生道:“小生不敢……未知殿下邀小生来,有何吩咐?”
不亢不卑。滴水不漏。
赵匡启不以为意:“无它,闻君生名久矣,特意一叙罢了。请,请坐。”
木桌上。一尘不染,被打理得极为整洁。上面摆放着的,除了旁边一副精致茶具之外,就是文房四宝。
看样子。似乎太子刚刚提笔铺卷,醮墨提书过一番。
果然。一副中幅字帖,端端正正摆在他身前处。想必已成书一会了,上面的墨汁早就干透。
觉察到了叶君生的目光,赵匡启干脆把字帖捻起来,笑道:“君生,你看本宫字如何?”
字帖笔墨纵横,写的是一首词。
叶君生只看一眼,即刻便知道对方摹写的正是自己昔日之作。直接撇开词句,见那字是一手狂草,有很深的草圣痕迹。其中却写出了个人意蕴,狂放不羁,足以称得上是一首好字。
赵匡启贵为太子,自幼学习无数,有鸿儒帝师。无论文章经义,而或丹青字法,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殿下草书,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有狂放之风,相当不错。”
听到他的点评,赵匡启笑道:“这一首词,正是君生旧作。当时传到京师,我无意间闻悉,便好生欢喜。”
说到这里,径直朗声念道:“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啧啧,君生此作,看似直白,实则直抒胸臆,怀抱远大。若本宫没有记错,这词乃是你在冀州所作。看来,那时候君生对于天下第一才子竞赛,便很有想法了。既感怀身世,又寄望将来。”
赵匡启微微道来,还真像是在进行诗词鉴赏。
这一首《临江仙》确实是当初在冀州,叶君生写来,送给黄元启的。
当其时,李逸风早一步得到了《难得糊涂贴》,黄元启眼巴巴也要一幅字,于是叶君生便写了这一首词。
时过境迁,此词也和他别的词作一样,传了开来。
太子殿下当着自己的面,侃侃而谈诗词,叶大秀才表示有点困惑。一时间捉摸不透,干脆保持默然。
赵匡启瞥了他一眼,继续道:“我还很喜欢君生的另一幅字,叫《难得糊涂贴》。难得糊涂,四字道尽沧桑,藏尽机锋。君生才华之全面,实在惊人。”
话说到这份上了,叶君生不得不道:“谢殿下赞赏,小生愧不敢当。”
赵匡启拍案而起:“实至名归,有何不敢当?君生,本宫就开门见山吧,我非常欣赏你的才华,不知你有没有兴趣过来帮我?当今圣上龙体欠安,本宫要从旁协助,经营许多事务,头疼着呢。”
戏肉来了,和先前猜测的八九不离十:招安。
叶君生回答:“太子盛情,实在令小生感动。不过今日乡试刚刚完结,结果未明,说这些,言之甚早。”
赵匡启叹了口气:“君生以乡试推诿,本宫很失望。我想再问一次,你真不愿意帮我?”
叶君生处之泰然:“请恕我无能为力。”
“好、好、好!”
赵匡启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神色一变,目光森然。
在一瞬间,叶君生心头猛地一跳,觉得像是被一头绝世凶兽盯上了一样,隐隐地,其中居然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相当熟悉,像是以前彼此有过刻骨铭心般的交锋。
这是怎么回事?
他抬头对视,想把握真切点,可模糊的感觉一闪而逝,再无从捉摸。
桌子对面,太子气势徒然变换,深沉默然。
酒楼上,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第两百九十三章情劫
谈话陷入僵局,气氛为之凝滞,站在不远处的几名便衣侍卫甚至伸手摸向了鼓鼓的腰间。只待赵匡启一声令下,便会剑及履及,一举将叶君生拿下,乃至于当场格杀。
叶君生坐着,不动如山,目光清明。
对面赵匡启的神情差不多,至于心内究竟在打着什么主意,却不是一般人所能揣测得到的。
天生帝王家,自由学习帝王术。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要胸有城府,不能轻易被别人猜到自己在想什么。
显然,赵匡启已学到几分火候。外人评论他的喜怒无常,恰恰属于一种表现。
砰!
猛地楼下传来异响,有重物坠地的声音。随即“哎哟”一阵叫唤,好像有人受伤了。
蹬蹬噔。
很快,脚步急促地一人走了上来。
长发如瀑,白衣飘飘,做男装打扮,更显得英姿傲然,正是京城小龙女赵峨眉。
看守楼梯的侍卫却不认识她,想出手阻拦,不料一照面便被放倒,动弹不得。
身在京师,诸多神通术法难以使用,可赵峨眉本身的武艺登峰造极,那两名侍卫根本不够看。
叶君生本以为来得会是二王爷,没想到却是赵峨眉。心头不由自主掠过前些时日在城外,受神通迷惑,南柯一梦里所产生的种种。
梦由心生,由此可知,入局的除了他之外,女主角不可或缺,赵峨眉肯定也是全力以赴配合着了。
所谓“配合”,自是敞开胸怀,真情流露。唯如此,才能把梦境营造得极为逼真。毫无破绽。
否则,又怎么能困得住叶君生好几天?
而最后,破绽正是由赵峨眉主动表现出来的。她既然设局,事到临头为何又主动破局,让叶君生醒来?
叶君生不是笨人,不是木头石头,心中早有答案。
赵峨眉闯上楼来,登时把周围的侍卫都惊动,纷纷兵刃在手。吆喝着,冲来保护赵匡启。
赵匡启忽地一举手,示意不必紧张:“九妹,你怎么来了?”
“想来,就来呗。”
赵峨眉难得地显露出一种女子的赖皮心性。大喇喇走到桌子前,坐下来。
赵匡启眉头一皱:和叶君生一样,他原认为,来得应当是老二赵匡明才对。赵峨眉的出现,顿时打乱了计划。本来预备好的一些手段,再也用不出来了。
在京城,在父皇心目中。九妹一直都是超然的存在。看似置身事外,仙凡有别。实则影响力无处不在,不容侵犯。
“早听说九妹很喜欢这姓叶的写的诗词,如今一看。果然。”
赵匡启暗暗想着,一股恼意泼喇喇涌上心头。
赵峨眉的性子,向来淡泊,不多问世事。自从上了峨眉山。十余年来,连京城都少回。
不过回来一趟。都非同小可。
上一次,救了华明帝一命,同时等于咔嚓掉赵匡启提前登基的野心;这一次,滞留更久,看样子,竟似是为了叶君生。
难不成,妹妹居然动了凡心?
想到这个可能性,赵匡启悚然一凛。但很快他就自我否定了:不靠谱。要知道自家九妹可不是寻常女子,自幼修炼,心境如镜,容不下半粒尘埃。哪怕叶君生的诗词写出花来,都不可能俘虏赵峨眉的芳心。
说实话,他也绝不愿意事态朝着这一方面发展。本来赵峨眉与赵匡明就走得比较近,再加上叶君生这一条线的话,麻烦就大了。
“大哥,我有事找叶君生,你没意见吧。”
赵峨眉淡然开口。
赵匡启干笑一声:“我怎么会有意见?九妹,你来得刚好,愚兄记起还有些事情没有做完,正要回宫去呢。”
说着,起身,率领一群侍卫下楼而去,走得倒干脆。
他们走后,这状元楼三楼顿时变得空旷而且清静起来。
赵峨眉看了叶君生一眼:“叶才子,果然有胆色,单身赴会,面不改色。”
叶君生如何听不出其中的弦外之音,默然不吭声。彼此的关系,颇有些古怪,一时间,就连他都不知该如何相处。
赵峨眉幽幽一叹,忽而一咬牙,道:“叶君生,是否有些话,一定要我说出来,你才会正面回答?”
叶君生叹道:“你我,本就不同世界。”
“是啊,道不同,不相为谋。就算彼此相隔顾盼,回眸千百回,可到了最后,始终会失之交臂。”
赵峨眉怅然不已。
叶君生吟道:“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赵峨眉身子一颤,刹那间,竟心乱如麻:冤孽,真是冤孽。十多年清修问道,竟抵不过几句风花雪月。师傅,情劫真得那么没理由,那么难度过吗?
“我,要走了。”
过了半响,赵峨眉觉得自己不该继续与叶君生独处。
望着她有些慌乱的背影,叶君生忽地大声叫道:“赵姑娘,以前你曾三番几次问我,愿不愿意跟你走。但现在,小生斗胆问一句:有机会的话,你是否愿意留下来?”
身形顿了一顿,可赵峨眉并没有回头。反而脚步加快,近乎冲的姿态。蹬蹬噔,又下楼而去了。
叶君生摸了摸下巴。
“淫荡,老爷你这样子好淫荡呀!”
猪妖的声音,非常不合时宜。
叶君生吓了一跳,才发现登楼之前开了阵法禁制,倒让乾坤空间里的猪牛二妖做了现场观众。
大圣一牛蹄踢在猪妖肥硕的屁股之上:“夯货,猪嘴里吐不出象牙。人家老爷这是情真意切,冰山皆为之融化。”
猪妖忙道:“正是正是,嘿嘿,这小娘子可不比小老爷差,与老爷你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必须拿下。”
叶君生哭笑不得。
这时大圣嚷嚷道:“老爷,小老爷似乎要醒过来了。”
“真得?”
叶君生喜出望外,把赵峨眉的事情搁置一边去:谢天谢地,妹妹要醒过来了。这段时日,可真担心得不得了。
然而酒楼非久留之地,得回家去,再做计较。
叶君生立刻动身,下楼,脚步匆匆地回到自家四合院。为了避免打扰,关门闭户。
进入内室,这才开启空间,把睡美人似的叶君眉摄出来。
第两百九十四章融合
躺在床上,眉目如画。
看着这个随着时光逐渐成长起来的娇媚妹妹,叶君生怔怔出神。曾几何时,在叶君眉身上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
这变化,以前叶君生并不是太在意,以为是她练习术道后所必然发生的情况。然而如今静心一想,又觉得不尽然。
怎么说呢?
追溯起来,大概在当初给叶君眉服食了丹药后,便有苗头产生了。
丹药,能使普通人发生质变的乾元阴阳丹,在其中应该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从而使得叶君眉的魂神灵智,大大得到提升、蜕变。
又或者,开发到了某些神秘的潜力也不一定。
这时候,毫无征兆地,叶君眉忽地睁开双目。
叶君生顿时有所察觉,忙道:“君眉,你醒了?”
少女的目光有些呆滞,好在很快就恢复过来,清脆地叫道:“哥哥。”
叶君生这才放心:话说妹妹这不吃不喝地沉睡了这么多天,还真担心会出什么事。
好在,她的体质毕竟不同常人,安然无恙。
呵呵笑道:“醒来就好,饿了吧,我去做饭给你吃。”
叶君眉乖巧地“嗯”了声,身子懒洋洋地不愿意动弹。等哥哥离开后,她脸上却又露出微茫的神色——
仿若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在梦中,她知晓了所有的来龙去脉。一切的前因后果,真实得无所遁形。
这些,其实她心中早有预备,只是一直不肯面对罢了。
一觉醒来,好像什么都没有变。
但叶君眉知道,有些东西。早已不同。比如那一幅得之哥哥手中的《灵狐图》,不知怎地,竟然融化进她的魂神里头了,再不分彼此。
于是,和叶君生一样,她竟也拥有了一个独立的玄妙空间。
法宝,毫无疑问此画就是一件非同小可的法宝。昔日叶君生穷究各种办法,都不能摸索到其中奥秘,以及来历。他又怎么知道。此画出现在书痴的书架之上,本身就极为蹊跷?
狐仙之谜一直没有答案,却都应在叶君眉身上。
所以,现在少女心乱如麻,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处理。又该不该和哥哥坦白。
在厨房,叶君生正热火朝天地和各类厨具打着交道——知道妹妹要醒转,在半路上他就顺手买好了几样时令菜蔬,以及一只鸡。
鸡,正在红泥炉内炖着,木柴火焰烈烈。
而他挥舞锅铲,在炒着菜。瞧着架势。端是有模有样。作为新一代穿越者,自然要做到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了。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菜肴都做好了。端出来,摆在饭桌上。
不用叫,叶君眉便闻香出来,坐在饭桌边上。面露古怪之色。
“怎么啦?”
叶君生给她盛好一碗汤,问道。
叶君眉道:“哥哥。这都是你做的?”
“那是当然。”
“可圣贤书上,不是说君子远庖厨的吗?你怎么会做……”
叶君生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叶君眉也不多问了,起筷就把最爱吃的鸡翅膀夹了,吹一吹,便放进小嘴里撕咬着。
“不用急,这一顿,你尽管放开肚量,管饱管够。”
闻言,叶君眉一吐香舌,忽而想起一事:“哥哥,乡试考过了吧,考得怎么样?”
叶君生微笑回答:“挺好的。”
“嗯,那就好。”
叶君眉幽幽一叹:“可惜爹娘去得早,看不到哥哥你金榜题名的这一天了。”
这可是叶父叶母人生最大的期盼。
叶君生双目一垂:“爹娘泉下有知,自当含笑。”
叶君眉点点头,破颜一笑:“哥哥说得对。”
觉得在这个时候,并不适合说这些黯然伤神的话。
叶君生问:“对了,君眉,你沉睡了好些时日,觉得怎么样?有何不对劲的地方吗?”
叶君眉道:“我像做了一场大梦……对了,梦中的时候,我还梦见哥哥你跟那位赵小姐结婚了,隐居山林。”
叶君生霍然动容,立刻想起梦境中突兀出现的狼和狐狸。
眼下他当然明白,所谓梦境,其实是大神通所演化。里面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十分严谨。天衣无缝地配合起来,才不虞被识破。然而成亲那一天,自己到水潭中捉鱼,却遇到了恶狼追逐狐狸的场面。
本来,这情景绝不该出现,若非赵峨眉出现得快,那时候叶君生就会醒觉过来,破梦而出。
后来细想,叶君生将此归于《灵狐图》身上,觉得应该是此图察觉不妙,主动激发,发挥威能来帮他。
可惜出来之后,《灵狐图》不翼而飞。
现在听妹妹这么一说,前后因果联系,事情真相呼之欲出。
叶君眉顿一顿,慢慢道:“《灵狐图》自动和我的魂神融合同化了,形成了一处空间……就像哥哥的法宝一般,只是目前里面空间不大,除了那一头青皮老狐狸外,没有其他什么东西。”
果然如此。
叶君生搔搔头:“呵呵,看来此图与你有缘呀。嗯,对了,那么你应该知道其中的奥妙了吧,说来给我听听。”
他饶有兴趣。
《灵狐图》,可以说是改变了叶君生一生的事物。他人生的转折点便是从狐仙梦中授剑开始,从此走上一天不同寻常的路子。否则固然穿越时空而来,最多也只能做一个具备光环的读书人,抄抄书,搞搞发明啥的,绝不可能像今天这般丰富多彩,惊险刺激。
“嗯……”
叶君眉迟疑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口说的时候,门外一阵喧哗,似乎有大队人马来到。
叶君生眉头一皱:“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起身走出去,打开门,就见到一脸关切的李逸风和黄元启。两人后面,跟着一队身穿便装的侍卫,由一名彪悍统领带着。
“君生,君生你没事吧。”
叶君生位置哑然:敢情二老放心不下,最后还是去请二王爷,派遣了一队侍卫过来。
“没事,劳烦二老关怀。快进来吧,在门外,颇有不便。”
李逸风确定叶君生没事,顿时放心,转头对那统领说了几句,让他带着人离开,自己则和黄元启进入屋子里头。
“君生,现在乡试考完,王爷那边想请你过去一趟。”
开门见山,李逸风直接说道。
第两百九十五章宴请
“现在就去吗?”
叶君生有点不大情愿。
李逸风很无语,他活了大半辈子,阅人无数,自认洞悉人心。然而在叶君生面前,以往所有的阅历经验似乎都毫无用武之地,根本没有判断正确的时候。
叶君生有才,无可否认。最为另类的当属他的性格,以及想法,很难猜得透,捕捉得到。非狂、非君子、非小人,更非二愣子。
饶是李逸风和黄元启两个“老一辈”,也吃瘪得很,束手无策。
干咳一声,黄元启慢慢道:“君生,二王爷很欣赏你的才华,特地在王府中设宴,要请你过去。嗯,他正等着呢。”
“哥哥,你去吧,正事要紧。”
叶君眉走出来了。
微一沉吟,叶君生道:“那好……君眉,在家要注意些。”
少女重重地“嗯”了声,依身在门边上,含着笑,犹如一朵娇媚不可方物的花儿。
妹妹,真是长成了……
要知道,在天华朝,女子十四十五嫁人生子的比比皆是,而叶君眉已经十七岁了,正是最为娇艳的时刻。
抛开些杂念,叶君生随着李黄二老出去。门外却早备好了一辆马车,三人上了车,坐好,马车便辚辚而行。
李逸风忽问:“君生,在状元,太子殿下可曾为难与你?”
叶君生淡然笑道:“如果为难的话,我就不会那么顺利回家了。”
黄元启搔搔花白的头发:“可不对呀,他没道理如此好说话。”
叶君生道:“那倒是,不过我有贵人帮忙,却免去许多麻烦。”
“贵人?”
李黄二老异口同声,四道眼光好奇地瞧着叶君生。
“京城小龙女,九公主殿下。”
“哦。原来是她。”
两老同时呼一口气,面面相觑,神情变得欣悦起来。他们并不清楚为何叶君生会和赵峨眉搭上关系,这般事宜除非当事人主动开口讲,否则别的人就不该多嘴问,很容易触犯忌讳。
他们乃是长辈,自然知晓个中道理。
难道是二王爷那边的手笔?可不对,如果是的话,之前二王爷就不会如此焦虑了……
李逸风满怀疑窦。
但无论如何,身份超然的赵峨眉愿意替叶君生出头。无疑是大大的利好消息。当前二王爷身份尴尬,许多事情不宜出面。可赵峨眉不同,她才不管这些权位斗争。而别的世俗关系。又难以束缚住她。
黄元启叹了口气:“我想,九公主应该也很欣赏君生你的才华,故而为你出头。呵呵,怪不得君生如此淡定。”
他这一说,李逸风顿时也想通了:这个可能性确实是最大的。记得当初冀州中秋诗会,叶君生的头魁之名便是赵峨眉亲口钦定的。
揭过此层,所有的因果就相当好理解了。
叶君生也不分辨,二老心目中得了站得住脚的解释理由,最好不过。
约莫一盏茶时间,马车停住。
三人下马。
叶君生抬头一看。见到此处一座宅子,虽然规模不小,但一看。就知道不可能是二王爷赵匡明的府邸,应该属于别院之类的存在。
说来也是,骨节眼时,赵匡明若在府邸大开排场宴请叶君生。风声传出去的话,未免瓜田李下。招人忌恨。一个不好,还会使得一班御史大夫上书弹劾。影响就不好了。
别院门户清新儒雅,没有石狮子大红灯笼之类,木门。门额上挂个牌匾,《清苑》。门两边,各一副楹联。
“淡泊何所以,宁静自居安。”
叶君生看了一眼,见到上面的字中规中矩,不像出自什么大家之手,平得很。想来,该是二王爷的墨宝。至于对子的意思,恐怕更多的是门面工夫,不泄半点城府,意义不大。
无需通报,三人进去畅通无阻。转过三道走廊,很快就来到主厅之上。
“呵呵,今早有喜鹊鸣枝头,果然有喜。”
刚迈进门口,便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叶君生忍住笑:这古人说话,果然不靠谱,场面讲究得过分。礼节如一,说个话,都要往礼套上讲。嘴里不挂个“喜鹊报喜”,又或者蓬荜生辉之类,那便是失礼了。
这一套,下至寻常士子,上至权贵人家,都适用。就看客人的身份地位,然后套词。
就见到身穿便衣的二王爷赵匡明亲自迎了出来。
李逸风和黄元启慌忙见礼,连称不敢。他们属于二王爷阵营,和顾惜朝一道。严格地说,都称得上是赵匡明的下属了。在这种场合下,自是不敢托大。
叶君生却不同,虽然太子那边咬死他是二王爷的人。可自家知自家事,他并不喜欢卷入朝政倾轧的乱流中去。只是目前状况,明哲保身亦非好选择。正因为这样,他才会来见赵匡明。
他有他的选择。
一如往常,不亢不卑地拱手作礼:“小生叶君生,见过王爷。”
李逸风和黄元启看见他风淡云轻的模样,早司空见惯,不再惊讶了。
话说,叶君生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在二王爷面前保持姿态,也很正常。换了普通士子,可能早“哎哎呀呀”,结巴掉。
无它,一般读书人有求于人,所要仰仗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宦场叵测,自古便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